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性的影响

更新时间:2024-05-04 14:5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性的影响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家庭教育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在儿童从自然的人发展成为社会的人的过程中,家庭是第一教育场所,父母是第一任教师。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的那样:“家庭是最重要的地方,在家庭里面人初次向社会迈进”。家庭教育的好坏、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一生的走向和素质的高低。

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存在着价值观狭隘、教育方式偏失、教育内容片面和教育行为背离等现象。因此自觉加强家庭教育社会化、拓宽社会化的内容,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连动的教育网络,以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在当下尤为重要。

同时,家庭教育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有许多人对此认识不足,以致出现家庭教育的失误。因此,充分认识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系,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证,下面我将从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出现家庭教育的误区以及提高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力可行策略来探讨的这个重要的话题。

首先,我认为家庭教育主要有以下特点:

(1)启蒙性: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起初的幼儿处在一个探索的感知阶段,对任何事情都感到很好奇,都想一探究竟,而且凡事都爱问一个问什么。此时的父母,就必须把孩子好奇的、感兴趣的事物给孩子讲清楚、说明白,切勿敷衍孩子、不懂装懂。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并加以引导。 (2)生活性:寓教育于生活之中,生活各种小细节都可能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这时候父母就必须特别重视生活中的各种小细节对孩子的影响,及时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对孩子进行教育,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榜样作用,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3)细致性:孩子的行为表现,看起来都是些具体小事,但任何一件小事都关系着孩子的发展。父母应多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增加自己的理论知识,给予孩子细致的照顾和教育,切不可粗枝大叶。

(4)亲密性:孩子和父母相处时间长,父母应该时刻注意孩子安全依恋的建立,这对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同时,父母应该多对孩子表示关心、体贴,多和孩子在一起,增强孩子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5)权威性: 亲子感情,子女在生活上对父母的依赖,以及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使得幼儿家庭教育具有权威性。但父母切不要仗着自己对孩子的权威性,任意的摆布孩子,依照自己的意愿去“改造”孩子,应顺孩子内在发展的规律。

(6)复杂性:复杂性首先是指家长对孩子不仅有抚养的任务,还要通过教育,使幼儿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其次是指幼儿是有思想感情的活生生的人,他们在成长变化中,而家庭内外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有好的,也有坏的,因此对孩子的教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从以上家庭教育的特点可以看出,家庭教育担任着对孩子重要的教育作用,父母的责任重大,而且父母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更新自己的家庭教育理念,做新时代的父母。

其次,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出现家庭教育的误区

在“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迫切希望下,我国绝大部分家庭虽然非常注重对子女的教育,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却存在教育价值观的狭隘,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名次和能否升学,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和各种能力的培养,使得教育方式偏失、方法单一的教育现象层出不穷,导致了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家庭教育的误区不得不引起我们重视。

(1)教育观念重智轻德:现代家庭教育中,父母往往只重视孩子的智力的开发,在外面不惜重金疯狂的为孩子报各种智力开发班,完全不顾孩子身心的发展以及是否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让孩子“苦不堪言”,不但孩子的智力得不到正常而充足的发展,而且使孩子的行为习惯也没养成,导致孩子的道德品质和各种能力过不了关,阻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

(2)教育方式的偏失和不正确性:

1、用自己补偿心代替平常心,有些父母由于平时工作繁忙或对孩子没进行过多的照顾,导致他们对孩子有一种补偿的心理,对于孩子的要求各种满足,一呼百应。导致孩子养成专横跋扈的性格,且面对挫折不知怎么应对,甚至不敢面

对,心理极度脆弱,无法很好的适应社会生活。因此在面对孩子时,父母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这样才有利于孩子今后的发展。

2、用自己的反常心代替孩子的正常心,比如父母平时老拿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作比较,总挑孩子的缺点和短处,让孩子抬不起头,总感觉低人一等,不管干什么事都没信心,缺乏自信。其实父母应该多看看孩子的长处,多对孩子进行鼓励,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对孩子有足够的信任和肯定。这样,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做事就会有信心,敢于做事,敢于尝试。

3、用虚荣心代替我们的责任心,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总是对孩子的各种优异的表现感到高兴,而孩子一失败就对孩子进行批评,让孩子感到很茫然,不知所措。而且在长期这种家庭教育中会让孩子变得唯唯诺诺,做事不果断,而且缺乏明确的目标。同时,父母有时也会夸夸其谈,表里不一的说自己孩子的“优点”,慢慢的会让孩子受父母的影响变得很浮躁、很骄傲自大,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因此,作为父母,我觉得更应该多一份责任心,而不是持一种虚荣攀比心理。

4、用惧怕心代替我们的保护心,许多父母把自我保护的能力给孩子,往往养成一种“捧在手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心理,从来不让孩子得到应有的锻炼,不让孩子自己去尝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使孩子的独立性差,适应能力不强,而且让孩子缺乏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父母应该保持一颗正常的保护心,敢于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得到应有的锻炼,不要替孩子包办所有事情,使孩子在锻炼中拥有强壮的羽翼,翱翔蓝天。

(3)教育内容单薄片面:现在许多家庭教育中都出现教育单薄的现象,父母往往只重视给孩子知识和技能方面培养,而忽视对孩子的独立能力的培养和勤俭品质的养成,忽视家务劳动的锻炼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有的家长不太注重对子女进行关心他人和社会、关心环境和自然、关心集体和服务等更高一层的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灌输,让孩子变得自私自利,缺乏爱心和团队合作精神等,这对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4)教育行为背离示范:家长往往对孩子正向引导,要求较严,而自身的行为榜样与教育内容不一致甚至相反,使初步具有评判能力的儿童易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或者对教育产生怀疑、厌恶,甚至会产生不满情绪和逆反心理的现象,直接影响儿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社会心态的形成,甚至导致人格的缺陷。 最后,提高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力可行策略

(1)父母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更新教养观念,确立以发展孩子社会性发展的家庭教育观。观念指导和制约着人的行为。家长不同的教育观念支配着不同的教育方式,形成不同的教育氛围,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父母必须拥有发展的教育观念,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孩子、欣赏孩子,促进孩子社会性的发展。同时,父母应加强亲自间的沟通,采取民主的方式和孩子相处,不能只让孩子服从家长的命令。

(2)提高家长的社会化程度。家长的社会化的程度也会影响孩子社会化的发展,父母必须自己以身作则,起到榜样模范作用,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注意日常行为,营造一个良好氛围的家庭教育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培养出德育兼备的、全面发展的孩子。

(3)拓展家庭社会化教育的内容。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突破传统的重智育的局限,将体、美、劳、技的训练纳入到家庭教育的范围。尽可能提供现代科技发展所需要的家庭物质条件。同时,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不断学习知识,从而促进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总之,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起到了关键作用,如果孩子的家庭教育是不完善的,那么这对于孩子来说,这不能不算是一大遗憾。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现代人成才的三大支柱,家庭教育是基础性的, 只要广大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亲子观,才会充分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ph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