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北京师范大学文学考研笔记之参考书目、名词解释、知识点梳理、重难点总结

更新时间:2023-07-23 16:3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6北京师范大学文学考研笔记之参考书目、名词解释、知识点梳理、重难点总结

2016北京师范大学文学考研笔记之参考书目、名词解

释、知识点梳理、重难点总结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一些书目:

(1)匡兴主编:《外国文学史(西方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2)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3)徐葆耕:《西方文学:心灵的历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4)王向远、陈惇、刘向愚等主编:《比较世界文学史纲》(上、中、下),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

(5)王向远:《东方文学史通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

(6)朱维之主编::《外国文学史(亚非卷)》(修订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

(7)王向远:《宏观比较文学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陈惇,刘象愚主编:《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一些说明:

1、匡兴的外国文学史现在是指定书目,虽然讲得有些简单,但是重点作家分析的还是可以;

2、刘洪涛、李正荣、吴泽霖、高建为、张哲俊、王向远、曹顺庆等教授的论文著作信息。

考研笔记之文学专业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托尔斯泰主义

是托尔斯泰所宣扬的政治和道德主张,他在猛烈抨击沙皇旧制度的同时,鼓吹“勿以暴力抗恶”的道德原则、宣扬对上帝的信仰,进行道德的自我完善的说教,把对上帝的信仰和道德的自我完善当成消除社会邪恶、改良社会的根本途径。在俄国民主主义革命日益高涨。人民日益觉醒的时代,托尔斯泰主义所起的是麻醉人民的作用。

复调小说

由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提出,针对托尔斯泰的“独白小说”。大意为:陀笔下的人,是破碎的完整体。作品中有众多各自独立而不融合的声音和意识,每个声音和意识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这些多音调并不要在作

1

2016北京师范大学文学考研笔记之参考书目、名词解释、知识点梳理、重难点总结

者的统一意识下层层展开,而是平等地各抒己见。每个声音都是主体,议论不局限于刻画人物或展开情节的功能,还被当作是另一个人的意识,即他人的意识,但并不对象化,不囿于自身,不变成作者意识的单纯客体。陀的世界,根本上是属于个人的世界。小说具有对话性。

冰山文体

这个理论最早是海明威在一部关于斗牛的专著《午后之死》里提出来的。以后又不断阐发,意即海明威把自己的写作比作海上漂浮的冰山,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东西只是海面上的1/8,7/8都在海面以下。下面的就是作家省略掉的、需要读者去感受的部分。它表现为两个特点:第一,简约的艺术。即删掉一切不必要的文字,“电报体风格”;第二,经验的省略。

迷惘的一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20年代初,侨居巴黎的美国作家格?斯泰因对海明威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的题词,“迷惘的一代”从此成为这批虽无纲领和组织但有相同的创作倾向的作家的称谓。属于这个流派的作家有海明威、福克纳 、帕索斯( 1896~1970)和肯明斯(1894~1962)等,他们曾怀着民主的理想奔赴欧洲战场,目睹人类空前的大屠杀,经历种种苦难,深受“民主”、“光荣”、“牺牲”口号的欺骗,对社会、人生大感失望。这一流派也包括没有参加过战争但对前途感到迷惘和迟疑的20年代作家,如菲兹杰拉德、艾略特和沃尔夫(1900~1938)等。迷惘的一代作家在艺术上各有特点,他们的主要成就闪烁于20年代,之后便分道扬镳了。

自然主义

文学艺术创作中的一种倾向。作为创作方法,自然主义一方面排斥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抒情等主观因素,另一方面轻视现实主义对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而追求绝对的客观性,崇尚单纯地描摹自然,着重对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作记录式的写照,并企图以自然规律特别是生物学规律解释人和人类社会。在文学艺术上,以“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作为出发点的自然主义创作倾向,是同现实主义创作倾向一样源远流长的。但作为一个比较自觉的、具有现代含义的文艺流派,自然主义则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然后波及欧洲一些国家,并影响到文化和艺术的许多部门。代表作家是法国的左拉和贡古尔兄弟。

象征主义

法国文学史上的一种流派和文学思潮。出现于1886年 。年轻诗人让?莫雷亚斯在《费加罗》报上发表了一篇文学宣言,主张用“象征主义者”来称呼当时的前卫诗人。这份宣言标志象征主义流派的诞生。事实上,在此之前,象征主义作为新的创作方法,早在浪漫主义盛行的时期已经萌芽。许多浪漫主义诗人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手法:暗示多于解释,含蓄多于畅尽的发挥。象征主义的先驱波德莱尔和马拉梅、兰波、魏尔兰等象征主义名家就已经发表了大量的象征主义作品。象征主义重新回到以抒写个人感情为重点的老路。但它抒写个人情怀和浪漫主义的抒情大异其趣。它抒写的不是日常生活中的表层的喜怒哀乐,而是

