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棠生态博物馆建设方案

更新时间:2023-05-31 12:2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生态博物馆建设方案,探索阶段

上甘棠生态博物馆建设方案

一、项目背景

2011年8月23日——24日,国家文物局在福建省福

州市召开了“全国生态(社区)博物馆研讨会”,大会下发了国家文物局《关于促进生态(社区)博物馆发展的通知》,并由国家文物局命名了首批生态(社区)博物馆示范点。 这次大会对于促进生态(社区)博物馆的发展,对于调动全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积极性,推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传承发展,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延续中华文脉,促进文化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上甘棠生态博物馆建设项目,是省文物局探索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机制的新举措。2009年省文物局与江永县政府签订“局县共建”协议,规划建设上甘棠生态博物馆,现已初具格局,2010年6月,创建的博物馆顺利开馆。按照国家文物局创建生态(社区)博物馆的要求,创建的生态博物馆将承担政府实施民族传统文化和其他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传承与发展任务,因此目前差距较远,必须重新规划、创建,争取国家文物局命名和支持,此外,创建上甘棠生态博物馆这一文化品牌对于提高知名度、推进文化旅游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意义重大。

二、项目初步选址、范围

从生态博物馆的特殊要求考虑,上甘棠生态博物馆强调

生态博物馆建设方案,探索阶段

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整体,遵循系统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即上甘棠生态博物馆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活态的博物馆。因此建设应采取“1+N”的构成方式,生态博物馆展示中心建在前芳寺,现有的上甘棠博物馆及忠厚祠、九母庙将分别作为主题馆,在上甘棠景区内选龟山、郎官山、昂山、将军山、古村内等多个点建立生态保护展示点,以馆(展示中心)带点,点馆结合,形成一个辐射面宽,影响广泛,效果良好的生态保护、传承、展示群体。

三、上甘棠生态博物馆的规模及框架

1、上甘棠博物馆(大礼堂改建)

规模:用地面积450平方米,其中主要展览为民俗展览,包括千百年来甘棠人“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民俗类文物展、以及商铺、酒肆、铁匠铺等场景复原。

2、古民居、商铺、忠厚祠及摩崖石刻馆区

规模:开发古村落四纵二横主干道,恢复青石板路,展示村规民约和上甘棠村及周边瑶汉杂居下的风俗习惯,还原上甘棠千百年来形成的宗法制度和“睦祖敬宗”的传统,集中展示传统的节庆活动。

3、九母庙、前芳寺、文昌阁馆区

这里将作为一个主要的展示区,在已修复的九母庙、前芳寺中恢复其宗教功能,开发游客烧香许愿,和尚、道士祝愿的场所,满足游客求运、求子、求官、求名的心理愿望。设置一个展厅将以收集到的柱础及石构件及图片为主要展示素材,集中展示上甘棠九母庙、云归观等10余座古庙宇

生态博物馆建设方案,探索阶段

和道观;文昌阁中竖立孔孟之像,将上甘棠的百官像分层陈列于文昌阁墙壁,集中展示上甘棠重视文教的传统,展示其历史文化精髓,允许游客登阁临风,观景甘棠。

4、龟山、郎官山等馆区

从山底修石阶至鬼山顶,清除山顶杂草,在龟山之腰平地处石壁上刻有“龟山”二字,另立游览牌说明观赏、拍摄“龟山夕照”之景的最佳位置和时间。山顶建一个龟山八卦亭,八角攒尖顶,柱础、立柱、横梁均体现太极八卦图形,亭内顶端壁画为甘棠八景图。

5、昂山、将军山、月陂亭展区

昂山展区将改造上山道路,铺就青石材质路面,在山顶建一青瓦小木亭,亭中竖立石刻,上书《昂山毓秀诗》,恢复半山腰榨油的石磨及舂米的石臼与石槽,恢复植被,重现“混沌分来秀气中,半天削出翠芙蓉”的经相关;将军山、月陂亭展区将依据其地形和谢沐河,恢复月陂亭小木亭,供游人欣赏石刻与休憩,再现文人墨客吟诗作赋与“清涧渔翁坐钓亭”之景。

6、其他

修补石围墙上松动的石块,开放汲水码头,再现居民三五成群一起洗涤、戏水场景;加固步瀛桥,修复垮塌部分,与附近的古阁、古庙相映成景;恢复古戏台,增加古戏台风俗表演,丰富上甘棠的旅游功能。

四、生态保护展示与游览线路

线路一:S325线入口沿左——郎官山——广德庙——五

生态博物馆建设方案,探索阶段

指洞——骊山——汉江源泄洪道(需架桥)——侯家山——雷打石——石灰园寨——小鬼寨——谢水——寿隆桥(石磨作坊恢复)——昂山(休闲娱乐场所)——古村(古民居展示中心)——谢沐河风光带——上甘棠博物馆——忠厚祠——月陂亭摩崖石刻——将军山风景区——古驿道(潇贺古驿道)——优质水稻园——寿萱亭——古驿道——兰溪。

线路二:古驿道——步瀛桥——古戏台——九母庙——文昌阁——前芳寺——优质水稻园——龟山(休闲娱乐场所)——朝山——新村——蔽芾甘棠门楼——出村

五、建设经费概算

1、前期启动经费,即编制生态博物馆设计方案及九母庙、前芳寺、文昌阁等重点展区的规划,大概需15万元。

2、生态博物馆展示中心经费:

(1)展示用地,县人民政府解决。

(2)围墙、停车场建设约18万元。

(3)内部装修、安消防设施配置约800万元。

(4)布展、多媒体设备配置200万元。

(5)陈列品征集、图片拍摄、文字资料收集约120万元。

合计:1138万元。

3、生态保护村建设,主要用于环境治理、民居维修、文化示范户建立。共需经费约40万元。

因此生态博物馆展示中心和生态保护村或点建设共需资金1178万元。

生态博物馆建设方案,探索阶段

五、资金来源

1、国家文物局。2、省文物局。3、国家发改委、省发改委。4、省国土、水务、林业、规划、旅游等项目资金。5、县财政。

六、组织机构

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领导的上甘棠生态博物馆创建领导小组,由县文化局牵头,集合发改委、财政、国土、水务、交通、旅游、林业、规划建设等部门,领导小组成员由“两办”下文。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文化局。

江永县文化局

2011年9月8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iu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