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十二社会的发展与汉语词汇的发展

更新时间:2023-03-09 19:5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十二 上古社会的发展与词汇的发展(一)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在词汇方面,这种情况特别明显。这里我们就上古各个时期,各种社会的词汇发展的情况加以概略的叙述。

第一部分 原始社会的词汇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自从人类有了社会,也就有了语言。语言的产生远在文字之前。我们在现存的史料中,很难窥见原始社会词汇的面貌。但是,依理推测,汉语的基本词汇,绝大部分应该在原始社会中已经存在了。

天文气象,应该是原始社会词汇的一个重要部分。甲骨文中的日月风云雨虹蜺(霓)雪等字,在原始社会中应该已经存在相应的概念了。甚至日夕晴雨的概念,也早已有了。

人称代词也属于原始社会的基本词汇。从甲骨文中可以看见,第一人称代词有“余、朕、我”三字,“余”字用于单数宾格,“朕”字用于领格,“我”字用于复数主宾格;第二人称有“女、乃”二字,“女”字用于主宾格,“乃”字用于领格;第三人称未见。原始社会应该基本上是这种情况。

一、渔猎时代的词汇

古人打鱼大约用两种手段:第一种是用钓,第二种是用网。甲骨文的“渔”字写作:

古人打猎的行为叫做“田”。例如:

庚申卜,狄贞王其田,[往]来亡(灾)。(殷契粹编932,下简称粹) 乙卯贞王往田。(粹776) 也叫做“兽”(狩)。例如:

贞王兽于乂。(殷虚书契前编一,四四,七,下简称前) 指明猎取某物时叫做“逐”。例如:

逐鹿,扮(奸)。(前三,三二,二) 贞我逐豕。(粹九四八) 也叫做“从”。例如: 西麋从。(粹九七六) 猎得叫做 ( )。例如:

吉,扮鹿十。(前二,一六)

贞其射鹿,扮。(前三,三二,四) 贞乎逐鹿,扮。(粹九四七) 也叫做“禽”。例如:

射又(有)豕,禽。(粹九五0)

狩猎的对象有鹿、麋、麑、狐、兕、豕、兔、雉、虎、象等。例如: 扮鹿一。(前二,二三,二) 扮麑一。(前二,二四,一) 二、农牧时代的词汇

农牧时代的农作物,大约有下列几种:

①禾,即谷子; ②黍,即黄米; ③稷,即高粱; ④秬,却黑黍;

⑤麦或来。

早期农牧社会的农具有耒耜和蜃。后期有铫。《淮南子·泛论训》:“古者剡耜而耕,摩蜃而耨。”蜃是蚌制的农具,以木制的叫做“橙”。《说文》:“橙,薅器也。”以铁制的叫做囚。

如:

推引铫耨,以当剑戟。(管子·禁藏)

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管子·海王)

君将戴笠衣褐,孰铫耨以蹲行畎亩之中。(晏子)

古者寡事而备简,檏陋而不尽,故有檸铫而推桌者。(韩非子·八说) 春雨日时,草木怒生,铫囚于是乎始修。(庄子·外物)

操铫囚与农夫居承亩之中。(战国策·齐策三)

燕把铫推耨之势,而有积粟之实。(战国策·秦策四) 耕作的行为叫做“ ”。《说文》:“圏,帝圏千亩也。”那是后起的意义了。农牧时代,一般耕作都叫做“圏”。“圏”在甲骨文里写作:

象人手持耒的长柄而足踏耒的下端之形。

收敛叫做“啬”。例如:

贞今其雨,不隹啬。(后下七,二)

谷熟叫做“年”。卜辞中的“年”是丰收的意思。例如: 庚申卜,贞我受黍年。(前三,三十,三)

贞不其受黍年。(后上,三一,一二) 古人在谷物收获以后,行登尝之礼。登尝就是以新获的谷物荐于寝庙让祖先尝新。例如:

登来乙且。(粹九0八)

其登鬯于且乙。(甲2407) 其登黍于宗。(粹一五七四)

