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复习考卷答案

更新时间:2023-04-25 22:18:01 阅读量: 工程科技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单选题(小抄抄)

1.约束反力中含有力偶的支座为(B.固定端支座)

2.约束反力中能确定约束反力方向的约束力为( D.光滑

接触面)

3.即限制物体沿任何方向运动,又限制物体转动的支座称为

(C.固定端支座)

4.只限制物体垂直于支撑面方向的移动,不限制物体其他方向

运动的支座是(A.固定铰支座)

5.由两个物体组成的物体系统,共具有( D .6 )独立平

衡方程。

6.在一对(B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位于杆件的纵平面内的力偶

作用下,杆件将产生变形,杆的轴线由直线弯曲成曲线。7.低碳钢的拉伸过程中,胡克定律在( A .弹性阶段)范围内

成立

8.低碳钢的拉伸过程中,(B .屈服)阶段的特点是应力几乎不

9.轴心受压直杆,当压力值F P恰好等于某一临界值F PCR时, 压杆

可以在微弯状态下处于新的平衡,称压杆的这种状态的平衡为(C .随遇平衡)

10.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是( C .结点位移)

11.力法中,主系数S 11是由(B. 1图和1图)图乘得岀的。

12.力法中自由项,△ 1P是由(A. 1图和Mp图)图乘得出的。

13.在力法典型方程的系数和自由项中,数值范围恒大于零

的有(A.主系数)

14.在力法典型方程的系数和自由项中,数值范围可为正、负实

数或零的有(D.都不是)

15.力偶可以在它的作用平面内(C.任意移动和转动),而不改

变它对物体的作用

16.若刚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则此两个力( D.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

17.截面法求杆件截面内力的三个主要步骤顺序为( D.取分离

体,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

18.静定结构的几何组成特征是(B.体系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

束)

19.欲求梁某一点的线位移,应在该点设( A.—单位集中)

20.矩形截面,高为h,宽为b,则其抗弯截面模量为(A .

—)

21.矩形截面,高为h,宽为b,则其对形心轴Z的惯矩为

22.一个点在自由平面内的自由度有( A.2 )个。

23.一根杆件在平面内的自由度有( B .3 )个。

24.力的作用线都互相平行的平面力系是(C.平面平行力系)25.结点法计算静定平面桁架,其所取脱离体上的未知轴力数一

般不超过(B .2 )个。

26.轴向拉(压)杆件时,杆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A.均匀)分

布。

27.在图乘法中应,欲求某点的水平位移,则应在该点虚设

(B.水平向单位力)

28.在图乘法中,欲求某点的竖向位移,则应在该点虚设(A. 竖

向单位力)

29.在图乘法中,欲求某点的转角,则应在该点虚设( D. 单位

力偶)

30.在图乘法中,欲求某两点的相对转角,则应在该点虚设

(C.一对反向的单位力偶)

31.三个钢片用(A.不在同一直线的三个单铰)相连,组成

几何不变体系

32.工程设计中,规定了容许应力作为设计依据:[b ]=_。

其值为极限应力b0除以安全系数n,其中n为(A.>1 )

33.在梁的强度计算中,必须满足(C.正应力和剪应力)强度条

件。

34.利用正应力条件,可进行(C.强度校核、选择截面尺寸、

计算允许荷载)三个方面的计算。

35.平面平行力系有(C.2 )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可用来求解未

知量。

36.平面一般力系有(C.3 )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可用来求解未

知量。

37.平面一般力系平衡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该力系的( D. 主矢

和主矩)为零。

38.平面一般力系可以分解为(C.一个平面汇交力系和一个平面

力偶系)

39.做钢架内力图时规定,弯矩图画在杆件的(C.受拉一侧)。

40.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是(C.结点位移C )

41.圆形截面,直径为D,则其对形心轴的惯性矩为(A.——

42.杆件的应力与杆件的(B.内力、截面)有关。

43.图示单跨梁AB的转动刚度 8是(B . 6i )(i= —)

44.图示单跨梁AB的转动刚度SAB是( A. 3i )(i=—)

45.图所示单跨梁的传递系数C AB是(C. 0 )

46.图示单跨梁的转动刚度 5是(D. 16i )

47.图示单跨梁的传递系数C A B是(C. 0 . 5 )

48.图所示构件为矩形截面,截面对Z1轴的惯性矩为(D.

(D . — ) 49.图所示杆件的矩

形截面,其抗弯截面模量W为(D.

—)

50.图示构件为T形截面,其形心轴有可能的是(C. Z 3 )

51.如图所示结构为(B.几何瞬变体系)

单选题(复习用)

1.约束反力中含有力偶的支座为(B)A.固定铰支座B.

