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82-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范围)(1)

更新时间:2023-11-02 13:25: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题库

导论(12) 一、单选题

1.最基本、最活跃、最普遍的世界经济政治行为体是( ) A.国际组织 B.政党 C.国家 D.跨国公司

2.在国际社会的早期阶段,惟一的世界政治经济行为体是( ) A. 国家 B. 跨国公司 C.国际组织 D.政党 二、多选题

1.当前活跃在国际社会中的当代世界经济政治行为体主要有( ) A.国家 B.国际组织

C.政党 D.民族解放运动组织 D.跨国公司。

2. 根据我国占主导地位的观点,判断国家利益正当与合理性的标准和尺度应该包括( )

A.主权标准 B.阶级利益和民族利益统一的标准 C.符合人类社会共同利益、进步利益的标准 D.互利标准 E.实力标准

3. 按照同国家生存与发展休戚相关的程度,可将国家利益分为( ) A.生存利益 B.发展利益 C.国际联系利益 D.科技利益 E.军事利益

4. 综合国力中的物质力包括( ) A.资源力 B.经济力 C.科技力 D.军事力 E.文教力

5. 综合国力中的精神力量包括( ) A.政府效能

B.国家、民族的内聚力 C.目标合理性 D.社会制度 E.文教力 三、判断题

1. 国际组织是最基本、最活跃、最普遍的世界经济政治行为体,其活动遍及国际社会的一切领域和一切过程,并发挥着基础的作用。 2. 国家利益是国家从事对外交往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3. 国家形象是衡量国家行为体在国际社会中地位高低的尺度。 4. 精神文明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

5. 国家利益是国家间关系和世界经济政治演变、发展和变化的动因。

第一章(25) 一、单选题

1. 目前世界上最有成效、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集团是( ) A.亚太经合组织 B.欧洲联盟 C.非洲联盟 D.北美自由贸易区

2.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据比重最大的是( )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木柴

3.新经济的核心是( )

A.信息技术革命 B.生物技术革命 C.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革命 D.新材料技术革命

4.新经济的兴起,从根源上讲是( )

A.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 B.国家干预经济的结果 C.新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 D.克林顿政府的政策效应

5.迄今为止,世界经济运行的基本主体依然是( ) A.跨国公司 B.中小企业 C.国际组织 D.主权国家 6. “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 )

A. 英镑在战后世界货币金融领域中的中心地位 B. 确立了美元在战后世界货币金融领域中的中心地位 C. 确立了日元在战后世界货币金融领域中的中心地位 D. 确立了欧元在战后世界货币金融领域中的中心地位 7. 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 ) A.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B. 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C. 世界市场的形成 D. 全球性问题的涌现

8.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时间是( ) A. 1991年1月1日 B. 1992年1月1日 C. 1993年1月1日 D. 1994年1月1日

9. 第一次“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非正式首脑会议的举行时间是(A.1989年 B.1991年 C.1993年 D.1995年

10.2004年欧盟成员扩大至( ) A.15国 B.20国 C.25国 D.27国 二、多选题

) 1. 战后初期美国建立其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的主要步骤包括( ) A.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B.缔结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C.对西欧和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美国采取了扶植的政策。 D.对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美国则采取新殖民主义的手法。

E.通过向西方国家提供两个“安全网”,来保证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2.马歇尔计划( ) A.于1947年6月提出 B.又名“复兴欧洲计划”

C.对西欧经济复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D.对东欧经济复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E.对苏联经济复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 区域集团化成为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经济最为显著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三大区域组织的发展,这三大区域组织包括( )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东南亚国家联盟 E.非洲联盟

4.当今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 A.经济发展不平衡,南北贫富悬殊拉大 B.环境恶化

C.国际金融市场动荡 D.能源短缺 E.粮食短缺

5.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 ) A.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B. 全球性世界市场的形成全球性世界市场的形成

C. 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制约和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D. 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 E. 民主化浪潮 三、判断题

1.巴黎统筹委员会的成立导致了东西方经济关系的隔绝。

2.经济一体化成为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经济最为显著的发展趋势。 3.欧洲联盟(EU)是目前最为完备、最有成效的区域化集团,为其他区域化组织的发展提供了范例。

4.新经济的兴起,从根源上讲是新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 5.信息技术革命是新经济的核心。

