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萧红《马伯乐》幽默讽刺艺术

更新时间:2023-10-24 10:40: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年论文 第1页

浅析萧红《马伯乐》幽默讽刺艺术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孔祥彤

[摘要]萧红作为中国30年代女作家,因其独特的文学才华和飘零身世而备受文坛瞩目。萧红作品因为内省与自传的笔调而别具女性作家作品的细腻与美感,但是其文学创作多方面的才华却被人们无意忽略。1940年底,萧红主要创作的两部小说《呼兰河传》与《马伯乐》,前者为萧红赢得无数赞誉,而对于后者,文学评论家们却出奇地选择沉默。但是论其文学价值与创作水平,《马伯乐》丝毫不逊色于《呼兰河传》,更是由于全书弥漫的幽默辛辣笔触,才能将作家的创作的才华淋漓尽致地展现。笔者在此将对于文本的幽默讽刺艺术进行浅析。

[关键词]幽默,显隐性,形式,意义所指

林语堂关于幽默的论说“幽默本是人生之一部分,所以一国的文化,到了相当程度,必有幽默的文学出现。人之智慧已启,对付各种问题之外,尚有余力,从容出之,遂有幽默——或者一旦聪明起来,对人之智慧本身发生疑惑,处处发见人类的愚笨、矛盾、

[1]

偏执、自大。幽默也就跟着出现。”,可谓是对萧红《马伯乐》最好的文学概观。

《马伯乐》之于它的创作时代,是个异数,它没有正面描写战争,尽管寥寥数笔也提到了抗日抗战,但那只是作为时代背景的素描。然而由于萧红“进步作家”的身份,这部作品也没有被逐出时代的洪流。更是因为显示的作家高超精炼的幽默才华,从而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

一讽刺幽默的显隐性

幽默不同于肉麻的诙谐有趣,后者往往会让人捧腹大笑,而前者或许不具备让你笑的力量,却能给予你审视灵魂的视野。老舍曾经以幽默小品文独占文坛多年,而后的文学转向,让中国文坛失去了幽默作品的空气许久。萧红的出现,将寂寞许久的幽默之风吹回文坛。对于幽默元素的运用,萧红无疑是独具才华的。笔者将其分为显隐性,容易为人发觉审视的,是显性,不易被发觉的是隐性。其中最为突出,最引人注目的,也就是显性幽默元素,莫过于主人公马伯乐自身所具有的喜感。

[1]林语堂《幽默人生·论幽默》第3页,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一)显性幽默

“‘幽默’若以文字的形式表现,是属于语文的,而漫画和讽刺画是属于视觉的。”

[1]

显性幽默的直观体现在于主人公的语言对话。

马伯乐最常说的几句话,一是“真他妈的中国人”。马伯乐出生在信教的家庭,父

亲虔诚笃信耶稣,但是骨子里透着虚伪与奴性。为着信教,马伯乐父亲甚至说出过这样的话:

“外国人是比咱们强,人家吃的穿的,人家干起事来那气派。咱们中国人,没有外国人能行吗?虽然也有过八国联军破北京,打过咱们,那打是为了咱们好,若不打,中国

[2]的教堂能够设立这么多吗?……人家为啥呢,设立教堂。”

多么可笑!多么可悲!赤裸裸的崇洋心理跃然纸上,但是对于耶稣,只有形式的膜拜,不复有真正的信仰。这类例子俯拾皆是,最触目惊心的当属对待家里的车夫,为了节约开支,把家里打杂的兼做了车夫,又病又慢的车夫,爬上坡吃力得“和一匹害病的马似的一边冒着沫子”,马伯乐的父亲到了地方下了车,也会发出“你这可怜的人呐”的感叹,然后拿出五个铜板给他。但是有一次车夫拉着老爷子回来,一放下车人就不行了,马伯乐主张把他抬到附近医院,父亲立马就说“那是外国人的医院,得多少钱”,车夫躺在大门边,街上聚了很多人。老爷子出来为车夫祷告,仆妇主张抬到屋里去,马老爷子还说“我主耶稣不喜欢狭窄的地方”其伪善的嘴脸暴露无遗。

