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阳县后水河河道整治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6-03 03: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

绥阳县仁江后水河 大桥至南京井段河道整治工程

初步设计报告

(报批稿)

贵州宸龙水利水电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二○一一年三月

1

`

工程名称:绥阳县仁江后水河大桥至南京井段河道治理工程 勘设阶段:初步设计

审 定 : 魏振宝

审 查 : 张 康 张延凯 高雁丹 校 核 : 汪 倩 陈佳明 秦万能 武朋飞 编 写 : 程国锋 刘心武 吴金贵 万金飞

程 鹏 陈江华 甄志伟 潘姜楠

参加人员 : 李廷凯 吴组波 项目负责人:李 钧

勘测设计单位:贵州宸龙水利水电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单 位 地 址:贵阳市宝山南路27号 单 位 电 话:0851—5584680 单 位 传 真:0851—5807101 单 位 邮 编:550002

2

`

目 录

1 综合说明 ............................................................................................................................. 7 1.1绪言 .............................................................................................................................. 7 1.2水文 .............................................................................................................................. 8 1.3地质 ............................................................................................................................ 10 1.4工程任务和规模 ........................................................................................................ 12 1.5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 17 1.6施工组织设计 ............................................................................................................ 19 1.7 建设征地及移民安置 ................................................................................................ 21 1.8环境保护设计 ............................................................................................................ 21 1.9水土保持设计 ............................................................................................................ 21 1.10工程管理 .................................................................................................................. 22 1.11设计概算 .................................................................................................................. 22 1.12社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 23 1.13工程特性表 .............................................................................................................. 24 2 水文 ................................................................................................................................... 25 2.1流域概况 .................................................................................................................... 25 2.2气象 ............................................................................................................................ 26 2.3水文基本资料 ............................................................................................................ 26 2.4洪水 ............................................................................................................................ 27 2.5设计断面水位流量关系 ............................................................................................ 33 2.6泥沙 ............................................................................................................................ 45 3 工程地质 ........................................................................................................................... 46 3.1 前言 .......................................................................................................................... 46 3.2 区域地质概况 .......................................................................................................... 48 3.3 工程区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 51

3

`

3.4治理河段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 54 3.5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 ................................................................................ 58 3.6天然建筑材料 ............................................................................................................ 58 3.7结论与建议 ................................................................................................................ 59 4 工程任务和规模 ............................................................................................................... 60 4.1自然及地区社会经济情况 ........................................................................................ 60 4.2工程建设必要性 ........................................................................................................ 60 4.3工程任务及规模 ........................................................................................................ 65 4.4设计洪水水面线 ........................................................................................................ 67 5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 71 5.1设计依据 .................................................................................................................... 71 5.2工程总体布置 ............................................................................................................ 72 5.3护岸设计 .................................................................................................................... 74 5.4工程量 ........................................................................................................................ 79 6 施工组织设计 ................................................................................................................... 81 6.1施工条件 .................................................................................................................... 81 6.2 天然建筑材料 ............................................................................................................ 81 6.3 施工导流 .................................................................................................................... 82 6.4 主体工程施工 ............................................................................................................ 83 6.5施工交通运输 ............................................................................................................ 85 6.6施工辅助企业 ............................................................................................................ 85 6.7 施工总布置 ................................................................................................................ 86 6.8 施工进度 .................................................................................................................... 86 7 建设征地及移民安置 ....................................................................................................... 87 7.1工程占地处理范围及主要实物指标 ........................................................................ 87 7.2移民安置规划及环境容量分析 ................................................................................ 87

4

`

7.3补偿投资估算 ............................................................................................................ 88 8 环境保护设计 ................................................................................................................... 92 8.1概述 ............................................................................................................................ 92 8.2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 92 8.3设计依据及标准 ........................................................................................................ 95 8.4环境保护措施设计 .................................................................................................... 95 8.5环境监测及环境管理设计 ........................................................................................ 97 8.6环境保护设计概算 .................................................................................................. 100 8.7建议 .......................................................................................................................... 103 9 水土保持设计 ................................................................................................................. 104 9.1概述 .......................................................................................................................... 104 9.2项目区水土保持概况 .............................................................................................. 104 9.3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 105 9.4工程建设扰动地表面积 .......................................................................................... 105 9.5破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 .......................................................................................... 106 9.6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 .................................................................................. 106 9.7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 ...................................................................................... 107 9.8土石方平衡及弃渣 .................................................................................................. 107 9.9水土保持防治措施设计 .......................................................................................... 108 9.10水土保持施工组织设计 ........................................................................................ 109 9.11水土保持监测 ........................................................................................................ 110 9.12 水土保持措施实施保障 ........................................................................................ 111 9.13 水土保持管理与监理计划 .................................................................................... 111 9.14水土保持投资概算 ................................................................................................ 112 9.15结论及建议 ............................................................................................................ 114 10工程管理 ........................................................................................................................ 115

5

`

10.1设计依据 ................................................................................................................ 115 10.2管理机构 ................................................................................................................ 115 10.2.2管理机构编制 ..................................................................................................... 116 10.3工程管理及保护范围 ............................................................................................ 116 10.4主要管理设施 ........................................................................................................ 116 10.5工程管理运用 ........................................................................................................ 117 10.6防汛方案建议 ........................................................................................................ 117 11设计概算 ........................................................................................................................ 118 11.1工程概况 ................................................................................................................ 118 11.2 主要工程量及材料用量 ........................................................................................ 118 11.3投资主要指标及资金筹措 .................................................................................... 119 11.4编制原则及依据 .................................................................................................... 119 12社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 123 12.1社会效益分析 ........................................................................................................ 123 12.2经济效益分析 ........................................................................................................ 124 12.3结论意见 ................................................................................................................ 124 13招标方案设计 ................................................................................................................ 125 13.1工程概况 ................................................................................................................ 125 13.2招标范围 ................................................................................................................ 125 13.3招标组织形式 ........................................................................................................ 125 13.4招标方式 ................................................................................................................ 125 13.5标段划分 ................................................................................................................ 125 13.6招标公告发布媒体 ................................................................................................ 125 13.7投标单位资质 ........................................................................................................ 125 13.8招标方案基本情况汇总 ........................................................................................ 126 附件:1、县河段治理规划批复文件;2、县成立项目法人文件。

6

`

1 综合说明

1.1绪言

绥阳县位于遵义市中北部、与遵义县、正安县、湄潭县接壤,全县国土总面积2566km2。绥阳县为全省农业较为发达的主要产粮县之一,素有黔北粮仓之称,同时绥阳县又有“贵州诗乡”、“中国辣椒之乡”的美称。绥阳县山川秀丽、资源丰富、气候宜人。同时绥阳县地处长江经济带和重庆经济辐射区,是一个以汉族为主,包括苗、彝、壮、布依、土家、仡佬、侗族等23个民族的多民族聚居县。全县辖15个乡镇、110个村、2396个村民小组、10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51.7万人,城区总人口9. 52万人(含郊区),其中城区人口6.5万人。人口出生率8.88‰,人口死亡率为5.6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22‰。

县城洋川镇距离省会贵阳市194公里、距离遵义市所在地38公里,距重庆市330公里。S303省道由桐梓经宽阔、黄杨、青杠塘、太白通正安、道真。西面与桐梓县松坎、元田、安山、新站镇为邻。S303省道由桐梓经宽阔、黄杨、青杠塘、太白通正安、道真。北面与正安县庙堂、小雅、土坪、流渡、谢坝镇连界。S207省道由西南向纵贯县境,经正安、道真县直入重庆市南川县。