6.迄今为止,主权国家依然是世界经济运行的基本主体。

7.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意味着先进的国家发展迟缓,而后进国家可以利用“后发优势”赶上甚至超过先进国家,打破原有的力量对比状况。

8.《京都议定书》首次确定了发达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具体指标,区分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义务。

9.迄今为止,国际金融是世界经济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领域。

10.新经济是与传统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概念,也被称为知识经济。

第二章(30) 一、单选题

1.1946年3月,在美国富尔敦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和平砥柱”,即“铁幕”演说的是( )

A.丘吉尔 B.杜鲁门 C.马歇尔 D.戴高乐

2.美国冷战政策的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里根主义的出台 B.卡特主义的出台 C.尼克松主义的出台 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3.东西方冷战、对抗的重要战略地区( ) A.亚洲

B.非洲

C.美洲 D.欧洲

4.1996年,俄罗斯与中国建立了( ) A. “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B. “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C. “全面伙伴关系”

D. “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5.1998年中美两国领导人发表声明,宣布两国将致力于建立( ) A. “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B. “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C. “全面伙伴关系”

D. “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6. 1949年4月,美国纠集西欧国家和加拿大建立针对苏联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军事集团是( ) A. “华沙条约”组织 B. “布鲁塞尔条约”组织 C. “巴格达条约”组织 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7.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于( ) A.1945年5月 B.1947年5月 C.1949年5月 D.1955年5月

8. 欧洲9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 ) A.1947年9月 B.1949年1月 C.1950年2月 D.1955年5月

9. 1989年8月,成立首个资产阶级政权的东欧国家是( ) A.罗马尼亚 B.保加利亚

C.匈牙利 D.波兰

10.冷战后大国关系调整的中心是( ) A.中国 B.俄罗斯 C.美国 D.欧盟 二、多选题

1.雅尔塔体制( ) A.是两极格局的基础

B.彻底打破了欧洲为中心的传统格局 C.在历史上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D.是大国主宰世界的产物 E.在历史上没起过任何积极作用

2.帝国主义阵营形成的主要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美日安全保障条约的签订 E.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3.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的主要标志( ) A.欧洲九国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成立 B.“经互会”建立

C.《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D.“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E.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4. 冷战结束后,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影响增大的主要表现( ) A.国际竞争的焦点转向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主导的综合国力竞争。 B.发展经济成为各国的首要目标

C.经济手段日益成为解决国际政治问题的重要手段 D.经济利益成为各国关系发展的主导因素。 E.经济外交成为各国外交的主要内容。 5. 世界政治多极化发展的原因包括( ) A. 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

B. 从当今世界政治结构来看,多极化是既定趋势。

C. 美国独霸世界不得人心,遭到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反对。 D. 美国无力建立它领导的单极世界。 E. 美国主张世界政治多极化 三、判断题

1.雅尔塔体制的实质是美苏英依据实力划分势力范围、对世界秩序重新做出安排。

2.雅尔塔体制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它为战后两极格局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开了先河。

3.冷战相对热战而言,是指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政策和行为。 4.1946年3月,杜鲁门在美国富尔敦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和平砥柱”,即“铁幕”演说。

5.“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美国冷战政策的正式形成。

6.1949年4月,美国纠集西欧国家和加拿大建立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7.1955年5月,苏联与东欧5国在波兰华沙建立了“华沙条约”集团。 8.1991年12月苏联解体,标志两极格局终结。

9.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危及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10.当前,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是人类社会避免单极世界种种危害的唯一正确道路。

11.美国是大国关系调整的中心,其他大国关系的调整深受美国影响。 12.冷战结束后,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渐减小。

13.20世纪90年代初发生的大国关系的调整,主要是两极格局崩溃的结果。 14.所谓传统安全威胁因素,主要是指国家面临的军事威胁及威胁国际安全的政治、军事因素。

15.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是指除军事、政治和外交冲突以外的其他对主权国家及人类整体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

第三章(20) 一、单选题

1.当今世界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是( ) A.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B.维护联合国的中心地位 C.建立国际新秩序

D.和平与发展

2.在所有发展问题中,核心问题是( ) A.西方国家的发展 B.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C.东方国家的发展 D.发达国家的发展

