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五年制大专层次小学教师培养
更新时间:2024-04-16 22:3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语文五上电子课本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五年制大专层次小学教师培养语文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前 言
一、课程性质
语言是人类生活和工作最重要的工具,语言能力是人的基本生存能力,以语言教育为核心的语文课程担负着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任;语言与人的精神联系紧密,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对学生的精神有着重大的影响。五年制大专层次小学教师培养语文课程要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过程中实现语文课程特有的育人功能。
本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后五年制大专层次小学教师培养课程中一门最具基础性的必修课程。它致力于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与全面发展,注重学生语文专业知识的系统建构,为学生将来从事小学语文教育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语文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也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语文课程在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的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二、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五年制大专层次小学教师培养语文课程,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母语情感,把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本课程要发挥人文教育的功能。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较强的审美能力。应充分利用课程的精神教育资源,用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陶冶学生的性情,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注重语文学科的专业特性,奠定学生从事语文教育的专业基础 本课程要适应五年制大专层次小学教师培养目标的需要,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系统的构建,注重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语文探究能力的锻炼,注重语文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为学生将来的小学教师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专业学养基础。
(三)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加强课程的实践性
实践性是语文课程的突出特征,语文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因此,
1
在语文教学中,要尽可能多的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语文与生活关系密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要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注重汉语言整体思维的特性,重视学生书面语言材料的积累,加强诵记,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作品的能力。
(四)重视语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以适应未来教师专业化的要求。为此,要重视语文探究活动的开展,促使学生对语文规律进行理性的认识,初步把握语文探究的一般方法,为将来创造性地开展语文教学教研打下基础。
(五)注重语文的基础性,兼顾专业性,构建开放、有序的课程体系 本课程体系的建构,一方面要依据语文课程的特性,注重语文教学材料的典范性与时代性以及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语文能力培养的实践环节,注重开发和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呈现开放的态势。一方面要考虑语文学科专业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依据语文学科知识体系的逻辑来建立课程结构,使之基本有序。
三、设计思路
本课程设计既注重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衔接与贯通,又注意在此基础上突出高等师范教育的特点,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与能力的整合。
本课程总课时360学时,由“语文知识”、“阅读鉴赏”、“写作”、“探究实践”四个板块构成(“口语”另设课程),分为两个教学阶段:
第一阶段为语文基本知识的学习和语文基本技能的培养阶段。这一阶段包括前三个学年,以课堂教学为主,课时为324学时。
第二阶段为语文综合能力的锻炼阶段。这一阶段包括后两个学年,主要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课程组织形式,课时为36学时。
第二部分 教学目的
五年制大专层次小学教师培养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是:
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献身教育事业铺垫思想、文化的底子。使学生系统地把握汉语文的特点,理解汉语文的优势,增进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 广泛、深入地阅读古今中外优秀作品,从中吸取人类文化的营养,陶冶性情,扩大文化视野,夯实文化底蕴。
二、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使学生掌握阅读鉴赏的一般方法、策略,能 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体会精彩语言的
2