固定端支座C.可动铰支座D.都不是

2.约束反力中能确定约束反力方向的约束力为(D )A.

固定铰支座B.固定端支座C.可动铰支座D.光滑接触面3.即限制物体沿任何方向运动,又限制物体转动的支座称

为(C )A. 固定铰支B.可动铰支C.固定端支座D.

都不是

4.只限制物体垂直于支撑面方向的移动,不限制物体其他方

向运动的支座是(A ) A.固定铰支座B.可动铰支座C.固定端支座D.都不是

5.由两个物体组成的物体系统,共具有( D )独立平衡

方程。A.3 B.4 C.5 D.6

6.在一对(B )位于杆件的纵平面内的力偶作用下,杆

件将产生变形,杆的轴线由直线弯曲成曲线。 A.大小相

等B.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 方

向相反

7.低碳钢的拉伸过程中,胡克定律在(A )范围内成立A.

弹性阶段B.屈服阶段C.强化阶段D.颈缩阶段

8.低碳钢的拉伸过程中,(B )阶段的特点是应力几乎不变

A.弹性

B.屈服

C.强化

D.颈缩

9.轴心受压直杆,当压力值F P恰好等于某一临界值F PCR时,

压杆可以在微弯状态下处于新的平衡,称压杆的这种状态的平衡为(C ) A.稳定平衡B.不稳定平衡C.随遇平衡

D.不知道

10.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是( C ) A.杆件的变形B.

多余的约束力C.结点位移D.支座位移

11.力法中,主系数5 11是由(B )图乘得出的。A. 1 图和

Mp图B. 1图和 1图C.Mp图和 Mp图D.都不是

12.力法中自由项,△ 1P是由(A )图乘得出的。A. 1图和

Mp图B. 1图和 1图C.Mp图和Mp图D.都不是

13.在力法典型方程的系数和自由项中,数值范围恒大于零

的有(A ) A.主系数B.主系数和副系数 C.主系数和自

由项D.副系数和自由项

14.在力法典型方程的系数和自由项中,数值范围可为正、

负实数或零的有(D ) A.主系数B.主系数和副系数 C.

主系数和自由项D.都不是

15.力偶可以在它的作用平面内(C),而不改变它对物体

的作用 A.任意移动 B.任意转动 C.任意移动和转

动 D.即不能移动也不能转动

若刚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

A. 大小相等

B.大小相等,作用在同一直线

C.方向相反,作

用在同一直线 D.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

截面法求杆件截面内力的三个主要步骤顺序为(D )A.

列平衡方程画受力图取分离体B.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取分离体C.画受力图,取分离体列平衡方程D.

取分离体,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

静定结构的几何组成特征是(B ) A.体系几何不变B. 体系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 C.体系几何可变D.体系几何瞬变

欲求梁某一点的线位移,应在该点设(A ) A. —单位

集中B. 一单位集中力 C. 一对单位集中力 D. 一对单位集中力偶

(A )A.

(D ) A.—一个点在自由平面内的自由度有(

A.2

B. 3

C. 4

D. 5

D.5 力的作用线都互相平行的平面力系是

般力系B.平面汇交力系C.平面平行力系D.都不是结点法计算

静定平面桁架,其所取脱离体上的未知轴力

数一般不超过(B )个。A.1 B.2 C.3

D.4

轴向拉(压)杆件时,杆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布。A.均匀

B.线性

C.曲线

D.

在图乘法中应,欲求某点的水平位移,

(B)A.竖向单位力 B.水平向单位力力D.单位力偶

在图乘法中,欲求某点的竖向位移,则应在该点虚设

(A ) A.竖向单位力B.水平单位力C.任意方向单位力D.单位力偶

在图乘法中,欲求某点的转角,则应在

该点虚设(D ) A.竖向单位力B.水平向单

位C.任意方向单位力 D.单位力偶在图乘法中,欲求某两点的相对转角,则应在该点虚设

(C ) A.竖向单位力B.水平向单位力C. 一对反向的单位力偶D.单位力偶三个钢片用(A )相连,组成几何不变体系 A.

不在同一直线的三个单铰 B.不在同一直线的三个铰 C.三个单铰D.三个铰

17.

18.

19.

22.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20. 矩形截面,高为h,宽为b,则其抗弯截面模量为

21. 矩形截面,高为h,宽为b,则其对形心轴Z的惯矩为

A )个。

23. 一根杆件在平面内的自由度有(B )个o A.2 B.3 C.4

(C ) A.平面一

任意

则应在该点虚设

C.任意方向单位

工程设计中,规定了容许应力作为设计依据 :[b ]=_。

其值为极限应力b 0

除以安全系数n,其中n 为(A ) A.>1 B. < 1

C.=1

D.<1

在梁的强度计算中,必须满足( C )强度条件。

A.