县境内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1℃。年降雨量1160mm,年平均空气湿度80%以上,无霜期283天,年日照数1114.2小时,森林覆盖率28%。

贵州省绥阳县东西宽56公里,南北长75公里,全县总面积2566平方公里。耕地41.5万亩,其中田21.2万亩,土20.3万亩。县内有4个万亩大坝,15个5000亩大坝,为贵州省主要产粮基地,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烤烟、辣椒等为主。畜牧业以猪、牛、羊为主。中药以金银花、杜仲、黄栀子为主,地下资源有煤矿、铅锌矿、瓷土矿等。

绥阳县水力资源较为丰富,芙蓉江干流上游横贯县境内中部,县北部为芙蓉江流域的清溪河支流,南部则为湘江流域洛安江和后水河支流。工程所在河流后水河即为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二级支流仁江左岸的一级支流。

蒲场区作为19个大田坝之一,也是贵州省主要产粮区,坝区以定单蔬菜为主,常规农业为辅。已形成以蔬菜、烤烟、辣椒、畜牧业、经果为主的五大产业。因蒲场田坝区大

7

`

部分分布于后水河两岸,汛期受洪涝灾害较重,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受绥阳县水利局委托,我单位贵州宸龙水利水电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对绥阳且仁江后水河大桥至南京井段河道治理工程开展初步设计工作。我公司组织水文、地质、水工、环评等相关专业工程师对现场查勘、收集资料,并进行测量和地质勘探工作,于2011年4月完成本报告。

1.2水文 1.2.1流域概况

后水河属长江流域乌江三级支流,一级支流为湘江,二级支流为仁江。后水河发源于绥阳县枧坝镇井坝村金家沟,河源高程1525m,河流由北向南流,流经陈家寨、田坝、回龙庙、大桥、新场等村寨,在四面山进入遵义县境内并汇入仁江。后水河全流域集水面积142km,主河道长43.5km,主河道坡降6.28‰。

2

1.2.2水文基本资料

后水河流域内未设水文站及雨量站,与后水河流域中心(后水河水库一带)相距16km的绥阳县设有绥阳气象站,绥阳气象站位于东经107°10′,北纬27°57′,观测场海拔高程864.2m。始建于1944年6月,属于国家一级气象站,采用自记结合人工观测方法,汛期进行四段制、八段制观测,枯期采用二段制观测,从1944年起有观测资料,观测项目有降水、气温、风速、风向等,但是解放前及解放初期资料残缺,可靠性较差,经分析, 1953年以后的资料可靠性较高,本次采用1953至2004年共52年的暴雨资料。

通过分析可知,该站的资料系列较长且比较完整的反映了该区域降水年际变化情况,所在流域下垫面条件、气候条件基本一致,所有资料系列经贵州省气象局整编,资料系列精度较高,系列长度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可靠性、一致性、代表性较好,因此选用绥阳气象站作为本次河道治理工程设计参证站。

1.2.3设计洪水

治理河段起始断面控制集水面积127km2,终点断面控制集水面积140.8 km2,治理河段内无较大支流汇入,起、止断面流域参数见表2-4。

8

`

表1.2-1 治理河段起、止断面流域参数表

实测断面 编号 0+000 3+455 7+298 集水面积 F(km) 127 131.6 140.8 2河长主河道坡降J(‰) 7.21 6.8 6.28 流域形状系数f 0.1 0.09 0.08 几何特备注 征值θ 53.6 59.6 65.9 起始断面 终点断面 L(km) 35.4 38.9 42.6 根据《贵州省绥阳县后水河水库加高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洪水调节计算成果,后水河水库的削峰能力为6.3%(设计频率1%)到6.7%(设计频率10%),当洪水频率小于10%时,后水河水库无削峰作用,由于后水河水库削峰能力很小,本次洪水设计不考虑后水河水库洪水调节作用,设计洪水按全流域计算。洪水设计成果见表1.2-2。

表1.2-2 控制断面设计洪水计算成果表

设计洪峰流量(m3/s) 实测断面编号 面积(km) P=1% 0+000 3+455 7+298 127 131.6 140.8 514 530 536 P=2% 436 450 454 P=5% 328 338 341 P=10% 251 258 260 P=20% 180 185 187 P=50% 97.6 101 102 21.2.4 水位流量关系

治理河段内有滚水坝8座和桥梁5座,滚水坝高度一般为3m左右,对行洪影响较大,本次以8座滚水坝作为水位流量关系控制断面,滚水坝岸边建有引水渠道,引水渠道宽约1m,高约1.5m,行洪能力很小,汛期洪峰流量很大,不考虑引水渠道泄洪,水位流量关系计算也不考虑引水渠道泄洪流量。在实测地形图上,8座滚水坝的编号分别为滚水坝1#~滚水坝8#,滚水坝为不规则宽顶堰,水位流量关系按宽顶堰堰流公式计算,堰流系数M=1.5。由于治理前后滚水坝断面一致,因此治理前后滚水坝水位流量关系一致。各断面水位流量关系计算成果见表2-7~表2-14及图2-2~图2-9。

9

`

1.2.5设计洪水水面线

(1)治理前河道水面线

在本次的外业查勘工作中,调查到“98”历史洪水,沿“98”洪水高程调查点经上、下游协调构成了一条水面线,即“98”洪水水面线,该水面线完全反映了河道的水力现状,“98”洪水水面线见表4-4。

根据“98”洪水水面线调查成果,采用软件反算治理河段糙率,经反算现状条件下治理河段糙率为0.043~0.052,结合《我国天然河道糙率参考表》,本次天然河道水面线糙率取0.045~0.05。

天然河道水面线是指河道在现状情况下的水面线,由于治理河段内的8座滚水坝对河道水位流量关系具有控制作用,天然水面线以8座滚水坝作为控制断面,计算8座滚水坝的水位流量关系,再以8座滚水坝作为作为起算断面,采用伯努利方程式推算其他断面设计洪水位,再将各断面设计洪水位连接起来,这样就得到治理前河道水面线。计算成果见表4-4及附图2。

(2)整治河道水面线

由于河道整治和防洪堤的修筑,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河道的天然状态,河流的水力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在水面线计算中河道糙率采用0.04~0.045,比天然河道的糙率有一定的改善,设计洪水水面线采用伯努利方程式计算,以下游A15逐断面向上游推进。计算成果见表4-4及水文附图2。

1.3地质

1.3.1区域地质概况

测区地处大娄山脉南坡,黔中丘原与黔北山原的过渡地带,地势总体趋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高程1063m左右。地貌类型主要有山地、山原、丘陵、盆地、河谷阶地等。属侵蚀、溶蚀型低中山河谷地貌。

测区出露地层,由寒武系至三迭系地层均有出露,其间缺失泥盆、石碳系地层。第四系覆盖层主要分布于河床,阶地及缓坡地带。

测区所处大地构造单元为扬子准地台(Pt)-黔北台隆(Z—T23)、遵义断拱(D—C)-凤冈

10

`

北北东向构造变形区(I1A2)南西侧。区内褶皱构造较为发育,构造形迹以北东、南北向构造体系为主。

据区域资料分析,该区挽近期以来无大型断裂构造活动迹象,区内无深大断裂分布。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地震动反应普特征周期为0.35s(相应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属中硬场地区,区域构造稳定性好。

