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湘桂走廊新石器晚期遗存看舜帝死葬苍梧之野的真实性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0-17 16:4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从湘桂走廊新石器晚期遗存看舜帝死葬苍梧之

*

野的真实性

虞舜是上古五帝之一,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虞舜。仁孝开明,被尊为道德文化的鼻祖。《史记》所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舜帝在位时的最大武功是征服三苗,但并不是完全使用武力,而是使用怀柔政策。据史书记载,舜帝曾依靠“舞干戚”而使三苗臣服,后来又在百岁高龄远征三苗,结果死在巡守途中。关于舜的死葬问题,历史上存在着四种说法:

1、《史记·五帝本纪》:“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 2、《墨子·节葬下》:“舜西教乎七戎,道死,葬南已之市”。 3、《孟子·离娄下》:“卒于鸣条。” 4、《困学纪闻》:“葬于海州苍梧山”。

舜一身不能四葬。显然只有一说是正确的。笔者早在1986年即已撰文论述,指出只有“崩于苍

1

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正确的。但当时限于考古资料的缺乏,难以依据考古资料进行更有说服力的论述。近年来,湘桂走廊和九嶷山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的考古发现陆续公布,使该项研究有可能走向深入。有感于此,笔者再撰此文,以求教于方家。

一 、古文献记载的虞舜卒葬地

(一)汉代及其以前古文献关于虞舜卒葬地的记载 最早记载舜帝死亡问题的是《古文尚书》,其《虞书·舜典》言:“舜生三十,征庸二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意思是说舜在民间生活了三十年,被尧帝试用了二十年,摄行帝位五十年,最后巡狩(陟方)而死。这样算来,舜帝是在一百岁时巡狩而死。但《尚书》没有言明舜帝“陟方”何处,死葬何处。

《尚书》系由春秋时期大思想家孔子(公元前551~479年)根据上古文书编订而成。学术界对于《尚书》各篇的真伪及年代看法不一,不少学者认为最早的《虞书》各篇尤其是《尧典》、《舜典》应系后人追述,不是尧舜禹时期的文书。但是绝大多数学者不否认二典记述史实的可信性。

孔子是编订《尚书》的人,也是第一个指出舜帝葬所的人。他在回答宰我的提问时说:“舜之少也,恶悴劳苦,二十以孝闻乎天下,三十在位嗣帝所,五十乃死,葬于苍梧之野。”此段文字记载于由西汉礼学家戴德汇集孔子与弟子问答录编纂而成的《大戴礼记·五帝德》中。

孔子虽然明言舜帝葬于苍梧之野,但没有说明苍梧之野的具体方位。这就给后人留下了争论的空间。但是汉代以前的学者基本上是认为苍梧之野在南方,舜帝陵墓在江南九嶷山,也就是今湖南南部宁远县的九嶷山。具述如下:

《古本竹书纪年·五帝纪》:“帝葬苍梧。”《竹书纪年》系战国时期魏国的编年体史书,记述从夏禹以前至魏哀王时期的历史。晋代从河南汲郡古墓发掘出土,经荀勖、和峤等人整理成书,唐代逐渐散佚。宋代复现全本《竹书纪年》,但系伪造。清人从宋以前古籍中辑录《竹书纪年》佚文,编

2

成《古本竹书纪年》,可窥原书之部分。此段佚文辑自宋·罗泌《路史·发挥五》引《竹书》。

《山海经》是我国最早的地理书,大约成书于战国秦汉时期,但其史料多为战国以前。其《海 *

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第14届年会论文,2009年12月13~16日在安徽合肥召开,大会宣读。待出版。

241

内经》言道:“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疑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海内南经》云:“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大荒南经》云:“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

《墨子》是战国末期墨家创始人墨翟及其弟子的著作言论汇编,原有七十一篇,今存五十三篇。其《节葬下》说:“舜西教乎七戎,道死,葬南己之市,衣衾三领,谷木之棺,葛以缄之,已葬而市

3

人乘之。”又唐代刘赓《稽瑞》引《墨子》佚文云:“舜葬于苍梧之野,象为之耕。”这表明,《墨子》所说的南己之市与苍梧之野为同一处所。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召集门客撰写而成,其《孟冬纪·安死》言:“舜葬于纪市,不变其肆。”东汉高誘注:“市肆如故,言不烦民也。传曰舜葬苍梧九疑之山,此云于纪市,九疑山下亦有纪邑。”

《淮南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前179~121年)召集门客所撰写,其《修务训》说:舜“南征三苗,道死苍梧。”《齐俗训》说:“昔舜葬苍梧,市不为变其肆。”

西汉武帝时期史学家司马迁撰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其《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左丞相斯从,右丞相去疾守。??十一月,行至云梦,望祀虞舜于九疑山。”其《司马相如列传》记载,司马相如在出任孝文园令后(约在武帝元狩五年)作《大人赋》,中有“吾欲往乎南嬉,历唐尧于崇山兮,过虞舜于九疑”之辞。

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帛画《地形图》,在现湖南宁远九疑山位置绘有九根柱状物及五个“∧”形屋顶,旁注“帝舜”二字。该墓的下葬年代是西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

