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试题库(总)

更新时间:2024-06-21 02:3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5章 蒸发 一、选择题 1. 2. 3.

以下蒸发器属于自然循环型蒸发器的是( )蒸发器。

A、强制循环型 B、升膜 C、浸没燃烧 D、外热式

与加压、常压蒸发器相比,采用真空蒸发可使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温度差( ),总传热系数(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蒸发操作能持续进行的必要条件是( )。 A、热能的不断供应,冷凝水的及时排除。 B、热能的不断供应,生成蒸气的不断排除。 C、把二次蒸气通入下一效作为热源蒸气。 D、采用多效操作,通常使用2-3效。 4.

蒸发操作通常采用( )加热。 A、电加热法 B、烟道气加热

C、直接水蒸气加热 D、间接饱和水蒸气加热 5.

以下哪一条不是减压蒸发的优点( )。

A、可以利用低压蒸气或废汽作为加热剂 B、可用以浓缩不耐高温的溶液

C、可减少蒸发器的热损失 D、可以自动地使溶液流到下一效,不需泵输送 6. 7. 8. 9.

多效蒸发流程通常有三种方式,以下哪一种是错误的( )。 A、顺流 B、逆流 C、错流 D、平流 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中液体的流动称为( )。

A、自然循环 B、强制循环 C、自然沸腾 D、强制沸腾 蒸发操作中,二次蒸气的冷凝通常采用( )。

A、间壁式冷凝 B、混合式冷凝 C、蓄热式冷凝 D、自然冷凝

单效蒸发器计算中D/W 称为单位蒸汽消耗量, 如原料液的沸点为393K,下列哪种情况D/W最大? ( )。 A、原料液在293K时加入蒸发器 B、原料液在390K时加入蒸发器 C、原料液在393K时加入蒸发器 D、原料液在395K时加入蒸发器 10. 蒸发过程温度差损失之一是由于溶质存在,使溶液( )所致。

A、沸点升高 B、沸点降低 C、蒸汽压升高 11. 属于单程型的蒸发器是( )。

A、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 B、外热式蒸发器 C、降膜蒸发器 D、 悬筐式蒸发器

二、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9.

蒸发操作所用的设备称为________。

蒸发操作中,加热溶液用的蒸汽称为________,蒸发出的蒸汽称为________。

按二次蒸汽是否被利用,蒸发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按操作压强大小,蒸发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按蒸发方式不同,蒸发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蒸发过程中,溶剂的气化速率由________速率控制。 蒸发溶液时的温度差损失在数值上恰等于________的值。

蒸发操作时,引起温度差损失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杜林规则说明溶液的沸点与同压强下标准溶液的沸点间呈________关系。

20%NaOH水溶液在101.33kPa时因溶液蒸汽压下降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为________。 单效蒸发的计算利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关系。

10. 当稀释热可以忽略时,溶液的焓可以由________计算。 11. 单位蒸汽消耗量是指________,它时衡量________的指标。

1

12. 单位蒸汽消耗量愈________,蒸发装置的经济效益愈好。 13. 蒸发器的传热速率愈大,则生产能力愈________。 14. 多效蒸发中,效数愈多,则单位蒸汽消耗量愈________。 15. 多效蒸发的操作流程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6. 多效并流蒸发流程适于处理________的溶液。 17. 多效逆流蒸发流程适于处理________的溶液。 18. 多效平流蒸发流程适于处理________的溶液。 19. 为提高蒸发器的生产能力,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 20. 提高蒸发器的生产强度的措施有________和________。

21. 加热蒸汽提供的热量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2. 溶液的流向与蒸汽相同的多效蒸发流程称为 。

23. 杜林规则认为,一定浓度的某溶液在两不同压强下的沸点差与对应压强下水的沸点差的比值为 。

24. 蒸发操作得以实现的主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的不断导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 1. 2. 3. 4.

四、计算题 1.

常压单效蒸发中,每小时将10000kg的某水溶液从5%浓缩到25%。原料液温度为40十三点,分离室的真空度为60kPa,加热蒸汽压强为120kPa,蒸发器的管外总传热系数为2000W/(m2.℃),溶液的平均比热为3.6kJ/(kg.℃),操作条件下溶液的各种温度差损失为15℃,忽略热损失。求1.水分蒸发量;2.加热蒸汽消耗量;3.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2.

进料量为9000kg/h,浓度为1%(质量分率)的盐溶液在40℃下进入单效蒸发器并被浓缩到1.5%。蒸发器传热面积为39.1平方米,蒸发室绝对压强为0.04MPa(该压力下水的蒸发潜热r'=2318.6kJ/kg),加热蒸汽温度为110℃(该饱和温度下水的蒸发潜热r=2232k J/kg)。由于溶液很稀,假设溶液的沸点和水的沸点相同,0.04MPa下水的沸点为75.4℃,料液的比热近似于水的比热,Cp=4.174kJ/kg·K。试求:1.蒸发量、浓缩液量、加热蒸汽量和加热室的传热系数K。2.进料量增加为12000kg/h,传热系数、加热蒸汽压强、蒸发室压强、进料温度和浓度均不变的情况下,蒸发量、浓缩液量和浓缩液浓度又为多少?均不考虑热损失。

五、简答题 1.

蒸发操作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第6章 蒸馏

一、 选择题 1. 2.

当二组分液体混合物的相对挥发度为( )时,不能用普通精馏方法分离。 A、3.0 B、2.0 C、1.0 D、4.0

某精馏塔用来分离双组分液体混合物,进料量为100Kmol/h,进料组成为0.6 ,要求塔顶产品浓度不小于0.9,以上组A、60.5kmol/h B、66.7Kmol/h C、90.4Kmol/h D、不能确定 3.