殷商时代畜牧大盛。供祭祀的牲牢有牛,有羊,有犬,有豕。牛为太牢,羊属少牢(写作 )。牛类有牡、有牝,有犅,有特。

古人驾车用马。卜辞中,马类有多种:驳、??、玛、??, 等。 马牛的饲料叫“刍”。卜辞中,“刍”用作动词,表示刈草。例如:

告刍。(戬寿堂所藏殷虚文字三六,一四,下筒辑戬)

勿刍。(前四,九二,一)

第二部分 奴隶社会的词汇

一般认为,我国从夏代(前2200年左右)开始进入奴隶社会,历经商代、西周、春秋,到春秋战国之交(前475年)过渡到封建社会。

现在能见到的最早语料是殷商的甲骨刻辞,未见到夏代文字。 一、表示阶级关系的词

(一)统治阶级名称

1、通称——后、辟、君、君子、大人、百姓

“后”,卜辞中用以称先公先王。周代以后指君主,人君。“亦既用明德,后式典集,庶邦丕享。”(《尚书·梓材》)

“辟”,天子或诸侯国君的通称。“今至于尔辟,弗克以尔多方享天之命。”(《尚书·多方》)——“辟”,指商纣王。“天命多辟,设都于禹之绩。”(《诗经·商颂·殷武》)朱熹集传:“多辟,诸侯也。” “君”,卜辞中同“尹”,为高级官职名。又指方国的君长。周代以后,“君”为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也可指某个天子、诸侯或有采邑的卿大夫。“维此惠君,民人所瞻。”(《诗经·大雅·桑柔》)“昔君文王、武王宣重光。”“卿士邦君麻冕蚁裳。”(《尚书·顾命》)又用作动词,为君。“穆穆皇皇,宜君宜王。”(《诗经·大雅·假乐》)

“君子”,奴隶主贵族的通称。“君子实维,秉心无竞。”(《诗经·大雅·桑柔》)郑玄

笺:“君子,谓诸侯及卿大夫也。”

“大人”,指奴隶主贵族中居高位者。“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周易·乾》)

“百姓”,奴隶主贵族的通称,多指百官。“群黎百姓,遍为尔德。”(《诗经·小雅·天保》)毛亨传:“百姓,百官族姓也。”

2.最高统治者名称——王、天子 “王”,卜辞中已有,用于称商王朝最高统治者。周代以后,用于称周王朝最高统治者。又增加为王和朝见(天子)义。“王此大邦,克顺克比。”(《诗经·大雅·皇矣》)“莫敢不来王。”(《诗经·商颂·殷武》)

“天子”,天之子,用于称周王朝最高统治者。“云不可使,得罪于天子。”(《诗经·小雅·雨无正》)

3.诸侯名称——诸侯、公、侯、伯、子、男

“诸侯”,由周王朝分封的各国国君。“邦君诸侯,莫肯朝夕。”(《诗经·小雅·雨无正》) “公”,卜辞中指先祖先王。周代沿用。又用作爵位名,多用于泛称诸侯及周王朝的卿士。“尔公尔侯,逸豫无期。”(《诗经·小雅·白驹》)“二公及王乃问诸史与百执事。”(《尚书·金滕》)

“侯”,卜辞中用于称商王朝各地的地方长官。周代为爵位名。也指诸侯。“于以用之?公侯之宫。”(《诗经·召南·采蘩》)“质尔人民,谨尔侯度。”(《诗经·大雅·抑》)郑玄笺:“侯,君也。”又表示为君,为侯。“乃命鲁公,俾侯于东。”(《诗经·鲁颂·闷宫》)

“伯”,卜辞中写作“白”,指商王朝四域之外的方国或地域的首领。周代指诸侯之长、首领。叉为爵位名。“奄受北国,因以其伯。”(《诗经·大雅·韩奕》)“王谓尹氏,命程伯休父。”(《诗经·大雅·常武》) “子”、“男”,爵位名。多为较小诸侯国国君。从本时期古籍及铜器铭文看,“子”、“男”作为爵位名极少见。铭文中有“录子”、“寺男”。