3.最早提出建立国际新秩序主张并为之奋斗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广大发展中国家 4. 当今世界的根本问题是( ) A.维护和平 B.促进发展 C.生态建设 D.反对恐怖主义

5. 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 ) A.促进发展 B.维护和平 C.反对恐怖主义 D.应对气候变化

二、多选题

1.美国世界新秩序构想包括( ) A. 未来世界必须由美国来领导

B. 继续保持它在欧洲和东亚地区的主导权 C. 使联合国成为实现美国利益的工具 D. 与联合国建立平等合作关系 E. 推进全球资本主义化。

2. 关于国际新秩序,西欧国家主张包括( )

A. 未来世界是多极制衡世界,欧洲应该作为未来世界的一极发挥作用; B. 欧洲是欧洲新秩序建设的领导力量,反对美国继续控制欧洲; C. 美国是欧洲新秩序建设的领导力量,支持美国继续控制欧洲; D. 以欧盟为中心,建设世界新秩序。 E. 以联合国为中心,建设世界新秩序。 3. 关于国际新秩序,日本的主张包括( )

A. 在全球对话和协商中,只有美国、日本和欧盟能够发挥主导作用 B. 在全球对话和协商中,只有日本能够发挥主导作用 C. 在全球对话和协商中,只有美国能够发挥主导作用 D. 在未来世界中,日本作为世界的一极,应主导亚太事务。

E. 在未来世界中,联合国应发挥中心作用,日本应积极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4. 关于国际新秩序,发展中国家主张( ) A. 未来世界是一球多制 B. 未来世界是一球一制 C. 国家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 D. 未来世界是少数国家领导的体制

E.希望把联合国改造成为大国分享世界权力的工具 5.关于国际新秩序,发展中国家主张( ) A. 未来世界是一球多制 B. 未来世界是一球一制 C. 国家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

D. 未来世界新秩序是名副其实的“新” E.联合国应该更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 三、判断题

1.维护和平是当今世界的根本问题。 2.促进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

3.在所有发展问题中,核心问题是发达国家的发展。

4.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这是谋求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

5. 广大发展中国家是最早提出建立国际新秩序主张并为之奋斗的国家。 6. 中国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7.战后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实质是维护垄断资本的国际剥削。

8.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本质特征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平等待遇。 9.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0.战争与革命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第四章(35) 一、单选题

1.1993年初,克林顿入主白宫后,立即提出( ) A.建立“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B.尤里卡计划 C.863计划 D.星球大战计划

2.美国提出要搞“一手拿箭,一手拿橄榄枝”的“和平战略”是( ) A.肯尼迪政府 B.尼克松政府 C.卡特政府 D.里根政府

3.美国提出“世界秩序战略”的是( ) A.杜鲁门政府

B.肯尼迪政府 C.卡特政府 D.里根政府

4.冷战后美国的第一个全球战略是( ) A. “和平战略” B. “世界秩序战略” C. “超越遏制战略” D. “参与和扩展战略”

5.美国提出先发制人的国家安全战略的是( ) A.肯尼迪政府 D.尼克松政府 C.克林顿政府 D.小布什政府

6.美国政党制度是( ) A.一党制 B.两党制 C.多党制 D.一党优势制

7.提出“大规模报复战略”和“战争边缘政策”的是(A.杜鲁门政府 B. 艾森豪威尔政府 C. 肯尼迪政府 D. 尼克松政府

8.提出“灵活反应战略”的是( ) A. 艾森豪威尔政府 B. 肯尼迪政府 C. 尼克松政府 D. 卡特政府

9.提出“和平演变”战略的是( )

) A. 艾森豪威尔政府 B. 尼克松政府 C. 卡特政府 D. 里根政府

10.提出超越遏制战略的是( ) A.里根政府 B. 老布什政府 C. 克林顿政府 D.小布什政府 二、多选题

1.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10年繁荣的原因( ) A. “新经济”的推动 B.政府的有效干预 C.受益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D.美国充分利用了大量外部资源 E.政府不干预经济

2.美国的政治制度主要内容有( ) A.普选制 B.三权分立制 C.两党制

D.联邦制 E.单一制

3. 尼克松政府( ) A.扩大了越南战争

B.与中国签署《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C.与中国签署《中美建交公报》 D.对美国全球战略作出重大调整 E.联合苏联制约中国 4.克林顿政府提出( )

