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生存基本守则

更新时间:2024-06-27 15: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野外生存基本守则 人体与水:

人体的75%左右是由水组成的,身体缺水会直接影响到人体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肌肉系统的功能。而间接的影响更是涉及到人体功能的各个环节,通俗的讲,水的代谢可以调节体温、消除体内杂质与毒素,体内所含水分过低,肾功能会被破坏。

正常人每天的水分消耗为2-3升,呼吸蒸发的水分有1升,1-2升的水分会随尿液排泄而流失,而天气干燥炎热则会由于流汗增加1-2升的水分消耗。水分补充不足时人首先会感到疲倦,脉搏变快,反应迟钝,进而脱水症状出现,如口渴、呼吸急促、脸色苍白、虚弱无力、痉挛等。 在高原进行户外运动时,水分的摄入以每15分钟补充250毫升为宜,流汗过多还应注意补充盐类和糖分以维持体液平衡,要记住体液减少并不会影响到流汗量,所以及时地补充水份是最好的选择。你可以控制运动量或选择阴凉的地方减少流汗,但不要限制饮水。 野外水源的寻找和获得

野外活动中,水的需要必须首先考虑,行进中不要等水用光了再去找水。掌握这方面的常识加上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在野外就不会为水的问题所困扰。

水是往低外流,所以在山谷低地,一般较易找到水源。

在干枯的河床而有绿色职务旺盛生长的地方挖掘,应该可以发现水源。在高山上寻找水源则应该沿着岩石裂缝去找。 动物能为你寻找水源提供一些有用的制导。草食性的哺乳类动物像羚羊、鹿、牦牛等和谷食性的鸟类如雀、鸽类不会远离水源而生存,它们早晚都要饮水,应留意它们的踪迹。鸟类急于解渴时会径自低飞,饮足水后则会停在附近跳来跳去。水鸟不喝水也能保持长时间远距离飞行,所以看到水鸟并不意味着周围就有水。昆虫也是提示水源的好向导,有资料表明,蜜蜂不会把它们的家建在距离水源超过6500米的地方,而大多数昆虫会在离水源90米的范围内活动。 除了利用地表水源外,雨露收集也是获取水源的便捷方式。雨水收集很容易,可直接用容器接,如想短时间内多收集的话,就要尽量增大接收面积,铺开一块塑料布或帆布就行,注意将四角吊起或先挖一浅坑再铺,这样接收的雨水就不会随处流淌了。在丛林中时,可采用下面的方法手机沿树干流淌的雨水:在树干上挖一小孔,斜插入一小竹筒,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流经竹筒附近的雨水就会向竹筒汇聚并沿竹筒留下,在竹筒另一端下置一容器接着就行了。或者用绳索或长布条绕树干缠数周,留一小截堕下置于容器中,雨水就会沿绳索或布条流入容器。露水的收集在日夜温差大的地区通常都很有效。利用露天放置的金属体能很方便的凝聚露水,或利用表面光洁的石头×卵石最好),在地面挖一浅坑,

铺上帆布或塑料布等不渗水的物质(宽大的植物叶子,尼龙衣料也可)再在上面排一层卵石,露水就会在石头上凝结,然后沿石而下聚集在石头上。

还有一个获得水资源的有效途经就是绿色植物。有些植物自身的结构就适合储存水份,像竹类中空的节间或香蕉树家族植物叶茎的基部都可能存有水。植物的蒸腾作用也能为你提供水分。用一个透明塑料袋套在枝叶浓密、生长旺盛的嫩枝条上,袋口朝上扎紧,则树木根须从地下若干米处吸取的水分就能源源不断地通过表面蒸发并冷凝在你的袋中供你享用。有些植物及其果实富含水分并可食用,如果你有一定的植物学知识并能辨别的话,也可通过他们来补充水分。

记住在野外获取的水,为保证清洁和卫生应进行沉淀和消毒,常用消毒方法一是煮沸,二是用药片消毒,一般携带的急救药中应备有此类药品。长时间缺水,一旦找到水源,千万不要豪饮。 宿营地的选择

