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几个

更新时间:2024-05-06 05:02: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几个“自以为是”

龙门县龙门中学 许银芳

内容摘要:新课改理念已深入人心,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片面、偏激的现象。如何认识、纠正这些偏差,教师务必摒弃五个“自以为是”。

关键词:新课标 自以为是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广大教师已清楚地意识到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尝试渗透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片面、偏激的现象:有的教师自以为少讲或不讲就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组织学生讨论就是互动式教学;自以为搞笑就等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没有运用多媒体等电化教学手段就算不上成功的课改教学;自以为讲了重难点就等于讲清了重难点等等。这些想法其实是曲解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使课堂教学走入了误区。为了让新课改精神得到贯彻落实,并取得实效,教师务必摒弃以下几个“自以为是”。

1、

自以为少讲或不讲就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意识,改变以教师为主“满堂灌”的局面,并不是彻底否定教师的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明确规定:改变以往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从“过于”一词我们不难看出,

1

探究性学习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与过于“满堂灌”相对而言的,并不是不要教师讲,并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重要的是教师必须“会讲”、“精讲”。我们所说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自主探究学习,进而形成语文能力和语文思想的活动过程。一句话,是在教师的主导下的定向活动。这时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促进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主体人格的完善、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去掌握新的学习方式。

2、

自以为多组织讨论就是互动式教学。

新课标所说的师生互动,是指教师在设计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具体情况,设计或引导学生提出有一定思维价值的问题,来引导学生人人参与思考和讨论,积极主动地学习,以培养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能力的活动过程。有的教师误认为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就是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认为只有讨论才是互动式教学最好的方式,而不管“问题”是否有讨论价值。真正的师生互动,应在教学的各个时间段,利用各种适当的时机,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师生互动,可以是有声的,也可以是无声的,并不能局限于热烈的讨论。吵吵闹闹的课堂表面上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实则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不一定有实效,这样的课堂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一种作秀。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难度很大,学生无从着手,只好坐在那里说闲话,有的问题没有思考价值,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学生随便说几句就说别的事去了。这样的讨论能有成效吗?这样的学习方式又如何能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呢?

3、

自以为搞笑就等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标倡导愉快学习,以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这就要求教师注意语言表达技巧,要有幽默感,富有激情;也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从视、听等各方面激趣;还可以讲故事、传说、笑话等。可是有不少教师以为激趣就是逗学生发笑,就是不断地讲笑话,甚至讲一些不三不四的低级下流的东西或夸大社会的阴暗面来迎合一些学生的不良心理。其实,这样做完全违背了新课标的激趣精神。我们倡导的激趣要求用名人名家学语文用语文的故事、文坛逸事以及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乐事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长久兴趣。因此,激趣是否成功,不仅要看学生是否发笑,更要看这种方式与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氛围是否融洽,是否恰到好处,并且能否让学生在笑声中有所悟,有所思,从而启迪思维,发展能力。

4、

自以为运用多媒休教学就是成功的课改教学。

新课改提倡在课堂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设备,采用多媒体手段组织教学。多媒体介入课堂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是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于是很多教师把备课的主要时间放在了制作课件上,其实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只是辅助,不是主导,更不能代替教师。运用多媒体是为了辅助教学,其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如果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不但发挥不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还有可能适得其反。作为教师,首先应把握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多媒体教学才会更加科学合理。

5、自以为讲了重难点就等于讲清了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整个知识体系中的某一知识点在本节课教学中必须要加以解决的知识点,是本节课的核心和完成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基础。教学难点是

3

为解决教学重点而进行的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那些学生不易听懂或掌握乃至运用起来有困难的知识点。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加以解决。从教育心理学上讲,这有利于提高学生有意注意的程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听课效率。但不能以为教师讲了重难点就等于讲清了重难点,更不等于学生掌握了重难点。教师是否讲清了重难点,学生是否掌握了重难点,与教师怎样讲解重难点有很大的关系。有资料表明,有的教师选择的切入点不当,起点过高或过低,知识点之间跳跃性太大,使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有的教师教学方法不当,重难点得不到突出;甚至有的教师吃不透教材,找不出教材重难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我们的业务素质。

一堂课可讲的内容很多,怎样抓关键,明重点,确实值得我们研究。我们认为,“低起点,小坡度,勤训练,重评价”不失为有效方法之一。“低起点”是指起点距离学生现有知识点近,这样学生学习就能循序渐进,符合心理学的认知规律;“小坡度”是指要分解重难点,由浅入深,这可减缓学生的学习难度,“勤训练”是指及时练习,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这有利于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教学实效;“重评价”是对训练情况及时予以评价,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求知状态。教学的重难点就是在这些教学环节与手段中被化解被各个击破的。

一言以蔽之:贯彻新课标精神,落实新课标要求,需要我们广大教师更新观念,改变课堂教学方法,调整课堂教学策略,在实效上下功夫、做文章,这样才能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008年8月

参考文献:1.《更新教育观念报告集》

2.《建筑生命的课堂》3.《教师观念与课堂实践》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mv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