A. “超越遏制”战略 B. “参与和扩展”战略 C. “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D. “星球大战计划” E. “世界秩序战略” 5.超越遏制战略( ) A.是由美国里根政府提出的 B.是由美国老布什政府提出的 C.实质是放弃遏制

D.是对遏制战略的继续和发展 E.针对苏联和东欧

6.“参与和扩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 ) A. 把政治问题提高到美国全球战略的高度 B. 把经济问题提高到美国全球战略的高度

C. 提出“塑造”、“反应”和“准备”三位一体的军事安全战略。 D. 扩大民主。

E. 打击“恐怖主义”和“无赖国家”,必须“先发制人”。

7.“911”事件后,小布什政府对美国安全战略的调整包括( ) A. 改变了对威胁来源的看法

B. 打击“恐怖主义”和“无赖国家”,必须“先发制人”。 C. 高度重视本土安全 D. 改变了核战略思想

E. 确定美国“最迫切的任务”是打击“恐怖主义”和“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 8.里根政府( )

A.提出“扩军抗苏”、“重振国威”的口号 B. 公布 “星球大战计划” C. 与中国签署了建交公报 D. 与中国签署了八·一七公报

E. 对苏联在第三世界的扩张采取退让政策

9.美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

A. 传统的中间阶层分化,新的中间阶层由扩大到开始缩小。 B. 资产阶级在社会中的比重下降 C. 资产阶级在社会中的比重上升 D. 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E. 工人阶级队伍萎缩

10.美国政治的新变化,主要表现为( ) A. 以总统为核心的行政权力加强 B. 以总统为核心的行政权力削弱 C. 美国的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D. 利益集团和大众传媒的作用加强 E. 利益集团和大众传媒的作用削弱 三、判断题

1 1961~1969年美国经济陷入衰落。

2.1992~2001年的十年经济繁荣期,这是美国历史上最长的经济繁荣期。 3.1993年初,克林顿入主白宫后,立即提出建立“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4.1993年,克林顿上台之后提出了要走“介于自由放任资本主义和福利国家之间的第三条道路”。

5. 美国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分权学说和制衡理论。

6. 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美国政治制度是维护垄断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工具和手段。

7. 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国遏制战略的正式出笼。

8. “和平演变”战略是美国统治集团在武力消灭社会主义受挫后,改用和平手段推翻共产党、颠覆社会主义的战略。

9. 肯尼迪政府上台伊始便提出要搞“一手拿箭,一手拿橄榄枝”的“和平战略”。 10. 尼克松主义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和表现,是尼克松政府在美国实力不济的情况下力图继续保持其霸权地位而采取的一种收缩战略。 11. 卡特政府执政时期提出了“世界秩序战略”。

12. 卡特的人权外交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色,其主要矛头指向社会主义国家和

广大发展中国家。

13. 里根政府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

14. 1994年7月,克林顿正式提出了“参与和扩展战略”,这是冷战后美国的第一个全球战略。

15. 小布什政府提出先发制人的国家安全战略。

第五章(20) 一、单选题

1.1969年,联邦德国开始全面实施“新东方政策”的是( ) A.阿登纳政府 B.勃兰特政府 C.施密特政府 D.科尔政府

2.东、西德正式宣告统一的时间是( ) A.1989年10月3日 B.1990年10月3日 C.1991年10月3日 D.1992年10月3日

3.欧元正式进入流通领域时间为( ) A.1999年1月1日 B.2000年1月1日 C.2001年1月1日 D.2002年1月1日

4.标志欧洲联盟建立建的是( ) A.《罗马条约》 B.《布鲁塞尔条约》 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D.《尼斯条约》

5.1995年1月1日,随着奥地利、芬兰、瑞典正式加入欧盟,欧盟扩大到( )

A.12国 B.13国 C.14国 D.15国 二、多选题

1.西欧所以在二战后走上联合道路的原因( ) A.振兴欧洲的需要。

B.制约德国和消除西欧国家内部矛盾的需要。 C.可以依靠自己集体的力量,对付苏联的威胁。 D.美国大力促进西欧联合。 E.西欧联合也是发展经济的需要。

2.1965年《布鲁塞尔条约》决定以下几个机构合并组成欧洲共同体( ) A.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B.欧洲煤钢共同体 C.欧洲经济共同体 D.欧洲货币共同体 E.欧洲农业共同体

