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第二学期期末练习(二模)数学(理)试题

更新时间:2024-06-30 04:0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数学 (理科) 2018.5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已知全集U??1,2,3,4,5,6?,集合A??1,2,4?,B??1,3,5?,则(CUA)B?

A. ?1? B. ?3,5? C. ?1,6?D. ?1,3,5,6?

(2)已知复数z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为(1,?1),则

A. z?1是实数B. z?1是纯虚数C. z?i是实数D. z?i是纯虚数

(3)已知xA.

y0,则

1C.cosx()y2

cosy1 x11B.()xy 2D.ln(x+1)

ln(y?1)

(4)若直线x?y?a?0是圆x2?y2?2y?0的一条对称轴,则a的值为

A.1B.?1C.2D.?2

2y2(5)设曲线C是双曲线,则“C的方程为x??1”是“C的渐近线方程为y??2x”的

4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关于函数f(x)=sinx-xcos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f(x)是奇函数 B. 0不是f(x)的极值点 C. f(x)在(???2,2)上有且仅有3个零点 D. f(x)的值域是R

(7)已知某算法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该算法的功能是 A.求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的前2017项的和 B. 求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的前2018项的和 C. 求首项为1,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的前1009项的和 D. 求首项为1,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的前1010项的和 (8)已知集合M??x?N*1?x?15?,集合A1,A2,A3 满足

①每个集合都恰有5个元素 ②A1A2A3?M

集合Ai中元素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称为集合Ai的特征数,记为Xi(i?1,2,3),则X1?X2+X3的值不可能为 A.37B.39C.48D.57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110分)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极坐标系中,点(2,)到直线?cos??1的距离为 .

22(10)在(x?)5的二项展开式中,x3的系数为 . x?(11)已知平面向量a,且满足a=2,b=1,则ab? ,a?2b? . b的夹角为,

3(12)在?ABC中,a:b:c?4:5:6,则tanA? .

x2y2(13)能够使得命题“曲线?2?1(a?0)上存在四个点P,Q,R,S满足四边形PQRS是正方形”为

4a真命题的一个实数a的值为 .

(14)如图,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C11D1中,

M是棱AA1的中点,点P在侧面ABB1A1内,若D1P垂

直于CM,则?PBC的面积的最小值为 .

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5)(本小题13分)

??如图,已知函数f(x)?Asinx(?x??)(A0,?0,?)在一个周期内的图像经过B(,0),

262?5?C(,0),D(,2)三点 312(Ⅰ)写A,?,?出的值; (Ⅱ)若??(5?2?,),且f(?)?1,求cos2?的值. 123

(16)(本小题13分)

某中学为了解高二年级中华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的整体情况,从高二年级随机抽取10名学生进行了两轮测试,并把两轮测试成绩的平均分作为该名学生的考核成绩.记录的数据如下: 123号 4号 5号 6号 78号 9号 10号 号 号 号 第一轮测试成96 89 88 88 92 90 87 90 92 90 绩 第二轮测试成90 90 90 88 88 87 96 92 89 92 绩 (Ⅰ)从该校高二年级随机选取一名学生,试估计这名学生考核成绩大于90 分的概率;

(Ⅱ)从考核成绩大于90分的学生中再随机抽取两名同学,求这两名同学两轮测试成绩均大于等于90分的概率;

(Ⅲ)记抽取的10名学生第一轮测试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x1,s12,考核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

22为x2,s2,试比较x1与x2, s12与s2的大小.(只需写出结论)

(17)(本小题14分)

D,E分别是AC,B1C1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C?BC?AB1?2,AB1?平面ABC,AC1?AC,的中点

(Ⅰ)证明:AC?B1C1; (Ⅱ)证明:DE//平面AA1B1B;

(Ⅲ)求DE与平面BBC11C所成角的正弦值.

(18)(本小题14分)

x2已知椭圆C:?y2?1,F为右焦点,圆O:x2?y2?1,P为椭圆C上一点,且P位于第一象限,过

4点P作PT与圆O相切于点T,使得点F,T在OP的两侧. (Ⅰ)求椭圆C的焦距及离心率; (Ⅱ)求四边形OFPT面积的最大值.

