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热点综述
更新时间:2023-09-18 09:35:01 阅读量: 幼儿教育 文档下载
- 中国区域经济学专家推荐度:
- 相关推荐
2008年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热点综述
[来源:《区域经济论丛》(八) | 作者:任媛 孙媚美 刘玉芳 | 日期:2009年12月12日 | 浏览92 次]
字体:[大 中 小]
2008年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热点综述
任 媛 孙媚美 刘玉芳1[①]
摘 要:本文对2008年CSSCI中最具代表性的30种经济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所有区域经济学领域的学术论文进行总结,归纳出2008年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十大热点,即: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区域资源与生态环境、区域创新、区域金融、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城市群与城市化、FDI及其效应、区域管理及政策。与2007年相比,2008年的研究更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研究领域和研究视角也在不断深化。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 研究热点
随着各种区域经济现象和问题的不断涌现,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日渐广泛,涉及的内容更加丰富。本文从CSSCI中选择了最有代表性的30种经济类期刊2[②],并从这些期刊中选出2008年有关区域经济学的文章共1147篇。对这些文章的研究内容进行分类之后,最终确定了如下十个分类:区域发展理论15篇,占论文总数的1%;区域协调发展48篇,占4.18%;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现状48篇,占4.18%;区域资源与生态环境30篇,占2.62%;区域创新28篇,占2.44%;区域金融21篇,占1.84%;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90篇,占7.85%;城市群与城市化55篇,占4.8%;FDI及其效应21篇,占1.83%;区域管理及政策15篇,占1.31%。上述十个方面的论文总数为371篇,占论文总数的32.3%。
1[①] 任媛(1981-)女,山西省忻州市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山西财经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孙媚美(1984-)女,陕西省宝鸡市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刘玉芳(1985-)女,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2[②] 这30种期刊分别是:《财经科学》、《改革》、《宏观经济研究》、《经济纵横》、《经济研究》、《南开经济研究》、《城市经济》、《城市发展研究》、《经济地理》、《经济学动态》、《经济问题》、《经济学家》、《当代经济科学》、《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上海经济研究》、《财经科学》、《财经理论与实践》、《管理世界》、《经济与管理研究》、《当代财经》、《中国软科学》、《经济导刊》、《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财经问题研究》、《经济评论》、《中国经济问题》、《财贸经济》、《中国工业经济》、《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与2007年相比,2008年的研究具有如下特点:针对主体功能区规划建设和国家高新区的研究较多,包括综合发展指标体系和政策效应评价等,这类研究的增多与国家“十一五”规划密切相关;针对区域产业问题的研究也较多,具体涉及到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产业转移的趋势、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关系;针对区域创新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和全面,关于区域创新的总体效应、外部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及内部因素的作用都有充分论述,充分表明了创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此外,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区域资源与生态环境、城市群与城市化、FDI及其效应仍是区域经济学领域关注的重点问题,研究视角更加新颖和深入;涉及到经济圈或城市带的微观研究较多,宏观研究较少;针对城乡关系方面的微观、宏观研究均较少;对区域金融的间接影响分析较多,直接影响分析较少。
一、区域发展理论
1.区域发展理论
2003年以来,中央对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作了新的调整,赋予了区域发展理论新的内涵。这些创新点主要有: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必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和调整经济布局;形成若干带动力强且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等。李剑林(2008)认为这是我国区域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这一成果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统筹兼顾的思想方法、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和谐的目标追求。
2.制度绩效理论
继新古典理论和新增长理论之后,新制度经济学提出了制度对于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的观点。孙斌栋(2008)认为,制度观点同样适用于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分析,即制度是劳动、(物质) 资本和人力资本之外的又一个决定区域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制度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表现在:制度能够影响其他生产要素的效率发挥,并在开放区域状态下决定要素的流向;有效率的制度能够提高区域内生产要素的效率,并吸引区域外的生产要素,从而提高区域的经济绩效。这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启示。
