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备资料:高中历史阶段特征

更新时间:2023-03-08 04:36:38 阅读量: 高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中历史各阶段特征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中国

一、时间:从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建立秦朝。

二、本期历史的分期:本期中国历史包含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形成时期三个阶段。

1、原始社会时期:(略)

2、奴隶社会时期:中国奴隶社会的历史可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即: (1)、奴隶制的创立(奴隶社会的开始)时期——夏朝,统治时间为前21世纪到前16世纪中期。公元前21世纪,大禹传子,夏朝建立,我国进入奴隶社会。从“禅让”到“世袭”,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是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是阶级对立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奴隶制发展时期——商朝,时间为前16世纪中期至前11世纪中期。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奴隶制经济和文化得到空前发展。商朝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大国。商朝高度的奴隶制文明,在世界历史上有重要地位。

(3)、奴隶制的强盛时期——西周。统治时间为前11世纪中期至前771年犬戎破镐京,都城在镐京(今西安)。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西周的统治者实行井田制和分封制,巩固了奴隶主的统治,扩展了奴隶制的国家和疆域。

(4)、奴隶制的瓦解时期——春秋,时间为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前476年。春秋时期的主要历史特点是诸侯争霸。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开始,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是春秋时期,春秋时期,东周王室衰微,大田诸侯争霸。“春秋无义战”,争霸战争实质上都是为了满足奴隶主扩张领土和掠夺财富的私欲,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学生的灾难和痛苦。这时,以奴隶制土地国有制为基础的井田制开始瓦解,我国奴隶社会走向崩溃。

4、封建制的形成时期——战国: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瀛政统一中国。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一方面战国七雄为统一全国而继续征战不断,另一方面地主阶级展开强大的变法运动,以改良的办法在中国确立起了封建的政治制度。

5、先秦时期的主要文化成就: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促进了文化的进步,奴隶、农民的智慧和辛勤劳动,又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早期文明。先秦时期,我们的祖先在天文历法、文字、思想、医学、青铜器制造、文学、建筑、军事、艺术等领域都取得了极为辉煌的成就。

三、教材中提到的主要名词 1、奴隶社会: (1)、人物:禹、启、桀;汤、盘庚、纣;周文王、周武王、周厉王、周幽王、周平王,商高;春秋五霸、管仲,老子、孔子,孙武。

(2)、制度:王位世袭制,分封制,井田制,土地私有制;人祭,人殉。 (3)、农作物:黍、稷、麦、稻、桑、麻。 (4)、生产工具:耒耜、石刀、蚌镰,青铜器,铁器、牛耕。 (5)、重大事件:炮烙之刑,武王伐纣(或称牧野之战、阵前倒戈),国人暴动,犬戎破镐京;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吴越争霸战争。

1

(6)、文化:殷墟和甲骨文、夏历、日食、月食,商文化的世界地位;勾股定理之“勾三股四玄五”;老子和《道德经》及道家学派,孔子和儒家学派、《诗》、《书》、《春秋》及私学,孙武与《孙子兵法》,鲁国的天文学家与日食、冬至、夏至和哈雷慧星,《诗经》,九九乘法表。

(7)历史传说的信史:在没有文字可考以前的历史都属于历史传说阶段。所以对于历史传说阶段,如原始社会和夏朝时期的历史学习和研究,就主要依据历史传说和考古发现。特别是注重利用考古资料来说明问题。19世纪末,人们在殷墟发现了大批甲骨文,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当时的社会情况。因此,我国有文字可考的信史是从商朝开始的。西周时,公元前841年爆发了“国人暴动”,历史上有确切记载,所以,公元前841年(即西周共和元年)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3、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1)、事件:战国七雄,变法运动,商鞅变法。 (2)、生产: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都江堰、郑国渠;手工业,冶铁也和木炭、皮囊、宛、邯郸,煮盐业和池盐、石盐,丝织业,麻纺织业,漆器制造业;中原市场,封建城市。

(3)、文化: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墨子和墨家,儒家和孟子、荀子,道家和庄子,法家和韩非子,军事家和孙膑;《甘石星经》,二十四节气;分科治病,扁鹊和四诊法,《内经》;建筑技术和鲁班;屈原和楚辞、《离骚》;嵌错赏功宴乐铜壶,湖北随州编钟。

四、先秦历史的主要特点

1、生产力水平低下,经历了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到金(铜)石并用时代、再到铁器和牛耕时代的进步历程。

