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更新时间:2023-05-20 06:0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历史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案例选

【案例节录】

某历史老师在上初中历史七年级《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课时,应该怎样依据课标要求、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制订教学目标?是不是要学生背下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特征和生存在多少万年以前?如果我们追问:为什么必须要求学生了解以北京人为主的远古居民?北京人是中国人的祖先吗?即便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能激发什么情感?我们应当引导学生体验什么?认识什么?了解北京人应该让刚刚学习历史的学生掌握哪些更有价值的知识?思维得到哪些最初的训练?依据史学研究的成果,我们可以制定出如下教学目标: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的主要证据,进而认识北京人化石的特征;初步了解周口店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认识科学发现也是艰苦的劳动,从而培养证据意识,认识文化的意义。

【案例节录】

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一《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一主题为例解读课标:

内容标准:“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解读如下:第一步:标出名词和动词(动词下面用横线,名词用曲线表示)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第二步:确认持久性理解或较大的概念。这目标的较大的概念应该是:“辛亥革命是近代民主革命的一环”。我们可以提出以下的问题:“辛亥革命如何推动了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的发展?”

第三步:确认具体的历史知识。历史人物主要是孙中山、黄兴、袁世凯。历史概念为君主专制制度、三民主义、预备立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四步:确认具体的历史能力。这里主要指历史的思维能力,注意行为动词“简述”、“认识”。 简述辛亥革命的过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时序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学习辛亥革命后能够按事件发展的顺序来构建自己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叙述,明确辛亥革命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由于“认识”不是用行为目标来描述,所以这里我们需要对其进行修改。我们可以用“分析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在中国近代民主政治进程中的历史意义。”、“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因此就涉及到了历史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第五步,确定过程和方法。过程和方法是让学生体验学习并学会学习的过程,是学生思想或行为发生改变的过程。提供给学生一些史料,让学生思考教材上所说的:“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的根据何在。

第六步,确认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内容标准中没有明确的陈述。但是在“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这一主题立意经隐含着学生应该领会“民主”这一价值观的真正含义和对今天中国的意义。

【案例节录】初中历史课《元帝国拓展多民族国家基业 》

某教师在讲元统一后,提问:“元统一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如果你是元统治者,你该怎么办?”学生说:“最大的问题是民族问题,如果是我的话,我要实行民族平等,让蒙古贵族与汉人平起平坐,要不然,汉人容易造反!”回答得多好!学生一下就意识到作为少数民族政权统治中原,最大的问题是民族矛盾问题,而且她以现代平等的观点来谈“我作为元统治者的措施”,非常难能可贵,如果教师抓住契机、引导得当,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很遗憾地是,教师想要的答案不是这个,教师按照自己的思路再“启发”学生:“当时元统治者遇到的最大困难一是地大,二是人多,由些而产生了行省制,下一目,我们来学习‘行省制度’ ”孩子并没有得到任何嘉许,失望地坐下

如果教师把自己定位于与学生一起体会生命探索与发现的历程,那么,上面这种尴尬的局面就不会出现了,学生会得到老师的赞赏,会为自己的“神奇发现”而自豪!在老师的眼里,学生是那样地不合自己的心意,但如果学生都能“想老师之所想”,那这课堂还是学生生命

中的一个场景吗?历史课堂还能抓住学生的心吗?

【案例节录】《张居正改革》环节一

在诸多历史现象中,学生对历史人物及其命运最感兴趣。在学习张居正改革之前,我首先介绍了张居正其人(如图一),虽然材料简单,却是用心良苦,不但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后面的教学做了铺垫。通过对张居正外貌及生平的介绍,使学生对张居正的第一印象有足够的好感,对他的事业有足够的信心,尔后才能使张居正改革的最后失败产生出足够的震撼力,学生才会有认知冲突,而有了认知冲突,“我要学”就自然而然。在起落之间悬念自生,有了悬念,历史课就不会是枯燥无味的,老师不必发一言,而学生已入轂中矣。

【案例节录】

当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一幅公元前5世纪古代埃及妇女雕塑图片时(见图二),同学们都惊呆了,那做工精美、色彩鲜艳的雕塑竟然出自2500年前的埃及人手中!老师带着同学们细细地看这个美丽的女子,她那端庄的发型,她那无袖的网状裙是那样的时髦——到今天仍是非常令人羡慕的款式。她的头上顶着一筐什么?她的手里拿着什么?她要去干什么?她在当时社会有着怎样的地位?她的丈夫呢?哦,这一切疑问都是那么地令人着迷!

1、树立科学的知识观

在高一,历史老师常常会遇到学生问这样一些问题:“是不是社会主义一定能战胜资本主义?”“中国是什么时候进入封建社会的?”诸如涉及到社会发展的五个阶段问题、明清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等,从这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史学观念在中学历史教学的影响仍占统治地位。如何让学生理解——历史教材所呈现的观点是诸多学术观点之一,而不是绝对的真理,它们与物理、化学、数学课本上的定律、规律是有所不同的?所以难怪以前曾流传,大学教授上历史课首先要给学生洗脑,把中学教师传授的那一套错误的观点去掉。

【案例节录】

以《历史必修Ⅰ》“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为例,谈谈在课改背景下的教材处理。 第一个层次:单纯依据教材内容来处理教材

这类型教师的特点是:完全抛开《课程标准》来备课;完全按教材的体系来设计讲课线索;完全依据教材的内容来一字一句地进行讲授,并要求学生记住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 例如,某位教师在完全不看《课程标准》的前提下照搬教材的体例结构来讲课,导致完全没有抓住课文的主题思想,本节的课的重点反而成为是德国的统一和希特勒的兴起的,这就完全违背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第二个层次:依据课标要求来使用教材

该层次教师的特点是:能够正确把握课标精神,根据课标的要求来钻研教材,由此而能够理清教材的思想脉络,并正确区分教材的重难点。沿着上述解说的思路,本层次的教师能够准确地把握课标精神,牢牢抓住“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这个核心来处理教材,从而摆脱了教材的束缚:

一、德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的背景

1. 统一与民主——德国资产阶级的双重任务

2. 铁与血——德国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统一

二、德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

1. 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2. 《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

3. 德意志帝国代议制的性质

三、德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

1. 魏玛共和国的建立

2. 魏玛宪法的制定

3. 魏玛共和国代议制的性质

四、德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灭亡

1. 希特勒纳粹党合法上台

2. 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3. 德国法西斯政权的毁灭

第三个层次:依据课改理念来整合教材

该层次教师的特点是:能够正确把握课改精神,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诠释课标,整合教材。以本单元为例,历史教师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来整合教材,整合思路如下:

第一课时:教师讲授“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第二课时:学生自学“英国、美国、德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建立”

第三课时:师生共同探究“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发展模式”

第四课时:师生共同探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模式对其国家发展的影响”

第五课时:师生共同探究“三种政治发展模式对世界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

2、有效地利用教材组织“对话”

教师要善于借助教材,组织学生与教材、与教师“对话”,在“对话”中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形成历史思维,而在这一组织工作中,教师要融入自己的人格魅力、智慧和对教材的独特见解。