1.3.2整治河段工程地质条件

拟治理河道长约7.3km,河流主要流向NE--SW,在工程区南西约500m处汇入仁江。主河道河谷断面为呈不对称的“U”型河谷,边岸局部为陡坡地形。两岸阶地发育,主要为河床冲积、堆积阶地。阶地高程多在823~840m之间,高出河床1~9m。拟治理河段河床高程631.6~819.5m,平均比降3.8‰左右

工程区河床两岸出露的地层岩性及其分布特征如下: (一) 第四系覆盖层(Q)

根据地表调查、现场资料收集及坑槽探揭露,第四系覆盖层自上而下共分三层: ①.杂填土层(Q):为城镇建筑、生活垃圾、河堤堡坎等,零星分布于公路两侧及集镇周围。其成份较复杂,结构松散,厚度变化大。

②.残、坡积层(Qel+dl):表层为褐黑色耕植土,下部为黄褐色的粘土夹碎石,主要分布于河流两岸阶地。厚1.0~3.0m。

③.冲、洪积层(Qal+pl):黄褐、黑褐色砂卵石层及砂质粘土,主要分布于河床及漫滩。厚度0.5~3m。

(二) 基岩

工程区河床及两岸多有基岩出露,出露地层主要有寒武系、奥陶系及志留系地层,岩性主要有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及泥、页岩。岩体强风化层厚5~8m。

工程区位于四面山背斜核部,区内无大的断裂构造分布,主要结构面是岩层面及裂隙。四面山背斜轴走向南北向,核部岩层倾角平缓,两翼岩层产状: 东翼:96~133°∠9~20°;西翼:256~295°∠8~43°。

工程区岩体中主要发育的裂隙有下列两组:①.10~20°∠66~75°,裂隙局部张开,

11

r

`

粘土夹碎石充填。②.330~350°∠70~75°。裂面较平直,地表延伸长6~10m。

1.3.3护岸基础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

拟建护岸沿河床边岸布置,沿线地基岩土的分布特征为:①.覆盖层:该段河床右岸为堆积、淤积岸,覆盖层分布厚度较大,地表覆盖层分布厚度3~5m,成分主要为冲洪积的砂土、砂卵石层及淤泥。②.下伏基岩为志留系中上统韩家店群(S2-3hn)的泥岩,岩体强风化层厚5~6m。

地基持力层的选择,可作如下考虑:(1)以呈稍密状的砂卵石层作地基持力层。可减少基坑开挖工作量,但砂砾石层透水性强,产生渗透变形的可能性大。基础临河床面须作防渗处理。(2)以强风化岩体作地基持力层。

位于河流冲刷岸的堤基,防洪堤建好后,水动力条件发生改变,洪水期会对堤脚有较强烈的冲淘作用。防洪堤建基面若为砂砾石层,建议置于深泓线以下。

护岸布置于河床两岸,地基体主要为分布于岸边,基坑开挖若低于河水位,基坑涌水将很难进行抽排,建议最好选择枯水季节施工,施工时作好围堰,并准备充分的抽排设备。若施工时涌水量很大,抽排困难建议用碎石、块石抛入进行水下碾压换填处理。

1.3.4天然建筑材料

工程区以北河流上游河床右岸舒家寨一带,分布有奥陶系下统红花园、桐梓组 (O1h+t) 中至厚层至块状灰岩,可作天然块石料开采并作机制砂料料源。料场距工程区距离<3km,开采、运输均较方便。质量、蓄量可满足防洪堤建筑需要。

场地附近有大面积分布的第四系(Q)残、坡积砂质粘土及志留系中、上统韩家店群(S2-3shn)的泥、页岩风化而成的风化土料,可就近开采作回填料使用,其蓄量丰富,开采、运输方便。

1.4工程任务和规模 1.4.1地区社会经济情况

绥阳县地处长江经济带和重庆经济辐射区,是一个以汉族为主,包括苗、彝、壮、布依、土家、仡佬、侗族等23个民族的多民族聚居县。全县辖15个乡镇、110个村、2396

12

`

个村民小组、10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51.7万人,城区总人口9. 52万人(含郊区),其中城区人口6.5万人。人口出生率8.88‰,人口死亡率为5.6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22‰。

2007年,全县人口52.3万人,实现生产总值22.2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9.84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21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7.18亿元。

治理河段所在地蒲场镇蒲场坝区位于绥阳县西南面,距遵义市26公里,距绥阳县城10公里,S207省道横穿镇城南北,全镇面积136平方公里,其中集镇面积2平方公里,全镇耕地面积3.2132万亩,其中田1.8805万亩,土1.3327万亩。蒲场坝区属全镇19个坝区之一,蒲场镇辖蒲场、大溪、大桥、高坊子四个片区,28个村,1个居委会,224个村民组,农业人口3.735万人。

蒲场坝区以定单蔬菜为主,常规农业为辅,突破性发展畜牧业。已形成以蔬菜、烤烟、辣椒、畜牧业、经果为主的五大产业。小城镇建设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取得了好的成绩,城镇化率实现了年递增2个百分点的目标,被列为全省100个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之一。

1.4.2工程建设必要性 1.4.2.1历年洪灾情况

后水河位于绥阳县西南部,发源于枧坝镇联明村金家沟,从西北流向西南,长期以来,后水河每遇暴雨就产生峰高、量相对较小的洪水汇流,导致洪灾。这样的历史性洪灾始终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约蒲场经济发展。

1977年6月13日-15日,降雨232mm,河堤冲毁2.3km,田土受灾320亩,其中:田195亩,土125亩。

1983年6月1日,6月18日,降雨139.4mm,河堤冲毁1.8km,田土受灾190亩,其中:田:100亩,土90亩。

1995年6月24日降雨量120mm,河堤冲毁1km,田土受灾150亩,其中:田:70亩,土80亩。

1998年6月22日降雨量138mm,河堤冲毁1.8km,田土受灾260亩,死亡1人,其中:田:120亩,土140亩。

1991年6月7日降雨量138.9mm,河堤冲毁1.9km,田土受灾210亩,其中:田:105

13

`

亩,土105亩。

2000年6月23日-24日降雨量222.5mm,河堤冲毁3.1km,田土受灾380亩,死亡2人,其中:田:180亩,土200亩。

2002年6月6日-7日降雨量296mm,河堤冲毁2.9km,田土受灾320亩,其中:田:165亩,土155亩。

1.4.2.2 河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蒲场坝子为绥阳县主要产粮区之一,本次治理的后水河自东北向西南蜿蜒而下,流经狮子林、大溪湾、石家坝、三叉湾、对鱼、刘家堡、余家寨、瓦房堡等地。蒲场坝子的良田则均匀分布在河流的两岸。

治理河道纵向坡缓流滞,基本河槽较窄,两岸大部低平,过水能力小,积水排洪不畅。由于蒲场坝子人类活动影响较大,造成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使得狭窄的后水河不堪洪水重负,时常淹没田土,造成损失。

后水河蒲场坝子河段,已建有多座滚水坝,一座砌石坝,两座公路交通桥以及一座人行桥。其中滚水坝及砌石坝均配套了引水渠,用于引水灌溉。但其中3座滚水坝年久失修,现已多处破损,同时其取水口堵塞,配套的引水渠道也已破损并多处阻塞,现已弃用,因此滚水坝已经失去其作用,建议将其拆除,重新修建,以保证两岸农田的灌溉。但这些河道上的建筑物,也对河道行洪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每当洪水上涨,两岸平坦宽阔的农田均成为了行洪断面,造成粮食减产。