2、生产活动日益丰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3、生产关系不断变化,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包括原始人群、氏族公社、传说时期几个阶段)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形成时期的漫长历程,是中国古代史上经历时间最长的一个时期。

4、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在天文历法、文字、医学、建筑、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等方面成就突出,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时期,奠定了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

5、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的确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变革时期,它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等方面的发展上都有其独特的时代特征。

6、先秦历史的发展过程明显的体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等唯物史观的原理。

7、井田制的兴废成为奴隶制和奴隶社会兴衰的纽带和标志。

第二章 封建制巩固时期的中国

一、时间:从公元前221秦朝的开始到220年东汉灭亡。

二、本期历史的分期:本期历史按中国历史发展的本来面貌,一般分为: 1、秦朝: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到公元前206年刘邦入关,秦王

2

子樱投降。都城在咸阳(含咸阳)。

2、楚汉战争时期,从公元前206年刘邦灭秦到公元前202元刘邦建立西汉。 3、西汉;从公元前202年刘邦建汉到公元8年外戚王莽篡汉自立。都城在长安(今西安)。

4、新朝:(略) 6、东汉:(略)

三、教材中提到的重要名词

1、皇帝:秦始皇、秦二世;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

2、文臣武将:淳于越、李斯、蒙恬;董仲舒、卫青、霍去病、张骞;窦宪、窦固、班超、甘英。

3、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项羽、刘邦;

4、政治:秦的统一、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君主专制、统一度量衡货币、统一文字、焚书坑儒、巩固边防)、秦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休养生息、编户制度、王国问题、 “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张骞通西域、西域都护、丝绸之路;班超经营西域、甘英出使大秦、大秦使者来华。

5、经济: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6、战争和战役:秦国统一战争、蒙恬北击匈奴、征服越族、反击匈奴战;东汉与北匈奴之战。

7、重大工程:长城、灵渠;

8、世界国家:安息、大秦、朝鲜、日本。

9、少数民族:匈奴、越族、西域各族(大月氏、鄯善)、西南夷。 10、文化:造纸术、蔡伦,《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张衡、地动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华佗、“麻沸散”、五禽戏;太学、五经,佛教、道教,王充、《论衡》,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汉赋、乐府诗,马王堆汉墓帛画、秦始皇陵兵马俑,蹴鞠、角抵、击剑、秋千;秦汉文化的世界地位。

四、秦汉时期的历史特点

秦汉时期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巩固和初步发展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以及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各项制度的基础。

1、政治上:

第一,封建国家由战国分争走向统一,并维持了较长时间的统一,奠定了此后中国历史的主流为国家统一的基础。

第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和巩固发展起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机构和官制逐渐完善,在这一过程中,为了巩固、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主阶级内部主张继续推行井田制和主张实行郡县制的两大势力进行了反复的争论和数次的斗争。

第三,维护封建统治的政治思想由崇尚法家思想演变到推崇儒家学说,实现了政治思想上的“大一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第四,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治世局面。 第五,地主阶级在不同的阶段,针对具体问题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和政策调整。

第六,奴隶制的残余势力还大量存在,表明社会制度的演变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发展过程。

第七,先后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全国性的农民起义,其斗争方式和策略以及

3

他们的反抗精神大都为以后历代农民阶级所继承和进一步发展。

第八,封建专制政治制度的弊端开始暴露,导致封建王朝和封建国家灭亡的主要因素在这一时期已大都出现。

第九,地主阶级内部开始分化,形成特权阶层。 第十,对外交往初步发展起来。

第十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初步发展。

2、经济上: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劳动人民的劳动,这一时期封建经济得到了发展,并呈现出以下时代特色。

第一,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和巩固。

第二,各种经济制度由参差不齐实现了全国统一。 第三,在经济思想上确立了“重农抑商”,以农业为本,工商为末的观念。 第四,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始向边疆地区拓展。 第五,确立了中唐以前的以人丁为主的封建赋税制度。 第六,封建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第七,在统治者提倡“重农抑商”的同时,类似于16——18世纪流行于欧洲的“重商主义”经济思想,也在这一时期出现突破了“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

第八,黄河流域,尤其中西部地区是封建经济的重心。西北畜牧业经济区与中原农业经济区实现了交融。

3、民族关系上: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时战时和(但和平交往是主流),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战国秦汉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的民族关系也发展了起来。