在t-x-y相图中,液相与气相之间量的关系可按( )求出。

2

成均为摩尔分率,则塔顶产品最大产量为( )。

一般逆流加料法多效蒸发流程适合于粘度随温度和浓度变化较大的溶液的蒸发。 ( )

杜林规则认为,一定浓度的某溶液在两不同压强下的沸点差与对应压强下水的沸点差的比值为2。 ( )

一般并流加料法多效蒸发流程适合于粘度随温度和浓度变化较大的溶液的蒸发。 ( ) △’是指由于溶质的存在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 )

A、拉乌尔定律 B、道尔顿定律 C、亨利定律 D、杠杆规则 4. 5. 6. 7. 8.

q线方程一定通过x-y直角坐标上的点( )。

A、(xW,xW) B(xF,xF) C(xD,xD) D(0,xD/(R+1))

A、平衡线 B、操作线与q线 C、平衡线与操作线 D、平衡线与q线

精馏操作是用于分离( )。 A、均相气体混合物 B、均相液体混合物 C、互不相溶的混合物 D、气—液混合物 混合液两组分的相对挥发度愈小,则表明用蒸馏方法分离该混合液愈( )。 A、容易 B、困难 C、完全 D、不完全

设计精馏塔时,若F、xF、xD、xW均为定值,将进料热状况从q=1变为q>1,但回流比取值相同,则所需理论塔板数将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 不一定 9.

连续精馏塔操作时,若减少塔釜加热蒸汽量,而保持馏出量D和进料状况(F, xF,q)不变时,则L/V______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一定

10. 精馏塔操作时,若F、xF、q,加料板位置、D和R不变,而使操作压力减小,则xD______,xw______。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一定

11. 操作中的精馏塔,保持F,xF,q,D不变,若采用的回流比R< Rmin,则x D ______,xw______。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一定 12. 恒摩尔流假设是指 。

A、在精馏段每层塔板上升蒸汽的摩尔流量相等 B、在精馏段每层塔板上升蒸汽的质量流量相等 C、在精馏段每层塔板上升蒸汽的体积流量相等

D、在精馏段每层塔板上升蒸汽和下降液体的摩尔流量相等 13. 精馏过程的理论板假设是指 。

A、进入该板的气液两相组成相等 B、进入该板的气液两相组成平衡 C、离开该板的气液两相组成相等 D、离开该板的气液两相组成平衡 14. 精馏过程若为饱和液体进料,则 。

A、q=1,L=L′ B、q=1,V=V′ C、q=1,L=V′ D、q=1,L=V' 15. 全回流时的精馏过程操作方程式为 。

A、yn = xn B、yn-1 = xn C、yn+1 = xn D、yn+1 = xn+1

16. 精馏是分离( )混合物的化工单元操作,其分离依据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 )的差异。

A、气体 B、液体 C、固体 D、挥发度 E、溶解度 F、温度 17. 精馏过程的恒摩尔流假设是指在精馏段每层塔板( )相等。

A、上升蒸汽的摩尔流量 B、上升蒸汽的质量流量 C、上升蒸汽的体积流量 D、上升蒸汽和下降液体的流量 18. 精馏过程中,当进料为饱和液体时,以下关系( )成立。

A、q =0,L =L′ B、q =1,V =V′ C、q =0,L =V D、q =1,L =L′ 19. 精馏过程中,当进料为饱和蒸汽时,以下关系( )成立。

A、q =0,L =L′ B、q =1,V =V′ C、q =0,L =V D、q =1,L =L′ 20. 精馏过程的理论板假设是指( )。

A、进入该板的气液两相组成相等 B、进入该板的气液两相组成平衡 C、离开该板的气液两相组成相等 D、离开该板的气液两相组成平衡

3

L′/V′______,xD______ ,xW______ 。

( ),塔顶冷凝器热负荷( ),塔釜再沸器热负荷( )。

二元溶液的连续精馏计算中,进料热状态参数q的变化将引起( )的变化。

21. 某二元混合物,若液相组成

( )。

xA为0.45,相应的泡点温度为t1;气相组成yA为0.45,相应的露点温度为t2,则

A、t1?t2 B、t1?t2 C、t1?t2 D、不能判断

22. 两组分物系的相对挥发度越小,则表示该物系( )。

A、容易 B、困难 C、完全 D、不完全 23. 精馏塔的操作线是直线,其原因是( )。

A、理论板假定 B、理想物系 C、塔顶泡点回流 D、恒摩尔流假定 24. 分离某两元混合物,进料量为10kmol/h,组成

( )。

A、6.67kmol/h B、6kmol/h C、9kmol/h D、不能确定 25. 精馏塔中由塔顶往下的第n-1、n、n+1层理论板,其气相组成关系为( )。

A、

xF为0.6,若要求馏出液组成不小于0.9,则最大的馏出液量为

yn?1?yn?yn?1 B、 yn?1?yn?yn?1 C、 yn?1??yn?yn?1 D、不确定

26. 在原料量和组成相同的条件下,用简单蒸馏所得气相组成为xD1,用平衡蒸馏得气相组成为xD2,若两种蒸馏方法所

得气相量相同,则( )。 A、

xD1>xD2 B、 xD1=xD2 C、 xD1

27. 在精馏塔的图解计算中,若进料热状况变化,将使( )。

A、平衡线发生变化 B、操作线与q线变化 C、平衡线和q线变化 D、平衡线和操作线变化 28. 操作中的精馏塔,若选用的回流比小于最小回流比,则( ).