为了避免当地的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生命财产和国家经济不受洪水侵害,后水河蒲场坝区河段急切需要治理。

绥阳县蒲场镇蒲场坝子防洪建设配套不完善,不能达到国家的防洪标准,若遇洪水,必然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后水河蒲场坝区段从未进行过河道整治,现有河道内仅有居民为保护自家农田不遭受洪水侵害而修建的一些田坎,但是这些田坎砌筑质量差,每遇洪水,两岸田坎大多被洪水冲垮。泥沙随水流夹带至下游河段,从而抬高了河床。

(2)河道执法有待加强,有违反《河道管理条例》的现象,沿岸居民经常向河道内倾倒生活垃圾,造成了河道的阻塞。

14

`

1.4.2.3 现有河道行洪能力分析

从安全高程与河底高程的高差可以看出,后水河的水深大致在1.26~5.67m之间,虽然有些地方水深达5m,但受下游滚水坝影响所致,滚水坝坝顶高程以下水流为无效水流(即流速为0),实际水深较小。从历史调查洪水可以看出,后水河全河的现有防洪能力较低,由于各河段的地形、地势、地物条件不同,相应的抗洪能力也差别较大。

由于受滚水坝的影响,各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不宜直接采用曼宁公式推算,宜采用推求水面线的方法,推求各水位流量关系。滚水坝的水位流量关系见“设计断面水位流量关系”计算成果表,根据历史洪水调查并结合《我国天然河道糙率参考表》,天然河道糙率取0.045~0.05。根据推求的的各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查各防洪控制断面的安全高程,得到各断面安全泄量,进而评价其防洪能力。计算结果见表4-1~表4-3。

从表4-1可以看出,现状条件下,各防洪断面安全泄量普遍较低,不能满足防洪要求,需要采取必要的工程保护措施对防护对象加以保护。3+760断面由于两岸为山坡,无耕地保护,安全高程达到837.32m,泄量达到333m3/s,能满足二十年一遇行洪要求。

1.4.2.4 工程建设必要性

后水河蒲场坝子河段河势蜿蜒曲折,行洪能力较低,甚至有些断面没有防洪能力。蒲场坝子地势较为平坦,河床两岸台地与河床高差大多为1~3m左右,而河道两岸大多为成片良田,多年来,由于人类建设活动在此河段河道中修建了许多碍洪建筑物,影响了此河段的行洪能力。且该河段从未进行河道治理,长期以来洪涝灾害频繁,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严重。

近年来,随着蒲场坝子的发展,生活垃圾向河道内倾倒,加上上游生产活动而造成的水土流失,顺河而下,使得河道行洪能力降低,相应洪量造成的洪涝灾害日趋严重。

绥阳县蒲场镇蒲场坝子作为贵州省主要产粮区,依托S207省道北连绥阳县城,南接遵义市区,交通便利快捷,近年来地方经济发展较快。

蒲场坝子以定单蔬菜为主,常规农业为辅,突破性发展畜牧业。已形成以蔬菜、烤烟、辣椒、畜牧业、经果为主的五大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上主要依托S207省道距遵义、省城近的优势和土地、阳光、农民种植水平较高的资源优势。着力抓好以市场适销对路的优质新产品定单调整结构,形成了基地加农户加公司的生产体系。

15

`

2005年,由省国土资源厅、省科学院和遵义市政府主办的中国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揭碑开园仪式在绥阳县蒲场镇蒲场片区的南京井举行,该地质公园主要以喀斯特地形地貌为主,其自然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好,在我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典型性和稀有性。洞系中的石膏晶洞和卷曲石洞的规模和沉积形态在国内均首屈一指。地质公园的形成,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加之绥阳煤电化一体化项目成功引进,并已经落户蒲场镇,地方城镇化的发展迅猛。

本次治理河段位于蒲场镇南面的蒲场片区,在两岸地势平缓处,分布有大量居民住房,另根据绥阳煤电化一体化项目移民安置规划,需要将项目基地占地所产生的部分移民,安置于蒲场片区后水河两岸,必然带来人水如何相互和谐的问题。为给移民创造和谐美好的新居环境,免除沿河两岸洪涝的后顾之忧,对该河段进行治理是必要的。

1.4.3防洪规划及河道治理状况

绥阳蒲场后水河治理范围:主要为蒲场镇狮子林(0+000.00)至瓦房堡下游砌石坝(7+297.88)共7.3km河道。

蒲场坝子为绥阳县主要产粮区之一,均匀分布在河流的沿岸。本次治理的后水河自东北向西南蜿蜒而下,流经对鱼、刘家堡、余家寨、瓦房堡等地。治理河段河道纵向坡缓流滞,基本河槽浅小,两岸大部低平,过水能力小,积水排洪不畅。由于坝区人类活动影响较大,造成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使得狭窄的后水河不堪洪水重负,时常淹没田土,造成损失。目前本河道行洪能力均不满足5年一遇防洪标准。

1.4.4工程任务和规模

本次河道整治以清淤、岸坡整治为主,对河道进行综合治理,以增加河道的行洪断面面积、提高河道的行洪能力、降低设计标准洪水的水面线高度,保护河道两岸房屋和农田,减轻洪灾损失,保障人民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保障地方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本次河道整治治理河段长7.3km。

本次防洪工程保护范围:①上游对鱼至下游瓦房堡,保护人口为5000人;②两岸农田保护面积约为4500亩。

16

`

1.5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1.5.1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

蒲场坝子农业人口小于20万,耕地面积小于5万亩,由《防洪标准》(GB50201-94)和《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的规定可知,蒲场坝子属一般乡村,防洪标准应为10-20年一遇的洪水重现期。但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3.0.2规定,地广人稀或淹没损失较小的乡村防护区,其防洪标准可适当降低。蒲场坝子人口约5000人,耕地面积4500多亩,保护耕地、人口较少,综合考虑本工程主要防护区(蒲场坝子)防洪标准为5年一遇。结合其规划,工程按5年一遇洪水标准进行设计。

本工程等别为Ⅴ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次要建筑物和临时建筑物为5级。

1.5.2 工程总体布置 1.5.2.1 整治河段选择

蒲场坝区的河流从未进行治理,对鱼上游河流岸坡陡峻,两岸高程较高,且田土较少,其高程满足防洪要求。因此,选择狮子林滚水坝上游695.56m为治理起点,堤防两岸起始位置均与两岸高程满足P=20%洪水高程地形相接。

瓦房堡砌石坝下游即为遵义县县界,因此下游河段不在本次规划河段之中,因此本次治理末端为瓦房堡砌石坝。

本次工程拟对对狮子林滚水坝上游695.56m至瓦房堡下游砌石坝段河道进行全断面清淤,并进行岸坡整治,减轻水流对岸坡的冲刷,美化乡村的景观,实现人水和谐。左、右岸治理起点均与其上游满足P=20%洪水高程的地形相接,形成封闭的防洪体系,从而发挥防洪效益。

1.5.2.2 护岸布置

根据现场地质调查,该河段河床深浅不一,局部段出露岩石及轴线布置原则,对治理河段进行轴线布置。从狮子林滚水坝上游695.56m(桩号0+000)至对鱼滚水坝(桩号4+366.99)两岸布置;对鱼滚水坝(桩号4+366.99)至桩号5+175.68段左岸布置;桩号5+175.68段至瓦房堡下游滚水坝(桩号7+297.88)两岸布置,工程布置详见图《绥阳—后水河治理—初设—水工—01》