第一,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得以建立和巩固起来。 第二,初步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时期中原王朝处理与边疆各族的关系和加强对边疆的管辖的方式与方法,基本上确立了中原王朝对各族所推行的民族政策。即:(1)、用战争解除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2)、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行政机构,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3)、派人出使少数民族聚居地,安抚各少数民族人民及其首领。(4)、与少数民族联姻的方法,即和亲政政策。(5)、支持和鼓励各族人民之间的民间交流和民间贸易。(6)、强迫和鼓励各民族杂居相处,和平发展共同提高和发展。

第三,确立了中原王朝对北方少数民族以防为主的政策策略。 第四,边疆地区得到有效的管理。 第五,中原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开始向边疆地区扩展,边疆地区得到初步开发。

第六,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和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

4、对外关系上:强盛的秦汉与亚洲各国人民有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秦汉时期我国与欧洲的关系也开始发展起来。

第一,我国同朝鲜、日本的外交关系发展起来。 第二,我国同西亚和欧洲的交往开始发展起来。 第三,秦汉文明对世界文化影响十分深远。 第四,对外交往的范围相对于后世较窄。 第五,陆路交通是对外交往的主要途径。

5、科技文化上:战国秦汉时期,随着社会变革的发生,新的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巩固发展,国家和文字的统一及经济的繁荣和各族联系的加强,科技文化也

4

较为发达,且内容广泛。

第一,科学技术上确立了在世界的领先地位。 第二,实现了文字统一,政府主持下的中央和地方各级学校教育系统建立起来。文字的统一和教育的发达,提高了我国古代各族人民的文化素质,这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的条件之一。

第三,思想领域由“百家争鸣”逐渐走向了儒家“大一统”。 第四,宗教和哲学界表现活跃。

第五,我国封建地主阶级的史学确立起来。

第六,文学、艺术成就高超,体育活动丰富多彩。 第七,统一性和多样化实现了有机的结合。 第八,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 第九,文化成就气势辉煌。

第三章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的中国

一、时间:从220年曹丕代汉到589年隋朝统一全国 二、本期历史分期: 1、三国:(略) 2、西晋的短暂统一:(略) 3、东晋十六国的并存:(略) 4、南北朝:(略) 三、教材中提到的重要名词

1、文化名人及文化成就:祖冲之和圆周率、《缀术》,贾思勰和《齐民要术》,书法、钟繇、王羲之,宗教画和山水画,顾恺之和《女史箴图》、《洛神赋图》,陶潜的诗,北方民歌,佛教的盛行和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范缜和《神灭论》。

2、生产:翻车,江南的开发。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的主要特点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总体历史特征是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具体地讲,本期中国历史发展的特征有:

1、政治方面:

第一,封建国家处于分裂状态。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第二,在整体上,国家处于南北对峙状态。

第三,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民族融合加强,民族矛盾尖锐,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

第四,地主阶级进一步分化,士族阶层成为一股特殊的社会势力,并经历了一个由无到有,由盛而衰的过程,南北土族的发展不平衡。

第六,少数民族进入并征服中原后,适应中原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主动进行了改革,接受了中原汉族人民先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就。

第七,在本期历史的分裂中孕育着许多统一的因素。

2、经济方面。三国西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割据带来的动乱和战争的确使生产受到较大的影响,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经济在向前发展,较以前仍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并呈现出自己的时代特征。

第一,南北经济发展速度不平衡。北方在较长时期处于停滞、倒退的状况,呈现出反复的破坏和恢复的间断性发展的特点。南方地区的经济则是持续发展,

5

尤其是江南地区得到了迅速开发。

第二,江南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开始了我国封建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南北经济水平的差距缩小,为隋的统一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三,不论是在国家分裂、各个政权并存时期,还是在短暂统一时期,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为了在各个政权间的混战和争夺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各个政权都注意发展经济,保障供给。

第四,对劳动力的占有和争夺取代了西汉时期的土地兼并,成为这一时期各种势力在经领域争夺的焦点。

3、民族关系方面: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总体特征是民族大融合进一步加强,使汉民族和整个中华民族大家庭进一步成长壮大起来,并创造了灿烂的精神和物质文明,又为以后中华民族的更加辉煌,国力的更加强盛打下了基础,具体说来,这一时期民族关系方面呈现出来的特征有:

第一,民族迁徙频繁,是一个民族大迁徙的时代。

第二,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趋势进一步加强,民族融合具有多种形式,基本上奠定了历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途径:通过民族迁徙,实现民族间的杂居共处;少数民族统治者实行社会和政治改革,接受汉族先进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成就;各族人民的联合斗争;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国家的统一,促进民族融合;各政权统治者采取措施加强对各民族的控制和加强各民族间的联系;

