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范畴观对立的消解_以词类划分为例_刘向东

更新时间:2023-06-07 05:5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4年6月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4卷第3期

Vol.14No.3JOURNALOFCHONGQINGJIAOTO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Jun.2014

两种范畴观对立的消解

——以词类划分为例—

12刘向东,陈立杰

(1.天津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222;2.浙江农林大学国际学院,浙江杭州311300)

——经典理论与原型理论,要:在后学背景下,存在两种几乎完全对立的范畴理论—这两种理论在范畴的界

定、范畴的清晰性与模糊性、范畴成员地位等方面存在重大分歧。探讨两种理论之间分歧的根源以及对立消解的可能性。研究证明,两种范畴观处于人类认识系统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上,各自有其作用范围,不构成对立关系。两种范畴观的对立在一个更大的体系中可以消解,各自对人类认识做出应有的贡献。关键词:经典理论;中图分类号:H0-06

原型理论;

矛盾;

消解;

词类划分

文章编号:1674-0297(2014)03-0133-06

组特征能够准确界定范畴中的成员,它是建立在纵横交错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反过来,范畴理论的语言研究离不开范畴与范畴化,

取向对语言研究具有本体论意义,并直接影响语言研究方法及结论的科学性。原型范畴观促进了人类对语言的认识,可是我们也注意到,原型理论在一定的范围才具有合理性。从目前情况来看,原型理论对经典理论的反叛具有矫枉过正之嫌。过去几十年,原型理论从提出、发展到应用,已成为我们认识语言不可或缺的指导。最近几年,有学者开始对这一理论进行反思

[1-3]

的相似性网络和属性之上的

[4]

。Taylor对经典理论与原型

理论做了对比: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经典理论把本质与属性作为划分范畴的标准,范畴由一组充分必要条件来确定,一个事物的特征如果符合这一组条件,就属于这个范畴。原型理论则认为事物属性才是划分范畴的基础,确定一个事物属于某范畴与否不在于确定此事物具有或不具有这一属性,而在于此事物在什么程度上接近一个“最佳尺度”

[5]21-23,40-42

。所以在界定范畴的问题上,经典理论与

,但是从宏观上把握两

原型理论的分歧在于:范畴是以非此即彼的本质特征为标准还是以具有隶属度的属性为标准,是以充分必要条件为依据还是以具有最佳尺度的原型为依据,是客观存在的还是主观认定的。

其次,与范畴的界定相联系,原型理论与经典理论在范畴成员地位的认识上存在截然分歧。经典理论以特征为划分依据,所有范畴成员都必须具有此范畴的规定性特征。在这一点上,成员之间的地位没有差别,没有典型与非典型之分,每一个成员都可代表其所属范畴,地位是平等的

[5]24

大范畴理论之间的联系,使其各自在体系内获得应有价值的研究还不多。本文旨在探索看似对立的两种理论在更广范围内消解对立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以词类划分为载体,探讨这种体系论在语言研究中的具体应用。事实证明,用体系的视角去审视两种范畴观,不仅可以消解它们之间的对立,而且可以增强理论的解释力。

二、两种范畴观的争鸣

原型理论自产生之日起就对经典理论提出反思。所以,原型理论与经典理论在许多方面存在根本分歧,概括来说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对范畴的界定上,经典理论认为特征是事物的客观标志、固有本质,范畴由共享的客观特征来界定;而原型理论则认为范畴不是建立在共享特征之上的,没有一

。与此相反,原型理论把原型作为划分范畴的参照

[6]

点。Wittgenstein认为,范畴是一个交互重叠作用的相似性的网络

。Rosch认为,“一个范畴中最典型的、原型就是

[7]

最具代表性的成员”。在原型理论的视阈中,一个范畴

中的成员具有结构,呈辐射状,各个成员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范畴成员以原型为中心,其代表性逐渐减弱。

*

收稿日期:2013-10-28

作者简介:刘向东(1978-),天津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理论语言学、语言哲学;男,山西大同人,

陈立杰(1980-),浙江农林大学国际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与翻译。山西临汾人,

