扬大社会学复习大纲

更新时间:2024-05-23 23:0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社 会 学 复 习 讲 义

政教1201

【第一章 绪论】

社会学的想象力

一种独特的创造性思维方式(社会学从结构入手)。构成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关键要素在于,能以局外者的角度来观察自己的社会,而不是只用个人的经验与文化的偏狭观念来看待。社会学的想象力使我们能超越个人经验与观察,进一步了解更宽广的公众议题。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一个能赋权于个人的工具,让我们可以超越对人类行为的有限认识,通过一个全新的方式来看待这个世界以及人类。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自然 人口 经济 政治 思想文化

1、研究对象:整体的社会现实的结构与运行的过程,研究社会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研究这种社会结构关系和运动变化过程。

2、定义: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的整体结构及其运行规律的社会科学。

二、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1

1、整体性和综合性:把社会看做一个有机整体加以研究(整体性),研究视角的综合性和研究方法的综合性(综合性)。

2、广泛性和开放性:研究范围的广泛性和研究领域的开放性。 3、现实性和实证性:面向现实社会进行具体的实证研究。

三、社会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社会学与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文学等诸多学科都有十分紧密的联系。

四、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1、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以社会学所探究的现象的状态为划分依据。前者研究社会生活中各种单位和制度的构成,后者研究社会结构的运动和变动。

2、宏观社会学和微观社会学:以社会学所探究的现象的规模为划分依据。前者研究规模较大的社会现象,后者研究小群体里的具体社会关系的活动。

五、社会学的功能

1、认识功能:①提供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的方法;②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 2、实践功能:①帮助人们在维护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②提供有根据的经过讨论的社会知识。

*书籍推荐:

《社会学对象问题新探》(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社会学》(美 戴维·波普诺)

2

【第二章 人的社会化】 一、人的社会化的涵义

社会化就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通过社会交互作用,学习社会文化,参与适应社会生活,成为社会人的过程。

1、个人在社会中通过学习活动,掌握社会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 2、个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适应社会环境再现社会经验。 3、人的社会化是个人学习社会与参与社会的统一。

二、社会化的发展

1、基本社会化:个人学习语言和其他知识技能,将社会的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内化,学习将来要扮演的角色。

2、继续社会化:不断学习新产生的社会知识以适应社会需要。(文化反哺) 3、逆向社会化:老年人从年青人那里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4、再社会化:当社会环境或社会角色发生很大变化时,为适应新环境,而在行为准则、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需要做出重大调整和重新学习的过程。

基本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

出生 青年期 死亡

三、社会化的意义

从个人方面来看:首先,只有经过社会化的个人才能适应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

3

环境中独立生活;其次,社会化还有利于个人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从社会方面来看:首先,社会化有助于社会的正常运行;其次,人的社会化有助于社会文化的延续与发展;最后,有助于维持社会正常秩序,保持社会稳定。

四、社会化的条件

1、个人生物基础:①人类具有语言功能;②人类具有思维能力;③人类具有高度特殊学习能力;④人类较长的依赖生活期。

2、外部生活环境条件:主要指个人社会化环境中的社会机构,包括学校、家庭、同辈群体、工作单位、大众传媒等。(同辈群体:地位接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又称同龄群体。)

五、社会化的内容和过程

(一)社会化的一般内容:1、学习掌握基本生活知识和劳动技能;2、内化行为规范;3、确立培养自我观念和人生目标,促成个性的形成;4、培养社会角色。 (二)社会化的过程:1、社会化方式的矛盾;2、社会化过程的困境

六、当前我国转型社会中的社会化问题 1、社会化方式的矛盾 2、社会化过程的困境 3、代沟问题

代沟的涵义:两代人在价值观、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以及兴趣爱好上的差异。 4、网络冲击

4

*推荐书籍:《吾国吾民》(林语堂)、《人与社会——社会化问题在美国》(黄育馥)、《代购》(玛格丽特·米德)、《文化模式》(露西·本尼迪克特) 【第三章 社会角色】 一、社会角色的理论

(一)社会角色理论的重要理论来源:米德角色理论、林顿的规范论、社会戏剧论。

(二)社会角色的概念

1、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

2、四个方面涵义:

①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②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 ③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 ④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三)社会角色的类型 1、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2、自觉的角色与不自觉的角色 3、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4、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5

二、社会角色的扮演:领悟角色、实践角色

三、社会角色的失调 1、社会角色失调的类型:

①角色冲突: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

②角色不清:是指社会大众或角色扮演者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如何去做。 ③角色中断:一个人前后相继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冲突。

④角色失败:由于多种原因使角色扮演者无法进行成功的表演,不得不中途退出、终止表演或虽然没有退出角色,但已经困难重重,再前进一步都将遇到更多的困难。 利己 迪尔凯姆 利他 失范 宿命

2、角色扮演失调问题的解决:认识你自己、选择你自己、把握你自己。

*推荐书籍: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欧文·戈尔曼)、《心灵、自我与社会》(乔治·赫伯特·米德) 【第四章 社会互动】 一、社会互动的涵义