第三,民族矛盾尖锐,民族战争相对较多。

第四,少数民族进入并征服中原后,适应中原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主动进行了改革,接受了中原汉族人民先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就。

第五,民族融合的全过程清晰可见:迁徙,矛盾,交融,融合。

4、文化方面:由于南北经济的发展和各族人民的大融合以及佛教的盛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不少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就。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科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这一时期的文化成就既是对以前各代文化成就的继承和创新,又为后世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化特色和文化成就表现为:

第一,突出地体现了文化成就的取得的长期性和继承性。 第二,科技成果成就突出,仍居世界前列。

第三,宗教盛行,玄学产生,思想领域异常活跃。 第四,文学、艺术成就高。

第五,反映现实:分裂割据;民族融合;佛教盛行;政权更替频繁,战乱不断;士族制度形成;江南开发。这说明社会生活是文化成就的源泉,文化成就具有广泛的社会现实性。

第四章 封建社会繁荣时期的中国

一、时间:从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到907年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 二、本期历史的分期

1、 隋朝:从581年,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到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所杀,,都城在长安。

2、唐朝:从618年唐高祖李渊建国到907年被朱温建立的后梁所取代,中间又经历了短短的武周王朝。都城在长安。

6

3、武周:唐高宗死后,武则天于690年自立为帝,国号周。705年,武则天病重时还政于唐。武则于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周仍以长安为都城。 三、教材中提到的重要名词

1、皇帝:隋文帝、隋炀帝;唐高祖 、唐太宗、唐高宗、唐中宗、唐玄宗、唐宪宗;武则天。

2、文臣武将: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景,鉴真、玄奘,文成公主、金城公主。

3、农民起义领袖:翟让、李密,

4、少数民族首领:颉利可汗、骨力裴罗、大祚荣、皮罗阁、松赞干布、尺带珠丹。

5、政治制度及政治事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均田制、租庸调制、府兵制、募兵制、两税法、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隋末农民起义、

6、少数民族:突厥、回纥、南诏、吐蕃、靺鞨

7、经济动态:均田制、租庸调制、两税法,曲辕犁、筒车,丝职业、陶瓷业、造纸业,定州、益州、扬州、刑州、越州、宣州,长安、广州。

8、世界国家:朝鲜、日本、天竺、波斯、大食。 9、文化:李春营建赵州桥、雕版印刷和《金刚经》、天文学家僧一行、唐太宗办医学校、唐高宗编《唐本草》、孙思邈著《千金方》;学校制度的完备、专业教育、私人办学;宗教盛行,柳宗元著《天问》、刘禹锡写《天论》,唐初四部正史、刘知几写《史通》、杜佑著《通典》;唐诗,散文家韩愈和柳宗元,唐代传奇;阎立本、吴道子,颜真卿、柳公权,敦煌莫高窟,摔跤、拔河、秋千、围棋,唐文化的世界地位。

四、隋唐时期的历史特点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经济最繁荣的一个时期,也是国力相对较强盛的时期。综观隋唐时期,在社会各个方面均产生了一些划时代的变化,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政治上:

第一,封建国家长期统一,国家安定,这是封建国家繁荣昌盛的条件之一。 第二,继续推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使这一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 第三,以均田制为基础的府兵制瓦解,募兵制诞生。 第四,本期历史的前半期,即从隋的建立到唐玄宗统治的前期,从总体上讲,封建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先后出现过隋文帝时期的“开皇之治”,唐太宗时的“贞观之治”和唐玄宗时的“开元盛世”等封建治世局面。

第五,在本期历史上,地主阶级中的士族地主与庶族地主之间的斗争仍然激烈,而且随着士、庶两个阶层的经济、政治地位的变化,两个阶层对一些政治问题的主张和见解也发生了相应变化。

第六,本期中国历史上,不管是隋朝还是唐朝,统治都都采取了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第七,本期历史上的两个朝代,即隋朝和唐朝的末期都发生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而且农民起义的斗争水平在以前的基础上已有所提高,并对后世的农民起义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八,在本期历史上,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性得到淋漓尽致的暴露,即在封建群君主专制制度下,导致国家衰亡和灭亡的各种因素都在这一时期发挥了作用:政治腐败,皇帝不理朝政,听信谗言,任用奸臣;女宠;宦官、权臣、强藩、

7

党争.

