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ISO22000中的前提方案在商品鸡饲养企业中的应用模式和探讨

更新时间:2023-05-19 09:0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ISO22000中的前提方案在商品鸡饲养企业中的应用模式和

探讨

逯德山 逯放

(吉林检验检疫局 吉林天盛食品有限公司 长春130062)

摘要:本文介绍了前提方案在商品肉鸡饲养中的应用模式和探讨,如何控制禽类屠宰加工企业产品的安全,关键是控制好原料的安全,由于鸡雏、毛鸡和鸡产品的运输以及屠宰场、饲养场的不科学规划,缺乏监测手段和控制措施,鸡病的发生更频繁,商品肉鸡本身携带致病菌,肌体内残留超标,肉鸡生产周期短,疾病对生长的影响更明显。随着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对食物链中任何组织的要求》等标准的正式发布,其中一个优势在于它支持HACCP,它适时的解决了前提方案,而且澄清和定义了前提方案。为禽类屠宰加工企业在商品鸡饲养建立操作性前提方案(PRPs)提供了依据。

本文应用HACCP管理概念,提出了在禽类屠宰行业商品肉鸡的饲养过程中,如何建立操作性前提方案控制商品肉鸡本身携带致病菌、残留超标、疾病的方法,以及怎样建立适宜的措施控制禽肉及其加工食品中危害发生的预案。

关键词:前提方案;操作性前提方案(PRPs);ISO 22000; HACCP;商品肉鸡饲养;控制

随着食品安全管理ISO 22000标准的公布,食品安全管理工具的清单上又增加了一项新的工具。

近几年,从疯牛病的蔓延到大肠杆菌的发作,从转基因食品到苏丹红染料的辩论,对食品安全的忧虑每每都成为轰动新闻。作为每次事件的公众关注中心-食品行业积极的试图找出改善食品安全管理的方法以避免这些事件的发生。

2005年,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参与的全球性公共事件莫过于禽流感疫情。禽流感原本是在禽类动物中传染的疾病,多发在低温季节,治疗难度很大,一旦爆发,会造成家禽的大量死亡,是危害家禽养殖业的最严重疾病之一。如今几乎每个月都有在世界各地新发现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密集报道,禽流感还引起了人员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各国政府必须立即采取措施防范一场世界性禽流感大爆发。于是,一场各国政府与世界卫生组织密切配合的“反禽流感保卫战”持续至今。

2005年上半年,我国青海境内的候鸟群出现禽流感案例,随后内蒙古、安徽、湖南、湖北、辽宁、新疆等地都出现了疫情,并且出现了人感染禽流感死亡的案例。有关部门要求,对禽流感地区的家禽进行大规模扑杀,实行严格的隔离措施,同时实施广泛的疫苗注射等措施,加大了对活禽市场的监管力度,防止禽流感通过市场交易传播,这些做法对于控制和防止了禽流感的扩散起到了一定作用。

禽流感的出现也让人们开始反思现有的禽类养殖模式。禽流感可能使我们的价值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发生进一步改变。事实证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众多国家饲养家禽、家畜的方式相对落后,高密度的禽畜饲养农场比比皆是,在绝大多数农场,动物的生存环境不良。从总体上看,我国养禽业还是以散养为主,养殖户习惯将多种禽类混养,一个禽场里往往饲养着鸡、鸭、鹅等多种禽类。过高密度的禽畜饲养、家禽混养和不良的运输条件使笼舍卫生标准大打折扣,更增加了动物间传染病的快速度大面积传播的可能性。因此,应该积极推进饲养方式的转变,逐步改变一家一户零星散养的传统习惯,引导养殖户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推行集约化、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树立科学养殖观念,推广科学的养殖方式,提高

养禽业的免疫力。

近几年国内发生的几起食品安全危机,如;苏丹红、奶粉碘超标、转基因等都是产品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原料造成的。保证食品安全是要求食品链中每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尤其这种保证要延伸到上游的最初端。没有安全的原料就不会有安全的食品,只是对最终食品安全关注是远远不够的。

在商品肉鸡饲养中推行集约化、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的同时,采用科学的管理模式是至关重要的。ISO22000:2005(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协调了在食品供应链内系统管理安全的要求,并且为全球范围基础上的良好规范提供了独特方案。

ISO22000作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技术标准,只是为目前这个还非常脆弱的食品链提供了一个管理标准,但最终的结果还要食品链中每一个参与者的遵照执行,否则谁能保证你买的食品不是让你享受的,而是让你痛苦的呢?该标准同时融合了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的原则,更加关注对体系有效性的验证,保证了体系不断改进的要求。

