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开口饲料的研究进展

更新时间:2023-05-28 06:5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吴格天

自*%世纪/%年代开始!国内外研究者围绕水产苗种开口饲料的开发和应用进行了系列研究:试图研制用于虾"蟹"贝"海水鱼等水珍品苗种生产的人工配合开口饲料!来替代水产动物的育苗生产依赖的单胞藻"轮虫"枝角类和卤虫等天然生物饵料!以克服天然饵料成本高"受季节和天气影响大"污染严重"质量不稳定的缺点%;<=>?等!,0/+’@A=ABACA等!,02*’

徐子伟展进行综述$

"幼体动物的消化生理

开展苗种幼体动物消化系统发育的研究是对幼

体动物消化生理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这方面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消化道和消化酶的功能及活性的演变方面$迄今!有关幼体动物消化道结构的研究仅见于少数品种4NAOF<L:,02,PQ<R>FF和N>ST>L:,020"

DAEFG?FA等:,020’HIJKLAM<:*%%*&$本文分幼体动物

的消化生理"营养需求"开口饲料类型及工艺"应用状况及展望几个部分就有关水产动物开口饲料研究进

,00%A",00%KPJKEKA6L和U<=>?:,00*8!但其结构的发

育和演变在大多数的报道中几乎相同$对虾早期幼体的消化道较为简单!胃及肝胰腺均没有发育或不具备功能’中肠腺的扩张和收缩在消化过程中能将食物和消化酶稀释"混合4Q<R>FF和N>ST>L:,00%K8$随着虾幼体的生长!肝胰腺也相应发育$在糠虾阶段!肝胰腺绒毛突出加长!数量也增加’同时!未发育的胃过滤绒毛也开始发育$在仔虾阶段!肝胰腺的体积更大!构造也

吴格天!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博士!1,%%,2!浙江省杭州市石桥路,02号省畜牧所饲料组$

徐子伟!单位及通讯地址同第一作者$收稿日期(*%%’V,*V,*

!!!!!!!!!!!!!!!!!!!!!!!!!!!!!!!!!!!!!!!!!!!!

比为最小!其次为!!组!以!!!"!"组最大#这说明!组饲料对改善鱼体品质有积极作用!也体现了它的优势所在$从肥满度来看!以!组的肥满度最小!显著低于其它各试验组%#$%&%’&!其余各试验组较一致!肥满度差异不显著%()%&%’&$

果来看!可以增加利润+,-./’-’每千克鱼的饲料成本!硬颗粒饲料高于膨化饲料!也就是说!硬颗粒饲料的养殖利润不及膨化饲料!从试验结果来看!至少可以增加利润,0-.1+-$这体现了高档料和膨化饲料的养殖优越性$目前淡水池塘养殖常规品种!通常采用人工倒料的方式进行投喂!饲料浪费很大!并且增加了饲料加工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这方面来看!膨化饲料至少可以起到节约饲料的作用$

*&+养殖效益分析

从饲料成本方面考虑!对养殖效益进行分析$由

表+可见!每千克鱼的饲料成本!低档料高于高档料!也就是说!低档料的养殖利润不及高档料!从试验结

表+

组别

饲料价格4元5678

饲料系数

!结论

养殖效益分析

草鱼价格4元5678

毛利润4元567鱼8

利润相对比例%9&

每千克鱼的饲料成本4元8

!

!!!!!!",&2,&0*’*&’1&,1&,,*&+2,&/3,&1*’&3%+&/2+&+%+&,%/&3/&3/&3/&3*&%*&2*1&*1&’,%%,+,,3%,/’

注(该表计算没有考虑鱼种"鱼药"电费"池塘租金"管理等费用$效益分析是根据当时市场原料价格和鱼价格进行计算的$

综合上述试验!结果表明(!"组饲料对草鱼的促生长效果最好!能显著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和养殖效益而!组能显著降低养殖草鱼的内脏比!对改善鱼体体型有好的作用!这是该饲料的一个显著特性$表明这两种配方有不同的特点!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配方设计$其次为!!!组!第三为!!组!!组效

果最差$

本试验的结果也充分说明!配方质量和加工工艺是现代水产养殖效益提高的关键!不能盲目只顾眼前考虑每千克或每包饲料的价格!应从每千克饲料的最终养殖效益来进行评价$

%编辑(高

雁!!"#$%&’()*+#,-./0&

助消化$或通过饵料在消化道中的自溶以及原酶来激活其自身的消化酶0W"2Y"C%Y@等$.((S&.(()GH:-@22?P

更加复杂!胃磨和胃过滤绒毛的发育已类似于成体"在早期的滤食性阶段#幼体往往直接从水体中滤食浮游单胞藻$消化过程在肠道中完成$消化相对不完全%一旦虾的附肢和口器发育成熟$便可捕食较大的食物颗粒或活饵$并在摄食前咀嚼$从而更加易于消化"

有关甲壳动物幼体消化酶的相关研究较少"

H">?-等$.((85%!