表现力;能对本文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在阅读中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提高文化品位,语文审美能力得到明显的发展。
三、发展学生熟练、规范、有效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基础知识,了解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文章的文体特征和表达方法,将写作知识运用于自己的写作实践中,能根据写作的目的、对象,以负责任的态度表述自己的看法,写出观点明确、 内容充实、思路清晰连贯、感情真实健康、有创意(独特见解)的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文章,在写作中优化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品质,语文应用能力得到明显的发展。
四、培养学生语文实践、探究能力。让学生通过广泛、多样的语文实践,形成语文的综合应用能力;在学科交叉融合的情境中拓展、锻炼语文知识技能;在语文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初步把握语文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一定的探究能力;在教学实习、社会实践活动中,提升对语文规律的理性认识和操作水平,形成较强的语文实践、探究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语文知识: (一)汉语知识 1.现代汉语知识:
文字 了解“六书”汉字的特点、字体演变等知识,理解和掌握汉字的笔顺原则和汉字结构形式,能借助汉字知识正确使用汉字,提高用字规范化的自觉性。
词汇 了解词汇的基本知识,正确使用词语;认识词典的编制及其作用,能自如的运用词典。
语法 了解现代汉语的词法(词的分类、词的用法、词组的类型及构成),句法(句子结构、句类和句型,标点符号),掌握用词造句的基本规律,具有分析语法现象及纠正语法错误的能力。
修辞 了解词语的运用和配合,句子的锤炼和选择,语体和风格的类型。理解现代汉语修辞的基本规律,能够分析现代汉语中的修辞现象,并能灵活运用常用修辞格,提高运用语言和鉴赏语言的能力。
逻辑 了解思维的逻辑形式与规律,理解和掌握概念的种类和概念间的关系、判断的类型、常见的推理和论证方式,能够正确的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论证,从而提高思维能力。
3
2.古代汉语知识:
了解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借助义,理解古今词义的差异,掌握多义词的义项分析方法在句中词义的辨认方法。
了解古汉语实词的活用、虚词的用法、常见特殊句式、成语典故。 (二)文学知识
先秦文学 了解《诗经》、楚辞、诸子百家散文产生的背景,屈原、孔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墨子等的生平及思想,《诗》《骚》《论语》《孟子》等的基本构成和价值。
汉魏晋文学 了解汉赋、汉、魏晋文人诗和乐府诗的发展概貌,了解史传文学的概貌和司马迁的生平,把握《史记》的基本体例,理解《史记》的艺术价值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唐宋文学 了解唐宋文学发展的概况(唐传奇对小说发展的意义,唐诗宋词的鼎盛状况以及古文运动对唐宋散文的影响)和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理解李杜诗、白诗、苏辛词、柳词、韩柳文、二苏文各自的特点和价值。
元明清文学 了解元明清文学发展的概况(元曲的源流和发展、元明戏剧产生的背景及其发展状况、明清小说的发展脉络)和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理解元明戏剧、明清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现当代文学 了解新文学运动,了解现代诗歌、小说发展的基本线索,了解代表性的作家作品。
儿童文学 了解中外儿童文学发展概况及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理解和掌握儿童文学的基本特征。
外国文学 了解文艺复兴,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概念,了解有代表性的相关的作家作品。
二、阅读与鉴赏
(一)阅读的基本策略和一般方法 1、阅读理解的策略和方法 懂得理解是阅读的关键。
运用默读或朗读的方式进入文本,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从整体上了解文本内容。
依托文本语言,还原语境,清理思路,概括要点,加深对文本内容的把握。 细读文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依据语境,揣摩语句,多方面理解含义,寻找问题答案;借助口述和笔记,较为准确地整合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及其表达方式和技巧。
4
2、阅读鉴赏的策略和方法
懂得鉴赏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发生的审美评价活动。
调动生活体验,运用包括朗读、吟咏在内的多种方式品味语言,展开想象,再现情境,感受形象。
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人生,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二)不同类别文本的特殊阅读策略和方法 1.单篇文本的阅读策略和方法
(1)论述类文本(议论文、阐释文、应用文等)特征及相适的阅读策略和方法 准确区别文本中的观点与材料。
紧扣观点(意见、主张、道理、思想)与材料(言论、事实、数据、图表)的关系(证明、解释、反驳),深入理解文本的内容、价值,具体了解并学习文本的各种论述方法和技巧。
自觉关注并具体体会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
根据需要,口头或书面评价作品,表述阅读体会和收获。 (2)实用类文本(新闻、传记等)的阅读策略和方法 充分把握文本中的材料(基本事件、典型细节、人物)。 理解文本的观点(意义)和诉求,领悟文本的价值与效果。
探求材料与观点的关系(表明、体现、蕴涵、折射),理解这类文本的基本写法。
把握格式与功能的关系。
(3)文学类文本(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的阅读策略和方法
了解和区分虚构与写实;了解情感活动与意境、意象;了解审美创造与语言陌生化。
把握设身处地、知人论世等阅读策略。
关注形象的多义性和模糊性,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 关注文学语言的特殊表现力。 ①诗歌的阅读策略和方法
区分现实与想象,理解二者的关系;关注诗歌表达的跳跃性,自觉调动生活体验,补充空白。