本次河道治理主要采用河道清淤、护岸整治、拆除阻水建筑物(对鱼滚水坝)的方案

17

`

进行治理,整治河道及清淤7.3km。

1.5.3 护岸设计

1.5.3.1护岸型式选择

设计考虑堤防建设与城区景观结合,采用框格式草皮护坡护岸型式,修建后美观、自然、人水和谐,给乡村增加了一道绿化风景线。

结合实际地形与地质条件,本次设计也准备采用该种堤型并与浆砌石护岸进行综合经济技术比较,从而择优采用。两种堤型各有优缺点,主要为:浆砌石护占地较少,但技术经济指标较差。因此,经综合经济技术比较,推荐框格式草皮护坡设计护坡型。 1.5.3.2 护岸型式设计

护岸型式的选择按照《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中“因地制宜、就近取材、施工条件、运用和管理要求、环境景观”等原则,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最终采用框格式草皮护坡。

桩号0+000~桩号4+063.26段,顺原地面线削坡护砌,坡比为1:1.5,坡面常水位以下采用M7.5浆砌石护砌,厚40cm,坡脚设一横重式勒脚,尺寸为0.6m×0.8m,地形较低处采用碎石粘土压实回填。常年水位以上迎水面采用M7.5浆砌石框格梁,框格梁尺寸为0.4m×0.6,框格内植草皮,坡比为1:1.5,护岸顶设人行道,宽1.5m,设C15混凝土挡墙,尺寸为0.5m×0.6m,靠河道处设预制石材栏杆。背水面开挖坡时,按1:1开挖,种植草皮;不够高处放坡,坡比1:1.5,坡脚设M7.5浆砌石排水沟,尺寸为0.4×0.3m。

桩号4+063.26~桩号7+297.88段顺原地面线削坡护砌,坡比为1:2,坡面常水位以下采用M7.5浆砌石护砌,厚40cm,坡脚设一横重式勒脚,尺寸为1m×0.8m,地形较低处采用碎石粘土压实回填。常年水位以上迎水面采用M7.5浆砌石框格梁,框格梁尺寸为0.4m×0.6;框格内植草皮,坡比为1:1.5,护岸顶设防汛抢险道路河绿化带,防汛抢险道路宽3m,绿化带1.5m宽,设M7.5浆砌石挡墙,尺寸为0.5m×0.6m。背水面开挖坡时,按1:1.5开挖,种植草皮;不够高处放坡,坡比1:1.5,坡脚设M7.5浆砌石排水沟,尺寸为0.4×0.3m。 1.5.3.3 河道清淤

18

`

设计结合水文断面以及测量河床深泓点,进行全河段清淤设计,蒲场后水河河段河道清淤总长约7.3Km,采用挖沙船对河道淤积严重部位进行疏浚,对扩宽河道段(桩号1+748.08~桩号2+274.68)挖土机开挖,以原有淤积泥沙或砂卵石面高程下挖0.3~2.1m深度,局部淤积较高的河段可以根据实际淤积情况加大开挖深度,清淤宽度约10~24m,清淤量为108530m3。

1.6施工组织设计 1.6.1施工导流

本工程主要建筑物为5级建筑物,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的规定,相应的临时建筑物为5级,防护标准为3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导流标准为导流时段11月~次年3月枯水期年平均来水流量0.3 m3/s。

1.6.2导流设计

由于防洪堤基础大部分位于施工洪水位以上,因此该部分防洪堤施工时不需要施工围堰即可实现干地施工。局部地段防洪堤基础位于施工洪水位以下,因此该部分(左右岸共约520m)防洪堤施工时需要临时施工围堰保护,采用临时编织袋围堰围护基坑。编织袋围堰顶宽1 m,边坡为1:0.5,围堰高度在1~2m内。

导流施工期应注意施工洪水预报工作,确保施工安全。

1.6.3 主体工程施工

1.6.3.1基础开挖

基础土方开挖及淤泥清除采用1m3挖掘机开挖,10t汽车运输出渣,表土层土料可用于老河道复垦部分开挖料集中就近堆放,待防洪堤完成后可复垦部分土地下部用一般土料回填,上部用表土层土料回填并人工平土恢复耕地。弃碴运输到河滩低洼处堆放。基础开挖后进行整平和夯实。

砂砾石开挖方法同土方开挖。

本工程石方开挖很少,石方开挖采用手风钻打孔爆破开挖。 1.7.3.2 护岸施工

19

`

a 砌石基础

浆砌石基础块石采用自卸汽车运输至施工现场,人工搬运至工作面。在进行浆砌石施工前,先根据断面尺寸进行放样。若遇软弱基础,需先进行基础处理。将表面的泥垢、青苔、油质等冲刷清洗干净,并敲除软弱边角,再进行砌筑。砌石时块石必须保持湿润,自身稳定,大面朝下,适当摇动或敲击,使其平缓。浆砌石采用人工砌筑,砂浆要饱满,相邻上下层块石要错缝,避免形成通缝。

b 砂砾石碾压回填

填料卸料摊铺采用后退法定点卸料,推土机结合人工摊铺,摊铺厚度经碾压实验确定。采用小型自行式振动碾静压4遍,碾压从中部开始,逐步碾压至尾部,坡面采用蛙式打夯机打压6遍。 1.7.3.3 河道清淤

为扩大河道行洪能力,需进行河道淤泥清除。淤泥清除施工时段选在枯水期进行,采用1m3挖掘机开挖,10t自卸汽车运输出渣。

1.6.4 施工总布置

本工程位于城镇边,交通方便,施工场地开阔,施工临时设施布置在护岸沿线,在左右两岸地势平缓并邻近道路旁布置施工营地、砼拌和站、降压站和供风站。施工布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本工程需建临时房屋1000m2,其中施工临时仓库500m2,施工临时住房500m2。 本工程施工用地主要包括场内外交通用地、施工辅助企业用地等。施工临时用地60亩。

1.6.5 施工进度

本河道治理工程工期为9个月。

准备工程在第一年9~10月进行,包括施工便道修建、施工场地平整、施工临时房屋塔建等。

主体工程从第一年11月初开始进行基础砂卵石开挖,第二年5月底全部工程完工。

20

`

1.7 建设征地及移民安置

根据施工、水工专业在图上的规划、布置,进行实地踏勘,然后在室内以1/1000地形图,结合工程区土地利用现状图量算、统计工程占地实物指标。

根据调查、量算、统计,本项目工程占地总面积为162亩,其中永久征地为126亩,临时占地为36亩。

根据本工程占用耕地较分散的实际情况,对受影响的农户均采取一次性补偿方式解决。本工程征用水田49亩、旱地77亩,征用后人均耕地为0.856亩,比建设前仅减少0.003亩,因此,本工程的建设对影响人口的生产生活状况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工程永久征地区耕地补偿、补助总倍数为17倍,其中补偿10倍,补助6倍,青苗补偿1倍。征用土地年产值参照近期在建的大中型水利工程补偿标准,水田为1247.5元/亩、旱地为850.5元/亩,则水田补偿、补助总费用为21207.5元/亩,旱地补偿、补助总费用为14458.5元/亩

