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更新时间:2024-04-03 02:4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肖万春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这“两个全面”的目标,是系统总结我国3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经验,根据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的时代要求作出的正确判断和重大战略部署,为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加自觉地解放思想,更加自觉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更加充分地凝聚力量,更加有力地攻坚克难,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不断提高改革开放的科学化水平,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时不我待,任何人都不能回避改革开放,都要勇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及其含义

从邓小平当年提出“三步走”战略,党的十六大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内涵的丰富,到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我们的奋斗目标更加清晰,更加鼓舞人心。

(1)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

所谓“小康”,是邓小平1979年会见当时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出的用于现代化发展战略的一个概念。“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为了规划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蓝图,邓小平设想了著名的现代化发展“三步走”战略,即: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历史的脚步到了2000年,中国人自豪地向世人宣告:我们已胜利地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中国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这时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很不平衡的小康。所谓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所谓不全面,就是总体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所谓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

(2)“新三步走”战略的提出 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局限,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设计“三步走”战略时,对相当遥远的第三步战略的具体目标不可能作更加具体详细的规划,只能是一个大致的构想。当我们胜利实现了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以后,我们对未来更加有把握了,也就是说具备了对第三步战略目标作进一步具体化的条件。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历史机遇而作出新的战略规划,这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要求。

1

在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提出,21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实际上提出了一个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按照这个战略部署,我们从20世纪末进入小康社会后,将分2010年、2020年、2050年三个阶段,逐步达到现代化的目标。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确定

2002年党的十六大按照“新三步走”战略目标明确提出,本世纪头20年,我们将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个“全面”二字可以说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全面发展的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所谓更高水平,就是用大体二十年的时间,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超过3000美元,相当于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所谓更全面,就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接受良好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与自然更加和谐。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足、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所谓发展比较均衡,就是使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广大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2.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赋予新内涵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了新进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经济增长明显超过原来预期,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到2020年力争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提前实现。从新历史起点出发,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赋予了新内涵。

(1)党的十七大赋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新内涵的总要求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2)党的十七大赋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新内涵的具体要求

相对于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来说,新内涵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提高发展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人均翻两番。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二是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三是促进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

四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

2

五是促进社会公平。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六是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七是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八是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九是实现人人病有所医。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十是建设生态文明。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3.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把“建设”改成了“建成”,一字之变,既反映了我们过去所走过的道路,也规定了面向未来的目标和任务,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目标更高,标准更严。这一次党的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对全世界的郑重昭告,同时指明了未来五年非同寻常的历史方位,及其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意义。

(1)新阶段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新要求的背景

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之奋斗,是我们党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经验。

1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繁荣稳定,民生持续改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尽管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与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相比,还有不少差距,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挑战。突出的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等等。

这些困难和挑战,是我国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的集中体现,是经济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躲不开绕不过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加注重推动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促进社会和谐,更加注重用改革的方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3

党的十八大报告认真总结了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刻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我国发展中出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目标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一些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新要求的时代内涵

为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五个方面充实和完善了奋斗目标,赋予了“完整体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现两个‘倍增’”的时代内涵。

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幸福、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这体现在六个方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两个“倍增”,即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大幅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使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继续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培育开放型经济新优势,使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把政治体制改革摆在改革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坚定不移加以推进,取得了重大进展,人民的民主权利比过去任何时期都要多,保障得都要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在党的领导下,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的人民民主,使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我们要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报告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等几方面提出了增强文化软实力的目标要求,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

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使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目标要求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普遍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育水平明显提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就业更加充分,民生之本得到保障;收入分配差距缩小,发展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适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迫切要求,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在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使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新要求的鲜明特点 一是体现了目标连续性。发展目标是长期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描绘了到202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新要求”是党的十八大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对一些具体指标进行调整和深化,并不是另起炉灶提出一套新的目标。

二是体现了目标针对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针对“三不”问题,修订或增加一些定性和定量指标,以强化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全面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导向,而不是面面俱到地进行修订。

4

三是体现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明确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和突破口。

四是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的改革目标要求,使生态文明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一道,在奋斗目标上完整体现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

五是体现了民生优先、惠民富民的政策取向。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报告还提出了“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出的两个“翻一番”目标新要求,既鼓舞人心又切实可行,这充分体现了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第一个“翻一番”,是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的。从发展情况看,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3%,今后9年年均增长7%就可实现翻一番,比较符合实际,增速也与“十二五”规划纲要一致。第二个“翻一番”,是首次提出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目标,这充分体现了民生优先、惠民富民的政策取向,也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从近几年发展实际看,实现这一目标也是有把握的。