134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4卷

最后,两种理论对范畴界限的认识相互对立。Taylor总结如下:经典理论认为,一个范畴一旦划定,就把宇宙分——一个属于这一范畴,为两个实体集—一个不属于这一范“一定程度上”畴,中间没有两可的情况,不存在属于一个范畴而在另外情况下又不属于这一范畴的现象非此即彼性,不存在任何模糊可言。

那么,肃清两种理论的龃龉,使其各归其位,对科学研究具有本体论意义,在研究方法上具有指导性意义。我们尝试从定义、结构、过程等方面剖析两种理论之间矛盾的渊源,以期探索两种看似对立的观点在深层次上的非对立关系。

[5]23

与后学思想相呼应,反映人类认识规律的范畴理论也从经典理论转向原型理论:由本质特征决定范畴到非本质的属性决定范畴,由范畴间非此即彼的二元互斥到亦此亦彼的多元共存,由范畴间界限的清晰到模糊。

(二)结构分析———平面关系还是层级关系

人类对世界进行范畴化的机制具有层级性特征。亚《范畴篇》里士多德在中把万物分为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他要告诉我们的是人类认识不会只停留在具体的第一实体层面,要对具体层面的事物进行分门别类,把具体纳入到抽象。其实亚里士多德说的两个实体不仅是抽象层面与具体层面的问题,还包括抽象层面本身的层级问题。也就是说,即使在抽象层面,范畴也具有层级性,这就是亚氏所说的种和属之间的包含关系。

亚里士多德除了注意到范畴的层级性外,还注意到了:“实体似乎不具有范畴化过程中实体之间的关系。他说

更多、更少等程度上的不同,我说的意思,并非指实体之间没有更是实体,以及较远于实体的实体(因为这一点已经说过了,是有的),我是说,实体自身不容许有程度上的不同,例如,人这同一实体,就不可能会更多或更少地是一个”也就是说,范畴成员之间的地位平等是从范畴化过人。

“层级关系”程中的来看的,如果从范畴化的结果看,同一范畴成员之间还存在平面关系。

范畴化过程中的层级关系是范畴化过程本身,是一种纵向俯视、归其所归的过程,是某个个体被划分为一个类的过程,这一关系存在于一个范畴和其所有成员之间;范

[9]

。也就

事物与范畴之间的关系要么属于,要么不属于,具有是说,

三、矛盾探源

(一)哲学渊源———承认本质与否

两种理论对范畴界定的不同源于对事物认识的不——事物是本质与属性的结合还是只具有属性;现实原同—

因是后现代理论思潮的影响。哲学进入后学时期,对本质、中心、二元、逻各斯等经典哲学范畴进行了无情的解构。其无本质无中心论、多元论在范畴划分中表现为对以转而把属性作为标准。本质特征为标准的反叛,

在本质主义的视野中,本质特征必须为所有范畴成员共享,而属性却是不必要的。在《形而上学》中,亚里士多:“本质是事物所固德把本质叫做使事物是其所是的东西

;而属性对事物是其所是没表明其特性的那些东西”有的,

,“是适用于某物,。畴化中的平面关系是范畴化后范畴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有决定性作用但不必要也不充分的”

其自身又“人”“两足的动物”。其中,“两一个范畴的所有成员在属于同一个范畴的同时,例如,亚里士多德把定义为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当我们在范畴成员之间“动物”“人”足”和就是这一范畴的本质特征,而肤色黑白、是其所是,

就产生了平面关系。有无文化这些特征,虽然也真实说明人这一范畴的情况,进行比较时,却与人之为人没有关系。本质特征永远是非此即彼的。例如,一种动物要么有两足,要么没有;反过来,凡是具有一系列相同本质特征的事物都属于某一范畴。依靠本质特征划分的范畴,成员地位因为分享相同的本质特征而平等,因为非此即彼的选择而界限清晰。所以,与经典哲学思想相适应,经典范畴理论是本质论、中心论、二元论的集中反映。