这些资料均表明,虞舜死葬于南方苍梧之野之说,自春秋末年就得到包括孔子及其门徒、墨子及其门徒、吕不韦门客、淮南王门客、司马相如在内的主流学者的相信。故司马迁(前145~前90)作《史记·五帝本纪》时就作出结论:“(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东汉郑玄对《礼记·檀弓上》“舜葬于苍梧之野,盖三妃未之从也”的注解是:“舜征有苗而死,因留葬焉。《书》说舜陟方乃死。苍梧于周南越之地,今为郡。”而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的“卒于鸣条说”基本上无人附和。 到魏晋时期皇甫谧(215~282年)编写《帝王世纪》时更是将鸣条地望也放到了苍梧之野附近,说:“舜年八十一即真,八十三而荐禹,九十五而使禹摄政,摄五年有苗氏叛,南征,崩于鸣条,年百岁。殡以瓦棺,葬苍梧九疑山之阳。是为零陵,谓之

4

纪市。在今营道,下有群象为之耕。”

至此,可谓诸说归一。

5

到了南宋,随着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舜葬海州苍梧山,近莒之纪城”的说法,但信者寥寥,因为在海州苍梧山没有任何舜祠、舜墓之类的遗迹和传说。明人李贽在《疑耀》中对此有很精

6

到的驳斥,此不赘述。

(二)湘桂地区与舜帝有关的纪念建筑及民间传说

舜帝死葬于苍梧之野后,历代受到官府的祭奠和人民的怀念。据文献记载,自夏代开始,中原帝王就经常对九疑山舜帝陵进行祭祀。《清一统志》载:“禹南巡至衡山,筑紫金台望九疑山而祭舜。”

7

浙江会稽则有人民自发建造的望陵祠。2003年 9月~2004年 4月 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在九疑山隔江村山门脚古遗址考古发掘出夏代的祭坑,出土了象征权杖的石钺、石镞、石斧等众多文物,这就

8

证实远在夏代九疑山就已经有了祭舜陵活动。秦始皇三十七年十一月南巡狩至于云梦,“望祀虞舜

910

于九疑山”,汉武帝元封五年冬南巡狩至于盛唐(县名,属南郡),“望祀虞舜于九嶷”。自汉以

11

后在九嶷山下建有祭祀舜帝的舜祠,自古禁樵采并设有守陵户。现在还保存下来的有关遗迹有湖南宁远九嶷山舜祠、舜陵;湖南洞庭湖君山湘妃祠、二妃墓;湖南零陵鼻墟;广西桂林虞山舜帝庙;广东始兴鼻天子塚。

1、湖南宁远九嶷山舜祠、舜陵 清吴传祖《九疑山志》载:“舜庙在大阳溪白鹤观前,盖三代时祀于此,土人呼为大庙,土坛犹

242

存。秦时迁于九疑山中,立于玉琯岩前百步。洪武四年(1371),翰林编修雷燧奉旨祭祀,迁于舜源峰下。”《前汉书·王莽传》载:孺子婴居摄五年(公元6年),王莽下令于九疑山修建“虞帝园”,

12

“四时致祠其庙”。东汉應劭《风俗通义》卷6记载:“昔章帝時,零陵文學奚景於冷道舜祠下得生白玉管,知古以玉為管,後乃易之以竹耳,夫以玉作音,故神人和鳯皇儀也。”可知在汉代在九嶷山就立有舜祠。2004年湖南考古工作者在九嶷山玉琯岩前发掘出唐、宋两朝祭祀舜帝的陵庙遗址,并发现其下还有汉代遗址,证明所记非虚。遗址呈南北向、东西向叠压,其南北建筑分布区直线距离超过150米,依次为寝殿、正殿、六宗殿、配享殿、厢房。正殿和两边厢房为九开间、五进式,符合古代帝陵“九五至尊”的建筑规制。其中,正殿面积有876平方米,寝殿有412平方米,其规模在古代陵庙中十分罕见。

舜帝陵一名永陵,其位置原本 “在九疑之中”,难以确指。宋王存等撰《元豐九域志》卷六及祝穆撰《方輿勝覽》卷二十四曾明确记载“在九疑山女英峯下”,并引《寰宇記》云:自古禁樵採,置守陵六戸,但只是缩小了范围,具体位置仍然无法确指。

2、湖南洞庭湖君山湘妃祠、二妃墓

湘妃祠(又名湘山祠)和二妃墓,均位于洞庭湖中君山东侧,为湖南最早的祠墓建筑之一。早在战国时期,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就根据民间祭祀神鬼的乐曲而写成《九歌》,其中有《湘君》和《湘夫人》二首就是祭祀舜和二妃的。《山海经·中次十二经》还有“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的记述。《史记·始皇本纪》云:“始皇还,过彭城,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乃西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能渡。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葬此。’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遂自南郡由关武归。”《博物志》、《水经注》、《群芳谱》等书说,舜之二妃——娥皇、女英——随舜南巡,舜死于苍梧后,二妃悲痛之极,投湘江而死。唐代巴陵县令李密思《湘君庙纪略》载:“昔人有立湘君祠于此山,复谓之君山,其庙宇为秦王毁废后,亦久无构置。”可见秦代以前就已有湘妃祠,祠里供奉湘妃--虞帝二妃。