1、涵义: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6

2、社会互动的特点:

①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

②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只有发生了相互依赖性的行为时才存在互动; ③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基础;

④社会互动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在非面对面的场合下发生; ⑤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

⑥社会互动还会对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并有可能对社会环境形成一定的作用;

⑦人们的互动往往遵循一定的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互动结构。

二、社会互动理论 (一)符号互动论

1、所谓符号,是指能够有意义地代表其他事物的事物,是传播意识的一种意愿标志。声音、语言、文字、图画、手势、姿态、表情等都是符号。 2、符号互动论的内容:

①符号在人们的社会互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②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 ③表情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

④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指导自己的行为

⑤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从自己所认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之中来认识自己,形成并修改自我概念。

7

(二)托马斯原理

如果人们把情境界定为真实的,那么它们在结果上也就是真实的。即情境的社会定义尽管是主观的,但却有其客观的结果。

(三)社会交换论

1、人们的社会互动就是一种交换关系。个人利益是隐匿于人们的社会互动背后的普遍动机。 2、社会互动的实质是人们交换酬赏和惩罚的过程。

3、这种理论对人类互动的解释有庸俗化的倾向,且交换量难以测定。 *推荐书籍:《社会生活中的交换和权利》(布劳)

(四)参照群体理论

1、它是指个体在心理上所从属的群体。个体以其参照群体的价值和规范为评价自身和他人的基准,并将它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价值观的依据。

2、参照群体理论揭示了非面对面的人际接触对个人行为的制约作用,反映了个人与群体的互动的特殊方面。

(五)日常生活方法论(本土方法论)加芬克尔

1、认为一个群体成员之间的全部日常互动均由某些“民间”的规则支配着。 这种规定着社会互动的日常生活规则包含许多含蓄的理解、期待或背景假设。

2、本土方法论是某一种族的全体成员司空见惯的,因此,一般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一旦这些规则受到破坏时,就会对社会行为产生明显的影响。

8

(六)角色理论

1、个人如何在别人心目中创造出一个印象 2、日常生活就是在演戏(理论来源:戈尔曼) 3、一个人为了要影响另外一个人所做出的所有活动 4、人的行为有两重含义:明显的表达和隐含的意义 5、表演的空间分两个区域:台前和台后

6、表演的技巧:误解表演(地位与角色不一致、神秘化表演)

三、集群行为

(一)集群行为的涵义与特征

1、涵义:集群行为是指无组织、无领导、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的,无明确目标和行动计划的群体行为。包括暴动、骚乱、狂欢、传播谣言、赶时髦、商业恐慌等。 2、特征:自发性、狂热性、非常规性、去个性化、暂时性。

(二)集群行为的条件:环境和场所、失范、社会控制机制的解体、相对剥夺、权力斗争 。 ①环境和场所(环境特征:有面对面的互动;时间:无所事事)

②失范:失去必要行为规范就会导致集群行为;个人与社会结构联系松弛,导致集会狂欢。 ③社会控制和机制的解体:软弱与放松

④相对剥夺:当人们实际拥有的东西达不到自己认为应当获得的程度时,便会产生一种相对剥夺感。

⑤权力斗争:一些为了某种政治目的策划者把集群行为作为一种政治策略。

9

*推荐书籍:《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由》

(三)时尚

1、涵义:时尚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非常规的行为模式流传很广、盛行一时的现象。

2、特点:新奇性、从众性、珍贵性

3、心理机制:①树异于人(与自己地位相同的人);②求同于人(地位高于自己的人) 4、作用:联络感情,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思考题:

1、试用社会互动论分析人们日常的交往活动 2、试用社会交换理论分析有关社会现象 3、联系实际分析时尚的心理机制

*推荐书籍:

[美]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 华夏出版社,1987 ;陈向明,《 旅居者与“外国人”——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第五章 社会群体】 一、社会群体概述

(一)社会群体的涵义: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

10

(二)社会群体的特征

1、群体成员必须是由某种纽带联系起来的。 2、有持续的社会交往。

3、群体成员有共同的群体意识和规范。(群体意识:群体成员对该群体的认同,即群体成员认为自己属于该群体,并对之负有责任。) 4、群体成员具有某种共同的行为期待与行动能力。

(三)社会群体的类型

1、根据维系群体成员的纽带的性质不同,可将社会群体分为:血缘群体、地缘群体和业缘群体。

①血缘群体: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社会群体。

②地缘群体:建立在地缘关系上的社会群体。(地缘关系指直接建立在人们之间的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

③业缘群体:建立在业缘关系基础上的社会群体。业缘关系指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关系。

2、根据群体的正规化程度及其成员间的互动方式,可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①正式群体:有正式的组织结构、确定的目标和正式的控制手段的群体。 ②非正式群体:组织结构松散、目标不明确、没有严格规范的群体。

3、根据群体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来划分,可分为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①初级群体:成员间有着面对面的直接的交往,具密切的人际关系和浓厚的感情色彩的群体。