(19)(本小题13分) 已知函数f(x)?eax?ax?3(a?0) (Ⅰ)求f(x)的极值; (Ⅱ)当a110时,设g(x)=eax?ax2?3x,求证:曲线y?g(x)存在两条斜率为?1且不重合的切线.

a2

(20)(本小题13分)

如果数列?an?满足“对任意正整数i,j,i?j,都存在正整数k,使得ak?aiaj”,则称数列?an?具有“性质P”.已知数列?an?是无穷项的等差数列,公差为d

(Ⅰ)若a1=2,公差d=3,判断数列?an?是否具有“性质P”,并说明理由; (Ⅱ)若数列?an?具有“性质P”,求证:a1?0且d?0;

(Ⅲ)若数列?an?具有“性质P”,且存在正整数k,使得ak?2018,这样的数列共有多少个?并说明理由.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数学(理科)

1 B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1

(10)10 (12)

2 C 3 D 4 B 5 A 2018.5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6 C 7 C 8 A

(11)1;23

7 3(13)答案不唯一,a?0或a?4的任意实数 (14)

25 5注:第11题第一空3分,第二空2分。

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5)(本小题13分) 解:(Ⅰ)A?2,??2,????3. ················· 6分

(Ⅱ)由(Ⅰ)得,f(x)?2sin(2x??3?1因为f(?)?1,所以sin(2??)?.

325?2???,),所以2???(,?). 因为??(12332?5所以2????,

367所以2???,

673所以cos2??cos???. ················· 13分

62).

16. (本小题共13分)

解:(Ⅰ)这10名学生的考核成绩(单位:分)分别为:

93,89.5,89,88,90,88.5,91.5,91,90.5,91.

其中大于等于90分的有1号、5号、7号、8号、9号、10号,共6人. 所以样本中学生考核成绩大于等于90分的频率为:

6?0.6, 10从该校高二年级随机选取一名学生,估计这名学生考核成绩大于等于90分的概率为0.6.

………………………………………….4分

(Ⅱ)设事件A:从上述考核成绩大于等于90分的学生中再随机抽取两名同学,这两名同学两轮测试成绩均大于等于90分.

由(Ⅰ)知,上述考核成绩大于等于90分的学生共6人,其中两轮测试成绩均大于等于90分的学生有1号,8号,10号,共3人.

C3231?. ·················· 所以,P(A)?2?9分

C6155(Ⅲ)x1?x2,s1?s2. ····················· 13分 17.(本小题共14分)

解:(Ⅰ)因为AB1⊥平面ABC,AC?平面ABC, 所以AB1?AC.

因为AC1?AC,AB122AC1?A,AB1,AC1?平面AB1C1,

所以AC?平面AB1C1. 因为B1C1?平面AB1C1,

所以AC?B1C1. ······················· 4分 (Ⅱ)取A1B1的中点M,连接MA、ME. 因为E、M分别是B1C1、A1B1的中点,

C 1 E B1 A1 M 1?A1C1. 所以ME∥AC,且ME112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D所以ME∥AD,且ME=AD, 所以四边形ADEM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DE∥AM.

又AM?平面AA 1B1B,DE?平面AA1B1B, 所以DE//平面AA1BB. ······· 9分 (Ⅲ)在三棱柱ABC?A1B1C1中,BC//B1C1,

因为AC?B1C1,所以AC?BC. 在平面ACB1内,过点C作Cz//AB1, 因为,AB1?平面ABC, 所以,Cz?平面ABC.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C-xyz,如图.则

AC11,且AD?1A1C1, 2C B zD A C1EB1A1CDyABxC(0,0,0),B(2,0,0),B1(0,2,2),C1(?2,2,2),D(0,1,0),E(?1,2,2).

DE?(?1,1,2),CB?(2,0,0),CB1?(0,2,2).

设平面BB1C1C的法向量为n?(x,y,z),则

??2x?0?n?CB?0,即?, ?2y?2z?0???n?CB1?0得x?0,令y?1,得z??1,故n?(0,1,?1). 设直线DE与平面BB1C1C所成的角为θ,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f3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