3、广西桂林虞山舜帝庙

桂林北部有一山名叫虞山,山下原有舜庙。唐莫休符《桂林风土记》记载:“舜祠在虞山之下,有澄潭号皇潭。古老相承,言舜南巡曾游此潭。”明戴中虞山题诗记云:“桂林何为而有虞山舜帝庙,说者谓舜巡狩至此,后人景仰,故名其山,立其庙,以崇祀典也。山之阴有洞曰韶音,山之阳有亭曰南熏,亦皆兹意。”张谰亦有诗云:“古庙巍巍近碧湾,圣躬端拱殿中间。曾闻班瑞朝群后,遥羡

243

敷文靖八蛮。辇路?深芳?合,韶音岁久洞门关。重华大德人咸仰,?事苍梧竟不还。”但虞山舜庙的始建年代已很难确指。明邝露《游虞山记》云:“虞山帝祠,秦松夹道,??其碑,晋有庾阐之叙,

13

后魏有温子升之碑,??”庾阐之叙即东晋庾阐之《虞舜像赞并序》,温子升之碑即温子升之《舜庙碑》,欧阳询《艺文类聚》均收录。其中温子升《舜庙碑》云:“陟方之驾遂往,苍梧之窆不归。爰自先民,实存旧庙。”又唐韩云卿虞山舜庙碑云:“帝舜??在位五十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

14

南人怀思,立祠祷祭,历夏、殷、周、秦,拒乎有国,凡更十姓,享奠不替。”二人都认为虞山舜庙自古即有。这虽未必可信,但虞山舜庙在东晋时就已存在很久却是肯定的。舜南巡至此的传说当然要比庙的出现早得多,完全可能自古即有。

4、广西桂林双女塚

唐莫休符《桂林风土记》记载,桂林府城北十里有双女塚,“俗传舜妃寻帝,卒而葬于此。塚高十余丈,周回二里余。”现已无遗迹可寻。君山二妃墓则遗迹尚存,但并不能就此断定二妃遗体一定葬于君山。很可能是二妃投江后遗体没有找见,属下遂立衣冠塚以示纪念,故两地皆有二妃墓。

5、湖南零陵鼻墟

舜之弟名象。象与舜本来不和,但在舜的感化下最终和好,故《楚辞·天问》有 “舜服厥弟”之语,《孟子·万章》亦云:“象至不仁,封之有庳。”有痺的所在,据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转引王隐《晋书》所云,是“大泉陵县北部东五里”的“鼻墟”(在今零陵县北)。《越绝书》、《论衡》、《括地志》均记述有这样的传说:舜葬九疑,象来至此,为舜耕,为民田。

6、广东始兴鼻天子塚

宋·罗泌《路史》卷三十六《发挥五·辨帝舜塚》注引《幽明录》云:“始兴有鼻天子塚、鼻天子城,??昔人不明为何人,乃象塚也。”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九《坟语》记载:“始兴县南二十里,有鼻天子塚,或以为象。”但屈大均同时记载了另一种说法:“或曰:按越灭吴,遂有南海,其后越为楚所灭,越王子孙自丹阳皋乡人始兴,有皋天子城。其曰鼻天子墓者,或越王子孙死葬始兴,因称墓曰皋天子不可知。鼻者,皋字之讹也。曰天子者,句践大霸称王,其子孙因僭称天子也。则亦一说也。”其实早在明代就有人提出怀疑。明李贽《疑耀》卷六言:“《幽明録》始兴有鼻天子冡、鼻天子城,今《统志》亦载之。??余窃惑之。《统志》又云始兴鼻天子墓昔人掘之,见铜人数十,拥笏列侍,器饰皆金银,俄闻墓内击鼓大呼,惧弗敢取而返。夫铜人狥葬乃出扵末代,非有虞之世所宜有也,此鼻天子非象明甚。”明方以智在《通雅》卷十四中径言:“始兴之鼻天子冡非象庳也。”但二人对象封于有庳均无异议。 (三)质疑及考辨

大约从唐代开始,一些学者如唐代的刘知己、北宋的罗泌、司马光等开始对舜葬苍梧之说提出怀疑,但怀疑的理由并不充分。

唐代刘知己撰《史通》,在《疑古篇》对舜帝南巡提出怀疑:“舜必以精华既竭,形神告劳,舍

15

兹宝位,如释重负,何得以垂殁之年,更践不毛之地乎?”北宋的司马光也说:“虞舜在倦勤,荐

16

禹为天子,岂有复南巡,迢迢渡湘水?”根据《古文尚书》、《史记》、《大戴礼》、《帝王世纪》等书的记载,舜死时已是百岁高龄了,因此刘知己和司马光的怀疑不无道理(商周断代工程推定,舜生于公元前2173年,卒于公元前2073年)。笔者认为对这个问题应该辩证看待。首先,如果我们相信古籍关于舜帝南巡时年纪的记载,那么似乎就不应该怀疑关于其南巡而死的记载;其次,古人对于上古帝王年纪的记载多数是不准确的,往往有夸大年岁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年代久远且没有准确纪年的原因,但对于大事件的记载则大致是可信的,如对于炎帝与黄帝的阪泉之战、黄帝与蚩尤的涿鹿之战、尧帝与丹朱的丹水之战等。以舜帝王之尊,且其时代较炎黄为近,其死葬之事应该不会有大的谬误。何况汉代及其以前的古籍对舜死于巡狩或勤民事而死的记载众口一词,如《书·舜典》记载舜是“陟方乃死。”《墨子·节葬下》记载舜是“西教乎七戎,道死。”《国语·鲁语上》记载舜是“勤民事而野死。”《淮南子·修务训》记载舜是“南征三苗,道死苍梧。”第三,如果舜帝真活到百岁,其以百岁之躯践不毛之地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虞舜”之“虞”的本意,根据《书·尧典》