将“公、侯、伯、子、男”明确定为五等爵位名称,见于《左传》、《孟子》、《礼记》等书。周代并无严格的五等爵制度。“×子”、“×男”主要指×国国君。

4.次于诸侯的等级名称——大夫、卿

“大夫”,诸侯国君分封的采邑之主,常作天子、诸侯的执政官员。“大夫跋涉,我心则忧。”(《诗经·鄘风·载驰》) “卿”,大夫这一等级中地位较高者。所分田邑较一般大夫多,在周王朝或诸侯国中多掌握国政。“尔德不明,以无陪无卿。”(《诗经·大雅·荡》)

5.统治阶级下层的名称——士

“士”是统治阶级的下层,大多有谷禄或食田,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战争中充任车兵,有的充任低级官吏。“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诗经·魏风·园有桃》)“宜大夫庶士,邦国是有。”(《诗经·鲁颂·閟宫》)

(二)被统治阶级名称

1、通称——小人、民、氓、黎、庶人、庶民

“小人”,和“大人”相对,指地位低下的、被统治的劳动人民。“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尚书·无逸》) “民”,民众。“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诗经·大雅·民劳》)

“氓”,民。“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诗经·卫风·氓》) “黎”,民众。“群黎百姓。”(《诗经·小雅·天保》)

“庶人”,奴隶,平民。“易女??人鬲自驭至于庶人六百又五十又九夫。”(《大盂鼎》)“维君子命,媚于庶人。”(《诗经·大雅·卷阿》)

“庶民”,民众。“能保惠于庶民,不敢侮鳏寡。”(《尚书·无逸》)

2、从事农业、手工业的劳动者名称——农人、农夫、工

“农人”,农奴或农民。“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诗经·小雅·甫田》) “农夫”,农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诗经·豳风·七月》) “工”,卜辞中为管理手工业奴隶的官职名,也指手工业奴隶。西周时沿用。春秋以后,多指食于官府的手工业劳动者。“史兽献工于尹。”(《史兽鼎》)

3、奴隶名称——臣、妾、徒、童、仆、人鬲、鬲

“臣”,商代指男性奴隶。也用作官职名。周代以后,为官吏和百姓的统称,一般指官吏。有时仍指男性奴隶。“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不及其君,遇其臣。”(《周易·小过》)

“妾”,女性奴隶;“仆”,男性奴隶。卜辞中已有,周代沿用。“仆”又指驾车的人,车夫。“我马誑矣,我仆蠎矣。”(《诗经·周南·卷耳》)表示奴隶的意义时,“臣妾”、“臣仆”多连用。“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尚书·费誓》)“民之无辜,并其臣仆。”(《诗经·小雅·正月》)

“徒”,服劳役的奴隶,战争时为步兵。“造载徒四千。”(《叔夷钟》)“公车千乘??公徒三万。”(《诗经·鲁颂·閟宫》) “童”,有罪而为奴隶的男子。“旅焚其次,丧其童仆。”(《周易·旅》)

“人鬲”,西周时对奴隶或俘虏的称谓。简称为“鬲”。“易??人鬲千又五十夫。”(《大盂鼎》)春秋以后,不再使用。

二、政治区域名称 政治区域名称,商代有“邑、鄙、方”等。西周以后沿用。西周初年,周王朝在其所征服的广大地区实行大分封,将部分土地、臣民分封给诸侯;周天子或诸侯又将王畿或封国内的一些地方作为采邑分封给子弟或卿大夫。这种封国采邑制度,反映在词汇里是增加了一些新词和使原有的一些词增加了新的意义。