生于这样的家庭,马伯乐是看不起父亲的。但是每每经济拮据的时候,又不得不向父亲伸手要钱,耻辱与羞愤,常常让他爆出一句“真他妈的中国人!”而读到写得比较不错的翻译小说时,也会发出“写得这样好呵!真他妈的中国人。”这样的感叹。有时候说梦话也会说一两句这话“真他妈的中国人”。马伯乐虽然不会说外国人的好,甚至公开场合还会大声辩驳“王八蛋才崇拜外国人呢!”,但是一旦差点撞到一位外国姑娘,马伯乐赶忙点着头说“sorry”,并不像撞到中国人那样,瞪一瞪眼睛“真他妈的中国人”。为什么不用“真他妈的外国人”表达自己的及时情绪呢?可见马伯乐的骨子里透着的还是与马老爷子一样的“媚洋”的思想,只不过马老爷子披了一层宗教的外衣,“媚”得

[1]郑慧玲《幽默的奥秘》第17页,四川文艺出版社,1998年7月。

[2]萧 红《萧红全集》第三卷《马伯乐》第174页,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年论文

第 3 页

是理所应当,而马伯乐是不信耶稣的,自然不能随便流露。一句“真他妈的中国人”,文本中随处可见,几乎贯穿小说的始末,嘴上说着不信,行为上处处媚洋,比那些言行一致的媚洋者,更加让人痛恶。而讽刺的意味也较之于对马老爷子的揭露显得更加浓厚。将一个地地道道的“伪家国论”者刻画得淋漓尽致。

马伯乐还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到那时候该怎么办呢”。前一句话,似乎能显示出一点未雨绸缪的“智慧”,但是将其放置抗战这么一个时代背景下,再加之马伯乐的前后言行。此言无疑显露了他过于惜命的胆小无能,更是彻彻底底的悲观论者的无聊喟叹。小说第四章就明明白白地写出来:

“马伯乐最害怕的事情是未来的事情,那事情还没有发生,只要一让他预料到了,他就开始害怕。无论那事情离着发生的时候还有多么远,或者根本不一定发生的,只要

[1]那事情他一预料是有可能性,他就非常的注意了起来。”

卢沟桥事变之后,马伯乐立刻逃亡到了上海。然而在上海度过了一段暗无天日的日子后,战争的气息仍旧未闻。于是不免担心,太太不来上海,从而断了自己的经济来源。所以才不由得担心“到那时候可怎么办呢?又得回家了”他怕 回家又沦落到 “更屈辱”的日子。战争的残酷他不担心,相反的,一说到逃亡,反而莫名的兴奋与喜悦起来,而一想到回家则是愁眉不展,作家独特的笔触与视角挖掘出了这么一个病态的性格,通过对比,幽默反讽的艺术手法得以展现。

作者在刻画马伯乐的懦弱胆小与自私自利,运用的手法异常繁复。其中,对于自我激励的警句的反复使用,以及激励之后心愿往往不能得逞的落空,更是增添了无限的喜剧效果。太太终于在马伯乐的日盼夜盼中,来到了上海。马伯乐想问太太要钱又不敢,作者是这样描绘马伯乐的斗争心理的:

“做人要果断,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大丈夫,做起事来要直截了当” “真英雄要敢作敢为” “大人物要有气派”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年论文 第 4 页

……[1]

诸如此类的决心,一通表白,然后气冲冲去找了太太要钱,结果一开口,说的是“晴天里洗衣裳,一会就干了。”如此无关痛痒的一句话。而后自不必说,因为愿望的没有达成,马伯乐自是又痛苦了很多天。前后两相对照,雄心勃勃与低眉驯服,作家的幽默在此类表达上,倒更像是调侃戏谑一般,辛辣讽刺不足,而闹剧意味浓厚,从而显得温和许多。

(二)隐性幽默

幽默力量比谈笑更有深度,产生的效果比微笑更大,幽默力量不一定要引人发笑。作家的隐性幽默元素就体现在其遣词造句的别出心裁上。细心的读者不难看出,马伯乐其实是萧红早期短篇小说《逃难》中何南生的延伸与扩展。马伯乐简直就是具体化了的何南生。甚至作家在塑造马伯乐的时候,还保留了何南生惯用的口头禅“到那时候该怎么办呢”“真是他妈的中国人”。不知道作家是有意还是无心。对于两部作品主人公的名字,都颇值得玩味。何南生,“何难生”,顾名思义,乱世之中,难于生存;如果对于名字是有意为之,那作家对于“马伯乐”,就是颇费了一番脑筋的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伯乐既缺少伯乐的眼光,也绝非是千里马之才,有的只是小知识分子的逃跑主义与利己主义思想。可以说,马伯乐本身就是一个极端的讽刺!

