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姜堰二中学校简史

更新时间:2023-06-08 16:5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学校简史

引言

江苏省姜堰第二中学具有七十多年的办学历史,是江苏省教委核准的“老完中”之一。

七秩春秋,学校几经沧桑、几度升格,几易校名、几迁校址,终于在泰县这块土地上生根、开花、茁壮成长。

1941年秋,在泰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栾长明同志领导下,即筹划创办“育英中学”。校址在今顾高镇西北五华里处的千佛寺。这是泰县人民政府办的第一所中学。翌年春,人民政府任命徐观伯为校长,并聘请苏中参议长朱履先先生为董事长(朱履先系黄桥人,社会贤达,教育界知名人士,国民党军、政要员中不少人是他的学生。是时学校并无董事会组织,只是藉其名为掩护)。 1943年春,苏中三分区专署决定改“泰县私立育英中学”为“泰县第二中学”,建立泰县二中校务委员会。由县长栾长明、汪海粟、张岳侯分别担任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主任。任命泰县参议长徐观伯为校长、顾建中为副校长兼校党支部书记。

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学校发展较快。至1945年,有学生五百多人,共设四个科,十个班级。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为军、政战线和生产战线培养、输送了很多人才。

学校中的不少师生冲破日、伪反动势力的统治、封锁来到游击战根据地这所革命学校顽强地学习、战斗、生活着。日、伪、顽军队对我根据地频繁地清乡、扫荡,学校采取办分校、游击方式教学,一面与敌人周旋,一面教学。1947年初夏,国民党军队在蒋垛、运粮、芦庄等地筑下据点碉堡,学校教育受到严重的干扰和破坏。根据上级指示:学校停办,部分师生北撤、部分师生原地坚持、部分师生派往敌后做地下工作。

解放以后,经济建设的高潮伴随而来的是文化建设高潮。为适应这种形势,多种办学形式出现了。1958年,经泰县人民委员会批准在香店巷初中补习班的基础上创办了“泰县民办姜堰初级中学”。是年招收初一新生三个班。地址在姜堰镇西街都天庙内。主管部门为姜堰镇人民政府。开始由泰县机关干部学校教导主任黄宸主持工作。以后担任校长的分别为鞠英、张鹤山。1962年,县政府任命张金宝为校长。是年,学校经上级批准招收高中班。

“文革期间”学校处于瘫痪状态。1968年建立“泰县民办姜堰镇初级中学革命委员会”。是年,姜堰镇农业中学并入本校。1972年秋,招收两个高中班。1974年4月经泰县人民政府同意更名为“泰县姜堰镇第二中学革命委员会”,由民办初中升格为公办完中。

1974年,学校迁址至通扬东路北侧。1980年县政府任命田旭初为校长。至1983年,学校发展初具规模(高中12个班,初中18个班)。1983年8月30日,经泰县人民政府批准,本校升格为县属中学,9月任命陈祥雨为校长,田旭初为党支部书记。

学校升格以后,其基建规模不断扩大,班级数不断增多(高中18个班级,初中15个班级),并新建了理化大楼、学生宿舍、食堂、会议厅、演示厅,设施基本齐全。校风、教风严谨,合格率、升学率逐年提高,校誉鹊起。自1986年起,学校连年被评为县、市文明单位。

1992年,学校“喜事成双”。经中共泰县县委领导同志关心,多方征求意见,几经论证,最后县政府发文:“泰县姜堰二中”更名为“泰县第二中学”,承续“老二中”校史,并聘请徐观伯为学校名誉校长。由于学校四周受狭,无法扩展。经县政府批准,另选校址,新建校舍,为进一步发展新二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后选址于通扬运河南侧,商周遗址的天目山畔的长沟村。新校区由东南大学建筑设计院和泰县规划建筑设计院共同设计。1993年秋季开学前,一座布局合理,结构新颖,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新型学校卓然崛起,至此,新校区与学生、教师生活区、工厂区连成一片,共占地一百多亩。秋学期开学,全校搬迁到新校。

1993年学校申报省重点,这在当时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很多人认为不可能实现,但二中师生上下一心,全力以赴,1995年顺利升格为江苏省重点高中。

2000年,进入新世纪的第一年,姜堰二中成功晋级国家级示范高中,2003年转为省首批四星级高中。

到2007年,学校业绩更为突出,仅录取东南大学的就有25人之多。2008年,学校成功申报国家级课题《本真教育:高中素质教育的校本研究》,课题历时4年,于2012年顺利结题,出版了教育专著,课题同时获得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优秀课题奖,2013年课题被评为江苏省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类)特等奖。

2013年,学校新教学楼和综合楼建设顺利开工。10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编制办、江苏省教育厅同意,姜堰二中正式起用“江苏省姜堰第二中学”校名,这一年刚好是姜堰二中七十华诞,学校再次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称号,可谓四喜临门,举校同庆。

经过70年发展,江苏省姜堰二中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有着66个班级,4000多师生员工的省内外知名学校,是“全省办得最好的‘第二中学’之一” 。全校师生员工,生于斯,学于斯,教于斯,励精图治,共同谱写教学、教育新篇章。

校史分上下篇。上篇写解放前的老二中;下篇写解放后的新二中。

上篇 在敌后根据地办学

第一章 占领教育阵地,创办学校

第一节 导 言

抗日战争爆发后,如皋、泰兴、靖江县城相继沦陷。盘踞于此的势力有日、汪军队;韩德勤所部;李明扬、李长江所部及姜、曲、海的税警团陈泰运所部。兵燹频仍,捐税如毛。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学校教育停顿,广大青年求知无门。

1940年,新四军挥戈东进,黄桥战役的胜利,奠定了抗日根据地的基础。是年,泰县抗日民主政权成立。迅速发展的抗日斗争形势需要大批军政建设和生产建设人才。但由于该地区还只是刚刚解放,敌、伪、顽各种政治势力交织在一起,青年学生成为敌、我双方争夺的对象。毛主席明确指出:“要兴起文武两条战线去战胜敌人。”因此,地方急需创办一所中学,作为培养、教育人才的基地。泰县文教科长陈堃同志、科员芦坚同志与顾高小学校长顾经锟、教师缪万选商量筹建办校事宜。翌年秋,泰县县长栾长明与泰兴县长杜干全商定,将徐观伯同志从泰兴二中调来育英中学主持创办事宜。1942年春,学校正式开学。这是泰县人民政府创办的第一所中学。

学校命名:考虑到当时的形势,特别是一些人的“正统”观念较强,用隐蔽一点的名称,迷惑敌人,掩护学校师生。故校牌上名曰“私立育英中学”。含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或谓“培育英才”之意也。

