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要点

更新时间:2023-07-26 14:0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考必备

201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要点

专题一 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1、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专制制度(中央的决策方式):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大权,都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 中央集权(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全国各种军政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

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有密切的关系,不能把它们截然分开。在中国历史上往往是皇帝代表了政权,中央集权就是以皇帝为中心,皇帝可以在中央高度地垄断一切权利。包括秦汉在内,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国家形式就是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紧密联系,皇帝个人既体现了专制主义,又反映了中央集权的贯彻。

2、形成原因和条件:

原因:A、经济上: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B、政治上:随着经济力量的增长,新兴地主阶级迫切要求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以维护其政治和经济利益;同时也是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C、思想上:战国时法家韩非子关于中央集权和法制的思想,为秦建立中央集权制奠定了理论基础;D、实践上:战国时商鞅变法,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其中地方上建立县制的规定,强化了国君在政治上对国家统一的权力。这为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客观条件:A、春秋战国的混乱局面和周王室的软弱无力是历史的教训,也是这种制度产生的客观历史背景;B、秦的统一和强盛。

3、演变历程:(1)、战国时期:初步形成 (各国的变法运动、法家提出的中央集权和依法治国思想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

(2)、秦朝:正式建立(秦朝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西汉:空前加强 (汉承秦制、有因有革);

(4)、东汉:进一步加强(加强监察制度等);

(5)、隋唐: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

(6)、北宋:强化(北宋采取措施,使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得以强化);

(7)、元朝:新发展(中央的中书省、宣政院和枢密院、地方的行省制度);

(8)、明清:达到顶峰(明朝时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措施、清朝时增设军机处和大兴文字狱等);

(9)、反君主专制民主思想的产生(李贽、黄宗羲等)。

(10)、结束: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4、特点、功能和作用:

(1)、特点:皇权至高无上;地方绝对服从中央,中央绝对听命于皇帝;

(2)、功能:压迫、剥削和镇压人民的功能;维护国家统一和抵御外辱的功能;组织

高考必备

修建大型工程和治理严重水患等功能。

(3)、作用:A、进步性: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有效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

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

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和我国古代文明的持久不衰;保证了中外正常

的经济文化交流;在明清时期还为抵御外敌入侵提供了保证。 B、消极性:导致了思

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主义,使科技的运用和发展受到抑制;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

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在资本主义萌芽以后它还束缚和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与发展,延缓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5、认识:A、发展趋势:一是不断调整、改革中央行政机构,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

二是不断调整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三

是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B、产生根源:理论上来源于法家思想;实践上是封建

国家巩固统治的需要,也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 。

二、我国封建社会的中央行政制度

1、三公九卿制:

(1)、形成和演变:A、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后,在确立皇权至上的基础上,建立起三公九

卿制,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B、汉承秦制,汉朝继续沿用秦朝的三

公九卿制,只是在某些官职在名称上有所变化,职权范围变化不大。

(2)、影响: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的确立和完善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

展开创了新的局面,对以后历代王朝的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2、三省六部制

(1)、形成和演变:三省六部制是隋朝在继承魏晋以来中央行政制度的基础上创立的,

唐朝延用并完善。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他们相互牵制和制约,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宋元

明清时期在沿用的基础上稍有变化,但变化了只是局限于形式。(2)、影响:以三省六

部制为核心的中央行政制度的建立,表明我国古代封建国家的官僚制度完全趋于成熟。

该制度有效地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使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这一

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唐朝以后的中央行政机构的格局一直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3、上述两种制度的主要区别:

(1)、确立和盛行的时代不同:三公九卿制确立于秦朝,盛行于汉;三省六部制确立于

隋朝,盛行于唐。 (2)、内部结构不同:三公九卿制是综合性的中央行政机构,其中行

政、军事和监察等权力融为一体,皇帝的家政与国政混为一谈;三省六部制则是集决策、

审议、行政为一体的中央行政机构。(3)、丞相的组成和地位不同:三公九卿制中,丞

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三省六部制中,由

于三者长官都是宰相,使相权一分为三,从而加强的皇权。(4)、作用和地位不同:三

公九卿制的确立,使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并趋向巩固;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则使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高考必备

三、我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

1、分封制:①、经济基础:井田制;②、受封的诸侯王在自己的领地内具有行政、军事、经济上的相对独立性;③、作用:

2、郡县制:

(1)、起源于春秋初期。秦统一全国后,这种制度在全国推广,并被后世所沿用,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郡县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与分封制不同,郡守与县令不是世袭,而是由皇帝直接任免,各郡县在政治、经济上没有独立性,也没有自己的军队。所以郡县制的实施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3、郡县制与封国制并行制 汉初在地方推行。封国分王国和侯国两级。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实际上与割据无异。形成了王国问题。侯国相当于县,受所在郡监督。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法”,解决了王国问题。

4、行省制度 开始于元朝。行省制度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统治需要,巩固和发展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我国选官(才)制度的演变

1、世袭制;军功受爵;

2、察举制度 两汉时期,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汉朝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拨人才的选官制度。包括察举和征召等内容。选官标准:前期是才能和品德,后期却变成门第望族。九品中正制

3、科举制度

(1)、隋唐时期:创立和完善:A、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B、唐朝时:①、贞观时,增加了科举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②、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③、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了定制。C、评价: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社会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起到了抑制门阀、扩大封建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等作用。

(2)、北宋时:发展:①、北宋初期:A、考试分乡试、省试和殿试三级;B、严格规定了科举考试的程序,殿试成为定制;C、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考试科目;D、在考试方法上实行糊名法;

②、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时又改革科举考试:废: ;改: ;设: 。

(3)、明朝时:八股取士:科举试卷只能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

(4)、清朝时:A、戊戌变法时: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取士;B、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

4、高考: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

高考必备

五、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1、御史大夫:秦朝所设的“三公”之一,(职能)

2、刺史制度:西汉武帝在全国设十三个州,每州设刺史1名进行监察。刺史级别不高,但代表中央,可以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东汉刺史权力进一步加强,并逐步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3、通判:北宋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在地方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两者相互牵制。

4、御史台:元朝设立的最高监察机关。

5、提刑按察使司:明朝设立提刑按察使,分管地方监察和司法。

6、厂卫特务机构锦衣卫负责辑捕、刑狱之事,监视、侦察官民的不法行为。它直接则皇帝指挥,不受政府司法部门的管辖。后来,东厂和西厂则宦官统领,皇帝直接控制。

专题二 重大的变法与改革

一、 中国古代重要的变法与改革

1、变法与改革

(1)、管仲改革:春秋时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内容:作用:

(2)、商鞅变法:(时间、人物、主要内容、作用)

(3)、北魏孝文帝改革:——均田制

(4)、庆历新政:(时间、人物、主要内容、作用)

(5)、王安石变法:(时间、人物、主要内容、作用、失败原因)

2、综述:

(1)、分类:A、促进旧社会形态向新社会形态转化:

B、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

C、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变法:

D、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和制度的改革:

(2)、变法的原因:

A、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发展;B、为了达到某一目的,实现富国强兵;

C、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D、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为吸收汉族先进文化和制度,加速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E、统治阶级面临统治危机,结果改革或变法抑制了土地兼并,缓和了阶级矛盾,增加了财政收入。

(3)、目的: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其它目的:建立封建统治基础、克服封建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4)、变法成功的原因:

A、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B、改革者或为最高统治者,或赢得最高统治者的充分信任和支持;C、制定了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并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D、改革者具有坚强意志和百折不挠的信心。

高考必备

(5)、变法失败的原因:改革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用人不

当或操之过急,新法反而危害老百姓。

(6)、改革的启示:它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它必然会触

及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有,进而遭到他们的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曲折性,不可能一

帆风顺;改革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

的政治魄力。

二、中国近现代的重大改革:

1、洋务运动:时间、口号、主要内容、失败的标志及原因、历史作用。

2、戊戌变法:时间、标志事件、主要内容、失败的标志及原因、性质、历史意义

3、新中国的改革开放:开端、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其他方面改革、重大成就、邓小平

理论等

三、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

1、俄国1861年改革:原因、时间、人物、主要内容、性质、意义、不足。

2、日本明治维新:原因、时间、主要内容、性质、意义、不足、结果及原因。

3、美国罗斯福新政:原因、时间、人物、主要内容、典型特点、意义。

4、二战后德国、日本的社会改革:主要内容、取得成功的原因、给中国改革开放的启

示。

四、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1、二战前的苏俄(联):A、十月革命后,苏俄巩固新生政权所采取的措施;B、新经济

政策;C、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D、高度集中的经济政策体制的形成、特点、弊端;

2、二战后的苏联改革:A、赫鲁晓夫改革:重点、结果及原因;B、勃列日涅夫改革:

重点、结果及原因;C、戈尔巴乔夫改革:重点及其内容、结果及原因。

3、东欧国家的变革:①、原因: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②特点:A、南斯拉夫:B、波

