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报送2016年岗陪模拟试题及答案-教育学

更新时间:2023-12-24 03:0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6年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高等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是:

A、专业性 B、基础性 C、中学后教育 D、通才教育 2、中国封建教育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是:

A、 辟雍 B、稷下学宫 C、 太学 D、泮宫

3、我国废除科举制的时间是

A、 1905年 B、1903年 C、 1901年 D、1895年 4、高等院校与产业的联系主要受( )影响:

A、政治制度 B、文化 C、科技进步 D、经济 5、选修课制度萌芽于德国,真正成型于()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中国

6、1998年国家以法律的形式确立的高等学校领导体制是: A、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制 B、 校长负责制

C、 集体决策制 D、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7、学生的“向师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

A、复杂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群体性

8、在1681年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的国家是() A 德国 B 英国 C 法国 D 美国

9、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过程的核心环节是:

A、设计研究方案 B、搜集资料 C、整理和分析研究资料 D、科研成果审 10、教师指导学生学会阅读与思考、形成独立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是: A、讨论法 B、问答法

C、探究法 D、自学指导法

二、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 (请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经济是通过市场直接作用于高等教育发展。 P56 经由国家计划间接作用 ( × )

2、癸卯学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的学制。 壬寅学制 ( 并予以实施 )

3、人的品德素质由个体心理品质决定。社会性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共同决定 ( × )

4、高校教学师生共同控制知识传递。 ( √ ) 5、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始于20世纪90年代。 (中叶 )

6、具备教师资格条件就可以获得教师资格。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 × )

7、高等学校组织兼有教育性和学术性。 ( √ )

8、校院建制是世界大多数国家高等学校的基本模式。 ( 校院系建制 ) 9、相对于欧洲大学,美国高校内部管理是以学术权力为主导。 ( 行政权力 ) 10、展开性目标是指学生从事某种活动后所得到的结果。 ( 表现性目标 )

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高等学校的职能。

2、简述大学亚文化的基本特点。 3、简述高等学校课程特征。 4、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点与不足。 5、简述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构成。

四、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联系实际论述高校教学过程是实现人的发展的过程。

2、联系自身专业教学实际,谈谈高校教学如何贯彻“统一要求与因材施 教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五、案例分析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请你根据以下材料,阐述你对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认识,并对青年教师成长提出建议。

有人认为,大学是传授普通知识、追求真理的地方,是研究高深学问,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场所;因此,大学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非常重要,而大学教师上课是不是精彩并不重要。由此,在青年教师中形成“重科研轻教学”的思想风气。

2、农村孩子要不要上大学?请从高等教育的个人价值出发,对此案例做出分析。

2014年3月9日,全国政协委员无党派联组的分组讨论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平语出惊人:“我们也不要鼓励我们农村的孩子去上大学,因为一旦农村孩子读了大学,就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回不去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悲剧。” 她表示,自己常年深入农村地区,认为城镇化让每个地方都千篇一律,甚至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此事引起热议。

2016年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答案: (1) A (2)B (3)A (4)C (5) C (6)D (7)B (8)C (9)C (10) D

二、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 (请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答案: (1) × (2)× (3)× (4)∨ (5)× (6)× (7)∨ (8)× (9)× (10) ×

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高等学校的职能。 (1)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2)发展科学。

(3)直接为社会服务。

(每个要点1分,每点阐述各1分) 2、简述大学亚文化的基本特点。 (1)学术自由 (2)文化创新 (3)真理为上。

(每个要点1分,每个要点阐述各1分) 3、简述高等学校课程特征。 (1)专业性 (2)探究性 (3)前沿性

(每个要点1分,每个要点阐述各1分) 4、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点与不足。

优点:(1)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扩大教学对象。 (2)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

(3)有利于发挥学生班级集体的教育作用。 缺点:不能兼顾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每个要点1分,适当阐述2分) 5、简述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构成。 (1)教学设计能力。 (2)教学实施能力。 (3)学业检查评价能力。