11

②次级群体:成员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标而有计划地建立起来的社会群体。 二、家庭

(一)家庭的涵义:家庭是建立在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人类生活的社会群体。 家庭是群体,不是个体。

婚姻是家庭的起点、基础和根据,由婚姻而结成的夫妻关系是家庭中最主要的关系,是家庭的核心,是维系家庭的第一纽带。

以父母子女关系、兄弟姐妹关系为主要内容的血缘关系是维系家庭的第二纽带。由父母和子女结成了一切家庭中最稳定的三角。

家庭还可以是婚姻和血缘关系的合理延伸。组成家庭的成员还应以共同生活、有较密切的经济交往为条件。

(二)家庭的特征

1、家庭是最普遍的初级群体

2、家庭是一个人在其中生活最久的群体。 3、家庭是一个满足人多种需要的群体 4、家庭是一个互动最频繁的群体 5、家庭是一个世代更替的群体

(三)家庭的起源: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母系社会)、对偶家庭(一妻多夫)、一夫一妻制家庭 (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制度、自然选择) 变迁原因:①犁的发明;②战争;③私有制萌芽

12

(四)家庭结构

1、家庭结构:家庭的组成成员及其组合模式。

2、按家庭代际层次和亲属关系,将家庭分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其他家庭 ①核心家庭:由一对夫妻及其未成年或未婚的子女组成的家庭。 ②主干家庭:由父母与一个已婚子女及其未婚兄弟姐妹组成的家庭。 ③联合家庭:由父母与几个已婚的子女甚至已婚的孙子女组成的家庭。 ④其他家庭:上述各种类型之外的其他情况的家庭。特点:一对夫妻也没有。

(五)家庭功能

1、包括:婚姻功能、生育功能、生产和消费的功能、抚养与赡养功能、教育功能、感情交往功能。

2、现代家庭功能的变迁,主要受四种因素的制约:①产业分工及生活服务设施的发展;②人的精神需求的增长;③个人独立意识的提高‘④核心家庭的上升。

(六)家庭关系:指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包括: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和间接的婚姻、血缘关系。

(七)家庭问题:离婚问题、计划生育问题、养老问题。

1、婚姻准备期:5岁、青春期的少年、青春期后的小青年(吸引)、成年(责任)。 2、离婚问题:社会转型期,婚姻出现了不适应;婚姻内两性的地位和角色在变化;夫妻共同的生活目标更难建立;婚姻目标日益浪漫化。

13

(八)家庭的发展趋势

1、爱情是男女结合的真正基础和标准; 2、真正的一夫一妻制; 3、男女之间将实现完全的平等; 4、家庭功能简单化。 思考题:

1、家庭有哪些社会功能?它的变化趋势如何? 2、离婚率升高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如何?

*推荐书籍: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92;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5;费孝通:《生育制度》,商务印书馆,1999;王政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三联书店,1998

【第六章 社会组织】 一、社会组织概述 (一)涵义

社会组织是人们为了追求某种特定目标,实现某种特定功能而有意识建立起来的社会群体。

(二)特征

1、有组织、有领导;2、分工明确;3、有严格的规章制度;4、有明确的组织目标。

14

(三)构成要素

1、有一定数量的经过挑选的人作为其成员 2、成员之间有分工,承担不同的责任和义务 3、有特定的目标

4、有成员共同遵守的规范性的组织章程 5、有一个领导和管理的权威体系 6、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设备

(四)类型

1、根据组织的结构将组织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2、按照人类社会关系将社会组织分为: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文化组织、群众组织、宗教组织等。

(五)组织管理结构

一个组织处理其复杂活动的体系和方法 1、家庭式的管理结构:

以家庭或家族成员为其主要管理人员,建立在血缘关系、对家族效忠、服从和信赖基础上的管理结构。

2、科层制管理结构:

(1)涵义:具有一套专业化的功能、固定的规程和权威分等的组织管理结构。 (科层组织:实行科层制管理结构的社会组织。)

15

(2)科层制特征:

①权力分层,职务分等,分层领导,分科室负责 ②科室划分和职务的设置,以管理方便和有利工作为依据 ③科室和每个职务的权限与工作范围有明文规定,不容互相推诿 ④科室工作人员按规定的标准挑选和训练,具有专业化的能力 ⑤科室之间和人员之间的关系是规范化、制度化的工作关系 ⑥有一套制度化的有效的管理系统和指挥系统 重点!⑦科层制的根本点在于追求“节约”和“高效率” (3)科层制的弊端

①在科层体系中,上下等级过分森严,桎梏着个人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 ②在科层体系中,多科室、多层次分割,容易形成沟通上的障碍

③在科层体系中,权力过分集中在科室负责人身上,不能真正调动多数工作人员参加管理的积极性

二、组织研究的理论 (一)组织与制度学派 制度学派的两个观点: 1、组织是一个制度化的组织。

(1)所谓的制度化组织是处于社会环境、历史影响之中的一个有机体。

(2)组织的发展演变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和周围的环境不断地相互作用下不断变化、不断适应周围的社会环境的自然产物,而不是人为设计的结果。