ISO22000标准对于“应急准备和响应”进行了规定,要求最高管理者应考虑能够影响组织有关食品安全的潜在紧急情况和事故并表明如何管理,要求组织应识别潜在事故(件)和紧急情况,如火灾、洪水、恐怖活动、人为破坏(如投毒)、能源故障(如停电)、环境污染、食物中毒与食品安全事件、新的危害的出现残留于商业风险的识别,组织应策划应急准备和响应措施,包括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应对程序等。建立对问题产品召回机制。要求确保已被确定为不安全的受影响批次的最终产品在交付后能够及时、安全地召回。要求食品组织建立并保持一个形成文件的程序,在不安全食品批次发生后,能够及时按召回机制启动召回程序。这是现代食品安全管理方式在食品组织新机制的应用。第八系统管理和过程控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原则。建立系统管理和过程控制方法主要体现在其以食品安全目标为导向,对过程的识别和危害分析,通过体系的实施和运行和体系的监视和测量,以实现持续改进的目的。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包括改善产品的安全特性、提高过程有效性和效率所开展的所有活动。通过测量分析现状、建立目标、寻找解决办法、实施解决办法、测量实施结果、直接纳入文件等活动,实施不断的PDCA(计划、实施、检查、改进)循环。

ISO22000作为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组织应确定各种产品和(或)过程种类的使用者和消费者,并应考虑消费群体中的易感人群,识别产品非预期用途和处置,以及可能出现和产品不正确的使用和操作方法。一方面通过事先对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分析,运用风险评估方式,对确认的关键控制点进行有效的管理;另一方面将“应急预案及响应”和“产品召回程序”作为系统失效的后续补救手段,以减少食品安全事件对消费者遭受的不良影响。该标准也要求组织与对可能影响其产品安全的上、下游组织进行有效的沟通,将食品安全保证的概念传递到食品链中的各个环节,通过体系的不断改进,系统性地降低整个食品链的安全风险。

前提方案 prerequisite program (PRP)

在整个食品链(从初级生产直至消费的各环节和操作的顺序,涉及食品及其辅料的生产、加工、分销、贮存和处理。食品链包括食源性动物的饲料生产,和用于生产食品的动物的饲料生产;食品链也包括与食品接触材料的生产或原料的生产。)中为保持卫生环境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和活动,以适合生产、处理和提供安全终产品和人类消费的安全食品;前提方案决定于组织在食品链中的位置及类型,等同术语如: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良好兽医操作规范(GVP)、良好操作规范(GMP)、良好卫生操作规范(GHP)、良好生产操作规范(GPP)、良好分销操作规范(GDP)、良好贸易操作规范(GTP)。

操作性前提方案 operational PRP, operational prerequisite program (0PRP) 为控制食品安全危害(食品中对健康有潜在不良影响的生物、化学或物理的因素或食品所处的条件)在产品或产品加工环境中引入和(或)污染或扩散的可能性,通过危害分析确

定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方案。

GAP

GVP GMP GDP GRP

前提方案在食品链中的的应用方法

一、HACCP前提方案在肉鸡饲养行业中控制危害的方法

近年来,畜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工厂化、集约化养殖逐渐形成,畜禽疫病的种类在增加,新的疾病不断出现,国际上对一些疫病和药残特别重视,致使动物产品的出口受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肉鸡业是畜牧业中最活跃的一部分,肉鸡市场价格波动较大,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肉鸡业率先进入微利时代。由于鸡雏、毛鸡和鸡产品的运输以及屠宰场、饲养场的不科学规划,缺乏监测手段和控制措施,鸡病的发生更频繁,商品肉鸡本身携带致病菌,肌体内残留超标,肉鸡生产周期短,疾病对生长的影响更明显。所以,如何加强饲养管理,控制疫病的发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虽然有些细菌性疾病可用抗菌药物防治,防治的同时不但增加了饲养成本,同时产生了兽药残留,增加了新的危害。而病毒病只有依靠免疫接种来预防。只有具备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才能保证鸡群的健康,从而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免疫只是控制、预防传染病的主要措施,但不是唯一的,还必须在免疫预防的基础上健全生物安全体系,才能最大限度的控制疫病的发生,提高肉鸡饲养效益,推动畜牧业的发展。

肉鸡饲养行业基于HACCP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以体现为良好操作规范(GMP)和良好卫生规范(GHP)的前提方案为基础的,肉鸡饲养环境和饲养过程的潜在危害控制方案和可操作性程序构成了前提方案的主要内容。换言之,在建立饲养场基础设施和维护方案的前提下,对饲养业的特性、饲养的环境和过程进行危害分析,根据其潜在危害的性质分别制订可操作性前提方案和HACCP计划对危害予以控制,从而实现对肉鸡屠宰加工行业食品的安全管理,构成了肉鸡屠宰加工行业HACCP体系建立的主线。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屠宰企业对原料鸡的饲养过程,实施过程控制和体系运作管理,从而实现整个管理体系的实施和持续改进。