苗种的营养需求研究

有关水产动物苗种阶段营养需求的研究报道较少且不系统$这主要是由于鱼&虾&贝等水产动物苗种的个体微小)K8"X88!#*$为其营养需求研究的操作带来了很大困难%水产苗种的营养需求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水产苗种存活率和变态率影响显著的一些营养素$如不饱和脂肪酸&磷脂和氨基酸等几个方面%

!"#$%等&’(()*+报道$幼体消化酶的种类和活性与成

体存在差异$同时在其发育的不同阶段也存在差异$并与饵料种类存在一定关系$这可能是由于饵料在一定程度能诱导消化酶活的变化"此外$,"-$%等

&.(()/+报道$十腕目软体动物的幼体具有很强的蛋白

酶活性$同时表现出胰岛素&脂肪酶以及淀粉酶的活性"据报道$十腕目软体动物的幼体及大部分成体都不具备胰蛋白酶的活性012*%%等3.(4(5"不过$在罗氏沼虾体内存在胰蛋白酶的活性&6$$等7.(485"脂肪酶的活性仅见于斑节对虾09$-*$:%;"-"<"-+和龙虾

KU.脂肪

有关水产幼体动物营养饲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脂肪$尤其是高度不饱和脂肪酸0=ZE[5和磷脂%I=[

0KK+\-PS5和B9[0K8+]-PS5等-PS系列的高度不饱

和脂肪酸是很多品种海水鱼和甲壳动物的必需脂肪酸$对于其正常生长和发育都极为重要0^?>M$-D等7

0=";*>:%?;$>@A?-:%+幼体的体内$而幼体阶段的胶原

酶&胰蛋白酶B和糜蛋白酶几乎很少或缺失"

同样$在不同发育阶段对虾幼体的酶活也相应改变06"C$DD和E$2<$>3.((F*&/G12?%%等3.(4(GH?A!

.(((G,"-$%等7.(()G^:N>?_:<@?等7K88X+%海水鱼也

不具备合成花生四烯酸0K8+X-P\+的能力%有关对虾幼体不饱和脂肪酸的需求量研究较少%已有研究认为$仔虾对-PS系列=ZE[的最低需求量是.‘

I"-?2<等3.(4(GJ@/$@>"和,"-$%3KFFFGLM?;NO"-M!%?@7K888G9:$22"PQ>:R等7K88K5"H?AI"-?2<等&.(4(5

报道$斑节对虾幼体的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性在蚤状幼体S期&TS5时达到最大$这可能与此时期幼体的食性由滤食转为捕食是相符的$这S种酶的活性在此之前始终较低"该结论与6"C$DD和E$2<$>

0W?-?R?a?等7.()(!1"-R$2$RPE%2@b和c%>$RPd$!2?Re:$R7K88K5%f%*@0.(4\+报道$斑节对虾=gE[的需

求量是8U]‘&.‘!而东方对虾)E$--$>"N$-?$:%AO@!

-$-%@%*的需求量是8U)‘&.‘0h:等$.((X+%

Q":DD$*:等0.(()+报道了鱼类和甲壳动物对于磷

脂营养方面的研究进展%尽管甲壳动物的幼体具备利用=gE[合成磷脂的能力$但在饲料中添加磷脂也十分必要$这可能是与磷脂能改善饲料中胆固醇和甘油酯的吸收有关0,"-$%等7.(()+%例如$饲料中添加磷脂后$白对虾幼体生长得到改善$肌肉中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的含量提高)1"-R*2$RPE$2@b等7K888+%不过$在白对虾饲料中$卵磷脂中的其它种类磷脂不能代替磷脂酰胆碱7可能与磷脂酰胆碱增加后虾体中