(3)组织的最佳结构取决于一个组织的具体的环境条件、技术、目标和规模等等。

16

2、任何一个组织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第一,我们必须从组织环境的角度去研究、认识各种各样的组织行为,去解释各种各样的组织现象。

第二,如果我们要关注环境的话,不能只考虑技术环境,必须要考虑它的制度环境,即一个组织所处的法律制度、文化期待、社会规范、观念制度等等为人们“广为接受”的社会事实。

*组织的制度化过程:组织或个人不断地接受和采纳外界公认、赞许的形式、做法或“社会事实”的过程。 合法性机制可以在多种层面发生作用。

*合法性机制:那些诱使或迫使组织采纳具有合法性的组织机构和行为的观念力量。合法性机制可以在多种层面发生作用。

(二)组织与社会关系网络 需要解释的组织现象: 1、许多人的能力差别不大,但是他们的生活机遇却大相径庭 。 2、研究表明,这些生活机遇与人们的社会关系网络有着密切关系。

1、科尔曼的问题

(1)韦伯的基本思想是,加尔文教的教义导致了资本主义精神,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兴起。 (2)韦伯的解释缺乏微观基础

2、社会网络学派的回答:两个思路

17

个人与群体的两重性 齐美儿的基本思路 自由与约束之间的关系 社会网络学派的回答 社会网络功利性的思路 格拉诺维特的“内嵌性理论” 博特的“结构洞理论” (1)齐美尔的基本思路 ①个人和群体的两重性

当一个人加入一个群体的时候,受到群体的约束,建立起了个人与群体的基本关系,这就是所谓的社会网络关系。当个人进入网络时,他不仅仅是这个网络的一个点,而是将其他网络关系带到现在的网络。 ②自由和约束之间的关系

人是社会中的人,人是生活在社会关系中的,他的很多行为受到关系网络的影响,这就是约束。人们进入一个新的群体就意味着受到的约束越多。

当一个人尤其是主动参加很多群体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表现自己的个性。 自由和约束具有双重性,它们会相互转换。人的自由是体现在社会关系中的。

(2)社会网络功利性的思路 ①格拉诺维特的“内嵌性理论”

所有的行为活动都是嵌入在具体的社会网络中的,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都是具体的社会关系。

A.讨论起点:对“低度社会化”和“高度社会化“两种理论倾向的批评。

低度社会化:个人拥有自己的偏好,通过价格信号的指导在预算约束的条件下做出选择,实

18

现效益最大化。

过度社会化:人们只是按照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来行为的。 B.共同点:取消了个体差异 C.基本思路:

a.人们的行为因其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不同而不同 b.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是具体的社会关系

网络关系对人们行为的约束不同,从而导致不同的行为。 网络关系的强弱、重复性会影响人不同的行为

网络的位置、结构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内化过程,从而使人们在不同的情境下产生不同的行为。

网络限制一个人的信息,而信息决定了人的思考和行为。

②博特的“结构洞理论”

A.结构洞:没有重复的信息源,是最为有效率的网络结构。 B.基本思路:社会网络是一种社会资本 C.网络的功能

有网络的人得到的信息和没网络的人得到的信息差异是很大的; 传递信息的时间性、内容的丰富性也与网络有关 网络还具有推荐的作用

网络可以帮助控制局势,提高讨价还价的地位。 D.怎样的社会网络特质产生社会

社会资本即社会网络结构。高密度的网络有助于约束个人遵从团体规范,低密度的网络减少

19

这种约束,为占据网络洞的个人带来信息和控制优势,有利于在竞争的环境中取胜。 社会资本是一种社会网络资源;个人在网络中的位置,最终表现为借此所能动员和使用的网络中的嵌入资源。

E.社会资本对于个人的哪些行为目标发挥作用 有四种不同的解释:

第一,社会网络传递比较充分的信息,在信息不对称的竞争场域,网络的信息洞作用将产生有效的价值,因此是一种资本。

第二,社会网络沟通人情,连结资源相异、权力不等的个人,通过长期互惠和面子机制,完成没有正式规范约束下的社会性交换,因此人情网络对资源的重组和配置作用,将产生价值,是一种资本。

第三,社会网络,特别是高密度的网络,培养和鼓励人际信任,使相对隐秘的互动关系和行为生存于正式结构约束之外,促成秘密交易,由此产生价值,也是一种资本。

第四,社会网络产生社会资证作用:一个人的信誉首先在关系网络中建立“口碑”,一传十,十传百,形成声望,就像一个人的文凭和证书一样,是一种资本。 F.社会资本变异性的影响因素 阶级阶层地位解释 职业交往解释 G.社会资本的作用

对客观社会经济地位的作用 对主观社会经济地位的作用 思考题

20

1、为什么组织常常花费很大的资源去做一些和它的效率没有关系的活动呢? 2、联系实际分析齐美尔关于社会网络关系的基本思路

*推荐书籍:

于显洋:《组织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美]W. 理查德?斯格特:《组织理论》,华夏出版社,2002年1月。