2、经济上,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经济极度繁荣时期,也是我国封建经济由盛转衰的时期,因此这一时期的经济呈现出繁荣现象的同时,也表现了其承上启下的时代特色。

第一,均田制逐渐被地主土地所有制(大土地所有制)所替代。

第二,随着均田制的崩溃,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以均田制下农民为依托的租庸调制也逐渐瓦解,被两税法所取代。

第三,社会生产力获得了较大进步,生产得到了较大发展,南北方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相对平衡的势态。这也是这一时期经济繁荣的表现之一。

第四,商业活跃而繁荣,为北宋以后商品经济的发达奠定了基础。

第五,本阶段前期,由于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实施,封建政府的经济收入有保障,封建国家经济呈繁荣局面;中后期由于以地主土地私有制为特征的大土地所有制的恶性膨胀,地主经济实力和地方经济实力逐渐增强,中央的经济实力遭到削弱,这种大土地所有制的恶性膨胀成为后来的北宋政府积贫积弱的历史根源。

第六,在本期历史上,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封建国家与大大小小的地主间以及地主与地主之间争夺的焦点逐渐由对劳动力的争夺又回到了对土地的争夺,并一直持续到后世。

第七,本期历史上,封建统治者制定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仍然是重本轻末,重农抑商的思想。

3、民族关系方面:隋唐时期,尤其是唐朝时期,统治者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间的联系,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往。而且,隋唐时期,特别是唐朝前期,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呈现出繁盛景象,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时期,从而促进了隋唐与边疆各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各民族间进一步融合,使隋唐时期,成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时期。

第一,在如何治理少数民族问题上,统治者制定政策的出发点是强调“治安中国”,“绥之以德”。

第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得到加强,隋唐中央政府推行的开放民族政策,既加强了民族间联系的加强,也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使各民族进一步融合,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以后历代王朝的规模。

第三,隋唐统治者与汉朝统治者一样,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方法的措施与各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综合起来看,主要有措施有:派人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强联络;用战争消除少数民族的威胁;册封少数民族首领;与少数民族和亲;在边境地区设置中央政府的派出行政机构加强管理;与少数民族会盟;鼓励各少数民族人民与汉族人民的民间及官方的经济文化交往。隋唐两代通过以上措施巩固和保障了边境的安定;加强了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促进了民族融合;少数民族地区受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发展很快;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唐文化,使唐朝进入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4、对外关系方面:隋唐时期,特别是唐朝时期,我国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繁荣昌盛,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各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都愿意与唐朝进入友好往来;隋唐政府采取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鼓励和支持中国人民以及政府各部门与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唐朝时期的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给中国与各国的友好往来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唐朝与亚欧各国的友好往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发展,加强了中外人民的友好往来,并具有

8

独特的时代特征,对中国后世历史的对外交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唐朝时出现了中外交流的中心城市。 第二,对外交往的范围广泛(国家、领域)。

第三,在广泛的对外交往中,唐朝虚心学习,吸收外国的长处和先进的科技文化成就,促进了唐朝的经济、科技、文化、艺术的发展,这成为了中华民族善于学习的优良传统,为后世所继承。

第四,唐朝时,通过频繁的对外交往,广泛地传播了中华文明,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及整个世界文明的进步。

5、文化方面:隋唐时期丰富的社会生活,繁荣的社会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全面繁荣,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封建盛世景象)为科技文化的进步和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国家长期的高度统一,国力的空前强盛,社会政治形势的长期稳定,为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社会条件;统治者推行科举选官制度,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了全民族的相对文化素质,培养了从事科技文化事业的人才;统治者推行开明的对外开放政策,使中国与朝鲜、日本、印度和中区的波斯及西亚大食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有利于我国文化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获得正常的发展;统治者对外来宗教采取“兼容并包”的政策,使与各派外来宗教相关的科技文化都传入中国,促进了我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在国家长期统一,全国大一统的条件上,各民族频繁交往,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强了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发展;前代科技文化的成就的取得又为隋唐进科技文化的了展奠定了基础。因此,隋唐文化达到了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文化的各种特征都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

第一,全面繁荣是隋唐文化的首要特征。

第二,隋唐时期各项科技文化成就的取得,体现了“文化的发展是以经济和政治为基础的”的规律:唐代诗歌的繁荣;城市建筑业的发展;全国范围内进行天文观测;医学的进步;史学的发达;教育事业的发展;宗教兴盛发达;交通的繁荣;艺术、体育的盛行;文学体裁的增多。

第三,兼收并蓄的特点(集合各民族、各国文化)。 第四,隋唐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

