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Z7制动机讲义

更新时间:2023-03-11 08:3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JZ--7制动机系统的组成 一、 JZ--7型制动机的特点

1、操纵不同缓解性能的制动机(一次缓解或阶段缓解)。

2、设有过充位,可缩短列车管及副风缸的充风时间,不致引起过量供给及再制动。 3、可实现自动保压(制动后不必再回中立位)。 4、自阀采用柱塞阀结构,操作轻便。

5、由于采用柱塞阀、模板勾贝,可延长检修期,维修方便。 二、JZ一7型制动机的组成及各部作用

1、自阀:通过手把的转换,实现全列车制动系统的各种性能及作用。如:制动、缓解、保压、加快充风、重联、附挂、回送等。

2、均衡风缸:其压力随自阀转换而变化,从而控制中继阀的动作。如: 过充、缓解、制动、过量减压等。

3、中继阀:受自阀(通过均衡风缸压力变化)操纵,控制列车管的充气、排气,从而实现全列车的制动、保压、缓解等作用。自阀过充位列车管可得到30~40kpa的过充压力,自阀回运转位可使过充压力缓缓消除,不致产生再制动。

4、过充风缸: 自阀过充位时,可使列车管得到稳定的过充压力, 自阀回运转位过充柱塞左侧压力经过充风缸0.5mm小孔缓缓排向大气。(与均衡风缸一体)

5、单独制动阀:单独控制机车的制动、保压、缓解,与列车的制动缓解无关。 注:以上各阀与风缸Ⅰ、Ⅱ端(主、副台)各一套。

6、分配阀:根据列车管的压力变化而动作,用于控制作用阀的充气、排气、保压以实现机车的制动、保压、缓解。

7、作用阀:受单阀或自阀(分配阀)控制,向制动缸充气或排气,使机车实现制动.保压.缓解。

8、工作风缸:与列车管、作用风缸共同控制分配阀主阀的动作。

9、作用风缸:除与列车管共同控制分配阀主阀动作外,还控制作用阀的动作并确保作用阀动作可靠;性能完善。

10、降压风缸:与列车管共同控制分配阀副阀的动作,并确保副阀动作可靠,性能完善。

11、紧急风缸:与列车管共同控制分配阀紧急部的动作,并确保紧急部动作可靠、性能完善。

12、变向阀:第一变向阀用于转换Ⅰ、Ⅱ端(主、副台)单阀以对作用阀的控制,第

1

二变向阀用于转换单阀与自阀(分配阀)对作用阀的控制。

13、CZDF3、CZDFl—8为由监控装置控制的自动停车设备。 三、J Z一7制动机主要各阀之间的控制关系 1、 自阀

自阀 均衡风缸压力变化 中继阀 列车管压力变化 车辆制动机。 分配阀 作用阀 制动缸。 2、单阀

制动:单阀 变向阀 作用阀 制动缸。

缓解:单阀 分配阀 作用阀 制动缸。

第二章 自动制动阀

制动自动阀是全列车制动系统的操纵机构,由阀体与管座、手柄下凸轮、调整阀、重联柱塞阀、缓解柱塞阀、放风阀、客货二位阀等组成。定位盖板上有7个作用位置:过充位、运转位、最小减压位、最大减压位、过量减压位、取出位、紧急制动位。 · 一、 阀体与管座

阀体:家装各部件的主体:各柱塞阀、凸轮盒、调整阀弹簧、管座、单独制动阀均安装在阀体上。

管座: 1、均衡风缸管 2、列车管 3、总风缸管 4、中均管 6、撒砂管 7、过充管 8、遮断阀管 1 0、 1 1号管经阀体通往单阀 二、手柄与凸轮 手柄与凸轮

手柄与凸轮是自阀的操纵机构,上盖上有取出缺口,调整阀凸轮降压曲线始端,减压量为45—55kpa,末端为140kpa(列车管定压为500kpa);制动曲线上共有12齿,定卡每移动一个齿,均衡风缸压力增加或减少10kpa。便于司机操作时有所感觉。自阀手把每移动一个位置,各凸轮分别产生一个升程或降程,使各柱左移或右移接通或切断不同的通路以实现制动机的不同性能。

三、调整阀

用途:用于控制均衡风缸的充气或排气。

结构:由调整阀手轮、调整弹簧、膜板、调整阀座、排气阀、供气阀及弹簧、柱塞及柱塞套等组成。

2

通路:共三条通路,供气阀右侧通总风缸,供气阀左侧通均衡风缸并经缩口通膜板右侧,排气阀左侧通调整阀盖下方排气口。

当均衡风缸无压力时,调整阀座被调整弹簧推向右极端,在调整阀凸轮作用下,左移或右移时,调整阀形成四种工作状态:

(1)充气状态

自阀手把在运转位或过充位时,调整阀凸轮得到一个升程,推动柱塞向左移动,供气阀开启(柱塞左移,供气阀未动),总风→供气阀口→均衡风缸。

→缩口→膜板右侧。 (2)充气后保压状态

随着膜板右侧压力的增加,膜板遂渐左移,供气阀在弹簧作用下也遂渐左移,直至供气阀口关闭,呈充气后保压状态。 当均衡风缸有漏泄时,……。 (3)制动状态

自阀手把在制动位或过减位时,调整凸轮得到一个降程,调整阀柱塞连同供气阀在均衡风缸压力作用下,向右移动,排气阀在弹簧作用下开启(膜板未动),均衡风缸压力→排气阀口→调整阀盖下方排气口→大气。 (4)制动后保压状态