但是在后现代主义背景下,本质、中心作为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决定性特征被无情地解构了。例如,后现代哲学的领军人物德里达认为:从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逻各斯”“理念”提出这一哲学术语开始,从柏拉图的到基“上帝的话语”,“我思”、“实从笛卡儿的斯宾诺沙的督教的

“绝对精神”、“先验自我”,体”到黑格尔的胡塞尔的以至到“语言”、“结构”分析哲学的列维-斯特劳斯的等等,逻各斯中心主义在西方两千年的文化传统中一直占有主导地位,这种对它的固守实际上是无法自圆其说的,因为世界终极意义、普遍规律、绝对精神和永恒并不存在绝对真理、本质

[8]

我们以鸟的范畴为例来分析范畴的结构特征

图1鸟的范畴图

A层次由具体实体组如图1所示,范畴化具有层级性,A层次以上都是第二实成,也就是亚氏所说的第一实体,体。从A到B,从B到C等等,这种关系是范畴与其成员上面一层涵盖下面一层,如麻雀包含所之间的层级关系,

有个体的麻雀,而鸟又包含麻雀、乌鸦及所有其它鸟类,依此类推。但是,除了层级性之外,如果就某一个层次来看,每个层次又存在平面关系,也就是每一个范畴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如麻雀1、麻雀2……之间的关系,麻雀、乌鸦和

层级关系是一个范畴与其每个范畴成员的关系,是一个纵向俯视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一个事物要么属于一要么就不属于该范畴,不存在模糊性,即范畴化是个范畴,

麻雀1、麻雀2……都属于麻一种非此即彼的选择。例如,

,“范畴”西方哲学史上的概念虽然在前苏格拉底时期就有应用,但真正把它当作哲学概念使用的是亚里士多《工具论》亚氏在其中的“范畴篇”以及《形而上学》中德,

,“范”,对范畴都有论述。在古汉语中的意思是“法”就是

雀的范畴,而麻雀和乌鸦及其它鸟类又属于鸟的范畴,如“标准、;“畴”,规范、规则”的意思本意是“田地”尚书《洪此等等。:“畴是辈类之名,注故为类也,言其每事之相类者有范》平面关系在一个范畴内部成员之间相互对比时发生,九”。归纳来说,“范畴”就是把事物按照标准进行分是一个横向延伸的过程。从平面关系来看,任何范畴中各类[10]。以此看来,范畴是一个反映事物普遍本质的类的概成员之间都存在个体差异。例如,麻雀1比麻雀2少了一条腿,麻雀比乌鸦更常见等等。这样,人类在面对这些差异时,就会对不同的范畴成员产生不同的感觉,再加上社会及文化环境因素,把某些常见的成员如麻雀作为一个范畴的典型代表,成为原型成员,其它成员就成为边缘成员。

因此,经典理论与原型理论的分歧在于对范畴结构的不同认识:经典理论侧重范畴化中的层级结构,原型理论侧重其中的平面结构。事实是这两种结构在人类认识过程中都是存在的。

(三)范畴与原型的的先后关系

两种理论的矛盾还在于范畴化中范畴确定与原型确定的先后关系。

人类认识事物的原型性特征是无法否认的。例如,只要具有正常思维能力的中国人都会认为麻雀、乌鸦比鸡、鸭、知鸟都更能代表鸟类。同样无法否认,在谈论原型时我们似乎忽略了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在讨论原型鸟与非原型鸟、鸟类的中心成员与边缘成员时,是在鸟类范畴已经确定的基础上发生的。例如,我们从来不会对比麻雀和动物哪个更像鸟类,因为这种比较本身是违反逻辑的,这样划分范畴是错位的。

反过来,假如以原型、家族相似性为基础划分范畴,不只是隶属度的差属于一个范畴的事物也会成为范畴成员,

别而已。这样就会出现以下情况:男人在0.00……1%的“有生命”隶属度上属于鸟,因为它们起码在这一点上是相最终的结果是世间万物在同的。这显然是很荒谬的结论,

某种程度上都是鸟,因为我们总能在两种事物之间找到或多或少的相似性。

显然,原型不能作为划分范畴的标准。但是,人类认这又如何解释?事实上,原型性识又确实具有原型特征,

是范畴的属性。一个范畴一旦划分好,就是一个独立的单元,是一个整体,相当于数学上的集合概念。这个范畴往往包含多个成员,所以我们在范畴之内认识这些成员时就产生了原型性感觉。

