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流市北流镇大燕塘村概况

更新时间:2023-05-15 19:2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燕塘村概况

大燕塘村

大燕塘村位于广西北流市西郊,紧邻北流市城区,原324国道和洛湛铁路贯穿本村,交通便利。全村总面积三平方公里,总共有一千多户,6000多人口,劳动力充足,人口知识文化水平较高。村里通行白话(属粤语方言勾漏片区)和客家话(当地称“市州话”),两种语言使用人口约各占一半。大燕塘村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光照充足,土壤肥沃,平原广布,盛产水稻、甘蔗、蕹菜、鱼等。

中文名称 大燕塘村 邮政编码 737400 外文名称 Dayantang Village 地理位置 广西北流市北流镇 面 积 3平方公里 人 口 6000多人 行政区类别 乡村 方 言 白话、客家话 电话区号 0775 著名景点 厐道塘等 所属地区 广西北流市 下辖地区 冲肚队、田一队、田二队、深塘等

目录

1.区划 2.人口 3.语言 4.交通 5.经济 6.文化 7.教育

区划

大燕塘村下辖十七个村民小组:冲肚队、田一队、田二队、垌心队、老屋队、黄泥破队、向南队、岭尾队、塘排一队、塘排二队、塘足队、冲口队、一队、二队、三合队、五队、六队。

人口

大燕塘村共有户数1000多户,6000多人口,男女比例协调,青壮年人口多,受教育程度较高。主要姓氏有邱、罗、梁、陈、黄、曾、邹、高、庞等。

语言

大燕塘村有白话、客家话(市州话)两种方言,两种语言的使用人口约各占一半,说客家话的人大多会白话。白话近粤音,客家语近韵音。

大燕塘白话特点

1. 古全浊声母今多读不送气清音; 2. 古不送气清音今多读浊内爆音; 3. 精组声母读塞音及边擦音(或齿间音); 4. 声调数目一般有9-10个。

5.平仄不去音,语调低沉,鼻音较重。有粤语的其它方言中罕见的b、d浊声母。 大燕塘白话音系

(一)大燕塘白话有22个声母,包括零声母在内 唇音 p p m f 舌尖音 t t n 舌叶音 ts ts s 舌面前音

牙喉音 k k h 舌根圆唇音 k kw w 半元音&零声母 ø j 声母说明:

(1) [ts ts s]在细音前音色接近[t t ]。 (2) [ ]是舌面前浊鼻音,实际音值在[ ]和[ ]之间。

(3) [k k ]可以说是[k k ]和w的结合辅音,因为介音[u]只出现在[k w]后,作为一个独立的语音系统,可不必设介音,而增加声母。

(二)大燕塘白话有个53韵母,包括自成音节的[ ]在内: a u i y ai i i ui au u ou iu am m m om im an n n n un in yn

a o e ia ap p p op ip at t t t t ut it yt ak k ek k uk iak

k

韵母说明:

(1) [i u y]以单元音形式出现时为紧元音(部分影母字)及在入声韵 中音质为[r ],和[j w]这两个辅音相拼时为松元音。 (2) 单元音[a ]与标准国际音标相比,舌位较为靠后。 (3) [ia iak]主元音的音值介于[a]和[ ]之间。

(三)大燕塘白话共有 9 个单字调。 阴平 354 阴上 24 阴去 41 上阴入 5

下阴入 3

阳平 232 阳上 13 阳去 21 阳 入 2

其中,阴平实际调值是 3554,升和降部分相对比较短;阳平前长后短;下阴入相对上阴和阳入而言比较长,实际调值是 31。阳平字做词头时读如阳去。 另外还有三个与语法语义相关的变调: 高升变调 35

高平变调 55 中平变调 33

大燕塘白话与广州话差别较大,操语双方对话沟通交流困难。大燕塘白话词汇示例: 吃朝 :吃午饭 吃晏:吃午茶 吃夜:吃晚饭 佬:意思不同。

1.表示人。比如日本佬(日本人)北方佬(北方人) 2.表示男人,比如:看看那个佬(看看那个男人。) 咧:了,通常在一句话的最后面。比如:我去玩咧 碌(面、米粉):煮 马:不,比如:马要、马想

马:在最后的,么、吗的意思。比如:去潮流马? 屋脊:家里 行(hang)路:走路 做咩嘢:干什么

饮茶:去茶庄里吃东西,晚上消遣的代名词。 嘢:东西,和粤语的意思相同。

咯:了,北流人说话时的尾音。比如:死咯(糟糕了~) 呦:尾音,比如:去呦(去)

丁:点。比如:快丁行啊!(快点走啊~) 巨:他。

老豆:老爸。

老母:老妈。

大燕塘客家话(“市州话”)

大燕塘客家话有18个声母(包括零声母ø),如下:

声母例字:

大燕塘客家话有66个韵母(含 n m),如下:

大燕塘客家话有六个声调,如下:

交通

大燕塘北流市城区,原324国道和洛湛铁路贯穿本村,交通便利。近几年,在政府以及各届人士的支持下,村里主要交通路线已经硬化,大大方便了村民的出行。

经济

农业:大燕塘村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平原广布,土壤肥沃,因而农业发达,综合性农业区,村里生产水稻、荔枝、龙眼、空心菜、菠菜等。近年来,积极推广高产良种和农业新技术,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机械化和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效益显著增强,正朝着特色农业和农业产业化方向发展。

渔业:村里池塘星罗棋布,盛产标鱼、湾鱼、草鱼、罗非鱼。但由于江河污染,流量下降、滥捕等原因,河鱼种类和产量越来越少。

畜牧业:大燕塘村不少村民都在自家里养有一些猪、鸡、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经济改革,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取销派购,开放自由市场,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出现了饲养专业户。

工业:大燕塘村工厂数量较少,工业基础薄弱,主要由村民着手发展粮食加工(碾

米)、木材加工、农产品加工。近年来,随着东部产业转移和交通设施的完善,不断有

人在村里投资建厂,工业正在起步与迅速发展。

文化

大燕塘村地处祖国南疆,两千多年来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

舞狮文化

舞狮,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狮舞是中国优秀的汉族传统艺术之一,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舞狮历史久远, 《汉书·礼乐志》中记载的“象人”便是舞狮的前身;唐宋诗文中多有对舞狮的生动描写。现存舞狮分为南狮、北狮两大类,在海外华人聚居的地区,每年的春节或重大喜庆, 他们也会在世界各地舞狮庆祝。

地方粤剧(牛嘿戏)

因为北流与粤西毗邻,故广东粤剧在北流较流行,长期以来就形成了如今的地方粤剧,以本地粤语为唱。在村里,牛嘿戏广受中老年群众的欢迎。

宗祠文化

宗祠即是祠堂,是供奉祖先和祭祀场所,是宗族的象征。宗庙制度产生于周代。上古时代,士大夫不敢建宗庙,宗庙为天子专有。宋代朱熹提倡家族祠堂:每个家族建立一个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龛。 祠堂是族权与神权交织中心。祠堂中的主祭---称宗子,管理全族事务称宗长,还有宗正、宗直等职。宗祠体现宗法制家国一体的特征,是凝聚民族团结的场所。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有祖先崇拜传统的民族。在每个家族中,往往都有一个场所来供奉已去世的祖先的神主牌位。所以,旧时的每个家族都会有本家族的祠堂,并给它取一个名号,这个名号就叫“堂号”,目的是让子孙们每提起自家堂号就知道本族的来源,纪念祖先功德。 俗话说,树大分杈。随着生命的传递、繁衍,家族也会不断扩大,扩大的结果是一些家族从祖居地迁居他处,另开基业,形成新的分支和新的宗族,自然也有不少家族远赴重洋,在海外定居,这些新形成的宗族和分支,往往又会建立新的祠堂,来供奉最亲近的祖先。于是,由一个祠堂又衍生新的祠堂来。

宗祠,虽然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产物,在当今则有其新的存在的意义和社会作用。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华人寻根热潮的兴起,许多宗祠被新建和修复,族谱被续修,而海外华人

则不断翻新旧宗祠,联络故众。可以说,今天的宗祠已经没有了“宗族主义”的负面作用,只具有帮助人们寻根问祖、缅怀先祖、激励后人、互相协作的积极意义,是对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中华民族的团结产生巨大的作用。

祠堂都有堂号和堂联。堂号是表明一个家族的出身来历、区分族属支派、延续一种宗族思想及行为规范、鞭策后人奋进向上的标记称号,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祠联又称堂联,是贴在祠堂门柱或家中神龛上祖宗牌位两侧的对联,内容多和姓氏的起源发展、兴旺变迁等等有关。 邱、罗、梁、陈、黄、曾、邹、高、庞

大燕塘村民姓氏宗祠堂号、堂联: 邱——河南堂。河南世泽,渭水家声 罗——豫章堂。宣城世泽,豫章家声。 梁——安定堂。三清世泽,七序家声。 陈——颖川堂。颍川世泽,太丘世泽。 黄——江夏堂。徽流江夏,景焕阳春。 曾——鲁国堂。武城世泽,鲁国家声。 高——渤海堂。常山世泽,边塞家声。 邹——范阳堂。鲁郡为钟灵地,邹屠乃迁善乡。 庞——南阳堂。以望立堂。

由于同一个姓氏可能有不同堂号、堂联,以上堂号、堂联也可能与村里不一样。

打工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珠三角地区迅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大燕塘村民前往当地打工揾银纸。这些打工人士年初出发,年末回来,成为一道风景线。他们的足迹遍布珠三角各大城市:深圳、东莞、广州、佛山、珠海。后生仔十有八九都到过广东打工,他们广泛从事电子、餐饮、服装、运输等各个行业,外出务工收入成为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教育

村里有小学——大燕塘小学一所,学校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还需各届人士支持。近年来,人们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达到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人数比例提高,接受职业教育人数也增加,每年还涌现出若干个大学生。

参考文献

[1] 北流县志编委会.北流县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一版. [2] 徐 荣.广西北流粤方言语法研究[J].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 [3] 刘村汉.广西客家方言研究论文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 [4] 百度百科.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ey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