反映周代政治区域的词汇主要有:畿、国、邦、家、邑、都、中国 “畿”,指周天子所领辖王都周围千里以内的地方。“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经·商颂·玄鸟》) “国”,周代指天子或诸侯所领辖的整个区域。又特指诸侯的封地。“秉国之钧,四方是维。”(《诗经·小雅·节南山》) “邦”,诸侯的封国。也泛指国家。“遂荒大东,至于海邦。”(《诗经·鲁颂·闽宫》) “家”本指人的住所、家庭。周代又特指卿大夫的封地。“开国承家,小人勿用。”(《周易.师》)孔颖达疏:“若其功大,使之开国为诸侯;若其功小,使之承家为卿大夫。” “邑”,商代指人所聚居的城邑。周代以后,又指国都。也用于称国。“既伐于崇,作邑于丰。”(《诗经·大雅·文王有声》)郑玄笺:“作邑者,徙都于丰。”“夏王率遏众力,率割夏邑。”(《尚书·汤誓》)

“都”,都城,国都。“简恤尔都,用成尔显德。”(《尚书·文侯之命》)

“中国”,指京城。也指国中,国内。“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诗经·大雅·民劳》)毛亨传:“中国,京师也。”

按:“国”与“家”、“邦”与“国”、“家”与“邦”有时连用,泛指国家。“其维吉士,用紐相我国家。”(《尚书.立政》)“均(君)子大夫,建我邦国。”(《蔡侯钟》)“君子万年,保其家邦。”(《诗经叫·小雅·瞻彼洛矣》)

第三部分 封建社会词汇

一般认为,中国在春秋战国之交(前475年)进入封建社会。秦始皇并灭六国之后,建立了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帝国。

第一阶段 春秋后期到战国末期的词汇

一、有关阶级结构的词

从春秋后期起,我国由奴隶制社会逐渐转变为封建制社会。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反映阶级结构的词也发生了变化。

(一)反映封建社会阶级结构的新词 这一时期出现的有“君主、主上、封君、商、贾、野人、黔首、庶子、庸”等。另有一些奴隶名称。

“君主”、“主上”,用于称一国地主阶级的总代表——国君。也泛指国家最高统治者。“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群臣之太富,君主之败也。”(《韩非子·爱臣》)“是以国地削而私家富,主上卑而大臣重。”(《韩非子·孤愤》)

“封君”,封建贵族,在国君赐给的封地里享有征收赋税的特权,多不世袭。“大臣太重,封君太众??此贫国弱兵之道也。”(《韩非子·和氏》)

“商”,做买卖的人。也指做买卖。“不货,恶用商?”(《庄子·德充符》)“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贾”,本是表示做生意、卖的意思,《诗经》、《尚书》中已有。词义引申又表示商人的意思。“为工匠农贾则常烦劳。”(《荀子·荣辱》) 按:战国时“商”、“贾”已成常用词;因常连用,“商贾”已凝成复合词,表示商人。“六日商贾,阜通货贿。”(《周礼·天官·大宰》) “野人”,乡野之人,主要是农民。“乞食于野人。”(《国语·晋语四》) “黔首”,民众,百姓。因以黑巾覆首而得名。战国末期出现。“攻无道而伐不义??黔首利莫厚焉。”(《吕氏春秋·振乱》) “庶子”,依附于有爵者的服役之人。“其有爵者乞无爵者以为庶子。级乞一人。其无役事也,其庶子役其大夫月六日;其役事也,随而养之。”(《商君书·境内》)

“庸”,受雇佣出卖劳动力的人。后作“佣”。“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韩非子·五蠹》)

奴隶名称,新出现的有“奴、隶、臧、获、厮、胥靡、舂、酋”等。 “奴”,奴隶,因罪没入官或被掠卖的人。“其奴,男子人于罪隶,女于入于春槁。”(《周礼·秋官·司厉》) “隶”,奴隶。“裴豹,隶也,著于丹书。”(《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臧”,男性奴隶。

“获”,女性奴隶。“如是,则虽臧获不肯与天子易埶业。”(《荀子·王霸》) “厮”,干杂役的奴隶。“虽厮舆自徒,方数百里皆来会战。”(《吕氏春秋·决胜》) “胥靡”,服劳役的男奴。 “舂”,从事舂米的女奴。

