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四章第14讲氯及其重要化合物课后作业(含解析)

更新时间:2023-10-27 02:4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氯及其重要化合物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66分)

1.(2018·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测试)某地化工厂的贮氯罐意外发生泄漏,下列关于安全处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

A.紧急组织群众沿逆风方向疏散

B.消防队员向贮氯罐周围空气中喷洒稀NaOH溶液

C.处在该环境中的群众,应用浸有稀氨水的毛巾捂住鼻子,趴在低洼处等待救援 D.处在该环境中的群众,应用浸有一定浓度NaHCO3的毛巾捂住鼻子,向高处转移 答案 C

解析 稀氨水挥发出的NH3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氯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应往高处转移。

2.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

满分:100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Ⅰ图中: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被消耗 B.Ⅱ图中:量筒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C.Ⅲ图中:发生的反应不是燃烧反应

D.Ⅳ图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将硫酸溶液滴入烧杯中,至溶液显酸性,结果有Cl2生成

答案 D

解析 A项,稀盐酸与MnO2不反应;B项,发生的为取代反应;C项,Cu在Cl2中发生了燃烧反应;D项,Cl、ClO在酸性条件下可生成Cl2。

3.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1

A.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答案 D

解析 Cl2的颜色为黄绿色,正因为氯水中溶解了黄绿色的Cl2,才使得氯水显示了浅黄绿色,A正确。Cl与Ag结合生成AgCl白色沉淀,B正确。Cl2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H与NaHCO3反应生成CO2气体,C正确。氯水中的Cl2也能将Fe氧化为Fe,D错误。

4.(2018·太原五中高三调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氯气的性质活泼,它与氢气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 ②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 ③新制氯水的氧化性强于久置氯水的 ④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方法是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⑤除去HCl气体中的Cl2,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

A.①②③ C.③ 答案 C

解析 氯气与氢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在点燃或光照的条件下才能发生爆炸,①错误,氢氧化钙溶液中溶质含量少,实验中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②错误,排除A、B两项;HCl气体与AgNO3溶液可产生沉淀,④错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除去的是HCl气体,而不是Cl2,⑤错误,排除D项。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B.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能一次鉴别NaCl、NaBr、KI三种失去标签的溶液 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D.某浅黄色的溴水,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上层显橙红色 答案 B

解析 还有很多氧化剂(如HNO3、O3等)能将I氧化为I2,A错误;碘单质的CCl4溶液显紫色,C错误;CCl4的密度比水大,应下层显橙红色,D错误。

6.如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KMnO4

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已知: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

2+

3+

B.②③④ D.③⑤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

2

选项 A B C D 答案 D 实验现象 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 c处先变红,后褪色 d处立即褪色 e处变红色 解释或结论 氧化性:Cl2>Br2>I2 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 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 还原性:Fe>Cl 2+-解析 氧化性:Cl2>Br2,Cl2>I2,但不能判断Br2和I2的氧化性强弱,A错误;氯气与水不仅生成HCl,还生成具有漂白性的次氯酸,B错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能中和氢氧化钠,生成的次氯酸能氧化酚酞,两种作用都可使d处褪色,C错误;Fe被Cl2(或HClO)氧化为Fe,Fe与SCN反应生成红色溶液,则可推断出还原性是Fe>Cl,D正确。

7.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备氯气的装置如下图。图中涉及的实验装置或药品有错误的是( )

3+

3+

2+

-2+

A.①③④ C.③④ 答案 A

解析 装置①中如果使用普通漏斗,会造成氯气的外逸,所以应将①中的普通漏斗改为分液漏斗,且反应物要用浓盐酸;装置③的导气管长短错误,应长进短出;④中尾气处理装置中不能用Ca(OH)2溶液,Ca(OH)2溶液溶质含量小,吸收不充分,通常用NaOH溶液。

8.如图所示,在A处通入氯气,关闭B阀时,C处干燥的红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阀后,C处干燥的红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盛放的溶液不可能是( )

