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间接税对产出动态效应的计量分析

更新时间:2023-04-06 17:5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间接税对产出动态效应的计

量分析

作者:李晓芳

研究领域:宏观经济理论与计量

地址:吉林大学

联系方式:吉林大学商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

摘要本文的目的是刻画产出对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各种间接税(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的冲击响应。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在估计无约束向量自回归模型后,施加识别条件对税收冲击进行识别并得到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然后对税收政策冲击进行冲击响应分析。实证研究表明,各种税收对产出的冲击作用不同:(1)个人所得税对队通过降低私人消费,并对劳动供给无影响从而对产出具有负向冲击,同时说明李嘉图等价原理在我国不成立;(2)企业所得税通过促进外商直接投资从而使得总投资有较小幅度的增加,对产出具有较小的正向冲击;(3)间接税对产出的冲击都比较小,其中增值税和消费税对私人消费具有较小的负向冲击,因而对产出具有很小的负向冲击。而营业税则通过对促进私人消费的增加,从而对产出具有较小的正向冲击。

关键字SV AR(结构向量自回归);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

在以前的文献中,大都应用总量税收来说明税收具有负的乘数作用。然而根据经济理论,各个税种对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同的作用。比如,阿特金森和斯蒂格利茨((Atkinson and Stiglitz,1980)建立了一个基本的跨期模型,发现所得税和消费税对居民户的储蓄决策具有不用的作用。实证分析也证明了不同税种对经济的不同作用,比如,耐尔、布利尼和格默尔(Kneller,Bleaney and Gemmell,1999)研究了22个OECD国家的截面数据,得出结论认为,直接税抑制经济增长,而间接税对经济增长则没有这个作用,生产性的政府支出(比如基建支出)促进经济增长,而非生产性的税收则不然。本文着重研究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间接税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本文运用SVAR方法研究产出对不同税种的冲击的响应。我们的结论表明不同的税种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不一致的。

一、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间接税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理论分析

1、个人所得税的理论分析

根据传统的IS-LM模型,AD-AS模型,所得税率的提高将同时导致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从总需求角度考虑,所得税收入的增加对经济的影响有两种观点。传统的观点认为,税收收入增加(即税率提高)降低消费,导致总需求曲线左移。而根据李嘉图等价原理,政府通过发行债券的债务融资只不过是推迟的税负[1],理性的人具有发展的眼光,他们知道今天减税只是把今

[1] (美)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著:《宏观经济学(第七版)》,范家骧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467页~

1

天的税收延期到了将来。如果政府今天减税,并且发国债来弥补减税导致的支出不足,将来必须增加税收来偿还今天的国债和利息。因此消费依赖于实际税后的永久性收入,而不是当前的可支配收入,因此税收收入增加对消费无影响,则其对总需求也没有影响。然而如果税率下降,尽管AD曲线保持不变,税率下降将导致预期的税后工资上升,因此劳动供给增加,推动总供给曲线AS向右移。这样,将导致产出增加,物价水平下降,利率上升。

关于李嘉图等家原理的可靠性,很多经济学家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希特(Seater,1993)[2]认为如下原因可能导致李嘉图等价原理不正确,其中包括有限理性、非利他动机、流动性约束和不确定性等。Kormendi(1983)检验了李嘉图等价原理并且发现,当政府赤字扩大,将来的税收负债上升。然而人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追加的税收能征收上来,这个不确定性导致了储蓄增加,私人消费下降,显然他的结论支持李嘉图等价原理。格雷厄姆(Graham,1995)认为Kormendi(1993)早期的结论对选择政府支出和发行国债并没有足够的说服力。他研究了二战之后的经济,并用劳动收入来代替持久收入。他并没有发现支持李嘉图等价原理的证据。Kormendi和Meguire(1995)认为Graham把总收入分成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是概念上的错误,通过128个样本得出结论认为,格雷厄姆的结论不具有典型性。