——范畴化———范畴———由此可以归纳出公式:事物—

——中心成员+边缘成员。也就是说,范畴原型—原型的确定是发生在范畴化过程之后,在范畴确定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范畴,我们无法确定原型。既然如此,因为所处的人类认知阶段不同,就不存在经典理论与原型理论的对立。

念,在分类时,需要应用一定的标准,每一个按一定标准分就是一个范畴。出的类,

与范畴相比,范畴化是范畴形成的过程,是人类在分我们必须把范类时的一种思维方法。在理解范畴划分时,

畴化的结果与范畴化本身区别开来:范畴化是把事物归类的过程,而范畴化的结果是一个个具体的范畴。如果从作为思维方法的范畴化本身来看,我们要么把一事物归于一类,要么不归于此类;而从范畴化的结果来看,范畴化过程只涉及如何分类的问题,所以一事物有可能被归为这一类,也有可能被归于其他类。再者,一事物根据不同的范畴化标准,可以归为不同的范畴,产生同一事物属于不同的遵循循序渐类的现象。范畴化作为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

进的原则,这就意味着我们不可能一次性地洞察一切事物——具体范畴可以发生偏差,范畴化的结果—的精妙。所以,

甚至归错类。但是在范畴化中,我们要么把一事物归为这“鲸鱼”要么归为那类,这是毫不含糊的。例如,在讨论类,

“鱼”是不是鱼的问题时,有人把它错误地归为的范畴,因。这一偏差是人类认识能力所为它应该归为“哺乳动物”

允许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偏差正是反映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因为人类个体认识的局限性,不可能一次性地达到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这也是为何我们有必要进行这种认识偏差及亦此亦彼的判断只存在科学研究。但是,

——具体范畴层面。不管是真理性认识于范畴化的结果—

还是非科学的认识,其范畴化过程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在归类时采用的标准,也就是我们如何去界定“鱼”这一范生活环境等,而不是生物畴。假如我们的标准是形体特征、

“鲸鱼”学标准,那么很可能就会认为是鱼;假如我们是以那鲸鱼就是哺乳动物。如果有人说生物科学为标准划分,

“鲸鱼既是鱼,,又不是鱼”此时他应用的是双重标准。就像一个人不能同时同地在同一个标准下既是好人又是坏人一样,鲸鱼不能既是鱼又不是鱼。以此看来,鲸鱼既是鱼又不是鱼的模糊判断不仅不是人类范畴化过程的反面例证,而且是人类认识过程基本特征的最好证明。

(五)范畴边界的模糊与清晰之所谓

俞建梁、黄和斌发现,把原型理论应用于反训词研究,会得出范畴的边界既是模糊的又是清晰的结论

[2]

。同一

个理论体系下存在完全相反的两种结论,这本身就是矛盾的。原型理论对范畴界限模糊与清晰的判定涉及抽象的

在Labov的碗与杯子的实验中,明显属于碗的和明显属于杯子的都没问题,这时具体事物与对它们的认识达到了统一,这对于所有人及每一个人的不同时期都是一样我们就会发现抽的。在既属于碗又属于杯子的中间地带,

有人说是碗,另一个人象认识与具体事物的错位。例如,

说是杯子。这种模糊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现实事物就摆在那儿,没有任何质的变化,所以变化的只能是人的认识。对同样事物(如一个碗)的不同归类源于不同人的不同释解,即使同样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的认识。但是,我们不能从不同的人对一个事物的认识不同而推出它是不同的事物。同理,我们不能因为一些人说一个东西是碗,而另一些人说是杯子,在逻辑上推出这个东西既是碗又是杯子。同样,我们不能因为不同人对同一个范畴的不同界定而推出范畴的界限是模糊的。

