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小故事

更新时间:2023-10-27 00:3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按:天主教上海教区正在推动上海先贤徐光启教友列品事宜。在此编写一些徐公的小故事,一为效法自勉,二为推介给主内兄弟姐妹分享,以认识我们的先贤——徐光启。)

1,惜恩师辞世兮 留棺索以念君

1611年夏天,利公玛窦神父的墓地改建竣工,11月举行葬礼,徐公光启先生率领北京的教友们参加,并主持仪式。

在丧礼中,所有在场的人,无论是教友还是利公生前的同道友好,都满怀哀伤之情,仿佛悼念的是自己的生身父亲一样。而主持丧礼的徐光启先生,更是悲痛万分。利公玛窦神父对他来说,亦师亦友。往事一桩桩、一幕幕,断断续续地浮现在他脑海。他回想起两人相互交流中西文化时得意而忘言的微笑,回想起一同翻译数学著作时忽来灵感的情景,回想起向利公请教信仰道理时的豁然开朗之感,回想起利公的幽默、聪慧、令人敬慕的举止言谈,而如今斯人已去,音容婉在,怎不让他悲从中来!

葬礼上,徐光启先生没有顾及自己高官显宦的地位和尊容,任凭悲伤的泪水扑簌簌地落下。对利公离世的忧戚和不舍,使他禁不住伸出双手,和落棺的随从们一起拿起绳索,帮助他恩师兼益友利公的棺椁葬入地下,让他安静地长眠于此。又亲自拿起土铲,为利公覆上黄土。

如果说他刚才还是强忍了哽咽,现在则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伤感,痛哭起来。虽然他和在场的教友们一样,相信此别并非永别,相聚终有时日,结束生命旅程,天国永福有望;但是离情难禁,为他来说,尤其是离情难禁啊!要知道,曾以为山高水长,他们俩还有多少事业要一起合作来进行。可是,天主的圣意,到如今已在利公身上得以彰显;利公的人生使命,已经完成,可以交付给天主。而自己呢?今年已经50岁了,知天命之年,还有多少家事、国事、天下事,需要努力,可在自己最需要恩师益友襄助的时候,蓦然回首,灯火阑珊,人已不在。

眼泪模糊了他的双眼,但并没有模糊他的心。他知道,恩公的使命已竞,自己的使命未成。他要擦干眼泪,步利公芳踪,遵恩师训诲,做热心教友,济黎民苍生——不能让忧伤迷茫了自己的信仰和志向!他要好好教导自己远在上海的家人,时常以《家书》勉之励之;他计划写一部《农政全书》,中国地广人多,许多同胞还在为衣食担忧,他觉得在这方面肩负

重责;他要劝说执政者在发展经济、保家卫国的同时,也要尊重和保护信仰,他切身感受到信仰的益处,要让百姓身心都健康平安,不能只顾及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更要注重精神生活的提升……他要做的事太多了,没有时间再殷殷戚戚。

于是,徐光启先生亲手埋葬了利公之后,并未按惯例把下棺的绳索一起掩埋掉,而是保留下来收藏,警醒自己:

莫贪世上暂享乐,

人生来去终有期;

信仰之光应常燃,

伏枥老骥心不移。

也作为对恩师益友利公玛窦神父的敬意和纪念。

参阅

《利玛窦中国札记》

《徐光启传》罗光

《徐光启评传》陈卫平 李春勇

祈祷文

请众同祷:

救赎万民的天主,赏赐尔仆徐保禄(徐光启)既虔诚敬主,复尽忠圣教,热心救灵福传,恳求尔,赐彼荣登圣品,保中华全国人民及早归化。阿门!

2,轻个人得失兮 重社稷而无愧于心

71岁时的徐光启先生即将走完他的仕途和人生旅程,德高望重,官拜相阁。

当时的人们私下里是怎么评价他的呢?

“此老迂憨,勇于任事而不顾利害。”意思就是:这个老头子很傻,为人不精明,做事太认真,不计较个人的官路进退,不专注个人的利益得失。

当时的人之所以这么评价徐光启先生,是事出有因的。

徐光启先生43岁时赴北京参加全国性的考试,考中第八十八名进士,又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考中三甲五十二名。之后,他被皇帝任命为翰林院庶吉士,相当于现在的“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研究生”,因为当时已有惯例: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故此,他的仕途前景,一片光明。而徐光启先生能成为“庶吉士”,全在于他文章写得出色。这点,他在7年前的乡试时就已显露出来。当时,分考官张五典发现了他的卷子,十分欣赏,推荐给主考官焦竑,焦看了徐光启先生的卷子,拍案叫绝,说:“此名士大儒无疑也!”于是,定为顺天府乡试第一名举人。

那么,徐光启先生的文章究竟好在哪里呢?就现在还常诵念的由徐光启先生撰写的《献心诵》来说,我们可以管窥一斑:

“至圣之心兮,神爱泉;圣三之宫兮,重生原;尔情如醉兮,及血流;振振志兮,永不休;尔为牺牲兮,用救万民;尔为饮食兮,用饱饥人;心兮心兮!谁知尔志,惟火生火,惟情引情;悲哉悲哉!尔情犹火兮,我冷似坚冰;尔洁如玉兮,我惟习陋行;尔首戴棘兮,我欲安华枕;尔求辛苦兮,我苦则不宁;呜呼!我心兮,已焉哉!尔犹匪石兮,云胡不裂;负心之心兮,已焉哉!……今我所大欲也,以心易心而已矣!尔心所好,我亦好之;尔心所恶,我亦恶之;尔心所思,我亦思之;尔心所愿,我亦愿之;夫爱之诚,惟在实行,不在虚言耳。……”

真是绝妙之极!不仅文采飞扬,兼是情真意切;不仅情真意切,更是灵修高超、信德如磐,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教友同道。

只是,徐光启先生文章写得好,又与当时的人评论他“此老迂憨,勇于任事而不顾利害”有什么关联呢?