第五,影响深远,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

第六,唐文化至今在世界上还有影响。

第五章 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民族融合的

进一步加强时期的中国

一、时间:从907年朱温废唐自立建立后梁到1368年朱元璋派兵攻占大都,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宣告结束为止。 二、本期历史的分期

1、五代十国:(略)

2、辽或契丹:从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到1125年金宋联合(实际为金单独灭辽),其间契丹国号多次更改。947年称辽,983年夏称契丹,1066年又改称辽。都城在上京,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

3、北宋:从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到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灭

9

亡。都城在东京,即今开封。

4、西夏:从1038年元昊建立大夏国至1227年被蒙古所灭。都城在兴庆,即今宁夏银川。

5、金:从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金至1234年被蒙古所灭。都城先在会宁,1141年南宋与金和议后迁到燕京(今北京),并改称中都。

6、 南宋:从1127年宋高宗赵构在应天建立至1276年被元朝军队所灭。都城在临安,即今浙江杭州。

7、 蒙古:1206年铁木真(成吉思汗),在斡难河源建立。1271年为元朝所继代。

8、元朝:从1271忽必烈建立到1368年其在全国的统治结束为止。都城在大都,即今北京。

三、教材中提到的重要名词

1、皇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辽太宗耶律德光;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宋徽宗、宋钦宗;元昊;完颜阿骨打和金世宗;宋高宗赵构;成吉思汗(铁木真),元世祖忽必烈。

2、文臣武将:赵普、寇准、王安石、李纲,陈东;兀术;王彦、宗泽、岳飞、韩世忠、秦桧、文天祥。

3、重大政治事件: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澶州之战和澶渊之盟,榷场;王安石变法;宋金联合攻辽,东京保卫战,靖康之变,“八字军”抗金,郾城之战,岳飞遇害,宋金和议;斡难河源大会,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全国,文天祥抗元,行省制度,澎湖巡检司,“汉人”,回族,红巾军。

4、外国人:马可波罗。

5、农民起义领袖:刘福通,徐寿,郭子兴,朱元璋。 6、少数民族:契丹,党项,女真,蒙古。 7、经济:(略)

8、文化:张择端和《清明上河图》,“宋四家”,赵孟釜;毕升和印刷术,司南和指南针,火药,沈括和《梦溪笔谈》及“十二气历”,郭守敬;学校,书院,《资治通鉴》;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元曲,关汉卿。

四、本期历史的主要特征

在中国历史上,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总体历史特征是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具体地分析本阶段的历史事实,我们发现本阶段在政治、经济、民族、外交、文化等

各方面都有着与中国历史的其它时期各不相同的时代特征。

1、政治上: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从总体上讲是我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之后,又一次出现的国家大分裂时期,所以其政治特点始终是与国家的分裂与统一问题密切相关的。而且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趋势、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特征也都是由国家的分裂,各民族政权并立这一特征所决定和影响的。具体地讲,这一时期的政治特征表现为:

第一,多民族政权并立,国家长期不统一,又由各民族政权的并存逐步走向统一。

第二,中央集权逐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得到进一步发展。

10

教材中提到的重要的名词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教材中提到的毛泽东的文章是:《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教材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有:何应钦、梅津美治郎、多田骏;毛泽东、张学良、杨虎城;宋美龄、宋子文、周恩来。

三、本期中国历史的特征——国共内战对峙。

本期历史是指的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37年全面抗战前夕的中国历史,它主要包括1927——1937年国共两个政权的对峙,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和由此引起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等基本史实。国共的内战对峙是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最基本特征。

(二)、在中国社会性质方面,中国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人民肩负的仍然是反帝反封建,实现国家独立,实现国家近代化和现代化的艰巨任务。

1、从帝国主义侵华方面看:体现出了扶植反动势力打内战和大规模武装侵略并用、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相结合,政治侵略同经济侵略同步进行的总体特征。

第一、“改订新约”运动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近代以来帝国主义侵华列强从中国历代反动政府那里取得的特权仍然有效。

第二、帝国主义继续采取“以华制华”的政治侵略策略,扶植其统治中国的工具。英美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一致扶持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日本扶植溥仪成立“伪满洲国”;制造华北事变,企图建立第二个“满洲国”。

第三、在这一时期的侵华国家中,形成争夺之势的仍然是日美两国。 第四、当日本步步紧逼,加紧侵华的时候,美、英等西方政策推行纵容日本侵略,欲把日本帝国主义的祸水引向社会主义国家的绥靖政策,从而助长了日本侵华的气焰。