学校地点:为了能和国民党及顽、伪控制下的“霍庄省立职业中学”等顽、伪学校竞争,又考虑到能在当时的游击环境下保持相对稳定,再加上当时财政经济尚有困难,决定先借用顾高镇西北约有五华里远的千佛寺作为校舍。当时的千佛寺处在敌伪包围之中,东南十五里之外是蒋垛据点,驻扎伪25师孔瑞五的伪军;西北25里处有张甸据点,南面的黄桥、严徐庄,北面的姜堰均有敌、伪重兵据守,学校环境险恶。好在大革命时期,我们党就曾在这里打过土豪,群众基础很好,顾高这地方又是泰县、泰兴县搭界之地,土地贫瘠,人民生活穷苦,只有地主富人有文化,穷人上不起学,广大农民巴望自己的子弟有文化。政府决定在此办学,人民群众积极性很高。

学校办学方针与培养目标:遵照当时民主政府确定的中等学校教育方针,坚定不移地走“抗大”式办学道路,“站稳抗日民主立场,贯彻学用一致的精神”,以培养抗战建国人才为根本方针,使中学生在毕业后,均能忠于民族、忠于人民,且能有服务于社会的一技之长。

生源:学生来源多半是地方知识青年和年轻的私塾先生,少部分是邻县热血青年,甚至敌占区的不少青年冲破封锁线来此就读。学生中有走读生,也有寄宿生。

师资:教师由校长聘任。根据政治态度、工作能力、资历等条件在根据地内吸收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并通过关系从敌占区学校里聘来一些政治进步的知识分子担任教师。这些教师为了抗日,为了革命,不顾个人安危。甘愿放弃原来的优裕生活到二中任教。 学校经费:从筹办起,所需经费全部由抗日民主政府发给。教职员工的薪粮和学生补助,全是发公粮,办公费也是发公粮。收取学生的讲义费全部用于印发教材。对各项经费实行民主管理,基本做到月结、月审、月报、月清。(经费支出具体标准附后)

学校行政机构:校务委员会,这是学校最高权力机构。栾长明、汪海粟、张岳侯等几位县长分别任过校务委员会主任,经常亲临学校指导工作;为了提高学校声誉,特地聘请苏中参议长朱履先先生担任校董事长。校长室、教务处、生活指导部、总务处分别负责学校各项具体事务。

1943年春,随着形势的发展,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经苏中三分区专署(辖靖江、泰兴、

泰县)决定,将“私立育英中学”改为“泰县第二中学”并任命当时泰县参议长徐观伯为泰县第二中学校长,顾建中任副校长兼教导主任、由李承烈担任党支部书记(生活指导部主任)。1944年4月,因形势紧张,学校一分为三:本部仍在桥梓头,一部分迁到雅周区鸭儿湾,一部分迁到梅垛乡三周村。七月形势好转,师生仍都回到桥梓头本部。是年秋,徐观伯调任泰县一中校长,陈名世任二中校长。1945年秋,陈名士私自离校去敌占区,学校领导工作由副校长顾建中全面负责。1946年秋徐观伯又调回二中继续任校长。

第二节 班级设置

抗战胜利前夕,学校发展到四个科,共十个班级,学生近五百人。四个科是:普通中学科、乡村师范科、测绘科、生产建设科(纺织班);九个班级是:初一两个班,乡师两个班;初二、初三、高一、纺织、测绘各一个班。

(一)普通班:学校从开办之日起,就设有普通班,培养党的干部和根据地建设人才,开设中学全部课程,学习年限初、高中均是三年。但当党和政府需要人才时,亦不受年限限制,随时变通处理,根据实际需要,结合各人能力,安排适当工作。

该班为全校最多班级。高中一个班三十人左右,初中每班少则三十多人,多则五、六十人。学生总数约三百人。

(二)简师班:学校在1942年、1943年先后办了两期简师班,主要培训小学教师。1942年第一期由封懋功、鞠昭贵同志负责,学生20多人。1942年第二期由顾维之和陆志三老师负责,学生约有四十名。招生时要求学生要具备初中程度,录取后再学习一年,也有的是学习半年。学生来源多半是地方知识青年和年轻的私塾先生。入学后享受全部伙食待遇。开设的课程有语文、政治、历史、地理、音乐和教育学等(教育学包括教育心理学、教学行政管理等内容)。教科书是由教师自选教材,印发讲义。该班计办了两期,后因开办乡师班,至1943年底结束。

(三)乡师班:

1943年下半年,为适应新的教学情况,增设了两个乡村师范班(简称“乡师班”),谓之“乡抗”、“乡建”。即区分甲、乙班的意思。乡师班负责人是袁履祥、朱风翌老师,学生共约七十名。招生要求严格。通过考试择优录取进校,享受全部伙食待遇,每人每天三斤小麦三斤草。

乡师班学习年限为三年,培养教师和干部。这两个班一直开办到1945年下半年,其中有半数学生由老师带领于1944年三、四月间合并到“三联师”(即三分区联合师范)。

(四)纺织班

1943年期间,根据地面临敌人封锁处境困难,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翌年春,在泰县县长汪海粟的关心下,经徐观伯和李朗庵两校负责人商定,将怀德职中合并到泰县二中而增设了纺织班。

该班学制是三年,第一年学文化,后两年学专业。负责人是李朗庵和顾经锟老师。学生约有四十人。开设课程除常规文化知识课以外,由卢雨仪老师讲授印染专业课,还聘请染织师傅周荣广,指导染织生产。该班先后添置了二十多台土布机、纺纱车和印染设备,生产军需民用品。学生到毕业时,基本上能掌握纺织方面的专业技术,并能学到一套生产管理技能。该班办到1945年下半年,学生视工作需要分配工作。

(五)测绘班

1944年秋,为适应根据地建设的需要和苏中教育会议关于新学制的要求,根据上级指示,增设一个测绘班。由顾经锟、缪万选二同志负责,招收一些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学生进行培训,学习期限预定为三年,使学生获得工程方面的基本知识,并掌握一般工程的施工方法。

学习期间,学校逐步添置了水平仪、平板仪、经纬仪、流速仪等测量仪器。师生经常

到野外观察测量,进行实习。

测绘班培养了四十多名学生,学习两年以后,1945年,八、九月份上级领导又将他们调到苏中公学再培训一年,然后将所有学生分配到各部门,从事工程建设方面的工作。

(六)童干班

四十年代初期,新四军东进后,苏北解放区先后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儿童团组织在各区、乡、村纷纷建立。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开展站岗放哨,盘查路条,“打狗防奸”等反清乡、反扫荡活动,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形势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儿童团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培养干部后备力量,学校接受了地方党组织的委托,于1944年秋,开设儿童团干部训练班。由附近各区、乡组织选调一部分儿童团干部参加短期培训,还抽调了部分在校学生骨干加强童干班。这个班的负责人是钱炳之老师。参加学习的共有

五、六十人。教学内容,除了学习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而外,主要学习政治理论,如《根据地建设》、《目前形势的发展和抗日统一战线》等材料。学习方法是集中上课分组讨论,另外还和其他班级同学一道参与一些社会活动和文体活动。学生毕业后分配到各区乡做儿童团工作。