A、不能操作 B、

xD、xw均增加 C、 xD、xw均不变 D、 xD减小、xw增加

‘29. 操作中的精馏塔,若保持F、xF、xD、xw、V不变,减小xF,则( )

A、D增大、R减小 B、D减小、不变 C、D 减小、R增大 D、D不变、R增大

30. 用某精馏塔分离两组分溶液,规定产品组成。当进料组成为时,相应回流比为R1;进料组成为时,相应回流比为R2,

若,进料热状况不变,则( )。

A、R1R2 D、无法判断

31. 用精馏塔完成分离任务所需的理论板数为8(包括再沸器),若全塔效率为50%,则塔内实际板数为( )。

A、16层 B、12层 C、14层 D、无法确定

32. 在常压下苯的沸点为80.1℃,环己烷的沸点为80.73℃,欲使该两组分混合液得到分离,则宜采用( )。

A、恒沸精馏 B、普通精馏 C、萃取精馏 D、水蒸气精馏

33. 精馏操作中,若将进料热状况由饱和液体改为冷液体进料,而其它条件不变,则精馏段操作线斜率( ),提馏段

斜率( ),精馏段下降液体量( ),提馏段下降液体量(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34. 若连续精馏过程的进料热状况参数q=1/3,则其中气相与液相的摩尔数之比为( )。

A、1/2 B、1/3 C、2 D、3

35. 直接水蒸气加热的精馏塔适用与( )的情况,直接水蒸气加热与间接水蒸气加热相比较,当x、x、R、q、α、

回收率相同时,其所需理论板数要( ) A、多 B、少 C、 相等 D、无法判断

4

36. 某精馏塔内,进料热状况参数为1.65,由此可判定物料以( )方式进料。

A、饱和蒸汽 B、饱和液体 C、过热蒸汽 D、冷流体

37. 两组分的相对挥发度越小,则表示物系分离的越( )

A、容易 B、困难 C、完全 D、不完全 38. 二元溶液连续精馏计算中,进料热状况的变化将引起以下线的变化:

A、平衡线 B、操作线与q线 C、平衡线与操作线 D、平衡线与q线 二、填空题

1. 某连续精馏塔中,若精馏段操作线的截距为零,则馏出液流量为__________。

2. 当分离要求和回流比一定时,__________进料的q值最小, 此时分离所需的理论塔板数__________。 3. 蒸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化工单元操作。

4. 在精馏塔实验中,当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开始操作时的第一项工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实现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恒摩尔流假设成立的主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某精馏塔设计时,若将塔釜由原来间接蒸汽加热改为直接蒸汽加热,而保持xF,D/F,q,RxD不变,则W/F将_______,xw将_______,提馏段操作线斜率将_______,理论板数将_______。

8. 在只有一股进料无侧线出料的连续精馏操作中,当体系的压力、进料组成、塔顶、塔底产品组成及回流比一定时,进料状态q值愈大,提馏段的斜率就愈 ,完成相同的分离任务所需的总理论板数就愈 ,故5种进料状态种中, 进料所需的理论板数最少。

9. 直接蒸汽加热与水蒸汽蒸馏虽都是向釜液直接通入蒸汽,但其目的并不相同。前者是_______________ ,而后者_______________。

10. 操作中,若提馏段上升蒸汽量V增加,而回流量和进料状态(F,xF,q)仍保持不变,则R_____,xD_____,xw_____,L′/V′_____。

11. 操作时,若F、D、xF、q,加料板位置、V不变,而使操作的总压力增大,则xD ________,xW _____

12. 精馏塔的塔顶温度总低于塔底温度,其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之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精馏塔设计中,回流比越___________所需理论板数越少,操作能耗__________ 。但随着回流比的逐渐增大,操作费用设备费的总和将呈现________变化过程。

14. 恒沸精馏与萃取精馏主要针对________的物系,采取加入第三组分的办法以改变原物系的________。 15. 精馏设计中,当进料为气液混合物,且气液摩尔比为2:3,则进料热状态参数q值等于 。

16. 填料塔用于精馏过程中,其塔高的计算采用等板高度法,等板高度是指 ;填料层高度Z= 。 17. 简单蒸馏与精馏的主要区别是 。 18. 精馏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精馏过程的恒摩尔流假设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进料热状况参数的两种定义式为q=__________和q=_____________,汽液混合物进料时q值范围_______________。 21. 精馏操作中,当回流比加大时,表示所需理论板数_____________,同时,蒸馏釜中所需的加热蒸汽消耗量_____________,塔顶冷凝器中,冷却剂消耗量__________,所需塔径___________。

22. 精馏设计中,随着回流比的逐渐增大,操作费用_____________,总费用呈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过程。 23. 精馏操作中,当回流比加大时,表示所需理论板数_____________,同时,蒸馏釜中所需的加热蒸汽消耗量_____________,塔顶冷凝器中,冷却剂消耗量__________,所需塔径___________。

24. 某填料精馏塔的填料层高度为8米,完成分离任务需要16块理论板(包括塔釜),则等板高度HETP=___________。 25. 总压为1atm,95℃ 温度下苯与甲苯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1168mmHg与475mmHg,则平衡时苯的汽相组成=___________,苯的液相组成=___________(均以摩尔分率表示)。苯与甲苯的相对挥发度=___________。

26. 精馏处理的物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混合物,利用各组分_______________的不同实现分离。吸收处理的物系是_______________混合物,利用各组分_______________的不同实现分离。 和 。

5

27. 精馏操作的依据是 。实现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是

28. 气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气液两相温度 ,液相组成 气相组成。

29. 用相对挥发度α表达的气液平衡方程可写为 。根据α的大小,可用来 ,若α=1,则表示 。

30. 在精馏操作中,若降低操作压强,则溶液的相对挥发度 ,塔顶温度 ,塔釜温度 ,从平衡角度分析对该分离过程 。

31. 某两组分体系,相对挥发度α=3,在全回流条件下进行精馏操作,对第n、n+1两层理论板(从塔顶往下计),若已知

y4,.则y=n=0n+1 。全回流操作通常适用于 或 。

32. 精馏和蒸馏的区别在于 ;平衡蒸馏和简单蒸馏的主要区别在于 。

33. 精馏塔的塔顶温度总是低于塔底温度,其原因是 和 。

34. 在总压为101.33kPa,温度为85℃下,苯和甲苯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度α= ,平衡时液相组成xA00则相对挥发pA?113.6kPa、pB?46kPa,? ,气相组成为yA? 。

y?0.72x?0.275,则该塔的操作回流比为 ,馏出液组成

35. 某精馏塔的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为 。

36. 最小回流比的定义是 ,适宜回流比通常取为 Rmin。

37. 精馏塔进料可能有 种不同的热状况,当进料为气液混合物且气液摩尔比为2:3时,则进料热状况q值为 。

38. 在某精馏塔中,分离物系相对挥发度为2.5的两组分溶液,操作回流比为3,若测得第2、3层塔板(从塔顶往下计)的液相组成为x2流出液组成?0.45、x3?0.4,xD为0.96(以上均为摩尔分率),则第3层塔板的气相莫弗里效率为