[1]萧 红:《萧红全集》第三卷《马伯乐》第254页,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年论文 第5页

我们说,一部好的讽刺作品,绝不会是对一个人物的简单的嘲弄和娱乐。《马伯乐》之所以为人称道,除了成功塑造出马伯乐这样一个经典的脸谱化的小人物,更在于对其他配角的细心雕琢。

马伯乐要去上海做生意,一家子人,包括丫环,仆妇,车夫大大小小,老老少少,跪倒了一屋子一院子,为他们的大少爷祷告,不明真相的人,还以为马家丧葬。就是通过这样一幅戏剧化场景的描写,反衬马伯乐后来生意的失败,作家才会对以这种功利性的祈求以戏谑嘲弄。马家上下无一人诚心信仰上帝,却时时标榜自己的信徒身份。太太是为了讨老爷子欢心,以便多分家产;梗妈是为了自己悲惨的过往;小丫环是以为自己又犯了错;而马伯乐更是每每不得已而为之。作者讽刺的妙笔从不露骨,只将事实简单描摹,正是这种漫不经心,才能显示其讽刺艺术的张力。

同一时期创作的《呼兰河传》,因为内省的笔调和儿童的视角,备受时人赞誉与喜爱。《马伯乐》作品风格如此的大相径庭,却依然能在一些不经意的巧妙比喻中,探寻作家的天真眼光与孩童视角。比如形容马太太的动作的“她跳得那么灵便而轻快,就像她长着蚂蚱腿似的”,还有写马太太对马伯乐的冷落“她的脸和熨斗熨过似的那么平板”,以及描摹马伯乐吃包子一下吃噎着了的“包子在他嘴里被咬着越变越小,而相反马伯乐的眼睛却越变越大,因为那眼睛充满了眼泪,像两个小泉子似的”这些巧妙的比喻,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作家在《呼兰河传》中描绘的儿童眼中的后花园。读之令人忍俊不禁。不经意间,方有幽默。

二幽默的形式

幽默的形式千变万化──双关语、俏皮话、格言、警句、诗、漫画等等,然而具体到文学作品中,无外乎对比、夸张、变形等几种。《马伯乐》能为人称道,是一部优秀的幽默讽刺小说,离不开其幽默形式的多样性。

对比的手法在文中运用得最多,几乎随处可见:马伯乐自身矛盾性格的对比,马伯乐与马父的对比,马伯乐与太太之间的对比,马伯乐对待洋人与中国人的对比等等。作为知识分子,马伯乐看不起下层阶级,却也看不起上层阶级;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状态,造成了他不得不跟上层保持脸面,战乱时又不得不跟低下阶层共患难。看不起崇洋媚外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年论文 第 6 页

的中国人,自己却是一副奴颜媚骨;爱钱,却看不起守财奴的父亲和妻子??正是自身这一串矛盾的对比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才会让人见之憎恶其灵魂的丑恶。马伯乐一家逃难初到南京,进了一个馆子吃烤鸭,吃得不大满意,出来就说“这是下等人去的地方,不会好的”,然而马伯乐本人“很坚定的,认为有钱的人不好。”这一事例幽默意味不浓,作者的嘲讽姿态却很鲜明。绝妙的是,作品还有一个非常隐蔽的对比:《马伯乐》作品的幽默与主人公马伯乐自身的却毫无幽默感的对比。旧时友人在街上抓起他的帽子开个玩笑,他都能气得脸都红了。

至于夸张和荒诞手法的运用,让马伯乐这个人物有些失真变形,却让讽刺意味来得更重。夸张,也就是修辞学上所说的夸大法,能使表达的观点更为锐利。夸张出现在幽默中时,塔铸炼强有力而和平的武器作为幽默的力量。而荒诞与夸张应该属于“异枝同脉”,荒诞是变了形的夸张。比如,前文所举的,全家人一起跪倒在地上祷告,就是采用了非常戏剧化的手法。讽刺并不是一味的闹剧,多指能反映人类愚蠢的一种幽默。许是女性作家独有的温柔宽厚,作家的讽刺之语并不多见。但是也因为字里行间穿插着让人反思的东西,真正让人于笑闹过后,一经思索便感沉重与沉痛。反语,或称反话,则是以轻描淡写或隐喻的方式使讽刺不那么刺耳。或者有对时间问题提出反问,造成令人痛苦的幽默。鲁迅是“反语”运用较好的大师。尤为人称道的莫过于“还要将脖子扭上