244

的记述,应是猎夫的意思。舜“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虎狼不犯,虫蛇不害”,也正是作为一个出色的猎夫所应具有的本领。舜壮年时如此神勇,居位后又坚持五年一巡狩,身体看来是比较健壮的,并非全无以百岁高龄仍能出巡的可能。古今中外也不乏证据确凿的百岁寿星,如唐代医药学

17

家孙思邈生于隋开皇辛酉年,卒于唐永淳元年,寿高101岁(公元581~682);法国女寿星詹妮·路易·卡门(Jeanne Louise Calment)寿高122岁半(1875~1997),100岁时还在骑自行车;日本

18

男寿星泉重千代寿高121岁(1865~1986),一直工作到105岁;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西岸

19

银坑村的女寿星李彩容,寿高120岁(1885~2006),2003年118岁时还能游览北京八达岭长城;

20

巴西女寿星玛利亚·卡尔莫,1871年出生,2000年去世,寿高129岁,被誉为“巴西人祖母”;

21

乌兹别克斯坦女寿星尤苏波娃1880年7月1日出生的,2009年1月仍然在世,其年纪已达128岁。因此,虞舜活到100岁并非不可能,以舜年岁已高作为其不能巡狩从而不可能死在南方苍梧之野的理由是不充分的。

北宋罗泌提出的怀疑理由是:“夫苍梧自非五服,人风婐划,地气髙瘴,在虞夏乃无人之境,岂

22

巡狩所至耶?”这个理由在今天看来已不值一驳。首先,从古文献记载来看,古苍梧之野地区,也就是今南岭南北地区,在五帝时代并非无人之境。《史记·五帝本纪》云:“帝颛顼时,南至交趾。”《书·尧典》云:舜“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讹”。 这里的“至”,当然还只时指颛顼的势力或影响所及。这个“交趾”和“南交”,也许还不是指马援所征的交趾,但在《禹贡》划定的九州之一荆州以南也就是南岭及其以南地区应是肯定的。可见自颛顼至舜时期岭南地区已笼统地包括在“中国”的版图之内。又《山海经·海外南经》云:“讙头国在其南,其为人人面有翼鸟喙,方捕鱼。一曰在毕方东,或曰讙朱国。”郭璞注:“讙兜尧臣,有罪,自投南海而死,帝怜之,使其子居南海而祀之。”又注“三苗国”云:“昔尧以天下让舜,三苗之君非之,帝杀之。有苗之民,叛入南海,为三苗国。”此南海当指今广西东部至广东一带地区。可见尧舜之时岭南地区已有北方部落迁居。又据《逸周书·王会解》及所引商伊尹佚文,在商周时期苍梧之野地区的“仓吾”部落是接受商王和周王统治并履行纳贡义务的重要方国之一,据此可以推测在虞夏时期仓吾部落可能已经活动在苍梧地区。其次,考古发掘表明,早在距今数万年前就有人类在岭南地区居住,如距今3万年以前的广西柳江人、宝积岩人和广东罗沙岩人;到距今万年前后,岭南地区的居民甚至早于北方黄河流域的居民发明了陶器,如在广西桂林庙岩遗址、大岩遗址、甑皮岩遗址和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都发现年代超过万年的陶器。到了四五千年以前,北方部落也有迁入了,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彩陶、白陶等都被认为是从北方长江流域传入的。

因此,舜帝是完全有可能在百岁高龄出巡并巡狩到南方苍梧之野的,当然也就完全有可能死在南方苍梧之野。既然史籍有明确的记载,我们后人也就不应该妄加否定。

二、古文献记载的三苗南迁

事实上,虞舜以百岁高龄巡狩南方,并非如秦始皇巡狩般游山玩水,而是情非得已。 虞舜巡狩的原因,《墨子》说是“西教乎七戎”,《淮南子》则说是“南征三苗”,其实指的都是同一回事,即教化和收服反叛失败后逃亡到西南地区的三苗部落。

据传,舜帝生前曾弹五弦之琴而歌南风之歌,以表达他征服南方的雄心:“南风之时兮,可以阜

23

吾民之财兮。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一)三苗探源

三苗,又称有苗,是中国五帝时代一个著名的部落,曾长期与唐虞部落争战。关于三苗的来历,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尚书·吕刑》:“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孔传云:“三苗之君习蚩尤之恶,不用善化民而制以重刑,惟为五虐之刑,自谓得法。”孔颖达疏引郑玄云:“苗民即九黎之后。”又引韦昭云“三苗,炎帝之后,诸侯共工也,三苗之主实国君也。”宋郑樵《通志》卷二《五帝纪》亦引韦昭云:“三苗,炎帝之后,诸侯也。尧舜之时,诛讨有罪,废絶其世,不灭其国,立其近亲绍其先祀,所以有苗国歴代常存,屡不从化。”

