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有无相生》-教师版
更新时间:2023-11-17 02:2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老子《有无相生》教案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有无相生》教案
知能准备
【学习目标】
1.体会老子关于事物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培养客观看待问题的精神 2.根据上下文辨析实词和虚词及特殊句式 做到熟练翻译课文,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学习重点】
掌握各类文言现象。 【学习难点】
体会老子关于事物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
【学思指导】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文章,体会作者的哲学思想。 【板书设计】
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
自以为是,有道者不处 (1、3、4)
有无相生 伟大来自于平凡
做事要有预见,善始善终(5、6) 课前预习
一、 基础梳理 1. 作者:
老子,(春秋)末期人,姓李名耳字聃,道家创始人。生卒年月不可考,约生于公元前580年,约死于公元前500年。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他母亲怀了九九八十一年身孕,从腋下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在道教中,老子是太上老君的
第十八个化身。史载,曾任周王室史官,孔子曾经向他问礼。晚年见周王室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过着隐居生活。 2.作品:
传世的《老子》(又名《道德经》)一书,成于老子后学之手,一共有八十一章,分上、下篇,集中表现了老子的思想。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道”就是(自然),路,(道理),法则,(规律)。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世间一切皆有道生出,道是万事万物的本源。 老子的主张是“(无为),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整体感知
1.朗读。读准字音,尤其是诗句要读出节奏和语气的轻重缓急。在课文中行批生字注音。 ......
2.强调字音:
(1)斯恶(è)已 (2)音声相和(hè) (3)共一毂(gǔ) (4)埏埴(shānzhí)以为器 (5)凿(záo)户牖(yǒu)以为室 (6)自见(xiàn)者不明,自矜(jīn)
者不长(zhǎng) (7)曰余食赘(zhuì)形,物或恶(wù)之 (8)其脆易泮(pàn) (9)起于累(l?i)土
3. 整理通假字、古今异义及词类活用。 4. 特殊句式
抱怨以德 ( )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 ) 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 ( )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 )
【设计意图】学习课文,必须先读懂文章的意思。
一、导入: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 宇宙中各个部分都可以分为相互对立的两半:地分为高山和平原,水分为淡水和咸水??气候分为冬和夏、春和秋”,“没有那些非正义的事情,人们也就不知道正义的名字”。与此相仿,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也有一位哲学家提出过类似的观点:“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声音相和,前后相随”。”大家知道这位哲学家是谁吗?(老子)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老子>选读》中的《有无相生》这篇课文。
二、课堂引讨 【展示互动一】
1.小组内代表分别诵读、翻译。
2. 梳理。 天下皆知美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结构独立性)为(判断词,是)美,斯(连词,那么、就)恶(丑,与“美”相对)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副词,互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对照,比较),高下相盈(充满),音声相和(应和),前后相随,恒也。(《老子》第二章) 3.分析。
(1)《老子》把很多社会人生现象提炼为一系列的对立项,比如(美与丑)、(善与恶)、(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等等,认为所有这些因素都是相反相成的。
(2)问题探究:“美丑相对”“有无相生”“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都不难理解,可“难易相成”该如何理解呢?
传世《老子》第六十三章有一句话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意思是指,天底下困难的事一定产生于一件件容易的事。比如人们常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
子做好事。做一件好事这是“易”,无数个做一件好事加在一起,或者说一辈子做好事,这就难了——也正因为很难,所以更加可贵。这个例子就显示了“易”生成“难”的道理。在面对某个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人们由于把解决这一问题看得很难,就更加谨慎更加用心更加用力地去面对它,结果问题反倒容易解决;相反,人们由于把解决这一问题看得很容易,不够慎重不够用心不够用力地去面对它,结果问题反倒难以解决了。这里面也包含了有难生成易,有易生成难的道理。 【展示互动二】研读第3则。 1.小组内代表分别诵读、翻译。
2. 梳理。 企(踮着脚跟)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通“现”表现)者不明,自是(意动用法,以……为是)者不彰,自伐(夸耀)者无功,自矜(夸耀)者不长(得到尊重)。其(如果)在(存问、询问)道也,曰余食赘(肉瘤)形,物(指牲畜)或(有的)恶(厌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居于、立身)。(《老子》二十四章) 3.分析。