EMV3= 。

39. 在精馏塔设计这,若保持

F、xF、q、D不变,若增加回流比R,则

xD ,xw ,

L/V 。

40. 在精馏塔设计中,若

F、xF、

xD、xW及

R一定,进料由原来的饱和蒸气改为饱和液体,则所需理论板数

‘NT 。精馏段上升蒸气量VL’ 。

、下降液体量L ;提馏段上升蒸气量V ,下降液体量

41. 操作中的精馏塔,增大回流比,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精馏段液气比L/V ,提馏段液气比L/V ,

’‘xD ,xw 。

42. 操作中的精馏塔保持F、xF、q、V不变,若釜液量W增加,则xD ,xw ,L/V 。 43. 在连续精馏塔中,若xF、xD、R、q、D/F相同,塔釜由直接蒸汽加热改为间接蒸汽加热,则所需理论板数

NT ,xw 。

6

44. 恒沸精流与萃取精馏的共同点是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和 。

第7章 吸收

一、选择题 1. 2. 3.

吸收操作的依据是( )。 A、挥发度差异 B、溶解度差异 C、温度差异 D、密度差异

在逆流吸收塔中,增加吸收剂用量,而混合气体的处理量不变,则该吸收塔中操作线方程的斜率会(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在吸收系数的准数关联式中,反映物性影响的准数是( ) A、Sh B、Re C、Ca D、Sc

4. 已知SO2水溶液在三种温度t1、t2、t3下的亨利系数分别为E1=0.35kPa、E2=1.1kPa、E3=0.65kPa则( )。

A、t1t2 C、t3 t2 5. 6.

在吸收塔中,随着溶剂温度升高,气体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将会( )。 A、增加 B、不变 C、减小 D、不能确定 下述说明中正确的是( )。 A、用水吸收氨属液膜控制

B、常压下用水吸收二氧化碳属难溶气体的吸收,为气膜阻力控制 C、用水吸收氧属难溶气体的吸收,为气膜阻力控制

D、用水吸收二氧化硫为具有中等溶解度的气体吸收,气膜阻力和液膜阻力都不可忽略 7.

下述说法错误的是( )。

A、溶解度系数H很大,为易溶气体 B、亨利系数E值很大,为易溶气体 C、亨利系数E值很大,为难溶气体 D、相平衡系数m值很大,为难溶气体 8.

扩散系数D是物质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 下列各因数或物理量与扩散系数无关的是 ( )。 A、扩散质和扩散介质的种类 B、体系的温度 C、体系的压力 D、扩散面积 9.

吸收塔的操作线是直线,主要基于如下原因( )。

A、物理吸收 B、化学吸收 C、高浓度物理吸收 D、低浓度物理吸收 10. 吸收操作的作用是分离( )。

A、气体混合物 B、液体混合物 C、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D、气液混合物 11. 通常所讨论的吸收操作中,当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则下列那种情况正确( )。

A、 回收率趋向最高 B、 吸收推动力趋向最大 C、 操作最为经济 D、 填料层高度趋向无穷大

12. 根据双膜理论,吸收质从气相主体转移到液相主体整个过程的阻力可归结为( )。

A、 两相界面存在的阻力 B、 气液两相主体中的扩散的阻力 C、 气液两相滞流层中分子扩散的阻力 D、气相主体的涡流扩散阻力

13. 根据双膜理论,当被吸收组分在液体中溶解度很小时,以液相浓度表示的传质总系数KL ( )

A、大于液相传质分系数k L B、近似等于液相传质分系数k L C、 大于气相传质分系数k G D、 近似等于气相传质分系数k G

14. 对某一汽液平衡物系,在总压一定时,温度升高,则亨利系数( )

A、变小 B、增大 C、不变 D、不确定

15. 吸收是分离( )混合物的化工单元操作,其分离依据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 )的差异。

A、气体 B、液体 C、固体 D、挥发度 E、溶解度 F、温度

7

16. 为使吸收过程易于进行,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压升温 B、加压降温 C、减压升温 D、减压降温

17. 吸收速率方程式中各吸收系数之间的关系是( )。

A、(KG) = (kG) +(H kL) B、(KG) = (H kG) +( kL) C、(KG) = (kG) +(m kL) D、(KG) = (m kG) +(kL) 18. 根据双膜理论,在气液接触界面处( )。

A、p i = c i B、 p i > c i C、p i < c i D、p i = c i/H

19. 物质在空气中的分子扩散系数随压强的增大而( ),随温度的升高而(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无法判断 20. 根据双膜理论,在气液接触界面处( )。

A、气相组成小于液相组成 B、气相组成大于液相组成 C、气相组成等于液相组成 D、气相组成与液相组成平衡 21. 为使操作向有利于吸收的方向进行,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压和升温 B、减压和升温 C、加压和降温 D、减压和降温

22. 吸收是分离( )混合物的化工单元操作,其分离依据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 )的差异。

A、气体 B、液体 C、固体 D、挥发度 E、溶解度 F、温度 23. 对难溶气体的吸收过程,传质阻力主要集中于( )。

A、气相一侧 B、液相一侧 C、气液相界面处 D、无法判断 24. 在吸收过程中,( )将使体系的相平衡常数m减小。

A、加压和升温 B、减压和升温 C、加压和降温 D、减压和降温

25. 对易溶气体的吸收过程,传质阻力主要集中于( )。

A、气相一侧 B、液相一侧 C、气液相界面处 D、无法判断

26. 实验室用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基本属于( )吸收控制,其气膜阻力( )液膜阻力。