(七)劳动组合班

为了适应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加强农村互助合作人才的培养与提高,四五年春,学校开办了劳动组合班,属短期培训性质,学员近三十人。大多是各区介绍来的基层骨干人员,另外还从普通班抽出一些年龄较大的学生充实该班。该班只办了一期,结业后哪里来哪里去。

第三节 教学工作

根据地开辟初期,不能马上建立起一套新的学制和课程。教材也来不及编写、印发,所以暂时沿用了某些旧的学制和课程。即使如此学校本着“教育服务于战争,教育服务于社会,教育服务于生产实际”的原则,采取“集中与分散、学习与劳动、课本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在学制、课程、教材、教法等方面有变通、有创新,均为上级首肯。

(一)学制

根据旧制,中等教育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但学校根据抗日战争对干部和各种人才的需要,亦经常不受年限限制,按照实际需要,再结合学员的能力,提前分配工作,例如“普通班”学员不受年限限制,随时变通处理,再如“测绘班”学员学习一段时间,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后,上级又调至“苏中公学”培训一年。

1944年,苏中教育会议制定的《新学制修正草案》,文中规定新学制分乡学、区学、县学、专门学校、大学等层次机构。根据这个规定,泰县第二中学基本具备了“县学”的一切条件。

(二)课程设置

各班除开设普通中学的课程以外,还根据培养对象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

普通班的课程有政常、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英语、音乐、美术、体育、自然等;乡师班,除上述中学普通课程外,另设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行政管理等;简师班开设的课程有语文、数学、政常、动物、植物、地理、心理学、音乐、体育、美术等;专业性很强的纺织班,除开设常规文化知识课外,还设有印染专业,聘请社会上老师傅指导染织生产。测绘班除设中学普通课程外,着重学习平面测量、绘图、力学、材料学、道路工程学、水利工程、工程管理、电力基础知识及水文观测等。

(三)教材来源

敌人的封锁使学校无法买到书,凡是学习材料均是自己编写,自己刻,自己印,包括语文、数学、地理、历史、自然、政治常识等。每次讲课,由老师将印好的讲义分给大家。例如,语文课除选用有关基础知识和发扬民族气节的篇章外,还大量翻印了新华社广播的

社论以及解放区的《江海报》、《江潮报》等报刊上的文章,政治性、思想性都很强。体育老师还自制了不少木枪、手榴弹给学生练习,以适应战争环境。音乐课则大教大唱抗日救亡歌曲。数理化教材是由许渭祥老师编写的,地理是由缪万选老师编写的。

(四)教学方法

(1)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建校初期基本上沿用“道尔顿制”。1944年秋,为贯彻苏中教育会议精神,学校运用“新学制”的方法,要求紧密结合学生思想实际,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俗称填鸭式)。知识课除由教师按课本系统讲授外,并辅以适当的讨论;政常课除按教材进行教学外,有时还组织学生讨论。例如,在进行抗日前途教育时,就围绕真抗日的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青年应该跟谁走等问题展开讨论。课堂上气氛异常生动、活泼,教学效果很好。

(2)课内课外相结合

为了达到学用一致的目的,采用课堂教学与社会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每学期开展三至四次校外社会活动,由各年级的级任老师负责带领学生到乡到村,进行宣传教育,配合做中心工作。如1942年秋,全校师生全部出发到申俞、张佛、顾高、芦庄、申洋等五个乡,帮助征收公粮、搞二五减租、填土地证,办冬学识字班。为了不影响学习,有些活动是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星期天和假期进行的。

(3)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由于敌人经常下乡“扫荡”,环境险恶。学校教学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一有敌情,十分钟之内,由老师带队,全校师生就立即撤离学校,转移到安全地带,以班级为单位分散,隐蔽教学,当时称“游击教学”。树林里、竹园里、沟坎里、车棚里均上过课。

(五)教学制度:学校严格执行三八作风,即(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并制订了具体的校规校纪,奖惩分明。

第二章 坚持党的领导,走“抗大”之路

第一节 党的组织建设

(一)发展情况

学校开创初期,在师生中就有党的活动。1943年初正式建立党支部,直属县委领导(当时属泰兴县委领导)。这个期间党的组织基础还比较薄弱,全校师生中,只有党员七、八名,并且分布不均匀。乡师班里党员较多,普通科、生建科相对较少。根据当时“学运”形势发展的要求,上级党委确定,二中党组织建设的原则与任务是:认真巩固,提高乡师科的党员素质,努力做好普通科、生建科的发展工作。

入党手续是:党组织发现苗子,派党员经常接触,启发教育,后由个人提出入党要求,秘密入党,然后填表报县批准,介绍人二至三人,一般候补期为3—6个月,入党时举行入党宣誓。由于重视发展工作,党支部坚持有成分论,不唯成分论,主要看现实表现。根据是否爱国,是否赞成团结抗日,是否拥护共产党,是否团结同学等条件。做了大量细致培养教育工作,陆续发展了几批党员,党员人数先后总计达到五十名以上,使党群比例从开办初期百分之三左右,增至百分之十五左右。这些党员都发挥了榜样作用,加强了党支部对学校的领导工作。

1943年,学校党支部书记是李承烈同志,以后分别是顾建中,刘韧同志担任。

(二)活动情况

学校开办初期,由于当时处于紧张的敌后环境,党的组织没有公开,对外名称是生活指导部。党的活动方式也极为隐蔽。一般情况下不以党组织出面。党支委与小组长,小组长与党员之间,只准发生纵的关系,各班级、小组、党员之间,不允许发生横的关系。党的小组会议也是秘密召开。一般三个党员编为一个小组。

建校初期,没有定期的党内生活制度,除了有特殊需要召开小组会外,党员回报思想

情况,交流校内思想动态,进行思想教育多采取个别谈话方式。在个别接触中提供些诸如《怎样做共产党员》等小册子,给党员阅读,通过党员团结教育师生。后来,党的活动逐步趋向制度化。小组会每月召开一次,支部会也是每月召开一次,参加人员主要是小组长。

(三)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党支部在学校里发挥了核心作用,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促进教学工作。战争年代,敌情紧张,变化很快,党支部总是配合学校领导,保证教学活动的进行。创办初期,带领师生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参加建校、迁校活动。有了敌情及时组织师生隐蔽到竹园、沟坎等处坚持上课。1946年10月,国民党反动派加紧对苏北解放区的扫荡,党支部根据形势特点,经上级党委同意,迅速组织分散工作,按同学们居住地点划分战区教学。以党员为骨干,担任战区学习组长,及时传达支部意见,同时也迅速反映师生思想动态,这些都是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学工作。

(2)加强思想教育。党支部经常结合斗争形势,联系师生思想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前途教育和共产主义人生观教育。除了请上级首长给师生作报告外,还不定期地组织师生进行专题讨论。如“真抗日的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蒋介石消极抗战积极反共,为什么还要和他讲统一战线”等等。讨论规模从一个班到全校集中,畅所欲言,各抒已见,不扣帽子,不揪辫子,政治气氛十分活跃。