所以,范畴的模糊性源于基于现实的人的认识的局限性,不可能一次认识就穷尽所有真理。这种局限性作用于产生了个体认识的差不同的人乃至同一个人的不同时期,

异乃至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认识差异。最终从认识结果来看,表现为同一事物亦此亦彼的模糊性。但是,不同人对同一个范畴的不同认识不等于这个范畴是模糊的。对因为他必须做出非此即彼的选于同一个人的同一时刻,择,所以这个范畴永远是清晰的。

失去家族关照的相似性对范畴划分是没有意家族相似性,

义的。而家族的确定是以经典理论为依据的,也就是以一组区别性特征为划分依据的。划分范畴的区别性特征对于每一个成员都是相同的,相同蕴含了相似,反之不亦然。

最后,不存在专家范畴与民间范畴的说法。Ungerer&Schmid与Langacker认为,自然科学范畴(包括一些边界明确的日常范畴,如鸟、鱼等)可以以两种方式来范畴化,一一为民间范畴为专家范畴,

[11-12]

。专家(指具有某种基本

专业知识的人)可以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用充分必要条件来范畴化,一般的普通人群则主要是基于他们与认知对象的经验互动,以典型成员的属性为参照来范畴化。他们认为这两种范畴化方式是共存的,也就是说对于某些范畴我们既可以以一组充分必要条件来范畴化,也可以来说,

以典型成员为参照来范畴化。吴世雄、陈维振认为,正是客观事物的相似性和联系造成人类认知的类属划分的不精确性,从而导致了概念范畴和语义范畴的模糊性和家族相似性

[13]

。我们认为,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才体现出人类认识

的本质特征,即主观对客观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去伪存真的过程。人类的认识是作为有限的人、利用有限的认知手段(触觉、视觉等或延伸手段,如显微镜)达到对客观所谓的科学范畴与日常范畴的分真理的认识。这样看来,

野是不存在的,不同的划分方式反映了两者所处的人类认识阶段的不同,应用的标准不同(有时甚至是松散或错误的标准)。

四、矛盾的消解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得出结论,经典理论与原型理论侧重于人类认识的不同阶段,反映出人的思维在不同阶段的两者之间不存在对立关系。从更大的体系出发,两特征,

就范畴理论的不同侧面来探讨消解对立的可能性。

首先,从范畴划分的标准看,经典理论负责把一类事物与其他事物区别开,这种区别是以同类事物共享的一组区别性特征为依据的。在共享特征这个意义上,范畴内所所有成员在属于这一有成员的地位是平等的。另一方面,

范畴的同时,各自又有其自身与本范畴其他成员的区别,这种区别导致了人类认识上的原型体验。所以,一个是范畴间的区分关系,一个是范畴内成员的对比关系,两者相互联系又各自不同。

其次,从原型的确定看,它在范畴化过程之后,是在进一步认识范畴内成员时发生的,不会影响范畴划分的经典范畴特征。反过来,人类在用经典范畴的思维方式完成范畴划分后不会停止,总要找一个或几个范畴成员来表征这个范畴。对于聪明的人类来说,最方便的莫过于找自己身边常见的例子,这些例子就成为范畴的原型成员,也可以解释原型的相对性。

——词类的原型特征五、理论的应用—

原型理论出现后,广泛应用于语言研究,对词类问题在讨论语法范畴的原型性时,将名词的原型特征具体归纳为:离散的、有形的和占有三维空间的实体>非空间领域

[5]173-221

。JohnRobertRoss的实体>集体实体>抽象实体

种认识方式在系统中可以共存。我们试着从体系的角度,的重新认识是原型理论在语言研究中的具体应用。Taylor

(1981)举例证明名词类的原型效应:

Tostubone'stoe;toholdone'sbreath;toloseone'sway;totakeone'stime.[14]63-64

Ross认为,从toe到time,名词性逐渐减弱。我国学者袁毓林在对比特征范畴(经典范畴)与原型范畴的基础上指出,汉语词类是一种原型范畴,是人们根据词与词之间在分布上的家族相似性而聚集成类的