在均衡风缸压力排向大气的同时,膜扳右侧的压力也经缩口、排气阀口、调整阀盖下方排气口排向大气。由于膜板右侧压力遂渐下降,膜板也遂渐右移,直至关闭排气阀口,调整阀呈制动后保压状态。

根据调整阀的四种工作状态,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自阀手柄在制动区从最小减压量到最大减压量,越往右移凸轮降程越大,减压量就越大。每移动一段距离,就得到一个相应的减压量,自阀在后三位凸轮为最大降程,均衡风缸减压量为240~260kpa。

2、自阀手柄在制动区从最大减压位向最小减压位,每移动一段距离,凸轮得到一个相应的升程,均衡风缸就得到一个增压量。如客货转换阀置客车位,列车管也将得到一个增压量。

3、调整均衡风缸压力,应在机车停止状态下,手柄在运转位时进行。

四、重联柱塞阀

作用:(1)换端、重联、附挂、无动力回送时(自阀在取出位),切断1至4的通路,沟通2至4通路.使中继阀自锁,自阀失去对列车的操纵作用。

3

(2)紧急制动时,除上述作用外,还沟通总风3至撒砂管6的通路,实现自动撒砂。 组成:由柱塞、柱塞套及弹簧等组成。随着自阀手柄位置的转换,重联柱塞阀有三个作用位置:

(1)自阀手柄在1~5位(过充至过减位)时,柱塞沟通1~4的通路,使均衡风缸压力变化能控制中继阀动作。

(2)自阀手柄在取出位时,凸得到一个降程,柱塞在弹簧作用下,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切断1~4的通路,沟通2~4的通路,使中继阀勾贝两侧压力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中继阀自锁。

(3)自阀手柄在紧急制动位时,凸得到一个更大的降程,柱塞在弹簧作用下移右极端,1~4仍被切断,2~4仍连通,柱塞尾端沟通3~6的通路,实现自动砂。

五、缓解柱塞阀

组成:柱塞套、柱塞及弹簧等组成。 用途:

(1)自阀在过充位,柱塞尾端沟通总风3至过充7的通路,总风进入中继阀过充柱塞左侧,使列车管得到过充压力。柱塞沟通8a至EX的通路,使中继阀总风遮断阀开启。 (2)自阀移至运转位,凸轮得到一个升程,柱塞切断3—7的通路,过充柱塞右侧及过充风缸压力经过充风缸0.5mm小孔缓缓消除。8a仍通大气(总风遮断阀仍开启)。 ·

(3)自阀在后五位,凸轮更大升程,柱塞移左极端,总风经柱塞中心孔、8a进入总风遮断阀左侧,关闭总风遮断阀。过充管7通大气。

六、客货转换阀

客车位:遮断阀管8通大气,自阀在任何位置,总风遮断阀均开启。可实现列车制动后的阶段缓解,列车管漏泄时,可自动补风。

货车位:遮断阀管8与8a始终相通。总风遮断阀的开启或关闭,根据自阀手柄所处的位置由缓解柱塞阀控制。

七:放风阀

作用:紧急制动时,直接将列车管的压力空气排向大气,达到列车实现紧急制动的目的。

结构:由放风阀座、放风阀杆、放风阀扛杆、放风阀套、放风阀胶垫、放风阀及弹簧等组成。放风阀口有效排风面积为3.7cm2。

作用:自阀紧急制动位时,放风阀凸轮得到一个固定的升程,胶垫离开阀座,列车管→放风阀口→大气。

4

第三章 中继阀

中继阀受自阀(均衡风缸压力变化)操纵,控制列车管的充气、排气。自阀过充位时,可加快列车管充风,不会出现列车管追总风现象,及再制动。

由双阀口式中继阀、总风遮断姻及管座三部分组成。 一、管座

是双阀口式中继阀及总风遮断阀的安装座,共有5根管路:列车管2、总风缸管3、中均管4、过充管、7、总风遮断阀8 二、双阀口式中继阀

用于列车管的充气、排气。由主勾贝、膜板、顶杆、供气阀及弹簧、排气阀及弹簧、过充柱塞等组成。

主勾贝左侧为中均室,与自阀中均管4相通。主勾贝右侧与列车管相通。主勾贝通过项杆与排气阀或供气阀一起联动。排气阀左侧为排气阀室,与大气相通。供气阀室与总凤相通。过充柱塞左侧与自阀过充管7及过充风缸相通。

根据均衡风缸压力变化,中继阀有四个作用位置:缓解充气位、缓解后保压位、制动位、制动后保压位。

1、缓解充气位

自阀运转位:总风经调整阀调整为规定压力,向均衡风缸充气并经中均管进入中继阀主勾贝左侧,主勾贝连同顶杆向右移动顶开供气阀,由总风遮断阀来的压力空气向列车管充气。

当需要加快向列车管充气时,可将自阀移至过充位,总风经缓解柱塞阀进入过充柱塞左侧,使过充柱塞顶在主勾贝上,加快列车管充风。

自阀移回运转位后,缓解柱塞阀切断总风3至过充7的的通路,过充柱塞左侧压力经过充风缸小孔排向大气,列车管过充压力由中继阀缓缓消除。

2、缓解后保压位

在总风向列车管充气的同时,也缩口进入主勾贝右侧,主勾贝遂渐左移,当主勾贝两侧压力平衡时,供气阀在其弹簧作用下关闭。呈缓解后保压位。若列车管漏泄时,中继阀又呈充气缓解位,列车管充至定压后又呈充气后保压位

3、制动位

当均衡风缸压力经调整阀排向大气时,中均室压力下降,主勾贝连同拉杆向左移动,拉开排气阀,呈制动位。列车管→排气阀→大气。

4、制动后保压位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qw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