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销售物流标准化现状

更新时间:2023-09-11 06:5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作业

我国销售物流标准化现状

学号:070510106 姓名:李鹏

1 2010.05.10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作业

我国销售物流标准化现状

物流,是我国近年来被传播和逐渐升温的一个新理念,尽管在上个世纪20O年代美国就已经形成了物流的概念,而且长期以来我国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也离不开采购、运输、仓储、加工、销售等各个物流环节的实际运作,但是把物流这个概念清晰地加以阐述、介绍并引入到我国的生产、流通和管理领域,得到大家的共识,并在经济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深化,还是近年来的事。

1物流和现代物流 1.1物流的定义及功能

物流这个概念最初在美国形成的时候有实物分配、货物配送的意思。它原是指物的实体流通活动,如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资讯等相关活动。 物流有七大功能,即:

运输功能。这是物流的核心功能,包括采用何种运输手段、如何确保运输时间、如何保障货物安全等。

仓储功能。包括堆放、管理、保管、保养、维护等,关键是如何既要确保供应又要缩短存储时间。

包装功能。分为工业包装和商品包装两种,功能包括如何保护商品和如何有利于营销。 装卸和托运功能。是对运输、保管、包装、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进行衔接的中间环节,涉及装卸搬运方式、装卸搬运工具、配置和效率等。

流通加工功能。包括分装、配货、挑选贴标记等增值性服务。

配送功能。是以分捡、配货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特殊运输方式,目的是使客户或服务对象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或做到零库存。

信息服务功能。包括物流信息:数量、流向、状态;商流信息:货源、物价、市场、资金、合同、结算等。

应该说,这些功能是在物流发展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时间与现在越接近,物流的功能就越完善,也就越接近物流的现代化。那么,什么是现代物流呢?如果把以往的物流称之为传统物流的话,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应该有以下区别: 传统物流从服务范围上看是工厂物流,局限在产品的出厂前后,而现代物流则是向两头延伸,使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流有机结合在一起。

传统物流在内容上主要体现在包装、运输、装卸、仓储上。而现代物流则加入了新的内涵,它是从采购物流开始,经过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再经过包装、运输、仓储、装卸、配送加工等环节到达用户手中,如果必要的话还有回收物流。

传统物流从管理特点上看是点到点或线到线的服务,是单一环节的服务,而现代物流则是综合物流的整体系统优化,是总体物流的综合管理。

从传统物流的管理方式上看主要是人工控制,而现代物流则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对物流的管理。

1.2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

现代物流的发展是信息技术和市场经济高度融合的结果。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使物流的范围越来越广阔,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舞台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全球化的应用又使物流的全球化系统配置和优化成为可能。由于现代物流是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

2 2010.05.10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作业

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这就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因此,20世纪8O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物流业作为具有广阔前景和增值功能的新兴服务业,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迅速发展,被称为“现代物流革命”。从总体上看,现代物流业已经出现了这样的趋势:

(1)企业已经和正在把物流管理作为赢得竞争的核心目标

20世纪8O年代以来,从市场需求变化的趋势看,市场范围在空间上不断延伸,原来分割的国家或区域市场正逐渐演变成一个统一的全球市场。同时,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为了实现争夺市场和降低成本的双重目标,跨国公司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和营销体系布局,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及时供应水平减少库存以降低成本,物流管理成为企业管理中的关键环节。

(2)制造业全球生产体系正在形成,这是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跨国公司根据其国际战略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对生产和营销进行统一布局,构建全球生产体系。这一生产配送模式的重大变革,刺激了国际物流的发展和物流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整合。

(3)新兴零售分销业态的形成,促进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近年来,国际零售分销业态发生了根本变化。通过不断整合,大大提高了规模化程度,遍及全球的连锁经销网络和采购配送网络逐步形成。这一新兴业态成为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等都是实现规模化、网络化、连锁化经营的零售企业的典型。连锁经营必须由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来支撑,其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配送系统是否完善。随着全球连锁经销网络的发展,现代国际物流也随之得到长足发展。 (4)“第三方物流”提供“供应链管理”是物流升级的基本模式

在竞争压力下,生产和零售企业对物流管理形成强大需求。同时,物流环节的外包生产,也成为企业专业化分工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此激励下,传统的运输、仓储、码头、批发零售等企业纷纷转化为提供供应链管理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这类企业的发展趋势是增强物流管理功能,扩大物流的高增值服务。

1.3不同国家和地区现代物流业的区别

不同国家和地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很大区别,主要表现为: (1)目标市场不同

美国物流业的发展是以国内市场为基础,逐渐向全球市场扩展。日本是以海外市场为主,国内市场为辅。香港和新加坡的国际都市经济特点,使其成为依托港口和地域优势发展国际物流的枢纽。

(2)企业组织结构不同

美国的生产和零售企业之间的批发环节作用较弱,生产企业是通过生产、销售的网络,零售企业是通过采购、销售的网络,建立起物流业的基本构架。日本是在生产和零售之间发展综合商社的组织形式,批发商的作用较大,发展配送网络和系统是其物流业的一大特色,因此,日本物流组织的社会化程度比较高。