[15]

。属于同一词类

的词有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之别,典型成员是一类词的原型,是非典型成员归类时的参照标准。刘国辉、汪兴富认名词与动词之间存在一个中间地带,这个地带就形成为,

了一个连续体

[16]

原型理论应用于词类研究,为分析词类特征提供了有力依据,而且为语言理论的现实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例如词频的高低、词与词的相似性等应用于词典编撰、教材编排,会大大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但是我们也发现,持原型范畴观点的许多学者把经典理论作为批判的对象,在这些学者那里,原型理论与经典理论是完全对立的关Lakoff说:“原型效应出现于语言的所有领系。例如,

——语音、形态、句法、语义,这些领域都与经典范畴理域—

论相悖……”

[14]61

类划分过程中对一个词进行句法分析时;作为范畴原型,存在于范畴划分完毕后对范畴成员进行比较时。两者一作用于不同的层面,不形成对立的关系。先一后,

六、结语

通过对范畴划分过程、范畴涉及的不同层面的分析,我们发现经典范畴观与原型范畴观由于作用层面不同,其范畴成员地位平等还是不同等方在范畴模糊性与清晰性、

面并不存在对立关系。我们应把两种观点定位在更大的体系中,使它们在自己应有的层次上发挥作用,获得自己合理的价值。只有这样,我们的认识才能更全面。参考文献:

[1]俞建梁,——基于反黄和斌.对原型范畴理论的质疑—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训为语料的研究[J](4):48-52.

[2]俞建梁,J].外黄和斌.原型范畴理论的缺陷与不足[

2008(2):36-39.语学刊,

[3]赵彦春.连续统还是二元互斥?———及物性原型观

J].中国外语,2011(1):28-35.的学理探究[

[4]王寅.认知语言学探索[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5:123.

[5]TaylorJohn.LinguisticCategorization:PrototypesinLin-M].OPU,1989.guisticTheory[

[6]WittgensteinL.PhilosophicalInvestigation[M].Oxford:

BasilBlackwell,1953:32.

[7]RoschE.Ontheinternalstructureofperceptualandse-manticcategories[C]//MooreT(ed.).CognitiveDe-velopmentandtheAcquisitionofLanguage.NewYork:AcademicPress,1973:135.

[8]DerridaJacques.LimitedInc:abc[M].Glyph,Baltimore:

HopkinsUniversityPress,1977:236.

[9]亚里士多德.工具论:上[M].余纪元,等,译.北京:

2003.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就词类问题来说,在经典范畴理论关照下,词类是清晰的,成员地位是平等的;而原型理论对词类的认识正好——词类是模糊的,相反—一个词类中各个词的地位不平等,有的是这个词类的中心成员,有的是边缘成员。下面通过上文得出的结论来分析这种矛盾的实质所在,以期探索结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经典范畴理论意义上的词类。在经典范畴意义上,词名词就是名词,动词就是动词;成员地位是平类是清晰的,

等的。词类是一个句法概念,是词与词在句子中产生的结构关系。例如,在进入句子前,我们无法确定love一词到底是名词还是动词。但是在听到Iloveyou或者Loveisblind后,我们才能确定love的词类。因为一个特定的词在一个句子中只可能占据一个位置(slot),所以在这个特定的位置,它只可能有一种词性。这时词类具有排他性,名词就是名词,动词就是动词。在这个意义上说,词类是清晰的。另外,在一个具体的词类中,每一个词类的成员在句法结构中的功能是相同的,例如名词充当主语,介词后跟名词等等。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一个词类中的成员地位“Don'thellome.”(不要老跟我说hel-是相同的。例如,在lo)中,无论hello一词怎么不象动词,在这个特定的句子结它已经取得了动词的功能。作为动词,它与其他成构中,

员一样,表示动作,甚至带有宾语。因此在做词类划分时,我们依赖的是词汇在句法结构中的特征,最终形成一个特征集。依靠词汇的句法特征集划分的词类就是经典范畴意义上的词类。

词类范畴的原型特征。诚如上文,词类的界定依赖于

10]陈维振,.福州:吴世雄.范畴与模糊语义研究[M]词在句中的关系,具有相同句法特征的词归为一类。但是[

2002.福建人民出版社,在每一个具体的词类中,各个成员之间又有联系,这种联11]UngererF,SchmidHJ.AnIntroductiontoCognitive系具有原型性特征。首先,因为一个词的句法关系不同会[

Linguistics[M].AddisonWesley:LongmanLimited,依据不同的出现一词多类现象。例如前面说的love一词,

句法结构可以做动词或名词。这样,由于语言的异质同构

1996:74.