2、公司所得税的理论分析

费雪的分离定理表明,给定完美的资本市场,一个公司的产出只是由客观的市场规则确定的,即财富最大化原则,而不是由个人消费确定。根据费雪分离定理,资本市场有一个单一的利率,借入和借出者都按这个利率作出投资和理财的决策。可以进行生产性投资的公司和个人将进行生产,其收益大于或等于市场利率,所以他们将转向资本市场,用发行长期债券的方法来收回短期债券。给定机会集合,每一个公司或个人都会作出相同的生产或投资决策。所以,象费雪(Fisher,1954)说的那样,税收作为金融的一个因素,不会影响经济中的总产出。[1]另一方面,根据新古典投资文献,如乔根森(Jorgenson,1963),乔根森和西伯特(Jorgenson and Siebert,1968),公司所得税率则影响资本成本,从而影响投资。

3、间接税的理论分析

阿特金森(Atkinson)和斯蒂格利茨(Stiglitz,1980)为了研究所得税和间接税对家庭储蓄的影响,提供了一个简单的跨期模型(inter-temporal model)。在模型中,假定一个人的寿命是T 年,获得工资收入为w i,并且消费c i。如果我们假定对工资收入和非工资收入以比例t征收所得税,对消费以比例t*征收间接税,就可以区分出不同的税种对私人储蓄的影响。根据假设一个生活了两期的人,只在第一期获得工资收入,因此只在第一期交所得税,并且他在第二期交纳c2(1+t*)的消费税,因此,如果个人为了将来的税收而现在更加努力工作的话,我们可以预期间接税具有很小的,或某些情况下对储蓄具有正的税收乘数,从而从需求角度看间接税对产出具有负的乘数作用。Kneller,Bleaney和Gemmell(1999)研究了22个OECD国家的截面数据,得出结论认为,直接税抑制经济增长,而间接税对经济增长则没有这个作用。

二、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间接税对产出的动态冲击效应的计量检验

469页。

[2] Seater, J. J.1993, Ricardian Equivalence.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31:2-90.

[1] Copeland, T.E and Weston, J.F., 1983, "Financial Theory and Corporate Policy", Addison-Wesley.

2

3 1.模型及识别方法

首先建立个人所得税、政府支出和产出的三元结构V AR(p)模型(即SV AR(p)模型)[2]:

t p t p t t t X X X BX ε+Γ++Γ+Γ+Γ=--- 22110 (1)

其中变量和参数矩阵为:

??????????=t t i t t Y G T X , ??????????=111323123211312b b b b b b B , ????

??????=Γ3020100b b b , ??????????=t t t t 321εεεε 1Γ、2Γ、…、p Γ分别是3×3系数矩阵,i t T 、t G 和t Y 分别为各种税收、政府支出和产出序列,i=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及间接税(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n 是变量个数(n =3),t 1ε、t 2ε和t 3ε分别是作用在税收、政府支出和产出上的结构式冲击,即结构式残差,t ε是协方差为单位矩阵的白噪声向量,即),0(~n t I VWN ε。

如果B 是可逆的,可将结构式方程转化为简化式方程:

t p p t t t X B X B X B B X μ2122111101-------Γ++Γ+Γ+Γ= , t t B εμ1-= (2)

一般而言,简化式残差t μ是结构式残差t ε的线性组合,是一种复合冲击,比如(2)式中的残差可以看作是三种冲击的线性组合:① 税收和政府支出对产出波动的自动反应(即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而对于税收方程的残差,由于给定了税率和税基,可以把这个成分看成是税收的不可预期的变化。② 政策制定者对产出等变量波动所采取的系统地、相机抉择的政策的冲击,如对于税收方程的残差,可以看成是由于产出的波动导致政策制定者改变税率而产生的冲击。③ 财政政策的随机的相机抉择的冲击。即所谓的结构冲击,它和简化式残差不同,它们互不相关且与其他的冲击不相关。

对于n 元p 阶SV AR 模型,需要对结构式施加()21-n n 个限制条件才能识别出结构冲击[1]。而对于本文的模型来说,由于模型中包含3个内生变量,则32/)1(=-n n ,因此需要对模型施加3个约束条件,才能识别出结构冲击。

本文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运行的实际状况作如出如下的三个假设:① 实际GDP 影响当期的税收收入,但不会影响政府支出,即B 矩阵中023=b 。② 税收冲击可能对政府支出有影响,但税收不依赖于同期的政府支出,即B 矩阵中012=b 。③ 第三个假设是关于税收的实际产出弹性假设,本文通过回归模型得出在1994:1~2004:2期间平均的各种税收的产出弹性分别为3.5(个人所得税),0.6(企业所得税),1.63(增值税),0.95(消费税),1.45(营业税)[2],即当研究个人所得税时,13b = -3.5,而相应地研究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及营业税时,13b 则分别为-0.6、