(3)各国政府在发展物流业中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

美国政府的鼓励政策,重点之一是理顺产业运作机制。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政府制定了汽车运输业管理法案,放松对汽车运输的管制。此后,又陆续通过了一系列的运输改革政策,目的是减少国家对运输业的控制和约束,推动运输业更接近于自由市场体系。重点之二是在物流技术方面积极推进多式联运,在其颁布的《多式联运法》中明确提出,发展国家多式联运运输系统是美国重要的运输发展政策。美国《2000~2005年运输部战略计划》指出,21

3 2010.05.10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作业

世纪美国运输系统的四大特征之一是多式联运。

日本物流业的发展与美国有所不同,日本政府在鼓励物流业发展中发挥了较强的导向作用。一是提高物流社会化程度,大力提倡混载化。日本通产省倡导发展“城市内最佳配送系统”,即围绕某个标准轴心,将城市内无规则发生的各种方向、数量、时间的货运需求加以汇总,实行混载配送。在政府大力提倡下,日本各个行业,从零售业、批发业、物流业到生产企业,对实现物流共同化、混载化都比较积极。二是非常重视物流园区的建设,从20世纪 6O年代至今,日本已建成20多个平均占地74公顷的物流园区。

1.4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几个要素 (1)搭建信息平台

对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与电子商务应用的广泛普及,大大降低了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的运营成本,使国际物流得以长足发展。目前,国际物流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其发展趋势是建立智能化运输系统。通过发展运输实时跟踪定位系统、运输路径优化的地理信息系统、全球网络定位系统、三维条码技术和红外线感应系统等新型信息技术,将运输仓储电子化管理过程与网络财务支持系统、电子商务融为一体。目前对于现代物流业发展来说,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与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2)完善配送中心来提高整体物流效率

在欧洲物流业发展过程中,配送中心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作用包括:减少仓库建设和人工成本,增加存货透明度,加强物流的流程控制。配送中心一般都广泛采用各种高科技手段,如信息化管理系统、电子数据监控系统、现代化立体仓库、条码扫描等,同时还包括整套的供应链方案设计、港口电子网络化管理、仓库进出货自动化管理、卫星定位系统等。 (3)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在鼓励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过程中,各国(或地区)都高度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如日本在建设物流园区过程中,由于考虑到物流企业投资大、回收期长、社会效益显著等特点,政府对参与物流园区建设的企业提供了政策优惠。将园区内的地块以生地的价格出售给各物流行业协会。协会以股份制的方式在会员中募集资金,用来购买土地和建造物流设施,同时成立专业公司来专门运作。协会成员出资不足的部分,可通过银行提供长期低息(为正常贷款利息的3O%)或无息贷款。此外,政府积极为物流园区进行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统一规划物流园区内的交通、道路、绿化、教育、娱乐设施等项目,形成齐全的服务功能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由于物流园区的地价升值,投资者也得到相应的回报。 (4)绿色物流

现代物流业的一个发展趋势是绿色物流,即在物流业发中将环保和可持续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其目标是解决好与物流相关的能源、环境、交通安全等问题。目前,日本正抓紧制定《新综合物流施政大纲》,其重点之一就是要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加强地球环境保护,对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再生利用,实现资源、生态和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建立适应环保要求的新型物流体系。

(5)推进物流系统的标准化

现代物流业对运输仓储资源进行高度的整合,所以标准化程度要求很高。如果没有各国统一的标准,国际物流水平很难提高。目前,美国、欧洲基本实现了物流工具和设施的统一标准,如托盘采用1000mmX1200mm标准、集装箱统一规格及采用条码技术等,大大降低了系统运转难度。在物流信息交换技术方面,欧洲各国不仅实现了企业内部的标准化,而且也实现了企业之间及欧洲统一市场的标准化,这就使各国之间的系统交流更简单、更具效率。韩国产业资源部正在起草的物流发展五年计划中提出推行物流设施的标准化,为此将建立一

4 2010.05.10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作业

套物流设施认证体系,以保证包装机、运输车辆、传送带等物流设施和设备的质量。同时,韩国将与中、日展开更密切的合作,以降低物流成本,创建一套现代化的物流信息系统,包括统一条码、电子文本标准化等。

2 物流业在中国的兴起

2.1中国在物流业兴起前的管理模式

物流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在中国出现是最近20年发生的事情。

相对于现在的概念而言,改革开放前,中国在这一领域是由政府部门分别管理的。由于经济活动是按照国家计划严格进行的,中国当时面临的问题只是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的制约问题,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除了计划之外,主要是侧重于物资的分配和调运。好处是国家可以统一掌握经济活动,没有商业竞争,经济活动完全按政府的意志运转。缺点是企业缺乏活力,效率低下,经济效益不佳,国家管理不堪重负。更主要的是,中国的经济不能与国际经济贸易融为一体,处在一种自我封闭的落后状态。