通过朗读和吟诵,再现意境,还原意象,体验诗情。 感受和分析诗歌的节奏韵律,尽量体现在表情朗读之中。
5
重点关注和咀嚼陌生化的语言,领会诗歌独特的表现力。 ②小说的阅读策略和方法
学习并掌握对传统小说的典型环境、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的分析方法。 了解现代小说的意识流、荒诞、象征、反讽、写意等表现手法。
学习并掌握童话、寓言文本中拟人与象征、跳跃与反复、童真与深意等表现手段。
③散文的阅读策略和方法
运用各种阅读方式进入文本、寻找和勾勒出文本所写事件的线索,理解叙事性散文的内容与写法。
运用各种阅读方式、尤其是朗读的方式熟悉文本,探寻和勾勒出文本作者的心路历程,理解抒情性散文的内容与写法。
运用各种阅读方式、尤其是默读的方式深入文本,探究和提炼出作者对某种意义、哲理的思索探究轨迹,理解随笔一类理性散文的内容与写法。
运用各种阅读方式,综合上述三种策略,进入并深入复调式(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散文,理解作品多角度、多层次的意义和表现手法。
④戏剧的阅读策略和方法
把握情节和场景设置,理清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 诵读重要人物对话,关注动作提示,再现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 学习分析不同种类戏剧作品在反映生活、表现意识时的特殊方式。 ⑤文言文的阅读策略和方法
运用古汉语知识,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浅易文言文的词句意义,读懂文本内容。
能够用适合文言文特征的方式诵读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2、书册(文化、教育、科普类论著)的阅读策略和方法
(1)了解书册较之“单篇短章”具有的特点(篇幅长、头绪多、容量大)。 (2)根据阅读的一般策略和方法,着重处理好主(正文)与辅(序跋、目录、提要等)的关系,发挥阅读预测、期待、质疑、印证等,求得对书册内容的全面了解。
(3)运用各种阅读方式(精读、略读、批注、摘要、笔记、交流等)深入书册,把握正文整体,把握与重点探究相互结合、相互生发,求得对书册内容和表现方式的深刻理解和初步鉴赏。
(4)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活动,养成独立思考,筛选、整理和吸纳有用信息,批判创新的阅读品质。
6
三、写作 (一)写作原理:
了解写作的基本过程,理解感受与思考、选材与立意、构思与表达、行文与修改对文章写作的重要意义。掌握观察生活的基本方法、构思表达的基本方式,能够运用常用的表达方式写作;掌握文章修改的要领和方法,并能较好的修改自己和他人的文章。
(二)实用类文体
了解实用文体的基本特征和种类,学会迅速及时地反映事物、准确无误地记录事物、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生动形象地描绘事物。掌握实用性文体的一般写法,进行常用实用文的写作训练。
(三)论述类文体
了解议论性文体的基本特征和种类,懂得选取立论的角度、选择和使用论据、有效周密的论证和在议论中的恰当的记叙。掌握议论性文体的一般写法,进行议论性文章的写作训练。
了解学术论文的基本特征和写作规范,理解学术论文角度要新颖、观点要明确、材料要充实、表达要有文采的基本要求。进行小论文的写作训练。
(四)文学类文体
了解叙事性文体的基本特征和种类,把握叙事与抒情的关系,理解写人要凸现个性、写景要抓住特征、写事要有点波澜,掌握叙事性文体的一般写法,进行一般叙事性文章的写作训练。
了解虚构性文体的基本特征和种类,理解常用的虚构的方法,初步掌握微型小说、寓言故事、童话、科幻小说等文学体裁的基本写法,尝试进行文学创作。
四、探究性学习 (一)语文研究:
了解和掌握语文研究的基本方法,选择适当的课题,制定有效的研究方案,总结研究过程,并以小论文或研究报告等形式呈现研究成果。
选题举例:网络阅读与写作、影视文化、对联与传统文化、姓氏源流与民俗文化、园林与山水文化、旅游美学与旅游资源开发、读文与读图等。
(二)语文实践活动:
1.报刊的编辑与出版:了解报刊编辑的一般原理与出版的基本程序,掌握报刊编辑的基本方法,自主编辑黑板报、手抄报、电脑小报等。与同学合作编辑与出版学生刊物。
2.戏剧、小品的编、导、演、评:了解戏剧、小品的一般特点及其编、导、
7
演、评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与同学合作开展编、导、演、评活动。
3.新闻采访与报道:了解新闻采访与报道的基本规律和要求,掌握采访技巧,懂得把握报道时机,迅速及时地将有价值的新闻采访报道出来。
4.社会调查:了解社会调查的意义与价值,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形式与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当的课题,编拟调查提纲,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调查,写出调查报告。
(三)语文竞赛
积极参与各项语文竞赛,在竞赛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竞赛活动举例:正字比赛、读书比赛、书评比赛、征文比赛、命题作文比赛等等。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材编写建议
(一)五年制大专层次小学教师培养语文教材的编写要落实《五年制专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符合课程方案和教学大纲的设计思路,针对全科型小学教师的特点以及专业化成长的需要,精选能切实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体现师范生培养特点的语文学习材料,设计相关的语文活动。
(二)教科书的编写应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学生心智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挥语文的育人功能。教材要体现时代特征和现代意识,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三)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应突出语文课程的特点,符合语文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编写体例既要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培养自学能力和探究精神,不断提高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能力,又要务实、完整、简约,便于教师把握教材,有效达到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文质兼美,丰富多样,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练习设计要注意与九年义务制教育语文教学内容的衔接,考虑到训练序列的点、线、面的照应,处理好知识学习、能力训练、情意培养三者的关系。