宿营地的选择有几个最重要的原则,一是安全、二是方便、三才是考虑舒适性。理想的宿营地应背风、向阳,而且附近有可利用的充足水源。不要选择山顶的开阔地,这里风很大,山谷低会聚集下沉的冷空气,潮气很重。山腰的平地是接纳雨水的好地方,但和潮湿,不宜选做营地。在山崖

下宿营要防备落石和雪崩,如果不能保证安全,最好另择其地。营地安扎在距水源太近的地方,易受蚊虫和前来饮水的野兽骚扰。在河流或小溪边扎营,尽管选择高一点的地势,流水声或许对你的睡眠没什么影响,但会掩盖周围环境里的异常响动,而且突降的大雨顷刻间会让溪流或河水暴涨,对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河流的上游如有水库电站,同样需要防备。因为上游水库开闸放水引起的河水上涨更是毫无征兆的。

最后,察看一下周围有没有蜂窝,如果是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宿营,还要注意营地不要选择在野生动物饮水的必经之路上。 安营扎寨

选好了营地就可以安营扎寨了,扎营时厕所应安排在整个营地的下风处,向上依次是厨房、仓库、宿营帐篷,要学会统筹的安排时间,如厨房建好后,先支起炉灶,这样在大建其他帐篷的同时,就可以烧开水。当整个营地建好时,水已烧开,可以饮用并开始做饭了。

宿营帐篷的搭建要注意,帐篷的入口要背风向阳,所有帐篷的朝向应一致。帐篷的周边或四角用地钉固定好,如有可能的话再用大石块压住。为防止下雨时帐篷泡在水里,聚在帐篷的四周挖一道排水沟。 中暑的防治

高原日照强烈,昼夜温差大,如在阳光下剧烈运动或在温热无风的山林中活动量较大,身体内产生的热量无法靠流汗散发出去的话,人就会中暑。

中暑的症状为:头痛、脉搏快而有力,脸色燥红,体温升高,过后或许会很快失去意识甚至导致意外。 发现有人中暑,应尽快抬至阴凉通风处,抬高头肩部半躺下,脱掉外衣用水漫湿患者内衣,不停扇风并用冷毛巾擦拭患者身体,患者清醒时应给他喝一些凉开水,体温正常后,将湿衣服换下。 水疱的防治

长时间的徒步行走或登山很容易在脚上磨出水疱,所以出门时最好穿与脚磨合管;惯了的登山鞋。在水泡出现后可用消过毒的针穿上一根头发,针刺破水疱后用手轻按患处,使液体随着头发流出,用创可贴或干净的纱布包好。 雪盲

冰雪地或水面会反射很强的太阳光,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将双眼直接暴露在这种环境里数小时,即可造成雪盲。雪盲会造成视力的短暂消失,其症状为:对光线敏感不停眨眼,眼中似有砂子,疼痛、眼睛发红、流泪。若发生雪盲,应以眼药水洗清眼睛,到黑暗处或以眼罩蒙住眼睛用冷毛巾冷镇,减少用眼,尽量休息。

记住不要热敷,高温会加剧疼痛。良好的环境能及时

夜间在林子里过夜是很冷的,应携带帐篷和被子。如因意外,不能归宿,则应将所有衣服穿上,并将干衣服贴近皮肤,而潮湿的衣服穿在外面。其他保暖的方法还包括:活动、生火、抽烟、多吃多喝,吃辣椒、洋葱,用辣椒、衣服擦被冻的部位增加血液循环,躲在避风处,寻找干洞、树洞、石洞等,或用棕榈叶、香蕉叶等大树叶做成档风的蓬子。 巡护员常常会因大雨被困在野外过野,有时需要在林子里搭建临时营地住好几天,因此需要搭建临时窝棚。如果因巡逻需要在寒冷的条件下过夜,应携带帐篷和睡袋。但在然带地区就没有这个必要。在旱季,用树枝搭建简单的窝棚就足以防寒取暖。而在雨季则需要用塑料薄膜压在窝棚的顶上,以防漏雨。