兰;C、匈牙利;D、捷克斯洛伐克:③、结果及原因。

五、重要改革之间的比较

1、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

(1)、相同点:①直接目的:富国强兵;②、都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③、性质相同;

④、方式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

(2)、不同点:①、背景不同:前者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后者处于严重的社会危机时;

②、根本目的不同:前者是建立新制度,后者是巩固封建统治;③、效果不同:前者使

秦国逐步强大起来,为后来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后者使军队战斗力有所增强,

财政收入有所增加。

2、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

(1)、相同点:①、背景相同:都是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情况下向西方学习;②、目的相

高考必备

同:都是为了富国强兵,巩固统治;③、影响相同:都是从西方引进了技术,建立了一

批近代企业、新式军队和学堂。

(2)、不同点:①、结果不同:前者失败;后者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②、

性质不同:前者是地主阶级领导的封建性质的改革,后者则带有明显的资本主义特征,

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3、戊戌变法与与日本明治维新成败原因比较

专题三 国家的分裂与统一

一、中国古代的国家的分裂与统一

1、基本情况:

自进入封建社会以来,中国历史上曾出现了三次大的分裂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魏晋

南北朝时期和五代辽宋夏金时期)、四次统一(秦、西晋、隋和元)和三次大的统一时期(秦

汉时期、隋唐时期和元明清时期)。从时间上看,合长于分;从空间上看,合的范围不

断扩大;从程度上看,合的稳定性越来越强。

2、秦、隋、元三朝能完成统一的主要原因:

(1)、长期的战乱纷争,广大人民渴望统一;(2)、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融合的加

强;(3)、完成统一的一方力量强大,分裂割据的一方衰弱腐朽;(4)、杰出人物采取正

确的统一方针策略。

3、统一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国家统一,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政权巩固、民族融合、文化进步、边疆开发、

赈济灾荒、抵御侵略、提高国际地位等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4、我国古代出现分裂的原因:

(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分裂割据的经济原因;(2)、地方势力膨胀是分裂割据

的政治根源;(3)、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民族矛盾尖

锐是造成分裂割据的重要原因;(4)、中央集权不力是分裂割据的直接原因;(5)、社会

经济不够发达,特别是商品经济发展不充分,也是造成分裂割据的原因之一。

高考必备

5、分裂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1)、分裂会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如社会动荡、经济发展迟缓、国弱民穷等。

(2)、分裂时期,历史仍然在发展,如各民族不断融合,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等,同时,

分裂时期也孕育着诸多统一的因素。

二、朝鲜半岛问题

1、古代:中朝亲善:①、两汉:三韩多次派人觐见汉武帝和汉光武帝;②、隋朝:隋

炀帝三征高丽,以和议而终;③、唐朝:与朝鲜关系密切,有人员、技术文化、经济贸

易往来等。

2、近代:屈辱抗争:①、朝鲜沦为日本殖民地的四个环节:A、《江华条约》,打开朝鲜

的门户;B、甲午战争,控制朝鲜;C、日俄战争,朝鲜成为日本的保护国;D、《日韩

合并条约》,吞并朝鲜。②、抗争:20世纪30年代,反对日本法西斯,最终赢得民族独

立。

3、现代:统一曲折:①、朝韩分裂:②、朝鲜内战:③、朝韩会晤,2000年6月,金

大中和金正日发表共同宣言,进一步推动朝鲜半岛的和平进程;④、朝鲜统一,一波三

折,原因:A、严重的军事对抗的存在;B、政治分歧很大;C、双方经济实力悬殊;D、

双方有效沟通明显不足;⑤、中、日、美、俄在朝鲜半岛的利益和力量的角逐。

三、台湾问题: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见表)

高考必备

2、承认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的国际条约等:《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中美

三个联合公报、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建交公报等国际文件,都阐明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

分割的一部份。

3、台湾问题的由来:①、1949年,蒋介石退守台湾,海峡两岸形成对峙局面;②、朝

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统一 。

4、国家统一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

(1)、有利条件:①、根本保证:现在,中国的综合国力极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②、民族心理:完成国家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

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③、历史证据:(见上);④、国际法依据:(见上);⑤、政策保证:

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理论。⑥、榜样借鉴: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与繁荣稳定。

⑦、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新民党主席宋楚瑜等在承认九二共识的基础上访问大陆。

(2)、不利因素:①、台独势力的百般阻挠;②、美国政府对中国内政的肆意干涉;③、

日本右翼势力与台独势力相配合,不断制造事端,既影响中国统一,又影响中日关系的

正常发展。

三、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统一问题

1、美国内战:时间、背景、著名人物、经过、两个文件、转折战役、性质、进步作用、

意义。

2、德意志统一:时间、统一中心与人物、一个政策、三次王朝战争、进步作用、局限

性。

3、意大利统一:时间、统一中心与人物、进步作用、局限性。

4、美国、德国维护或实现国家统一的共同时代特征:

①、两者都反映了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②、都面临排除外国势力的干涉;③、

都采取战争方式清除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障碍;④、都完成了维护或实现统一的既定目

标,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扫除了道路,使两国在19世纪末分别成为世界头号、

二号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专题四 古今中外的农业和土地政策

一、我国的土地制度

1、土地制度的演变:

(1)、奴隶社会:井田制 形成于商,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土地国有制

(2)、封建社会:国有土地、地主土地和自耕农土地

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这种土地所有制在

中国存在2000多年,后期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中国长期贫困落后的一

个重要原因。

B、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不占主要地位。这种小农经济同地主土地所有制一样,是

高考必备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建立和长期存在的基础。

C、土地国有制:屯田制、均田制(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隋唐两朝均采用)。

(3)、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2、对土地制度变革和调整的认识 我国古代社会土地制度从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到封

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的演变,以及对不同土地制度的调整,实际上体现了生产关系适应生

产力发展的规律。

3、土地兼并:

(1)、表现:地主大量兼并和占有农民的土地。

(2)、中国封建社会各阶级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A、地主阶级:作为统治阶级,其措施主要是通过封建国家的权力来强行限制、禁止土

地兼并。北魏至唐朝,国家掌握部份土地,实行“均田制”,保证农民获得部份土地,

但并不触动贵族、官僚、地主土地,终究无法制止土地买卖和兼并;780年,唐实行“两

税法”,实际上承认了贵族、官僚、地主对土地占有的合法性。

B、农民阶级:作为被统治阶级,主要是通过农民战争来猛烈冲击地主阶级统治,以实

现土地的重新分配。农民迫使新建的地主阶级政权调整统治政策,承认土地变动的现实。

二、赋税制度、经济重心南移和重农抑商政策

1、赋税制度:

(1)、演变过程:

①、夏商周时期:实行贡赋制度(雏形) ②、春秋后期: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

实行“初税亩”(最早的赋税制度的开始,也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它的实行意味着

封建的生产方式的出现) ③、西汉:编户齐民。 ④、北魏:受田农民要向政府纳绢、

调,还要服徭役、兵役。 ⑤、唐朝前期:租庸调制。⑥、唐朝后期:两税法。 ⑦、

北宋: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⑧、明朝中后期:一条鞭法。 ⑨、清朝:摊丁入亩(地

丁银)。 ⑩、2006年1月1日起,我国取消农业税。

(2)、演变趋势或规律: ①、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转变成以田亩为主,以两税法

为标志,最后完全取消人头税,说明随着历史的发展,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越来

越松驰。 ②、地租形式由以劳役地租向实物地租为主的形式过渡(两税法的实行),由

实物地租为主逐渐趋向货币地租为主,以一条鞭法的实行为标志,这说明封建社会就断

发展,是后期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③、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

法为标志)。④、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发展为可以纳绢代役,以租庸调制为标志。

⑤、税种由繁多趋向单一,以一条鞭法为标志。⑥商品税逐渐加重。

(3)、评价: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依附关系逐步松驰,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税制的变化

是为了封建国家的长治久安。

(4)、实质:历代封建王朝不时地调整改革赋税制度,实质上是为了封建国家的长治久安;

中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繁多齐全,一是奴役人民的需要,二是国家法制的表现。

(5)、一句话:当前我国实行的农村税费改革,被誉为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的第

二次革命。

高考必备

2、经济重心南移

(1)、南移过程:①、第一阶段:从远古到西晋;特点:南北经济从同步发展进而发展到

北方经济迅速超过南方。关中地区成为全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②、第二阶段:从西晋

到隋唐五代;特点:南方经济得到开发,经济重心逐渐南移。③、第三阶段:五代到清

朝 ;特点:古代经济重心最终南移并得到不断强化。

(2)、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①、北民南迁。带来丰富的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与工具;

②、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安定;③、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和对外贸易的发展;④、

政治中心的南移,使统治者为了保存和增强实力,较为重视生产发展;⑤、民族融合促

进了生产的发展;⑥、优越的地理环境,适宜的气候。

(3)、南移有明显特征:①、北民大量南迁;②、南迁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封建割据或

封建战乱时最突出;③、政治中心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

3、重农抑商政策

(1)、基本概念: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

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2)、主要表现:①、统治者强调以农为本,商为末,强化本末意识;②、注意减轻赋税,