党支部还重视对党员加强革命气节教育,要求党员坚贞不屈。即使被捕,决不背叛革命。1946年秋,还曾报经上级党委同意,召开师生大会,对一、二个向敌人妥协的学生的丑恶思想和错误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揭露和批判,并把他们从学校中开除出去。这些活动都有效地增强了师生明辨是非的认识能力,提高了师生思想政治觉悟。

(3)开展对敌斗争。鉴于学校四面都被敌伪据点包围,敌人经常下乡扫荡。因此,党支部经常组织师生配合民主政府,跟军民一道,对敌伪展开斗争。1942年,学校开学的一天,蒋垛伪军就到学校前庄申俞乡扫荡。学校领导、党员骨干立即带领全校师生配合地方军民,打退敌人。1943年下半年,敌人为了破坏二中,曾派来特务进行潜伏活动。党支部觉察这一情况以后,经过慎重研究,派周友智同志打入敌人内部,及时掌握了敌情,很快破获了学校里国民党的“抗盟”及“三青团”组织,取得了对敌斗争的胜利。

1947年3月会剿期间,党支部组织师生参加了反“清乡”、反“扫荡”。后因情况紧张,为了迎接更残酷的斗争,根据上级指示,决定全体党员进行分散活动。兵分三路,其中一部分同志留在地方坚持打埋伏,隐蔽到敌占区做地下工作,例如绘地形图、散发宣传标语,了解敌情等。

(4)参加社会实践。党支部经常组织党团员骨干,带领广大师生到实际工作中去经受锻炼,配合中心任务,开展各项活动。如欢送参军、办冬学、搞文娱宣传等。1944年4月份,蒋垛区政府从学校抽调了二十余名党团员骨干,参加了改造乡政权工作,到官垛去推行“三三制”政权。这些工作,有效地锻炼和提高了师生的革命才干。

第二节 青年学生组织

在党支部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学校中的青年学生组织得到了发展。

(一)中国新民民主义青年解放团(简称“青解团”)

(1)“青解团”建立简况

“青解团”是我党直接领导下的地方性青年群众组织(由于当时没有统一的、全国性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为团结、教育和吸收广大知识青年投入抗日战争,1943年在中共苏中地委的直接关怀下,由“地青委”直接领导,创建了地区性的(包括三分区所管辖的如(皋)、泰(兴)、泰(县)、靖(江)四县)青年解放团。

1943年12月,在校党支部的直接领导下,成立二中青年解放团分团,当时团员十多人。

1944年春开学以后,因敌情紧张,学校采取了分散教学的办法,分为东南(鸭儿湾)、西南(校本部)、西北(三周庄)三个学区,团的组织也相应的作了改变,每个学区建立了一个分团部。这个时期团的发展工作较快。到1944年9月,全校团员已发展到八十余人。

青年团入团手续比较严密,入团需填写申请书,有介绍人,经团委批准举行入团仪式。团员要每月过一次团的组织生活,按月交纳团费。“青解团”还有正式的“团章”、“团歌”。团章的内容分为四章,条款有二十多条。团的宗旨很明确。大意是:志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献身青年解放事业。为完成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而奋斗。团歌是汪普庆老师作曲,总团长周伯藩同志填词。

“青解团”组织当时处于半公开状态,团的负责人身分是公开的,团员身分不完全公开,团内过组织生活不公开,有些活动则公开,并邀请和吸收部分要求进步的学生参加。如1946年1月,泰县“青解团”支团在姜堰召开泰县青年联合代表大会。学校青年团干部、团员、学生,以及文娱骨干分子都去参加了大会。

(2)“青解团”活动简况:

加强思想教育。根据青分委的指示,分团注意配合学校党支部,向青年学生灌输革命理论,启发和提高他们抗日救国的革命觉悟。具体说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了大量的思想教育工作。

a.通过学习《团章》,进行革命大目标的教育和组织纪律教育。党的奋斗目标,团的宗旨和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团员反复学习的主要内容。经过教育,一般团员都能做到个人服从组织、“把青春献与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组织观念较强。

b.通过学习《新人生观》、《国际歌》歌词,进行共产主义人生观教育。当时,这一学习对学生思想影响较深。许多团员、青年都能正确认识人生价值,正确处理生与死的关系。

c.利用各种节日,开展纪念活动,向团员、青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例如在纪念“一二九”时,成立“青解团”,借此教育青年继承和发扬当年北平学生抗日爱国精神。在纪念“七一”党的生日时,就请地方党组织负责同志做党史报告,教育学生了解党,热爱党,做党的好儿女,献身党的事业。

做青年学生的思想工作时,分团委采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a)开展读书演讲竞赛——发动青年学生投入读革命书籍的学习竞赛(当时称“学竞”运动)。读书内容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青年修养等方面。对学生影响较深并为大家所爱读的书籍为《大众哲学》、《中国革命基本问题》、《新人生观》、《回忆与感想》等小册子。曾在几个班级举行过演讲竞赛会,由学生讲心得,谈体会。对演讲优良者奖发几本书籍,以资鼓励。

(b)开展追求真理竞赛——定期举行思想、生活漫谈会,组织讨论,允许辩论,以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对同学中存在的湖涂观点,不加帽子,不做结论,命名为追求真理的竞赛。通过漫谈讨论,互相帮助,澄清模糊认识,提高思想觉悟。

(二)青年抗敌协会(简称“青抗会”)

在当时蒋垛区委、区政府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1942年4月,在千佛寺的西厢内召开了以育英中学(泰县二中前身)学生为主的成立大会,与会代表有一百多人。会上区委书记周泽作了报告。青抗会主任兼任组织委员为俞杨显同志;宣传委员为俞玉强同志;总务委员为俞玉朗同志。

“青抗会”宗旨。拥护抗日民主政府,积极宣传抗日民主政府的政策、法令,团结广大青年反伪化,积极投身各项抗日活动。

“青抗会”的活动情况。主要是站岗、放哨、进行抗日宣传。如贴标语、散传单、演

话剧、组织歌咏、演讲、捐献、优待军烈属等。

(三)学生会

学生会在学校开办后就建立起来了。这是学生的群众性组织。通过这一组织更好地教育学生团结一致,尊师爱校,保证学校正常工作的开展,保证学习任务的完成。同时培养党、团后备力量,为建立党、团支部准备条件。

1942年春,开学后,泰县二中第一期学生会建立。选举金宣城为学生会主席。

学生会始终积极参加校内外各项政治宣传和抗日救国活动。每周以班级为主,举行学习心得会、生活会和小型文娱会等。组织各种节日活动,并根据需要,积极参加校外各项活动。

第三节 一切为了抗战

二中创办初期,日伪反动势力不但从军事上围剿,从文化教育上扼杀而且从经济上封锁。抗日根据地军民财政困难,生活艰难。二中师生的口号是:“节省每一个铜板,支援战争”、师生自觉掀起“自己动手,生产自救”的运动。