(每个要点1分,每个要点阐述各1分)

四、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联系实际论述高校教学过程是实现人的发展的过程。 参考答案:

(1)学生在掌握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记忆力、思考力得到发展,而且还能进一步发展思考能力

(2)教学活动还能发展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 (3)不同的教学活动对学生智力、能力有不同影响。 (4)师生交往对学生的各方面尤其是人格发展有巨大作用。 (每个要点1.5分,联系实际阐述共2分)

2、联系自身专业教学实际,谈谈高校教学如何贯彻“统一要求与因材施 教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参考答案: (1)原则含义:指在教学中既从学校培养人的基本规格和各科教学的基本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承认个别差异,切实做到因材施教。(3分) (2)贯彻教学原则的要求:第一,坚持培养目标,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第二,认真了解研究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要点各1.5分,联系实际阐述共4分)

五、案例分析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请你根据以下材料,阐述你对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认识,并对青年教师成长提出建议。

有人认为,大学是传授普通知识、追求真理的地方,是研究高深学问,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场所;因此,大学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非常重要,而大学教师上课是不是精彩并不重要。由此,在青年教师中形成“重科研轻教学”的思想风气。 参考答案:

(1)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大学教学与科研之间存在深刻而又复杂的内在联系,一方面高校通过教学为科学研究培养大批人才,培养人才的过程也为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高校的教学也有赖于科学研究的促进。如

果教学是果,科研是根,一个人要想把教学搞好,就得不断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否则,教学就是苍白和无力的,而且有可能是误人子弟。教学与科研之间相互促进、互为条件,(5分)

(2)教学与科研有区别,有些方面存在冲突。首先,教学与科研的直接目的不同。教学的主要目的传输知识,而科研的主要目的是创造知识。其次,教学与科研所要求的教师专业素质有区别:教学注重的素质除了知识、教学能力外,还有对教育、对学生的道德人格等方面的要求。而科研注重的素质要求主要侧重在创造性思维和智力方面。再次,从时间和精力方面看,一个教师教学多了,必然会减少科研方面的精力和时间,从而也就影响到科研的深化和提高。所以,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方面,教学与科研也是有冲突的。(5分)

(3)大学是传授普通知识、追求真理的地方,是研究高深学问,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场所;因此,大学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都非常重要,大学青年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必须全面发展,大学教师只搞学术研究而不尽教学使命,不能很好地全面履行大学的使命,不能培养高质量人才,但是只重视教学而不重视科研,教学就失去学术性、探究性、创新性,也不能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大学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考核等方面应该注重给青年教师的正确导向,帮助他们过好教学关,将教学活动科研化,科研活动教学化,这两种活动有机统一,可以为高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好的人才队伍基础,全面履行高等学校的职能。(5分)

2、农村孩子要不要上大学?请从高等教育的个人价值出发,对此案例做出分析。

2014年3月9日,全国政协委员无党派联组的分组讨论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平语出惊人:“我们也不要鼓励我们农村的孩子去上大学,因为一旦农村孩子读了大学,就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回不去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悲剧。” 她表示,自己常年深入农村地区,认为城镇化让每个地方都千篇一律,甚至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此事引起热议。

参考答案:

教育对人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1)提高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水平,(2)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 ,(3)提高个人劳动效率,增加个人收入,(4)提升个人社会地位等方面。(每个要点1.5分,阐述4分)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今天,完成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乃至在未来工作中得到可持续发展,接受高等教育已成为一种必然需要。我们更应鼓励城市和农村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从而也能够更好服务于社会。农村学子上大学、获得更高的知识储备后再行就业创业,其实现人生价值和给社会创造的价值,将远远高于“早辍学”、“早就业”的人群,未来发展的空间和含金量也更高。从有利国家长远发展和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打破教育不公的角度,“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更是要不得。从“功利”的角度,“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有一定道理。但从农村孩子和新农村建设长远发展的角度,“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就是一种短视行为。(5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p6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