【案例节录】

岳麓版必修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加强”教材分析及处理

课标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岳麓版教材分析:第3课《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共同阐述了从汉到元到明清,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主要特点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并且体现了其发展的阶段性,即宋代以前以中央与地方斗争为主,宋代以后,君权与相权斗争突现。 教材处理:从一个官职的变化看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思路:探索从秦到清的宰相制度的演变,通过学生动手绘制图表、课堂讨论等方法,运用生动的历史人物故事、文学作品形象,以宰相这个职位人数多少、权力大小、地位高低、产生途径及废除来说明皇权的不断加强,并进一步探索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精选:

(1)从“廷议”看秦朝丞相地位

(2)从公孙贺、卫青看汉武帝时期决策机构的变化

(3)从魏征的进谏看唐代宰相的实权

(4)从《杨家将》看宋代决策方式的变化。

(5)从明代张居看内阁大臣与宰相的区别

(6)从和坤与魏征的比较看清代机军大臣的地位。

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有效利用学生探求新知所需的预备知识和技能,确立教学的起点。 奥苏伯尔曾说:“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日,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教学某一内容之前,了解学生已经具备的探索这一新知所需的知识基础和技能是确立教学起点进行教学设计的关键,只有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习经验之上的学习,才是扎实有效的,所学知识才能成为学生自己再创造的知识链中的一环。

【案例节录】高中《鸦片战争》一课学习起点调查:

1、你知道林则徐这个人吗?你认为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2、有人说林则徐不禁烟,鸦片战争就不会爆发,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3、鸦片的危害具体有哪些?

4、你听过“近代化”这个词吗?如果听过,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拓展链接】

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在教学设计理论中被称之为一般性特征,在同一年龄段相对而言具有一定的恒定性和相似性,一般情况下,群体差异不大。学生的学习风格虽然个体之间会有着较大的差异,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同一个历史时期,由于受社会、家庭以及学校教育影响,群体之间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对于上述学习者特征的三个方面,既要考虑,但也没必要过分的强调。作为相似性特征,在教学设计中一般作为集体性教学原则与方法而加以考虑,从理论上来讲,教师对于这些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是只能适应,但不可干预的。

【案例节录】

《走向世界的四大发明》学习内容分析结果图

知识系统 能力系统

影响 评价 目标技能

外传 评价 目标技能

四大发明 概述 目标技能

欧洲宗教改革 预备能力

欧洲文艺复兴 预备能力

新航路开辟 预备能力

四大发明的发明过程 预备能力

上面的图示是对普通高中历史教学中四大发明及其外传学习内容的系统分析,其中虚线以上部分属于学习目标技能,虚线以下部分是进入该学习领域必备的知识与能力,属于学生的预备能力,因此,虚线所标示的是学生学习起点线。人教版教科书编写时根据课程标准内容要求突出重强调四大发明的外传以及对世界文明发展进程的影响,文字十分简要。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有这样的描述:

了解“四大发明”,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知道《神曲》,复述达 芬奇、哥伦布的主要活动,初步认识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显然教科书的编写者考虑到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完整了解四大发明的发明过程,并初步认识到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而且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内容标准历史(Ⅰ)中要求学生必须达成下列学习目标:

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那么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考虑的是学生是否已经了解上述已经学习过程的内容,并对其价值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于本内容学习除了上述要求外,学生还需要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相关内容。这些内容见诸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内容标准历史(Ⅲ)本课内容的后续部分的“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显然学生是不了解的。考虑到绝大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在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并不受到重视,这方面的知识有可能存在着欠缺,将不利于本课内容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必须对学生的预备能力作出认真的分析,否则很难进入新的学习过程,也很难达成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学习目标。

【案例节录】

2006年10月,江苏省在无锡市组织了一次高中新课程的公开课,并请来安徽、山东等地的教师一齐观摩研讨,南京宁海中学陈红老师执教的《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课受到一致好

评。在教学设计的时候,陈红老师到学生中进行调查,在本校安排一个班同学进行预习的同时,还请远在无锡市北高中的上课班级布置预习,要求同学在预习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在课前预习中,无锡市北中学高一(6)班(以下简称“市北”)、和南京宁海中学高一(9)班(以下简称“宁海”)的很多同学提出了关于本课内容的一些疑问(展示学生提出的代表性问题): 宁海、市北:罗马法起源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罗马法的内容是什么?罗马法涉及范围有哪些?

市北:是罗马贵族制定的罗马法,既然贵族在没有法律的情况下受益,但他们为什么还要制定法律呢?

市北:罗马的“海外行省”与中国元代的“行省”有何区别?

宁海:罗马法在当时有何作用?对后来的影响又是什么?

市北:罗马法与近现代法律有什么联系?它对近现代法律有什么影响?

宁海:为什么罗马法的内容会与资产阶级思想相似?

市北:罗马法对哪些人不公平?为什么?

宁海:从罗马法的相关规定中不难看出,这部法律存在着鲜明的政治导向和阶级色彩, 那么罗马法究竟能否推动社会的发展?它又有哪些阻碍作用?

宁海:当罗马人正在编纂法律时,中国人编纂法吗?

【实践探究】

下面是《明治维新》一课的学情调查,试分析教师设计的三个调查问题有何价值?调查的结果对教师调整教学有何作用?

韩老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一课时,通过老师讲解学习了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然后让同学们思考它的实质。但在随后的单元检测中学生的答题情况并不理想,为此韩老师进行了一次学情调查,调查设计了三个问题:

1、在做单元检测分析“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是,在最近一次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一题时,你是否想到用课堂讲授的内容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没想到的话,原因是什么?

2、当时如果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讨论的话,是否理解得会更加透彻?说说你的理由。

3、请谈谈改进历史课的建议和要求。

调查后,学生的反馈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61%的同学“想到了”,主要原因是“老师讲课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9%的同学未想到,主要原因是“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还不透彻”、“上课时老师讲的内容给机械的记录下来,课下没有回顾、思考这个问题,导致考试时几乎没有印象。”

2、76%的同学觉得“讨论会理解得更透彻”,主要理由有“没有什么比自己参与更能帮助记住和理解问题了。”

3、同学们的主要教学建议有:“一些问题可以让我们分组讨论一下,发表看法,然后老师再进行总结讲解,这样理解更深刻,还能锻炼我们的思维总结能力和表达能力,如果一味讲,对课本感觉很生疏,而且趣味性不强,对知识的把握就不够理想。”

【案例节录】

在历史学习中会有一般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同时也一定会有历史学科本身所独有的历史思维方法,高考试题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历史思维过程与方法的考察,下面这个案例便是一个典型。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唐女祸》中说:“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结合你对唐朝由盛转衰原因的认识,分析评论赵翼的这一观点。(1992年全国卷)

思维过程:

第一步,提炼观点。评论的对象是什么?评论者的观点是什么?有几个观点?各观点之间是

什么关系?