第五、列强加紧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

2、从统治中国的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方面看,它仍然是一个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推行对内镇压,对外妥协卖国政策的反动政府,它同以前的北洋军阀政府和清政府相比,并没有什么质的不同。

第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就其实质而言,仍然是属于军阀统治,只是由封建的北洋旧军阀换成了国民党新军阀而已。说它是军阀是因为它与北洋封建旧军阀一样,站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立场上疯狂地反对人民革命,屠杀革命志士。它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清党”,“围剿”革命根据地,镇压反日斗争和运动。它在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下建立起来,遇有外人侵略时总是以妥协退让为主。说国民党的统治是“新”军阀的统治,是指国民党相对于北洋军阀而言,具有了更强的资产阶级的性质。

46

第二、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下的中国仍然处在军阀混战的境地之中。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中国后,各派新军阀勾心斗角,争权夺利,连年混战,直至日本加紧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后,新军阀混战的局面才逐渐好转。

第三、以“民主”面孔上台执政的南京国民政府假民主共和之旗号,建立起国民党一党专制的独裁统治。用国家大法的形式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治体制固定了下来;建立起了一支庞大的反革命正规军和地方保安队;建立了庞大特务组织--中统和军统;国民党又不断强化它的反革命国家机构,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严密的反革命统治网--实行保甲制;制定了名目繁多的法律以强化它的反动国家机器。

3、从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形势看,仍然呈现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局面。 第一、地主土地所有制得到保护。

第二、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官僚资本持续发展。四大家族官僚资本是以内战和买办起家的,是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主义,它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是当时中国社会中最主要的反动经济力量,他们依靠帝国主义的援助,凭借其政治军事权力,实行巧取豪夺,迅速集中了巨大的财富,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三、民族资本主义则经历了一个由发展到萎缩的过程。从1927年-1930年,中国的民族工业有所发展,因为: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中国,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工商业的发展;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对国民经济的统治刚刚建立;改订新约运动,收回了部分关税主权;1929开始的经济危机还没有波及到中国;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不断。

导致1930年以后,中国民族工业日益衰退和萎缩的因素主要有:1929-1933年经济危机波及中国;帝国主义各国为转嫁危机,加紧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丧,使民族资本主义失去了重要的原料来源和广阔市场;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政权实行金融垄断,商业独占等;国民党奉行内战政策,不断发起对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围剿”及对红军的围追堵截,既劳民伤财,又导致了局势的动荡,使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第四、国民经济发展迟缓,但整个国家国民经济实力有所增强。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36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比1927年增加80%。其中轻工业发展较快,交通运输业有相当进展,重工业和农业也有所发

第五、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整个中国社会经济则从属于和受制于国际帝国主义国家,成为国际帝国主义国际市场的附庸。日本帝国主义侵占的东北三省则完

47

全属于殖民地经济。日本侵略者在“日满经济一元化”的口号下,通过各种方法,如采取由日本的殖民掠夺公司垄断铁路,控制汽车和航运事业,垄断矿冶业,用“武装移民”的办法霸占土地,抢走大量农产品,垄断商业和金融等办法,以掠夺煤炭、钢铁等战略物资为重点,对东北人民进行经济掠夺。

第六、在中共领导建立的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经济已经初步形成。 总之,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下的中国经济,仍然是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经济。

(二)、在政局发展方面,这一时期,主要是国共两党之间的直接对峙。国共两党之间经历了一个由互相对峙到逐步和解,携手走向抗日斗争的伟大战场的转变过程。

1、国共两党长期对峙。

第一、指导思想的对峙。戴季陶主义、法西斯主义与马列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对峙。

第二、屠杀与反屠杀的对峙。

第三、国共两党政府的对峙。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与代表工农利益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对峙。

第四、国共两党及其军队之间“围剿”与“反围剿”的对立。 第五、国共两党之间对日妥协和坚持抗日的对日政策的对峙。

2、中国社会矛盾极其复杂,主要矛盾经历了由国内阶级矛盾向中日民族矛盾转化的过程。

第一、这一时期中社会主义两大主要矛盾仍然存在,民族矛盾始终是与国内阶级矛盾交叉交织在一起的。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集中表现为反对蒋介石集团的斗争。第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经历了一个由国内阶级矛盾向民族矛盾的转化过程。1927年-1931年,国内阶级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931年-1936 年,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第三、国民党新军阀和北洋封建旧军阀之间的矛盾基本得到解决。 第四、国民党内部的矛盾复杂,国民党进一步分化。宁汉对峙争权;“宁汉合流”后蒋介石重新上台;新军阀混战;顽固妥协派和抵抗派的分化。