&.((8?5报道中提及的所谓’酶拐点(现象类似$这与幼

体转变为底栖后食性的改变导致肠道发育的变化是相关的%在育苗生产过程中$这一阶段也是最为关键的时期$不良的幼体培育方式将会导致较高的死亡率%9:$22"PQ>:R等&K88K5发现在蚤状体T.阶段白对虾)6@D"N$-?$:%C?--?;$@*幼体的胰岛素水平最高$此后就降低直至仔虾96.阶段%同时$在TK和TS阶段$饲喂卤虫饵料的幼体的胰岛素水平低于饲喂单胞藻的幼体%该结论表明$白对虾在蚤状幼体阶段较斑节对虾&9U;"-"<"-5和刀额对虾&9U@-<@A:%5具备更强的肉食性转变的能力%这与育苗生产过程中$白对虾幼体能在TS阶段投喂卤虫$而斑节对虾幼体至少到糠虾HKPS阶段的实际现状是相符的&VM?;NO"-M%?@7

=gE[)K8+.-P(和K8+]-PS*的含量也显著提高0Q":DD$*:等7.((\+%在饲料中添加.]&S8MiYM大豆磷

脂酰胆碱时$日本对虾幼体的变态存活率最高!仔虾需要.]MiYM0Q?;?>?等7.(()+%结果还表明$饲料中含有足够的磷脂酰胆碱时$可不需要磷脂酰乙醇胺或磷脂酰肌醇%该报道中的磷脂需求量结果较Q":DD$?:等

K8885%消化酶活性的演变在罗氏沼虾前期幼体也存

在类似规律0W?;?>:<@-等7.((X5%一些研究仔稚鱼的专家认为$仔稚鱼可利用活饵料存在的外源消化酶辅

0.(()+报道偏差了.S‘$但与大多数海水仔稚鱼S‘的

需求量接近0W?-?R?a?7.((8+%与甲壳动物的成体相似$海水鱼幼体不能合成胆固醇$饲料中必须外源添加

!"#$%&’(等)*+,-.!/0/

蛋白质和氨基酸

水产动物幼体的最适蛋白质需求与其种类和生长阶段"1233245等)/66/#$蛋白源和其利用率!7#8(5等9*++-:以及氨基酸组成有关!;(<(=(>(?*++6:推荐幼体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在/-@!AB@之间!1233245等

!-0*

人工开口饲料类型

微粘合饲料?’&M3GUG2<V#VV&#49TP1.

用海藻胶$玉米蛋白原$明胶等作为粘合剂%通过

一定的工艺加工成微细的颗粒状$球状$块状或片状的产品%然后破碎成适宜大小的产品!该类型的产品加工较为简单%但在水体中营养素的溶失较快!

?/66/.认为%对虾幼体的蛋白质的需求与其生长阶段

有关%蚤状幼体的蛋白质需求-6@左右%发育至糠虾期时蛋白质需求增加到A6@!C6@!目前%尚没有关于对虾幼体开口饲料中最适蛋能比以及氨基酸模式的报道!但有研究表明%对虾成虾的必需氨基酸为蛋氨酸$精氨酸$色氨酸$酪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DE&5(’()*++/.!因此%配制对虾幼体饲料时往往是参照成体的*6种必需氨基酸需求%通过蛋白质的互补来满足其氨基酸需求?FG<#$等9

-0/微包膜饲料?’&M3GMG(4#VV&#4$9TH1.

用被膜材料将饲料成分包衣起来%使其在水中呈

安定状态!依包衣材料不同%可分成尼龙蛋白TH1和胆固醇"卵磷脂TH1!

-0-微胶囊饲料?’&M3G#<M(L$2W(4#VV&#4$9TQ1.将溶液$胶体$膏状或固形饲料原料包在覆膜内%

因其形成覆膜物质的性状不同%所得的TQ1性状各异!TQ1依覆膜种类的不同%有尼龙蛋白TQ1$胶蛋白"阿拉伯胶TQ1$几丁质TQ1等!无论何种TQ1都是胶化的%内部饲料材料中不含黏结剂%此人工饵料的形状或水中的安定性主要靠覆膜来维持!该类型的饲料能有效降低营养素的溶失%但不能阻止低分子量水溶性营养素的溶失!

*++B&H(%29*+++:!/0-糖类

与甲壳动物成体相似%其幼体对糖类没有特异性需要!饲料中添加糖类往往是用于节约蛋白质或脂肪来降低饲料成本!幼体前期饲料可用糖类来作粘合剂!

-0I液体饲料

液体饲料是多种营养粒子的浆状悬浮液!其成本

/0I维生素

对虾的幼体需要水溶性和脂溶性维生素%以及胡

较高%但对水质的污染少%同时可通过蠕动泵连续流加到幼体的培育池中%实现自动化管理!

萝卜素!;(<(=(>(!*+,C$*++6:测定了日本对虾维生素的需求!见表*:%但其结果可能受饲料中维生素溶失的影响!实践中%开口饲料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添加可参考成虾饲料!