根据上述补偿单价,本工程永久征地补偿投资为329.16万元,其中农村移民补偿费215.25万元,其他费用17.22万元,预备费23.25万元,有关税费96.69万元。

临时占地36亩,初步估算投资为51.93万元。

1.8环境保护设计

工程建设的有利影响为:工程建成后可保护两岸共计0.45万亩的农田,保护人口5000人,在两岸设置堤防工程,承担两岸农田保护的防洪任务,减少洪灾损失。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并兼有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

不利影响为:施工期可能会对生态环境、对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交通、社会环境及人群健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可以通过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予以减免,本工程不存在影响工程建设的制约因子。

根据上述拟定的环保措施,依照《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概(估)算编制规程》(SL359—2006),本工程环境保护概算投资8万元(不包括水保投资)。

1.9水土保持设计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符合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主体工程选址及总体

21

`

布局、施工工艺、施工组织设计、主体工程施工和管理等,不涉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规定的绝对限制行为,不存在水土保持制约因素。并且在采取本方案提出的水土保持措施后,能使本工程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风险和危害降至最低。从水土保持角度而言,本工程可行。

通过对工程的初步调查分析,该工程建设将带来一定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必须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使开发建设和水土保持同步协调发展。

建议业主尽快按有关法律规定按程序编报本工程的水土保持方案,并依据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工程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1.10工程管理

根据《贵州省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实施意见》(黔府发[2004]19号),管理站为纯公益性单位,承担防洪、排涝等水利工程的管理、运行和维护任务,是以社会效益为主的水管单位,所以为纯公益性水管单位,定性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管理机构编制定员依据《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编制定员试行标准》(SLJ705—81)、《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参考确定。管理机构应以精减高效为原则,合理设置职能机构和管理岗位,尽量减少机构层次和非生产人员。本堤防工程管理机构定员3人,由县水利局技术人员兼职。

本防洪堤是整个防洪工程管理范围的一部分,已建防洪堤工程应与新建堤防统一管理。本防洪堤工程管理范围包括工程和设施的建筑场地和管理用地,其主要内容:防洪堤以及防洪堤的内、外护堤地(堤内外护堤地宽度为5~30m)

防洪工程在背水侧紧邻护堤地边界线以外,应划定一定的区域,作为工程保护范围,其横向宽度可定为50m。临水侧的保护范围,可依据国家《河道管理条例》执行。

1.11设计概算

工程总投资人民币2699.81万元。静态总投资人民币2699.81万元,基本预备费人民币128.56万元,价差预备费依据“国家计委计投资(1999)1340号《关于加强对基础建设大中型项目概算“价差预备费” 管理问题的通知》”暂不计列

建设及施工场地征用费(工程永久占地补偿)329.16万元由地方政府自筹资金解决。

22

`

1.12社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该工程的建设,既可保证当地人民正常生产、生活和社会安定的局面,又可减免洪水灾害损失,保障蒲场坝子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有着明显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23

`

1.13工程特性表

工程特性表 一 水文 1 流域面积 本次整治河段末端面积 2 利用水文年限 3 设计洪水流量及标准 二 工程效益指标 1 保护人口 2 保护农田 3 防洪标准 三 四 主要建筑物 1 护岸 型 式 清淤河段 治理河段总长度 施工 1 主体工程量 土石方开挖 回填碎石粘土 砼 草皮护坡 河道清淤 2 主要建筑材料 水泥 柴油 3 施工工期 五 六 工程占地 永久占地 临时占地 工程投资 1 环境保护投资 2 水土保持投资 3 工程总投资 Km Km 年 m/s 人 亩 P% km km m m m m m t t 月 亩 亩 万元 万元 万元 32333322 142 全流域 140.8 治理河段五里桥以上 47 1975~2008 187 P=5%(治理末端) 5000 4500 10 十年一遇 7.3 7.3 生态草皮护坡 127643 115541 4542 27297 65700 2460 251 9 126 36 8 10 3327.23 含占地投资497.32万元 24

`

2 水文

2.1流域概况

后水河属长江流域乌江三级支流,一级支流为湘江,二级支流为仁江。后水河发源于绥阳县枧坝镇井坝村金家沟,河源高程1525m,河流由北向南流,流经陈家寨、田坝、回龙庙、大桥、新场等村寨,在四面山进入遵义县境内并汇入仁江。后水河全流域集水面积142km2,主河道长43.5km,主河道坡降6.28‰。有关流域情况见流域水系图。

后水河治理河段长7298m,上游起始断面位于蒲场镇沿河村小院子,控制集水面积127 km2,主河道长35.4km,主河道坡降7.21‰;下游终止断面位于新场村南金井,控制集水面积140.8km2,主河道长42.6km,主河道坡降6.3‰。

后水河中游建有后水河水库,坝址以上集水面积92.2 km2,主河道长21.2km,主河道平均坡降16.0‰。后水河水库是以灌溉为主,兼有发电、养殖的综合利用水库,水库正常蓄水位935.3m,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1541万m3,死水位910.5m,死库容102万m3,兴利库容1439万m3。后水河水库主要泄洪设施为坝顶溢流堰,溢流堰堰顶高程932.5m,设有5孔7.58m×2.8m的闸门,校核洪水位936.13m,总库容1620万m3,拦洪库容79万m3,水库调洪能力小。

根据2009年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所做的《贵州省绥阳县后水河水库加高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后水河水库加高后死水位910.5m,正常蓄水位945m。洪水设计标准为100年一遇,洪水校核标准为100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945.49m,校核洪水位946.22m。死库容102万m3,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2740万m3,兴利库容2638万m3,总库容2801万m3,拦洪库容61万m3。水库加高的同时,对原有泄洪设施进行改善,溢流堰泄流能力有微小提高,堰流系数比原设计略大,因此,大坝加高后的拦洪库容有所减少。后水河水库加高后的溢流堰堰顶高程为942m,设有5孔7.5m×3.0m的闸门。闸门调度原则按0.1m涨率控制,当水库水位涨率大于0.1m/h时,逐孔开启闸门,洪水削退时,逐孔关闭闸门,直至水位削退到正常蓄水位。

后水河河道治理洪水标准为5年一遇,根据《贵州省绥阳县后水河水库加高

25

`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洪水调节计算成果,后水河水库5年一遇洪水洪峰流量为155m3/s,最大下泄流量为155 m3/s,加高后,后水河水库对5年一遇洪水无削峰作用。

绥阳县大部分区域海拔高程处在1000m~1500m之间,地势自西北倾向东南,最高处是与桐梓县交界的太平乡的天门山,海拔高程18000m,最低为东北部芙蓉江出界处,海拔高程590m,县城平均海拔高程860m。县内地貌类型主要是山地、山原、丘陵、盘地、河谷阶地等,岩溶地貌广泛分布。主要的土壤类型有黄壤、黄棕壤、石灰土和紫色土,呈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布。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森林覆盖率15.7%。

2.2气象

绥阳县气候属亚热带温和季风湿润区,东无严寒,夏无酷暑。据绥阳气象站观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5.0℃,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4.1℃,,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5.2℃。极端最低气温-7.1℃(1977年1月29日),极端最高气温36.9℃(1971年7月27日)。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077.5h,日照百分率为24%。年平均风速1.3m/s,全年以ENE风最多,夏季盛行E风,冬季盛行ENE风。年平均相对湿度82%,多年平均无霜期285.2天,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048.6mm。