3.已加入欧元区的国家包括( ) A.法国 B.希腊 C.奥地利 D.丹麦 E.英国

4. 《欧洲联盟条约》又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 A.于1993年11月1日正式生效 B.于1993年1月1日正式生效

C.确定了加紧实现经济货币联盟的目标和步骤 D.基本确定了政治联盟的目标和内容 E. 确定加强司法和内政方面的合作

5.关于北约东扩的正确表述包括( ) A.加入北约是中东欧国家的迫切愿望 B.中东欧国家反对北约东扩

C.北约东扩针对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俄罗斯 D.北约东扩计划主要是美国主持制定的 E.西欧国家反对北约东扩 三、判断题

1.1967年7月1日条约正式生效,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欧共体基本停留在政府间合作性质的、以关税同盟为主的经济一体化。

3.1993年11月1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标志着欧共体的发展进入了欧洲联盟的新阶段。

4.1993年1月1日欧洲统一大市场开始运转,实现了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通。

5.东欧经济转轨是从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体制向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6.在政治转轨方面,东欧国家的普遍取向是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议会民主制的政治体制。

7.1990年10月3日,东、西德正式宣告统一。

8.1969年,勃兰特出任联邦德国总理后开始全面实施与苏联、东欧国家缓和关系的“新东方政策”

9.1964年1月,法国成为率先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

10.自1975年开始,欧共体与非洲、加勒比地区、亚太地区国家签订与实施了四个《洛美协定》。

第六章(28) 一、单选题

1.日本与中国恢复邦交关系的时间是( ) A.1972年

B.1974年 C.1976年 D.1978年

2.1983年7月30日,第一次正式提出日本要做政治大国的是( ) A.日本首相大平正芳 B.日本首相中曾根 C.日本首相海部俊树 D.日本首相森喜朗

3.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以同盟国占领军的名义单独占领日本的是(A.苏联 B.美国 C.英国 D.法国

4.从1955年开始在日本长期执政的政党是( ) A.社会党 B.公明党 C.自民党 D.民主党

5.1972年访华,与中国签署《日中联合声明》的是( ) A. 岸信介首相 B.大平正芳首相 C.田中角荣首相 D. 福田赳夫首相 二、多选题

1.日本政治趋向右倾保守的主要表现包括( ) A.计划修改宪法。

B.极力发展军事力量,企图充当军事大国。 C.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参拜靖国神社成风。

D.审核通过严重歪曲和美化侵略的新编历史教科书,为侵略历史翻案。 )

E.冷战后日本政治革新力量自身衰落,保守政治力量在国会中处于优势地位。 2.20世纪70年代日本实行的“多边自主外交”主要内容是( ) A.以日、美安全保障体制为基轴,谋求同美国建立富有成果的伙伴关系 B.以日、英安全保障体制为基轴,谋求同英国建立富有成果的伙伴关系 C.恢复日中邦交,构筑远东地区日、美、中三角关系。 D.恢复日苏邦交,构筑远东地区日、美、苏三角关系。 E.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政治联系

3.冷战时期日美安保体制主要建立在以下文件的基础上( ) A.《日美安全保障条约》 B.《共同合作与安全保障条约》 C.《日美防卫合作指针》 E.《日美安保联合宣言》 D.《大西洋宣言》

4.下列关于日本表述正确的是( ) A.日本采取三权分立原则

B.1985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债权国。

C.8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超过前苏联,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D.是参加西方八国首脑会议的唯一亚洲国家。 E.实行一党制。

5. 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进行改革的主要内容( ) A.解除日本军队的武装,解散军事机构。 B.铲除日本军国主义势力 C.修改日本宪法。 D.实行政治民主化。 E.推进经济制度改革。

6. 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包括( ) A. 美国的大力扶植 B. 苏联的大力扶植 C. 战后有利的国际环境

D.土库曼斯坦

7.联合国中权力最大的机构是( ) A. 秘书处 B. 国际法院 C. 安全理事会 D. 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8.欧洲地区最大的地区性安全组织是( )A. 欧安组织 B. 西欧联盟 C.独联体 D.北约