在潮湿的地区,应携带较大的雨衣,它可兼作防雨窝棚的顶和铺在地上休息。有的雨衣可以扣在一起做成一个更大的窝棚。如果要在窝棚内住一段时间,最好用竹片或树枝做一平台,将林下潮湿的地面隔开。这样势必要砍树。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砍树,或在游人经常经过的地方乱砍一气。 营地的选择要考虑用水方便、安全,不要在有大枯枝的树下、或大型动物活动的路线上扎营。 第五节标记

当发生事故或迷路时,要留下记号,让其他人找到你,就要在走过的路上标记。标记的含义要尽可能清楚。

·不要用含混的符号到处标记;

·不用一些永久性的标记把保护区弄得乱七八遭; ·可将经过的小路旁的小树枝折弯,做成临时性的标识。即使在夜间用电筒也能很清楚的看到被折弯的树枝,而它又能在几天内消失;

·对永久性的小道、调查线路的标记,可使用磷光漆、彩色胶带或彩环,将其套在树干上,这样不会对树木造成伤害;

·不要一路乱砍,这样既破坏了树木,又不能达到标记的效果;

·在地上画上箭头,或用树枝标出行进的方向,或用枯枝横在不走的路上;

·不要将自己的名字或信息雕刻在树干上;

随时注意其他人留下的标记,这些标记可能帮助你辨认方向。

第六节野外应急技术

巡护员有时生病、腹泻、感冒、疟疾、受伤等。在远离医院的情况下,必须知道如何对付一些简单的问题,或知道那些症状是非常危险的,必须立即找大夫。 一、疟疾

疟疾在热带地区是非常普遍的疾病。在乡村,有许多人曾经患过疟疾,对其产生了一定的抗性,因此只表现轻微的

症状。疟疾的症状主要有:夜间突然发烧,早上退烧,但浑身无力、疼痛,常常伴随呕吐、腹泻等症状。发烧是间歇性的,一般3-4天一次。防治措施:不要将食物和用具放在不干净的地方;不要饮用不流动的积水;夜间睡觉用蚊帐;早晚穿长袖衣服,防止受凉和蚊咬。 二、伤寒

伤寒的主要症状是发烧、呕吐和腹泻。防治措施:保持食物和饮水卫生;在有伤寒发病的地区更应注意消毒利饮用烧开过的水。应急处理:保持病人体温;大量饮水,补充因呕吐、腹泻造成的脱水。 三、登革热、斑疹伤寒

同样是热带地区常见的疾病。此类病人的体温变化不大,主要是头痛。防治措施:登革热主要由昆虫引起,斑疹伤寒由跳蚤引起,所以睡觉时用蚊帐可防止这两种病;接种疫苗也可防治斑疹伤寒;在套袜里放人驱虫剂。 四、蚂蟥咬伤

在潮湿的林下或水中,被蚂磺咬是常事。蚂磺本身不带病,但如果被咬的伤口长期不愈,可能会被其他疾病感染。防治措施:不要在有大量蚂横的水中沐浴;在潮湿的林下工作时,穿戴套袜,并喷洒一些驱虫剂。伤口处理:如果流血不止,用卫生的纤维或纸堵住伤口,保持卫生清洁和干燥。 五、蛇咬伤

如果被无毒蛇咬伤,可作为普通伤处理。如果怀疑是毒蛇咬伤,应尽可能将蛇捕捉以便辨认,并立即作以下的处理: ·不要惊慌,不要快跑,以免毒素扩散;

·如果伤口出血,用嘴使劲将有毒的血尽可能多地吸出。如果伤口太小,血流不出来,可用卫生的锐器将伤口划大一点,然后再吸出有毒的血。

·如果有解毒药,应按说明立即注射或服用;

·如果毒性很重,感到头昏,应尽量慢行,最好由其他人担台或搀扶设立即找医生。

·一找到医生,就应立即将捕捉到的蛇给医生看,以便他能对蛇伤作此正确的处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g8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