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村级债务成因及化解对策

更新时间:2024-04-14 12:2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村级债务成因及化解对策

我县村级债务和全省各地一样,形成历史时间长、额度大、情况复杂,原因多种多样。化解村级债务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具有涉及面广、难度大、反弹性强的特点。为此必须从整体出发上下齐动,各行同步,协同作战。 一、债权债务的基本情况

截止到2007年末, 106个村有债务7 522万元, 村均债务71万元, 逾期债务5 892万元,占债务总额78%。按债务来源分:银行贷款690万元,信用社贷款1 034万元; 单位借款480万元;外部个人借款1 935万元;农户借款2 303万元;其他借款1 080万元。 按债务用途分:教育支出2 126万元;达标竞赛支出633万元;修建道路779万元。代缴税费1 642万元;各项补贴支出388万元;完成各项任务支出761万元;改善生产条件支出369万元;敬老院、医疗卫生支出、管理费超支等项支出824万元。债权总额9 179万元,资产总额13 11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4 016万元,流动资产9 101万元。2006年全年化解537万元,占债务总额的7%。 二、负债形成的原因

1.高息举债,进入90年代后,由于兴办乡村企业,乡村两级大量借贷。特别是1992年以来“普九”达标在全国铺开,在“普九”验收的强大压力下,迫使乡村两级大规模向农民集资

和向社会借贷,又大大加重了乡村负债。

2.盲目投资。一部分村兴办企业不从本地实际出发,不对所投资的项目进行可行性调查分析论证,一味地贪大求洋,争功求利,靠抬贷借上的企业,没运行多长时间就跨台,剩下一堆破烂资产。

3.各职能部门的摊派和各种达标竞赛活动,增加村级开支,导致了负债的增加。

4.村集体垫付税费,增加了村集体债务。

5.村级财务管理混乱。这些混乱现象的存在,都造成了村里债务的增加。

6.农户欠款时间长、数量大。 三、化解债务的方法

1999年我县根据本地村级集体经济管理不善的现状,面临严峻和即将崩溃的村级集体经济,在全县范围内搞了不良债务调查,开展了“两清”工作,制定了《关于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管理的有关规定》和“增资减债”实施方案。首先县委坚定了一抓到底的决心和信心,每年把化解债务指标都例入农村工作责任状。6年来共化解债务5 012万元。具体做法是:

一是回收债权、偿还债务。我县2000年全县债权总额是10 749万元, 现在为9 179万元,回收债权1 570万元。占化解债务额的32%,所以回收村级债权,活化集体资金是最有

效的减债办法。我们的做法是根据农户的承受能力,进一步加大债权的回收力度。实行党员带头,动员亲朋好友偿还,制定奖罚激励政策,制定还款计划等办法,督促农户还债。对于偿还陈欠有困难的,要允许交回承包地,交回承包项目,以实物抵顶欠款或以工顶欠等。个别“钉子户”可诉诸司法部门索回债务。对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及职工欠款,要从严回收,一次性偿还,必要时可采取财政扣缴,银行划拨,工资顶账等办法进行清收。对拒不还款或延期还款的,视情节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村里还可建立村规民约制度,让村民互相监督执行还款计划。

二是坚决遏制新抬款,对老抬款停息挂账。2000年以来,我县对抬款进行了全面清理,对抬款本金和利息一次性入账后,全部取消利息,这些年已经没有新抬款,在偿还抬款时先还本金后还利息,债权人主动放弃利息的,可以优先偿还。 三是深化改革,以资抵债,结合行政村区划调整各乡镇组织力量对村集体经济进行清产核资,已核准集体资产底数。对于并村并校后闲置的房舍,集体所有的机电井,村有林权,塘坝鱼池等资产,进行租赁承包拍卖,变现抵债;对于现有的五荒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开发利用,增加收入用于还债,一年一发包,承包费用首先用于偿还债务。

四是积极化转,定向转移。村集体经济债务有很多是以村名义为个人或企业担保造成的负债,对于这部分除划给占用

人负责偿还外,还要追究当事人责任;由农户合同款兑现不及耐或尾欠造成村级集体经济负债的,可和农户协商,将债务直接划给欠款农户承担,履行一下转账手续,对于村欠农户的款项,可采取顶账、拉账、磨账的办法,由欠村集体债务的农户偿还,在往来账上进行冲减,通过上述转移的办法,将村集体经济组织从债务人的位置上解脱出来。仅此一项全县就化解债务1 200万元,占化解额的27%。

五是搞好会计核算,处理账目,大多数村都存在呆死债务,这些债务由于年代久远或债权人的变故,已成为事实上不必偿还的债务。对于这些债务,村委会组成调查组专门调查,查实、查靠的基础上,在民主理财小组的监督下,进行核销。将其从债务底数中剥离出来,对于那些债权人有意或可能放弃追债要求的债务,要积极做好争取工作,尽可能获得减免待遇。

四、化解债务的措施

按照哈市乡镇经管工作研讨班上的“核清旧债、防止新债,分类处理,逐年消化”的化解债务的总体要求,针对我县村均债务大,资源溃乏,发包项目一次性发包出去的特点,我们制定如下化解措施。

一要因地制宜发展村级经济,增强集体经济实力。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兴办多种经营,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以此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我县这几年种植的亚麻、烤

烟、万寿菊、甜葫芦都不同程度的增加了农民收入。发展各种专业协会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我县养牛协会,至今已带动36户农户,养牛量达6 189头,年出栏达5 016头,年创产值达2 000万元,农民增收150万元。

二要在不违犯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基础上,建议各村利用今春进行一次土地详查,充分利用资源性资产的增值来化解债务。进一步了解土地现状,确定一些新增耕地及权属不明耕地的权属,规范、完善土地承包,“五荒”收益管理工作,用变卖闲置资产,产权转让收益,拍卖收益等偿还债务。 三要健全农村各项制度和制约机制,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级收支缺口大,财政给村的补助资金只能应付当年的各项开支,因此各乡村干部都应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账前、账后审计制度”、“一事一议”制度,确保不增债的情况下,公益事业的正常进行。

四要强化管理,坚决遏制新的不良债务,村级债务成因复杂,反弹的潜在因素较多,遏制新债务产生的关键在管理。各村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管理意识,村里经费开支严格执行包干制,上限控制制,任何村都不准突破包干限额,要继续推进民主理财,民主监督和村务公开制度,严格执行村财民理乡代理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县乡审计到位,监督到位,坚决遏制新的不良债务。

五要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党委要建立和配强增资减债的

领导组织,党政一把手必须亲自抓,负总责,直接担负增资减债的任务,并把指标分解到人头,层层落实责任制,加强督促检查,县对乡村要实行定期检查通报制度,严格兑现年初确定的奖惩措施,促进推动增资减债稳步实施。

六要对完全由政策原因引起的债务,中央及各级财政均应承担一定的偿债责任。(编辑/丹桔)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pn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