改革开放后,这种格局被打破,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市场得以开放,而且许多在计划经济时代直接管理经济和直接管理企业的部门不复存在,政府更注重的是宏观经济调控和如何引导市场。既然市场上开始有了在价格和质量上可供选择的物资,企业不必再通过繁琐的手续和官僚式的管理办法从政府管理部门获取;市场上出现了效率更高、更省钱的运输工具,企业也不必再保留自己的效率不高的运输车队;先进迅捷的通讯方式可以解决诸如订货和结算一类的管理问题,企业也不用四处派出人马联络采购、销售和结算业务。而这一切,完全是市场的作用。

2.2物流业在中国的兴起

在中国,物流概念首先是学者引入的,继而是企业的响应,然后是政府的关注,这一过程大约经历了15年。现在,国内已有若干高校设立了物流专业;有不少企业或明或暗地把它们的某某运输公司的牌子换上了某某物流公司的牌子;为数较多的研讨会在全国各地召开;国家物资部撤销后,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政府有关部门也正在研究物流业在中国发展的长期规划。总之,一股物流热开始在中国内地悄然兴起。 中国物流业的这种态势并不是孤立形成的。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技的进步,物流作为一种国民经济的新兴业态已经在全球迅速成长起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及业内人士认识到,物流不仅是一种产业,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其发展速度甚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运用计算机及其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识别技术,使原本分散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物资采购、运输、仓储、包装。配送、代理等各个环节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供应网络,既加快了物资流通速度、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流通成本,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更多的就业机会。 中国传统的流通方式虽然已经开始被打破,但是由于新的流通方式正在发育成长中,还不可能很快替代旧有方式,旧方式总体上还在运行。同发达国家的先进物流效率相比,中国的物流效率还有很大差距。有专家分析,中国国内目前的物流成本为发达国家的2~3倍。这是一种极大的挑战,也是潜力,是商机,是巨大的商业诱惑。可以说,就目前国内的情况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时代还没有到来。

3 物流与标准化

3.1物流发展的关键是推行标准化

举例来说,某种物资,从企业的料场到工厂加工成产品,从工厂到仓库储运这些产品,再从仓库到国内或国外市场销售这些产品,在此过程中,都要毫无例外地经历若干个搬运、装卸和运输、贮存的环节。在所有这些环节中,如果所用的货柜、托盘和装运工具规格不统一

5 2010.05.10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作业

就无法完成连续性作业,造成流通过程的滞留和效率的下降,要建立这种统一的技术基础就是标准。标准可以在大家公认的基础上,从技术上最大限度地解决一致性和互换性问题,从而使生产和流通过程连续化,使产品的中间滞留时间最短,效益最大。 在现代,由于有了信息通讯技术的支撑,物流服务业通过网络平台和信息通讯,使制造商、供应商、代理商以及业主和客户有机地联系起来,对货品的供给和销售情况实行实时跟踪、动态管理和有效控制,还可以最大限度地优化采购环节和配送环节,这就可以使物资流通速度进一步加快,效率进一步提高,成本进一步降低,甚至于可以实现零库存,这就是现代物流的真正意义。目前,国际上发达国家的许多大公司已经做到了这一点。中国的海尔集团也已经做到了这一点。这些成功经验的技术基础或者说创造这些经验的技术支撑就是标准。 与时代相适应,用信息通讯技术推动物流更需要标准的支持。除了信息通讯技术的相关硬件制造需要统一标准外,各种基本术语、基本信息以及信息接口、信息安全保障也必须有标准来保障。可以说,没有统一的标准支撑作技术保障,真正意义上的物流是难以实现的,以现代通讯技术为手段的现代物流更无法实现。

3.2中国的物流标准化管理

快速发展的物流产业呼唤物流标准,为顺应这种需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33年8月12日和9月10日,正式批准成立了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全国物流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这两个委员会分别由来自国家经济管理部门、科研机构、高等学府和企业的标准化专家组成。两个委员会的工作领域都是物流业,分工各有侧重。前一个委员会负责重点研究和制定物流基础、物流技术。物流管理和物流服务等领域的国家标准,共有39名专家组成。后一个委员会重点研究和制定物流信息基础、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信息安全、物流信息应用等领域的国家标准,共有29名专家组成。 之所以分成两个委员会,是因为中国国内的物流管理系统与国外有很大的不同,主要原因是与物流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较多,各方发展不平衡、协调难度大,成立两个委员会在统一指挥下突出各自的工作特点,有利于加快工作进度。两个委员会成立后已经积极开展了相应的工作,目前正在制定全国范围内的物流标准体系表,目的是要弄清在当前形势下,从中国的物流事业发展出发,需要在哪些方面制定标准,制定什么标准,制定多少标准,以及由谁来制定这些标准等等。搞清这些基本问题之后,就可以开展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了。 由于信息通讯技术的推动,物流的范围不但已经打破了地区间界限,也打破了国家间的界限,因此,中国要制定自己的物流标准,绝不可能再关起门来搞,而是要敞开大门,与世界同行对接起来搞。为此,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组织制定这些标准的过程中,要进一步采取开放的态度,与各方同行和专家建立磋商和协作关系。不但要公布相应的工作计划,也要公布标准草案,并征求各方面的意见。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物流标准化在中国会得到快速的发展。

6 2010.05.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e4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