学校备有几部改良小纺车和毛巾织机,由技术人员传授纺纱、经漂、染织知识并指导实际操作。师生利用下午课余时间纺纱。随着纺纱蓬的转动,一缕缕均匀的细纱从手指缝连续不断绕向纱轴。第二道工序是把纺好的纱经过漂、染、梳、经加工后,再装上织布机,布、毛巾就织出来了。同学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喜悦的心情是难以形容的。

二中学生织毛巾的消息很快传遍附近乡村,群众纷纷前来围观,他们感到非常新鲜,赞声不绝于耳。数日之后,附近村庄农民仿制的小纺车相继出现。二中师生织出的毛巾有全白色的,也有带红蓝条色的。这些价廉物美的产品,除一部分供军需外,也供应本校师生和当地群众,同时还经常拿到顾高镇销售。

是年秋,由二中师生发起,办起一个生产合作社,叫战文合作社(抗战时期文化用品合作社)。本校师生征集股金,也有数百农户投股入社。成立大会那天,四乡八邻的群众均来参加。二中师生还演出了精彩的文艺节目。合作社有章程,还选出领导机构。这是当时我县根据地最早办起的生产供销组织之一。这也是反对敌人经济封锁的有力措施。

根据对军政人才的需求,学校相适应地设置有关专业。四十年代初期,新四军东进后,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随着农会、民兵、妇抗会等组织的建立,儿童团组织也似雨后春笋地在各区、乡、村建立起来了。

泰县二中接受了地方党组织的委托,于1944秋开设儿童团干部训练班。由附近各区、乡、村选调人员参加培训,提高儿童团干部的战斗素质。

此外,普通班、测绘班,许多学员参了军,在军队中发挥专业作用。

泰县二中师生在紧张学习的同时,还要与日伪军队展开殊死斗争。他们经常与军民一道晚上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挖抗日壕(即挖深沟)。做到乡乡、村村相通,供地方军队打击敌人,军民安全撤离之用。敌人扫荡时,便同群众一道“跑反”;敌人窜走后,便同群众一道生活、学习、慰劳子弟兵,宣传减租减息的意义,开展文艺宣传,大唱革命歌曲,如《青年解放团之歌》、《敌后进行曲》、《延安两枝花》、《纪念新四军八周年歌》等。扭秧歌,教冬学,个个虎虎生气,革命情绪高涨。这些实际工作,既加强了地方政权建设,又锻炼和提高了师生的战斗才干。

1943年冬,敌伪加强对根据地的“清乡”、“扫荡”。为防止敌人在千佛寺一带筑下碉堡,在上级统一部署下,师生齐动手,将古庙绝大多数房屋拆除,粉碎了敌人在千佛寺筑据点的阴谋。

1944年4月份,蒋垛区政府从二中抽调了二十余名党员骨干参加改造乡政权工作,到官垛去推行“三三制”政权。师生们与群众同甘共苦,食宿在群众家里,同群众打成一片,

实行四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战斗。搞土地改革工作,搞统战工作,配合征收公粮,填粮册。配合地方做好保卫工作,帮助搞新乡制,废除保甲制,配合各村各组登记选民。

敌人的经济封锁,难不倒根据地军民,二中师生学习南泥湾精神,开荒种粮、种菜。“只要多种菜,不怕年成坏”,做到蔬菜自给,渡过难关。

二中师生不但与公开的敌人战斗,也善于与暗藏在内部的敌人战斗。1943年下半年,敌人为了破坏二中,曾派特务钻进学校活动。学校领导及时掌握敌情,采取有力措施,派周友智同志打入敌人内部,很快破获了国民党的“抗盟”、“三青团”、“抗日救国军”等组织企图在学校建立反动组织的计划,清除了隐患。

第四节敌后坚持“游击”教学

1942年以后,日伪反动势力疯狂地加紧对抗日根据地“清乡”、“扫荡”,学校教育处在动荡之中。为适应这种形势,教学的方式也不断变化:①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自备活动小凳,讲义夹当课桌。一有敌情,十分钟之内,由老师带队,全校师生就立即撤离学校,一转移到安全地带,在树林里、竹园里、车棚内,群众家中,隐蔽教学。②自动作业与传导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这是在极端困难条件下采取的方式。群众把这种教学方式统称之为“游击”教学。

1943年秋,苏中行署召开了中等教育会议。徐观伯、顾经锟等同志参加了会议。回校后,他们认真传达了会议精神,并且就党的教育方针、学校领导权、学校改革等几个重要问题组织了认真的讨论和贯彻。学校教育工作在时间紧张、环境动荡之中作出了战略性的调整,走出了办学新路,从而使学校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一)到“三联师”去

苏中教育会议后不久,三分区地委和专署决定成立三分区联合师范学校(简称“三联师”)。为了迎接更残酷的斗争,校方根据地方政府的指示,决定大部分同学配合当地军民进行反清乡、反扫荡的斗争。在斗争中进行分散教学。乡师两个班约半数学生则由陆志

三、袁履祥二位老师带领,于1944年3—4月间,转移到较为偏僻的水网地区宝应县射阳区一带,参加三分区联合师范学校学习。当时邻近数县转移到三分区联合师范的师生员工有近千人之众,经过一周左右时间的长途跋涉都先后安全抵达射阳区。二中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次转移,真似临战式的拉练,对每一个同学都是一场严峻的锻炼和考验。

(二)分成几个学区

1944年4月,日伪军队“清乡”频繁,校方决定分散教学以缩小目标。当时“兵分三路”:一部分留在本部,一部分迁到东南鸭儿湾(今海安县雅周区),一部分迁到西北三周庄(今梅垛乡)。

(三)学生要求参战

1945年8月,日寇宣布投降,抗战胜利了,师生情绪都很高昂。为了充实各级党、政、军部门的力量,有部分学生提前毕业,有的调进部队,有的调到地方。测绘班学生也在这时由顾经锟老师带队,调到了苏中公学。

(四)办分校,扩大施教区

为适应群众要求,除以桥梓头为当时的本部外,接着又在泰州附近的白马庙和大伦庄附近的曹家埭办起了分校。

(1)曹埭分校简况

1946年春天,学校根据上级指示,决定在离运粮、蒋垛、白米、曲塘敌人据点较远的曹家埭办一所二中分校,以分散教学,减小目标。

当时分校负责人先是顾兰陵同志,后是钱炳之同志。教师有顾维之、黄介之、缪万选、

曹达等。许夕伍、朱锦楼管总务后勤工作。党员有肖玉根、许夕伍、曹善盂、朱锦楼等。肖玉根同志任分校生活指导员,曹善根同志任分校学生会会长。

分校学生有一百多人。分为初一、初二、初三三个班级。借彭高小学几间教室和部分课桌凳上课。

当时师生生活极其艰苦,自己动手种粮、种菜。虽然吃的是杂粮,还是吃得饱饱的,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