(一)基础设施和维护方案

1、建立现代化标准养鸡场,采用全进全出封闭式饲养模式。鸡场采用全部自动上料、上水,自动控温,自动通风,自动消毒。鸡舍内实行空气高温消毒,自动调节空气干湿度。

这种全封闭的饲养模式杜绝了疾病侵袭,降低了药物成本支出,由于肉鸡的药残、疾病、致病菌等得到了有效控制,达到了可接受水平,使出栏肉鸡的品质得到保证,为肉鸡屠宰场和产品加工厂生产出合格的安全食品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某企业有祖代种鸡场4座,共计饲养规模6万套,祖代孵化厂1座,年生产父母代种雏230万套,鉴别鸡雏300万只;父母代种鸡场14座,共计饲养父母代种鸡102.6万套,孵化厂5座,年生产商品鸡雏10200万只。企业有现代化标准养鸡场24座,其中有批出栏64万只商品肉鸡场6座、批出栏32万肉鸡商品肉鸡场10座、批出栏10万肉鸡商品肉鸡场8座。每年商品肉鸡出栏总量可达4500万只。 2、对饲养场舍内环境的控制

通过对饲养场内每栋鸡舍的空气、设备、地面、墙、棚和鸡饮用水进行微生物监测,并制定出相关企业标准。鸡雏进舍前对每个进行微生物监测,致病菌不得检出,细菌总数、大肠杆、葡萄球菌、霉菌不得超出企业规定标准,对经监测细菌超标的栋舍重新进行消毒后在进行监测,符合要求后方可进雏。 (附表1)(附表2)是某企业对5个商品鸡场对水和空气微生物监测情况的报告,从监测情况报告发现,虽然各个商品鸡场都采取同样的清洗消毒程序和措施,达到的效果确不一样B鸡场的舍内空气监测细菌总数合格率只有24%,76%不合格;水监测细菌总数合格率只有71%,29%不合格,按规定重新对B鸡场进行清洗消毒,并进行重新监测。企业必须建立相关的纠偏措施和验证程序。

附表1 某鸡场对水微生物监测情况

附表2 某鸡场对空气微生物监测情况

(二)对饲养场区和进入饲养场区车辆物品人员的管理

1、车辆消毒 车轮消毒池:用水量3吨/次、火碱60kg/次(浓度2%),浑浊就更换(4月初—10月末),冬季用生石灰(北方地区)。

车辆消毒:每台车用40kg、200PPM次氯酸钠进行喷雾消毒液(料车 煤车)。场外车辆原

则上禁止入场,必须进场的车辆如饲料、鸡苗车等,由门卫负责将车身、脚踏板、车底、轮胎彻底喷洗方可进厂。进入场区的车辆司机在大门口下车,经换靴消毒走廊入场区后消毒,进入场区必须换工作服。消毒液每天配制一次。由门卫负责操作和记录。注意消毒剂的保存,防止变质。

2、工作人员和生活通道

通道走廊每天定时用紫外线灯和臭氧发生器进行消毒。进场物品(粮食、蔬菜),凡能在通道走廊内消毒的必须在走廊内指定地点消毒5分钟。进入场区的工作人员通过消毒池工作人员后(水量120kg/次 用季胺盐类消毒药,按说明配比),在通道走廊内指定地点用季胺盐类喷雾消毒后进入场区。

鸡场谢绝一切参观。领导及专家检查指导工作,应汇报企业批准,然后按规定消毒程序消毒后方可入场。所有探亲人员,须经场长批准后方可入场,严禁进入生产区。建立严格的请假休假制度。饲养人员严禁串舍,饲养工具及设备专舍专用,如必须在舍内使用的工具,须经严格的消毒后方可入舍。

门卫周围每天喷雾消毒一次,消毒液同消毒车一致(4月初—10月末),门卫室内每周用多功能消毒剂熏蒸一次,1瓶可熏蒸150立方米。

3、更衣室淋浴室洗衣房:

设置和人员相适应的更衣室和淋浴室,每天用臭氧发生器定时进行消毒。从更衣室进入生产区的工作人员再做一次鞋靴消毒,消毒药每天更换一次,药液量保持12公斤。工作人员的工作服每天清洗消毒一次。

4、场区消毒: 场区道路消毒:每批鸡用3%浓度火碱1kg/平方米进行消毒。进鸡前消1次,以后第(2、4、5、6)周各一次(4月初—10月末)。生产区内除路面以外,其他地方1次/批鸡,用3%火碱1kg/平方米。在使用水帘的季节,1次/周,用季胺盐类对水箱进行消毒。 (三)建立饲养流程