总之,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到二0二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全国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用水平将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将明显提高,教育现代化将基本实现,农民工子女将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城乡就业将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将会缩小,中等收入群体将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将大幅减少,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将加快,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将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老百姓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幸福感将普遍增强!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全方位的改革发展。我国过去30多年取得的辉煌成就靠的是改革开放,进一步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仍然要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内涵,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今天的改革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文明方方面面,在层次上要触及行政、社会、经济等体制机制内核问题,任务更为艰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依赖于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和推进,没有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就不可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1.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

在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全面回顾了我国30多年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明确指出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改革开放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1)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一是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新时期我们党的伟大事业,就是开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继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以及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等两件大事之后,完成和推进的第三件大事。探索和开辟中国

5

水平。由此可见,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的公平程度,需要改革进一步向纵深推进,开放进一步向更大范围扩张,改革开放任务更为艰巨复杂,有赖于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2)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社会主义

30多年改革开放的探索与实践,社会主义在中国不断焕发出蓬勃生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美好的发展前景。如果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那么,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社会主义。

一是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生命力的源头活水。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制度,还处在实践和发展的初级阶段。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大国,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既没有书本上现成的答案,也没有实践中成功的先例,中国共产党人以大无畏精神在实践中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在改革开放中作出了正确回答。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此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探索中经历的严重曲折、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面对国际国内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的严重挫折,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邓小平同志振聋发聩地提出“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义无反顾地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受命于重大历史关头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改革开放,我们党领导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只有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永葆青春和活力。

二是改革开放是新时代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的伟大革命。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开放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的主旨,就是要更加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构建出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的体制机制,放手让一切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活力充分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一切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力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从改革开放所达到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效果、造成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状态的根本性变革、推动的社会各领域变化的广度和深度、塑造的当代中国社会面貌和未来走向而言,改革开放的确是和平与发展时代条件下在中国大地发生的新的伟大革命。这场新的伟大革命,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充分开发了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建立了发展社会主义新的动力机制、利益机制、信息机制和调控机制,形成了不断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的制度基础,保证了社会主义的与时俱进、永不僵化。只有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兴旺发达。

三是改革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30多年来,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创造性地冲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探索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1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每深化一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前进一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加快一步。事实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中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改革开放中完善的。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开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

(3)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最彻底的发展理论,它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社会主义改革使其能永远站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去总结新经验,回答新问题,形成新的思想和观点,对外开放使其能够从全人类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中吸取丰富营养,从而不断地向前发展。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新阶段。

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理论。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不断进行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充分发挥其指导实践的巨大威力。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向以发展的观点对待自己的理论,反对将其当成“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即使对《共产党宣言》这样一部划时代的文献,他们也反复强调应根据实践的发展,对其中某些观点加以补充、修正和完善。在1872年《共产党宣言》发表24周年时,他们一方面肯定其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一方面又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主义者只有准确把握时代条件的发展变化,科学总结新的实践经验,才能把马克思主义不断推向前进。正是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解决新的时代课题,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吸收新的科学成果,才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二是改革开放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入新阶段。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是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活动中实现的。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科学回答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相继提出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之成为一个统一完整开放的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而且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是在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基础性、根源性意义。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改革开放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中共同发展的。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继续解放思想,推进理论创新。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是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通过一系列理论创新实现的。没有1978年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我们就不可能冲破“左”的指导思想的束缚,也就没有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开辟。现在我们要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进一步推向前进,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实践无止境,创新也无止境。我们要继续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12

3.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目标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这就明确告诉我们,新时期改革开放必须全面深化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就是要求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体制改革,实现由单兵突进向综合改革全面深化转变,为“五位一体”发展提供强化动力和制度保障。

一是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二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三是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

四是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

五是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三、更加自觉坚定地创新制度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新考验,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动摇,以更大的决心和气力推进改革向“深水区”迈进,坚持把改革创新的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更加自觉坚定地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

1.坚持把改革创新的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

“我们一定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这一重要论断精辟概括了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根本做法和基本经验,深刻揭示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地位和巨大历史作用,为我们今后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指明了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

一是必须始终坚持强化改革创新精神的政治责任理念,切实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是由治国理政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大国治国理政,是一项开拓性事业,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项工作都离不开改革创新精神。我们必须用思想解放来突破既有思维惯性的束缚,摒弃一切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改革一切不适应科学发展的做法,树立和强化改革创新精神是政治责任和首要责任的理念,将改革创新精神贯穿于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目前,改革已经濒临深水区,我们需要十分清醒地警惕一些权力部门的“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制化”的趋势蔓延;警惕体制内事关国计民生的部分“特殊垄断”领域和行业,抑制经济发展的活力;警惕体现在广大劳动人民群众主人翁地位的弱化,如“上学难、看病难、住房贵”等问题;警惕一些边缘群体被忽视、被遗忘,如“农民工”的地位在城市没有得到确认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更需要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上述这些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进这些领域的改革开放,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二是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是应对治国理政新挑战新考验的现