师生除了上课、学习外,还经常配合地方政府的各项政治运动,深入到群众中去宣讲形势和党的方针政策,写标语、演节目,搞得热火朝天。一旦发现敌情,师生就分成若干小组转移到野外沟头内、竹园里坚持上课。同时派人站岗放哨。尽管形势紧张,条件很差,教师都是认真教、学生也是认真学,教学成绩显著。

(2)白马分校简况

白马分校于1943年下半年开办的,时间约一年多。当年办了两个班,一在白马庙内,另一个班办在竹林村一个小庙内,都是普通初中班,学生约有八十人。负责人张茂志,教师有钱忠、钱子厚、李醉白等。

办学目的:一是为了掩护部分同志到那里养病,二是扩大教育面,争取那里的青年,培养抗日救国干部。开设的课程跟本部是一样的。教师的待遇吃公粮,学生也有补助粮,教师在群众家里代伙,学生自己烧饭。

分校北面有汪伪、税警团,因此,也是在斗争中坚持教学。上课时派学生放哨,一发现敌情,立即分散转移。情况紧张时,白天不可能教学,便利用晚上借在群众家里教课学习。

冬闲时师生参加办冬学,教群众识字,宣传抗日形势,鼓舞群众斗志,树立抗日必胜的信心。

分校办的时间虽然不长,也为政府培养了不少干部。现在那一带不少乡干,都是当年白马分校的学生。

(3)姜堰分校简况

日寇宣布投降以后,姜堰一度解放。1945年底,在校长的领导下,校部派严服群、华寿卿二位老师筹办姜堰分校。地点在王公祠,已有七名学生报名入学,后因泰州方向的敌情紧张,未能开班上课。

(五)东迁走马岭

1946年夏季,国民党反动派向我疯狂进攻,解放战争全面爆发。敌人在黄桥、张甸和南新街等地筑了据点,距离桥梓头都很近,学校教学工作又转入“游击”教学状态。不久,学校就迁到顾高以东现在仲院村的走马岭一带。校址设在许钜金、许钜璜家中,无固定教室。有时在田埂、路边、大树下教学。敌人来了就“跑反”、就分散,与敌人周旋,捉迷藏。由于战争环境日渐恶化,不能继续坚持上课。学校领导根据县委指示把全校师生组织起来,分成东、西、南、北四个学习战区。每个战区配备骨干力量加强具体领导。

徐观伯校长经常深入到各战区学习小组看望,并以“水浒”中的故事激励同学们,鼓舞大家斗志,增强大家抗敌的决心。

(六)战略转移

1947年初,根据战略上的需要,大军北上。上级决定二中的教职工转移。对有条件到敌占区坚持的部分教师就发给路费,要求他们暂时转移,保存实力,待反攻形势到来时回来,千万不得做反共、反人民的事情。王正、肖玉根等党员同志和区委一道留下来坚持斗争,其余同志一律北撤。十一月份,北撤的教职工全部随分区机关行动,但没有过得了敌人的封锁线。

于是,师生们便参加南线斗争报告团,徐观伯和靖江中学校长任团长。以后报告团又改名为中学教师联合会,徐观伯任负责人。后来,大部分教职工先后到达“台北”(今大

丰县境内),参加新建的一分区干部学校工作。接近解放期间,教师们都成为接管城市中等学校的骨干。

附工资标准(小麦 Kg)

工友:60Kg—80Kg

职员:80Kg—125Kg

教师:100Kg—200Kg

奖学金分三等:

甲等:30Kg

乙等:20Kg

丙等:l0Kg

下篇人民与政府办学

第一章:简介

“泰县第二中学”座落在风景秀丽的泰县县城——姜堰镇东北郊。北濒通扬运河,夹岸林木,郁郁葱葱;西接商周遗址天目山畔,“发思古之幽情”;东临姜官路 朝南校门前是北环路,与西边振兴路相交绕学校围墙而过,交通方便。

学校分四区:教学区、操场区、教工生活区、校办工厂区。

学校教学区是1992年迁址所在地域。设计单位为东南大学吸取多校优点,多方论证,一次性设计。所有建筑,展示出现代化的绰约丰采:风格新颖别致,布局错落有序,廊腰缦回,线条清新流畅,结构严谨匀称,格调典雅质朴。校内矗立、高耸的钟楼上书写“姜堰第二中学”六个遒劲金色隶体大字系书法家魏之祯手笔。教学区内分高、初中教学楼、行政办公楼、实验楼、图书楼,气魄雄伟。大礼堂、大阶梯教室、展览室、音乐室、风雨操场,镶嵌其间,区域内绿草如茵,林木葱茏,花圃、盆景辉映,色彩缤纷。隔河东向是学校操场区和教工生活区、校办工厂区。操场区内有四百米跑道的田径场,篮球、排球、足球竞赛场、高低杠、沙坑等,体育设施齐全。

“姜堰第二中学”原系解放前抗日战争期间民主政府办的第一所中学,解放后再获新生而且颇具规模。1992年,江苏省教委列其为江苏省“老完中”之一。学校领导坚持从严治校,教师工作勤奋刻苦,尤其是在改革开放浪潮的推动下,学校不断开拓前进。改革举措不断深化与完善。在竞争机制激励下,全校教职员出现你追我赶的生动局面。教学质量迅速提高,校办工厂办得火红。

1985年,1986年,1990年,1991年连续被扬州市人民政府评为文明单位;1991年,江苏教委授予学校“勤工俭学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颁发奖匾一块、荣誉证书一册。

全校师生员工积极进取,蓬勃向上,一个“奋发、团结、求实、创新、守纪”的校风逐步形成。近年来,全校学生成绩合格率和初、高中升学率都居全县同类学校的前列。根据现有资料统计1981年到1992年学生录取高校情况: .

