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思想文化部分
更新时间:2024-03-14 18:2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中国现代史思想文化部分
考纲要求: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2)毛泽东思想
(3)邓小平理论
(4)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P64 比较项目 民族主义 旧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以革命暴力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即民族革命 民权主义 “创立民国”,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即社会革命。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增长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历史作用 ①作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②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 ③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 ④指导辛亥革命,对推翻帝制、建立民国、颁布约法等起了巨大作用 局限(了解) ①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 ②没有彻底地土地革命纲领 ③表明资产阶级革命派不能领导中国人民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新三民主义容 反对帝国主义,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增加“节制资本”,承认“耕者有其田”,并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 ①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 ②体现了孙中山与时俱进的品格 ①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相比,缺少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彻底实现人民权力等内容 ②中共还有一个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新三民主义没有 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义,因为它从理论上解决了夺取政权和建立政权问题。 附: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的相关原因:
①吸收护国护法运动等失败的教训,孙中山本人对民主革命不懈地追求;
②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使孙中山看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和革命的新形式 ③共产国际和中共对孙中山的帮助,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影响等
2.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P68
(1)发展历程: 发展阶段 诞生 (形成) 时间 井冈山时期 相关文章 理论内容 意义或其他 是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典范,成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之路 《中国的红色政权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为什么会存在》 政权的革命道路 《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 1
原》 成熟 延安时期 《中国革命和中国从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共产党》 务、动力和前途等方面系统论《新民主主义论》 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1945年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 毛泽东思想发展到新的高度 发展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①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②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改造同时并举的理论 ③正确处理重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的理论④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 (2)科学定义: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实践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3)深远影响:(引自人教版相应教材)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思想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概述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P74
(1)形成过程: 时间 事件 1978年 中央工作会议 1982年 中共十二大 1992年 邓小平南方谈话 理论成就 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提出改革经济体制的任务 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①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 ②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③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④认为改革和革命都是解放生产力 ⑤发展才是硬道理等 意义 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 实际上成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是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坚持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路线,深刻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一个解放思想的宣言书 和南方谈话标志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1992年 中共十四大 1997年 中共十五大 ①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②确立了邓小平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①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 邓小平理论成为指引中②把邓小平理论作为行动指南写入党章 共继续前进的旗帜 (2)主要内容(了解):
2
①发展道路: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②发展阶段: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包括社会主义本质、三个有利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④发展动力:强调改革是解放生产力;
包括经济、政治、精神改革目标(其中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在坚持和完善社会
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⑤外部条件:和平与发展;和平外交和对外开放 ⑥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⑦战略步骤:“三步走”的战略;
⑧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党是领导核心,依靠力量是广大人民群众、统一战线和人民军队; ⑨祖国统一: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3)伟大意义: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它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旗帜,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实践经验与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引自《中共党章》等
4.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
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1)提出背景:世纪之交,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关键时期。 (2)基本内容:中共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重要意义:①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党”重大问题;
②同马毛邓理论是一脉相传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③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 ④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共和中国人民继续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方针。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自己背诵为主)★考纲要求(1)
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3)教育事业的发展
1.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P82
(1)背景: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建立②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逐步展开
3
(2)目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迅速发展中国的经济科学和文化 (3)时间:1956年
(4)内容: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5)地位: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
(6)影响:导致一大批反映时代变化和新人物新思想文艺作品涌现(详见83页)
文艺成就 类别 作品名称 《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保卫延安》《谁是最可爱的人》《林海雪原》文学创作 《雷锋之歌》 电影 戏剧
(7)破坏:由批判《海瑞罢官》引发“文化大革命”, 文革中文艺事业遭到摧残的表现
⑴优秀文化典籍遭破坏,国家文物遭摧残。破四旧(旧思想、文化、风俗、习惯) ⑵优秀文艺人士遭迫害甚至迫害致死, 全国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⑶中外优秀作品禁演,文艺创作万马齐喑。“八亿人八个样板戏”。 (8)恢复和新发展:
①背景:三中全会后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文化事业开始复苏;
②标志:1979年第四次文代会提出“二为”方针即: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③措施:设立一批文艺奖项 设立机构 中国作家学会 中国作家学会 中共中央宣传部