9.世界上最早的地区性政府间国际组织是(A.美洲国家共和国联盟 B. 东南亚国际联盟 C. 国际联盟 D. 欧盟

10.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于( ) A.1948年1月1日 B.1994年1月1日 C.1995年1月1日 D.2001年1月1日 二、多选题

1.国际组织基本特征通常包括( ) A.成员资格。 B.宗旨目标。 C.组织结构。 D.拥有一定自主权。 E.非赢利原则。 2欧安组织( )

) A.前身是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 B.拥有55个成员国。 C.仅包括西欧国家。 D.囊括了所有的欧洲国家。

E.是欧洲唯一的一个全方位的安全机构。 3.西欧联盟( )

A.是西欧国家独立的防务组织。 B.成立于1955年5月。

C.是由1948年建立的布鲁塞尔条约组织改组而来的。 D.现有正式成员国10个。

E.是由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改组而来的。 4.独联体( )

A.包括前苏联地区12个国家。 B.不是国家。 C.是超国家实体。 D.不是超国家实体。

E.是一种非常松散的国家间联合形式。 5.南方共同市场包括( ) A.巴西 B.阿根廷 C.乌拉圭 D.巴拉圭 E.智利

6.东南亚国家联盟( ) A.成立于1967年。

B.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主要是一个政治性的区域组织。 C.80年代后期以来,强化了区域内经济合作。 D.现在仅包括东南亚6国。 E.现在包括东南亚10国。

7.上海合作组织( )

A.是亚洲地区新出现的区域合作组织。

B.它由1996年起步的上海5国会晤机制发展而来的。 C.已成为中亚区域安全的可靠保障。 D.成员只包括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

E.成员既包括中国、俄罗斯、又包括哈、吉、塔和乌中亚四国 8.非洲联盟( )

A.是非洲最重要的区域性组织。 B.于2001年7月正式启动。 C.于1963年7月正式启动。 D.是非洲统一组织基础上形成的。 E.囊括了所有的非洲国家。 9.八国集团( ) A.正式形成于1975年。 B.正式形成于1997年。

C.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国际组织。 D.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的大国集团。 E.由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升级演化而来。 10.联合国( )

A.联合国是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基础上建立的。 B.于1945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 C.于1954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 D.是当代世界最大国际组织。 E.首要职责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三、判断题

1.跨国公司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国际关系以国家间关系为全部内容的单一局面。 2.美洲国家共和国联盟(美洲国家组织的前身),是世界上最早的区域性政府间国际组织。

3.国际法院是联合国体系中唯一有权采取行动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4. 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是为帮助维持或恢复冲突地区的和平,由联合国组织的有军事人员参与的,有强制执行权力的行动。 5. 世界银行是当今世界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金融机构。 6. 中国于2001年11月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7. 欧安组织前身是布鲁塞尔条约组织。

8. 西欧联盟是由1948年建立的布鲁塞尔条约组织改组而来的。 9. 独联体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10.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东南亚国家联盟主要是一个政治性的区域组织。 11. 上海合作组织是由1996年起步的上海5国会晤机制发展而来的。 12. 非洲联盟是第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洲际联盟。 13. 八国集团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的大国集团。 14. 联合国首要职责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15.俄罗斯是八国集团的成员。

D. 日本国内稳定的政局

E. 日本政府制定适合日本实际的经济发展战略

7. 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衰退期的原因包括( ) A. 泡沫经济的破灭。 B. 通过财政政策调控经济失效 C. 没有进行及时的产业结构调整 D. 在科技立国方面落后于美欧 E. 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的局限

8. “福田主义”三原则的内容包括( ) A. “不作军事大国”;

B. 同东盟国家建立“心心相印”的信任关系; C. 同中国建立“心心相印”的信任关系; D. “为东南亚的和平与繁荣做出贡献”。 E. “为东北亚的和平与繁荣做出贡献”。 三、判断题

1.美国占领下的日本民主改革对日本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2.自民党所代表的保守政治体系与社会党所代表的革新政治体系之间的对立,一直是战后日本政治的基本问题。

