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及其应用

更新时间:2023-11-14 00:4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农药及其应用》讲义提纲

第一章 农药的基本概念

1.1 农药的定义及分类 一、农药的科学含义 1.广义的农药

指所有在农业上使用的化学品。

2.狭义的农药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药卷》定义农药是指用来防治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病虫草鼠等)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

3.农药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天然植物和无机农药时代 第二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的有机合成农药时代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中后期的昆虫生长发育调节剂和生物农药为主的阶段

第四阶段:绿色农药与基因农药阶段

4.农药存在的问题

(1)药害问题; (2)人畜中毒问题; (3)抗药性问题;

(4)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

二、农药的分类 (一)按用途分类 1.杀虫剂 2.杀菌剂 3.杀螨剂 4.杀线虫剂 5.除草剂 6.杀鼠剂

7.植物生长调节剂 8.农药助剂

(二)按原料的来源及成分分类 1.植物源农药

指以野生植物或栽培植物为原料,经过加工而制成的农药。如除虫菊素、鱼藤酮、烟碱、大蒜素等。

2.微生物源农药

指利用能控制有害生物危害的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等)或其代谢产物制成

1

的农药。如Bt、白僵菌、绿僵菌、链霉素、井岗霉素等。

3.动物源农药

指源于动物(主要是节肢动物)的天然活性物质加工制成的农药。例如昆虫内源激素(蜕皮激素、保幼激素等)、昆虫信息素、沙蚕毒素等。

4.无机农药(矿物性农药)

指主要由天然矿物原料加工制成的农药。例如石灰、硫磺、砷酸钙等。

5.有机农药

指有效成分主要是有机化合物的一类农药。 (1)天然有机农药

指直接利用天然有机物加工而成的农药。例如矿物油、植物油乳剂、松脂合剂等。 (2)有机合成农药

指利用化学合成的方法人工加工而成的农药。

1.2 农药的毒力与药效 一、毒力与药效的含义 1.毒力

严格地讲,毒力是指药剂本身对不同生物直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

2.药效

药效是药剂本身和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是指在实际使用时除药剂本身对生物体的作用外,还包括其它多种条件对药剂发挥毒力的影响。

二、农药毒力的测定

所谓生物测定就是利用生物体或其离体组织、细胞对某些化合物的反应,作为评价生物活性的量度,运用特定的实验设计,以生物统计为工具,测定供试对象在一定条件下的效应。

(一)毒力的表示单位 1.死亡率及校正死亡率

死亡率是指用药剂处理后,在一个种群中杀死个体的数量占群体中的百分数,计算公式为

X?Y死亡个体数死亡率(%)=?100 校正死亡率(%)=X?100供试总虫数

?X=对照组的生存率,?Y=处理组的生存率2.致死中量(LD50)或致死中浓度(LC50)

用以杀死种群50%的个体所需要的剂量,称为致死中量;若用浓度为单位,即为

致死中浓度。

3.有效中量(ED50)或有效中浓度(EC50)

这是杀菌剂的表示单位,是指抑制50%病菌的孢子萌发所需要的剂量或有效浓度。

4.忍受极限中浓度(TLm)

这是测定农药对鱼毒性时常用的单位,指在一定条件下,一种农药与某种鱼接触一定的时间(如24h、48h、96h)杀死50%所需要的浓度,一般用ppm表示。

5.相对毒力指数(T)

2

每次试验时均设标准药剂处理,求出各次试验中各种药剂与标准药剂的比数,然后进行比较,该比数就是相对毒力指数。

TA?A?100B?TA=A的相对毒力指数;????A=待测药剂的LD50?或LC50?或ED50?或EC50???B?标准药剂的LD?或LC?或ED?或EC??50505050??