这得说说他在翰林院做庶吉士期间发生的事了。那时,他的文章得到馆师(相当于现在的“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的研究生导师)的交口称赞。当知,中国历来“文人相轻”,而徐光启先生对同学们一向尊重,且心怀儒家中庸之道,虚怀若谷,行事为人不愿意张扬跋扈,纵是才华横溢,也不锋芒毕露,头角峥嵘。所以,他常常有意放弃一些做馆课文章的机会,以便让同学们都有机会得到教授的嘉奖。这样的精神,在他以后的仕途生涯中,一直成为他内心的行事做人的原则。

1625年,宦官魏忠贤暗地指派贵州御史智铤弹劾徐光启,告他主持练兵是“代庖越俎”,徐光启先生被熹宗降旨“冠带闲住”。徐光启先生在给友人李君的信中这样说:我这个人,一生不求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只是既然被任命参与练兵的工作,那么我就要(为国家社稷的安危)认认真真地去完成,否则愧对自己从小立定的志向和自己的良心。

徐光启先生行事为人认真负责,还表现在他对自己工作上的过失,从不推卸责任。1630年,火药局失火,烧毁了还没有制成火药的原料3000多斤。尽管他当时并不是该事件的直接负责人,而且也是临时被安排管理火药局,他完全可以把责任推委别人。但是,他仍上疏,自请处分。

古人讲“道德文章”,道德在前,文章及次,这是很有道理的。

徐光启先生真可谓“道德文章”之贤者也!当时的人评论他“此老迂憨,勇于任事而不顾利害”,与其说是在嘲讽他,毋宁说是在赞褒他,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当时的人对徐光启先生的高风亮节的精神、宗教信仰的虔诚、忧国忧民的情怀、为人处世的豁达,颇有点“羡慕嫉妒恨”。

巴不得我们老的时候,也被人这么评价,而不是被人说:“这个老头(太)太精明,什么也不肯吃亏,做人不厚道,利欲熏心,一生追求权位和钱财……”呵呵,那就惨了。

参阅

百度“庶吉士”

《徐光启年谱》梁家勉

《烈皇小识》

《徐光启集》徐光启

《徐光启评传》陈卫平 李春勇

《徐光启传》罗光

请众同祷:

救赎万民的天主,赏赐尔仆徐保禄(徐光启)既虔诚敬主,复尽忠圣教,热心救灵福传,恳求尔,赐彼荣登圣品,保中华全国人民及早归化。阿门!

3,居高官仍清廉兮 潘半城而徐一角

上海的老城厢在今天黄浦区人民路和中华路以内。人民路和中华路为半环行,相连而成城围,路基就是原来的明代城墙。如今城墙大部分已毁,只留下一些城门旧名延用至今,如“小南门”、“老西门”、“小东门”等,成为公交车路站名称。

不过,明代时,在上海老城厢曾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谚:“潘半城,徐一角”,意思是潘家的私人园林气势浩大,几乎占了半个上海城;而为官比潘家大的徐光启先生(曾任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相当于朝廷宰相),却只辟处上海城的一只角。

徐光启先生的故居称为“九间楼”,并不是指其家仅有房九间。但史料证实,徐光启先生“家庭因丧葬等事,负债颇重,家人营农事,瞻家斗”。学者张溥曾到过徐光启寓所,见他在案前奋笔疾书,房间仅一丈见方,除农桌、书柜、椅子外,墙角放着一张床,身边只有一位老仆帮他做些杂货。张溥见此情景,非常感动,连叹“百闻不如一见”,如此京都高官,却偏安上海城之一隅,真可谓“徐一角”。徐光启“通籍四十年,家庐不改”,清廉治学,极为难得,实是两袖清风、功绩卓越的一代名臣和一代科学家的历史写照。

潘家潘恩、潘允端父子两代为官,都是衣锦还乡,极尽荣华,富可敌国。潘允端花了十多年的时间,用地七十余亩,建造了当时上海最大的高水准私家园林——“潘园”(也称“豫园”,现在的豫园规模只是当时的一小半),在当时,的确让上海诚老百姓叹为观止。潘家还在园区内建造了一座沉香阁,供奉一尊沉香木雕的观世音像。“潘半城”之谓,实属相当。

但是,沧海桑田,造化神妙。潘允端去世后,潘家很快败落了,后辈靠出卖家产、田园度日。上海教区的老天主堂,就是徐家买了潘家的“世春堂”,改建成圣堂奉献给教会的。“潘半城”成了“潘一角”。

而徐光启先生身居一角简楼,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徐家及其亲属后辈,也使天主教事业在上海日趋兴旺,教堂、教会学校和医院纷纷建起。徐光启先生学术著作等身,功在千秋,“徐一角”成了“徐半城”。徐光启先生还造就了上海徐家汇的历史源流。

这是题外话。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ln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