二、教学建议
(一)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五年制大专层次小学教师培养语文课程,要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任务的落实可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
8
面着眼。重点提高学生汉语的读写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形成相应的语文应用能力、鉴赏能力、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加强体验、反思,掌握语文学习的策略、方法;使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提升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培养语文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审美情趣。 (二)把握培养的整体目标,重视师范生培养的特点
在教学中要根据五年制大专层次小学教师培养的目标,努力完成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为学生未来从事教育事业奠定语文的基础。在教学中要针对师范生特点注意语文知识技能的系统性和实用性,加强语文与生活、社会的联系,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学习语文;针对“全科型”特点注意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沟通,指导学生在学科交叉情境中学习、运用语文。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是合作、探究学习的基础,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避免单纯灌输、机械训练的方式,要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在学习中亲自体验、感悟,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要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加讨论和其他合作性学习活动,在协作、分享中吸纳他人的学习成果,提高学习质量。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要在教学中恰当设计探究性的讨论话题、活动方案,组织、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式的学习获得语文知识和能力。 (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
教师要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要不断加强业务的继续学习,丰富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要精心钻研教科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教学的规律,依据学生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发教学资源。教师要善于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得失,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发挥优势和特长,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三、评价建议 (一)评价的基本原则
1.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五年制大专层次小学教师培养语文课程,与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相衔接,在课程评价上,应继续坚持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参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的评价标准,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等三种能力和谐发展。课程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
9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全面考察,并注重考察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学养基础。
2.评价应该以培养目标为基准,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整个过程
课程评价要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整个过程的监控和调适,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评价要充分发挥诊断、反馈、激励、发展的基本功能
要在评价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与学习过程,判断学生的学业水平与发展需求,发现学习上的优势和缺失,并分析其原因,一方面给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激励其改进学习,一方面反思和改善教学,以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4.倡导评价主体多元化
课程评价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反思,另一方面要鼓励同伴、家长等参与评价,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
(二)评价的基本方法
1.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形成性评价指的是对过程的评价。过程评价是过程监控和调适的重要手段,对改善学习过程、教学行为和课程设计具有重要作用。终结性评价指的是对结果的评价。结果评价是对实践过程后的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应该紧密结合,尤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注意收集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
2.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定性评价是建立在事实(含考试成绩)基础上带有本质规定的评价。定性评价有一定的模糊性,应避免以偏概全,失之于武断。