防止农民大量破产;③、抑制土地兼并,稳固农业生产基础;④、强化户籍管理,限制

人口自由流动。 (3)、形成原因:①、农业是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来源,直接关系到国家

的兴衰和人民的生计;②、封建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③、有

利于社会安定,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④、根本原因是落后、闭塞自然经济的反映,

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必然产物。

4、古代各朝代经济恢复发展和繁荣的原因归纳: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②、统治者对政策的调整(共同点:调整生产关系

使其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且政策具有连续性;③、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历法的

进步,科技菱的颁布,外国先进技术的引进等;④、国内各民族、各地区间的交流;⑤、

中外交流的加强;⑥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⑦、前朝经济的发展。

三、古代史上关于农业的史实

1、农作物的培植、推广和引进

①、商周:后来习称的“五谷”都已经种植,西周时已种植了后世的大部份农作物。

②、西汉:张骞通西域,开辟发丝绸之路,西域的葡萄、苜蓿、核桃、胡萝卜等传入中

原地区。、③、唐朝:吐蕃种植青稞、小麦等,蔬菜种子传入西藏。

④、明清: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广到江北。

⑤、明朝中后期:美洲的玉米、甘薯、烟草等传入中国,玉米和甘薯在清朝不断推广种

植。

高考必备

2、兴修水利

①、夏商周: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②、春秋战国:用桔槔灌溉农田;楚修芍陂;秦修

都江堰、郑国渠,成都平原、关中平原得发开发;③、魏晋南北朝:曹魏的马钧改进翻

车。④、隋唐: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唐朝设专职管理水利事业,发明筒车,江南的

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

3、历代中央政府出台的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①、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②、战国:秦国商鞅变法时奖励耕战,生产粮帛多者,免除徭役;限制工商业者的活动,

禁止弃农经商;③、魏晋南北朝:一些统治者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

利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从而使江南经济迅速发展。

④、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轻徭薄赋,劝课农桑,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和拥

有一定土地,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⑤、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⑥、明清:统治者在一定阶段和一定程度上注意调整生产关系,鼓励生产,如康熙的“更

名田”,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

四、近代史上与“三农”有关的政策

1、《天朝田亩制度》:土地分配:不论男女,按年龄绝对平均分配土地。目的是废除封

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建立“四有两无”的理想社会。

2、平均地权:三民主义:核定全国地价,征收地租税,逐步向地主购买土地,实现土

地国有。

3、中共的土地政策

①、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主要内容:(略)。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联合、限制、消灭、

保护、变、土地所有制形式:农民阶级的土地私有制

②、抗日战争时期:政策:“双减双交”。

③、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五、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1、新中国成初期:1950年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至1952年底,土地改

革基本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组织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走农业合作化道路。

3、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

4、改革开放时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2000年以后,

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调整与完善。

高考必备

六、世界近代史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解决土地问题的方式

1、英国:①、14世纪的圈地运动;②、17世纪采取拍卖王室土地的办法。2、法国:①、大革命中,君主立宪派对法国进行初步改造,动摇了封建土地所有制;②、雅各宾派专政时,把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3、美国:内战期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

4、俄国:在农奴制改革中,农奴可以分期赎买土地。5、日本:明治政府颁布法令,废除买卖土地的禁令,征收地税。

专题五 我国民族关系

一、古代的民族关系

1、统一多民族的形成、发展和巩固

(1)、中华民族的起源:原始社会至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炎黄部落的融合,华夏族的产生。

(2)、多民族融合的开始: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和其他民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也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3)、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秦的统一,标志着我国多民族国家已初步建立。

(4)、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发展:两汉时期,实现了对西域、西南以及华南两广的统治,既大扩大了疆域,又有效地开发了边疆。

(5)、多民族的大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民族迁徙,各民族联合斗争以及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民族融合加强。

(6)、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大发展: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个重要时期,隋唐高度繁荣的经济文化,对周边少数民族有很强的吸引力,加上统治者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7)、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周边少数民族借助自己的政权力量,加强了与汉族的交往,相互学习,逐步缩小了与汉族的差距,为元朝更大规模的民族融合和多民族国家的重新统一作了准备。

(8)、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明清时期,中央政府采取有力措施,解决了周边少数民族问题,特别是在清朝,粉碎了少数民族贵族与西方侵华势力分裂国家的阴谋,同时采取得力措施加强了地方行政管理和中央集权,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式巩固下来。