245

但韦昭注《国语》卷十八《楚语下》又说“三苗,九黎之后也。髙辛氏衰,三苗为乱,行其凶徳如九黎之为也。尧兴而诛之。”可见韦昭并无定论。笔者以为,从《尚书·吕刑》及《国语·楚语下》的原文来看,并没有明说三苗是九黎之后,而只是说“复九黎之德”,即是说继承了九黎的所作所为。九黎居少昊之墟,在今山东省境,属东夷族,而三苗地域从未见于山东者,故郑玄的三苗乃九黎之后之说不足为信,韦昭的炎帝之后之说倒是值得重视。

24

现代许多学者认为长江中游地区的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属于三苗文化。屈家岭文化晚期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695年,主要分布在湖北全境和湖南西北部,北抵河南省西南部南阳地区,东、西面均未越过湖北和湖南地界。石家河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2550~1950年,其分布范围与屈家岭文化大致相同,但其发展水平高于屈家岭文化,已出现冶铜,进入铜石并用时代。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的年代和地域与古籍记载的三苗年代和地域大体一致。

另有一些学者认为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以及近年新发现的高庙文化应归属于炎帝祝融文25

化。

笔者认为,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既是炎帝祝融文化,也是三苗文化,因为三苗本是炎帝之后。屈家岭文化时代较早,当属于炎帝祝融文化;石家河文化年代较晚,当属于三苗文化。从文化特性上看,两者都属于稻作农业文化,而在传说中稻作农业是由神农氏亦即炎帝发明的。关于此一问题,笔者将撰专文讨论。

(二)三苗与尧舜禹的战争

关于三苗与尧舜禹的战争,古文献有大量记载,略述如下: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

《尚书·舜典》:“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尚书·大禹谟》:帝曰:“咨,禹!惟时有苗弗率,汝徂征。”禹乃会群后,誓于师曰;“济济有众,咸听朕命。蠢兹有苗,昏迷不恭,侮慢自贤,反道败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肆予以尔众士,奉辞罚罪。尔尚一乃心力,其克有勋。”三旬,苗民逆命。益赞于禹曰:“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帝初于历山,往于田,日号泣,于旻天,于父母,负罪引慝。祗载见瞽叟,夔夔斋慄,瞽亦允若。至诚感神,矧兹有苗。”禹拜昌言曰:“俞!”班师振旅。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

《孙膑兵法·见威王》:“尧有天下之时,诎王命而弗行者七,夷有二,中国四。故尧伐负海之国,而后北方民得不苛;伐共工而后兵寢不起;尧身衰而治屈,胥天下而传舜,舜毄讙收,方(放)之宗(崇),毄归(鲧)方之羽,毄三苗,方之危,亡有户(扈)是(氏)中国。有苗民存?为弘(强)。

26

舜身衰而治屈,胥天下而传之禹,禹鑿孟门而通大夏,斩八林而焚九?西。西而并三苗。”

《吕氏春秋·召类》:“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舜却苗民,更易其俗。” 《战国策·魏策》载吴起对魏武侯述及三苗在禹时所居的具体区域,云:“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恃此险也,为政不善,而禹放逐之。”

《帝王世纪》记载:“有苗氏负固不服,舜乃修文教三年,执干戚而舞之,有苗请服。” 《说苑·君道》:“有苗氏不服,禹欲伐之,舜不许,曰:谕教尤未竭也。乃谕教焉,而有苗氏请服。”

从这些记载来看,三苗与尧舜禹的战争应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虞舜并不是完全靠武力征服三苗。他还采取过怀柔政策。这为他晚年南巡打下思想基础。

据古本《竹书纪年·五帝纪》,“三苗将亡,天雨血,夏有冰,地坼及泉,青龙生于庙,日夜出,

27

昼日不出。”这些征兆犹如《窦娥冤》中的咒语,可见上天也不忍看到三苗的灭亡。虞舜“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降服三苗,也算是遵从上天的仁慈,故历来受到人们的赞颂。

(三)三苗逃入南海

246

舜禹最后运用“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恩威并施降服了三苗,但只是一部分三苗,这部分三苗被舜禹安置到西方的三危之地,成为后来的西羌先祖。据《后汉书·西羌传》云:“西羌之本,出自三苗,羌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南,羌地是也。”

还有一部分三苗并没有臣服,他们弃地南迁而去。《山海经·海外南经》:“三苗国在赤水东,其为人相随。一曰三毛国。”东晋郭璞注云:“昔尧以天下让舜,三苗之君非之,帝杀之,有苗之民叛入南海,为三苗国。”赤水即今红水河,赤水之东即今红水河之东,按方位大约在今桂东至广东一带。又,南海并非指今南中国海,而是很可能与秦代设置的岭南三郡之一的南海郡存在某种关系。若如此,则南海亦当指今广西东部至广东一带。