1、商品肉鸡的出栏

及时沟通出栏的准确时间,并根据出栏时间计算料量,防止剩料过多。准备好出栏时使用的“三证”(检疫证、消毒证要按照规定进行领用并交回存根),施封锁,铅封钳,检疫员和兽医章,鸡舍出栏登记表,出入车辆登记表。出栏前一天上午,与排程沟通,确定出栏的车数及准确时间,并与抓鸡队联系,确保抓鸡的速度。作好出栏前鸡舍的准备工作,将料箱及料线管内的饲料全部打空,料盘内尽量少剩料,并倒出移至其他鸡舍,提起料线,水线,拧下节能灯,换上白炽灯泡 。抓鸡时要求抓鸡位置黑暗,防止鸡炸群及扎堆,要组织好每栋抓鸡的车数,尽量不合车。出栏时饲养员做好鸡数的清点工作。

2、禽舍清粪

毛鸡出栏后3日内完成清粪工作,清粪要求按标准和有关规定执行。鸡舍的清粪和冲洗—清粪必须干净;冲洗要求彻底,无污物、污水、粪便、饲料、灰尘、鸡毛和各种遗留杂物,做到物见本色。场区内外必须经常保持清洁,垃圾必须马上处理或烧掉。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穿用的工作服必须每天清洗更换,清洗时先用清水,然后用消毒剂消毒(季胺盐类)再用清水洗。

毛鸡出栏后,垫料地面要求在8日内完成冲洗工作,地板网要求在10日内完成冲洗工作。冲洗要求按标准及有关规定执行。鸡粪运到距场1000米以外且距进场道路300米以外的粪便处理场,进行统一发酵处理,要求每天24小时工作。要求达到鸡舍地面、设备、墙壁、进风口无泥土、垫料,场区内外道路无鸡粪垫料鸡毛等。在清粪结束后4天内完成舍内冲洗工作,要求达到鸡舍地面、设备(水线料线要擦拭干净)、墙壁、进排风口、百叶窗、风机、风扇无泥土、垫料、粪便。

3、禽舍清洗维护消毒

栋舍的消毒,栋舍在冲洗干净后,首先使用3%的火碱水进行地面和墙壁消毒,而后使用季胺盐类消毒药喷雾消毒,进垫料后使用甲醛或二氧化氯消毒一次,在进鸡前由动检中心检测,合格后方可进鸡。如果不合格,再使用二氧化氯消毒一次,直至合格。

每个栋舍设有2个消毒池,每天更换一次,药液为12—15kg/次,分别放到进门处、进栋舍处。消毒药用季胺盐类、戊二醛类消毒药。

工作间地面每天用3%的火碱拖地一次,工作间屋内每周用一瓶多功能消毒剂熏一次。 4、空舍

空舍时间一般为21天,在空舍期内空舍地面用火碱消毒,计量为3%火碱1kg/平方米,墙壁和屋面用甲醛1次/批鸡,0.5公斤/平方米;生活区地面每周做一次火碱消毒,每平方米用药1公斤。食堂、宿舍、库房、餐厅、配电室每周用多功能消毒剂熏蒸一次。

5、舍内设备調试、预温、检查

对鸡舍环境的要求,进鸡后鸡舍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鸡只生长的效果,所以鸡舍环境的调整是整个饲养过程中工作量最大,最繁重的工作,也是饲养过程最难控制的方面,更是最重要的方面。它包括:温度要求及调整,湿度的要求和调整,通风的调整,光照的调整,进风口的调整,如何扩群,怎样调整水、料线等。鸡舍环境是根据鸡只的生理要求而调整的,其技术参数见(附表3)

附表3

鸡舍内温度、湿度、通风和光照参考值

(1)温度的调整

每栋鸡舍一般有6-10个温度探头,温度探头要一致并能够统一调整,一般将探头均匀固定在水线吊线的最低点处,以不接触水线管为准,将温度探头固定在水线吊线上的目的便于对探头的高度进行统一调整,水线的高度要随着鸡雏日龄的增加不断的增加高度,这样能保证温度探头测定的温度更接近鸡体表感受到的温度。

温度的调整按设定温度曲线进行调整,温度曲线要根据鸡生长的日龄、体重等相应的变化由专家研究制定。在现场应以鸡群的状态来观察曲线的温度是否合适,一切以鸡感到舒适为原则,切忌温差过大,防止进风口处温度偏低偏高而造成的鸡只感冒,引发呼吸道病。 预温:在进雏前24小时,将栋舍温度调整到进雏要求温度。 (2)湿度的调整