①A、汽膜 B、液膜 C、共同作用 D、无法确定 ②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 27. 在双组分理想气体混合物中,组分A的扩散系数是( )。

A、组分A的物质属性 B、组分B的物质属性 C、系统的物质属性 D、仅取决于系统的状态

28. 含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中,溶质在气相中的摩尔组成与其在液相中的摩尔组成的差值为( )。

A、负值 B、正值 C、零 D、不确定

29. 某吸收过程,已知气膜吸收系数kY为2kmol/(m.h),液膜吸收系数kX为4 kmol/(m.h),由此判断该过程为( )。

A、气膜控制 B、液膜控制 .C、不能确定 D、双膜控制

30. 含低浓度溶质的气体在逆流吸收塔中进行吸收操作,若进塔气体的流量增大,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对于气膜控制系

统,起出塔气相组成将(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31. 含低浓度溶质的气体在逆流吸收塔中进行吸收操作,若进塔液体的流量增大,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对于气膜控制系

统,起出塔气相组成将(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32. 在吸收操作中,吸收塔某一截面上的总推动力(以气相组成表示)为( )。

A,Y-Y* B、Y*-Y C、Y-Yi D、Yi-Y

33. 在逆流吸收塔中,吸收过程为气膜控制,若将进塔液相组成X2增大,其它操作条件不变,则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OG将

( ),气相出口浓度将(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8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34. 在逆流吸收塔中当吸收因数A〈1,且填料层高度为无限高时,则气液平衡出现在( )。

A、塔顶 B塔上部 C、塔底 D、塔下部

35. 在逆流吸收塔中,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的溶质,平衡关系符合亨利定律。当将进塔气体组成Y1增大,其他操作条件

不变,起出塔气相组成Y2将( ),吸收率φ(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二、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9.

在吸收单元操作中, 计算传质单元数的方法很多,其中,采用对数平均推动力法计算总传质单元数法的前提条件是 。

吸收操作是吸收质从_______转移到_______的传质过程。在吸收操作中压力____________,温度________将有利于吸收过程的进行。

吸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化工单元操作。

逆流吸收操作中,当气体处理量及初、终浓度已被确定,若减少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将____,其结果是使出塔吸收液的浓度_______, 而吸收推动力相应_________。

用亨利系数E表达的亨利定律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在常压下,20℃时, 氨在空气中的分压为69.6mmHg, 与之平衡的氨水浓度为10(kg NH3 (100kg)H2O).此时亨利系数E=________,相平衡常数m=______. 对于难溶气体,吸收时属于 控制的吸收,强化吸收的手段是 。 吸收操作中,温度不变,压力增大,可使相平衡常数 ,传质推动力 。

某气体用水吸收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气液平衡线和操作线均为直线,其平衡线的斜率可用 常数表示,而操作线的斜率可用 表示。

吸收是指 的过程,解吸是指 的过程。

10. 溶解度很大的气体,吸收时属于 控制,强化吸收的手段是 。 11. 在气体流量,气相进出口组成和液相进口组成不变时,若减少吸收剂用量,则传质推动力将 ,操作线将

平衡线。

12. 吸收因数A可以表示为______,它在Y—X图上的几何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在一逆流吸收塔中,若吸收剂入塔浓度下降,其它操作条件不变,此时该塔的吸收率 ,塔顶气体出口浓

度 。

14. 在低浓度难溶气体的逆流吸收塔中,若其他条件不变而入塔液体量增加,则此塔的液相传质单元数N(l)将_______,

而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OG将_______,气体出口浓度y(a)将_______。

15. 对接近常压的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总压增加时,亨利系数 ,相平衡常数m ,溶解度系数

H (增加、减少、不变)。

16. 在一逆流吸收塔中,吸收剂温度降低,其它条件不变,此时塔顶气体出口浓度 出塔溶液组成 。 17. 对易溶气体的吸收过程,阻力主要集中于 。 18. 若传质总系数与分系数之间的关系表示为

-1

111??KGHkLkG11H??KLkLkG,则其中的

1kG表示____________,当____________项

可以忽略时表示该吸收过程为气膜控制。 19. 若传质总系数与分系数之间的关系表示为

以忽略时表示该吸收过程为液膜控制。

20. 传质单元数NOG反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任务所要求的液体浓度变化越_______________,过程的

平均推动力越______________,所需的传质单元数NOG 越大。

21. 在填料塔中用水吸收氨。欲提高吸收速率,增大 相的流量比增大另一相的流量更有效。

22. 在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总压操作降低时,亨利系数E将 ,相平衡常数m将 ,溶解度系数 9

,则其中的

1kL表示____________,当____________项可

H将 。 23. 亨利定律表达式

p*?Ex,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值很小,说明该气体为 气体。 p*?cH,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H值很大,说明该气体为 气体。

24. 亨利定律表达式

25. 在吸收过程中,KY和ky是以 和 为推动力的吸收系数,它们的单位是 。 26. 若总吸收系数和分吸收系数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111??KGkGHkL,其中

1kG表示 ,当 项可忽略

时,表示该过程为气膜控制。

27. 在1atm、20℃下某低浓度气体被清水吸收,若气膜吸收系数

,液膜吸收系数为kG?0.1kmol(/m2.h.atm)/m3.atm),溶质的溶解度系数H?150kmol(,则该溶质为 气体,气kL?0.25kmol(/m2.h.atm)相总吸收系数KY/m2.h)。 ? kmol(28. 一般而言,两组分A、B的等摩尔相互扩散体现在 单元操作中,而组分A在B中单向扩散体现在 单

元操作中。

29. 在吸收过程中,若降低吸收剂用量,对气膜控制体系,体积吸收总系数KY?值将 ,对液膜控制物系,体积吸

收总系数KY?值将 。

30. 双膜理论是将整个相际传质过程简化为 。

和 等无关。

32. 在吸收过程中,若减小吸收剂的用量,操作线的斜率 ,吸收推动力 。 33. 在吸收过程中,物系平衡关系可用Y*?31. 吸收塔的操作线方程和操作线是通过 得到的,它们与 、

mX(表示,最小液气比的计算关系式

L)min=。 V34. 某吸收过程,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体中的溶质组分A,混合气进塔组成为0.1,出塔组成为0.02(均

为摩尔比),已知吸收因数A为1,若该吸收过程所需理论板数为4层,则需传质单元数为 。三、计算题

1.