另据《太平御览》引《外国图》:“昔唐以天下授虞,有苗之君非之,苗之民浮黑水入南海,是

28

为三苗民,去九嶷山三万三千里。”香港郭伟川先生认为其为海南岛苗族来源。不过即便如此,进入海南岛的三苗也应该是逃到广西东部和广东的三苗中继续南迁的一支。 (四)虞舜南巡狩是为了继续征服三苗

既然三苗逃亡岭南,而虞舜又想感化三苗,那么虞舜南巡就是顺理成章之事,其死于巡狩途中也是符合情理的结果。

至于三苗逃入南海和虞舜南巡的时间,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确定的夏商周三代纪年,夏代纪年的开端为公元前2070年,那么如此就可以确定,虞舜南巡及死亡时间当在此前三年即公元前2073年,三苗战败南迁的时间当在公元前2073年之前,虞舜与三苗的战争则当发生在虞舜执政的50年间即公元前2122至2073年。

三 从湘桂走廊的考古发现看舜帝死葬苍梧之野的真实性

以上考证足以表明,古文献关于三苗南迁和虞舜南征三苗死葬苍梧之野的记载是可信的。但是,争论之所以存在而且存在上千年,是因为后人总是抱着岭南在上古时代乃蛮荒之地的成见,以为虞舜无必要前往蛮荒之地。然而时至今日还有人不愿相信,那即使不是受疑古思潮影响太深而近于走向历史虚无,也是对当代考古成果的无知。为此,有必要把岭南考古成果加以介绍,以证历史之不谬。

(一)湘桂走廊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商周时期文化遗存的发现与研究

1999年在广西资源县延东乡晓锦村后龙山上发现的晓锦遗址,是目前在南岭山地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人类文化遗存。从地理上看,晓锦遗址位于南岭之首越城岭北侧,资江上游。资江古称夫夷水,发源于越城岭主峰苗儿山(古称招摇山),向北流入洞庭湖,是洞庭湖四大支流之一,也是连接洞庭湖地区与岭南地区的重要通道之一。发掘和研究表明,晓锦遗址包含三期文化遗存,其中第一、二

29

期属于晓锦文化。

晓锦文化的基本特征是:生产工具只见石器。以磨制石器为主,打制石器常见。磨制石器种类有斧、锛、凿、镞、矛、刀、石钻、石饼等。打制石器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锤等。陶器以夹细砂陶为主,少量为夹粗砂陶和夹砂夹炭陶,陶色以红陶系为主,灰陶系居次,灰黑陶少见。制陶方法为泥片贴筑,陶器表面一般装饰绳纹,也有刻划纹、弦纹、戳印纹,第一期有少量弧线和条带状彩绘陶,但第二期消失不见,代之以少量白陶。第一期器型多为圜底的折沿罐、折腹罐、高直领罐、盘口罐及器座,第二期器型除各型圜底罐外新出现圈足或平底的碗和陶支脚,以及算珠形纺轮。从发现的烧陶遗迹及陶色来看,烧造方法应该是平地堆烧。居住方式发现灰坑和呈半圆形排列的柱洞,但未见居住面,说明是在缓坡上半架空的干栏式房屋。晓锦文化的年代框定在距今5500至

30

3500年应该更为可信。无论如何,晓锦文化是资江上游越城岭腹地最早的史前文化,也是目前所知广西境内最早从事稻作农业的史前文化。

晓锦第三期,石器以磨制石器占绝大多数,器型主要还是传统的石斧、石锛、石镞,新出现一种玉质小石锛。该期重要变化是出现较多的泥质陶,但是比例尚未超过夹砂陶;新出现泥质白陶,

247

夹砂白陶消失不见;成型方法还是泥片贴筑,但是已开始应用慢轮修胎法;陶器纹饰已极少见前两期的刻划纹,代之以新出现的方格纹、叶脉纹、花瓣纹、镂空、绳纹弦纹组合纹,也有较多素面陶器;陶器器物组合变化明显,已基本不见前两期的典型器物,代之以圆唇卷沿罐、釜、钵及圆饼形和乳突形纺轮为代表的器物组合。发现在地面建造的圆形和方形房址,房外有排水沟。发掘者认为第三期与第一、二期比较已经完全发生改变,因此未纳入“晓锦文化”范畴。从陶器组合以及陶器纹饰风格来看,晓锦第三期与石家河文化具有较明显的相似性。这与湘江上游地区的情形是一致的。

从历史上看,如果说资江是连接洞庭湖地区与岭南地区的通道之一,那么湘江上游河谷则应该是连接洞庭湖地区与岭南地区的主要通道。目前在湘江上游沿岸的全州、兴安、灌阳三县地已经发现数十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有些地方遗址分布相当密集,则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湘江河谷就已经成为连接南岭南北的主要通道。