第二步,判断表态:正确、错误、对中有错、错中有对。

第三步,叙述史实,也就是用史实来叙述评论对象的真实情况。

第四步,分析根源。评论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观点?从历史观点产生的根源来讲,大致可以归结为社会偏见、态度倾向、阶级立场、方法论等几个方面。

本题中“对评价者的评价”,需要学生提炼观点、判断表态、依据史实论证观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评价者进行评价,实是体现历史思维的重要思维过程

【拓展链接】

结果性目标描述

知识

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等

理解——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整理等

应用——设计、辩护、撰写、检验、计划、推广等

技能

模仿——模拟、再现、例证、临摹、扩(缩)写等

独立操作——完成、制定、解决、绘制、尝试等

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等

体验性目标描述

经历(感受)——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等

反映(认同)——遵守、接受、欣赏、关注、拒绝、摒弃等

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等

三、实践中的问

1、把教学内容当成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要有相应的动词来描述学生习得的程度与水平,比如下面这个案例只有内容的罗列,不能算是教学目标,只能是教学内容。

【案例节录】

《新文化运动》一课“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识与能力]:新文化运动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背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和领袖人物以及发展概况。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李大钊和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教学目标的主体定为教师而不是学生: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的收获,那么教学目的的编制也必须站在学生的立场。

【案例节录】

《新文化运动》一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新文化运动所发扬的精神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作为中国未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民主和科学的追求也是个人健全人格、正确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体现,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3、课程目标与课时目标混淆:历史课堂上每堂课都在培养能力,下面这个案例所列目标是历史课程目标,课时目标要写出具体依托的对象并具体描述习得的程度。“教学目标是预期的而不是现实的学习结果”,学生已掌握的能力就不是初学目标,而应是巩固和运用。

【案例节录】

“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描述之一:

[过程与方法]学生会运用和处理有关的历史数据,会从各种形式的数据表格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在学习的过程注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过程与方法目标描述不准确:比如下面这个案例所描述的是教学方法但不是教学目标下

的“过程与方法”。王小明博士提出“教学目标是学习的结果而不是学习的过程”,那么,把“过程与方法”作为一个目标,其实质应该是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可以习得的学习方法,所以,在这一环节中,应该是学生可能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哪些“会学”的本领,比如通过讨论某一问题,从而习得讨论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案例节录】

“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描述之二:

[过程与方法]:讨论、提问、总结、讲述(具体见教学过程)

【实践探究】

请你对下面这个教学目标予以点评,指出其优缺点,并提出进一步修改意见。

《抗日战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进一步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并通过分析、归纳,概括其危害:再次严重践踏了中国的主权,中华民族又一次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认识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包括抗日救亡和全民抗战两个阶段,理解抗日范围变化的原因以及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总结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其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2.过程与方法

列举法:通过列出一些本课的相关知识点,让学生去联系史实,并说出相关的内容. 谜语分析法:通过设置谜语与学生共同探究日本投降的原因.

设问法:通过设问“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引导学生的思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团结就是力量这一道理,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祖国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以史为鉴,加深对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

【案例节录】

英美政体的比较

问题:英国为什么选择君主立宪制而美国为什么选择民主共和制?

要去哪里:一个国家确立政体的依据

怎么去:学生从经济、政治、思想和时代特征等方面分析两个政体确立的原因,提出对照组:即两国可不可以选择其他政体?

去到了吗:一个国家确立某种政体是本国历史发展的结果,是国情决定的。学会探源归因,经济决定政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如何证明“去到了吗” ?有些方法的习得与否需要在下次另一个情景的运用中才能观察得到。

这是一个授导型教学策略,为了解决不同国家政体的不同问题,教师设计了教学目标、解决目标的途径以及检测评价标准,设计了相关问题,为学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学生按照教师的提示进行思考即可习得相应的历史学习方法和理论。

【案例节录】

《关于北海公园的研究》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策略

学习活动的指向:北海公园是历史、社会和自然的统一体。从历史上看,北海公园自辽代开始修建,经金、元、明、清历代扩建,至今已有近一千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皇家园林。千年光阴赋予北海公园浓厚的古典气息和历史底蕴,徜徉其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学、美学、园林艺术、宗教文化的影子。如今北海公园是该如何定位?怎样保护文物和环境?怎样增加旅游收入?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

教学活动策略: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开放式教学、多元切入教学和问题解决教学策略 课题方向:经师生共同探讨,共定下北海公园的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园林艺术、美学成就、CI策划、旅游经济、日最佳接待人数、文物保护、生态系统、地理平面图等十个课题。这十个问题分三大类。前四个属于历史类,后两个属于自然类,中间四个属于社会类。按照学生智能的不同,根据自愿的原则,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十个小组。如下表:

表1 北海公园研究小组分工与多元智能的培养

智能类型

活动主题

语言智能

北海公园的历史文化

历史类

内省智能和存在智能

北海公园的宗教文化

空间智能

北海公园的园林艺术

空间智能

北海公园的美学成就

人际交往智能

北海公园的CI策划

社会类

语言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

北海公园的旅游经济

数理逻辑智能

北海公园的日最佳接待人数

数理逻辑智能

北海公园的文物保护

自然认识智能

北海公园的生态系统

自然类

空间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

北海公园的地理平面图

搜集资料和发现问题:学生搜集资料的形式多种多样。常用的有实地勘察、观察、访谈、问卷调查、查阅书刊、上网搜查等。

撰写论文或考察报告:十个小组共完成《北海公园匾额楹联浅析》、《道家思想与封建统治》、《从小西天看佛教的中国化》、《北海公园之美学分析》、《由静心斋看中西园林艺术对比》、《北海公园的形象设计》、《关于北海公园饮食业的发展建议》、《北海公园的前景规划》、《北海公园生态系统调查报告》、《北海公园游船经济的现状与前景》、《关于北海公园日最佳接待人数的研究》、《关于九龙壁保护的报告》、《北海公园地理平面图的相关测量》等十余篇论文和考察报告。

展示成果和进行评价:各小组将论文和文章装订成册,进行汇报。汇报会上,有的小组采用典型的口头学术报告的形式;有的小组将成果做成幻灯片呈现出来;有的小组将拍成纪录片,配上古典音乐;有的小组仿照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的方式,等等。最后由师生共同评出最佳策划奖、最佳搜集材料奖、最佳展示奖、最佳学术奖、最佳作品奖等奖项。

这是一个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研究型学习活动策略案例,以北海公园为依托,借鉴开放式、

多元切入和问题解决策略,历史的、社会的、自然的等多元化的问题扩大了学习的空间,学生的多元智能有了用武之地。整个学习过程面向所有学生开放,学习任务的确定、学习过程的实施、学习结果的评价均有学生的参与,有的甚至完全由学生占主角,这是开放策略。学生从历史、社会和自然三个大类和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园林艺术、美学成就、CI策划、旅游经济、日最佳接待人数、文物保护、生态系统、地理平面图十个课题对北海公园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这是多元切入策略。学生活动始终围绕问题展开,实地勘察、观察、访谈、问卷调查、查阅书刊、上网搜索,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定义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问题解决策略。这一研究性学习策略有利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案例提供者:张汉林