《老子》更值得称道的一点,是它对(矛盾对立项)的辩证把握和持守。在《老子》看来,(“自见”“自是”“自伐”“自矜”)都是要不得的,“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是一种态度,“自见”“自是”“自伐”“自矜”是另一种态度,一般人认为后种态度距离目的更近,可是《老子》认为应该选择前一种。因为自见而不明,自是而不彰,自伐而无功,自矜而不长,因为“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二十二章)。 【展示互动三】
研读第4节、5节、6则。。
1.小组内代表分别诵读、翻译。
2. 梳理。 知人(了解别人)者智,自知(了解自己)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qiáng,刚强)。知足者富。强(qiǎng,尽力,竭力)行者有志。不失其所(名词,地方,位置)者久。死而不亡(通“妄”,荒谬)者寿。 3.分析。
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圣明(即了解自己更重要)。战胜别人的人有劲儿,战胜自己的仁刚强(即战胜自己更重要)。知道满足的人就是富人。确定不移、竭力实行的人有意志。不丧失合适位置的人(比如那些自知、自胜的人)能够长久。死得不荒唐的人即正常死亡的人就是长寿的。
《老子》所体现出来的有关“自知、自胜、知足、强行的人”的看法,都显示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理解,对今人的启示意义是深刻的。 5.小组内代表分别诵读、翻译。
6.梳理。 为(意动用法,把??当做有为)无为(道家指清静虚无、顺其自然),事(意动用法,把??当做事业)无事(道家指无为而治),味(意动用法,把??当做有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名词,难事)于(介词,从)其易(名词,容易处),为大(名词,大事)于其细(名词,细小处)。天下难事必作(开始)于易(名词,容易的事),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名词,细小的事)。是以圣人终不为大(名词,大事),故能成其大(名词,伟大)。 夫轻诺必寡(使动用法,使??减少)信,多易(意动用法,把??看得容易)必多(使动用法,使??增多)难。是以圣人犹难(意动用法,把??看得困难)之,故终无难矣。 7.分析。
依然是从一系列对立项的逻辑关系中来考量事物、思考问题,使《老子》充满了一种智慧。
8.小组内代表分别诵读、翻译。
9. 梳理。 其安易持,其未兆(名词作动词,显露迹象)易谋,其脆易泮(通“判”,分离),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通“蔂”,装土的工具)土。千里之行(即“行千里”),始于足下。 民之从事(做事、行事),常于(在)几成(几乎成功)而败(使动用法,使??失败)之。慎(慎重对待)终如始,则无败事。 10、分析。
本则体现了《老子》看待问题的(前瞻性)。
【精编精练】
对于“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的说法,你怎样看待?
《老子》辩证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对立项的列举中,特别重视“柔”“弱” “贱”的一方。这就是有名的“守柔曰强”的思想。这除了教导统治者要谦虚谨慎、重视基础(“圣人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之外,主要是要人们注意到只有处于“柔”“弱”的一方,才永远不会被战胜。这就是说,不但不要过分地暴露了自己的才能、力量和优势,要善于隐藏优势或强大,而且不要去竞赛或争夺那种强大。要“守雌”“贵柔”“知足”,这样就能保持住自己,就能持久而有韧性,就能战胜对方而不被转化掉。这一观念在总结世事经验、开启人生智慧上曾起过作用。从“老子不为天下先”“先让一步然后还手”到“哀兵必胜”“宁受胯下之辱”“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等,在忍让和委屈中以求得生存的可能和积蓄力量,用以夺取最后的胜利。这也属于中国的智慧。它仍然承续了不动情感、清醒冷静的理智态度和不失主体活动的特征,以服务于家族、邦国和个体的生存。它不是明晰思辨的辩证法,而是维护生存的辩证法??
【设计意图】围绕本课的主要内容,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师及时点拨与生共同评价
【及时反馈】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斯恶(è)已; 物或恶(wù)之
B、自胜者强(qiáng); 强(qiáng)行者有志
C、音声相和(hé); 自矜者不长(cháng) D、常于几(jī)成而败之 死而不亡(wáng)者寿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正在阅读:
老子《有无相生》-教师版11-17
化学学科思想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初探06-08
jsp考试管理系统毕业设计(含源文件)05-06
功能文体学在大学英语说明文写作中的应用08-11
老年人尿路感染的病因分析及治疗05-13
现代汉字的性质和特点08-10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相生
- 有无
- 老子
- 教师
- 春季学期开学检查通知及通告
- PADS常见问题解答
- 简易水下无线通信系统
- 建设工程施工公路(二建)精讲班第18讲作业卷
- 2014年天津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最新预测试卷 - 2
- 会展知识产权保护
- 民法总则复习
- 重磁实验报告(地大) - 图文
- 孝敬父母主题班会
- “十二五”中国经济展望及热点问题分析 课程的考试 70分
- 全球直线电机市场调研报告
- 河北省锻件及粉末冶金制品行业企业名录2018版775家
- 音体美工作总结
- 卖鞋之路(一年掘金2千万)
- 工程测量试卷
- 第3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卷 - 图文
- 江苏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客户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工作指引(暂行)-2012完整版 doc
- 我眼中的涓生和子君
- 浪潮软件报表系统操作说明书
- CCNA第1章考试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