3132

在湘江河谷所发现的新石器晚期遗址中,保存较好的有全州才湾乡卢家桥、安和乡显子塘、龙

33

王庙山、凤凰乡马路口、兴安县湘漓乡磨盘山洞、灌阳水车乡五马山、新圩乡狮子岩等。湘江上游地区的古文化遗址大都分布在河流两岸,以支流小河两岸为主,尤其在灌江、建江和漠川河等较大支流两岸最为密集,大有“鸡犬之声相闻”的景象。原始人一般选择临河靠山、附近有开阔平地的土岭顶部和山坡、马鞍形石山的坳口以及洞穴、岩厦居住,以山坡遗址数量最多。多数山坡遗址因当地农民开垦种植农作物或取土烧砖而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洞穴遗址、岩厦遗址一般高出山脚5米以上,地层堆积较薄而遗物丰富。大多数遗址的文化层只有1层且厚度不大,表明人类在此居住的时间不长。在灌阳县水车乡夏云村东南的五马山遗址发现圆形灰坑和70余个柱洞,柱洞布局零乱但大致可以看出房屋形状为长方形,表明当地原始人主要是居住在与资源晓锦人相似的半悬空干栏式房屋中。洞穴遗址的存在表明一些原始人也选择天然洞穴作为躲风避雨的场所。但洞穴一般较小,文化堆积也较薄,应该不是多数人的选择,而且所利用的时间也不长。

湘江上游的史前文化的主要特征是:生产工具只见石器,不见骨器和蚌器。石器绝大多数为磨制,而且是通体磨光;少量打制。磨制石器一般经过打、琢、磨三道工序,即先采用锤击法将石块打出器物粗坯,然后采用琢击法进行细琢成型,最后采用磨制法把磨出刃部和磨光器身,因此器形规整、通体光滑、制作精致。器型有斧、锛、钺、铲、刀、凿、镞、环、杵、矛、剑、网坠、纺轮等多种,以斧、锛为主。斧、锛以平面呈宽体或长体的梯形、横截面呈两面微凸的长方形的为主,顶和两侧平直,器体厚重;也有部分小石斧和小石锛。穿孔技术得到广泛运用,除了制作石环,也在石斧、石镞、石铲、石刀上进行穿孔以方便装柄固定,穿孔方法多采用管钻技术双面对钻。陶器以夹砂陶为主,占90%以上,只有极少量泥质陶。但夹砂陶的颗粒较细,以自然砂为主,只有少部分是掺杂方解石和石英,这与甑皮岩遗址的主要以掺杂方解石和石英石的夹砂陶有别。成型方法主要是手制,部分轮制。器型有罐、釜、豆、圈足碗、平底盘、圈足盘、纺轮、鼎、器座、支脚等,以敞口、折沿、圜底的罐和釜为主,这些都是炊器。纹饰施于表面,肩领以下多数施绳纹,肩领以上部位多数装饰方格纹、水波纹、弦纹、直线与曲线组合纹以及戳印纹等。泥质陶器多数素面磨光,有磨光黑陶和磨光红陶。一些陶豆的足部有圆形镂孔。陶色驳杂不匀,有红、红褐、灰、灰白、黑、灰黑、橙黄等,以红褐陶和灰陶为主,说明烧造方法主要是平地堆烧,但烧成火候较高,陶质坚硬,特别是泥质灰白陶和白陶。居住方式屋居夹杂穴居。房屋是面积较小的长方形,从柱洞排列紧密且零乱来看,可能是架空的干栏式房屋,不是地面式房屋。生火做饭则可能在屋外平地。

按照晓锦遗址的地层关系,彩陶先于白陶出现且在白陶出现后消失,泥质黑皮陶和镂空装饰则是在第三期(不属于晓锦文化范畴)才出现。由于在湘江上游河谷地区只发现白陶而未发现彩陶,可见该地区史前文化的总体年代应该略晚于有彩陶的晓锦文化第一期,大约相当于晓锦文化第二期与晓锦第三期,即距今5000至3500年之间。其中有些遗存可能更晚些,大约与中原商周时期相当。 (二)湘桂走廊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的突然出现是三苗南迁的力证

如前所述,距今5500~3500年的晓锦文化是目前在南岭山地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石器时代文化;湘江沿岸史前遗址群年代则比晓锦文化略晚,大约为距今5000~3500年,这个时间与古籍记载的三

248

苗南迁和舜帝南巡的时间是重合的。这就给人以自然的联想:这些文化遗存与南迁的三苗有关系吗?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有关系。理由如下: 1、资江流域晓锦文化和湘江流域史前文化的来源不可能是南面的漓江流域史前文化。两相比较,无论是石器还是陶器,无论是经济形态还是婚姻家庭结构,差异是十分明显的。见下表:

漓江流域与湘江、资江流域史前文化差异比较 工具组合 漓江流域(甑皮岩第五期) 资江流域(晓锦遗址) 打制石器: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锤、凿 磨制石器:斧,锛,矛,穿孔器; 骨角牙器:锥,针,铲,镖; 蚌器:刀,勺,饰品; 夹砂陶,泥质陶,灰白陶;绳纹,刻划纹,戳印纹,附加堆纹; 釜,罐,盆,支足,盘; 只见石器 打制石器: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锤;磨制石器:斧、锛、凿、镞、矛、刀、石钻、石饼 夹砂陶,泥质陶,彩陶,白陶,黑皮陶;绳纹,刻划纹,镂空; 罐,釜,器座,支脚,碗,钵,纺轮 湘江流域 只见石器 磨制石器:斧、锛、钺、铲、刀、凿、镞、环、杵、矛、剑、网坠、纺轮 陶器组合 夹砂陶;泥质陶;白陶,黑皮陶;绳纹,刻划纹,磨光; 罐、釜、豆、圈足碗、平底盘、圈足盘、纺轮、鼎、器座、支脚 兽类,坚果,块茎,稻米? 稻作农业 干栏房屋 不明 5000~3500年 饮食结构 生产方式 居住方式 葬俗 年代