表*

"J0K(LG<&M2$#维生素的需求"’NOEN#日本对虾

维生素

维生素P*维生素P/维生素PC维生素P-生物素氯化胆碱肌醇

添加量

"加工工艺

目前有关水产开口饲料研究开发中所采用的主

要生产工艺有喷雾法$粘合破碎法$相分离X凝聚法$蛋白质交联法$滚筒干燥法!

I0*喷雾法

喷雾法所生产的开口饲料通常属于微粘合饲料%

8H8Q

I,*/I6R0/C66/66*666/+

是利用酪蛋白$明胶$褐藻酸钠$磷脂等作为粘合剂%原料经粉碎$混合$调浆$均质$雾化后%再经干燥$冷却或化学变性成型加工制成"H%#<%*++I&R%$等%

*++,#!该工艺所制得的产品颗粒较为均匀$产量高%

但喷雾干燥工艺的加工过程温度较高"*+6!//6##%会降低饲料的消化吸收利用率"P&#V#<U(M%等9

*++6#!I0/

粘合破碎法

该加工工艺相对简单%原料经粉碎$混合$制粒$烘干$冷却$破碎$筛分后即可!粘合破碎法成为众多研究中最常使用的方法"P(24&$4(等9*+,+S;(<(=(>(等9*+,+S7$L#=XDWY(3(VG和;(<(=(>(9*++-&Z(>W&ME(等9*++CST#V&<(X[#5<(等9/666#!该工艺的制粒成

;(<(=(>(?*+,C$*++6:研究中所用的维生素H是

钠盐%但近年来%饲料中维生素H已用磷酸酯8H代替!尽管在幼体中有关8H磷酸酯的报道尚无%但白对虾仔虾饲料中添加I6’NOEN的8H能提高耐盐性!此外%维生素H能提高抗病力和抗应激性?;G<4(3(等9*++BST#3M%&#等9*++B$*++,:!

型没有经过高温处理!营养物质的损失相对较少!所以饲料的吸收利用率相对也较高"但其产量的成品率较低!饲料的悬浮性和水稳定性都相对较差!易污染水质#!"#$%&’’($%

!应用状况

研究表明!现已开发出来的水产开口饲料均不能

完全替代天然饵料!尤其是在苗种由内源营养期转为外源营养期的初始阶段PQB$KG;$68LL*R"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优良的开口饲料要同时具备(!每个微小颗粒都具备全面的营养)"便于摄食)#易于消化吸收)$不污染水质%由于现有工艺条件的限制!要在每粒饲料中都达到以上目标是十分困难的%FS<G<$MBT"等

()*相分离+凝聚法

该工艺是生产微胶囊开口饲料的方法!工艺较为

复杂&见图&$!它是将胶蛋白溶于温水中!调整,-值为.)/!再加入饲料原料使之乳化%加入温水溶解!并以醋酸调整,0值为(!在室温下放冷%以此法进行胶囊化!形成胶蛋白123!以网滤过收集!以流水洗净胶囊化饲料%该工艺制得的成品稳定性和悬浮性均较好!但其产量较低’成本高!仅适用于实验室营养学的研究!不适于工业化生产&4"5等6&’789:;$<=等6

H&’’LR报道!在南美白对虾的育苗生产中人工开口饲

料最多只能替代8/U的天然饵料%V"=等&&’’7$利用喷雾干燥法制得的1F3饲育罗氏沼虾和鲈鱼幼体!发现完全使用人工开口饲料时!鱼和虾的存活率和生长率都显著低于卤虫天然饵料%W;=<$X5$Y等通过系列研究&&’’>$认为!在海水鱼苗种营养转型期阶段!天然饵料与人工开口饲料搭配使用时效果较为理想%目前!利用单滚筒干燥工艺生产的产品在对虾育苗标粗生产中得到成功应用!但在Z&!Z*阶段仍然要依靠卤虫!不能完全替代天然饵料%为此!4"<$P&’’(I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开口饲料的悬浮度’适口性与消化吸收利用率%

总之!与天然饵料对比!已有产品仍然存在营养不全面’对水质污染严重’适口性差’吸收利用率低’苗种体质较弱’存活率低等问题!不适于水产苗种滤食性摄食生理的需要%

&’7>9?5@<AB等%&’’’$"

微粉碎囊心物

稀释溶解的明胶和阿拉伯胶溶液

混悬乳液

搅拌!!")值*+#,-+.!

-/0/’1

凝聚囊液

滴加甲醛’氢氧化钠溶液!