[1]几扭,实在是标致极了”。身为鲁门弟子,同写幽默作品,《马伯乐》中所使用这种形

式并不少见,幽默之外,更见作家对这个人物的宽容与理解。

此外,幽默的形式还有嘲讽、俏皮话、嘲弄这几类。嘲讽是较苛刻的讽刺和反语。而俏皮话是有讽刺意味的妙语。嘲弄,这类幽默曾被认为太近似讽刺,用来令人不快,嘲弄只有用在开自己玩笑时方为人接受。祥林嫂的“我真傻,真的??”可以说近似于这种,只是太过痛苦的陈述内容,让看客们只会赏鉴其悲哀,无法正视这种悲哀背后的凄凉幽默。《马伯乐》中此类幽默的表达,更易于凸显主人公马伯乐的自怨自艾。

三幽默的意义所指

“对于习惯于萧红一般文体和题材的读者而言,《马伯乐》是一部令人大为惊异的作品”,“在幽默和讽刺的作品短缺的时期,《马伯乐》书中却具有非凡的幽默感和讽刺

[1]意味.”葛浩文先生这样评价这部独树一帜的作品。《马伯乐》写于1940年。

[1]鲁 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三联出版社,2008年版。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年论文 第5页

同样写逃难,同样采用戏谑笔法,叶圣陶对人物的讽刺辛辣而平静,暗暗发出冷光;而萧红则比较温和,行文中更多琐细和理解后的宽容,笔墨更多集中在对马伯乐的精神领域的挖掘与再现,“他想,中国人非得外国人来治不可,外国人无缘无故的踢他几脚,他也不敢出声,中国人给钱给晚了一点,你看他这样凶劲。”1这句话与马老爷子“外国人是为了中国人好”的言论如出一辙,马伯乐典型一副市井知识分子的嘴脸:奴性,自负又自轻。

[]鲁迅的幽默是学不来的,因为“他的幽默源自一颗痛苦而尖刻的灵魂”。身为鲁门

2

弟子,萧红的作品,以极致的笔调追随着老师的步伐。

马伯乐于难中出逃,从青岛家中逃往上海,再至南京,后到汉口。颇为遗憾的是,作家萧红在此稿未完成之际就与世长辞了,我们大可以尽情想象,马伯乐接下来的逃亡,必会围绕着大半个中国,“痛苦并快乐的出逃”。马伯乐于家中受尽“屈辱”,却在逃亡中寻找了某种似是而非的意义。因为“那种饱满的精神是不可挡的,是任何人也阻挡不

[]

了的”。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除了逃亡这件事情之外,马伯乐对待任何事情都不会

3

有如此之高的热情。

马伯乐欺辱弱小的国人,却媚于洋人。“他看他是一个孩子,比他小得多,他就伸出脚来往一边踢着他。……回头一看,是个外国人,虽然是他的鞋子被人家踏掉了,而不

[]是踏掉了人家的鞋子,因为那是外国人,于是连忙就说‘Sorry,sorry!’”逃难的时候,

4

他想“这是什么时候,我还管得了你们女人不女人。”5坐上火车之后,马伯乐的儿子约瑟

[6]与人打架,马伯乐的态度是这样的:“一个穷老头子,打一打又怕什么的。”小孩,妇女,

老人,这本是社会阶层中的弱势群体,马伯乐自认为是高一级的人物,是知识分子,却在逃难之中,暴露出卑琐自私的性情。这样一个软弱无能的小人物,却对于更弱小的人,不施与物伤其类的同情,反而冷漠相加。马伯乐只是对于外人如此吗?当然不。对于自己的太太,他也可以做到无动于衷。“太太的哭,显然他是不往心里去,也不觉得可怜,

[7]

也不觉得可恨,他毫无感觉的漠视着她”对待自己的亲人尚且如此,何况其他人呢?这样一个冷漠自私的小人物,在逃难之中,只顾自己,“一到了紧要的关头,他就自己

[1]萧红:《萧红全集》第三卷《马伯乐》第370页,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 2

[]曹文轩:《一根燃烧尽了的绳子》第38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3

[]萧红:《萧红全集》第三卷《马伯乐》第370页,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 4

[]萧红:《萧红全集》第三卷《马伯乐》第208,209页,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 5

[]萧红:《萧红全集》第三卷《马伯乐》第215页,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 6萧红:《萧红全集》第三卷《马伯乐》第294页,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 7萧红:《萧红全集》第三卷《马伯乐》第345页,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年论文 第 8 页