进雏前24小时调整加湿器,使舍内空气湿度达到50—60%。根据实际的测量湿度值,适当调整加湿器的运行模式。也可以使用湿度探头而调整加湿器的运行模式。根据不同季节,不同的日龄调整加湿器的运行模式,以确保湿度合适。

(3)通风的控制

鸡舍通风的控制要考虑风向、风机效率、通风短路、湿度、空气质量等因素,通风量见(附表3)。负压要求使用最小通风量不能超过0.05,使用大通风量不能超过0.15,尽量做到鸡舍内气流均匀,无死角,温度均匀。保持鸡舍内的空气质量,排除多余的温度,灰尘和有害气体。风机数量按要求设定,做到自动控制。

为了确保鸡舍内的气流尽量均匀,可根据温度和时间进行风机的设定。风机的自动化使用可分为10个级别,每个级别可以设置相同和不同的风机。但正确的方法是逐步递升设置风机的数量。即要求:第一级设一台风机;第二级设两台风机;第三级设三台风机 依次类推。

夏季使用温度设定风机,冬季实行最小通风量,风机独立运行不受温度控制。使用温度设定风机时,首先在一日龄启动温度曲线,风机的自动使用必须在温度曲线启动的状态下才能达到自动状态。相对于风机的10个级别,同时有10个级别的起始和停止的温度值。其起始和停止的温度必须在进鸡前,启动温度曲线的情况下设定。其温度可根据曲线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舍内温度足够时,需要加大通风量时,可以使用手动风机调整并同时使用温控风机。

(4)通风口的调整

进风口的调整原则:一是要达到规定的负压;二是要调整温度分布均匀。要首先使用通风管道,在没有使用通风管道前,决不能使用侧窗口,只有在通风管道使用后,温度分布不均时,才能使用侧窗口调整,使温度尽量均匀。使用侧窗口时,必须先做导流后方可使用,应尽量封闭导流,防止冷风直接吹到鸡身上。进风口不使用时,要封闭严。

(5)进雏

进雏前要对鸡场内的每栋鸡舍进行微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进雏。进雏后要严格执行兽医卫生防疫要求,进入场区的任何人,必须在门卫换鞋间换鞋,经消毒走廊消毒后方可入场。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必须彻底更衣、消毒、淋浴方可入场。工作人员不准无故离开生产区,离开生产区在进入生活区时,必须重新彻底更衣、消毒、淋浴方可进入。工作服编号,专人专用。不准在消毒房和生产区洗涤生产区以外的任何物品。严禁将生产区的工作服穿入生活区。严禁携带与生产无关的物品进入鸡场,凡进入生产区的物品都需经严格消毒,方可进入。严禁将生活区物品带入更衣室,消毒走廊严禁逆行通过。

饲养场大门的消毒池、消毒房,鸡舍门前消毒池内的消毒液,必须按要求配制,保持药液的有效浓度和深度。进入鸡舍的人员,必须经过脚踏消毒盆。消毒液每天更换一次,特殊情况可根据污染程度随时更换。

(1)鸡饮水线的管理

水线的排污管要求在鸡舍墙基础底部通出鸡舍,并每条水线具有独立排污管。水线的高度,1日龄要求乳头的高度与鸡眼平行(4—5小时),以后逐渐提高高度使鸡在饮水时方便合适。雏鸡饮水时,鸡喙与水线管角度为45度角,两周后的角度为75度角。水线的压力:每个乳头流量用量杯测量,流量为日龄加20ml/分钟,最大量是60ml/分钟。主管道水压要求设置2.0公斤/平方厘米压力。GSI水线在加药器后水表压力调整30PSI。(过滤器前后压差不能超过5,如果超过要清洗过滤芯)使用的设备不同要求可能不同。水线每周要排污一次,排污时间在20分钟以上。排污时要将水线摇起。免疫和用药时每次排一次。主干道消防栓每3天排污一次,1-7日主干道每天往地漏里排污半小时。

饲养期水线消毒时必须将水线提高,每周使用季胺盐消毒剂消毒一次。出栏后,使用醋酸原液用1:64浓度打入水线中,浸泡2-3天,把乳头卸下来,然后用油丝绳末端带3个试管刷从加压阀向两侧投过后在高压冲洗干净。乳头进行浸泡消毒后安装好,消毒液要在水线中停留7小时以上。消毒结束后,要使用清水冲洗加药器,排气处高度要求高出水线