!"值#$%!&’(以下

固化囊

脱水干燥

微囊成品图&

相分离C凝聚法生产工艺

"前景展望

由于水产动物苗种幼体与成体间较大的营养生

理差异!食性也随着发育的进程而显著改变%如大部分对虾幼体在蚤状幼体阶段是植食性!到仔虾阶段转变为杂食性)到仔虾后期和幼虾期!随品种的差异分别会转变为肉食性或食腐屑食性P[<\;=和]"B$6

(D(滚筒干燥法

自从1<E<A=和FAB$GH&’>/I利用滚筒干燥工艺成

8LL&I%而且!苗种幼体动物的消化道简单!功能也在

不断变化!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停留时间短P^;$<=等6

功生产制备了鱼’虾开口饲料开始!该工艺方法就展示出其良好的应用前景"其生产的产品悬浮性好’营养破坏少’消化吸收利用率高!能一定程度上满足苗种开口饲料所具备的要求&JB$K等68LL8B’M$"但营养素的溶失较大!易污染水质"然而!已有的研究都是采用单滚筒干燥工艺来生产!其产量较低&*L!7LNKO"$!不太适合规模化生产"单滚筒工艺流程见如图8"

原料粗粉碎

滚筒干燥

图8超微粉碎分级筛分单滚筒工艺流程

混合

调浆

&’’>9^;$<=和_5A\BXE6&’7>R%因此!要开发有效的开

口饲料必须首先要了解苗种幼体动物的摄食行为和消化生理!从而设计开发出营养全面’易于消化吸收的开口饲料%由于现有加工工艺的限制!可以考虑首先制备系列的营养素微粒子!如高脂肪微粒’高蛋白微粒和糖微粒等!然后按一定比例混合后使用%

&参考文献-/篇!刊略!需者可函索$&编辑(高

雁!23456738#9:4;+<4;$

水产动物开口饲料的研究进展

作者:

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吴格天, 徐子伟, Wu Getian, Xu Ziwei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310018,浙江省杭州市石桥路198号省畜牧所饲料组饲料工业

FEED INDUSTRY2006,27(4)4次

1. 熊瑛.Xiong Ying 微粒饲料在鱼虾育苗中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饲料工业2005,26(24)

2. 汤保贵.陈刚.吴灶和.Tang Baogui.Chen Gang.Wu Zaohe 海水仔鱼开口生物饵料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饲料研究2006(4)

3. 盖力强.杜春霞.高欣.李同庆.安瑞永.Ge Liqiang.Du Chunxia.Gao Xin.Li Tongqing.An Ruiyong 不同开口饵料对江鳕仔鱼生长及存活率的影响[期刊论文]-河北渔业2008(8)

4. 骆忠明.李正友.赵谱远.周路.杨兴.LUO Zhong-ming.LI zheng-you.ZHAO Pu-yuan.ZHOU Lu.YANG Xing 鲟鱼苗种微粒饲料开口养殖试验[期刊论文]-水生态学杂志2009,2(3)

5. 袁锡立.刘本祥.薛治国.谭国良.颜忠.邬永忠 胭脂鱼仔鱼开口饵料的初步研究[期刊论文]-淡水渔业2004,34(2)6. 申晓东.Shen Xiaodong 螺旋藻培育罗氏沼虾溞状幼体初步试验[期刊论文]-淡水渔业2000,30(5)7. 曹洪泽 快速培育单胞藻技术[期刊论文]-河北渔业2002(4)

8. 孙东红.邹宁.赵红庆.李晓娜 褶皱臂尾轮虫的培养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水产2005(4)9. 谭树华.周杰良 轮虫强化培养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水产科技情报2002,29(5)

10. 陆开宏.华建权.陈贤龙 人工培育脊尾白虾蚤状幼体的饵料基础研究[期刊论文]-黄渤海海洋2001,19(4)

1.祝梅香.王天奇.张长勇.高昌.穆苑.孙德明 实验用斑马鱼剑尾鱼营养需求及饲料现状分析[期刊论文]-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09(12)2.李兵.张涛 两种斑马鱼的人工繁殖实验[期刊论文]-河北渔业 2008(11)

3.黄志强.李保国.罗富原.周韵箴.李锁丽 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化水产开口料[期刊论文]-中国饲料 2007(20)4.高平.吉红.于海淼.唐兰.贾玲.董捷.周继术 斑马鱼仔鱼人工开口饲料的初步研究[期刊论文]-水产科技情报 2007(4)

本文链接:/Periodical_silgy200604008.aspx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n8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