第五、中国共产党内部矛盾。这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内正确路线与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机会主义路线之间的分歧与斗争。

3、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原因。

第一、根本原因是20世纪30年代,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加紧侵华。 第二、国民党被迫抗日。

第三、中共的领导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促成了抗战局面的形成。

48

4、在日本侵华加剧的情况下,国共两党都逐步地调整了自己的政策策略,使国共两党之间在这一历史时期内经历了一个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转变过程。

第一、国共两党内外政策的失误。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的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的加深。国共两党将工作重点仍然放在两党之间的对峙上,国民党推行 “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共产党坚持反蒋抗日。直到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欲把华北变为第二个“满洲国”,国共两党才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内外政策。

第二、中共首先对自己的内外政府进行调整,以适应中日民族矛盾尖锐化的形势要求。由反蒋抗日到抗日反蒋,又逼蒋抗日,联蒋抗日。

第三、在日本帝国主义逼人的侵华攻势面前,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的政策重心也逐渐由剿共转向了联共抗日,但又未从根本上放弃反共反人民的立场。

第四、全中国各阶层人民纷纷加入抗日救亡的行列。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就标志着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来,中国社会各阶级和各阶层又从分道扬镳的分立状态走上了团结抗日,挽救中华民族于危亡的共同大道,为中国抗战的前途奠定了光明的前景。

(三)、从国民党方面看,这一时期是其统治日益巩固时期。一方面它积累了更丰富的反共反人民的经验;另一方面蒋介石的独裁地位逐渐形成和日益巩固。

(1)、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中国,确立了在全的统治。 (2)、蒋介石在国民党内的领袖地位得以确立。 (3)、国民党自身发生了两次较大的分化。

第一、大革命失败前后得分化。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国民党内部开始发生新的变化,右派势力开始抬头。 1926年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增强了蒋介石的实力,使国民党的构成成分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许多地方军事势力未经改造就被整合进国民党,国民党内部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派系关系,如在军事上有蒋冯阎桂四系,政治上有蒋胡(汉民)、汪(精卫)三巨头,经济上有孔宋系,以及发展到党政CC系、政学系、黄埔系等,但更重要的是它使国民党内的阶级构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增强了反动派的势力,相应地则削弱了革命力量。至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宁汉实现合流后,原来四个阶级联盟的国民党变成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党,国民革命军成了屠杀人民镇压革命的工具。

第二、二十世纪30年代的分化。其社会根源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蒋介石国民党仍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国民党的这一次分化不是阶级构成的变化,而是针对日本的侵华,形成了抗日派、亲日派、亲英美派和顽固派。

(4)、新加入国民党的张学良将军的三次重大行动,对中国局势产生了重大

49

影响。东北易帜;退兵关内;西安事变。

我们必须看到:张学良将军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他在本质上也是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者;从他的行动中我们看到,在国家民族危急的时刻,阶级矛盾从属于民族矛盾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事实,我们从中认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

5、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积累了更为丰富的统治经验。

第一、公开背弃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学说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但却以孙中山的继承者自居。

第二、大肆卖国,却努力制造对外“自主”的形象。

第三、在建立官僚资本对国民经济的统治地位的同时,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以掩盖中国的民族工商业日益萎缩的社会现实。

第四、在推行对日不抵抗政策的同时,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理论进行自我辩护。

第五、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被迫采取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政策,但却又顽固地坚持反共反人民的立场。

(四)、从中国共产党的方面看,这一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从总体来讲已是日益走向成熟。

1、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毅然走上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道路,采取了一系列挽救民主革命的措施,反对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召开八·七会议,发动三大起义。

第一、从领导上看,八·七会议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在中国共产党中央的领导地位。第二、从任务上看,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第三、从认识上看,认识到了独立领导革命的重要性和“政权是从枪杆子中取得的”的道理,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

第四、从道路上看,开始将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2、以毛泽东为代表革命家在实践中开创了一条中国式的革命道路--走农村包围城市,然后夺取城市,最后取得全国范围的胜利。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了农村,革命道路由“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

3、总结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4、摸索总结出了一整套适合于自己的军队(红军)的战略战术原则——游击战,使红军在与敌人的战斗中逐渐发展壮大,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5、建立了自己的政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5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k.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