【第七章 社会分层】 一、社会分层概述 (一)社会分层的涵义

根据一定的标准把人们划分成高低有序的等级层次。 社会分层标准 1、客观法: 第一,以外显地位为划分标准。如:职业、权力、声望等。 第二,以潜在地位为标准。如:收入、教育程度、技术水平等。 2、主观法:对自身地位、声望等的认同

(二) 社会分层研究的两大理论传统 1、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层论

①阶级分层是阶级社会中社会分层的本质特征 ②社会分层与阶级分层既相联系又相区别

21

③社会分层表现为一种历史现象

2、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分层论 ①韦伯的社会分层论 ②帕累托的精英理论 ③结构—功能学派社会分层论 ④冲突学派社会分层论 ⑤米尔斯的阶级模式

①韦伯的社会分层论:阶级、地位和权力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 A.阶级:市场上的机会(经济收入)

B.地位:对荣誉和声望肯定或否定的估计。荣誉和声望是由人们的身份(家族世袭)、仪态风度、生活方式、教育水平等因素决定的。

C.权力:个人或群体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反对其他对手的实力。

D.这三个分层标准密切相关,其中任何一个都可以转化为其余的两个,但又可以各自独立。财产差别产生阶级,声望差别产生身份群体,权力差别产生政党。 ②帕累托的精英理论:

现代社会的不平等主要是由个人与生俱来的生理差异决定的,即基于自然差别。社会成员归属于哪个社会层次取决于他们天生的能力和才干。

*精英:具有特殊才能、在某一方面或某一活动领域具有杰出能力的成员。 自然差别社会差别 精英 非精英 22

执政 A C 非执政 B D

③结构—功能学派社会分层论:主张以职业作为社会分层的标准 A.酬赏分配制度是社会分层的原因

B.强调社会分化现象有其合理性,强调协调各个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和社会整合

④冲突学派社会分层论:权力是社会分层的决定因素

A.社会上之所以存在着阶层划分,是拥护权势的人利用手中权力故意安排的 B.强调各个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强调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⑤米尔斯的阶级模式:《权力精英》把工人分成白领和蓝领

白领(white collar):技术熟练的工人,包括管理者阶层,从事脑力劳动 蓝领(blue collar):非熟练的工人,从属体力劳动

⑥续谱排列:依据具体而细小的差别(收入、声望等)进行分层

二、我国社会分层状况

(一)社会主义社会分层与资本主义社会分层的本质区别 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是由阶级剥削引起的

社会主义社会不平等是事实上的不平等,主要是按劳动占有消费品所引起的不平等。 23

(二)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社会分层的原因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多种形式

2、不同阶级、阶层之间的利益差异依然存在

3、由于制度、体制的不完善使机会均等原则无法实施或遭到破坏 4、即使完全实现了机会均等,其结果也会产生“事实上的不平等”

(三)改革以来社会分层状况

1、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四个主要特性 (1)阶层的分化越来越趋向于表现为职业的分化

职业因素对社会阶层分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体力与非体力劳动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差异扩大 第二、管理者与非管理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差异扩大

(2)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些特殊的制度性安排对社会阶层分化有着显著的影响。

这些制度因素包括所有制、户籍制度、部门差异以及国家在资源配置中的强有力的作用 (3)生产资料所有权仍然是导致当代社会阶层分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4)经济体制转轨的过渡期对社会阶层分化也产生了特殊的影响。

2、分层标准

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

(1)组织资源:行政组织资源与政治组织资源,主要指依据国家政权组织和党组织系统而拥有的支配社会资源(包括人和物)的能力。

24

(2)经济资源:主要指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 (3)文化资源:主要指社会所认可的知识和技能的拥有。

3、当代中国十大社会阶层 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组织资源) 经理人员阶层(文化资源或组织资源) 私营企业主阶层(经济资源) 专业技术人员阶层(文化资源) 办事人员阶层(少量文化资源或组织资源) 个体工商户阶层(少量经济资源) 商业服务人员阶层(很少量的三种资源) 产业工人阶层(很少量的三种资源) 农业劳动者阶层(很少量的三种资源)

城乡无业、失业和半失业人员阶层(基本没有三种资源)

(四)社会分层分化趋势预测

1、某些阶层或利益群体将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壮大。 2、不同阶层、利益群体间的社会差异将有所扩大。 3、某些群体间的摩擦、压力将加大。 4、最终将达到普遍富裕。

利益群体:一种基于社会关系某一方面的同一性而形成的群体。通常以职业为主要标准,兼

25

顾其他因素。

利益群体分析法:一种基于社会关系某一方面的同一性为依据的分析方法。

这一理论认为,在消除了阶级的对抗性后,现阶段人民内部的主要矛盾来自于社会分工引起的差别和不平等,劳动分工关系(职业关系、行业关系)成为社会分层的决定性因素。

从社会方面来看,社会分工决定了不同利益群体间劳动方式、分配方式、社会功能、社会地位方面的差别;

从个人方面来看,职业是社会成员获得利益的主要来源,职业分工往往决定一个人的经济收入、社会声望、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及各种社会关系。

三、关于中产阶级的研究 (一)中产阶级的含义

1、含义:中产阶级是指生活水平、财产地位处于中等层次的社会群体。是在社会资源占有上处于社会结构中的中间层。 2、分类

美国社会学家C·赖特·米尔斯按照私有产权的状况与劳动的性质,将中产阶级分为老中产阶级和新中产阶级。

(1)老中产阶级指拥有少量独立资产、自主经营、从事体力与脑力混合型劳动的小业主、小商人、小农场主等群体.