“酋”,从事造酒的女奴。“不格者,则系操而归。丈夫以为仆圉胥靡,妇人以为春酋。”(《墨子·天志下》)

(二)爵位名称

战国时期封建制国家爵位名称,在韩、赵、魏、齐、燕等国有“大夫”和“卿”,在秦国有二十等爵。

“大夫”,爵位名。一般都有国君赏赐的田亩或食邑,在国家机构中担任官职。 “卿”,爵位名。地位在大夫之上,有食邑,一般担任国家高级官职。其中尊贵者称“上卿”。“孟子为卿于齐,出吊于滕,王使盖大夫王轆为辅行。”(《孟子·公孙丑下》)“欲官则相位,欲禄则上卿。”(《吕氏春秋·下贤》)

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制定了军功二十级爵位。其名称由低到高是:“公士”、“上造”、“簪

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大良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其中一到四级相当于士,五到九级相当于大夫,十到十八级相当于卿,十九、二十两级相当于诸侯。秦爵位与官职不分,大约“大上造”以下既是爵位名又是官名。“故爵公士也,就为上造也。故爵上造,就为簪袅??故爵五大夫,[就为大庶长。故大庶长,就为左更。故三更也,就为大良造]。皆有赐邑三百家,有赐税三百家。”(《商君书·境内》)秦国还有“客卿”,用于称别国人士入秦得到卿的爵位的人。“秦昭王召见,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战国策·秦策三》)

(三)原有表示阶级、等级的词词义发生变化的

有“后、王、君、公、侯、大人、君子、百工、百姓、士”等。

“后”,本指君主(天子、诸侯)。约自春秋以后,“后”只有在称传说中远古帝王或夏商周三代某些君王时仍用原义,而在一般情况下,则改指天子的正妻。“郑伯之享王也,王以后之肇鉴予之。”(《左传·庄公二十一年》) “王”,在春秋时期,除周天子称王外,诸侯中只有南方的吴、越、楚、徐几个大国的国君称王。战国以后,中原各国国君都先后称“王”,王成为周天子和各诸侯国国君共同的称署。诸侯国君的称号如秦惠王、齐威王、赵武灵王、燕昭王等。各国国君都称王以后,为了对某个国君表示特别敬重,在对称时便称之为“大王”,因而出现了“大王”一词。“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墨子·公输》)

“君”,在春秋中期以前,是天子、诸侯、大夫的通称。战国以后,没有了世袭采邑的大夫,于是作为统治者的称谓,“君”只指天子和诸侯。又由于诸侯纷纷称“王”,“君”在战国时又作为一种封号,用于尊称有封邑的贵族或国之重臣。也称“封君”。如齐有盂尝君,魏有信陵君,赵有平原君,楚有春申君。又如公孙鞅因功被封于商,称“商君”;乐毅因功被封于昌国,号称“昌国君”。

“公”,西周时是最高一级的爵位名,只有天子的弟弟和地位最尊贵的大臣才能称公。春秋时,“公”逐渐成为诸侯国国君的统称。战国以后,公不再作为爵位名,诸侯国君都已称王,“公”一词有时使用作对人的敬称,多用于称年纪大的男子。也用于称亲属中的尊长。“白圭谓宋大尹日:‘??则君不夺公位,而大敬重公,则公常用宋矣。”’(《韩非子·说林下》)“孔子之弟子以远方来者,孔子荷杖而问之日:‘子之公不有恙乎?’??‘子之父母不有恙乎?’”(《吕氏春秋·异用》)

“侯”,春秋末期三家分晋以后,韩、赵、魏三国国君都称为“侯”。如魏文侯、赵献侯、韩景侯。后来三国国君也和其他国国君一样称“王”,因而“侯”就不再用作国君的称谓了。秦国用“侯”作为一种封号。如魏冉封于穰,号“穰侯”;范睢封于应,号“应侯”。“侯”和封君一样,在战国时是封邑中只有食租税和奴隶时代的诸侯不同,封邑一般不世袭,在封邑中只有食租税等经济上的特权,而无用人权和治民权。