本科790人,大专652人,电大、自费大学、代培本科、大专生171人,中专(高)203人。据不完全统计:1981年到1991年学校初中毕业生近5000人,高中毕业生高于5000人。

校办工厂是泰县文教战线上的一枝独秀。现有固定资产总额407万元,占地13200m2,厂房面积达4700m2,1992年产值达800万元,从1987年到1992年六年间为学校积累资金101万元,为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福利,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

奉献、进取、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这就是泰县二中精神与品格的深刻内涵。学校奋斗的总目标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创一流的教学设施,一流的教师福利,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育质量,争创省模范学校。

第二章 学校沿革

第一节 姜堰民办初级中学

(1957年--1974年)

解放后,广大劳动人民在政治上、经济上彻底翻身,学习文化的热情空前高涨。城市、乡村小学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当时,小学毕业生人数猛增,中学教育远远满足不了升学的需要。社会上的初中补习班,应运而生。泰县人民委员会根据1957年春江苏省教育行政扩大会议“应该积极提倡民办教育事业”的精神,协助姜堰镇人民委员会在原有两个初中补习班(即钱玉珍、黄伯光补习班)的基础上,筹建“泰县姜堰镇民办初级中学”。学校设址在当时的机关学校内(即原都天庙,今姜堰镇卫生院所在位置)。

是年秋,在两个初中补习班的基础上补足五个班的学生。另外,又新招三个初中班,共计八个班,学生三百多人,课程设置与普通公办中学相同。学制三年,缴纳学费与公办中学相同,专职教师九人。其中有大专肄业以上水平的五人。学校的领导工作由泰县职校教导主任黄宸同志负责。1958年4月5日,泰县人民委员会批复姜堰镇人民委员会,以文件形式批准建校,学校命名为“泰县姜堰镇民办初级中学”。旋即任命鞠英同志为学校校长。

1962年8月,经县政府批准,学校招收高一新生一个班,人数59名。1965年我校第一届普通中学高中生毕业。录取高等院校的有顾桂生(天津化工学院)、沙国富(南京农学院)、田甫(云南外语学院)、唐宏林(东北钢铁学院)、霍忠友(新华通讯社)。1960年,学校120名初中毕业生录取中专、高中的人数近80名,升学率为65%以上。

到“文革”期间,先后任我校校长的有张鹤山同志(1958 — 1962)、张金宝同志(1962 — 1968)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教学工作有教导处具体抓。下设政语教研组、数学教研组、理化教研组,其余学科统归“综合组”。学校除定期举行教研活动外,还经常参加县办姜堰中学相应学科的教研活动。特别是外语教学方面的活动频繁。学校重视体育活动,积极推行“劳卫制”,也是泰县体委首批验收合格的单位。

学校师生参加社会活动、政治活动较多。学军方面:每天早晨要军训。人武部派专人教练。人武部政委印玉堂经常临场指导,张校长经常到场检查。发放真枪实弹进行严格操作、训练。人武部教导营营长感叹地说:“比在军队训练还强”。此外,还经常开展军事拉练活动(主要到王石、红旗农场)。由于军训有成绩,县人武部嘉奖我校为“优秀集体”。

学农方面:学校有生产基地20亩(位于辅机厂大门南侧)。耕田、种地,田间管理,收获均为师生动手,蔬菜生产自给。1959年上半年,学校种植玉米试验田一亩,品种为金皇后,实行单株密植法4000棵/亩,进行科学管理,及时施肥,人工授粉,产量达1000斤/亩,泰县科委派人来校总结经验。学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开学办学”的形式。请苦大仇深的贫下中农来校忆苦思甜;请有经验的农民讲农知课,请有技术的工人讲解“三机一泵”的原理、操作技能、修理知识。“走出去”农忙期间,师生参加农业生产。由生产队分配农活。有时,老师分到农村与农民实行“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如1963年,教师分到梁徐公社沿河生产队。《江苏教育》发表文章,介绍经验。认为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好形式。

学工方面:除到工厂参加劳动实践外,学校有学工基地粉笔厂、小五金厂(位于通扬东路76号),生产的粉笔除供应本县外,还销售外县,到1976年移交给西桥小学生产。

1959年秋,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农业中学先进集体”(民中与农中同为一种范畴)。学校校长张鹤山出席了会议。

1966年5月,全国规模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兴起,势头甚猛,很快席卷我校。在大气候的影响下,师生纷纷建立起群众的造反组织。如“1921年”红卫兵、“旌旗”红卫兵、“东方红”红卫兵等。矛头指向所谓“党内走资派”、“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继而打派仗[以后和社会上两派挂钩,主要分成对立的两派:即“八一”红卫兵(简称“八派”或“好派”),红铁军(简称“铁派”或“P派”)、“破四旧”、“全国规模大串连”、“戴高帽游斗”,进而杀向社会闹革命]。学校的教学工作陷于停顿瘫痪状态。直到一九六八年,毛主席“要复课闹革命”的指示发表以后,师生才陆续回校,但是学校仍是混乱状态,即使上课也是“一场辩论”或者师生之间“打语录仗”。因此,“工宣队”、“军代表”进驻学校。是年八月,泰县军管会决定“姜堰镇农业中学”、“泰县职校”合并于我校。同月,泰县军管会批准我校成立“泰县姜堰镇民办初级中学革命委员会”,彭公旺同志任代主任,黄荫鹏同志任副主任,姜堰镇人武干事吴茂贤同志兼副主任(未到职)。

文革期间,学校教师参加的社会活动,社会上反响较深刻:一是与“姜堰镇清管所挂钩”,每天早晨教师们为居民清除生活拉圾。据说,这样“可以改造教师的世界观”;二是文艺宣传队搞得较为出色,在社会上享有一定的声誉。

学校党组织隶属于姜堰镇泰县橡胶厂支部。工会、团的组织隶属于姜堰镇。学生会组织健全。有学生会主席、宣传委员、学习委员、组织委员、体育委员。

1972年春,我校恢复招收高中两个班,学制为“二年制”。春季始业(1969年始—1974年止)。教材为江苏省编写的。至此,我校班级规模达13个班级(高中、初中均实行“二·二制”)即初一年级两个班,初二年级七个班,高一高二年级各两个班。由于教室不够,高中部教室设在通扬路北侧,新的学校在加紧建设中。1974年4月,上级批准我校为“泰县姜堰第二中学”并决定迁移校址至通扬东路北侧。原来学校校址让给姜堰镇卫生院。

第二节 泰县姜堰二中(1974—1992)

1974年初,通扬东路新校址上十二个教室的大楼和相应的办公室、生活用房建成,搬迁条件具备,暑假期搬迁完毕。

嗣后,学校的教育事业迅猛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我校出现勃勃生机。1983年8月,泰县人民政府决定我校为县属中学,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设施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办学方式的改革不断的深化,校办工业不断壮大,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二中的事业在改革大潮中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1984年起,学校设33个班级(高中18个班,初中15个班,学生近2000人,教职工195人,学校占地47亩。),学校基建速度加快,3号教学大楼、4号教学大楼、实验楼、图书资料室、体育器材室、学生食堂、宿舍相继建成。与此同时,扩大运动场地,绿化校园环境(根据统计,绿化覆盖率达26.86%)。教学设备、教学仪器得到添置与更新。学桌备全备足。理化、生物实验室有各种教学仪器200多种,各类实验药品、标本、挂图等100多种,另有彩电、放像机、收录机、电脑等一大批电教仪器。图书室、阅览室、教学资料室有报刊、杂志70多种,各类藏书万余册。