B.①③ D.①②③④

3

A.浓硫酸 C.饱和Na2SO3溶液 答案 D

解析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装置的特点及起漂白作用的是HClO或潮湿的Cl2。首先根据打开B阀后,C处干燥的红布条逐渐褪色,说明A处通入的Cl2为潮湿的,在关闭B阀时潮湿的Cl2通过了D瓶,看不到C处干燥的红布条有明显变化,说明D瓶吸收了Cl2或吸收了Cl2中的水蒸气。

9.碘在地壳中主要以NaIO3的形式存在,在海水中主要以I的形式存在,几种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B.NaOH溶液 D.饱和氯化钠溶液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淀粉-KI试纸和食醋检验加碘盐时淀粉-KI试纸会变蓝

B.足量Cl2能使湿润的、已变蓝的淀粉-KI试纸褪色的原因可能是5Cl2+I2+6H2O===2HIO3+10HCl

C.由图可知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Cl2>I2>IO3

D.途径Ⅱ中若生成1 mol I2,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10NA 答案 C

解析 加碘盐中含有IO3,在酸性条件下可被I还原生成I2,A正确;根据图示转化关系可知B正确;根据途径Ⅰ可知氧化性:Cl2>I2,根据途径Ⅱ可知氧化性:IO3>I2,根据途径Ⅲ可知氧化性:Cl2>IO3,C错误;根据关系式2IO3~I2~10e可知D正确。

10.(2018·汉中模拟)某同学向一支试管中按一定的顺序分别加入下列几种物质(一种物质只加一次):

a.KI溶液;b.淀粉溶液;c.NaOH溶液;d.稀硫酸;e.氯水。发现溶液颜色按如下顺序变化:①无色→②棕黄色→③蓝色→④无色→⑤蓝色,对此过程进行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加入以上药品的顺序是a→e→b→c→d

4

B.③→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I2+6NaOH===5NaI+NaIO3+3H2O C.溶液由棕黄色变为蓝色的原因是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 D.④→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Cl2===I2+2Cl 答案 D

解析 ①无色→②棕黄色说明有碘生成,②棕黄色→③蓝色说明是淀粉遇碘溶液显色,③蓝色→④无色说明碘被消耗,④无色→⑤蓝色说明又生成了碘,此时发生的是NaI和NaIO3在酸性条件下生成碘的反应。

11.某混合溶液中含有NaI、NaBr、Na2SO4三种溶质,其物质的量均为1 mol,向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溶液蒸干最多可以得到4 mol NaCl

B.将溶液蒸干并灼烧,得到的固体可能是NaCl、NaBr、Na2SO4 C.向溶液中滴加淀粉-KI溶液,溶液变蓝,则氯气一定过量

D.若通入氯气的体积为22.4 L(标准状况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Cl2===I2+2Cl

答案 B

解析 Cl2与Na2SO4不反应,因此将溶液蒸干最多可以得到2 mol NaCl,A错误;若Cl2

与部分的NaBr反应,则将溶液蒸干并灼烧,得到的固体可能是NaCl、NaBr、Na2SO4 ,B正确;向溶液中滴加淀粉-KI溶液,溶液变蓝,说明有I2生成,但Cl2可能只与部分NaI反应,C错误;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I+Cl2===I2+2Cl、2Br+Cl2===Br2+2Cl,D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34分)

12.(16分)空气吹出法工艺是目前“海水提溴”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其工艺流程如下:

(1)步骤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⑤中溴蒸气冷凝后得到液溴与溴水的混合物,可利用它们的相对密度相差很大的特点进行分离。分离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

(3)溴水混合物Ⅱ中溶有一定量的氯气,因此在步骤⑤中可将蒸馏产生的气体通过________(填试剂名称)溶液,以除去氯气。

(4)步骤⑤的蒸馏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80~90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产,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in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