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

更新时间:2024-04-02 12: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正方将“阳春白雪”定义为创作技巧较高的文学艺术作品,将“下里巴人”定义为通俗浅近的文学艺术作品,二者只有创作技巧上的差异,而没有价值上的高下之分。判断何者更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准就在于何者更能体现、承载和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阳春白雪”之所以更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理由有三:①“阳春白雪”是高审美的体现,更能反映文化的本质,具有引领时代潮流的作用;②“阳春白雪”能够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观,而因为“下里巴人”在创作水平上的局限,精神价值观是“下里巴人”的“不能承受之重”;③“阳春白雪”因其创作技巧的优势,能够世代流传,更禁得起时间的历练。

在定义端,反方提出,“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真正区别在于门槛和受众——前者是雅文化的代表,面向的是少数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后者是俗文化的代表,面向的是大多数的普通民众——二者没有成就上的高下之分。判断何者更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准就在于何者更加真实、全面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下里巴人”之所以更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理由有三:①“下里巴人”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呈散点分布,更加全面地保存了中国传统文化;②“下里巴人”是属于多数人的文化,更加真实地反映了普通民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③“下里巴人”具有通俗、质朴的特点,为多数人所接受,深深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之中。

反方认为,宫廷音乐中也有较为低俗的艳乐,民间音乐中也不乏杰作,所以“阳春白雪”在艺术成就上高于“下里巴人”的结论是不能成立的;正方则认为,“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在宫廷和民间都存在着,二者的区别不在于受众,而恰恰在于与创作技巧——曲高未必和寡,四书五经和李杜诗篇成就很高,却广泛流行于民间,是“阳春白雪”拥有广大受众的体现。正方认为,亦不能靠艺术作品的来源区分“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瞎子阿炳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民间艺人却创作出了《二泉映月》这样的杰作,柳永既能创作通俗浅近的诗作,又能创作含义隐晦、较为“专业”的诗篇,说明“阳春白雪”也可以来自民间,关键要看创作内容;反方则认为,受众才是辨别“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依据,赵树理的小说也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但因其面向广大劳动人民,所以是“下里巴人”的代表。

评委提给正方的问题是:“《诗经》和《楚辞》哪个是?阳春白雪?,哪个是?下里巴人??勃拉姆斯的《摇篮曲》和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哪个是?阳春白雪?,哪个是?下里巴人??”正方回答,《诗经》和《楚辞》都有极高的艺术创作技巧,都是“阳春白雪”的代表,“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本质区别就在于艺术创作的水平。

评委提给反方的问题是:“文学艺术作品的受众不同有时就决定了其水平不同,类似地,科普读物和科学专著的受众不同,所以对于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就不同,反方所认为的?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无艺术成就的高下之分还能成立吗?”反方回答,受众与水平有一定的关系,但并没有本质上的联系,反方强调二者的不一致性只是因为不认同对方将二者混为一谈的观点;至于科普读物与科学专著的差异,是因为以推动科学发展为判断标准才产生的,而本场比赛的辩题并不要求探讨“最尖端的发展”。

正方认为,白居易的《卖炭翁》是“阳春白雪”的代表,但其中都是“两鬓苍苍十指黑”这样的易于理解的句子,可见“阳春白雪”中也充满了对劳苦大众的关怀,也能为普通民众所接受;反方指出,普通民众无法理解简单诗句中的复杂格律;正方则认为,普通民众即使理解不了复杂的格律,也不影响他们被诗句所感动。反方指出“一寸光阴一寸金”这样的浅显易懂的教诲要比“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样的说教更深入人心;正方则强调,浅显易懂的文字如“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固然可以广泛传播,但《孝经》这样的专门书籍才更能揭示出孝道的深刻内涵;反方认为,所谓的“深刻”其实无非是统治者对其臣民灌输的思想,而植根于生活的谚语才更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精神。反方指出,中国有八大菜系,饮食文化十分

丰富,只有以多元为特点的“下里巴人”才能代表;正方则认为,不能把饮食和饮食文化混为一谈,中国有筷子文化,不仅仅是因为人们都用筷子吃饭,而是因为人们用筷子吃饭的姿势流露出了中国文化内敛、内向的特点,而这种对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的揭示只能由“阳春白雪”完成。正方指出,“阳春白雪”的诗篇中有一些看似简单的诗句,其背后的思想构造其实是很不简单的,写就一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需要高超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现力;反方强调,农民真正关心的并不在于粮食是否被浪费了,而是能否种出粮食,艺术表现力再高也不能代替劳动人民思考,劳动人民需要真正能够表达自己声音的“下里巴人”的艺术作品。

双方四辩进行结辩,在综述全局得失之余,不忘点出辩题的价值所在。反方强调,主张“下里巴人”更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就在于突破“雅”的说教,打破“虽不知但觉厉”的思维习惯,回归真实的生活,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和意义。正方则强调,“下里巴人”更贴近日常生活,有一定的意义,但“阳春白雪”更加深刻、厚重,不停留于日常生活的表面,而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进行揭示和展现,因而更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是时代的需要。 经过评委的评判,本场比赛的最佳辩手和胜方已经产生。在公布结果之前,评委代表王乃中师兄做了精彩点评。他认为本场比赛激烈但不精彩,双方都没有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有偏离辩题之嫌。他还提醒辩手们在辩论时要注意风度。

最终,本场比赛的最佳辩手由反方一辩张若弘同学获得,本场比赛的胜方是反方生命科学学院辩论队。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呢?

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武术 秦砖汉瓦、兵马俑、桃花扇、景泰蓝、玉雕、中国漆器、红灯笼(宫灯、 纱灯) 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 茶、中药、文房四宝(砚台、毛笔、宣纸、墨)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rh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