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

更新时间:2023-09-24 04:28:01 阅读量: IT计算机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闻采访与写作

——北印新传专硕笔记

一、新闻采访的概念、特点和活动方式 1、新闻采访是整个新闻工作的灵魂 代表性的诠释有两类:

一类是,新闻采访是记者认识客观实际的活动,或是主观认识客观的调查研究活动。

这类诠释有一定道理但较为片面,因为新闻采访确实是记者主观认识客观的调查研究活动,但是任何形式的调查研究活动都有人主观认识客观共性,不仅仅只是新闻采访。 另一类,新闻采访是调查研究活动在新闻工作中的运用。

这类诠释除了将新闻采访与调查研究活动放在同一概念里看待,还因为新闻工作是个大方面,它不仅仅包含采访。“在新闻工作中”这几个字眼过于宏观。 (必背)准确定义: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 新闻采访的特点(将新闻采访与一般调查研究将比较而得出的特点)

(1)、目的的差异性:记者采访的目的是为了写出稿件、传播信息,以满足人们对新闻的需求

(2)、时间的限制性:新闻特别强调时效性,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采访、写作、发稿全过程。这就要求记者在严格的时间限制下,争分夺秒的采集新闻素材。

(3)、项目的突发性:新闻采访除了部分项目是事先有计划、有准备外,其余相当部分项目是带有突发性,即记者常常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忽地一个突发性事件的到来,必须立即赶赴新闻事件所发生的现场,迅速对其进行采访。

(4)、需要的广泛性:人们对于新闻的多层次、广泛性的需要,就要求新闻报道的题材、体裁等相应的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

(5)、知识的全面性:新闻报道要适应人们广泛的需求,新闻采访学本身是一门综合型应用科学,又与很多其他学科相关联,所以要就记者的知识必须尽可能广博、全面。

(6)、活动的艰辛性:新闻采访是个风里来雨里去的工作;采访项目每次不一,性格千差万别;对时间的要求高。 新闻采访的活动方式

新闻采访从形式上分十种: (1)、个别访问(主要访问形式),对新闻人物和知情人士的“一对一”访问形式,好处:谈的具体、深入,且记者易把握主动权。 (2)、开座谈会(大、中型报道题材),就某个采访主题,邀请有关人员座谈。好处:可在较短时间内搜集更多素材,被采访对象们容易打开话匣子,同时根据多人的谈话也容易辨别个别人发言的真伪。 (3)、现场观察(越来越被提倡的采访形式),“用眼睛采访”,记者深入现场,用眼睛捕捉那些瞬息万变且能感染受众的情节。 (4)、参加会议,会议新闻的主要采访形式。 (5)、蹲点(适用于时间性不太紧但报道量大、涉及面较广的新闻题材),即深入一个点,作深入扎实的采访。 (6)、查阅资料 (7)、改写 (8)、问卷 (9)、电话采访。注意:A、准备要充分。B、提问要凝练。C、记录要及时。

(10)、网络采访。主要形式:A、直接转载信息。B、组织网络调查。C、通过即时聊天工具交流。D、查阅收集资料。 新闻采访从性质上分六种: (1)、常驻采访:将记者派驻外地或外国的日常采访活动。 (2)、突击采访:在事先无准备的情况下迅速对突击事件所进行的采访活动。冷静、快速。特殊情况可化妆进入。 (3)、交叉采访:在同一期限内对两个以上新闻事件交替进行的采访活动。 (4)、巡回采访:沿着预定路线进行的采访活动。 (5)、隐性采访(暗访):不公开身份或不申明采访目的的特殊采访活动。 (6)、易地采访:记者到分工范围以外的地区的采访活动。好处:开阔记者眼界;帮助本地记者有效地发现新闻,促进各地记者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新闻报道策划的缘起、作用、分类及流程 新闻报道策划的定义:即新闻传播工作人员对新闻传播活动及最佳效益的谋划。即这是一种把看似孤立发生的客观事物,看似彼此没有内在联系的事物,看似零碎与片断的事物,通过系统、思辨的手段及严密的设想和规划,从内涵上把它们联系、贯串成一体的活动过程。 背景(了解):邓小平南方视察后,确立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标志着中国改革向纵深发展。新闻界也明确的自身改革的总目标,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和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按照新闻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信息服务的功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受此目标的指引,以及媒介自身经历的日益深化的市场化影响,媒体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媒体及其从业人员无论是在采访理念还是采访方式上,均不断的开拓创新,整个媒介呈现出一派全新的局面。随着新闻改革的日益深化,新闻之于媒体的地位与影响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媒体作为传播者的主体性日益凸现,一个新的名词——“新闻报道策划”应运而生。 缘起: (1)、大约1993年开始,探讨新闻策划的文章纷纷出现在新闻学术刊物上。 (2)、1994年,中国地市报协会举办“新闻报道策划研讨会”。 (3)、1995年元旦,奉策划为“报纸灵魂”。新闻界又推出了大量的策划案例,理论界的研讨也相对集中。 (4)、1996年前后,“新闻策划”的概念不断被提出,成为争论的焦点。 (5)、总之,1997年,对新闻报道策划的研讨会全面展开,新闻报道策划成为新闻学界和新闻业界广泛共同关注的话题。 (6)、直到进入21世纪,依然还有诸多讨论新闻报道策划的文章见诸新闻学术期刊。 作用