二、区域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为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国家提出了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的崛起,鼓励东部地区
率先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分工格局,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
1.“十一五”以来区域经济运行总体评价
安树伟等(2008)认为:“十一五”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国家的区域政策转向强调缩小不同地区间的公共服务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上。“十一五”后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将是:东部地区仍将保持领先,并在更为严格的土地政策、环境政策和产业政策作用下加快升级;中部地区得近水楼台之便,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逐步实现崛起;由于资源优势明显,西部开发在特色优势产业和重点区域上将取得明显成效;东北地区由于其特有的制造业基础优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目前面临体制创新和结构转型等诸多约束,振兴仍需时日。未来区域经济政策应更加关注区域间基本利益关系的协调,逐步改变过去依赖行业政策进行经济管理和调控的模式,进一步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功能区划,按照不同的功能区制定并实施因地制宜的区域政策,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2. 区域协调发展评价体系
建立一套系统的、科学的衡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关于经济指标体系的研究文献较多,其中庄亚明(2008)等提出了GAH-S评价体系;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关联性出发,基于增长、依附、和谐的内在机理,建立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GAH评价要素,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GAH-S评价体系,形成内涵分析、强度测评、效果分析和结构测评的评价流程。同时运用江苏的数据对该评价体系进行了检验。
3. 区域协调发展的互动机制
区域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平稳、健康、高效运行的前提,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区域协调发展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亦是重大的政治、社会和安全问题。陈栋生(2008)认为区域协调发展,除依靠科学布局、制度建设、政策支持外,还有赖于区际良性互动机制的建立健全,特别是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我国各省(市、区)域内部发展条件地区差别很大,现有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特别是所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仍很显著,按照共建共享的原则,推进省(市、区)域内部协调发展,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三、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现状
1.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现状
(1)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张秀生等(2008)认为东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居民收入、财政收入和产业结构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制度、历史和区位、国家政策、基础设施、市场意识等诸因素进一步导致了中国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的产生和扩大;适度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或不断拉大的势头得不到及时而有效的遏制,则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2)区域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仅在地区之间,而且在区域内部(如省内县际间的差
距)也比较明显。胡鞍钢等(2008)研究发现: 1993---2005年,我国省际间经济发展差距出现同构现象,但县际间经济发展差距并未出现类似的同构现象,省内经济发展差距较明显,并有逐步扩大趋势,省内经济发展差距是总体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构成要素。
2.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相关因素 (1)适宜技术
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现状的解释有很多,根据适宜技术理论的观点,本地化技术进步、适宜技术条件和不同投资率的共同作用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区域经济增长绩效不同。杨文举(2008)通过研究表明:1990-2004年,中国省份经济增长中不仅存在着明显的本土化技术进步和技术无效率现象,而且省际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的差异共同主导了省际经济差距的扩大;省际人力资本积累的差异在这种差距扩大中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而省际资本深化的差异却在其中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人力资本
从人均人力资本角度也可以解释区域发展差距。万建香等(2008)以全国所有