13

实需要。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既给治国理政注入了巨大活力,也使我们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新考验。应对这些新挑战新考验,离不开改革创新精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在邓小平关于“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论断指引下,党带领全国人民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伟大的探索,形成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共同展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着中华民族在发展进步、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应时代潮流、切合中国国情、代表人民根本利益。因此,在新时期纷繁复杂的治国理政中,我们要树立强烈的政治意识和战略意识,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加强对重大问题的研究,注意从各方利益的结合点上考虑问题、谋划工作,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三是必须始终坚持统筹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履行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就必须要求以改革的思路寻求党有效履行治国理政职责的体制机制,以创新的精神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和办法。只有着力构建一整套相互联系和衔接、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我们党才能完成治国理政兴国强国的历史使命。当前,我们要做好治国理政的各项工作,就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来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和改革开放的重大现实意义与深远历史意义,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不同方面,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明确改革的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选准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和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生态文明体制,不断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发展的规范体系,形成治国理政科学化的长效机制。只有将坚持改革创新精神贯穿始终,准确把握改革创新内在要求,凝心聚力提高改革开放的针对性实效性,促进改革开放的制度化规范化,才能正确地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向前进,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2.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

从改革全局来看,关键环节关系到改革成效,是改革的有力支点;重要领域关系到改革成败,是改革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突破重要领域、打通关键环节,对推进改革大业至关重要。

一是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在新的时期、新的历史背景下,我们的改革不是为改革而改革,而是为人民改革。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的改革必须着眼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着眼于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着眼于综合国力的提升”。这昭示着我国改革,必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经过实践证明的中国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代社会科技发达,分工加速,产业众多,内在要求把政府有效调控和市场基础性配置资源有机结合。只有通过改革,创新公有制实现形式,巩固壮大公有制经济,才能为政府有效调控提供保障,为民生改善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支撑;只有通过改革,打破垄断,让市场主导配置资源,消除阻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观念和制度壁垒,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才能跟上经济发展的潮流,提高经济发展的活力和效率。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必须

14

坚定不移地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更好地结合,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始终把公有制为主体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实现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法律上平等保护、经济上平等竞争”,确保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是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必须找准突破口抓住关键。我国改革正从“摸着石头过河”进入“深水区”,由易向难、由外围向核心、由增量向存量步步推进。剩下的都是“硬骨头”,情况更复杂,任务更艰巨。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找准突破口明确重要领域抓住关键环节。判断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标准只有一个:阻碍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领域和环节,就是需要推进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就是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在经济领域,要进一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深化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改革,尽快打破行政性垄断,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要进一步放宽非公有资本投资领域,健全非公有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在政治领域,迫切需要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在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在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完善选举制度和保障人民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制度,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充分发挥各个参政党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中的作用;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要进一步按照“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的要求,健全和完善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在文化领域,迫切需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按照“党委领导、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事业文化单位依法运行”的改革目标,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动文化内容形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传播方式创新,积极引入“创新、创业、创造”新元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继续推进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市场体系改革,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和要素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文化事业发展新格局。在社会领域,迫切需要创新社会管理,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把促进就业放在优先位置,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各项社会事业,深化土地、户籍制度、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财产性收入在居民收入中的比重,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只要不失时机地推进这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才能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城市与农村的关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政府与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有效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三是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必须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协调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本质上是利益关系的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既要积极,更要稳妥。必须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我国改革进入新阶段后,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更复杂更艰巨。一方面,改革涉及的面越来越宽,牵扯到的利益矛盾越来越复杂,不少问题既涉及经济体制

15

改革,也涉及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有的甚至涉及国际经济关系,改革触及许多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是要啃“硬骨头”、打“攻坚战”。另一方面,人民群众要求分享改革成果的期望越来越高,维护自己对改革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意识日益强烈。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做到理论准备更充分、政策思路更缜密、方法步骤更慎重。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必须树立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观念,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的基点和决策的依据;必须着眼于集中民智、体现民意,保障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进一步完善改革决策的机制、规则和程序,充分发扬民主,把民主贯穿于改革决策中的各个环节,对涉及发展全局的重大改革要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集中民智、充分进行论证、反复协商,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改革要认真组织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对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改革要实行公示、听证,使改革决策目标更明确、方案更可行、结果更科学;必须进一步加强改革决策执行的制度建设,完善改革决策执行的责任、督办检查、跟踪问效、行政问责等制度,建立改革决策失误的纠错改正机制,切实降低改革决策成本,提高改革决策效率。必须增强改革措施协调性。我国改革进入新阶段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关联性、综合性、配套性显著增强,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才能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全局眼光和战略思维,坚持统筹谋划,保持改革措施的稳定性、连续性,在作出一个领域的改革决策时必须同时考虑到其他领域改革措施的协调配套,在解决一个突出矛盾和问题时必须同时考虑到其他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加强对各项改革措施的方向、力度、出台时间的协调配合,既着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又努力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改革有机衔接、协调推进,努力实现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改革相协调,宏观改革与微观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与农村改革相协调,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相协调,切实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群众的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进一步兼顾到各方面利益、照顾到各方面关切,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3.更加自觉坚定地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