[2](美)詹姆斯 D.汉密尔顿著,刘明志译,《时间序列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387页~402页。

[1] 刘金全:《现代宏观经济冲击理论》,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163-167。

[2] 文中的弹性是采用简单的回归测算的各种税收相对于产出的弹性,运用如下的回归方程估计得到我国在1994年1季度~2004年2季度期间的平均的产出弹性为3.5(个人所得税),0.6(企业所得税),1.63(增值税),0.95(消费税),1.45(营业税)(模型中存在序

列相关性通过添加AR 项得以修正)。t t i t Y b a T ε++=??,方程参数均在1%或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其中,i t T ,t

Y 分别为剔除了价格因素并取了对数的各种税收(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及营业税)和产出的季度时间序列,时间区间为1994:1~2004:2,t ε为残差项。

4

-1.63、-0.95、-1.45。

2.模型的数据、平稳性检验及模型的稳定性检验

文中各指标t Y 、i t T 和t G 分别为经过X-11季节调整,并且用CPI 进行平减得到实际值,去除了通货膨胀因素并且取了对数的GDP 、各种税收收入和政府支出的季度数据,时间区间均为1990:1~2004:2[1]。本文分别应用ADF(Augmented Dickey-Fuller)和PP(Phillips-Perron) 方法对各序列及其一阶差分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发现各指标均为一阶差分平稳的,因此需要对模型包含的变量进行协整检验,本文采用Johanson 协整检验来检验各个模型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其结果显示在1%或5%的显著性水平下每个模型至少存在一个协整方程,说明模型中各内生变量之间具有协整关系。被估计的各个V AR 模型所有根的模小于1并且位于单位圆内, 因此所有模型都是稳定的。

3.政策效应的脉冲响应分析

首先对未施加限制性条件的V AR 进行估计,根据Akaike 准则(AIC )和Schwarz 准则(SC )判断V AR 的滞后阶数为2。在获得模型简化式估计的基础上,通过施加假设条件就可以计算VAR 模型中的经济变量对经济冲击的脉冲响应函数。在V AR 模型中,一次冲击对第i 个变量的冲击不仅直接影响第i 个变量,并且通过V AR 模型的动态(滞后)结构传导给所有的其它内生变量。在SV AR 模型中,脉冲响应函数描绘了在一个扰动项上加上一次性的(one-time shock)冲击,对于内生变量的当前值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响。例如,首先考虑产出对于税收的单位冲击的反应函数,对于V AR 模型而言,脉冲响应函数为t s t X 1μ??+,而对于SV AR 模型,其脉冲响应函数为t s t X 1ε??+,其中,s 是冲击作用的时间滞后间隔。本文选取滞后长度为10个季度,通过具体计算可以得到产出对税收冲击的响应轨迹。文中利用蒙特卡罗(Monte Carlo )随机模拟方法来计算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动态响应,计算冲击响应矩阵中每个元素所采用的重复1000次。图1-5分别给出了基于SV AR 模型的产出的脉冲响应轨迹。图中横坐标表示冲击发生后的时间间隔(季度),纵坐标表示产出对税收冲击的反应程度(百分数)。下面分别分析产出对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各种间接税冲击的响应。

(1)对个人所得税冲击的响应

首先考察个人所得税对产出的冲击影响,其中的

冲击为一单位的标准残差。从图1中可以看出,个人

所得税对产出的冲击是负向的,并且在第10个季度冲

击的作用消失。即个人所得税的增加在短期不利于经

济增长,此结论符合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同时本文的

结论也说明了李嘉图等价原理在我国是不成立的。

根据传统的IS-LM 模型,AD-AS 模型,所得税率

的提高将同时导致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移动。统的观点认为,总需求的角度考虑,税收收入增加(即

[1] 本文所采用数据来源为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和国家统计局《经济景气统计月报》。时间期间为1994年1季度~2004年2季度。所采用数据均做了季节调整,以下不再说明。