【案例节录】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五种导入策略

方式一:叙述入门法。讲述一个故事,如解放军进入上海后睡马路的故事,用意在于使学生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军纪严明、不扰民是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方式二:逻辑量化法。淮海战役中,人民群众积极支前,出动民工543万人,筹粮480000吨。数字虽然枯燥,但最能说明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力量之源。

方式三:基础入门法。这种方法适合喜欢提出最基本问题的人。如一般来说,革命战争要获胜,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这有利于培养抽象思维方法。

方式四:美学入门法。欣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十送红军》等革命歌曲,体会军民情深是革命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

方法五:经验入门法。请一个学业成功的学生介绍经验,师生共同探讨学业成功和革命成功有无共同规律。

【案例节录】

李老师在准备《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一课时,一直想着教课的过程中怎样实现学生有效学习、怎样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此出发点下,创设历史情景并让同学们讨论:假如你是一名导演,准备拍摄有关洋务运动的纪录片,那么你将从哪些方面来拍摄?刚开始学生积极性很高,但学生的讨论很快就陷入平静,学生并没有提出有创意的剧本,这次设计味同嚼蜡、兴趣索然。

这是一个探究型教学策略选择的失败尝试。很显然,李老师在实践有效教学的过程中力图调整教学策略,想把授导型的教学以“创作剧本”的方式调整为探究型教学,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效果不理想。

按说,李老师的这个策略设计是非常奇巧的:“假如你是一名导演,准备拍摄有关洋务运动的纪录片,那么你将从哪些方面来拍摄?”既符合本课的学习内容,也应该符合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但为什么学生很快沉默下来?他们对做导演没有兴趣?他们对学习内容不熟悉?他们对如何做导演无从下手?

第一、设计提出来的时机。这样的设计一般来说应该是学生学完并掌握洋务运动的基本史实后再提出来,如果学生对洋务运动一点概念都没有,是无法做导演的。这里强调的是学生的知识铺垫。

第二、学生兴趣的调动。任何一个策略的选择与实施一定要得到学生的认可,并能够尽力调动学生参与其中。如果教师这样引起兴趣是不是好一些:同学们有没有看过〈大国崛起〉?感觉如何?波澜壮阔的世界历史在十二集影片中表现得非常好,让人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抛开具体的内容,你说这部纪录片好在哪儿?(学生可以自由回答)优秀的纪录片能展示历史、警示后人,同学们,如果让你来做一个纪录片〈中国的崛起〉,你会从哪段历史开始呢?今天我们所学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那么,让我们仿一仿〈大国崛起〉的导演们,

做一做我们“中国的崛起之洋务运动篇”吧。

第三、策略实施的步骤。李老师设问是:“你将从哪些方面来拍摄?”显得大而空,让人无法着手,因为大家都没有做过导演,“哪些方面”是指什么?笔者以为,指导生做好“导演”,要明确以下几点:一个导演,要有自己的价值取向,一个纪录片拍摄的目的是什么?首先应当让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即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一个导演,要选取典型的材料来反映这段史实,并表达自己的观点。那么学生应当有意识去根据所学知识寻找最能反映洋务运动发展历程的史实,包括图片、史料、人物资料等等;一个导演,尤其是优秀的导演,影片的表现手法一定是非常吸引人的,以〈大国崛起〉为例,其宏大的视野、悬念的设置、细节的点评及语言的优美都是不可或缺的。

综上所述,教师可以请同学们围绕几个问题展开讨论:

(1)你拍摄这部纪录片的目的是什么?

(2)你要选择哪些素材来表现你的主题?你准备在哪几个地点进行拍摄?

(3)请各小组进行分工,怎样的分工才能使得这部纪录片有条不紊地拍摄?

(4)写下拍摄程序方案,由大家来审议,看看哪个组的方案是最佳方案、最后“竞标”成功。拍摄方案包括:拍摄目的、地点选择、素材选择及分工。

【实践探究】

下面是一个基于网络学习的历史探究课程教学设计(Webquest),课题是:《国共抗战之比较》,本课采取的是何种教学策略?这一教学策略对于学生历史思维的形成有何帮助?还有何不足之处?

设计思路: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正带给高中生的学习以革命性变化,从继承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的转变,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究的转变,从狭窄的课本走各广阔互联网的转变等等。本课选择了抗日战争的一个研究性课题引导学生搜索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举证,在这一学习过程中体验、感知、理解和解释历史,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理念,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激发学习热情,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注意听取他人不同的观点,逐渐使自己的认识接近真实、客观和全面。

教学设计模式:本案例采用“基于网络学习的探究课程教学设计(Webquest)”模式,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考虑了教学问题提出、搭起学生探究学习的“脚手架”、合作学习与多元评价、信息技术支持等要素,基本体现了Webquest探究课程教学设计模式的思想。

学科:历史,并涉及信息技术教育

教学准备

1、活动引言:设计大陆学生林云与他的台湾好朋友小渺讨论“抗日战争中,国共双方谁的贡献大”这一问题所引发的思考作为整个主题资源的导入,以期引起海峡两岸的青年共同来关注这个课题。

2、活动任务:给学生提出了学习的任务。

3、课堂资源:提供学习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资源网站。

4、网络技术及阅读培训:指导学生如何查找资料,如何在众多的资料中快速阅读,提取有效信息。

5、分组:根据学生学习状况及主动性合理分配学习小组,分成调查组、军事组、政治组、国际关系组。

教学过程

1、主题导入

2、网络资源的提供及使用培训

3、学生分组:让学习者自觉分成五组,即调查组、军事组、政治组、经济组、国际关系组,就国共双方在抗战中的贡献进行广泛的调查与研究。在课件中,设置了表单,供学生选择,并在文本框中填写研究计划,即“你准备怎样开始你的研究?

4、中期碰头交流

经过半周的课后学习,召开各组及全班碰头会,会议的内容是提出困难并讨论,微观地调整研究方向

5、学习成果

(1)各组代表根据本组研究成果作口头报告。

(2)每位同学根据自己这次学习研究的成果体验,以林云同学或小渺同学的名义给对方写一封信。

(3)写写你在这次活动中最有满足感和幸福感的一个学习片段或感悟。

6、活动评价“你在这次活动中最有满足感和幸福感的一个学习片段或感悟”,设计了一个小组互评的评价表,把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有利于互相鼓励和监督。

7、教师备课系统

【拓展链接】

如何撰写教学设计?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一、课标要求——研读课程标准是备课的第一步,设计者应该对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清晰明了。

二、教材分析——这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教学内容分析,要分析本课教材在本书、本单元的地位,还要分析教材内部的结构,设计者依据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学情的了解进行适当调整。

三、学情分析——这就是我们前面所说学生预备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的分析。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依据前面几项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

五、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由课标所决定,教学难点由学情决定。

六、教学策略的选择——首先确定是授导型还是探究型教学策略,其次确定本课推进思路,比如在本课教学中要体现怎样的学科特点、以怎样的方式实现教学目标等。

七、编写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写法有两种,一种是叙述型,即用文字叙述的方式予以表达,这种方式操作起来比较熟悉和方便;另一种是如前所示的流程图,这种方式可以体现信息反馈的有效性,并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但设计起来比较复杂。