据绥阳气象站1958~2004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1154.7mm,其中最大年降水量1457.0mm(1968~1969年),最小年降水量769mm(1958~1959年)。降水量年际变化不大,而年内分配不均,多集中于夏、秋两季,5~10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8%以上。年平均降水日数(日降水量≥0.1mm)186d,日降水量≥25mm的日数为10.7d,暴雨日(日降水量≥50mm)2.9d,最大一日降水量为178.2mm(2002年6月7日)。

绥阳县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干旱、洪水、倒春寒、冰雹、凝冻等,其中7~9月易出现夏旱,一般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严重,常导致农作物欠收。

2.3水文基本资料

后水河流域内未设水文站及雨量站,与后水河流域中心(后水河水库一带)

26

`

相距16km的绥阳县设有绥阳气象站,绥阳气象站位于东经107°10′,北纬27°57′,观测场海拔高程864.2m。绥阳气象站始建于1944年6月,属于国家一级气象站,采用自记结合人工观测方法,汛期进行四段制、八段制观测,枯期采用二段制观测,从1944年起有观测资料,观测项目有降水、气温、风速、风向等,但是解放前及解放初期资料残缺,可靠性较差,经分析, 1953年以后的资料可靠性较高,本次采用1953至2004年共52年的暴雨资料。

通过分析可知,该站的资料系列较长且比较完整的反映了该区域降水年际变化情况,所在流域下垫面条件、气候条件基本一致,所有资料系列经贵州省气象局整编,资料系列精度较高,系列长度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可靠性、一致性、代表性较好,因此,选用绥阳气象站作为本次河道治理工程设计参证站,并结合《贵州省暴雨洪水计算实用手册》中“贵州省年最大24h点雨量均值等值线图”和“贵州省年最大24h降雨量Cv等值线图”综合确定。

2.4洪水

2.4.1暴雨及洪水特性

设计流域为山区雨源型河流,洪水主要由流域内的暴雨产生。暴雨天气一般发生在每年的5~8月,其中以5~6月为最多,发生机率约占61.5%。暴雨历时一般在一天左右,多集中在12h以内。最大一日降水量发生于2002年6月7日,日降水量为178.2mm。有观测资料的52年历年最大一日降水量发生月份机率统计情况见表2.4-1。

表2.4-1 绥阳气象站历年最大一日降水量发生月份统计表

月份 发生次数 发生机率(%) 3 1 1.9 4 1 1.9 5 14 26.9 6 18 34.6 7 9 17.3 8 6 11.5 9 1 1.9 10 2 3.8 3~10 52 100 5~6 32 61.5 后水河治理河段末端断面集水面积140.8km2,主河道长42.6km,主河道坡降6.28‰,流域形状系数0.08,为狭长型流域,洪水汇流时间相对较长,一般在5-6h,一次洪水总历时一般为2~3d,洪水过程呈单峰型。

27

`

2.4.2设计暴雨

根据绥阳气象站1953年~2004年共52年最大一日降水量资料统计,最大一日降水量均值为84.0mm,相应最大24h降水量为94.1mm,以Cs=3.5Cv,采用P-Ⅲ曲线适线(适线成果见图2-1),Cv=0.42。就贵州省而言,设计流域属一般暴雨区。从《贵州省暴雨洪水计算手册》中的有关等值线图上看,设计流域的最大24h降水量均值在90mm左右,变差系数Cv在0.45左右。采用绥阳气象站作为设计流域的参证站是合适的,结合贵州省有关暴雨等值线图,流域暴雨统计参数取值为:H24均=94.1m,Cv=0.45,Cs/Cv=3.5。设计流域最大24h暴雨设计成果见表2.4-2。

表2.4-2 设计流域最大24h暴雨设计成果表 暴雨统计参数 均值(mm) Cv 94.1 0.45 Cs/Cv 3.5 1 237 2 211 不同频率设计值(mm) 5 177 10 150 20 123 50 83.5

28

`

图2-1 绥阳气象站最大一日降水量适线图

29

`

2.4.3历史洪水

为配合本次河道治理工程,我单位于2010年5月10日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治理河段历史洪水进行调查。由于治理河段内有8座滚水坝,洪水位受滚水坝的控制,同时滚水坝坝宽在在堰上水深不一样时,坝宽也不一样,推算溢流坝水位流量关系相对复杂,为了提高洪水调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本次洪水调查的重点是治理河段末端下游、受人类活动和冲淤影响小、水位流量关系相对稳定的河段,通过查勘,在本次治理末端(滚水坝8#)下游约30m处断面(H1断面)的河道顺直,河床稳定,水位流量关系不受下游河道影响,附近有村民居住,是本次洪水调查较为理想的断面。

根据新场村前村长余老人(76岁)描述:“我家一直住在这河边,解放前有没有发生过更大的洪水,我也记不清楚,但是解放后没有哪一年的洪水比1998年的洪水更大”,按余老人所指认的洪水位和测量人员所测量的高程 ,H1断面1998年历史洪水位为823.95m。为进一步确定后水河历史洪水发生的年份,又调查走访了村子里另外5位老人(年龄在52~78岁之间),其中有4位老人认为1998年洪水是他们所见过的最大洪水,另有一位老人(72岁)记不清楚具体年份,只记得在2000年的前几年发生过一次很大的洪水,是他记得的最大洪水。从几位老人指认的洪痕点位置来看,高程十分接近,可以认为本次调查的1998年历史洪水可靠性较高。根据实测水面比降为1.2%,高水比降参照98年洪水比降为1%,参照“天然河流河道糙率参考表”,河道糙率取0.05~0.055。采用曼宁公式推算H1断面水位流量关系,见表2-3,根据推算,调查断面1998年洪峰流量为465m3/s。

为进一步验证H1调查洪水的可靠性,本次在断面较为规则的滚水坝1#、滚水坝2#调查到98年洪水水位,其中滚水坝1#洪水位为848.7m左右,滚水坝2#洪水位为844.8m左右,采用堰流公式推算滚水坝的水位流量关系,推算的流量

30

`

约为460 m/s左右,滚水坝的水位流量关系见表2-7~2-8。

1998年洪水为解放后至今最大的洪水,解放前由于缺乏洪水调查资料,有可能有比1998年更大的洪水,因此本次洪水考证期宜从1949年起算,经考证,1998年洪水重现期定为60年。

表2.4-3 H1断面水位流量关系表

水位(m) 流量(m/s) 水位(m) 流量(m/s) 333

819.34 0 822 136 819.5 0.22 822.5 204 820 5.54 823 280 820.5 19.4 823.5 360 821 44.9 824 477 821.5 84.7 824.5 607 2.4.4设计洪水

治理河段起始断面控制集水面积127km2,终点断面控制集水面积140.8 km2,治理河段内无较大支流汇入,起、止断面流域参数见表2.4-4。

表2.4-4 治理河段起、止断面流域参数表

实测断面 编号 0+000 3+455 7+298 集水面积 F(km) 127 131.6 140.8 2河长主河道坡降J(‰) 7.21 6.8 6.28 流域形状系数f 0.1 0.09 0.08 几何特备注 征值θ 53.6 59.6 65.9 起始断面 终点断面 L(km) 35.4 38.9 42.6 根据《贵州省绥阳县后水河水库加高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洪水调节计算成果,后水河水库的削峰能力为6.3%(设计频率1%)到6.7%(设计频率10%),当洪水频率小于10%时,后水河水库无削峰作用,由于后水河水库削峰能力很小,本次洪水设计不考虑后水河水库洪水调节作用,设计洪水按全流域计算。

