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战略管理分析

更新时间:2023-04-26 18:1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建设银行战略管理分析

————————————————————————————————作者:————————————————————————————————日期:

1

中国建设银行战略管理分析

班级:财管11-3

姓名:李洪斌

学号:201108051127

2

目录

一.前言 (2)

二.PESTG模型分析(宏观环境分析) (3)

2.1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3)

2.2经济环境分析 (4)

2.3科技环境分析 (5)

2.4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6)

2.5全球大环境分析 (7)

三.建行五力模型分析 (8)

3.1.潜在的进入者的威胁 (8)

3.2.供货商 (9)

3.3.现有企业间的竞争 (10)

3.4.替代品 (11)

3.5.购买者讨价还价 (11)

四.中国建设银行SWOT分析 (12)

4.1.建行SWOT战略选择分析 (12)

五.波士顿矩阵分析 (15)

六.结语 (18)

一·前言

改革开放,经济腾飞,万民皆富。金融业的发展蓬勃生机,中途的波折,也是金融业起伏跌宕。银行作为国民生产的补给站,关系着血液的输送。银行的稳定发展,也关系到一个国家政局的稳定。

中国建设银行由原来的国有企业改革为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并在上海交易所成功上市,主要经营领域包括公司银行业务、个人银行业务和资金业务,多种产品和服务(如基本建设贷款、住房按揭贷款和银行卡业务等)在中国银行业居于市场领先地位。建设银行拥有广泛的客户基础,与多个大型企业集团及中国经济战略性行业的主导企业保持银行业务联系,营销网络覆盖全国的主要地区,设有约13629家分支机构,在香港、新加坡、

2

法兰克福、约翰内斯堡、东京、首尔、纽约、胡志明市和悉尼设有海外分行,在莫斯科设有代表处,在伦敦设有子银行。建设银行的子公司包括中国建设银行(亚洲)股份有限公司、建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中德住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建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和建信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既然银行对国家占有重要地位,下面是我对建设银行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战略管理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老师提提建议。

二·PESTG模型分析(宏观环境分析)

2·1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1)国内政治环境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从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国家政局处于稳定健康发展,二十几年来始终保持着稳定的发展速度。这给银行发展有一个保障的环境,国家在政策上扶持金融业的发展,又在政策上对金融行业进行宏观政策调控,如:现今的通货膨胀下,2010年至今国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1次,加息3次,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到达21%,中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7.5%。国家在政策上也给金融行业优惠,处进金融业的发展,加大金融业的投资,金融行业健康蓬勃的发展,如:国家准备把上海建为国际金融大厦。

(2)国外政治环境

在欧美国家,国家的政局相对比较稳定,美、欧、英、日央行继续维持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美联储启动了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增长强劲,继续引领世界经济复苏,但同时也面临热钱流入和通胀压力,多国中央银行开始收紧货币政策。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政策的不同步导致国际合作和政策协调难度增加,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加大了结构性通胀风险。在非洲地区,有的国家政治格局严重,为了互利,经常发生战争,对金融投资带来不确定的风险,使投资受到很大的损失,加上欧美的参与,战争更加混乱。最近

2

拉登之死,扬言进行恐怖复仇,这对美国的政策、政局可能会有所影响。(3)法律法规环境

在我国金融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再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有《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票据法》、《担保法》、《反洗钱法》等一系列的法律保证了该行业稳定性和对银行相关的例行通道,是对消费者、投资者的保障,也是稳定国家经济、政权的后勤部队。

2·2经济环境分析

(1)国民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国民收入翻两番,2010年中国人均GDP达到3678美元,中国的中小型企业迅速崛起,在中小企业、创业板上市的公司越来越多。金融行业越发青春,给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机会,各地分行迅速崛起,预计2020年GDP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人民的口袋有钱了,可支配收入增多,给银行带来了巨额的收入。

(2)2008年的金融危机,政府扩大内需和投资,但经济脚步有所减慢,特变是国外欧美国家,金融机构的倒下,经济还处于复苏中,这给中国金融走国际化带来了机遇,不过国家要给金融业改革,好和国际金融接轨。但经济复苏的同时,现在国内国外都处于严重的通货膨胀,2010年到现在国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1次,加息3次,加上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给金融业的投资热情有所减弱,这给银行带来了危机,对银行的发展有所阻碍,是银行的竞争力有所下降。

2

(3)国外经济环境。美国经济复苏基础依然不够稳固,失业率仍居高不下2010年的美国经济延续了2009年三季度以来的复苏势头,但增速有所放缓,在个人消费支出增速有所提高的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冲高回落,商品和服务逆差继续扩大。2010年各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折年率分别为3.7%、1.7%、2.6%和2.8%,全年增长2.8%。2010年美国失业率先是从1月份的9.7%升至4月份的9.9%,其后回落至6-7月份的9.5%,之后失业率再次回升,11月回升至9.8%的水平,12月失业率则又大幅回落至9.4%1。2010年,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升1.5%,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升0.8%,通缩风险正在持续缓和。虽然遭遇了债务危机的挑战,2010年欧元区经济仍继续温和复苏,工业生产增速出现回落,私人消费比较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冲高回落,对外贸易总体实现顺差,欧洲实行财政紧缩政策所带来的短期不利影响,其2011年经济增长将有所放缓。英国经济延续复苏势头,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预计2011年的英国经济将延续复苏势头,但紧缩的信贷环境将限制国内消费增长,持续上升的通胀压力以及英国政府的财政紧缩计划,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复苏进程。2010年日本经济总体上延续了温和复苏态势,但复苏基础并不牢固,二季度以来,受全球经济复苏受阻,以及私人消费疲软和通货紧缩压力影响,经济复苏的势头有所减弱。2011年日本的地震给日本经济上带来了严重的打击,其经济复苏更加缓慢。

2·3科技环境分析

(1)自从计算机的应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生产力不断提高,好多企业实现自动化生产,在金融行业技术的创新也层出不穷,因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推动银行业经营服务水平的提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成为金融创新的基础和支柱,银行业的主要产品和管理创新,包括衍生产品,客户关系管理,信用打分模型等均通过计算机和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实现。而银行业务交易处理系统,信贷管理系统更是银行经营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工具。

(2)信息技术为银行改变经营服务管道单一化格局提供了保障,银行营业网点数量上的局限性极大程度被ATM,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现代金融服务手段索弥补。特别是个人消费者完全可以足不出户边享受银行除存取款以外

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o8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