省区(除西藏外)1997-2006年人均人力资本和人均GDP增长率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Pannel Data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表明:目前中西部地区的人均人力资本拥有量过低,而且不能由其他生产要素完全替代;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均人力资本边际报酬远高于东部地区,且仍处在收益远高于成本的初级阶段,这是造成东西部收入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
(3)社会资本
杨鹏鹏等(2008)认为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主因不在于有形要素供给量的多少,而社会资本缺乏是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具体表现
为:思想观念的滞后、制度创新乏力、政府效率低下、官员腐败、公民缺乏信任感、社会缺少秩序和规范等;市场经济的实践相对较少, 因而缺乏企业家锻炼的经济、文化土壤;西部地区人民的文化生活相对匮乏, 导致了人们之间的交往仅限于春节走亲访友, 平时往来很少。
(4)效率改善3[③]
唐杰等(2008)从效率改善的角度解释经济增长差距。通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随机前沿分析(SFA)两种生产边界方法,将中国三大城市经济圈(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38个城市1990-2005年间的劳动平均GDP分解为物质资本积累、效率改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投入所贡献的经济增长,然后采用绝对收敛方程考察这四个因素的收敛效应。结果表明,效率改善是其中唯一使地区间差距缩小的因素,而且其收敛效应随时间的推移呈现出“先减后增”的趋势,即这三大经济圈的经济增长差距在20世纪90年代初呈现逐渐拉大的趋势;而进入21世纪后,三大经济圈的经济差异却又开始有减小的走向。1[①]效率改善, 指的是从低于生产边界的生产点向生产边界的移动过程,也可称为技术转移。落后地区不断学习、模仿或引进先进地区的先进技术, 其成本与通过自身研究和开发来实现技术进步的成本相比显然较低, 从而可以缩小与富裕地区的技术及人均收入水平, 实现经济收敛和赶超。
四、区域生态环境及资源开发
1. 资源型城市转型
东北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资源型城市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导致这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极为艰难,也成为影响东北振兴的重大问题。东北资源型城市分布不仅广,而且往往都是以矿产资源为典型特征的,资源兴,城市兴;资源衰,城市衰。王薇(2008)从经济性、体制性和社会性沉淀成本等方面分析了东北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障碍及其治理方案。认为从沉淀成本补偿效率角度出发,不仅需要大力完善市场制度及发展接续产业,而且要把成立补偿基金机构作为东北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根本出路。
2. 区域生态环境与城市化发展
城市化是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重大变化之一,城镇体系是城市化发展的地域组合形式,其发生、发展与周围的自然系统存在着必然的、紧密的联系,这种
3[③] 效率改善, 指的是从低于生产边界的生产点向生产边界的移动过程,也可称为技术转移。落后地区不断学习、模仿或引进先进地区的先进技术, 其成本与通过自身研究和开发来实现技术进步的成本相比显然较低, 从而可以缩小与富裕地区的技术及人均收入水平, 实现经济收敛和赶超。
正在阅读:
2008年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热点综述09-18
2011年--宇通客车--财务分析06-22
记一次感动作文800字06-18
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染色04-15
顽强的生命力作文400字07-14
石家庄市分散燃煤采暖压减替代居民“煤改气”采暖项目12-08
2013年进修校工作总结04-24
【北师大版】2012届高三二轮复习数学(理)专题六 概率与统计、算法初步、复数课时训练(4份)208-31
二级建造师考试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机电工程)教学提纲04-28
创新主席团工作机制 努力提高履职效果201-14
- 元旦晚会节目单
- 学案
- 光电显示技术期末复习资料 - 图文
- p2p与供应链结合案例
-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 尔雅2017年西藏的历史和文化期末考试满分答案解析
- 智慧树创新工程实践期末考试答案
- 六年级下美术教案-有趣的纸浮雕广西版
- 设备操作规程汇编
- 通信综合实训系统实验报告
- 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期末考试简答题
- 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研究 - 图文
- 锚杆支护工知识竞赛题
- 实验五
- 债权法习题集及详细解答
- 上海寺庙大全 - 图文
- 机会成本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研究
- 高考总复习语文选择题百题精炼第一季专题01 识记现代汉语字音(教师版)
- A9785-B中文资料
- 56m连续梁主墩冷却管布置技术交底
- 中国区
- 综述
- 经济学
- 热点
- 研究
- 2008
- 2015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真题及答案范文
- 英语作文-建议信
- 脱硝氨逃逸招标技术规范书-DL2
- 利润最大化问题的数学建模21
- 社会政策概论教学大纲
- 7.1.2平面直角坐标系优质课一等奖 - 图文
- 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第三课多彩的消费1消费及其类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63
- 六层旅馆综合楼结构计算书 - 图文
- 看见美好不要放弃学习的励志文章-精选word文档(1页)
- 青岛农业大学课程论文格式要求
-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2008年高考英语试题(山东卷)
- 广西大学2014年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全
- 兰州大学2014-2015学年三好研究生、
- 关于环卫工人工作环境的调查报告
- 机械设计-蜗杆习题与参考答案
- 招标文件东台市人民医院物业管理服
- 实验报告- 流水线cpu(处理器)的实现
- 在合作学习中进步 在不断反思中成长
- 含有酚类物质的废水来源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