3.在外无国权、内无实力的境况下,日本对外战略的基本目标就是在依附美国的前提下,重返国际社会。

4.田中内阁修正了历届内阁对苏“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推行多边自主外交战略。 5.1972年福田赳夫访华,签署《日中联合声明》,恢复日中邦交关系。 6.1983年7月30日,日本首相中曾根第一次正式提出日本要做经济大国。 7.1956年至1973年是日本经济的恢复期。 8.1973年至1985年是日本经济稳定增长阶段。 9.1985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债权国。

10.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超过前苏联,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11.冷战结束后,日美安保体制不断削弱。 12.日本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13. 日本是参加西方八国首脑会议的唯一亚洲国家。 14.日本政治的右倾化使东亚的和平与安全受到潜在威胁。 15.日本于20世纪90年代成为政治大国。

第七章(20) 一、单选题

1.苏联解体的时间( ) A.1989年12月

B.1990年12月 C.1991年12月 D.1992年12月

2. 20世纪80年代末的东欧剧变始于( ) A.波兰 B.匈牙利 C.保加利亚 D.罗马尼亚

3.2000年3月当选为俄罗斯联邦第三任总统的是( ) A.切尔诺梅尔金 B.普里马科夫 C.基里延科 D.普京

4.俄罗斯首任总统是( ) A. 普京 B. 叶利钦 C. 基里延科 D. 普里马科夫

5.俄罗斯独立后确立了( ) A.总统共和制 B.议会共和制

C.君主立宪制 D.军人政权 二、多选题

1.苏东剧变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包括( )

A.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严重挫折。 B.宣告两极格局终结,世界加速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C.深刻影响着欧洲形势的发展。 D.带来国际关系的重大变化。 E.导致单极格局的形成 2.俄罗斯( ) A.重新确立了联邦制。

B.确立了总统制共和制的国家政权体制。 C.建立了议会民主制。

D.确立了总统集权下的三权分立体制。 E.形成了多党制的政治运行机制。

3.普京执政后对俄罗斯政治变革的措施包括( ) A. 进一步改革和加强了联邦制。 B. 进一步改革和削弱了联邦制。 C. 加强了总统权力的政党基础。

D. 重拳打击车臣等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主义。

E. 重点打击有严重违法犯罪行为的金融、工业和媒体寡头势力,使国家政权重新“国有化”。

4. 东欧剧变的原因包括( ) A. 东欧国家经济建设没有搞好 B. 执政党的建设没有搞好 C. 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严重失误

D. 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东欧的强大攻势 E. 苏联内外政策的转变

5. 苏联解体内在的原因包括( )

A. 高度中央集权的经济体制 B. 争夺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

C. 错误的民族政策和大俄罗斯主义行为 D. 苏共日益严重地脱离群众

E. 西方长期对苏联进行和平演变的影响 三、判断题

1.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改革,兴起了所谓“布拉格之春”,得到了苏联的大力支持。

2.1987年10月,戈尔巴乔夫出版《改革与新思维》一书,提出了要从经济上彻底变革传统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思想。

3.戈尔巴乔夫推行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是苏联解体内在的直接原因或者导火索。

4. 东欧国家经济建设没有搞好,影响了人心的向背,这是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 5.普京对外战略思想源于俄罗斯的历史传统,根本目标依然是谋求大国地位。 6.普京执政后,提出了“强国富民”和“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战略思想。 7. 俄罗斯独立后实行一党制的政党制度。

8. 就东欧剧变而言,国家政权转移方式基本上是和平的。

9. 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经济和政治上有过积极作用。 10. 俄罗斯政治制度的转变和政治体制的转轨,始于苏联解体之前。

第八章(25) 一、单选题

1.冷战后在南北关系中最具有意义的事情是( ) A.第一个《洛美协定》的签署 B.第二个《洛美协定》的签署 C.第三个《洛美协定》的签署 D.《科托努协定》的签署

2.1974年提出“三个世界”划分战略思想的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阿尔弗来德索维 3.南北关系是指( )

A.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 B.社会主义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 D.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 4.南南合作是指( )

A.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 B. 社会主义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 C. 社会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 D.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 5.南北关系的核心是( ) A.经济问题 B.政治问题 C.环境问题 D.安全问题 二、多选题

1.第一次亚非会议( ) A.于1955年4月18日召开 B.也称万隆会议。

C.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者参加的国际会议 D.提出了“不结盟”原则

E.是第三世界崛起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不结盟运动( )