5

税率提高)降低消费,导致总需求曲线左移。同时从供给的角度来看,税率上升将导致预期的税后工资下降,因此劳动供给降低,推动总供给曲线AS 向左移。这样,将导致产出降低。关于个人所得税对产出影响的途径,本文在第三部分将作进一步阐述。

(2)对公司所得税冲击的响应

从图2中可以看出,企业所得税对产出的冲击是正向的,并且在第4个季度的时候减小到零,第4个季度后又逐渐增大。根据根据费雪分离定理,企业所得税不会影响总产出,而根据新古典投资文献,公司所得税率提高则资本成本上升,从而投资下降,从而降低总产出。本文得出的结论和两种理论不符,本文在第三部分将作进一步阐述。

(3)对间接税冲击的响应

根据阿特金森(Atkinson )和斯蒂格利茨(Stiglitz ,1980)的分析,的话,我们可以预期间接税具有很小的,或某些情况下正的税

收乘数。而根据Kneller ,Bleaney 和Gemmell (1999)对22个OECD 国家的研究结果,非扭曲性税收不会降低产出。

而我们的结论发现,不同的间接税对产出具有不同的影响。从图3中可以看出,增值税对产出的冲击较小,且在正负之间波动,在前4个季度是较小的正向冲击,在第4个季度以后转成相对较大的负向冲击,第9个季度以后又变成正向冲击,因此在短期内,增值税对产出的累积影响是较小的负向冲击。从图4中可以看出,消费税对产出的冲击在前3.5个季度是正向的,之后是负向冲击,并且在第6个季度达到负向冲击的最大值,然后负向冲击在第9个季度减小到0,可以看出,消费税对产出的累积影响是较小的负向冲击。在图5中,营业税对产出的冲击是正向的,并且在第3个季度达到最大值之后,保持在这个水平上。综上可见,降低增值税、消费税税率而提高营业税税率将提高总的产出水平。

三、各种税收对产出影响途径的计量分析

1、个人所得税

6

图6 SVAR 模型中消费对 个人所得税冲击的响应

根据传统的IS-LM 模型,AD-AS 模型,所得税率的提高将同时导致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移动。传统的观点认为,总需求的角度考虑,税收收入增加(即税率提高)降低消费,导致总需求曲线左移。同时从供给的角度来看,税率上升将导致预期的税后工资下降,因此劳动供给降低,推动总供给曲线AS 向左移。这样,将导致产出降低。下面分别从总需求的角度考虑个人所得税对私人消费的影响和从总供给的角度考虑个人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1)个人所得税对私人消费的影响

为了考虑个人所得税对私人消费的影响,本文建立四元的SV AR 模型为考察在我国税收和政府支出对私人消费的作用方向,本文建立了四个变量:包括税收、政府支出、产出和私人消费在内的四元结构V AR(2)模型(即SV AR(2)模型):

t p t p t t t X X X BX ε+Γ++Γ+Γ+Γ=--- 22110 (3)

其中变量和参数矩阵为:

????????????=t t t t t COM Y G T X , ????????????=1111434241343231242321141312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 ????????????=Γ403020100b b b b , ?????

???????=t t t t t 4321εεεεε 1Γ、2Γ、…、p Γ分别是3×3阶系数矩阵,t T 、t G 、t Y 和t COM 分别为税收、政府支出、产出和私人消费序列,t 1ε、t 2ε 、t 3ε和t 4ε分别是作用在税收、政府支出、产出和私人消费上的结构式冲击,t ε是协方差为单位矩阵的白噪声向量,即),0(~n t I VWN ε。模型数据处理同前。

由于模型中包含4个内生变量,则62/)1(=-n n ,因此需要对SV AR 模型施加6个约束条件,才能识别出结构冲击。除了在前文中三元的SV AR 模型中所作的假设外,还需做三个假设:(1)私人消费不会影响当期的个人所得税税收收入,即B 矩阵中014=b 。(2)私人消费不会影响当期的政府支出,即B 矩阵中024=b 。(3)政府支出冲击可能对税收有影响,但政府支出不依赖于同期的税收,即B 矩阵中021=b 。