2cm,并保证排气管直立、清洁,鸡出栏后,清洗加药器、过滤器。

(2)加药器的管理

使用前检查吸管和滤沙器有无杂物堵塞,调配的药物必须溶解在水中无颗粒,把吸药管放入药液中,关闭阀门M1,打开M2和M3。药液通过加药器吸入系统中。加药器档位:将加药器调至1:40档位进行加药(使用的设备不同要求可能不同)。每次加完药后桶要清洗干净,加入清水后让加药器吸入清水工作半小时,清除内部残余药物,然后拆下吸管和滤沙器,用清水清洗和反冲,必要时用清水浸泡供下次使用。

3给药方法

给药前将水线进水阀门关闭进行限水,企业要根据使用药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操作程序,免疫用药按《免疫用药操作程序》进行;预防或治疗用药按《预防或治疗用药操作程序》进行。一般根据日给饮水量按说明书计算加药饮水时间,根据药物说明,如果一次性给药(指单一药物添加),一般是上午3个小时饮完。联合用药分两次给药是将药分成2份,上、下午各三小时饮完。并填写《免疫用药记录表》和《预防或治疗用药记录表》主要内容包括:用药日期、用药目的、药品名称、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有效日期、生产批号、包装类型及规格、单价及费用等。记录表有技术员填写,饲养员和场长签字后本场备案同时报公司一份。用药后将所有包装如数交回公司光照程序按(附表3)要求进行。

4扩群

按冬天、春、秋、夏天不同要求进行扩群, 应随时进行强弱、大小、公母扩群。扩群最好在夜间或早晨进行,并在饮水中加入多维素以防产生应激。

5给料

分别按照1-18、18-20、20-35、35-37、37-45日龄的要求,供给不同要求的饲料。给料的原则:要求鸡只吃料方便,以不浪费饲料为原则。

在自动给料的鸡舍内,由于鸡舍内育雏区域的料盘不能完全满足鸡只的需要,育雏期间加开食盘:所以在育雏期要求增加一定数量的开食盘。开始盘内的饲料要求加满,每4小时加一次饲料(加饲料时不能使开食盘吃空),开食盘的使用时间可以根据鸡群的生长情况而定。当鸡群扩至整个鸡舍后,鸡只能够很容易在料线料盘中采食为原则,8日龄开始撤10日龄撤完开食盘。

料线的使用:要求确保其自动化程度的正常运行,要求终端料盘位置的高度要适宜,不能有高有低,要与整条料线保持平直,终端料盘的压力开关要调整至灵敏状态,以防止其他料盘中的料量不足,料线的高度要求随着鸡只的生长及时提高到鸡只合适的高度,以鸡能吃到料盘底饲料为宜。

料量的调整在育雏期,1-4日龄要使料线的料盘尽量装满,料盘要落到地面上,料量调节要求料和料盘一平,5-10日龄要求提起料线高度,18-21日龄料盘保持刚好与地面接触,22日龄以后要求离开地面。进雏时鸡同时饮水开食。

6锅炉房及其设备的管理

煤的验收、堆放,煤灰的堆放煤入场后,当班锅炉工要检查车辆是否卸净,并检查合格后签字,而后由司机到门卫签字后方可认可。要根据场地情况将煤堆放到合理的位置,并堆放整齐。煤灰要求各场定点堆放,并要堆放整洁。及时更换电机轴承,以防止电机烧坏。引风机一批鸡保养一次,烟筒每出栏一批鸡拆开彻底清灰。

7废弃物的处理

病死鸡由专人送到焚烧炉焚烧。禁止场内饲养其他动物,定期灭鼠灭虫灭蝇,随时清除场内杂草。严禁购买、带入、食用任何场外禽肉、禽蛋和禽类物品。能够烧掉的垃圾要运到焚烧炉附近进行焚烧,不能烧的要求在鸡舍的后端规定位置集中存放,待鸡出栏后统一运出场区处理。

8制订免疫程序

制订免疫程序的依据,根据本地区疫病流行的状况和饲养环境。对本地区从未发生过的传染病不作预防,对本地区以前未发生过,刚开始发生且危害严重的必须预防,对常发生的危害重的重点预防,如鸡新城疫等。

免疫应根据鸡群的状态,只有健康的鸡群,才能对疫苗产生免疫应答,产生抗体。在鸡群应激或疾病状态下免疫的效果较差,特别是鸡群患有某些免疫抑制性疾病如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免疫系统受损等,接种后只能产生低水平抗体,且不良反应多。依据疫苗自身的特点,毒力的强弱、保护期的长短等。依据饲养经验。必须在该传染病常发日龄前1周做好有效免疫,目前主要免疫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炎等。

企业要根据当地的情况,制定免疫程序按免疫程序规定执行,按规定送检。免疫程序(见附表4)。疫苗运输保存温度要求2-8摄氏度。

附表4 商品肉鸡免疫程序(仅供参考)

(1)饮水免疫的做法:

按照免疫程序规定的剂量进行免疫,用前先检查疫苗存储温度、生产厂家、批号、有效期并详细填写《免疫用药记录表》,并件并建立免疫用药使用程序。免疫应选在上午时间进行,加药器及水线在免疫前冲洗干净以免影响疫苗效价并建立水线冲洗程序。免疫前根据鸡雏日龄、季节不同停水2—3小时左右。限水要彻底,限水开始前将进水管阀关闭,将水线提高到鸡只喝水不到的高度。稀释疫苗的桶要求使用专用带盖的桶,必须干净、无尘、无任何消毒药液成分。使用蒸馏水稀释疫苗。根据不同的日龄和饮水量、疫苗种类而稀释适当的水量,稀释疫苗前,应将手清洗干净,稀释时应在水里将瓶盖打开。并使用非金属棒搅动溶液。饮苗时,同时放下水线到合适的高度,饮1小时后,将水线再降低一些,以便让个体稍小的鸡能够喝到含疫苗的水。

饮苗开始10分钟后,饲养员要在鸡舍中走动,以刺激鸡只(尤其是料盘中的)起来饮水。IBD疫苗要在3-4小时饮完,ND-L活苗要在1.5小时内饮完,疫苗稀释要两次完成。加药桶中无疫苗液后,立即关闭进水阀门,待水线中疫苗液喝干后马上向桶中加入10KG水,打到水线中,以清洗加药器。

免疫后要检查鸡只免疫效果,检查时扒开鸡嘴看舌尖发蓝或打开腺胃看到兰色,能达到90%则为免疫成功。做完后将所有空瓶及瓶塞清点登记后交回公司。疫苗桶用消毒药灭活。

企业要对免疫效果进行检验(见附表5),确定免疫效果。企业要建立相应的纠偏措施和验证程序。

附表5 商品鸡血清学检验报告单

二、其他操作性前提方案

操作性前提方案 operational PRP, operational prerequisite program (0PRP)

为控制食品安全危害在产品或产品加工环境中引入和(或)污染或扩散的可能性,通过危害分析确定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方案。

食品安全危害是指食品中对健康有潜在不良影响的生物、化学或物理的因素或食品所处的条件。

对于禽类屠宰加工企业不是建立了现代化标准商品带养鸡场就能够养出合格的商品带肉鸡,必须从食品链上建立起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科学的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具备完善的监测手段和控制措施。保证出栏的商品肉鸡本身不携带致病菌、病毒、肌体内无残留或达到一个可接受水平。要达到这样一个标准要求只对现代化标准商品带养鸡场进行管理和监控是不够的,必须从食品链上抓起进行科学的管理。

(一)饲料和饲料原料的控制 1、 对饲料用原料的控制

企业要建立对饲料用原料的控制措施,并制定相关的控制标准,特别是国家和行业无标准的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企业标准。(附表6)是某企业对饲料用原料的细菌学检查报告,从报告发现多数原料的细菌总数、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霉菌、细菌超标。

附表6 某企业对饲料用原料的细菌学检查报告

国家标准没有的项目,执行企业标准

2、 饲料的控制

饲料中带有致病菌,饲料中的致病菌主要是沙门氏菌,沙门氏菌的主要污染源是鱼粉、血粉、骨粉等蛋白质饲料,这些成份更易受沙门氏菌的污染。鸡吃了带有沙门氏菌饲料的感染沙门氏菌,感染几率很大。使用安全饲料的防止饲料污染,造成饲料中致病菌污染的主要原因是饲料原料的污染,特别是含肉的原料;饲料在加工过程中由设备和环境带来的污染;原料及成品在储存过程中受到污染;饲料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包装材料的卫生状况差带来的污染;成品的保管不规范引起的污染。企业应做好对饲料和饲料用原料的致病菌监测和鸡群所吃饲料的日常定期监测工作,保证所用饲料安全卫生。

(附表7)是某企业对饲料的细菌学检查报告,从报告发现饲料的葡萄球菌数全部超标,饲料1和饲料10霉菌超标,饲料10的大肠杆菌数超标,沙门氏菌未检出。

附表7 某企业对饲料的细菌学检查报告

3、对饲料和饲料原料农药残留的控制

企业要建立对饲料用原料的农药残控制措施,并制定相关的控制标准,特别是国家和行业无标准的企业要考虑和利用适当信息,如法律法规要求、顾客要求、公认的指南、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法典原则和操作规范,国家、国际或行业标准。并根据进口国的要求,如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等,建立企业自己的农药残留的控制计划和标准。对主要饲料原料玉米企业要建立自己的基地,控制好农药残留为饲料厂提供合格原料。