螺蚌,鸟类,兽类,坚果,兽类,坚果,块茎,稻米 块根 捕捞,狩猎,采集 洞穴 屈肢蹲葬,二次葬 8000~7000年 稻作农业 干栏房屋 仰身直肢 5500~3500年 2、资江和湘江上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具有比较明显的湖南文化特征。实际上,资江上游在地理上完全应该属于岭北而不是岭南;湘江上游则是从岭北进入岭南的交通孔道,历史上被称为“湘桂走廊”,如果以流域而言,也是处于岭北的长江水系与岭南珠江水系分水岭以北,与湖南属于同一流域。因此,资江和湘江上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与其下游湖南地区比较接近是合乎情理的。在随后的几千年里,该区域基本上属于湖南文化圈,直至现在。最显著的一致性表现在语言方面,该区域主体居民的语言可以说是完全属于湖南话系统,毫无岭南主要语言壮话和广东话的特征。

比较而言,湘江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与湖南地区石家河文化关系更为密切。调查与研究者认为, “广西湘江流域的史前文化与湖南的较为接近,特别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家河文化关系密切。石器中的斧、锛、镞、铲、凿等器物的加工方法和形态与湖南地区石家河文化的同类器物基本相同;陶器纹饰中的方格纹、刻划纹,器物中的细竹节柄浅盘豆、细圈足盘、支脚、器座等也与石家河文化的相似,同样盛行圜底器、圈足器。”其中以长体和宽体的梯形、弧刃、横截面呈两面鼓起的长方形为特征的石斧和石锛,三棱形、四棱形、柳叶形石镞,白陶、彩陶等器物都是过去桂林岩溶地区史前文化所未有的,几乎可以肯定是石家河文化影响或南传的结果。不过,两者的差异也是比较明显的,石家河文化的典型器物如鼎、鬶、杯、壶、盂、澄滤器等在该区域尚未发现,陶器纹饰主要还是绳纹,方格纹所占比例较小。

文化特征上的相似,年代上的重合,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资江和湘江上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中,那些年代在公元前2070年以前的文化遗存很大可能就是三苗部落所遗留。除此之外,目前还找不到更好的解释。至于那些年代在公元前2070年之后的文化遗存,则很大可能混杂有虞舜

249

文化的成分。当然,要把它们完全甄别出来还需要考古工作者开展更精确深入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

注释:

1

漆招进:《舜墓考——兼谈舜是否到过桂林》,《桂林文物》总第4期,1986年,第23~28页。 2

《古本竹书纪年·五帝纪》,李民、杨泽令等译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7页 3

清·孙诒让《墨子闲诂·附录》,中华书局2001年。 4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卷2,《二十五别史》本,齐鲁书社1998年,第18~19页。 5

南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五引薛氏 6

明·李贽:《疑耀》卷1 7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 8

永州新闻网:2005湖南省人民政府公祭舜帝的相关情况介绍 9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 10

东汉·班固:《前汉书》卷6《武帝纪》 11

宋·祝穆:《方輿勝覽》卷二十四《道州·古迹》 12

东汉·班固:《前汉书》卷99中《王莽传》 13

清光绪《临桂县志·金石志》。 14

清光绪《临桂县志·金石志》。 15

唐·刘知几:《史通》卷13《外篇·疑古第三》,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6

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三引,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7

《旧唐书》卷191《列传·孙思邈》,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8

王秀:《没有人能够永生 推算最长寿命:人究竟能活到多老?》,《南方网》2004年2月27日 19

刘艺明、谢文清:《120岁的世界女寿星李彩容》,《人人健康》2005年02期。 20

《亲历农奴制度 庄园劳作一生巴西一百二十九岁寿星去世》,《人民日报》 2000年06月19日第七版。 21

新华网2009年1月31日:《世界最长寿的老人》 22

宋·罗泌:《路史》卷36《发挥五·辨帝舜塚》 23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卷2,《二十五别史》本,齐鲁书社1998年,第19页。 24

俞伟超:《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文物粗版设1985年,第228~242页;张绪求:《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论》,湖北科技出版社,1992年,第319~323页。 25

刘斌微:《关于三苗与三苗文化的讨论》,《江汉考古》2003年4期。 26

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孙膑兵法》,文物出版社1975年。 27

《古本竹书纪年·五帝纪》,《二十五别史》本,齐鲁书社1999年,第2页。 28

郭伟川:《古“三苗”新考——兼论“三苗”与南方诸族及楚国之关系》,《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2期,第12~16页。 29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资源县文管所:《广西资源县晓锦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4年第3期。并见《广西考古文集》第一辑,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第101~153页。 30

漆招进:《新石器时代晚期洞庭湖农业文化的南传》,《百越研究——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第264~271页。 31

方一中:《广西全县卢家桥发现古遗址》,《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6期。 32

蒋廷瑜:《广西考古四十年概述》,《考古》1998年第11期。 33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湘江流域史前文化遗址的调查与研究》,《广西考古文集》第二辑,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8~284页。

25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pv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