制度建设和创新,既是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和创新改革开放的各项制度,努力提高制度建设的科学性和规律性,进一步健全推进制度建设和创新的工作机制。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一是制度建设和创新是推进改革开放的前提保障。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充分表明,改革开放既是解放思想,突破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模式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巩固的过程,更是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过程。改革开放的内涵包括了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而制度建设和创新是核心,直接关系到改革开放能否深入推进。人类历史的进步,就是在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实现的。中国当前的发展,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面临着需要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现实问题,这一阶段的关键点在于继续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升发展素质和潜力,建设更加公平正义、更加有利于社会各阶层和谐发展的社会。由此可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对于我国发展的目的和发展的路径,都是非常关键的强大动力源;而制度创新,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本质内容。只有积极推进产权制度、公共财政分配与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等涉及调整人与人之间、各种既有的或新产生的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制度创新,才能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只有有效推进涉及“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更有效配合的调控制度创新,才

16

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发展后劲。我国的改革开放过程,实质上就是党和政府推动具体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和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过程,是新制度建设及旧制度被替代的过程。当前,我国处在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国内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明显增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这些问题需要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来解决。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牢牢扭住制度创新这个改革开放的内核不放松,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创新,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二是新时期制度建设和创新要突出人本价值取向。30多年来,我们在制度创新上,从所有制与产权制度,从市场机制与市场体系,从政府职能转变到民主法制建设,都坚持了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取向,通过渐进式改革,在大局稳定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取得有目共睹的成就。新时期,随着改革进入更深层次的攻坚阶段,会触动更加复杂的利益关系,触及越来越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比如,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收入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有拉大的趋势;在经济总量不断攀升的同时,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的同时,一些领域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等等。这意味着今后的制度创新,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的全方位的制度建设和创新,在横向将覆盖各个领域,在纵向将跨越各个层次。新时期制度建设和创新的重点必须突出以人为本,强调发挥每个人的自主性,强调重视每个人的尊严,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体现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在经济领域,要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在政治领域,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保持和平、经济发展、国家社会统一的形势下推进民主,不断完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加强对政府的监督,强化社会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保障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形成促进社会公正的政治环境。在文化领域,要加快形成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环境。在社会领域,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形成社会共同富裕的社会环境。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要以人与自然和谐为重点,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支持这些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三是更加自觉坚定地推进制度建设和创新。制度建设和创新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既要更加自觉坚定不移推进,更要尊重制度建设和创新的规律。一要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和创新的自觉意识。推进改革开放,归根结底都要通过制度来保障、来促进,核心是加强制度建设和创新。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加强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改革创新意识,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敢于冲破一切有碍于科学发展的陈腐观念,摒弃一切落后于时代的套路和做法,变革一切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弊端,在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做制度建设和创新的自觉坚定者。二要努力提高制度建设和创新的科学性和规律性。制度是客观规律的反映,把握规律性是提高制度建设和创新科学化水平的前提。推进制度创新,必须体现把改革创新勇气与科学求实精神、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起来,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管用有效的原则,必须尽量降低制度

17

创新的成本,做到低代价制度创新。制度设计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使根本性制度与具体制度相配套,新建制度与原有制度相衔接,着力解决一些不适应新形势、新环境、新任务要求的制度规定,解决一些制度之间不衔接、不配套、不协调的问题。三要健全推进制度建设和创新的工作机制。必须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强化制度建设和创新在改革开放中的核心地位;必须加强制度创新机构建设,主动领导改革,掌握改革领导权,坚定不移地按照以改革促发展的要求进行制度建设和创新,从上到下切实搞好全面制度建设和改革创新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必须强化在制度建设和改革创新顶层设计中倾听民众诉求,加强从下到上制度建设和创新的组织领导,实行上下结合、顶层推动,搞好统筹协调,使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更好地结合起来,形成科学化制度建设和创新的长效机制,使改革开放各项制度更加协调、更加系统、更加成熟。

1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kf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