4、控制致病菌对鸡雏的污染

为了达到降低待宰鸡群致病菌检出率的目,企业应加强对商品代鸡雏运输车、孵化场、父母代种蛋、父母代鸡场、父母代鸡雏运输车、父母代孵化场、父母代鸡雏运输车、祖代鸡场的清洁卫生管理,达到降低待宰鸡群致病菌检出率的目的。 (二)对潜在事故(件)和紧急情况的控制

企业要识别潜在事故(件)和紧急情况,如火灾、洪水、恐怖活动、人为破坏(如投毒)、能源故障(如停电)、环境污染、食物中毒与食品安全事件、新的危害的出现残留于商业风险的识别,企业要策划应急准备和响应措施,包括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应对程序等。建立对问题产品召回机制。要求确保已被确定为不安全的受影响批次的最终产品在交付后能够及时、安全地召回。

三 对建立现代化标准养鸡场和前提方案有关问题的探讨

食品安全危害是指可能存在或出现于饲料和饲料配料中,再通过动物消费饲料转移至食品中,并由此可能导致人类不良健康后果的因素。对饲料和食品的间接操作(如包装材料、清洁剂等的生产者)而言,相关食品安全危害是指按所提供产品和(或)服务的预期用途,可能直接或间接转移到食品中,并由此可能造成人类不良健康后果的因素。

企业应建立、实施和保持前提方案(PRP(s)),通过建立的前提方案控制食品安全危害通过工作环境引入产品的可能性;企业通过建立现代化标准养鸡场,不能全部解决商品鸡遭受生物性、化学性污染的问题,即便是现代化标准养鸡场一切都做到了也不能保证全部出栏商品鸡真正意义上的合格。这里涉及到企业的经济效益问题,企业不可能大量销毁中间产品,如遭受生物性、化学性污染的鸡雏。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食品链”上抓起才能解决食品安全危害和企业经济效益的问题。

(一).控制危害对鸡雏进入现代化标准养鸡场前的污染 1、 对致病菌的控制

为了达到降低待宰鸡群致病菌检出率的目,企业应加强对商品代鸡雏运输车、孵化场、父母代种蛋、父母代鸡场、父母代鸡雏运输车、父母代孵化场、父母代鸡雏运输车、祖代鸡场的清洁卫生管理,保证进入现代化标准养鸡场鸡雏不携带致病菌,达到控制待宰鸡群致病菌检出率的目的。

2、 对残留的控制

对控制农药和兽药鸡雏进入现代化标准养鸡场前的污染,要控制好父母代鸡场对父母代种鸡饲养所用饲料的监测,严禁使用农药残留超标饲料;控制兽药的使用,避免饲料中的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通过父母代种鸡传递给商品代鸡雏。

3.对病毒的控制

控制病毒对鸡雏进入现代化标准养鸡场前的污染是最重要的,企业不但要控制好父母代鸡场还要控制好父母代种蛋的储藏,父母代种蛋的运输、孵化场、商品代鸡雏运输车等环节,避免直接污染和交叉污染。 (二)欧洲指数提升经济效益提高 1、欧洲指数提高

欧洲指数是衡量商品代养鸡场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欧洲指数=出栏商品鸡*成活率/出栏日*龄料肉比*100%。欧洲指数达到240为高水平商品鸡饲养指标。(附表8)为某企业商品鸡出栏情况统计表,欧洲指数平均为213.51。(附表)为某企业采用操作性前提方案商品鸡出栏情况统计表,欧洲指数平均为245.07。,欧洲指数平均提高了12.78%。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附表8 商品鸡出栏情况统计表

附表9 商品鸡出栏情况统计表

2.治疗性药物费用降低

企业通过建立现代化标准养鸡场,由于采用全进全出封闭式饲养模式。鸡场采用全部自动上料、上水,自动控温,自动通风,自动消毒。鸡舍内实行空气高温消毒,自动调节空气干湿度。这种全封闭的饲养模式杜绝了疾病侵袭,降低了药物成本支出。

3.各种效益明显提高

企业通过建立现代化标准养鸡场,由于肉鸡的药残、疾病、致病菌等得到了有效控制,达到了可接受水平,一般平均可降低药物成本支出30-40%;饲养密度平均提高20--25%,降低了饲养成本,提高了养殖场的利用率,并且使出栏肉鸡的品质得到保证,为肉鸡屠宰场和产品加工厂生产出合格的安全食品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生产过程中不良率降低,出厂产品客诉率降低。

参 考 文 献

[1] ISO22000:2005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验检疫行业标准《中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SN/T1443.1-2004标准) [3]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4]《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登记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2002 年第20号局令)

[5]《食品生产企业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管理体系认证管理规定》(2002年第3号公告)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el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