八、反馈与评价——设计相关的课内课外思考题,对学习目标是否达到予以检测。 导入设计

【案例节录】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工业化的起步》一课,讲的是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这部分内容比较枯燥。如何把他们从课间放松状态拉回到新授课呢?教师不妨根据导入框的内容设计茶碗、茶壶、汽车、坦克(配音)、轰炸机(配音)、拖拉机等六幅动画幻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设问:请同学们猜一猜新中国成立时,我们国家能够生产其中的哪些产品?(生:茶碗和茶壶)哪些不能够生产?(生:汽车、坦克、轰炸机和拖拉机。)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生:中国当时很落后)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生:发展工业)这样的课堂导入,通过形象的幻灯图片,先满足了初中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层层设问,给学生的思维制造了障碍,使其因好奇心而集中注意力,因疑问而明确了学习的方向,从而把思想和注意力定向集中于课堂。

【案例节录】

在学习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三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一课时,某老师先承接前两课的内容,进而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在人类社会中,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证明了这一点。通过前两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17世纪中后期,首先是在西欧一隅的岛国英国(多媒体出示世界地图,闪动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接着,18世纪中后期,地处北美的美国(多媒体闪动独立时的美国)在摆脱殖民统治后,确立了联邦制的共和政体。那么,在封建势力较为强大的欧洲大陆,有两个重要的国家(多媒体闪动法、德两国)一个是欧洲西部的法兰西,一个是欧洲中部的德意志。在这两个国家,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又是怎样得到确立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本课。

【案例节录】

人教版七年级上《华夏之祖》一课内容,学生比较熟悉,在导入新课时,教师不必转弯抹角,可直接提问学生:同学们,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历史的民族,我们向来以“炎黄子孙”自称,那么你们知道我们的祖先是哪些人吗?我们为什么称他为“人文之祖”?这样的导入属于直问导入法,教师通过直接提问,把学生的注意力快速转移到疑问中,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清楚

明确,收到开门见山之功效。

【案例节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经济重心的南移》一课的导入,教师可先出示《史记》中的一段材料:“南方地广人稀,人们以稻米、鱼为主食,还采集果实和贝类为食物 刀耕火种,没有积蓄,大多很贫困。”在指导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教师提问:这段材料说明在西汉时期,中国南方经济发展的水平怎样?(生:南方很落后)这说明那时,中国经济重心在北方还是在南方?(生:北方的黄河流域)但是,从现在我们感受到的当今中国哪些地区的经济较为发达?(生:南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究竟什么时候从北方转移到南方的呢?这其中有哪些原因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经济重心的转移》这一课。这种师生之间的互动问答,使师生的思绪在互动中由历史到现实,再由现实回到历史,实现了双向的信息交流,从而顺利导入了新课。

【案例节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鸦片战争》一课,如何导入?教师可连续设置了一系列疑问,反问启发学生:鸦片战争前夕,中国还领先世界吗?有人说,假如没有林则徐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侵华战争了,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这样的设疑,使学生处于暂时的困惑状态,把思维的空间留给了学生,引起了学生的思维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有的学生会讲禁烟是借口,没有这个借口就找别的借口,或者直接发动侵略战争;有的则讲这是由当时国际、国内情况决定的。教师在肯定学生的答案后,进一步提出:这场战争爆发的必然性究竟是什么?偶然性又究竟是什么?这样的继续设疑启发,进一步唤起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实现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探求知识的心理转变,使学生在逐步质疑过程中达到了对问题认识的逐步深化,从而加深了学生对鸦片战争爆发历史背景的认识,进而顺利地进入了新授课的学习。

学习人教版九年级(上)《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课时,由于学生已经从政治课上学过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理论,而且在此之前教师也引导学生分析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故教师不妨直接用理论导入法: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从根本上导致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大家都知道这实际上体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其实今天我们即将学习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也是如此,革命前法国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分别究竟是怎么样的呢?它们之间又是如何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呢?下面我们具体来分析。这样演绎的导入方法,促使学生运用该理论解决产生的疑问,使学生体会了教材中渗透的历史基本原理和思想,培养了中学生历史思维的深刻性,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导入了新课的学习。

【案例节录】

学习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美国的诞生》一课时,教师可采用直观教具导入:先出示课前教师制作的形象直观的“美国国旗”,接着设问:大家看这幅图片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国旗?(生:美国。)仔细观察,这面国旗有何特点?在学生回答这面国旗由13个条和50个星组成之后,教师进而指出:13个条代表美国独立前的13块殖民地,一个星代表一个州,50个星代表现在美国的50个州。当今,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超级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是200多年以前,它却是英国的殖民地,那么,美国是怎样走上独立的道路?华盛顿是个怎样的历史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美国是如何诞生的。通过“美国国旗”这一直观教具,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激活了学生思维,不仅使学生了解了“美国国旗”的涵义,而且又提出了新的问题,最终顺利导入了新课。

导入设计

【案例节录】

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大一统的汉朝》时,教师可先通过幻灯给学生出示《汉书 食货志》中的一段史料材料:

“民失作业,而大饱饥馑。 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在引导学生阅读后,教师再结合史料连环提问: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势?(生: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荒凉景象)这种景象是怎样造成的?(生:是秦的暴政和秦末长期的战乱造成的)为此,要想稳定社会秩序,巩固政权,汉初统治者必须要采取什么措施?(生:尽快恢复经济)于是,汉高祖采取了以轻徭薄赋、注重发展农业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措施。汉高祖以后的几代皇帝,特别是文帝、景帝时期,继续推行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的政策,汉朝出现了历史上的“文景之治”,“文景之治”为汉武帝时期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汉朝的“大一统”局面究竟怎样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

【案例节录】

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动荡中发展的南朝》这一课时,生活在南京的教师可从当地学生比较熟悉的南京鸡鸣寺讲起,讲述有关梁武帝三次舍身同泰寺庙(即今鸡鸣寺)的事情,对于南京的学生而言,鸡鸣寺学生比较熟悉,所以学生易于产生亲切感,易于产生“共鸣”,在教师讲述有关这段与他们生活密切的乡土史后,学生自然而然就容易进入课堂角色。

【案例节录】

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大变革的时代》时,由于这一课涉及到社会性质的变革,对初中学生来说,不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若通过讲“南门立木”的故事导入则效果会较好:话说,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有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要推行改革,为了让改革能取信与民,他下令在都城南门立了一根木头,并颁布命令说,谁能够把这根木头杠到指定的地方,他就可以得到十金,起初谁也不相信,于是没有一个愿意搬。在这种情况下,这位政治家又把赏赐增加到五十金,此时,最终有一个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把木头搬到了北门,他也果然得到了五十金的赏赐。杠一根木头就能得到赏赐,大家说希奇不希奇呀?这位改革家为什么会这样做呢?大家想不想穿越历史的时空隧道回到古代去看看呢?这样的导入,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好奇心的诱导下兴致昂然地进入该课的学习。

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课时,教师可利用学生比较熟悉的“五四青年节”导入。“五四青年节”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个每年都放假的节日,教师由该节日引导学生“回到历史”,使学生明白了“五四青年节”和“五四运动”之间的关系,然后依据“五四运动”的内容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什么叫“五四运动”呢?它发生在什么时候呢?它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深远的影响呢?),由此就自然地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到该课的学习。