学生来源:初中生在姜堰镇按规定划地区招生。高中招生是在姜堰中学,中专学校优

先录取的前提下,有四个高中班面向姜堰镇,有两个班面向农村(除去张甸区、溱潼两个区)择优录取。

1978年,国家高考制度恢复以后,学校工作拨乱反正。“双基”教学得到加强(即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我校根据学生素质较差,中、差生较多的实际,提出“教学起点放低一点,坡度放小一点,速度放慢一点”的教学指导思想,强调“教学以课堂为主,课堂上以课本为主。以纲为纲,以本为本,讲清基本概念,揭示内在规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精讲多练,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动手动脑习惯,常检查、善补救,拔尖补差,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继之,针对学生对课本知识“学得死”的实际,又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出“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规定在试题中能力题、分析题有一定的比例。为夯实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1988年,学校认真贯彻全国教育会议精神,实行教育转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主要表现为对学生的德育工作的加强;把升学教育变为素质教育;高中不再按文、理科分班。按国家规定开全、开足课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学校把师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当作学校的基础工程来抓。学校着重抓“三风”建设。1983年提出建设“富有理想,学有创见,文明礼貌,艰苦朴素的校风;热爱学生,献身教学,刻苦钻研,言传身教的教风;专心致志,勤学苦练,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学风。”1991年对“三风”建设提出进一步的要求。校风:团结、奋进、求实、创新;教风:文明、严谨、科学、生动;学风:勤奋、踏实、多思、进取。学校坚持政治学习制度,要求老师加强师德修养,为人师表,自尊、自爱、自强、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谅解、礼貌待人、以身作则、保持高尚情操。为此,学校制定《教职工奖惩条例》,对教师进行德、能、勤、绩的考核。对待学生,首先切实加强政治课的学习,深入持久地开展“学雷锋、创三好”、“文明礼貌”、“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秩序、讲道德、讲卫生)、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三热爱(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等活动。认真贯彻执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了《三好生的评选办法》,通过上述一系列教育,成绩显著。1985年、1986年学校连续两年被扬州市人民政府评为文明单位,1991年被评为扬州市中小学政治思想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当作头等大事来抓。执行两个暂行规定,认真上好体育课。体育教师做到精心安排好每堂课,提高体育课的运动量和运动密度,切实抓好课间操、素质操和眼保健操。保证学生每天在校活动一小时。每年春、秋举行两次运动会,全校97%的学生体育锻炼达标,校田径队在县级比赛中多次夺魁,男、女篮在扬州市中学生比赛中获得冠军。做好卫生保健工作,开设卫生讲座,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定期视力检查和体检,填好健康卡。学校、班级实行卫生包干责任制,做到日查周评。1985—1990年,学校连续被评为市卫生先进单位、市绿化合格单位。

学校的活力在于改革。1988年,学校推出《学校管理改革方案》。学校管理体制实行校长负责制;改革人事制度,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改革分配制度,实行学校内部结构工资制;改革后勤管理制度,实行承包制度,把竞争体制引进学校。1990年,学校管理体制作了调整,建立初中部、高中部管理委员会,增设“泰县姜堰二中教科室”、“泰县姜堰二中勤工俭学办公室”。各部门在校长室领导下分工管理本部门工作,进一步明确岗位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工作质量评估制,改进奖金分配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学校校办工厂是在70年代的小五金加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87年利润由每年4万上升到10多万元,1988年达21万元,以后逐年上升,最高达百万元。校办厂现有机械厂、印刷厂、制本厂、电器厂、商业经营部,计“三厂一部”,固定资产600多万元,占地面积20亩,厂房3700m2,利润百万元。校办工厂的发展和壮大,为全校学生的劳动实践提供了基地,也为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证。1990年,我校办企业被授予“扬州市勤工俭学先进集体”;1991年,江苏省教委授予我校“勤工俭学先进集体”的称号。

1992年,有两件事对学校的发展有深远意义:

一、泰县人民政府发文确定我校更名为“泰县第二中学”,承续“老二中”校史。 “泰县老二中”是抗日战争时期泰县地区培养革命人才的摇篮,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岁月里闻名于苏中广大地区。

解放后,广大群众以及“老二中”校友要求泰县地区有一所中学承续其校名、校史。为此,泰县县委、县政府于1984年主持召开“老二中”在姜部分师生座谈会。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会上一致通过了《泰县“老二中”师生座谈会纪要》。是年五月,上海市原泰县二中师生举行座谈会,与会代表畅谈当年的革命豪情与艰难历程、光辉业绩。一致通过了《老二中在沪师生座谈纪要》,并成立了“老二中资料征集小组”。

1992年3月,泰县党史工委在我校主持召开关于泰县第二中学校史承续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成员有县委、县政府、县政协、宣传部、县志办、文教局、姜堰二中有关负责同志。与会代表经过认真研讨。一致认为:泰县第二中学的革命传统应该发扬,校史应该及早确定一所学校承续,这样既有利于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又有利于振兴泰县经济。最后,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县属姜堰二中承续为宜,由文教局报经县政府批准。

二、《泰县人民政府第四十一次常务会议纪要》充分肯定了《关于姜堰二中校址转让县粮食局的请示报告》,确认双方的意向是正确的,切实可行的。

姜堰二中校址(学校本部)无发展余地,校园环境与标准化学校要求差距很大。需迁址重新规划建校,才有利于学校达标。

第三节 姜堰市第二中学(1992—2013)

资料:

泰县一中、三中、四中简介

泰县第一中学:前身为私立仲源中学。1940年秋为泰兴市古溪人汪左伯、汪亦彭所创建。以汪氏家族在古溪定居的第一代祖先的名字“仲源”为校名。古溪沦陷后迁至泰县丁许庄(今为海安县所辖)。1943年,根据苏中三分区专署命名为“泰县第一中学”。

泰县第三中学:前身为私立通学桥中学。1940年为海南的陈名世、何叔戴所创。1943年根据苏中三分区专署命名为“泰县第三中学”。

泰县第四中学:前身为私立鞠劬中学,1941年秋为王家垛人王叙卿、王仰洁所创建。“鞠劬”为王家垛王姓的始祖之名。(“鞠劬”者,含有养育、劬劳之意也。)1943年,根据苏中三分区专署命名为“泰县第四中学”。

1945秋,如皋、海南、曲塘、姜堰等地相继解放,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苏中三分区专员公署决定:“泰县三中”、“泰县四中”合并到“泰县一中”,即今之“海安县迮庄中学”。

注:苏中三分区,时辖靖江、泰兴、泰县(包括海安)泰州。

道尔顿学制(The Dalton Plan):一种教学计划。美国柏克赫斯特(Helen Parkhurst)女士创立。始于美国马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的道尔顿中学(The Dalton High Sch001)得名。其内容:以学生自由活动为原则改教室为各科作业室(Laboratory)其中陈列参考用书及实验仪器等。学生可自由入内,共同学习。教师只立于辅导地位。每学期功课由各科老师详密拟定。按月制定进程大纲、让学生签订契约,自行学习。日程表及周表由学生逐次记录,唯成绩由老师记录。此制一度盛行世界尤英国为最,我国自1922年始采用。柏女士于1925年来华演讲2个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if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