模型中各指标个人所得税、政府支出、产出和私人消费均为经过X-12季节调整,并且用CPI 进行平减得到实际值,去除了通货膨胀因素并且取了对数

的季度数据,时间区间均为1990:1~2004:2。经检验,模型

中各内生变量之间具有协整关系。首先对未施加限制性条

件的VAR 进行估计,根据Akaike 准则(AIC )和Schwarz 准

则(SC )判断VAR 的滞后阶数为2。

在获得模型简化式估计的基础上,通过施加假设条件

可以计算出SV AR 模型中的私人消费对个人所得税收结构

冲击的动态反映,具体结果见图6。

从图6中可以看出,个人所得税在前3个季度对消费 几乎没有影响,从第4个季度开始,个人所得税对私人消费具有负向冲击,并逐渐增大,在第6、7季度之间达到最大后逐渐减小。也就是说提高所得税税率在第3个季度后将降低私人消费。此结论证实了税收收入增加(即税率提高)降低消费,因而总需求曲线左移。下面研究个人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2)个人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国外对劳动供给弹性的研究有很多,得出的结论虽然各不相同,但大多数研究都表明:当工资改变时,全职工人并不怎么改变他们的劳动时间。有证据表明,经济中的劳动供给曲线总体上接近于垂直状态。[1]

下面计算我国的劳动供给弹性。由于我国没有劳动供给的时间序列数据,本文采用从业人数表示我国的劳动供给(年初和年末从业人数的平均数),劳动工资采用工资总额或采用收入法GDP 中的劳动者报酬和劳动税收之和,其中,劳动报酬1990年前以向书坚(2000)估计的劳动收入代替。

t t t t LR L ηαα++=)log(log 10 (4)

(15.31)(0.85)

1.88..9

2.02==W D R

其中,L t 为劳动供给[1],LR t 为劳动工资,CPI t 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t η为残差。方程中用AR 项调节残差的序列相关性。从估计结果看,1α的估计值为0.12(或0.124)且非常不显著,因而可以认为,劳动工资的变动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不显著,即我国的劳动供给曲线总体上接近于垂直状态。也就是说,对工资征税对我国的劳动供给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此结论说明税率上升虽然导致预期的税后工资下降,但是劳动供给并没有降低,总供给曲线AS 向不变。

从以上得到的结论来看,税收收入增加(即税率提高)降低消费,因而总需求曲线左移。税率上升虽然导致预期的税后工资下降,但是劳动供给并没有降低,总供给曲线AS 向不变。因此导致总的产出降低。

2、企业所得税

由上文的结论可以看出,企业所得税对产出的冲击是较小的正向正向冲击,即增加企业所得税将导致产出增加。这个结论和费雪分离定理以及新古典投资理论都不相符。为什么在我国会出现这个结论呢?下面本文从所得税对投资的影响来寻求

答案。

为研究企业所得税对投资的冲击,本文建立如下的两

个SVAR 模型,(1)企业所得税、政府支出、产出和投资;

(2)企业所得税、政府支出、产出和外商直接投资。模

型的具体形式及其假设条件类似于(3)式,只是把个人

所得税换成企业所得税,私人消费分别换成投资和外商直

在获得模型简化式估计的基础上,通过施加假设条件

可以计算出SV AR 模型中的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企业所

得税收结构冲击的动态响应,具体结果见图7和图8。

在图7中,企业所得税对投资的冲击市正负相间的,

在前3个季度企业所得税对投资的冲击是正向的,然后在

[1] 「美」阿瑟·奥沙利文,史蒂芬·M 谢菲林:《经济学(下册)》[1] 本文年度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3》,及中经网a25b3fc2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ba 。

3-7季度中转为负的冲击,且正负冲击大小相当,从第7个季度开始又转成正向冲击,总的来看,由于前7个季度的正负冲击大小相当,相互抵消,因此企业所得税对投资的累计影响是较小的正向冲击。也就是说,企业所得税增加将导致投资有较小幅度的上升。是什么导致这个结果呢?我们再来看图8。

在图8中,企业所得税对FDI(外商直接投资,下同)的冲击在1-4季度是负的,之后是较大的正冲击,这说明企业所得税对FDI的累积影响是正向冲击,即降低企业所得税会导致FDI 的增加。此结论说明在我国对FDI的企业所得税优惠对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是有利的。