“大人”,由指居高位的奴隶主贵族,转指居高位的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今农夫入其税于大人,大人为酒醴粢盛以祭上帝鬼神。”(《墨子·贵义》)

“君子”,在上古前期,为对奴隶主贵族的通称。词义引申,指有高尚道德的人。以作奴隶主贵族的通称为常用义。春秋中后期,一些奴隶主贵族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尊位,而有些原来地位低下的人,地位大大上升。“君子”一词表示有高尚道德的人逐渐成为常用义。战国以后,“君子”大多指有高尚首先的人。“君子”一词在《孟子》中出现82次,其中表示有德者 71次,表示处尊位者 11次。在《韩非子》中“君子”出现33次,其中表示有德者26次,表示处尊位者7次。

“百工”,原指百官,也指各种食于官府的工匠。战国以后,一般用于指各种工匠。“凡天下群百工,轮、车、恠、匏、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墨子·节用中》)

从表示等级地位来说,词义变化最大的是“百姓”。在奴隶制社会里,只有奴隶主贵族

才有姓,只有有姓的人才能担任官职,所以在春秋中期以前,“百姓”是奴隶主贵族的通称,多指百官。春秋中期以后,在社会大变革中,阶级分化急剧地进行,姓已不能再作为贵族身份的标志,而只有别婚姻的作用了。所以从春秋后期起,“百姓”开始转变为表示民众的意思。战国时期,“百姓”几乎全都是表示民众的意思。《孟子》一书中,“百姓”出现19次,除1次表示百官外,其余18次都不是表示民众的意思。《韩非子》百姓出现33次,全都是表示民众的意思。

“士”,本指奴隶主阶级的最低层。春秋中期以后,在社会大变革中,士这个阶层逐渐分化成为具有不同社会身份的人。“士”一词的词义因而也发生了变化,一般指具有某种品质或某种技能的人,多为封建地主阶级中的知识分子。

(四)原有的表示阶级等级名称之词,由于奴隶制的崩溃,有的从语言中消失了,有的词义减少不再表示有关的意义。如:

春秋时,因南方吴越等大国国君称“王”,为了维护周天子的至尊地位,因而出现了“天王”一词,用于尊称周天子。吴越等国君称“王”的国家,也用“天王”来尊称对方的国君。“天王使宰悍来归惠公、仲子之勹。”(《春秋·隐公元年》)“昔者越国见祸,得罪于天王。”(《国语·吴语》)——“天王”,指吴王。战国以后,“天王”一词,在语言中一般不再使用。

表示奴隶意义的“鬲”、“人鬲”随着奴隶社会的崩溃,也从语言中消失了。 二、有关行政区划的词汇

战国时期,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实行郡县制。反映在词汇里,主要有“郡、县、乡、里、乡里”等词。

“县”,春秋时指诸侯直属的领地。春秋时,楚、晋等大国在新兼并进来的边远地区设置县,由诸侯直接管辖。后来逐渐将县制推广到内地。

“郡”,地方行政区划名。春秋后期,一些强大的诸侯在新得到的边远地区置郡,由诸侯直接管辖。当时郡和县是平行关系。郡多为荒凉贫瘠、地广人稀的地区,实际地位比县低。所以,“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左传·哀公二年》)战国以后,边地逐渐繁荣,一些国家在郡下设县,逐渐形成了县统于郡的郡县制。“郡”、“县”作地方行政区划名,在语言中逐渐成为基本词。“平陵,其城小而县大,人众甲兵盛。”(《孙膑兵法·擒庞涓》)

“乡”、“里”,县以下行政区域名。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一乡。二十五家(一说五十家)为一里。“里长发政里之百姓??乡长发政乡之百姓??国君发政国之百姓。”(《墨子·尚同上》)

“乡里”,泛指乡民聚居的基层单位。“掌邦之委积以待施惠,乡里之委积以恤民之稘陶。”(《周礼·地官·遗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h8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