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控工作总结

更新时间:2024-01-08 20:0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控工作总结

马铃薯是我县主要夏收粮经作物,既是粮食又是蔬菜,2012年春种植15万亩,主推品种脱毒马铃薯。近年来,随着马铃薯规模化种植,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已严重影响到马铃薯的产量和商品品质。由于受气候、种植制度、品种抗性等因素的影响,发生的病虫主要有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青枯病、病毒病、二十八星瓢虫、蚜虫等,为确保马铃薯安全生产,减轻病虫害损失,根据省农委荔波县马铃薯晚疫病防治现场会要求和省、市植保植检站工作安排,按照本局和站内年初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要求,在乌罗镇马铃薯高产创建工程示范点上实施500亩病虫害综合防控示范,从而带动全县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控工作的开展。

一、目标要求

病虫测报准确率90%以上,防治效果85%以上,减少农药用量30%以上,病虫害损失5%以下。

二、防治策略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用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实行统一组织、统一技术、统一购药、统一时间、统一防治,提高防治效果。

三、实施结果 (一)示范点防治情况

为了贯彻落实省农委荔波县马铃薯晚疫病防治现场会要求,有效推进全县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控工作的开展,我站在马铃薯种植面积大的乌罗镇高产创建示范点上实施病虫害综合防控示范500亩,示范区内设有对照区(未防治或农民自防田块),每亩安装“黄板”40张诱杀害虫,在绿色防控的基础上,马铃薯生长期间以防治晚疫病为主,兼治其他病虫,3月下旬至5月中旬用68.75%银法利+农抗120+20%甲氰菊酯防治两次,经验收:示范区小麦平均单产165.4公斤,比前三年单产126.5公斤增长30.8%,比对照区平均单产131公斤,亩挽回24.1公斤(0.7缩值),共挽回1.205万公斤,按每公斤2.14元计算,共挽回产值2.58万元。新增投入农药1万元,投产比1:2.58。

调查方法,示范区与对照区药前药后同时调查,分别选好、中、差三种类型田各三块对角线五点取样,计算出病叶率、病情指数及相对防治效果,

表一、小麦条锈病防治效果比较表

示范地点 防前 病指 蓼皋 太平 加权 0.2 0.24 防治区 防后 病指 0.22 0.27 增长 防前 (%) 病指 10 12.5 0.22 0.19 对照区 防后 病指 0.41 0.38 相对 防效 增长 (%) (%) 86.4 88.4 100 87.5 88.13

表二、小麦白粉病防治效果比较表

示范地点 防前 病指 0.5 0.44 防治区 防后 病指 0.76 0.56 增长 防前 (%) 病指 34.2 0.55 27.3 0.33 对照区 防后 病指 1.88 1.15 增长 (%) 241.8 248.5 相对 防效 (%) 85.86 89.01 86.80 蓼皋 太平 加权 综合防治结果:小麦条锈病蓼皋点防治效果为88.4%,太平点防治效果为87.98%,加权平均为88.13%。小麦白粉病蓼皋点防治效果为85.86%,太平点防治效果为89.01%,加权平均为86.80%。病虫害损失和防治效果均达到了目标要求。

(二)、面上病虫发生及防治情况

全县小麦病虫害为偏轻发生,发生面积3.7万亩次,主要病虫有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麦蚜等,防治面积2.5万亩次。防治挽回损失238吨,实际损失173吨,实际损失比去年减少158吨。

(1)、小麦条锈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0.9万亩,防治面积0.7万亩次。3月22日调查,病田率不高,病叶率平均0.1%,最高0.5%;4月25日调查:病叶率加权平均3.7%,最高8.6%(太平乡)。防治挽回损失111吨,实际损失65吨。

(2)、小麦白粉病:偏轻发生,发生面积0.9万亩,防

治面积0.6万亩次,3月22日调查,病叶率平均1.5%,最高5.5%;4月22日调查:病叶率加权平均5.5%,最高16%。防治挽回损失72吨,实际损失43吨。

(3)、小麦赤霉病:轻发生,发生面积0.5万亩,防治面积0.2万亩,据我站3月16—19日调查,稻桩带菌率2—7—20%;4月27日调查,病穗率加权平均0.5%。防治挽回损失11吨,实际损失22吨。

(4)、小麦纹枯病:轻发生,发生面积0.5万亩,防治面积0.3万亩次。据4月22日调查,病株率加权平均1.1%,最高密度3.6%。防治挽回损失11吨,实际损失22吨。