某吸收塔填料层高4m,用水吸收尾气中的有害成分A。在此情况下,测得的浓度如图所示。已知平衡关系为Y=1.5X。求1.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2.操作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多少倍?3.由于法定排放浓度规定y2.必须小于0.002,所以拟将填料层加高。若液气比不变,问填料层应加高多少?(4)画出填料加高前后吸收操作线的示意图。

2.

在常压逆流填料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焦炉气中氨,焦炉气处理量为500标准m/h,进塔气体组成y1 为0.0132(摩尔分率)。氨的回收率为0.99。水的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5倍。焦炉气入塔温度为30℃,空塔气速为1.1m /s 。操作条件下平衡关系为Y =1.2X(X ,Y 为摩尔比)。气相体积总吸收系数KY a为200 kmol /m.h,试求:1.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OG ;2.填料层高度Z。

3

*

3

3. 用清水吸收含甲醇0.03(摩尔分率)混合气中的甲醇。进塔气体的流量为1322 标准m3/h。要求甲醇

的回收率为90%,操作条件下气液平衡关系为Y=1.18X,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为2.2×10-2 kmol/ m3?s。若塔径为1m,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1.8倍,试求:1.出塔液相浓度;2.最小液气比;3.传质单元数;4.所需填料层高度。

第8章 气液分离设备

一、选择题

10

1.

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板式塔内气液逐级接触,填料塔内气液连续接触 B、精馏用板式塔,吸收用填料塔 C、精馏既可以用板式塔,又可以用填料塔 D、吸收不可以用板式塔,但可以用填料塔

2.

在精馏塔的设计中,设计思想是:在全塔汽液两相总体呈( )接触,而在每一块塔板上汽液两相以( )方式接触。

A、逆流 B、并流 C、错流 D、不确定

3.

溢流液泛是由于( )造成的。

A、降液管通过能力太小 B、 液流分布不均匀 C、塔板上严重漏液 D、液相在塔板间返混

4. 5. 6.

下列属于错流塔板的有( )。

A、喷射塔板 B、浮阀塔板 C、舌形塔板 D、浮舌塔板

下面三类塔板相比较,操作弹性最大的是( ),单板压降最小的是( ),造价最低的是( )。 A、筛板塔 B、浮阀塔 C、泡罩塔

在板式塔设计中,加大板间距,负荷性能图中有关曲线的变化趋势是:液泛线( ),液沫夹带线( ),漏液线( )。

A、上移 B、不变 C、下移 D、不确定 二、填空题

7. 8.

填料的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实体填料和网体填料两大类,请写出三种常见的填料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料塔的塔径与填料直径之比不能太小,一般认为比值至少要等于_______。填料塔适宜的空塔气速一般可取_______气速的50%~80%。

9. 筛板塔两相接触的传质面积为 。若处理的液体量很大或塔径很大时,一般采用 ,以达到 的目的。

10. 板式塔与填料塔比较:精馏操作中,对易起泡体系应选用 塔更适合;对热敏性物系,精馏塔此时应选用

塔更适合。

11. 填料塔的持液量增加,则压降 ,动力消耗 ,汽液允许流速度 。 12. 写出三种常见填料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 写出三种常用板式塔的名称 、 、 。

14. 在浮阀塔的负荷性能图中,塔的适宜操作范围通常是由下列5条边界线圈定的;雾沫夹带线:液泛线: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塔板负荷性能图由 、 、

、 、 线所组成。

16. 板式塔的全塔效率是指 与 之比。

17. 实体填料的类型有(写出三种)

18. 板式塔的三种不正常操作现象是 、 和 。

19. 板式塔的单板效率是指气相(或液相) 与 之比。 20. 生产中常用的三种塔板型式是 。

21. 板式塔的设计原则是:总体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每层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上

22. 请说出三种填料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气体通过塔板的阻力可视作是__________的阻力和_____________的阻力之和。

24. 评价气液传质设备性能的主要指标是 、 、 、 和 。 25. 按结构塔设备分为 和 。按气液接触方式分为________和 。填料塔是 接触式气液

11

传质设备,塔内 为连续相, 为分散相。错流板式塔是 接触式气液传质设备,塔内

为连续相, 为分散相。

26. 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板式塔类型 、 、 、 和 。 27. 板式塔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非理想流动有 、 、 、 和 。 28. 板式塔设计中,加大板间距的优点是 和 。缺点 。

29. 板式塔的负荷性能图由型 、 、 、 和 五条

曲线包围的区域构成。

30. 负荷性能图的作用是 、 和 。 31. 评价填料性能优劣的主要参数为 、 和 。

32. 在填料塔的?P/z?u曲线上,有 和 两个折点,该两个折点将曲线分为三个区,它们分别

是 、 、 ;塔的操作应在 四、简答题

塔板负荷性能图是由哪几条线组成的?

第9章 萃取

一、选择题

1. 2. 3. 4.