(2)新中产阶级是拥有一定的文化技能以薪金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脑力雇佣劳动者,即通常所说的白领阶层。

26

3、界定中产阶级的指标

用于界定中产阶级的指标很多,既有主观指标,也有客观指标,包括职业、收入、资产、控制权力、专业技术、教育、声望、性别、种族、品位、认同、社会政治态度等等。

(二)当代中国社会中产阶级的构成 1、周晓虹的观点:

1978年以后新生的私营企业主和乡镇企业主。这一群体是依赖市场资源和流动机会发展起来的;

1978年以后出现的小业主、小商贩等自营业者以及其他形式的个体户。 与党和国家机构有连带关系的党政干部和知识分子,以及国营企业的领导人。 在外资企业工作的中方管理阶层和高级员工。 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管理者。

因高新技术的采用和新行业的出现而产生的高收入群体。

2、李强的的观点:

传统的干部和知识分子阶层(最典型的中产阶级)

年龄比较轻,具有较高学历,有新的专业知识,就职于金融、证券、信息及其他高薪技术领域的群体(新中产阶级)

效益比较好的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其他类型单位中的职工层

大量的个体、私营经营者,工商业活动中的中小工商业业主、独立经营者、中小公司经理等。

3、李培林的的观点:

27

以对中国目前人们的经济社会地位影响较大的三个指标作为测量的主要指标,即收入、职业和教育,来划分中产阶级。

把三个指标都符合中产阶级标准的人群,定义为“核心中产阶级”,把其中两个指标符合中产阶级的人群定义为“半核心中产阶级”,把只有一个指标符合中产阶级的人群定义为“边缘中产阶级”。

(三)当代中国中产阶级的兴起

在西方,老中产阶层的产生和新中产阶层的产生前后相距一个世纪以上,前者主要是工业化的产物,后者是工业化向后工业社会转变的产物。但在1978年后的中国,新老中产阶层几乎同时出现,呈现为共时空发展的景观。

(四)中国中产阶级成长的条件

1、中国中产阶级成长:中国中产阶级的出现和成长与1978年后出现的中国社会的转型有着最为直接和密切的联系。这里的社会转型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沿着1949——1978年间的工业化道路,继续实现从以农业为主导的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社会的转变。 第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第三,从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系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的转变。 2、中国中产阶级成长的条件:

(1)政治的清明和宽松,国家和社会关系的重新调整,使得市民生活在相当程度上从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分离出来,哈贝马斯所称的公共领域在一定范围的出现,这是中国中产阶级出现和成长的条件之一。

28

(2)经济的持续稳固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规模的扩大,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构成中国中产阶级出现和成长的条件之一。

(3)文化的多样化和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为中国中产阶级出现和成长提供了文化和精神基础。

(五)中国中产阶级的特点

1、中国并不存在一个同一的中产阶级,中产阶级的各个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差2、异性。 3、中国中产阶级的力量还是比较弱小的。

4、从“世界体系论”的角度看,中国中产阶级的发展是受到制约的。

(六)中产阶级对社会的稳定作用

亚里士多德的研究 、米尔斯的研究、亨廷顿的研究、其他学者的研究

一般地,在任何社会中,中产阶级都是维系社会稳定的最重要的社会力量。

中产阶级是介于社会高层与底层之间的缓冲层,当它成为社会主体时,社会高层与底层之间的冲突就会受到阻止,社会矛盾就会大大缓和,这是社会稳定的政治原因。

中产阶级在社会上代表温和的、保守的意识形态,当这种意识形态占据主导地位时,极端的思想和冲突观念就很难有市场,这时社会稳定的思想原因。

中产阶级也是引导社会消费的最主要群体,当中产阶级占社会的多数时,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就保证了社会庞大稳定的消费市场,这时社会稳定的经济原因。

(七)中国中产阶级成长面临的问题

29

1、贫富差别扩大导致中产阶级社会地位不稳 2、落后的城市化使中产阶级后继乏力 3、依附体制和权力使中产阶级缺乏独立精神 4、意识形态方面的压力

四、社会流动 (一)社会流动的含义

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 (二)社会流动的种类

1、垂直流动:一个人由较高(或较低)的社会位置向较低(或较高)的位置移动。 2、水平流动:在不发生质变的情况下,社会成员从某一位置流向另一个位置。 “不发生质变”:两种位置在收入、地位、声望等方面基本相同。 3、代际流动:两代人之间的社会地位、社会职业等的变化。 4、一生中的流动:一个人在一生中社会位置的变化。