导入技能

【案例节录】

高中历史必修(1)《辛亥革命》一课时,教师可引用辛亥革命前流传的一首歌谣这样导入:清朝末年,社会上“不用掐,不用算,宣统不过二年半;今年猪吃羊,明年种田不纳粮”的歌谣。请大家想一想,这里的“宣统”是指谁?(生: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羊”显然是谐音,它具体又指什么?(生:“羊”通“洋”,指的是西方帝国主义势力)由此,“猪吃羊”的意思是什么?(生:它暗示着旧历辛亥猪年将消灭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这则民谣生动地表达了辛亥革命前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愿望,也深刻鲜明地表现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辛亥革命这节课。这样的导入就是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歌谣形式进行的,学生通过此歌谣形象地理解了辛亥革命前中国人民对清政府和帝国主义的态度,从

而也就为即将学习的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奠定了基础。

【案例节录】

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一课时,教师可先播放一段视频《赤壁之战》,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在激发学生对这段历史的兴趣之后,教师据此设问:同学们,这是中央电视台拍摄的长篇电视连续剧什么中的一段历史?在学生答出是《三国演义》之后,教师提问:《三国演义》所反映的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吗?它所讲的是历史上什么时代的事呢?它反映的是真实的三国时期的历史吗?让我们今天共同走进三国,去感受那段灿烂的历史。

【案例节录】

上《新航路的开辟》时,教师可先指导学生看地图册《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图》,让学生找出14世纪前后人类主要在哪些大洲活动?他们联系的通道有哪些?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指出:前面我们学习的人类历史主要发生在亚、非、欧三洲。在14、15世纪之前,人类基本上不知道地球上还有其它大洲。直到15世纪至16世纪人类开辟新航路之后才认识到地球上还有其它大洲。为什么要在航路面前加上一个“新”字?什么是新航路呢?从而进入新课学习。

【案例节录】

高中历史必修(3)《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一课时,教师可出示达芬奇创作的经典传世之作《蒙娜丽莎》,用生动的语言先进行描述:这幅画表现的是刚刚丧失亲人的佛罗伦萨一位富有女市民的形象。她两眼凝视前方,炯炯有神,神态恬静端庄,气质高雅贤淑,特别是口角含者淡淡的浅浅地微笑,体现了她美丽的容颜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流露出一种生命的潜在活力。然后再启发学生:这是作者什么时候的作品?它反映了当时作者的什么思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段历史。这种由生动描述《蒙娜丽莎》所反映的内容而启发设问,激起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从而达到了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效果。

【案例节录】

《难忘的九一八》一课的导入设计:某老师在讲《难忘的九一八》时,用歌曲《松花江上》进行导入,没想到引起学生的哄笑。歌曲导入符合历史教学应多创设情境的原则,《松花江上》这首歌也悲壮的反映了那段令人难忘的历史,但为什么效果不佳呢?导入时应该注意什么?

导入

【案例节录】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的导入。某教师让五个学生分别叙述了上节课学习过的“五次侵华战争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然后才由战争的影响(中国逐渐陷入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引出中国人应该怎么做?整个导入用时达十几分钟。

实践探究】

某老师在讲授日本侵华的暴行时,用了“演员赵薇穿着日本国旗制作的服装”的图片,本想是由此导入日本侵略者的暴行,以教育学生,没想到学生看后却哈哈大笑,对此事情熟视无睹,毫无反映。请你说说本案例的问题所在并提出问题解决的途径。

过渡处理

【案例节录】

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中“林则徐虎门销烟”时,教师可这样过渡:先依据上一子目的内容设问“鸦片的输入,给中国造成了什么危害?”(生:大量白银外流,银价上涨,造成政府的财政危机;士兵吸食鸦片,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许多贵族、官僚吸食鸦片,清政府更加腐败,人民生活更加贫困;严重危害清政府的统治,造成了中国的民族危机)那该怎么办?(生:禁绝鸦片)从而顺利过渡到“林则徐虎门销烟”。此例的过渡显然就是

利用了上一子目和下一子目之间的因果关系,自然串联,从而实现了教材子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自然衔接。

【案例节录】

在学习人民版《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中有关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内容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学习秦统一六国、北伐匈奴、南征南越、收复“西南夷”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接着提问:秦始皇用武力统一全国后,又采取什么样的办法来巩固这种统一的呢?从而引出是通过“加强中央集权”来实现的。这种由“打天下”(秦始皇统一全国的过程实现)到“治天下”(加强中央集权的内容)的自然过渡,实现了知识前后的逻辑联系,保持知识结构的完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连续。

【案例节录】

学习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一课,在学习到二战后期为了尽快地打败德国法西斯力量,盟国实行苏军和英美盟军从东西两线夹击法西斯德国的战略,如何过渡到英美盟军开辟的西线呢?教师可讲述两个有趣的“出其不意”:一个是登陆地点出其不意。另一个是在登陆时间上出其不意。正是由于这两个“出其不意”,英美盟军在诺曼底一举登陆成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从而大大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此过渡用有趣的两个“出其不意”,于故事中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第二战场的开辟做了铺垫。

【案例节录】

在学习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中最后一子目“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这一内容时,在学习完“香港、澳门回归”的内容之后,教师可启发学生:想一想,“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否完全实现了?此时学生质疑提出:“台湾还没有统一,李登辉坚持‘两个中国’,陈水扁抛出‘一边一国’的论调”。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而指出:面对这种现实,我们应如何实现海峡两岸的统一呢?从而顺势引导学生过渡到“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这一子目的学习上。此过渡,教师原本想利用“香港、澳门回归”推动了“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语句来实现,但是学生却提出了质疑。此时,教师因情而异,改变了以前的过渡方式,依据学生临时生成的问题,顺利实现了过渡。

【案例节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课,如何由五四运动过渡到中共的成立呢?某老师在讲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之后,这样过渡:五四运动后,中国共产党就诞生了。

此过渡直接由五四运动过渡到中共的成立,实际上仅是教材子目的机械过渡,它并没有揭示出教材中五四运动与中共诞生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因而过渡显得牵强而不自然。究竟如何过渡才能显示两者之间的联系?那就需要教师要把握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此,教师不妨可先引导学生具体分析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使学生认识到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此基础上,然后再引导学生得出: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中共的成立准备了阶级基础;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成立早期组织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中的骨干和领导,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为中共成立早期组织奠定了干部基础。经过这样的过渡分析后,学生自然就能得出五四运动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基础,承接着五四精神,中国共产党就诞生了。

【案例节录】

某老师在讲人教版七年级(上)《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中的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这样过渡: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虽然没有任务,但他把沿途的情况都报告给了汉武帝。到了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再此派张骞出使西域。

此案例的过渡看似没有问题,但实际上没有揭示教材的隐性联系,因而过渡显得突兀而缺乏启发性。如何过渡才有启发性呢?教师不妨首先引导大家回忆前面所学:汉武帝是什么时候派卫青、霍去病在漠北战役中打败匈奴的?(生:公元前119年)这次战役对匈奴有什么影响?(生:经过这次战役,匈奴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而指出:匈奴被打败了,西域各国的人不怕匈奴了,他们也希望着和大汉朝往来,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同年,汉武帝再次派人出使西域。此过渡,把教材的隐性知识揭示出来,具有很强的启发性, 不仅顺利地过渡到了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内容,而且也使学生容易理解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为什么会取得成功。

【实践探究】

有关历史教材经济史内容中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过渡问题处理,某老师在讲课时(特别是新老师),在讲完这一时期的农业后,经常会这样过渡:下面我们再讲手工业的发展。而讲完手工业的发展之后,经常又会这样过渡,下面我们再讲商业的发展。对于这样的过渡,如何看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虽然属于三个不同的经济部门,但实际上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究竟如何设计教学过渡呢?