2、古代民族关系的表现形态

历史上民族间的相互关系主要以战与和的形态表现出来,自先秦到明清,这两种形

态交替或并存,一直贯穿于民族关系的始终。

(1)、战争形态:①、民族掠夺战争:通过战争掠夺物资,是从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游牧或狞猎民族的一般特点,如匈奴、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②、民族征服战争:如1125年金灭辽、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灭西夏、吐蕃等;③、平定民族叛乱的战争:如清初平定噶尔丹的叛乱和回部贵族叛乱;④、反抗民族压迫的民族起义:如内迁的“五胡”反抗西晋残酷统治与压迫的起义;⑤国内民族抵御外国异族侵略的民族自卫战争:如明朝的抗倭战争、清朝的雅克萨战争。

高考必备

(2)、和平形态:①、和亲:其实质是政治联姻,汉唐王朝与游牧君主的和亲在历史上影

响最大:汉高祖、汉武帝(细君公主入乌孙)、汉元帝、唐太宗、唐中宗、唐德宗;对于

多数和亲来说,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历史进步意义:削弱民族偏见,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推动民族同化等;②、通贡:是一种由官方控制的民族间的经济贸易,如唐朝时,黑水

靺鞨向唐纳贡;两宋向辽夏金纳岁币等;③、互市:这是民族间贸易的主要形式,既有

官方的,也有民间的;如北宋与辽、明朝与鞑靼等;④、会盟:民族国家双方以缔结条

约的方法来约束双方的行动,如唐蕃会盟、1005年和宋辽澶渊之盟等;⑤、归附和臣服:

如南匈奴归附东汉、南宋向金称臣、漠南漠西漠北臣服清朝;⑥、设机构进行有效管辖:

如秦朝设三郡管越族、两汉设西域都护管西域、唐朝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设元设

澎湖巡检司管台湾及澎湖列岛等、清设驻藏大臣,设将军辖区;⑦、册封:唐玄宗册封

三个(怀仁可汗、渤海郡王、云南王);清顺治帝和康熙帝册封达赖和班禅。

3、中央政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

(1)、东北:①、隋唐:唐玄宗:A、黑水靺鞨B、粟末靺鞨;②、元:设辽阳行省;

③、明清:A、明朝的奴尔干都司 B、清朝的黑龙江、吉林、盛京三个将军辖区 C、《尼

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

国的领土。

(2)、西北:①、两汉: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东汉时重设西域都护;②、隋

唐:唐太宗在东突厥地区设都督府、在西突厥地区置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

③、元朝设甘肃行省;④、清朝:乾隆帝在平定准噶尔叛乱后,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在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伊犁将军,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3)、西南:①、秦汉:汉武帝时,在西南夷设郡;②、隋唐:唐玄宗封南诏首领皮罗

阁为云南王;③、元朝时,设云南、四川行省,在中央设宣政院管西藏地区,同时在西

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④、明清:A、明朝在乌思藏设卫所,建立僧官制度;B、

清朝时,中央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管西藏;C、明朝时延用元朝的土

司制度来管理西南少数民放地区,永乐时开始部份“改土归流”;D、清朝时,平定“三

藩叛乱”后,大规模“改土归流”。⑤、近代:(略);⑥、现代:新中国成立后,A、1951

年,和平解放西藏;B、改造西藏的交通状况,先后修通三条进藏公路和青藏铁路;C、

1965年成立西藏自治区,D、进行西部大开发,援助和促进西藏的经济文化等的发展。

4、民族融合;

(1)、含义:指历史上各民族间的相互影响渗透,落后民族接受了先进民族的生产方式,

形成自然同化(本质含义:民族间相互学习,吸收优点,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民族融

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进步的、经常的现象,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发展

趋势。

(2)、原因:①、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是促进民族融合的主要因素;②、封

建国家分裂战乱时期,民族迁徙加速,在这一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流,相互支持,

加强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③、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相

高考必备

互影响,推动了民族融合;④、封建统治者采取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也有利于民族融

合;

(3)、基本途径:①、中央政府的管理;②、统治政权的强制措施加速了民族融合,如秦

始皇的移民,孝文帝的改革;③、政权之间的友好交往,推进民族融合,如文成公证入

藏、俺达汗与明修好;④、各族人民共同反抗压迫和剥削的斗争(联合斗争)加强了民族

融合,如班超经营西域;⑤、经常的、大量的物质和文化的交流,深化了民族融合,如

互市、榷场等;⑥、各族人民杂居、通婚,巩固了民族融合;民族迁徙,促进了民族融

合;