与单级萃取相比,如溶剂比、萃取比、萃取相浓度相同,则多级逆流萃取可使萃余分率( B )。 A、增大; B、减小; C、基本不变; D、增大、减小均有可能。

在B-S部分互溶的单级萃取过程中,若加入的纯溶剂量增加而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萃取液浓度y'( A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变化趋势不确定 以下不属于萃取相平衡关系的曲线为( B )。

A、溶解度曲线 B、操作线 C、联接线 D、分配曲线 在进行萃取操作时,应使( C )。

A、分配系数大于1 B、分配系数小于1 C、选择性系数大于1 D、选择性系数小于1

5.

在B、S部分互溶物系中加入溶质A,将使B、S互溶度( );降低操作温度,B、S互溶度将( ) 萃取相组成( A ),萃取液组成( B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6.

对B、S部分互溶物系进行单级萃取,若原料液量及组成不变,而萃取剂S的量增加时,萃取相组成( ),萃取液组成(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7. 8. 9.

在萃取过程中,若F代表原料液量,S代表萃取剂量,M代表混合液量,E代表萃取相量,R代表萃余相量,则( B ) A、F+R=M B、F+S=M C、F+E=M D、S+E=M

在萃取过程中,若F代表原料液量,S代表萃取剂量,E代表萃取液量,R代表萃余液量,则有( C )。 A、S+R‘=F B、E’+S=F C、R‘+E’=F D、S+E‘=R’

在单级萃取中,在保持原料液组成xF及萃余相组成xA不变的条件下,用含有少量溶质A的萃取剂代替纯溶剂,则萃取相组成yA将( ),萃取液与萃余液量E/R的比值将( )。 A、增大 B、不变 C、降低 D、不一定

10. 用萃取剂S对A、B混合液进行单级萃取,当萃取剂用量加大时(F、x保持不变),则所得萃取液的组成y

F

‘A将( A ),

萃取率将( D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一定

11. 对于一定的物系,影响萃取分离效果的主要因素是( )与( )。

A、温度 B、原料液量F C、萃取剂量S D、溶剂比S/F

12

二、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9.

稀释剂B与萃取剂S的互溶度愈 ,操作温度愈 ,两相区面积就愈 ,愈不利于萃取分离。 在萃取塔实验中,维持塔内两相界面稳定的较好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多级错流萃取过程的计算中,每使用一次平衡关系(即联结线),说明需要 。

三角形坐标图上任一边上的点代表一个 元混合液组成点,三角形内的任一点代表一个 元混合液组成点,三角形的任一顶点代表一个 组成点,

在多级逆流萃取中,欲达到同样的分离程度,溶剂比愈大则所需理论级数愈 。 萃取是利用 的过程。

在单级萃取器中用纯溶剂S提取两组分混合液中的组分A,测得萃取相和萃余相中组分A的质量分率分别为0.39和0.20。操作条件下B与S可视为不互溶,则组分A的分配系数kA= ,溶剂的选择性系数β= 。 萃取操作中,稀释剂与萃取剂的互溶度愈 ,选择性系数β愈 ,得到的萃取液组成愈 。 萃取剂S与稀释剂的B的互溶度愈 ,分层区面积愈 ,可能得到的萃取液的最高组成愈 。

‘ymax10. 若萃取相和萃余相在脱溶剂后具有相同的组成,并且等于原料液的组成,则说明萃取剂的选择性系数β= 。

11. 当萃取剂的用量为最小时,将出现 ,此时所需的理论级数为 。

12. 选择萃取剂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 、 13. 与 。

14. 萃取中根据两相接触方式的不同,分为 和 ;根据加料方式的不同,级式萃取又分

为 、 和 。

15. 多级错流萃取的特点是 、 、和 。 16. 多级逆流萃取的特点是 、 、 和 。 17. 为提高萃取分离效果,分散相应选择 与 的液相。

第10章 干燥

一、选择题

1.

温度为t0湿度为H0,相对湿度为φ0的湿空气经过间壁蒸汽加热的预热器后,空气的温度为t1,湿度为H1,相对湿度为φ则( )。

A、 H1>H0 B、 φ0>φ1 C、H1φ1

1

2. 3.

物料的平衡水分一定是( )。 A、非结合水分 B、自由水分 C、结合水分 D、临界水分

已知湿空气的下列哪两个参数,利用H—I图可以查得其它未知参数( )。 A、水汽分压P,湿度H B、露点td,湿度H C、湿球温度tw,干球温度t D、焓I,湿球温度tw

4. 5.

湿空气通过换热器预热时,该过程的经历为( )。

A、等焓过程 B、等相对湿度过程 C、等温过程 D、等湿度过程 空气的饱和湿度Hs是湿空气的如下参数的函数:( ) 。 A、 总压及干球温度; B、 总压及湿球温度 C、 总压及露点 D、 湿球温度及焓

6. 7. 8.

已知湿空气的下列哪两个参数,利用t-H图或H-I图,可以查得其他未知参数( )。 A、 (tw ,t) B、 (td ,H) C、 (p ,H) D、 (I ,tw)

对于一定干球温度的空气, 当其相对湿度愈低时,其湿球温度 ( )。 A、 愈高 B、 愈低 C、 不变 D、 不一定,尚与其它因素有关。

对湿空气的预热过程,随温度的提高空气的湿度( ),相对湿度( ) ,焓值 ( )。

13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无法判断

9.