5、结构性流动:由于生产技术或社会变化等引起的大规模阶级、阶层或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

6、自由流动:由于个人原因所造成的地位变化,又称非结构性流动。

(三)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 1、社会因素:

(1)生产力的发展是引起社会流动的根源

(2)各种具体的社会制度制约着人们社会流动的可能性

30

(3)社会价值观念、社会舆论、社会对个人某些方面的认可等,对人们的社会流动施加了一定的影响 2、个人因素

(1)个人的现实生活状况影响着流动

(2)个人的某些意愿、要求、理想等影响着流动 3、自然因素

(四)合理社会流动的一般标准

1、保持量的合理性:应根据社会需要和社会承受力积极开拓适量的流动机会 2、争取质的合理性:体现机会平等原则

(!要实现机会平等的社会流动,必须同时实现普遍性原则和自致性原则 ) 3、普遍性原则:

任何社会地位所提供的流动机会应向所有合乎条件的人开放 构成社会地位界线的筛选标准应普遍适用于某一类别内所有的人 这些标准应当是人人可望通过努力而达到的 4、自致性原则:

应当排除或缩小个人的社会先赋条件对其流动的影响

不承认个人的分层归属性或集团归属性是其流动的唯一决定因素

个人通过自己后天努力而获得的素质、知识、技能、成就等等应当是影响其流动的决定因素

(五)社会流动的社会作用

1、可以形成开放、动态的分层结构,有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

31

2、合理的社会流动能拓宽社会各层次之间的接触面,有助于相互理解,加强社会整合程度 3、合理的社会流动能有效地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开拓进取精神,给社会系统注入活力。 思考题

1、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看待社会分层现象的? 2、如何正确对待西方社会学的社会分层研究?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状况如何?

4、如何认识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 5、中产阶级对社会的稳定作用

6、中国中产阶级成长的条件及面临的问题 7、合理社会流动的一般标准是什么?

*参考文献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周晓虹:《全球中产阶级报告》、《中国中产阶层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美]赖特·C·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第八章 社区】 一、社区概述

(一)社区的概念及其构成

概念:聚居在一定地域中的人群的生活共同体。 构成 :

32

1、必须有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生活的人群。 2、有一定的区域界线 3、有一定的组织管理系统

4、有一定特点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

5、每一个社区居民,对于自己所属的社区都有一种情感和心理上的认同感

(二)社区的分类

1、按社区发展程度,可以分为发达社区和不发达社区

2、按社区结构及其综合表现,可以划分为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

(三)农村社区

通常指在一定的地域界线内,由主要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为谋生手段的同质性人口组成的地域社会。 农村社区的特点 :

1、人口密度稀疏,社会结构简单。 2、经济活动简单,自给自足性较强。 3、家庭作用重要,血缘关系浓厚。 4、人际关系密切,社区文化有地方特色。 5、农民思想意识上的二重性。

(四)城市社区

在一定的地域界线内,由主要以从事非农业生产为谋生手段的异质性人口组成的地域社会。

33

城市社区的特点 : 1、人口集中,密度较高。 2、社区活动高度集中 3、社区组织庞杂 4、社区区位结构复杂 5、生活方式多样化 6、人际交往“感情片面投入” 7、家庭规模和职能缩小

二、社区发展 (一)城市化

1、涵义:城市化是一种深广的社会经济变化过程。 主要有三个内容:

一是非农产业和劳动力向城镇的不断集中;

二是以社会化服务为特征的城市性生活方式的不断扩展和强化; 三是城镇数量的增加、规模扩大和人口增加。

城市化既是一种过程,又表示一种结果。

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要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劳动分工程度的制约,同时,还要受社会制度的影响。

中国城市化水平继续以每年一个多百分点的速度快速推进,2006年城市化水平达44%以上。

34

2、逆城市化

原有城市人口特别是富有的人,从城市中心迁移到市郊的趋势。

3、城市化的未预期后果——对居民日常生活结构的影响 城市化建设: 一种自上而下的有意图行为

生活结构:由生活单位、生活位置、生活目标、生活手段等基本要素复合而成的结构体系。

城市化在今天的中国演变成了一场经济性运动。 (1)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过于强调城市化建设中的客体物质化过程,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和人的社会化、现代化过程。

二是过于强调物质层面上的城市化,忽视了社会文化层面上的城市化。 三是过于强调城市化建设中的表面特征,忽视了城市化的本质与内涵。

四是过于强调城市化建设中政府部门及其领导的推动作用,忽视了广大市民的参与性和能动性。

(2)原因:宏观结构与微观行为的二元博弈 (3)重建生活结构: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入手

宏观结构方面,政府应该主导关注居民的生活结构状况,并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与法规政策来保障居民生活结构的重建。

微观方面,市民有义务配合政府做好各项城市改造建设工作,并主动做好自我调适。

35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涵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 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 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

所谓“新农村”包括五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 2、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历史背景

第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 第二,巩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

