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 哲学思想和唯物论、认识论(专题)-2018年高考政治考纲解

更新时间:2024-07-07 16:2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8年高考考纲解读】

复习绪论,要把握一个含义—哲学的含义,一个作用—真正的哲学对社会变革的先导作用,一个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两个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复习唯物论,除了要夯实基础,突出重点,还要运用比较法掌握四大关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复习认识论,要围绕“实践”与“认识”这两个知识点展开,重点应把握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及认识的过程等知识。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中出现频率极高。

2.常见的考法是:以当年度的中国或者世界的重大科技发现和研究成果为载体,或者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文化类热点为载体,设置认识论依据类、原因作用类、措施类、体现类等主观题型,对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的特点、真理的特点等核心知识点进行综合考查。 【重点、难点剖析】

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是什么

(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及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的本义 哲学与世界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观和方法论 哲学与具 体科学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是指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2)哲学的时代性及作用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哲学与时 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代精神 精华 ①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进行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哲学的 作用 ②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③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的三种形态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史唯物主义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基本 具体的物质形态,如观点 水、火、气等 动的反作用 局限性:①把自然科学意义上局限性:①把物质等同不同局限 点 性或 证;③在历史观上是唯科学 心的 性 科学性:往往和朴素的辩证法结合在一起,对世界抱有整体的观念 的新知识、新成果为基础,与当时最发达的自然科学相结合,摆脱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直观性、猜测性缺陷 相三者的根本观点是一致的,都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同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点 (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感觉、经验、目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的、意志、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不同点 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人的主观精神 相同点 根本观点一致,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客观唯心主义 统一,是彻底的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科学性:以近代实验科学提供物辩证的历史观的唯心的 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缺陷,缺乏科学的论的物质过程;③在历史观上是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于物质的具体形态;②存在着直观性、猜测性的原子与哲学的物质范畴相混同;②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在不断发展中科学性:科学地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实现了唯物主义和世界的本原 识,意识对物质有能认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是物质,物质决定意

物质 3.马克思主义哲学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产生的历 自然科学基础: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 史条件 理论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基本 特征 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 成果 二、唯物论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应用

关系 物质 决定 意识 内容阐述 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的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发,实事求是 能;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意识活动意识 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对物 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质具 一是要重视正确的思想有能 动作 用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用,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意识对于意识;二是要重视精神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的力量,不断增强自己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的信心 2.运动与规律 (1)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提高认识能力 物的本质和规律,不断要增强认识活动的目的方法论 及科学发展观)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性,积极主动地把握事

区别 物 质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运 动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备注 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①物质离不开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联系 ②运动离不开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而上学的观点 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运动是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 区 相对静止有两种情形:一是指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一个物体对另一个别 物体来说,是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二是事物的性质保持相对稳定。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运动和静止不可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确认运动绝联 系 对性的同时,也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 反对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两种 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错误 (3)规律

①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方法论。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思维,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3.全面把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含义

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原理依据

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及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3)如何做到

①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④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1.实践和认识

实践的含 义和特点 实践 实践 决定 和认 认识 识的 认识 辩证 指导 关系 实践 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真理的含义 确认识 真理是 真 客观的 理 真理都 的 是有条 特 件的 点 真理是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志为转移的,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会把人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方法论:重视科学理论、真理一标准 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点,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它有三个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

具体的 体的历史的统一 认识发展的过 认识具有反复性,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程 认识发展的规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律 【题型示例】 题型一 哲学是什么

例1.(2017年全国高考天津卷9).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谈到哲学时说:“哲学很重要,很多学问做深了,都会碰到哲学问题。数学是这样,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都是这样。所以科学家一定要研究一点哲学,要懂哲学。”他之所以这么讲,主要是因为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C.哲学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D.哲学探究的是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规律

【变式探究】(2016·江苏单科,25,2分)爱因斯坦说:“哲学的推广必须以科学成果为基础。可是哲学一经建立并广泛被人们接受之后它们又常常促使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指示科学从许多可能的道路中选择一条路。”这句话说明( )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 ④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变式探究】(2015·山东文综,34,4分)知廉明耻,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这句古语蕴含的哲理是( )

A.联系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

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C.先知后行重在知

D.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变式探究】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 )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是无限发展的

具体的 体的历史的统一 认识发展的过 认识具有反复性,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程 认识发展的规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律 【题型示例】 题型一 哲学是什么

例1.(2017年全国高考天津卷9).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谈到哲学时说:“哲学很重要,很多学问做深了,都会碰到哲学问题。数学是这样,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都是这样。所以科学家一定要研究一点哲学,要懂哲学。”他之所以这么讲,主要是因为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C.哲学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D.哲学探究的是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规律

【变式探究】(2016·江苏单科,25,2分)爱因斯坦说:“哲学的推广必须以科学成果为基础。可是哲学一经建立并广泛被人们接受之后它们又常常促使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指示科学从许多可能的道路中选择一条路。”这句话说明( )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 ④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变式探究】(2015·山东文综,34,4分)知廉明耻,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这句古语蕴含的哲理是( )

A.联系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

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C.先知后行重在知

D.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变式探究】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 )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是无限发展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n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