A.是由中国、印度和缅甸共同倡导的。

B.由前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前总统纳赛尔和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发起 C.1961年9月召开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D.以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化为原则和宗旨。 E.在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中发挥了先导作用。 3.发展中国家的政党制度包括( ) A. 一党制 B. 一党优势制 C.两党制 D.多党制 E.无党制

4.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中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 A.政局不稳 B.民族问题 C.宗教冲突 D.人口问题 E.粮食危机

5. 冷战结束后,南北经济矛盾更加突出、南北经济冲突呈上升趋势的主要表现有( )

A. 南北差距继续扩大 B. 南方债务负担有增无减 C. 国际资金供求矛盾日益尖锐 D. 南北贸易权利很不平等 E. 环保问题日益尖锐 三、判断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50年代中期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是以亚洲为中心,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进行的。

2.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是以非洲为主要舞台,以和平方式为主要斗争形式获得民族独立。

3. 在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了著名的“求同存异”原则。

4. 南北对话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围绕改革不合理的国际政治旧秩序,加强南北政治合作等问题进行谈判和斗争的重要形式。

5. 南南合作起始于经济领域,发展于政治领域,深化于政治与经济合作的有机结合。

6.阿以冲突的核心问题是巴勒斯坦人民恢复民族权利的问题。 7. 朝鲜半岛的问题实质上是南北两个朝鲜的统一问题。 8. 克什米尔问题是印度与中国矛盾的症结所在。

9. 为了打击恐怖主义和“基地组织”,美国发动了海湾战争。 10.伊拉克战争是因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引起的战争。 11. 亚非会议的召开是战后国际舞台上划时代的历史事件。 12. 第三世界这个群体是在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中形成。

13. 冷战结束后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在国际舞台上不再发挥作用。 14.冷战后,南北关系中的政治矛盾日益突出。

15.冷战后,人权问题成为南北政治关系中得主要问题。

第九章(20) 一、单选题

1.第一个承认新中国并与之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是( ) A.法国 B.苏联 C.美国 D.日本

2.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是( ) A.独立自主

B.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C.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加强与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

3.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中国侧重反对( ) A.美国霸权主义

B.日本霸权主义 C.苏联霸权主义 D.越南霸权主义

4.在“一边倒”战略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对外关系中放在首位的是( ) A.中国同美国的关系 B.中国同法国的关系 C.中国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D.中国同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5.1964年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是(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二、多选题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A.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B.仅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 C.仅适用于发展中国家

D.适用于处理一切国家间的关系。 E.是由中国、印度和缅甸共同倡导的。

2.1951年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有( ) A.丹麦 B.芬兰 C.瑞士 D.瑞典 E.法国

3.到20世纪70年代才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有(A.苏联 B.朝鲜

)C.法国 D.日本 E.美国

4.构成中国同美国发展关系的政治基础是( ) A.《与台湾关系法》 B.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C.《中美建交公报》 D.《八一七公报》 E.《共同防御条约》

5.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的战略思想,内容包括(A. 依靠第一中间地带(亚非拉各国) B.依靠苏联

C. 争取第二中间地带(西欧国家和日本等) D.争取美国

E. 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 三、判断题

1.朝鲜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并与之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 2.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中国侧重反对美国霸权主义。 3.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和首要目标。 4.独立自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仅是中国处理同民族主义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 6.加强同发达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

7. 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8.建国之初,中国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美国。 9.1979年,中苏两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10.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第十章(35) 一、单选题

) 1.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全球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 A.美洲国家组织 B.非洲统一组织 C.欧洲共同体 D.国际联盟

2.联合国体系中唯一有权采取行动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是( ) A.联合国大会 B.安全理事会 C.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D.秘书处

3.下列国家中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是( ) A. 印度 B. 日本 C. 德国 D. 法国

4. 当今世界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金融机构是( ) 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C. 国际金融公司 D. 世界贸易组织

5.欧洲的惟一一个全方位安全组织是( ) A.北约 B.西欧联盟 C.欧安组织 D.独联体

6.下列国家中不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的是( ) A. 哈萨克斯坦 B. 吉尔吉斯斯坦 C. 塔吉克斯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pt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