第三,缓解农村发展的资源、市场、体制三大制约,缩小日渐拉大的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 第一,农村的公益事业举步维艰 第二,农村基层组织地位弱化 第三,乡村债务未有减少。

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出路

第一,反思并重构当前的农村政策体系及其价值 第二,构建强有力的乡村两级组织体系

第三,重新构建合理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和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第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整治乡村环境

36

第五,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主观福利 思考题

1、社区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2、城市化对居民生活结构的影响及对策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现实困境及出路 4、什么是农民工的底层化意识?如何解决 *参考书

蔡禾:《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

张兴杰:《社会学视野下的新农村建设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

【第九章 社会问题】 一、社会问题概述 (一)社会问题的界定

对社会问题的界定,需要从社会问题的社会性和问题性两个层面切入。

米尔斯区分了“局部环境中的个人困扰”和“社会结构中的公众问题”,个人困扰具有个人的特点,它只发生在个人与他人直接构成的关系区域里,个人困扰只关系到个人直接体验的有限的社会生活领域。而“公众问题”所涉及的事件超出个人的局部环境,超出个人的生活区域,“公众”问题超出自己的特殊生活环境,与人类社会生活、制度或历史有关,威胁到公众所共同珍重的价值。

37

我们可以将社会问题界定为这样一种社会状态:这种社会状态偏离了社会主流价值所公认的正常状态,影响到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并需要在整个社会制度层面予以回应。

西方社会学家从客观现实状况和主观评价、主体行为反应这两个维度出发,对社会问题的可能建构方式进行了分类。

(二)社会问题构成条件

客观条件只是社会问题构成的前提条件,主观评价及其行为反应则是构成社会问题的必要条件。简而言之,社会问题的确立需要经历一个社会成员的社会建构过程。

这个建构过程就是社会成员使某种客观状态不断地“问题化”,从而最终取得社会问题的“合法”地位。

(三)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 1、普遍性和变异性

普遍性和变异性。普遍性是指社会问题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特性。变异性是指社会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时间里各具特点的性质。 2、复合性和周期性

复合性和周期性。复合性是指社会问题的产生原因、表现形式以及社会后果等方面的复杂性质。周期性是指社会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反复出现的特性。 3、破坏性和集群性

破坏性和集群性。破坏性是指社会问题对社会运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威胁、损害的破坏性作用。集群性是指社会问题往往不是单个独立地出现,而是成群成串地出现,这使得社会问题的破坏性作用更大。

38

4、客观性和主观性

(四)社会问题的基本类型: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出许多不同的类型

从社会问题产生的历史条件与地区差异:可分为普遍性社会问题与特殊性社会问题. 从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可分为结构失调性社会问题与功能失调性社会问题。

二、社会问题的理论解释

社会整合理论、结构功能主义、冲突论、互动论、社会解组理论、文化失调理论、海德格尔的技术态度论 、后现代主义、社会建构主义、女性主义

1、迪尔凯姆的社会整合理论

社会整合:社会不同的因素、部分结合成为一个协调统一的社会整体的过程。

社会整合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机械团结”,另一个是“有机团结”。传统社会是所谓“同质”的社会,现代社会的整合方式是“异质”的有机团结,其整合要求要比传统社会更高。

适度整合有利于社会生活。高度和低度社会整合会产生社会问题。

2、结构功能主义

结构功能主义作为一种主导的典范和理论模式曾经在战后的社会学理论中占据统治地位。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帕森斯、默顿和戴维斯等。

帕森斯认为社会问题就是社会变迁或社会分化导致的社会功能失调或者是社会成员违背社会规范,总之,社会问题就是失常、越轨或者变态。但是帕森斯的理论体系过于抽象、过于宏观,缺乏对具体社会问题的解释力。

39

默顿指出,当文化规定的作为普遍追求的合法目标与社会结构所能提供的实现目标的社会认同手段之间存在冲突或紧张时,越轨就有可能产生。

3、冲突论

冲突论的思想渊源来自马克思和齐美尔,主要代表人物是达伦多夫、雷克斯等人。 冲突论认为社会冲突是无所不在的,所有社会成员并不共享共同的价值和目标,因此社会问题折射的正是特定阶级关系和利益冲突。

由于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不同,人们对同一问题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评判标准和不同的立场、态度等等,因而在采取某种措施改变某一社会现象时,常常会引起群体间无休止的冲突。 4、互动论

互动论的代表人物是米德、戈夫曼等人。

互动论强调社会问题建构的主观意义,社会或群体成员的反应是建构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

5、托马斯的社会解体理论

社会解体指社会规范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减弱、社会凝聚力降低,使原有的社会秩序无法维持和继续下去,而逐渐被新的社会制度所替代的过程。

社会问题源于社会解体,社会解体则源于社会变迁。在社会急剧变迁时,快速发展的城市化、日益增加的人口流动以及社区的异质性不断增加等等,都会破坏社会原有的动态平衡,使传统社会的权威、约束和控制日益减弱,从而导致社会解组。

4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rx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