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几何》习题答案

更新时间:2023-11-05 23:4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几习题集及参考解答

第一章 仿射几何的基本概念

1、证明线段的中点是仿射不变性,角的平分线不是仿射不变性。

证明:设T为仿射变换,根据平面仿射几何的基本定理,T可使等腰△ABC(AB=AC)与

一般△A'B'C'相对应,设点D为线段BC的中点,则AD⊥BC,且β=γ,T(D)=D' (图1)。∵T保留简比不变, 即(BCD)=(B'C'D')= -1,

∴D'是B'C'的中点。因此线段中点是仿射不变性。 ∵在等腰△ABC中,β=γ。

设T( β)= β',T( γ )= γ', 但一般△A'B'C'中,过A'的中线A'D'并不平分∠A', 即B'与γ'一般不等。 ∴角平分线不是仿射不变性。

在等腰△ABC中,设D是BC的中点,则AD?BC,由于 T(△ABC)= △A'B'C'(一般三角形),D'仍为B'C'的中点。 由于在一般三角形中,中线A'D'并不垂直底边B'C'。得下题 2、两条直线垂直是不是仿射不变性? 答:两直线垂直不是仿射不变性。

3、证明三角形的中线和重心是仿射不变性。

证明:设仿射变换T将△ABC 变为△A'B'C',D、E、F分别是BC、CA,AB边的中点。

由于仿射变换保留简比不变,所以D' =T(D),E'=T(E),F'=T(F)分别是B'C',C'A',A'B' 的中点,因此A'D',B'E',C'F'是△A'B'C'的三条中线(图2)。 设G是△ABC的重心,且G'=T(G)

∵G∈AD,由结合性得G '∈A'D';

?D?3 又∵(AGD)=(A'G'D')即 AD?A?GD?D?1G图(1)BEB?E?3CFC?F?3同理可得:??,??

GEG?E?1GFG?F?1∴G'是△A'B'C'的重心。 4、证明梯形在仿射对应下仍为梯形。

证明:设在仿射对应下梯形ABCD(AB??CD)与四边形A'B'C'D'相对应,

由于仿射对应保持平行性不变,因此 A'B'??C'D',所以A'B'C'D'为梯形。

5、证明两个全等矩形经过仿射变换为两个等积平行四边形。

证明:设T为仿射变换,A1B1C1D1与A2B2C2D2为两个全等矩形,其面积分别以S1=S2。

图2由于T保留平行性,所以:

T(A1B1C1D1)= 平行四边形A'1B'1C'1D'1, 面积记为:S'1

T(A2B2C2D2)= 平行四边形A'2B'2C'2D'2, 面积记为:S'2,

S?KS1且 S'1=K S1,S'2=KS2,?1?? ?1?S1??S2?KS2S2∴ A'1B'1C'1D'1与A'2B'2C'2D'2是等积的平行四边形。

6、经过A(-3,2)和B(6,1)两点的直线被直线X+3y-6=0截于P点,求简比(ABP) 解:设P点的坐标为(x0,yo)

APAP?3?6?2??, 而:x0? ?(ABP)??????(分割比),y0?BPPB1??1???3?6?2?? 且P在直线x+3y-6=0上,?()?3()?6?0 1??1??解得λ=1,即P是AB中点,且(ABP)=-1。

7、证明直线Ax+By+C=0将两点P1(x1,y1)和P2(x2,y2)的联线段分成

Ax?By1?C的比是?1

Ax2?By2?CAP证明 设分点为P(x0,y0),则分割比λ= ,

PBx??x2y??y2?x0?1,y0?1(???1)

1??1?? P(x0,y0)在直线Ax+By+C=0上, x??x2y??y2?A(1)?B(1)?C?0

1??1?? Ax1+By 1+C+λ(Ax2+By2+C)=0

图(3)Ax1?By1?C ????Ax2?By2?C 8、证明一直线上二线段之比是仿射不变量。

证明:若直线a上两线段AB和CD经仿射变换T后与直线a'上的两段

A'B'和C'D'对应图(3)

?

9、证明图形的对称中心是仿射不变性,图形的对称轴和对称平面是不是仿射不变性? 证明:设仿射变换T将中心对称图形F变为图形F',点O是F的对称中心,

A,B为图形F上关于点O对称的任意一对对称点。 设T(O)=O',T(A)=A' T(B)=B'。

∵T(F)=F',由结合性,点A',B'在图形F'上;

ABABBCA?B?B?C?A?B??????, 得证。 CDBCCDB?C?C?D?C?D?由简比不变性,(ABO)= (A'B'O')。

所以F'是中心对称图形,从而图形的对称中心是仿射不变性。

如果点A、B关于直线l(平面π)对称,则线段AB⊥1(AB⊥π)。

但仿射变换不保留角的度量,所以当T(A)=A',T(B)=B', T(1)=1'(T(π)=π')时,线段A'B'不一定垂直线1'(平面π')。

10、在仿射坐标系下,直线方程是一次的。

证明:设在笛氏坐标系下直线方程为: Ax+By+C=0 (1) (x,y)为笛氏坐标,(x',y')为仿射坐标。

x???1x??2y??0笛氏到仿射的变换式为:??y???x??y??120??1?2?0(2)

?1?2?0(3)

x?a1x??a2y??a0 设其逆变换为: ??y?bx??by??b120? 将(3)式代入(1),得

a1b1a2b2 A(a1x'+a2y'+a0)+B (b1x'+b2y'+b0) +C=0, 即:(Aa1+Bb1)x'+(Aa2+Bb2)y'+Aa0+Bb0+C=0,

记为:Ax??By??C?0 是x',y'的一次式。 其中A =Aa1+Bb1, B =Aa2+Bb2, C=Aa0+Bb0+C0

且A,B不全为0,若不然,Aa1+Bb1=0,Aa2+Bb2=0

?

a1b1a2b2?0与a1b1a2b2 ?0矛盾。 11、利用仿射变换式,试求在仿射变换下,三角形的面积是怎样改变的?