(5)、小麦蚜虫:轻发生,发生面积0.9万亩,防治面积0.7万亩。3月22日调查,百株蚜量30头,最高75头;4月22日调查:百株蚜量加权平均50头,最高100头。防治挽回损失33吨,实际损失21吨

四、主要措施 (一)组织保障措施

1、成立组织机构,加强领导,确保小麦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顺利开展

成立由农牧科技局局长任组长,党组书记任副组长,局班子领导和办公室、农业股、项目股、财务股、植保植检站、农推站、土肥站、种子站、产业办、农经站、检测站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小麦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领导小组,

指导和协调小麦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正常开展,领导小组下设实施组,局分管领导任组长,组织植保植检站认真实施。同时成立由农牧科技局党组书记任组长,农业组组长任副组长,局办公室、农业股、项目股、财务股、科技股、农产品质量监督股负责人为成员的小麦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督查组,对小麦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各方面实施情况进行督查,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和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取得实效。

2、加强培训和宣传,确保小麦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做到有的放矢

在防治适期组织示范点上农户以及面上小麦种植户进行现场培训,教他们识病认虫,掌握防治适期,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提高防治效果;共培训12期、1056人次,发放防治技术资料1620余份,从而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开展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要求做到安全用药,安全防治,施药时要穿防护衣、戴口罩,确保人体安全。

3、充分发挥植保专业合作组织作用,搞好小麦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

在蓼皋、太平县办500亩示范点上由县植保植检站现场培训枇杷村新机手10名和请决基村(原合心村)机防队跨区共同作业开展小麦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实现了亩减少用药30%以上、防治效果85%以上、病虫为害损失在3%以下

的经济指标。

4、重点投入,点面兼顾,促进小麦病虫防控工作全面推进

小麦拔节至抽穗期,在全县小麦种植区对小麦锈病、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麦蚜等病虫害推广连片统一防治,发布病虫情报和防治技术资料,开展现场培训和指导,以蓼皋、太平、大坪、长兴、黄板、木树、迓驾等乡镇为重点,在蓼皋镇决基村、枇杷村和太平营乡老寨村、古丈村按照“统一组织、统一技术、统一购药、统一时间、统一防治”的方法开展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示范500亩,配送农药和机动喷雾机,在县植保植检站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实施连片防治。在示范点和面上投入农药、药械、标志牌、燃油、资料等共计10万元。

(二)技术措施

1、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准确预报,提高防治效果 病虫害预测是正确指导大田防治的基础,为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发展动态,结合历年发生情况,主要监测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定人、定点、定时开展监测,制定防治预案,确保应急需要,组建机防队,联防联治保证大面积防治效果。在定点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面上普查,及时发出植保情报,共发情报两期2期,周报9期,测报准确率100%。

2、推广良种,合理栽培

①选用优质、高产、抗病虫综合能力强的品种, 适宜的品种有:绵麦26、绵麦28、川麦107。

②宽厢宽带、合理密植、适时播种高产栽培

实行拉绳分厢规范化种植,净作4尺开厢种8行,株行距为13.2cm×16.5cm;宽厢宽带8尺开厢,5.5尺宽带中种11行,株行距13.2cm×16.5cm,2.5尺窄带次年种植2行玉米;10月下旬播种。

3、推广药剂拌种技术

采用杀虫剂和杀菌剂混合拌种,应先拌杀虫剂,后拌杀菌剂。常用的杀虫剂有5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重量的0.2%拌种,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常用的杀菌剂有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按干种子重量的0.01%-0.03%(有效成分),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克拌种100千克,可有效预防小麦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

4、春季化防

拔节期至抽穗期主要防治对象:锈病和白粉病,兼防纹枯病、赤霉病、麦蚜。亩用15%三唑酮可湿粉(粉锈宁)60-80克+70%甲基托布津可湿粉剂100克+70%艾美乐3克兑水60千克喷雾防治二次。

五、小结

通过示范,提高了各级党政领导和广大群众开展夏收作物病虫害防治认识,使示范农户掌握了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在当地起到了积极宣传和带头作用。同时通过新农药的选用,不但提高了防治效果,有效控制病害的流行,而且避免了盲目施药,减少了施药次数和农药使用量,保护了自然天敌,减少环境污染,取到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二0一二年六

松桃苗族自治县农牧科技局植保植检站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fy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