12]LangackerRonald.FoundationsofCognitiveGrammar:现象,就出现了一个词亦此亦彼的分类结果,例如动名兼[

vol.1[M].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University类词,同时也给人有词类界限模糊、亦此亦彼的感觉。其次,在同一个词类范畴中,不同的成员在应用频率上有所

Press,1987:76.

13]吴世雄,.外陈维振.论语义范畴的家族相似性[J]love用作谓语比hello的频率要多[差异。例如,作为动词,

1996(4).语教学与研究,得多。这样,就出现了动词的典型性与非典型性的差别,14]LakoffG.Woman,Fire,andDangerousThings:What应用频率高的成为典型代表,应用频率低的成为边缘成[员。

因此,依据我们的推理,词类作为经典范畴,存在于词

CategoriesRevealabouttheMind[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7.

[15]袁毓林.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J].中国社会科

1995(1)154-170.学,

[16]刘国辉,汪兴富.名化、级差转移、原型范畴及名化

——诠释Heyvaert的ACogni-研究框架体系的思考—

tive-FunctionalApproachtoNominalizationinEng-lish(2003)[J].外国语,2005(4):37-43.

AnInvestigationintoTwoContradicting

CategoryTheoriesandTheirPossibleReconciliation

TakingWordClassificationasIllustration

LIUXiangdong1,CHENLijie2

(1.SchoolofForeignLanguages,Tianjin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Tianjin300222,China;2.InternationalCollege,ZhejiangA&F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311300,China)

Abstract:Underthepost-modernismcontext,therearetwocontradictingtheoriesofcategoryandcategorization:classicaltheo-ryandprototypetheory.Thetwotheoriesdisagreewitheachotherineveryessentialaspect:definition,fuzziness,membership,etc.Thisresearchaimstoinvestigatetheoriginofthedisagreements,andtoexplorethepossibilityoftheirreconciliation.Ithasbeenprovedthatthetwotheoriesfocusondifferentlevelsandstagesofhumancategorization.Therefore,acontradictionbetweenthemisgroundless.Infact,theycanpeacefullycoexistwithinalargersystem,playingtheirrespectiverolesinhumancategori-zation.

Keywords:classicaltheory;prototypetheory;contradiction;reconciliation;wordclassification

(责任编辑:李晓梅)

(上接第132页)

.外语学刊,2013(4):113-的当代价值诠释[J]

116.

2013(1):138-140.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6]谷峰.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冯友兰翻译思想[17]何瑞清.评辩生态翻译理论下的“译者”[J].重庆交

LUXun'sSelectionofSourceTextsand

TranslationStrategiesinHisTranslationofChildren'sLiteraryWorksfromthePerspectiveofEco-Translatology

GUFeng

(DepartmentofForeignLanguages,ChaohuCollege,Anhui,Chaohu238000,China)

Abstract:Eco-translatologyaimstointerprettranslationfromtheperspectiveofecology.LUXun'stranslationofchildren'sliter-aryworksinaccordancewiththespecificcommunicativecontextandthetargetreadersareprobedinto,andthatLUXun'sselec-tionofthesourcetextsofforeignchildren'sliteraryworksadaptstothegivenecologicalenvironmentof“savingchildren”andhisselectionoftranslationstrategiesadaptstochildren'spsychologicalcharacteristicsinChinaarepointedout.

Keywords:eco-translatology;children'sliteraryworks;translationstrategies;communicativecontext;ecologicalenvironment

(责任编辑:李晓梅)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ki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