3、间接税

根据阿特金森和斯蒂格利茨((Atkinson and Stiglitz,1980)的分析,如果个人为了将来的税收而现在更加努力工作的话,我们可以预期间接税对储蓄具有很小的,或某些情况下正的税收乘数。而根据Kneller,Bleaney和Gemmell(1999)对22个OECD国家的研究结果,非扭曲性税收(间接税)不会降低产出。而由前文运用SVAR模型,对我国的数据的计量分析得到的结论是:降低增值税、消费税税率而提高营业税税率将提高总的产出水平。由于间接税是对消费征税,下面本文主要考虑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对消费的影响。

为研究间接税对消费的冲击,本文建立如下的三个SVAR模型,(1)增值税、政府支出、产出和私人消费;(2)消费税、政府支出、产出和私人消费;(3)消费税、政府支出、产出和私人消费。模型的具体形式及其假设条件类似于(3)式,只是把个人所得税分别换成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由于篇幅的关系,在此不再对这三个模型详细说明。

从图9和图10中可以看出,增值税和消费税对私人消费都具有较小的负向冲击,即降低增值税和消费税率将导致私人消费增加,从而总的产出增加,也就是说,增值税和消费税具有较小的正的税收乘数,此结论和阿特金森和斯蒂格利茨((Atkinson and Stiglitz,1980)的分析一致。在图11中,营业税对私人消费具有较小的正向冲击,即降低营业税将导致私人消费降低,从而总的产出降低。

四、实证分析的结论及其政策含义

本文的目的是刻画产出对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各种间接税(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反应。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在估计无约束向量自回归模型后,施加识别条件对税收冲击进行识别并得到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然后对税收政策冲击进行冲击响应分析。实证研究表明,各种税收对产出的冲击作用不同:(1)个人所得税对队通过降低私人消费,并对劳动供给无影响从

8

而对产出具有负向冲击,同时说明李嘉图等价原理在我国不成立;(2)企业所得税通过促进外商直接投资从而使得总投资有较小幅度的增加,对产出具有较小的正向冲击;(3)间接税对产出的冲击都比较小,其中增值税和消费税对私人消费具有较小的负向冲击,因而对产出具有很小的负向冲击。而营业税则通过对促进私人消费的增加,从而对产出具有较小的正向冲击。这些分析可以为决策部门今后制定更加有效的税收政策提供一定的定性和定量的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1] 刘金全:《现代宏观经济冲击理论》,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55-56。

[2] 李晓芳,高铁梅,梁云芳:税收和政府支出政策对产出动态冲击效应的计量分析,《财贸经济》,2005 年第2 期。

[3] 孙华妤,马跃:中国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的关系,《经济研究》,2003年第7期。

[4] 周英章,蒋振声:货币渠道、信用渠道与货币政策有效性,《金融研究》,2002年第9期。

[5]刘斌:货币政策冲击的识别及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金融研究》,2001年第7期。

[6] 陈飞,赵昕东,高铁梅: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变量效应的实证分析,《金融研究》,2002年第10期。

[7] Bas van Aarle a,b,Harry Garretsen c,?,Niko Gobbin d,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y transmission in the Euro-area:evidence from

a structural VAR analysis,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55 (2003) 609–638.

[8] Blanchard,Olivier J. and R. Perotti,1999,An empir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dynamic effects of changes in government spending and taxes on output. NBER working Paper,#7269.

[9] Bruneau,C. and de Bandt,O. (1999): Fiscal Policy in the Transition to Monetary Union : a Structural VAR Model,Notes d’études et de recherché,Banque du France,No. 60. Catherine.

[10] Bruneau ,Olivier De Bandt *,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y in the transition to EMU: what do SVAR models tell us?,Economic Modelling 20 (2003) 959–985.

[11] Kenneth N. Kuttner and Adam S Posen,Fiscal Policy Effectiveness in Japan,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es 16,536–558 (2002)

[12] Enrique G.Mendoza,Gian Maria Milesi-Ferretti,Patrick Asea,1997,On the ineffectiveness of tax policy in altering long-run growth: Harberger’s superneutrality conjucture,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66(1997) 99-126

[13] Hamilton,J.D.,1994,Time Series Analysi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4] Philip a25b3fc2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bane,2003,The cyclical behaviour of fiscal policy: evidence from the OECD,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87(2003) 2661-2675.

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g2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