物料中的水分超过X 的那部分水分称为( )。

A、平衡水分 B、结合水分 C、非结合水分 D、自由水分

*

10. 在湿空气的预热过程中,随着湿空气温度的升高,湿空气的湿度( ),相对湿度( ),焓值( )。

A、增加 B、不变 C、降低 D、无法判断

11. 在湿空气的H—I图上,已知湿空气的两个参数( ),即可确定湿空气的状态点。

A、H和td B、t和tW C、p和H D、I和tW

12. 在等焓干燥过程中,湿空气的温度( ),湿空气的湿度( ),湿空气的相对湿度( )。

A、增加 B、不变 C、降低 D、无法判断

13. 露点是指湿空气在( )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A、等温增湿 B、等湿降温 C、等湿升温 D、等温减湿

14. 在等焓干燥过程中,湿空气的温度( ),湿空气的湿度( ),湿空气的相对湿度( )。

A、增加 B、不变 C、降低 D、无法判断

15. 已知湿空气的如下两个参数,便可确定其它参数( )。

A、 H,p B、 H,td C、 H,t D、 I,tas

16. 湿空气在预热过程中不变的参数是( )。

A、焓 B、相对湿度 C、湿球温度 D、露点

17. 当空气的相对湿度φ=60%时,则其三个温度t干球温度、t18. 物料的平衡水分一定是( )。

w

湿球温度、td露点之间的关系为( )。

A、 t=tw=td B、t>tw>td C、 t< twtw=td A、结合水分 B、非结合水分 C、临界水分 D、自由水分

19. 同一物料,如恒速阶段的干燥速率加快,则该物料的临界含水量将( )。

A、不变 B、减小 C、增大 D、不一定

20. 已知物料的临界含水量为0.18(干基,下同),现将该物料从初始含水量0.45干燥至0.12,则干燥终了时物料表面温

度?为( )。

A、??tw B、??tw C、??td D、??t

21. 利用空气作介质干燥热敏性物料,且干燥处于降速干燥阶段,欲缩短干燥时间,则可采取的最有效的措施是( )。

A、提高干燥介质的温度 B、增大干燥面积,减薄物料厚度 C、降低干燥介质的相对湿度 D、提高空气的流速

二、填空题

1.

在干燥操作中,常根据物料中所含的水分被除去的难易程度而划分为______水分和_______水分,还可根据物料中所含水分在一定条件下能否用对流干燥的方法将其除去划分为______水分和_____水分。

2. 3. 4.

如图是干燥速率曲线,图中AB段称为干燥的预热阶段,BC段称

为____________阶段,CDF段称为____________阶段。 干燥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化工单元操作。

湿空气经预热后相对湿度φ将_______。对易龟裂的物料,常采用_______的方法来控制进干燥器的φ值。干燥操作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干燥过程是_______相结合的过程。

5.

在用热空气干燥某固体物料的实验中,干湿球温度计的读数的用

14

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平衡水分不仅与湿物料种类有关,还与 有关。因此,同一湿物料根据干燥条件的不同,可具有 的平衡水分。

7. 用热空气干燥固体湿物料中的水分,此干燥操作能够进行的必要条件是 。 8. 物料的平衡水分一定是 。

9. 物料中的平衡水分的多少与____________性质和_____________性质有关。

10. 恒速干燥阶段除去的水分为__________降速干燥阶段除去的水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整个干燥过程除去的水分都

是 _____________水分 。

11. 物料中的结合水分的多少与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有关。

12. 饱和空气在恒压下冷却, 温度由t降至t,此时其相对湿度 ,湿球温度 ,.露点 。 13. 若维持不饱和空气的湿度H不变,提高空气的干球温度,则空气的湿球温度 ,露点 ,相对湿度 。(变

1

2

大,变小,不变,不确定)

14. 干燥操作中, 干燥介质(不饱和湿空气)经预热器后湿度 , 温度 。当物料在恒定干燥条件下用空气进行

恒速对流干燥时,物料的表面温度等于 温度。

15. 已知在t=50℃、P=1atm时, 空气中水蒸汽分压Pv =55.3mmHg,则该空气的湿含量H= ;相对湿

度Φ= ;(50℃时,水的饱和蒸汽压为92.51mmHg)

16. 当空气的温度t 、湿度H 一定时,某物料的平衡含水量为X ,若空气的湿度H 下降,则平衡含水量 。 17. 恒定干燥条件下,恒速干燥阶段属于 控制阶段,降速干燥阶段属于 控制阶段。

18. 常压下,湿度H 一定的湿空气,当气体温度t 升高时,其露点t 将 ,而当总压P 增大时,t将 。 19. 在干燥过程中,干燥介质的作用是 。

20. 恒速干燥阶段又称为表面汽化阶段,此阶段汽化的水分为 水分,干燥速率取决于 。 21. 对不饱和湿空气,湿球温度 露点温度;而对于饱和湿空气,绝热饱和温度 干球温度。 22. 降速干燥阶段又称为物料内部水分扩散阶段,此阶段汽化的水分为 水分,干燥速率取决

*

d

d

于 。

23. 对不饱和湿空气,湿球温度 露点温度;而对于饱和湿空气,绝热饱和温度 干球温度。

24. 恒定干燥条件是指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不变。

25. 当物料在恒定干燥条件下用空气进行恒速对流干燥时,物料的表面温度等于_________温度,此时干燥除去的是

_________水分。

26. 不饱和湿空气,干球温度__________湿球温度,露点_______湿球温度,干燥操作中,干燥介质(湿空气)经预热后湿

度_________,温度_______。当物料在恒定干燥条件下用空气进行恒速对流干燥时,物料的表面温度等于_________温度。

27. 物料的平衡水份分必定是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_肯定是自由水份,一般来说,恒速干燥阶段汽化的水份为

_______________,当物料的含水量降至__________,便转入降速阶段。

28. 对于不饱和的湿空气,干球温度__________湿球温度,露点_______湿球温度。

29. 对流干燥操作的必要条件是 ;干燥过程是

相结合的过程。

30. 在101.3kPa的总压下,将饱和空气的温度从t降至t,则该空气的下列状态参数变化的趋势是:相对湿度φ ,

1

2

湿度H ,湿球温度tw ,露点温度td 。

31. 在实际的干燥操作中,常用 来测量空气的湿度。

32. 恒定的干燥条件是指空气的 、 、 均不变的干燥过程。

33. 恒速干燥阶段又称 影响该阶段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降速干燥阶段又称

控制阶段,影响该干燥阶段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

34. 理想干燥器或绝热干燥过程是指 ,干燥介质进入和离开干燥器的焓

值 。

1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mj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