正应力B.剪应力C.正应力和剪应力 D.无所谓 利用正应力条件,

可进行(C )三个方面的计算。A. 强度校核、刚度校核、稳定性校核

B.强度校核、刚度

校核、选择截面尺寸 C.强度校核、选择截面尺寸、计 算允许荷载D.强度校核、稳定性校核、计算允许负载 平面平行力系有

(C )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可用来求 解未知量 A.4 B.3 C.2 D.1

平面一般力系有(C )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可用来求 解未知量。

A.1

B.2

C.3

D.4

平面一般力系平衡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该力系的

(D )

为零 A. 合力 B.合力偶 C.主矢 D.主 矢和主矩

平面一般力系可以分解为(C )A. 一个平面汇交力系 B. 一个平面力偶系C. 一个平面汇交力系和一个平面力偶 系D.无法分解 做钢架内力图时规定,弯矩图画在杆件的(

C )

A.上边一侧

B.右边一侧

C.受拉一侧

D.受压一侧 位移法的基本

未知量是(C )

A.杆件的变形

B.多余的约束力

C.结点位移

D.支座位 移 形截面,直径为D,则其对形心轴的惯性矩为( A )

A.—

B. — A. — B. — 杆件的应力与杆件的(B )有关A.内力B.内力、截 面

C.内力、截面、杆长

D.内力、截面、杆长、材料 图示单跨梁AB 的转动刚度S AB 是(B . 6i )o (i=_) 图示单跨梁AB 的转动刚度

SAB 是(A. 3i ) (i=—) 图所示单跨梁的传递系数 G B 是(C. 0 )

图示单跨梁的转动刚度 S AB 是(D. 16i ) 图示单跨梁的传递系数 O B 是(C. 0 . 5

图所示构件为矩形截面,截面对Z1轴的惯性矩为(D.

图所示杆件的矩形截面,其抗弯截面模量 VW^( D.

—) 图示构件为T 形截面,其形心轴有可能的是(C. Z 3 )

如图所示结构为(B.几何瞬变体系) 判断题(小抄抄)

约束是阻碍物体的一种装置(V ) 约束是阻碍物体的限制物( V ) 3. 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则力矩为零( V )

4. 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应,用力偶矩度量而与矩心的位置 有

关(X )

5. 物体系统是指由若干个物体通过约束按一定方式连接 而成

的系统(V )

6. 平面内两个钢片用三根杆件链杆组成几何不变体系,

三根链杆必交于一点(X ) 7. 梁和刚架的主要内力是轴力(X ) 8. 结构的刚结点数就等于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X )

9. 结点角位移的数目不一定等于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V )

10. 力矩分配法是建立在位移法基础之上的一种近似计算

法(V )

11. 平面弯曲时,杆件轴线一定在荷载作用平面内弯成曲线

(V )

12. 简支梁在跨中受集中力 Fp 作用时,跨中弯矩一定最大

(V )

13. 从提高梁弯曲刚度的角度岀发,较为合理的梁横截面应

该是:以最小的横截面面积获得较大的惯性矩 (V )

14. 在力法方程中,主系数5 ii 恒大于零 ( V ) 15. 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数和结构超静定次数有关( X ) 16. 力矩分配法只适用于多跨连续梁( X )

17. 力矩分配法的三个基本要素为转动刚度、 分配系数和传

递系数(V )

18. 力矩分配法的三个基本要素为转动刚度、分配系数和固 端

弯矩(X )

19. 对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和作 用

线(X )

20. 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点。 (V )

21. 物体平衡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X )

22.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共有三组九个方程, 但独立的

平衡方程只有三个(

V )

23. 在平面力系中,所有力作用线汇交于一点的力系,称为 平

面一般力系,有3个平衡方程( X )

24. 如果有3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每个物体都受平面一般力 系

的作用,则共可以建立 9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V )

25. 如果有n 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每个物体都受平面一般力 系

作用,则共可以建立 3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X ) 26. 未知量均可用平衡方程解出平衡问题,

称为静定问题

(V )

27. 合力一定比分力大

(X )

28. 轴向拉伸(压缩)的正应力大小和轴力的大小成正比

(V )

29. 轴向拉伸(压缩)的正应力大小和轴力的大小成正比,

规定拉为正,压为负(

V )

30. 轴向拉伸(压缩)时与轴线相重合的内力称为剪力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1. 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rb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