结课艺术

【案例节录】

在学习完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列强的入侵与民族危机》后,教师可以这样小结:先通过列表把近代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的五次侵华战争的背景、起止时间、过程、结果和影响等进行联系比较,然后把近代五次大侵华战争、瓜分狂潮用一根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也就中国民族危机逐步加深的过程)连起来,再引申到列强抢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门户开放政策等,从而就形成一个“点——线——面”相结合的知识网络体系。这样的结课,通过五次大的侵华战争,揭示了教材的内在联系,然后再按点逐个展开,铺成一个面,从而构建起了历史知识体系。

【案例节录】

在学习完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课后,教师在归纳总结秦始皇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之后,可进而指出: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这种制度究竟是怎样加强并不断完善的呢?下面将要学习的“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就会告诉我们。这样的结课,既承了“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又以问题的形式设置了悬念启了“下”,为学生下面两课内容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案例节录】

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一课时,教师可这样小结:“七七卢沟桥事变”不仅是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开始,而且也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此后日本残酷而野蛮地制造了屠杀中国军民达30万以上的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今天南京大屠杀虽然过去七十年了,但南京大屠杀到底给人类留下了怎样的启示?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抹杀这一人间惨剧真相的目的是什么?作为中国人应当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希望同学们通过探究学习,得出科学的结论。

该结课就是运用简练的语言,先扼要的概述了本课的主要内容,然后通过后面的设问,把所学的内容从教材和课堂拓展延伸到课外,把历史和现实紧密的联系起来,让学生依据历史探究回答现实中的问题,在探究科学答案的过程中,逐步对这个问题产生情感体验,从而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此结课是有关日本明治维新的归纳结课法,它以整体的教学观念,简明扼要地将明治维新一课的内容按照背景、内容和结果三个方面加以归纳总结,形成系统完整的知识网络,使教材

中复杂的知识简约化、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在学习完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秦王扫六合》后,教师可这样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秦王扫六合”,秦国由于商鞅变法、善于用人和策略得当(远交近攻),国家迅速强大,并依次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然后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伐南越,开凿灵渠,最终统一了全国。这样的结课,给学生解答了导入过程中的问题(秦为什么能够统一全国?怎样统一全国?),从而实现了该课内容的首尾呼应,前后连贯

结课艺术

【案例节录】

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教师可这样小结:前面我们学习了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这节课我们又主要了解了甲午中日战争,此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了。面对这种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人民有进行了哪些斗争?下面将要学习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的戊戌变法和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活动,我们可进一步来了解中国人民是怎样为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富强国家进行斗争和努力的。这样的结课,前引后连,承上启下,既复习了前面学习的近代西方列强侵华的历史,又回顾总结了本课的重点,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为下面要讲的新课作了铺垫。

【案例节录】

在学完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血肉筑长城》一课后,教师可这样结课:先简要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然后播放电影《太行山上》平型关大捷后八路军总司令朱德进行的讲话来结课。该结课不仅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抗战期间中国军队顽强抗敌、血肉筑长城的坚强意志,而且还使学生在这种良好的气氛中升华了感情,形成了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

在学习完八年级上册《戊戌变法》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这样结课:今天我们学习了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有关这场变法,有人曾说,戊戌变法是一次失败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其原因何在?你认为它的失败有什么启示?带着这个问题,大家下课后继续思考。该结课就是在学习完“戊戌变法”后,将所学内容向外进行拓展,从戊戌变法的结果追溯该结果的原因,从失败结果中得出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从而启发国人为了救国救民要继续探索新的道路,这样不仅实现知识的前后贯通,而且为后面知识的学习铺好了路,架好了桥。

【案例节录】

学习完“日本明治维新”后,教师可将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相联系比较小结:19世纪中日两国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也即当时两国对内都是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国内矛盾重重,人民反抗不断,对外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严重。但为什么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了,而中国清朝的戊戌变法却以失败而告终?这样对比结课,可以诱发学生在相似的宏观背景下去寻找两者的不同之处,进而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启发着学生思考这两次改革不同结果的原因。

【案例节录】

在学习完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血肉筑长城》这段历史后,教师不可避免地要讨论抗战胜利的原因,然而有关抗战胜利的原因,教材并没有专门详细的介绍,只是隐含在前面所讲各章节中了,为此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把这部分内容补齐,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找出影响抗战胜利的具体史实,然后对史实进行分类,最后总结出抗战胜利有几个方面的原因。这样的结课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史实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把教学的隐性知识挖掘出来。

【导言】

2007年4月份,广东省初中历史优质课教学观摩及交流研讨会中,有两位教师使用课件出

现的问题让人感慨不已:

第一位老师的前半节课可称做是教师同多媒体设备的“磨合”期,后半堂课,是在一张张的幻灯片展示中度过的。另一位老师的课件,除了几个背景图片之外,完全是课本文字的搬家和训练题,字体还很小。两堂课下来,这两位老师几乎没有在黑板上留下什么板书。

静心思之,从多媒体手段开始进入课堂之后,很多教师在课件的牵制下亦步亦趋的授课,让课件牵制了自己,致使自己的教学实力得不到充分发挥,课堂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禁不住要问:是什么使我们的教师开始放弃自身素养的磨砺而宁信课件不信自己了呢?离开课件,我们还会不会上课?