后水河治理河段起、止断面25km2≤F<300 km2,几何特征值θ>30,根据《贵州省暴雨洪水计算手册》,洪水计算采用公式为:

Qp=0.357γ式中:

31

0.922

·f0.125·J0.082·F0.834·[CKpH24]1.23

`

Qp─ 设计频率P的洪峰流量(m/s) γ1─ 汇流系数,取0.064

f─ 流域形状系数(F/L2, L─主河道河长) J─ 分水岭至出口断面的河道平均比降(m/m) F─ 流域面积(km2) C─ 洪峰径流系数

Kp─ 设计频率P的P─Ⅲ型曲线的模比系数

H24─设计最大24h点雨量均值

3

洪水设计成果见表2.4-5。

表2.4-5 控制断面设计洪水计算成果表

设计洪峰流量(m3/s) 实测断面编号 面积(km) P=1% 0+000 3+455 7+298 127 131.6 140.8 514 530 536 P=2% 436 450 454 P=5% 328 338 341 P=10% 251 258 260 P=20% 180 185 187 P=50% 97.6 101 102 22.4.5设计洪水成果合理性分析

本次设计洪水采用“雨洪法”计算,直接采用绥阳气象站多年平均最大一日降水量参数作为设计流域最大一日降水量参数,与《贵州省暴雨洪水计算手册找》中的相关等值线图基本一致,计算所采用的参数合适。根据历史洪水调查成果,设计流域1998年洪水重现期约60年一遇,洪峰流量465m3/s,采用“雨洪法”计算60年一遇洪水洪峰流量为476 m3/s,与历史洪水调查成果基本一致。综上分析,本次洪水设计成果是合理的。

2.4.6施工洪水

后水河一般5月份进入汛期,10月份结束,11月~次年4月为枯季。根据本流域的洪水特性,结合施工期安排,拟定施工期为10~3月、10~4月、11~

32

`

3月、11~4月共四个分期。

从设计洪水计算成果来看,治理河段起、止断面洪峰流量相差4%不到,施工期洪水较小,本报告以终止断面设计洪水代表治理河段洪水。

统计绥阳气象站1958~2004年共47年各施工期内的最大一日暴雨资料,并以P—Ⅲ型理论曲线进行适线,确定统计参数,其中最大一日降水量换算为最大24h降水量的系数为1.12,采用暴雨洪水进行施工洪水计算。分期洪水计算仍采用《贵州省暴雨洪水计算手册(修订本)》上的有关公式进行,产汇流参数取用下限值,暴雨参数采用绥阳气象站相应分期的统计值,分期洪水成果见表2.4-6。从计算成果上看,符合长包短的变化规律,没有出现交叉现象,成果合理。

表2.4-6 施工设计洪水成果

项目 —暴雨统计参数 H24h(mm) 38.3 45.2 25.9 37.3 Cv 0.65 0.53 0.51 0.65 Cs/Cv 3.5 3.5 3.5 3.5 各频率洪水设计值(m/s) P=5% 109 118 49.7 105 P=10% 77.2 88.5 38.4 74.2 P=20% 50.3 62.1 27.9 48.4 P=33.3% 36.2 46.8 21.5 34.9 3分期 10~3月 10~4月 11~3月 11~4月 2.5设计断面水位流量关系

治理河段内有滚水坝8座和桥梁5座,滚水坝高度一般为3m左右,对行洪影响较大,本次以8座滚水坝作为水位流量关系控制断面,滚水坝岸边建有引水渠道,引水渠道宽约1m,高约1.5m,行洪能力很小,汛期洪峰流量很大,不考虑引水渠道泄洪,水位流量关系计算也不考虑引水渠道泄洪流量。在实测地形图上,8座滚水坝的编号分别为滚水坝1#~滚水坝8#,滚水坝为不规则宽顶堰,水位流量关系按宽顶堰堰流公式计算,堰流系数M=1.5。计算公式为:

q=M×B×(Z-Zy)1.5

式中:q—堰上出流流量(m3/s);

M—堰流系数(1.5);

B—溢流堰堰宽(m),B为变量,随着水深不一样而有所改变;

33

`

(Z-Zy)—堰上水深(m)。

由于治理前后滚水坝断面一致,因此治理前后滚水坝水位流量关系一致。各断面水位流量关系计算成果见表2-7~表2-14及图2-2~图2-9。

表2-7 滚水坝1#治理前后水位流量关系表

水位(m) 845.58 846.00 846.50 847.00 847.50 848.00 848.50 849.00 流量(ms) 0 13.4 38.3 86.0 153.0 234.0 353.0 560.0 3/表2-8 滚水坝2#治理前后水位流量关系表

水位(m) 841.26 841.50 842.00 842.50 843.00 843.50 844.00 844.50 845.00 845.50 流量(ms) 0 4.5 19.1 50.6 104.0 179.0 269.0 383.0 512.0 650.0 3/表2-9 滚水坝3#治理前后水位流量关系表

水位(m) 839.60 840.00 840.50 841.00 841.50 842.00 842.50 843.00 843.50

34

流量(ms) 0 13.5 41.0 83.0 143.0 212.0 301.0 405.0 528.0 3/`

表2-10 滚水坝4#治理前后水位流量关系表

水位(m) 836.80 837.00 837.50 838.00 838.50 839.00 839.50 840.00 840.50 841.00 841.50 流量(ms) 0 6.2 27.0 57.9 99.5 154.0 213.0 288.0 378.0 472.0 579.0 3/表2-11 滚水坝5#治理前后水位流量关系表

水位(m) 833.49 834.00 834.50 835.00 835.50 836.00 836.50 837.00 流量(ms) 0 24.7 74.7 142.0 222.0 316.0 428.0 592.0 3/表2-12 滚水坝6#治理前后水位流量关系表

水位(m) 826.91 827.00 827.50 828.00 828.50 829.00 829.50 830.00 830.50 831.00 流量(ms) 0 2.8 27.0 70.8 128.0 191.0 273.0 368.0 472.0 581.0 3/

35

`

表2-13 滚水坝7#治理前后水位流量关系表

水位(m) 824.8 825.00 825.50 826.00 826.50 827.00 827.50 828.00 流量(ms) 0 6.7 43.3 101.0 178.0 273.0 388.0 519.0 3/表2-14 滚水坝8#治理前后水位流量关系表

水位(m) 822.33 822.50 823.00 823.50 824.00 824.50 825.00 825.50 826.00 流量(ms) 0 4.5 34.8 85.4 148.0 225.0 318.0 483.0 649.0 3/ 36

水位(m)滚水坝1#849.5849848.5848847.5 图2-2 滚水坝1#治理前后水位流量关系图

37

`

847846.5846845.5845100200300400500600流量(m/s)30

水位(m)滚水坝2#846845.5845844.5844843.5

图2-3 滚水坝2#治理前后水位流量关系图

38

`

843842.5842841.5841100200300400500600700流量(m3/s)0

水位(m)

滚水坝3#844843.5843842.5842841.5` 图2-4 滚水坝3#治理前后水位流量关系图

39

841840.5840839.5839100200300400500600流量(m3/s)0

`

滚水坝4# 8418408398388378360100200300 水位(m)842400500600700流量(m/s)3

图2-5 滚水坝4#治理前后水位流量关系图

4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ie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