(从而明确1.2定理5所指常数的意义)。 解:ΔA1A2A3和ΔA'1A'2A'3的面积分别以S, S'表示,

?x11?S??x22?x3?1y1a11x1?a12y1?a131?1=a11x2?a12y2?a13y22?1y3a11x3?a12y3?a13a21x1?a22y1?a231a21x2?a22y2?a231 a21x3?a22y3?a231?1x22x3x1y11a11y21a12y31a13a21a22a2300?11S?DS??D2S(常数)

这结果与§1.2系2一致,三角形(从而多边形或曲线形)的面积经仿射变换后乘以一个常数k,此地进一步明确了这常数就是仿射变换式的行列式的绝对值,仿射变换式不同,这常数也不同。

12、在等腰梯形中,两底中心,两对角线交点,两腰(所在直线)交点,这四点显

然共线(在对称轴上),试用仿射变换于此图形,得出什么推广了的命题? 解:设E,F,Q,P分别是等腰梯形ABCD下底,上底的中点,对角线交点,要腰

所在直线交点,T为仿射变换,

则梯形ABCD?梯形A'B'C'D',E?E'为B'C'中点, F?F'为A'D' 中点。

∵(BDQ)=(B'D'Q'),(ACQ)=(A'C'Q'),

(BAP)=(B'A'P'),(CDP)=(C'D'P')

TTT图(4)且E,Q,F,P共线,∴由结合性得E',Q',F',P' 四点共线,但直线P'E'已不是对称轴(图4)。由此得出,任意梯形上、下底中点,对角线交点,两腰所在直线交点凡四点共线。

13、求仿射变换

?x??3x?y?4的自对应点和自对应直线;

y??4x?2y解:求自对应点:设x=x', y =y',因此得

?2x?y?4?0

4x?3y?0解得自对应点的坐标为x=-6,y=-8。

求自对应直线,设任意直线l(u,v,w)在所给的变换下的像1' 的方程为:

u'x'+v'y'+w'=0

u' (3x-y+4)+v' (4x-2y) +w' =0,或(3u'+4v')x-(u'+2v')y+4u'+w'=0。 若1为自对应直线,则u=λu',v=λv',w=λw',因此

?3u??4v???u???3???u??4v??0????u??2v???v????u???2???v??0(1) ???4u??w???w??4u???1???w??0 因为u',v',w'不全为零,所以方程组(1)有非零解。

3??故?14?2??0001???0 解得λ1=2,λ2=-1,λ3=1,

4将λ1=2代入方程组(1),得u'= 4, v' =-1,w' =16。

将λ2=-1代入方程组(1),得u'=1, v'=-1,w'=-2。 将λ3=1代入方程组(1),得u'=0, v'=0,w'=1。

就本章内容而言,λ=1时,自对应直线不存在,故所求自对应直线为:

4x-y+16=0和x-y-2=0。

第二章 欧氏平面的拓广

1、证明中心投影一般不保留共线三点的简比。 证:设△SAC为等腰三角形(SA=SC),SB⊥AC, 过A

作一射线平行于SC交SB的延长线于B1, 交SC于C∞(图5),则A,B1,C∞在中心S的投影下分别是A,B,C

ASBB1CC?的像点, ∵(ABC)=

ACAC??2, 而(AB1C∞)= ?1, BCB1C?∴(ABC)≠(AB1C∞), 即中心投影一般不保留共线三点的简比。

2、以下面的坐标表示的直线是怎样的直线?

(1)(1,1-1); (2)(1,-1,0);(3)(0,1,0)。 解 利用点线结合方程:u1x1+u2x2+u3x3=0.

(1) ∵u1=1, u2=1, u3=-1, ∴x1+x2-x3=0,非齐次化为:x+y-1=0. (2) x1-x2=0或x-y=0。(3)x2=0或y=0是x轴的方程。

3、求联接点(1,2,-1)与二直线(2,1,3),(1,-1,0)之交点的直线方程。 解 先求二直线(2,1,3),(1,-1,0)的交点坐标:

x1:x2:x3=

33221::?3:3:?3?1:1:?1 ?10011?11再求两点(1,1,-1),(1,2,-1)的联线的坐标: u1:u2:u3=

1?1?1111::?1:0:1 所求直线方程为:x1+x3=0或x+1=0 2?1?11124、求直线(1,-1,2)与二点(3,4,-1),(5,-3,1)之联线的交点坐标。

解:先求二点(3,4,-1),(5,-3,1)的联线坐标:

u1:u2:u3=

?1?1334::?1:?8:?29

?31155?311?1:?45:31:?7

?8?29?2911?8:?1224再求二直线(1,-1,2),(1,-8,-29)的交点坐标: x1:x2:x3=

所求交点坐标为(45,31,-2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fr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