三个“是”:

一是新闻报道策划是使新闻不断出新的重大举措 二是新闻传播实务理论和实践新的增长点

三是我国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新闻报道的又一次成熟 两个“标志”:

一标志着新闻工作者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的又一次增长

二标志着新闻报道方式和记者、编辑思维方式对市场经济的进一步适应 三个“有利于”:

一是有利于调动选择最佳资源

二是有利于促进记者采访作风深入。新闻报道策划对增强记者素质修养、改变记者工作作风大有好处。

三是有利于新闻导向正确。 新闻报道策划的分类

第一类:报道题材价值呈显性状态的新闻报道策划。

狭义的新闻报道策划,意指价值显露的报道题材所进行的视角新、立意高、开掘深、介入及时的战役性、系列性、专题性并能形成新闻传播强势的报道过程的谋划。

广义的新闻报道策划,意指诉求目标明确的媒体经营管理,公关广告等活动过程的策划。 第二类:报道题材价值呈隐形状态的新闻报道策划。也称“新闻事实、事件、本源策划”、“策划性新闻”,即它是在新闻事实(事件)发生之前或事实(事件)价值呈隐形状态之际,由记者、编辑主动介入、设计并促成事实(事件)价值显露的策划行为。主动出击寻找、挖掘信息。

四、新闻报道策划的流程

1、新闻报道策划从报道客体(被报道者)的性质来看 (1)、重大题材或问题的报道策划,一般由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共同策划 (2)、题材涉及面相对较窄、规模较小、时间较短的报道策划,一般由一个或几个部门的负责人一起策划。

2从报道主体(媒体)来看

、主体对报道时间长短所作的划分和报道时机的把握 、主体对报道组织方式的选定

、对实施策划方案的报道者组成方式的把握 3、从报道表现形式来看,必须把握报道内容采用何种体裁或手段。(后期会总结新闻的体裁) 4、就媒介实践而言,新闻报道策划主要针对的题材 (1)、战役性、阶段性报道:国企改制、文明社区建设、科技创新等。目标明确、规模较大、时间长、可分解为若干次小策划。 (2)、重大新闻事件报道:影响大、要求高、牵涉面广、政策性强的新闻 (3)、人物典型报道

就技术性而言应注意:①选题准、选位低、切口小②采访的时间、报道的密集度、时段的分布务必谋划有度③谨防过度介入④不能滥用到新闻活动报道的一切方面⑤必须符合实际 5、新闻报道策划的运作流程 (1)、目标锁定:明确目标,找准方向和位置。分近期、中期、长期目标(中、长期主要对战略性策划) (2)、制定方案:制定几套方案,对比出最佳方案。 (3)、落实措施:包括人、财、物的配置,各部门的分工协作,运行机制的建立,激励奖惩机制的完备。 (4)、目标校正:适时修订原方案,校正原目标。 三、新闻采访前期、中期、后期的活动流程与内容 第一部分:新闻采访前期活动 1、新闻敏感的培养 新闻敏感定义:新闻工作者及时识别新闻价值的能力。也就是新闻工作者的感官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敏锐感知能力。 新闻敏感的主要内容:(1)、政治敏感,即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对当前工作的指导意义(2)、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能否吸引较多的受众(3)、迅速透过一般规律挖掘出隐藏着的有价值的新闻事实(4)、迅速判断在同一性质的诸多事实中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5)、迅速在对事件进展过程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预见有可能出现的新闻 新闻敏感的培养途径

(1)、及时学习,掌握党的新政策、新精神(2)立足全局看问题(3)、十分熟悉点上的情况(4)、事实广博助敏感

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责任感派生出来的 2、新闻价值的感知

定义:事实构成新闻诸因素的客观存在,是记者判断事实可否成为新闻的尺度 (1)、新闻价值的诸要素

①重要性(主要因素,核心因素)

②显著性:指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具有引人注目的特质(平常人+不平常事=新闻不平常人+平常事=新闻)