2

2016北京师范大学文学考研笔记之参考书目、名词解释、知识点梳理、重难点总结

不可捉摸的内心隐秘;或者如马拉梅所说,表现隐藏在普通事物背后的“唯一的真理”。为此,象征主义对于诗的语言进行了很大的改造。对于日常用的字和词加以特殊的、出人意外的安排和组合,使之发生新的含义。象征主义不满足于描绘事物的明确的线条和固定的轮廓,它所追求的艺术效果,并不是要使读者理解诗人究竟要说什么,而是要使读者似懂非懂,恍惚若有所悟;使读者体会到此中有深意。象征主义不追求单纯的明朗,也不故意追求晦涩;它所追求的是半明半暗,明暗配合,扑朔迷离。象征主义诗歌十分强调音乐效果,可是诗句的音乐性不是单纯通过机械的协韵表现出来,而在于诗句内在的节奏和旋律。散文诗的音乐感并不亚于格律诗,有时反而胜过格律诗,因此许多象征派诗人的散文诗都写得有特色。象征主义者反对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者如实地描写客观现实。他们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是虚幻而痛苦的,只有隐匿在背后的内在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作品中运用大量的暗示和象征来隐喻表现人的内心世界。1886~1891 年是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昌盛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马拉梅的《诗与散文》、拉弗格的《善意之花》和昂利·德·雷尼耶的《插曲》等。象征主义的三位主将是马拉梅、魏尔伦和兰波。《恶之花》的作者波德莱尔被认为是象征主义的先驱(鼻祖)。1891年,莫雷亚斯首先宣布脱离象征派,许多象征派诗人也纷纷向自己选择的方向发展,不再遵循共同的象征主义艺术标准,象征主义流派从此解体。但是,象征主义作为文学思潮和艺术风格,影响却非常深远。

荒诞派戏剧

现代戏剧流派之一 。荒诞 (absurd)一词由拉丁文(sardus)(耳聋)演变而来 ,在哲学上指个人与生存环境脱节。荒诞派戏剧一词最早见于英国戏剧评论家马丁?艾思林1962年出版的《荒诞派戏剧》一书。荒诞派戏剧的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它拒绝用传统的、理智的手法去反映荒诞的生活,而主张用荒诞的手法直接表现荒诞的存在。其艺术特点为:第一,反对戏剧传统,摒弃结构、语言、情节上的逻辑性、连贯性。第二,常用象征、暗喻的方法表达主题。第三,用轻松的喜剧形式表达严肃的悲剧主题。代表作家有S.贝克特、E.尤内斯库、J.热内等。代表作品有《等待戈多》、《秃头歌女》、《椅子》、《阳台》、《屏风》等。荒诞派戏剧在西方剧坛享有极高声誉,但作为一种强大的戏剧潮流则已成陈迹。 魔幻现实主义

20世纪拉丁美洲小说流派。发轫于30年代。早期魔幻现实主义主要表现为对美洲印第安人或黑人神话传说的发掘,代表作是危地马拉作家M.A.阿斯图里亚斯的短篇小说集《危地马拉的传说》,中期魔幻现实主义从40年代末到60年代中,主要包括阿斯图里亚斯的《玉米人》、古巴作家A.卡彭铁尔的《这个世界的王国》、墨西哥作家J.J.鲁尔福的《彼得罗?巴拉莫》、秘鲁作家J.M.阿格达斯的《深沉的河流》和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等。通过神话原型的显现以展示拉丁美洲的文化混杂和社会矛盾是这些作品的显著特点。此后,魔幻现实主义盛极而衰,但它的某些创作方法一直延续到70年代甚至更晚。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术语最早是由德国艺术批评家弗兰兹?罗在1924年《魔幻现实主义,后期表现派:当前欧洲绘画的若干问题》中提出来的。意大利作家M.邦滕佩利也曾用它评论未来主义。在拉丁美洲,最先起用这一术语的是委内瑞拉作家乌斯拉尔·彼得里。他在《委内瑞拉文学与人》一书中将它界定为对人的“本质描写”和某种文化积淀的演示。

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js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