定量评价是对目标达成度的数字化评价。定量评价具有明晰性,但应避免繁琐。所以,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必须有机结合,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和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3.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间相互评价相结合
教师评价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身成绩和不足的总结和鉴定,同学之间的评价则是学习者彼此之间的相互评价;三种评价方式要结合起来,同时,还应让家长积极参与评价。
(三)关于“阅读与鉴赏”的评价
10
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如能否概括和提炼文本的思想观点、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逻辑联系、评估文本的论述自足性;对学生持之有据的独特见解,应在评价中予以鼓励。
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准确解读,以及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处理能力。实用文体的语言风格、格式等特征,学生只需作基本的了解。
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评价,是阅读与鉴赏评价的重点。要重视评价对作品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艺术形象的感悟和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解读。要重视评价学生根据不同文体特征进行阅读与鉴赏的能力,以及利用有关资料评介作品的能力。
对文言文阅读的评价,重点考察借助语感和必要的文言常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要考察在文言文阅读中能否有意识地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国文化精神。评价要有助于学生确立古为今用的意识,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对书册阅读的评价,重点考察学生的阅读量、阅读笔记和心得体会。 (四)关于“写作”的评价
对论述类文本写作的评价,应考察能否有意识地通过论述类文本的写作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理解论述类文本的写作要求,并运用多种写作技巧,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写作。
对实用类文本写作的评价,应考察能否把握实用类文本中常用文体的特点和要求,完成基本的实用文写作。
对文学类文本写作的评价,应考察能否依据文本的特点,展开想象合理虚构,采用适当的表达方式、结构方法写出具有真情实感,富有文采的短小的文学作品。
(五)关于探究性学习的评价 1.语文研究能力
考察学生能否恰当选题,制定研究方案,运用一般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用小论文、调查报告等形式呈现研究成果。 2.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实践能力的考察应注重考察学生的实践热情、实践态度、实践的经历以及完成实践任务的效果。
(六)关于语文知识的评价,纳入到“阅读鉴赏”、“写作”、“探究实践”的评价中。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一)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教科书、工具书、报刊、
11
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研讨会、文艺表演以及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土民情、日常生活等,皆可成为课程资源。
(二)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关键在开发利用;同时,又要承认各地各校的课程资源有多少优劣之别,应注意取长补短,实现互补与共享。
(三)语文老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语文素养。
(四)学校应积极加强教育硬件建设,使课程资源更加丰富多彩。
12
正在阅读:
语文五年制大专层次小学教师培养04-16
雨中访友作文500字06-18
基于ANSYS的相变储能建筑材料温度响应特性的研究03-29
响应面设计方案07-12
Windows_API_函数大全(For C++)05-12
新华二厂高层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12-16
2013届高三英语一轮综合能力训练卷3(湖北专版)03-17
人生礼仪 - 生育习俗 - 图文04-04
员工考勤管理实施细则三篇04-13
三明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06-18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五年制
- 小学教师
- 大专
- 语文
- 层次
- 培养
- 2014届高考物理(人教版安徽专用)一轮复习跟踪检测:第五章 第2
- 文献综述
- 江苏自考-《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试题与课程精华
- 2018年中国房车旅游市场及调研报告目录
- 尼日利亚对外籍劳务人员管理规定
- 第十一章钢筋混凝土设计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 泵与风机习题
- 2018年全国中考语文议论文汇编(100页)
- 施工组织设计(卷烟厂) - 图文
- 外研版七年级下册M1-M8复习提纲
- 中北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 图文
-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学案
- 小游园调研报告
- 英语二(下)模拟题2
- 英语口语空间内容
- 2019届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宿城第一中学高三第四次考试物理试
- B2C实验报告suo
- 视觉传达的功能性研究和传播介质
- 现行铁路规范标准目录
- 梅州房地产市场前景调研及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2016-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