【导言】

北京四中历史特级教师李明赞在唐朝历史的教学时,设置了如下教学情境:

步骤一:出示唐朝陆羽《茶经》的内容,展示茶道文化的经典。

步骤二:出示唐人卢仝的《七碗茶诗》,让学生品味唐朝茶风诗韵。

步骤三:告诉学生唐宋以前制茶、饮茶方法:先将茶叶捣成细末,加上油膏、米粉之类的东西,制成茶团或茶饼。饮用时将茶团捣碎,放上葱、姜、桔子皮、薄荷、枣和盐等调料煎煮。让学生体会古代饮茶的药用遗风。我还提出建议,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仿照古茶制作“秘方”,在家中尝试做一做。

步骤四:给出古人、今人论茶的言论:

“人不可一日无茶”

“药食同源”“饮食同宗”

北宋,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教师引导]饮茶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艺术享受。现代人对茶文化的追求: 会品茶的男人(品清意高)

会泡茶的女人(修心养性)

会享受茶的老人(延年益寿)

会奉茶的少年(尊老敬客)

整个教学流程及意图如下:

学生“烹制”古茶──品味

学生“参与”古事──体验

学生“神交”古人──感悟

学生“回味”历史──反思

【案例节录】

《二毛回忆录》

深圳宝安中学的唐云波老师在《鸦片战争后的社会经济》一课中,创设了二毛这个虚拟的人物,并以《二毛回忆录》贯通全课。二毛,广东香山人士,生于1840年2月14日。二毛回忆录有四段。第一段是1842年,他听省城读书的哥哥说:“清政府和洋人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丧失了很多权益。”学生的任务是组成经济权益调查委员会,调查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丧失的经济权益。第二段是1850年,二毛哥哥“想到省城做生意,开一家布料店,但他不知道是卖洋布好,还是卖土布好。于是他专门去做了一个市场调查。”学生的任务扮演市场调查员,调查洋布与土布的销售情况。第三段是1860年,二毛哥哥“最终还是开了一家卖土布的小店,其中有好多布料还是我母亲亲手织的。这些布匹一开始卖得不错,可是进入60年代后,情况有些不同了。越来越多的洋布涌入中国市场,而且便宜的很,人们开始选购洋布,土布卖不出去,哥哥破产了。”学生的任务是探究二毛哥哥破产原因。第三段是1872年,二毛家人听从容闳的劝说,二毛成为留美幼童中的一员,“先是在哈特福德高中就读,后来又进了耶鲁大学经济学系。虽然在美国多年,但我无时无刻不思念自己的祖国。我毕业

论文的题目就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学生的任务是帮助二毛完成他的毕业论文。

【案例节录】

《为抗日战争纪念馆提供史料》

北京五中的张斌平老师在《史料中的全民族抗战》中,布置了这样一份作业:

“200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决定闭馆重新布展,将补充一批反映全民族抗战的新的文物资料。每位同学为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提供一件反映全民族抗战的历史资料。

主题范围:关于国内正规军、非正规军、青年学生、妇女、学者、艺术家、僧侣、市民、资本家、工人、海外华侨等各方面社会群体的具体活动。

时间范围:九一八事变以后到抗日战争胜利。

形式多样:一则故事,一张图片(文物图、漫画等),一个实物,等等。

内容呈现:对你选择的历史资料撰写200-300字的说明,要点包括该资料设计的历史背景、主要信息、历史价值或教育信息。自拟题目。”

张斌平:《史料中的全民族抗战》,《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年第9期。

【案例节录】

《冷战结束》

上海晋元中学特级教师李惠军在讲到冷战结束的时候,特意精心准备了这样一段话,渲染出一个历史情境:“1991年12月25日19时38分,印有锤子和镰刀的苏联国旗悄然地在克林姆林宫上空徐徐降落,它似乎带着无奈与遗憾、不甘与挣扎向人们诉说着什么。此时,离苏联成立69周年还差5天。寒风中,只有几个匆匆过客看到了这个历史性的场面。一个曾经令人类震撼的帝国大厦就这样在历史的烟尘中无声地消失了 ”

在同一节课中,李惠军老师满怀深情地说道:“当人类步入第三个千年的时候,当2000年零点的钟声敲响的时刻,全人类都在期盼着世界的和平。然而,就在100年前,善良的人们也怀着同样的心情,聆听那1900年元旦的钟声。生性乐观并充满浪漫主义的法国人,在《费加罗报》上发表文章:‘20世纪带给我们的将是科学进入社会和私人生活,科学将赋予我们行为的准则。我们希望抚育了我们的19世纪,把那愚蠢的仇恨、无聊的争斗和可笑的诽谤统统带走,抛进世纪的无底深渊。’但是,20世纪带给我们什么呢?如果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把战争推到了毁灭整个人类文明的极端界限,战争向无极化方向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零界点的话,那么,也许我们会有些许的侥幸,冷战兴许是人类理性和冷静的表现?然而,人类战争并没有走向消亡!人类何时才能消灭战争呢?”

整体情境

整体情境是指学生整节课就在一个大的教学情境中进行体验、探究,开展学习。

【案例节录】《诊断苏联和东欧的经济状况》

广东省茂名实验中学的李月霞老师在《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有如下设计。她跟学生说,今天我们大家用医生的诊断方法,用经济学家的眼光来写一份诊断书,诊断的对象是苏联和东欧在上个世纪40至60年代的经济状况,要求在诊断书上,要有病由、病症、诊断、处方以及医生的签名。学生听后觉着这可怎么办哪。李老师就说,你们大家都是实习医生,既然是实习医生,不是要求你们独立来做这件事,要形成一个小组,4到6个人组成一个小组来共同合作,完成一份简捷而又深刻的诊断书,做得好,我们就把这个好的作品传到咱们学校的网页上。这样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马上结成小组开始研究,20分钟

后,一个一个的诊断报告就出来了。

李老师创设的这个情境不仅可行性高,学生有兴趣去做、去研讨;而且,在这个情境中,学生的能力并没有降低,并没有出现幼稚化的情况。李老师实际上提供了两个视角,一个是医生的诊断,还有一个是经济学的视角,她是从这两个学科和历史学科进行交叉,使学生所讨论的问题有深度。表面上看,好像这一份诊断书没有什么,其实我们从它的这个病由、病症,尤其是诊断结果来看,它的的确确反映出孩子运用了很多的智能。

下面是其中一个小组的诊断报告,对于这个情境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一斑。

诊断报告此处略,详见该书。

局部情境

局部情境是指教师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

【案例节录】《巴以冲突》

北京市三帆中学陈化锋老师在《巴以冲突》一课的最后,组织学生讨论。讨论分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学生按照他们自愿结成的小组,分别从自己(犹太人或阿拉伯人)的立场出发,说说怎样解决领土、难民、耶路撒冷归属等问题才最能符合自己的利益。每个小组要专门指定负责主持、记录和发言的同学。小组的发言稿应该包括三部分内容:观点,理由和论据,总结。讨论十分钟以后,进入第二阶段,两个小组将讨论记录和发言稿互换一下。每个小组在阅读对方的材料后,按照对方能够接受的原则,对本小组的方案进行修改,再次为巴以的未来之路提出你的建议。

巴以未来之路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困扰着巴以双方和国际政治家,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陈老师创设这个情境,着眼点不在于解决巴以冲突提出一个最终方案,而是在于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意识和互利双赢的观念。

【案例节录】《五四爱国运动》

广东省茂名实验中学的李月霞老师在《五四爱国运动》,播放了影片《我的一九一九》片段:1919年初,中国驻美公使顾维钧作为本国政府的全权代表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在和会上却处处受到歧视,野心勃勃的日本政府更企图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辩论会上,顾维钧慷慨陈词,就山东问题作了一次缜密细致、痛快淋漓的精彩发言,从历史、经济、文化各方面说明山东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批驳了日本的无理要求。播放完毕,李老师提出问题:

(1)五四运动的爆发与巴黎和会有什么关联吗?

(2)顾维钧的义正辞严能够扭转局势吗?为什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le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