(4)、特点:①团结友好是民族关系的主流;②、中心内容是扩大先进的中原文化和汉族

文化的影响;③、民族融合促进国家统一,民族融合促进国家大统一,两者相互促进,

互为因果;④、民族融合是各民族优点的融合,在融合中不断充实和丰富中华民族的物

质文明和精神文明;⑤、落后民族在征服先进民族后反被先进民族同化,汉族也在不断

吸收兄弟民族的长处和人口的过程中发展着。

(5)、实质:从形式上看,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从经济上看,是农业化的过程;从社

会发展角度看,是少数民族封建化过程。

(6)、意义:①、有利于封建国家的巩固统一,也有利于少数民族的进步;②、有利于发

展封建国家的经济,特别是少数民族的经济;③、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为科技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④、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各民族共同组成和缔造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5、中国古代的人口迁移

①、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向黄河流域迁移,如东汉发后的五胡内迁;②、中原人口南

迁到江淮流域,如西晋末年开始的北民南迁;③、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如秦迁大批人

口到河套地区;④、华人外流,如唐朝时有人到南洋(明朝更多)(华侨开发南洋);⑤、外

族内流,如唐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到我国的一些地区居住,到元朝时

形成回族。

二、近现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想和民族政策

1、孙中山: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主张全国各民族团结成一个坚强

的集体,以抵御列强欺凌,以求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

2、新中国:

(1)、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援助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

(2)、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3)、各民族共同繁荣:人民政府历来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从财力、物力

和人力上给予支持,以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高考必备

专题六 我国的对外关系

一、古代对外关系:

1、基本特征:秦汉至魏晋南北朝,对外关系格局基本形成;隋至元朝,对外关系的规模不断扩大;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对外关系发生重大转折。

2、目的:传播中国文化;发展对外贸易;学习外国文化;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

3、发展的条件和途径:①、条件:国家统一,国力强大,经济发达,对外交通畅通,政府开明,政策开放等;②、途径:官方和民间贸易;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宗教和文化传播;战争;

4、对外政策:①、对外开放政策:自汉朝至明朝,我国一直实行对外开放政策;②、闭关锁国政策:A、含义:B、 C、影响:具有维护国家主权的自卫性质;但它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却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为近代中国的被动挨打埋下了祸根。

5、外贸商路:

①、秦汉:以陆路为主;陆上丝绸之路:路线、交换物品;海上丝绸之路:路线;

②、隋唐:分海、陆路。海路从广州出发,最远可达波斯湾;从登州、扬州出发,可达朝鲜、日本;

③、明清: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东非、红海;清康乾以后,实行闭关政策,只准广州一地接待外商。

6、启示:①、只有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开展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只能造成国家民族的落后;②、加强、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顺应历史发展趋势而行者存,逆历史发展趋势而行者亡;③、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④、和平友好是我国对外交往的主流,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崇尚友好的人民。

二、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

1、晚清:①、五口通商大臣;②、1858年,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③、1861年,设总理衙门;④、1901年,划北京东交民巷民使馆界,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2、民国时期:①、南京临时政府:《告各友邦书》,(内容、目的);②、北洋军阀政府:

A、《二十一条》;B、巴黎和会上:C、1927年初,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③、南京国民政府:A、从“绝对不抵抗”到“攘外必先安内”。B、1943年,收回治外法权等一些特权;④、特点:晚清时期,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列强既斗争又勾结;民国时期,一方面投靠帝国主义,成为其代理人,另一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外交斗争,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高考必备

三、新中国的外交

1、1949年—20世纪50年代中期:①、政策与方针;②、简要成就:A、同苏联等17国建交;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日内瓦会议;D、万隆会议。

2、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方针:“一大片”;概况:中美关系紧张、中苏关系恶化;

3、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1972年、1979年、;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1971年第26届联大;

4、新时期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A、B、C、D、E、

四、规律认识:①、自古以来,中国就实行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与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是我国传统的外交政策。 ②、一个国家(民族)的命运与国际地位,取决于本国的综合国力。

专题七 思想主张的演变

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见下表)

二、、儒家思想地位的变迁

1、春秋:①、创立:孔子;②、主张(略);③、地位:由于不适应春秋时期社会大变革的现实,其虽为显学,仍被冷落,未被统治者采纳;

2、战国:①、发展:孟子、荀子;②、主张(略);③、地位:在当时战国纷争的情况下,靠仁政不能实现统一,儒学被冷落的原因是其政治主张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去甚远;