③时新性:一指时间性,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才含有新闻价值;二指新鲜性,即新闻题材新鲜感强。

④接近性:主要指地理、职业、年龄、心理及利害关系等方面的接近,这种接近使新闻事实具有了令人关切的特质。

⑤趣味性:指新闻具有引人喜闻乐见的特质。 新闻政策的遵循 如何理解新闻政策:所谓新闻政策,即指新闻报道政策界限的规定。具体包括:能报道什么,不能报道什么、着重报道什么、一般报道什么、以及报道中应该注意些什么等等。

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具体关系:二者辩证同一,兼备的新闻就报道。当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发生矛盾时,我国常常先服从新闻政策。 报道思想的明确

所谓报道思想,即指新闻报道的目的以及实现这一目的的范围、内容、方法。它是编辑部依据党和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有关的宣传报道方针、策略而规定的新闻报道所要达到的目的,以及达到目的的方式方法的大体框架。 新闻线索的获取 所谓新闻线索,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明信息和信号。它只是将事物的个别属性反映在记者的头脑之中。

重要作用:为记者指明的哪里采访、采访什么的大致方向和范围,为记者提供感知直至认识整个事物的前提和基础。

获取主要渠道①通过党和政府的政策、决议以及负责同志的活动、讲话②通过各种会议、简报③通过记者的耳闻目睹④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积累⑤通过广大受众、亲友的提供⑥通过互联网搜索

注意事项:①注意验证,不硬顺藤摸瓜②尊重规律,不拔苗助长③讲究时宜,不大材小用 ④合理安排,不齐头并进 6、采访准备的周到

平时准备和临时准备,既要“临时抱佛脚”,又要“平时多烧香”,提倡“平战结合”

平时准备①理论准备(学习思想、看准立场)②政策准备③情况的准备(留意于采访写作有关的各种情况)④知识的准备 知识的准备与采访功效的关系 (1)、有助于同采访对象迅速有效地交谈 (2)、有助于敏锐捕捉有价值的新闻价值 (3)、有助于深刻揭示新闻主题 (4)、有助于深刻揭示新闻主题 临时准备(专题准备或专项准备) ①收集新闻事件和人物的相关资料

②熟悉和研究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找准心理差异

③拟定采访计划(大体的活动方式)和调查纲目(提问的大纲细目) ④检查有关物质的完备情况 7、对方心理的明晰

掌握采访对象心理的必要性:更有针对性和更趋完善 从性质上,访前心理分为: ①先期性心理

②临访性心理(对象“新闻位置”+临访心境) 从表现上,访前心理分为: ③积极配合型 ④一般协作型 ⑤蓄意应付型

网络传播的借力(了解) 第二部分,新闻采访中期活动 访问条件的创造

良好的访问条件:①商定较适宜的访问时机(约定、一起工作或生活片刻)②设计较得体的仪表风度(外宾、普通群众)③讲究较文明的言谈举止④调节较融洽的访问气氛⑤摆正较合理的相互关系(不卑不亢,谦虚庄重,以礼相待,以诚相处)⑥穿插较丰富的形态语言(面部表情、体态表情、手势)⑦掌握较灵活的注意转换(强调采访意义约束神情语态排除外来干扰变换活动方式) 2、提问技能的掌握 所谓提问:实质是运用谈话方式研究采访对象心理的一种方法,是记者采访活动的主要实施形式,也是关系采访活动成败的关键。

提问的三种形式①正面提②侧面探(启发引导原理和技能,循循善诱:接近性相似性对比性启发引导)③反面激(激问错问)

提问的注意事项:提问宜简洁、具体、间接、深刻、自然、节制 3、调查座谈的主持

效果:节省时间互相启发及时验证 技能:①事先通知对方②精心选择参加座谈人员③控制参加座谈会的人数④不轻易下结论⑤做深入采访、捕捉线索的有心人 现场观察的注重

为什么强调现场观察? (1)、人的一切认识活动都必须依靠感觉开始 (2)、感觉是由人的感觉器官与客观实际相联系的反映 (3)、视觉是最灵敏的感觉器官 现场观察的具体功能: (1)、核实新闻事实的真伪,增强新闻的可信性 (2)、激发鲜明、生动地表达事物的灵感,增强思维的敏捷性 (3)、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增强新闻的深刻性 (4)、为通俗地解释事物提供前提,增强新闻的可谈性 (5)、使访问对象触景生情,增强认知的可能性

注意事项:①明目的②多请教③抓特点④选地点(掌握一定的明度,获得较好的感受效应巧择适宜的视角,增强视觉的敏锐程度)⑤善用脑 5、听觉功能的协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l0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