(二)常用毒力生物测定方法

1.杀虫剂的毒力测定方法

(1)胃毒作用的试验方法 ①叶片夹毒法;②液滴饲喂法 (2)触杀作用的试验方法

①喷粉法或喷雾法;②点滴法; ③药膜法;④浸渍法; (3)内吸作用的试验方法 (4)熏蒸作用的试验方法

2.杀菌剂的毒力测定方法

(1)孢子萌发法 (2)抑菌圈法

(3)生长速率测定法

3.除草剂的生物测定法

(1)种子萌发试验 (2)植株测定

(3)生理效应测定

(三)试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三、药效与防效的计算

(一)药效的表示单位 1.杀虫剂的防效指标

?TaCb?(1)防效=?1????100%?TbCa?防治前活虫数-防治后活虫数)=?100 体量?(2)虫口减退率(%?Ta?处理区防治后存活个数防治前活虫数??体量??Tb?处理区防治前存活个数??体量??Ca?对照区防治后存活个数?Cb=对照区防治前存?活个体数量??2.杀菌剂的防效指标

(1)发病率

指发病的植株(或叶、杆、果)数占总调查数的百分率。用发病率可以表示作物病害的程度及范围,其计算公式为

病苗(株、杆、叶)数发病率(%)=?100

检查总苗(株、杆、叶)数3

2.杀菌剂的防效指标

(2)病情指数(感病指数)

指作物染病部位(如叶、茎、穗、果等)上病害为害程度。计算公式为

??该病级数??病级叶数感病指数(%)=?100

检查总叶数?最高病级值(3)相对防治效果(%)

对照区感病指数?处理区感病指数相对防治效果(%)=?100

对照区感病指数(4)绝对防治效果(%)

对照区病指增长值-处理区病指增长值绝对防治效果(%)=?100

对照区病指增长值病指增长值=施药后感病指数-施药前感病指数(二)田间药效试验的原理和方法 (三)测定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四、影响药效的主要因素 (一)与药剂有关的因子

药剂的不同化学成分、理化性质、作用机制及使用时根据不同防治对象所需的浓度或剂量,都会对药效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与环境有关的因子

主要包括温度、湿度、雨水、光以及土壤性质等。

(三)与防治对象有关的因子 1.生物种群的特性

2.生物种群的个体发育阶段或生理状态 1.3 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 一、农药对作物的药害 (一)药害发生的基本情况

1.急性药害是在施药后几小时至数日内显著出现的异常现象,常在叶面、果面和嫩茎上产生斑点、褪绿、变黄、凋萎、枯焦、落叶、落果、全株死亡等病害征象。

2.慢性药害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表现出药害征象,例如光合作用减弱、植株矮化、畸形、延迟开花结实、果实变小、子粒不饱满、色泽差、风味变坏等征象。

(二)植物病害与药害的区别

4

分布 受害部位 (以叶片为例) 受害形状 病征 后期变化 药害 成块、片、段分布或在地头较易出现 上部分比下部分轻 下垂部分及边缘重 不规则、无环晕、不扩展 无 不发展 病害 零星、以点分布,并且有发病中心 下部分比上部分轻 内部与边缘差别不明显 有一定的形状、有时有环晕、能扩展 有 发展 (三)影响药害的因素

侵入植物体的农药能否让植物产生药害,要由许多因素来决定,主要是药剂、植物与环境三者之间相互的影响。

1.与药剂有关的因子 2.与植物有关的因子 3.与环境条件有关的因子

(四)控制药害发生的基本措施

1.充分了解农药的性质,根据不同植物种类及生长期,选用适当的农药品种及安全有效的剂量或浓度。

2.提高施药技术水平,药剂喷洒的应均匀。 3.按照农药混用原则混合农药。 4.加强农药管理、宣传科学用药。

5.根据天气条件施药,一般气温超过30℃、空气湿度超过50%、风速超过5m/s、中午烈日或浓露及雨天均不宜施药。 二、农药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刺激作用 1.4 农药的毒性

习惯上将农药对高等动物的毒害作用称为毒性。

农药侵入高等动物的途径,可以通过呼吸道、皮肤、消化道进入人体。

一、急性中毒

所谓急性中毒就是指动物与药剂一次给予一定量的接触后,在24-48h内出现的中毒反应。

二、亚急性中毒

亚急性中毒是动物长期连续接触一定剂量农药,一定时间后表现出与急性中毒相类似的中毒反应。

三、慢性中毒

四、农药中毒现象的概况及对策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f4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