奖项名称 鲁迅文学奖 矛盾文学奖 奖项特点 为鼓励优秀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等设立 鼓励优秀长篇小说 《上甘岭》《南征北战》《英雄儿女》《青春之歌》《早春二月》《李双双》《五朵金花》 《龙须沟》《茶馆》 《蔡文姬》《关汉卿》 《文成公主》 艺术精品 《东方红》;音乐舞蹈史诗;《洪湖赤卫队》歌剧;《红色娘子军》芭蕾舞剧 五个一工程奖 每年评出一部好的戏剧作品,一部好的电视剧(片)作品,一部好的图书(限社会科学方面),一部好的理论文章(限社会科学方面)。P87 2.了解中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阶段 措施 成果 到1965年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全日制、业余、半工半读教育共同发展等。奠定了共和国教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培养了一大批国家经济建设的骨干力量。 新中国成立①《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是民族后至文革前 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②改革学制,确立了社会主义新型教育制度 ③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如开展扫盲识字教育等 ④五四宪法确定新中国的教育性质是为人民大众服务 ⑤1957年毛泽东提出新中国的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⑥刘少奇提出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
4
⑦国家采取多种形式的办学方针 “文革”时期 ①停课闹革命 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③开门办学和学制缩短的“教育革命” ④1970年开始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的高校招生制度 ①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制度 ②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成为新时期教育指导方针 ③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④初步建立中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出现文化断层、人才断层; 全国文盲半文盲人数剧增 严重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发展 基本实现了“普九”和“扫盲”等(详见教材90页)职教、普教并举,成教发展 初步形成多层次、学科全的高等教育体系 “文革”结束后 一、“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1、从中国历史的角度看
(1)中国在汉唐时期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封建大帝国,与其对教育的重视、人才的培养有很大的关系。
(2)中国近代,由于遭受列强的入侵,造成了教育的落后,国家处于危难之中。 (3)“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秩序被破坏,造成中国人才的断层。使中国远远落后于两方发达国家。
2、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 二战后的德国和日本作为战败国,需要重视的工作很多,但两国政府首先投入大量的财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为两国的崛起振兴奠定了基础。20世纪60年代,两同的经济就已跃居世界前列。 3、从现实形势来看
(1)在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其中,教育具有基础性地位。 (2)在国内:
①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沉重的人口负担还没有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
②劳动力素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不高,成为制约我围经济发展和困际竞争能力增强的主要因素。
特别提示:发展教育事业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民族素质,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各类人才,这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巩固与完善社会主义制度,都具有深远意义。历史证明,偏离这个方向对整个民族来说,将是一场灾难。
5
3.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P92
(1)附:发展科技的方针政策:
①新中国成立时:确立自力更生的发展方针
②1949年:成立中国科学院
③1956年:编制《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 ④1958年: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⑤1977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口号 ⑥1985年:《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
⑦1988年:邓小平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
⑧实施“863计划”、“火炬计划”和科教兴国战略等 (2)主要成就: 领域 核技术研究和应用 空间技术 时间 1958年 1964年 1967年 1984年 1970年 1984年 1999年 2003年 生物工程 1965年 1973年 2001年 2002年 信息技术 1981年 成就 建成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所属时期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文革时期 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开工建设(1991、1994先后投改革开放新时期 产)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神舟号飞船发射成功 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成功发射 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完成国际人类基因组合作计划中的基因测序任务 水稻基因组工作序列图 成功研制出银河巨型计算机 改革开放新时期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文革时期 改革开放新时期 文革时期 改革开放新时期 (3)作用:
尖端科技成就对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我国科技发展的全面认识
1、建国以来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经济的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2)党和政府历来重视。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4)教育的发展,提供雄厚的人才储备。 (5)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 2、新中国科技发展的侧重点
(1)20世纪80年代以前是以发展与重工业和国防事业有关的尖端科学技术为侧重点。这是由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决定的。
①建国初,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刚刚起步,物质基础薄弱,国家安全缺乏保障。当
6
时美国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20世纪6 O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美苏两个大国的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②中国面对非常恶劣的国际环境,为了冲破美苏两大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积极发展高新科技,以巩固国防、维护中国的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2)20世纪80年代以后侧重点是科技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以实现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科技发展战略。这主要是适应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和国际上综合国力竞争的需要。 特别提示:当代社会激烈的竞争和军事政治的角逐,实际上是科技力量的竞争,发展尖端科技(如航天)是我国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 二、新中国重大科技成就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比较 1、内容:
(1)同:主要属于自然科学;
(2)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主要侧重于实用性,而新中国科技成就的实用性与理论性紧密结合。
2、影响:
(1)同:都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异:
①新中国的重大科技成就对国内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不仅在国内,更重要的是传到国外(欧美),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②新中国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经济效益不明显;
③新中国的重大科技成就的取得与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国家的支持、投入分不开,而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主要是民间行为。
7
正在阅读:
中国现代史思想文化部分03-14
小升初数学 - 阴影部分算面积10-21
大学英语体验式教学模式基本框架的构建03-08
关于健康成长的作文02-04
电影字幕翻译技巧05-22
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 - 图文11-01
浅议小学语文中形近字识记的方法03-28
OpenLDAP性能测试分析与优化05-22
踏踏实实做事 老老实实做人07-09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现代史
- 中国
- 思想
- 部分
- 文化
- 毕业论文-分油机
- 石化工艺包规定
- 071118公共营养师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试卷
- 把握今天
- 组织行为学形考答案
- 基于小波分析的电能质量谐波仿真分析--毕业论文
- 医学影像物理学4章自测题答案
-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记录表
- 常用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 2019届浙教版中考一轮复习《二次函数》知识梳理及自主测试
- 秸秆固化成型燃料供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的探索-精品文档
- 作业调度算法
- 形意拳十二形经典套路
- 小学体育水平二(小篮球熟悉球性及原地运球)教案
- 河南省2014高级教师资格评审讲课答辩要点及注意事项
- 现场考核试题1(评价方向修改版)
- 运筹学课设营养搭配
- 江苏省苏州五中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苏教版
- 资源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