3、秦朝:①、受打击:②、原因:秦朝统一后,为了加强思想上的控制,秦始皇采纳法家思想,打击儒家,尤其是焚书坑儒后,儒家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4、西汉:①、经儒生董仲舒的改造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②、主张: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地位:为封建专制集权提供了理论依据,且为上的统一提供了思想统一方案,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5、宋代:①、地位巩固:②、宋代理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后形成的新儒学——理学,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③、主张:“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存天理,灭人欲”;③、地位:理学实际上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帮而倍受统治者推崇,成为统治者的官方哲学;

6、明清:①、八股取士,使得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②、受到批判:早期启蒙思想家的产生:A、主张:儒学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否定理学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强调“经世致用”;B、社会地位:由于当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封建专制统治加强,早期启蒙思想家的主张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儒家思想仍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7、晚清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中国的儒家思想结合,宣传维新变法道理;

高考必备

8、民国新文化运动时期:袁世凯在思想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而新文化运动的志士们提倡新道德,猛烈抨击儒家传统道德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 前解放,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但其绝对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9、“文革”期间:“四人帮”掀起“批林、批孔”运动,歪曲历史,将斗争矛头指向周恩来。

高考必备

10、认识:①、儒家思想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文明的优秀遗产,我们对待儒家学说的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地继承。②、儒家思想对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发挥过重大作用;但它也是封建统治者控制人们思想、实行愚民政策、阻碍科学发展的工具;③、儒学中的勤政爱民任用唯贤,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合理的教育方法,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④、我国目前提倡的以德治国、公民道德教育、传承中华文明,都是对儒家学说的继承与发展;⑤、儒家思想的道德规范意识是现代社会道德意识培养的一个主渠道,儒家思想所提倡的大一统思想对于维护社会安定统一和推进祖国的统一大业具有极大的现实指导价值,儒家思想的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和以和为贵的思想对于当今协调人际关系、和谐社会有重要的作用。

三、其他思想主张的发展变迁:

1、道家:①、春秋战国时期:代表人物及主张(略);②、东晋南朝时期:A、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宣扬采药炼丹、长生不老,道教变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宗教;B、南朝陶弘景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丰富了道教教义,建立了道教的神仙体系;③、唐朝初年:崇尚道教,皇帝以道教教主老子的后代自居,道教在当时有特殊的地位。

2、法家:①、春秋战国时期:(略);②、秦始皇推行法家思想,发法为教,发吏为师,使法家思想达到顶峰;③、汉武帝时儒家学说的独尊地位,法家学说消亡,但董仲舒的新儒学的本质是“外儒内法”。 在中国封建社会,封建统治者总是以儒学来文饰政治,以法家主张来支持政治,以道教来调剂政治。

3、中国古代社会的人本主义思想:①、表现:A、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反对采用刑峻法;B、孔子主张发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C、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D、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E、封建王朝统治初年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和隋唐时期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②、以上思想主张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四、重要的思想解放潮流:

1、“师夷长技”思想:

①、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②、洋务派:继承了抵抗派的思想,主张“中体西用”,开展洋务运动,将上述思想付诸实践;

2、维新变法思想:(1)、早期维新派:①、时间;②、代表人物;③、主张: (2)、康梁维新派:①、时间;②、代表人物;③、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④、理论特点及著作:⑤、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A、时间 B、内容C、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D、意义;

3、三民主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将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斗争的武器,并与中国革命相结合,演变成“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辛亥革命后,民主革命思想日益传播,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获得重大发展。

高考必备

4、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大力宣传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反对愚昧、专制,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学,反对旧道德和旧文学,从而使人们的思想获得空前解放。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5、文艺复兴:①、时间:②、实质:它不是古典希腊罗马文化的简单复兴,而是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和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③、核心内容:人文主义;④、基本主张:A、提倡人道,反对神道;B、提倡人性解放,反对宗教桎梏和禁欲主义;C、提倡人的品质、才能、智慧与仪态,反对蒙昧与粗俗;⑤、著名代表人物;⑥、性质:近代欧洲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6、启蒙运动(理性主义):①、时间:②、核心内容:理性主义;③、基本主张:④、著名代表人物(6个)及其著作和主张;⑤、性质:近代欧洲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⑥、意义

五、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成果:

1、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毛泽东思想

①、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创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新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创立“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②、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集中全党智慧,发表了《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和《论联合政府》等文章,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作了完整的论述。在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③、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中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共“八大”以后,毛泽东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毛泽东思想得到发展;④、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

2、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1)、邓小平理论:①、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中共十三大系统地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及其基本路线。②、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和新的实践,进行理论创新,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成熟并形成体系;③、中共十四大,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出了新的概括,使之成为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④、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⑤、作为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旗帜,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三个代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回答了“21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课题,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全面纲领,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武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g4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