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做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更新时间:2024-05-03 11:2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做好培养幼儿良好

的行为习惯

(茶园乡幼儿园: 杨 娅)

在今天的多元化世界里,幼儿各种教育作为一项教育教研工作,英国作家萨克雷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确实,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又使人终身受益,幼儿的好习惯培养应抓住关键时期.针对幼儿的各年龄特点,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来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现作一些具体而简单的看法。

在现今社会很多的孩子由于家庭的溺爱,人园前往往已经养成诸多不良的习惯,如任其发展,对孩子的将来、对社会的发展都将是极为不利的。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与义务来帮助孩子改掉不良习惯.让他们能健康地成长。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要的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绝了.不易变。?可见好习惯的培养一定要抓住关键期,从小班开始我们就要重视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因此,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当前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幼儿品德教育的重点。

那么,在今天的幼儿教育中,我们作为教师,怎样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一些良好行为习惯呢?首先;

一、在经常的各种活动活动中。幼儿年龄小,他们对对良好的行

为习惯认识并不多也不够。因此老师在平时教学活动中要通过讲故事、唱儿歌等幼儿易于接受的方式,使幼儿明白不好的习惯会给人们带来的危害。良好的习惯会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而且对个性的发展和优良品质的形成都有重要的影响。如在上社会活动课时,通过挂图、事例的讲解,使幼儿明白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要洗净,否则,细菌粘在食物上,小朋友吃了就可能得病等道理。并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幼儿明白平时的一些良好习惯的养成,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并促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模仿尝试,最终使其养成良好的卫生等行为习惯。

二、在教学中和有的的教学游戏活动等,必须正确使用权利,对待孩子要不偏不倚,不能带着情绪来对待孩子。高兴时对孩子犯的错视而不见或不了了之,心情不佳时孩子的无心之过也会遭到大大的批评.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而在一般教学中,班里的教师和保育员对孩子的态度和教育要一致,如果要求不一,态度各异,孩子就会感到无所适从,或者干脆谁也不听,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宽松的心理环境更注重以情促行,孩子会由喜欢老师到喜欢听老师的话,再到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这更有利于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 在教学中教师也要在适合的时候采取适当有效的方法,让孩子乐意做听, 由于他们的思维具体形象,理解能力比较肤浅,因此空洞的说教是无用的,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在活动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幼儿在愉快、自主的氛围中轻松地获得相应的经验,形成良好的习惯,有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儿歌来引导,儿歌是幼儿喜爱的

一种文学形式,它短小精湛,意义明了,读起来琅琅上口,深受幼儿喜爱,特别适合于一些小班幼儿。我们充分挖掘儿歌的教育功能,将各种好行为、好习惯的具体要求创编成儿歌。让幼儿在读儿歌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和熏陶。 针对幼儿人园时的礼貌教育,教孩子说儿歌《老师早》: ?小宝宝,有礼貌,看见老师问声?‘好?’,老师夸我有礼貌。?不要小看一首首小小的儿歌.它与幼儿的一日生活紧紧相连,能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它可以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在幼儿学习教学中参与一般的常规的制定,让幼儿参与生活常规的制定.会让幼儿更主动地遵守好的习惯,午睡前,幼儿要将外衣脱下来,乱七八糟地堆放在课桌上很不卫生,起床后再找自己的衣服也不容易。有时我们也有必要要组织幼儿讨论:如;衣服应该放在哪儿?由于是幼儿熟悉的事情,他们纷纷出主意想办法,答案肯定是不一样的,当天午睡时,所有的上衣都挂在小椅子上,并且不忘把两袖交叉放好。看来,幼儿自己出的主意比老师提的意见更有影响,更容易遵守。 有时用教师的榜样感染幼儿,小班幼儿的模仿能力较强,耳濡目染,天长日久,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发挥巨大的感染作用。因此,教师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树立正确榜样,在积极的师幼互动中促进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如:要让幼儿学会团结友爱、尊老爱幼。我首先要做到自己与其他老师之间要和睦相处,对家长要有礼有节,对幼儿要宽容相待,在礼貌教育中,教师要以身作则,需要幼儿帮助时,真诚地说一个请字,得到幼儿关心时,衷心地说一声谢谢.使幼儿在平等的氛围中,受到礼貌的

熏陶,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多鼓励表扬,正面引导幼儿。 对于幼儿形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及时给予正面的赏识、鼓励、表扬,使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得到强化巩固和发展。当幼儿良好行为出现的时候,及时地给予恰当、具体的肯定和赞赏,这对孩子调整自己、发展自己尤其重要。在孩子心目中,老师的地位是最高的,老师的话就是正确的,受到老师的表扬鼓励后他后,行为就会被强化,而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千万不要因为事小而吝啬你的表扬和鼓励,孩子们会为了你的赞许而更加努力地做好每一件小事。

四、教学中培养孩子的明辨是非,明辨是非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前提。只有是非清楚才能分清好的行为和不好的行为。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可用生动形象的故事、儿歌让幼儿知道可做和不可做,随着年龄增长,可适当结合实例,表扬好的行为,批评不良行为的危害,并及时给予纠正。通过这样的正负强化,幼儿就会逐渐形成是非标准,在纠正不良习惯中,还应注意运用适当的语言提示,要?对事不对人?。如:?我不喜欢你把饭菜都掉在地上?和?你真讨厌,又把饭菜都掉落在地上,?显然前一种可保护孩子自信心和自尊心,而后一种会使孩子产生自卑感,伤害孩子。再有?快来帮老师收拾玩具?和?老师和你一起收拾玩具?两种说法对幼儿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五、重视家园一致的教育,让好习惯能持久 家庭教育是影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的配合,会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否则就会事倍功半。很多幼儿在幼儿园里能够在教

师经常提醒与同伴的同一行动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但回到家庭中完全变成了另一副样子 有一部分家长不知道对于这么大的孩子究竟应有什么要求,在家里听之任之,也有一部分家长想要求孩子却苦苦无法。因此,教师不但应在幼儿园里注意培养幼儿的好习惯,更应帮助家长掌握一些科学的家教方法,以使幼儿的良好行为在家庭中得到强化。如,在家园联系园地中提出幼儿生活习惯的目标要求及请家长配合内容,介绍一些家教方法。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要求.在家庭中也提出相一致的要求,使良好生活习惯得以巩固。坚持家园双向评估,便于家长全面了解本月教育目标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便于教师了解幼儿达到目标的情况,?对症下药?。

总之,习惯是一系列自动化的动作,是在掌握动作程序并在反复练习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特别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幼儿?自我中心化心理?所致,常会因为方法不当而?好心办坏事?这就需要成人帮助建立必要的规则,教授一些必要的社会交往的技能。比如:培养幼儿主动与别人分享玩具时,可提出?先宾后主??先小后大?的制度,让别人先拿玩具,如果自己想玩可同正在玩的孩子商量,但决不能抢。成人还可用积极的口吻予以表扬、奖励或用游戏的方式来激发孩子的兴趣使孩子得到训练。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应抓住关键期,注重方法,其次,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进行长时间的、系统的、协调一致的教育。家园密切配合,把幼儿良好习惯的教育扭成一根有效果的绳,这样才能对幼儿产生影响,促使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ej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