找一个最安全的地方去呆着”,自然也不会让人觉得奇怪了。

如果对于马伯乐本质的剖析仅限于其人性的自私冷漠,那么作品的深度也就不值得我们一再探究了。“在街上他瘦骨伶仃的,却很欢快的走着,迈着大步,抬着头,嘴里边有时打着口哨。他是很有把握的,很自负的。用了一种鉴赏的眼光,鉴赏着那些从北

[]四川路逃来的难民。”这种于家国苦难之际,鉴赏难民引以为乐的行为,之于鉴赏祥林

1

嫂苦难的妇人们,鉴赏看中国人被砍头的留学生们,究竟有何不同?看到这里,再回看之前马伯乐所倡导的“要用文章救中国”这一说法,真是莫大的讽刺!一个人本质的自私冷漠只是让人心生厌恶,而国民性意识的彻底沦丧,才会让人愤恨痛心。

作家更是通过对旁人的描述强化了这种国难当头,却麻木不仁的行径,然而她还是没有直面的批判和谴责。只是在众人逃难渡河时,淡淡地带出了这么一句“这船上的人,都好像马匹一样,是立着的,是茫然不知去向的,心中并没有期待,好像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叫做目的地,好像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他们是要到那里去。甚或他们自己也真变成一

[2]匹马了,随他的便吧,船到那里去就跟着到那里去吧”仿若笑闹过后的静谧,只给人[3]以“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赫斯,为什么这么悲凉”的飘浮无奈之感。

在这一幕幕的闹剧背后,我们自然会去考究这样一个时代的异类,他身受教育,接受西方思想,甚至西方的信仰(尽管多半是糟粕),却为什么一事无成,如此不堪?而他身上所反映的那种自我暗示,自我解嘲的方法,也让我们联想到另一个经典形象——阿Q。尽管二者的社会地位阶层不同,但是他们麻木不仁的灵魂与愚钝的国民性意识,同样让人感到触目惊心。作家完全可以运用强烈的口吻去叙述和谴责马伯乐这样的人,但是最终选择了运用这么幽默的笔法娓娓道来,究其原因,许是作家多种文体的有意尝试,许是作家自身幽默才华的不经意显露,毕竟谁能说萧红的其他作品中,对于幽默,完全是弃之如履的?

结语

《呼兰河传》、《生死场》等一系列作品中,对人情世故的描写,对人们的冷漠麻木的揭露,对国民性意识的剖析,其实与《马伯乐》母题类似,两者只是存在着表现手法的差异。

1萧红:《萧红全集》第三卷《马伯乐》第214页,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 2萧红:《萧红全集》第三卷《马伯乐》第333页,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 3萧红:《萧红全集》第三卷《呼兰河传》第29页,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年论文 第5页

萧红一生执着于“为国民画灵魂”,这是她最根本的创作诉求,从未间断。所以《马伯乐》这类作品的出现,并不违背作家的意愿。

内省的笔触和儿童的视角更易于被常人接受,而辛辣的讽刺与幽默,则需要深刻的灵魂去接纳。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赛珍珠曾经说过“幽默没有旁的内容,只是智慧之刀的一晃”

《马伯乐》无疑让我们见识到了萧红童真之外的智慧之光,这比前者更让人叹为观止。

萧红以异于时代主流的笔触创作了这样一部异类作品,因其幽默讽刺的才华,而使得这部作品大放异彩。对于灵魂的探讨,亘固了多久的时光都不会过时。如果说《呼兰河传》是作家的自省,那么《马伯乐》则是对自身灵魂的映照。尽管《马伯乐》的未完成,是致使它没能走上蜚声文坛的幽默讽刺作品的不得不提之缘由。但是这部作品所折射的熠熠光辉,必定会在后人的多次解读中重新闪耀。

参考文献

1. 林语堂:《幽默人生·论幽默》,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郑慧玲:《幽默的奥秘》,四川,四川文艺出版社,1998。 3.萧红:《萧红全集》,黑龙江,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 4.鲁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 5.葛浩文:《萧红评传》,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

6.曹文轩:《一根燃烧尽了的绳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年论文 第 10 页

7.王娟:《90年代萧红研究述评》,载于《文教资料》,2009。 8.孔凡梅:《萧红小说创作的源与流》,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5。 9宋喜坤:《萧红小说文化意蕴新探》,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hc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