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站养路员先进个人事迹

更新时间:2023-08-23 14:25:01 阅读量: 个人工作总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篇:公路站养路员先进个人事迹

公路站养路员先进个人事迹

初冬时节,我们在XX市平营线店子镇棘子嶂段见到了正在进行公路养护的尹秋芳。朴实憨厚、笑容可掬又不善言辞是尹秋芳留给我们的初步印象。对于养路工作的艰辛,59岁的尹秋芳苦中有乐,她表示干到70岁不是问题,将一直干到不能动为止。

29年坚守在公路上

尹秋芳自1986年担任XX分局大泽山公路站养路工,一直负责着平营路棘子嶂前后 两公里 的公路养护工作。“我们两口子都是农村人,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我们外出打工也是不现实的事。”尹秋芳告诉我们,“1986年,我老伴听说这边招养路工 ,就带着我一起过来报名了。”尹秋芳表示,因为公路养护耗时太长,眼看着家里糊口的7亩地就荒了,老伴只能选择回家种地。

据介绍,每位养路工大致都负责着 两公里 左右的养护范围,包括整边坡、垫路面、清扫路面及边坡除草等一系列的活,这些活干下来一天至少要花上五六个小时,而且越是下雨、下雪、刮风等恶劣天气,养护工作就越重要。为此,养

路工们每天都会花费时间对自己负责的路段进行整修,风雨不误。

“我家住在距离这边大约两公里的李家寨,每天早上七点之前我就骑自行车赶过来,忙的时候带着午饭和一天的水。累的时候,随便找个树荫,吃上几口东西,喝点水,稍作休息就不感觉累了。”尹秋芳笑着说,“既然领导把这两公里路交给我,我就得干好了。看着平整的路面,自己也有成就感。”

“家人支持,我干劲充足”

尹秋芳表示,自己能在这条路上一干这么多年,多亏了家人的支持。“今年,已经是我干的第29个年头了。说实话,养路工这份工作收入并不高,这两年才涨到每月700元,每天耗在这边的时间还很长,家里的活也干不了。”尹秋芳说:“地里的活全部都是老伴在做,家里的老人、孩子,我也只能晚上才照顾上。但是,老伴和孩子都很支持自己,因此,我也干劲充足。”

尹秋芳还告诉我们,孙女今年6岁了,自己照顾她的时间不多,多亏了孙女的姥姥平日照看着。“想想这些,我心里就会不舒服。”尹秋芳有些哽咽,“但一想起全家人都支持自己,我就又来了干劲。再说,自己每月挣点,贴补一下家用,也算给孩子们减轻点负担。”

我们了解到,尹秋芳之所以坚持公路养护29年,除了家人的支持,还源于她苦中作乐的良好心态。“现在这样的生活水平,每月700块的工资确实不算高。可这29年的公

路养护工作让我锻炼了一个好体格。”尹秋芳说,“想想别人健身还要花不少钱,我不但不用花钱,还有钱拿在手里,这不是很划算的事嘛!”

心声: “要一直干到不能动”

我们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的养路工以男性为主,且平均年龄近70岁以上。“尹秋芳是我们站上仅有的两位女养路工之一,也是我们所有养路工中最年轻的一位。”大泽山公路站的一位工作人员跟记者说,“因为养路工的工作周期长,待遇又不高,年轻人基本没人愿意干,这些养路工中年纪最大的一位都74岁了。”

听着工作人员的介绍,尹秋芳表示,人得有点事干,身体、精神才会更好。“别看我今年59岁了,身体好着呢。远了咱不敢说,干到70岁绝对没有问题。”尹秋芳开玩笑地说,“怎么能说年轻人不爱干这活呢?在我们这帮人中,我不就是年轻人吗?”尹秋芳表示,自己将会一直坚持公路养护,直到干不动为止。

第二篇:公路站养路员先进个人事迹

公路站养路员先进个人事迹

初冬时节,我们在XX市平营线店子镇棘子嶂段见到了正在进行公路养护的尹秋芳。朴实憨厚、笑容可掬又不善言辞是尹秋芳留给我们的初步印象。对于养路工作的艰辛,59岁的尹秋芳苦中有乐,她表示干到70岁不是问题,将一直干到不能动为止。

29年坚守在公路上

尹秋芳自1986年担任XX分局大泽山公路站养路工,一直负责着平营路棘子嶂前后 两公里 的公路养护工作。“我们两口子都是农村人,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我们外出打工也是不现实的事。”尹秋芳告诉我们,“1986年,我老伴听说这边招养路工 ,就带着我一起过来报名了。”尹秋芳表示,因为公路养护耗时太长,眼看着家里糊口的7亩地就荒了,老伴只能选择回家种地。

据介绍,每位养路工大致都负责着 两公里 左右的养护范围,包括整边坡、垫路面、清扫路面及边坡除草等一系列的活,这些活干下来一天至少要花上五六个小时,而且越是下雨、下雪、刮风等恶劣天气,养护工作就越重要。为此,养

路工们每天都会花费时间对自己负责的路段进行整修,风雨不误。

“我家住在距离这边大约两公里的李家寨,每天早上七点之前我就骑自行车赶过来,忙的时候带着午饭和一天的水。累的时候,随便找个树荫,吃上几口东西,喝点水,稍作休息就不感觉累了。”尹秋芳笑着说,“既然领导把这两公里路交给我,我就得干好了。看着平整的路面,自己也有成就感。”

“家人支持,我干劲充足”

尹秋芳表示,自己能在这条路上一干这么多年,多亏了家人的支持。“今年,已经是我干的第29个年头了。说实话,养路工这份工作收入并不高,这两年才涨到每月700元,每天耗在这边的时间还很长,家里的活也干不了。”尹秋芳说:“地里的活全部都是老伴在做,家里的老人、孩子,我也只能晚上才照顾上。但是,老伴和孩子都很支持自己,因此,我也干劲充足。”

尹秋芳还告诉我们,孙女今年6岁了,自己照顾她的时间不多,多亏了孙女的姥姥平日照看着。“想想这些,我心里就会不舒服。”尹秋芳有些哽咽,“但一想起全家人都支持自己,我就又来了干劲。再说,自己每月挣点,贴补一下家用,也算给孩子们减轻点负担。”

我们了解到,尹秋芳之所以坚持公路养护29年,除了家人的支持,还源于她苦中作乐的良好心态。“现在这样的生活水平,每月700块的工资确实不算高。可这29年的公

路养护工作让我锻炼了一个好体格。”尹秋芳说,“想想别人健身还要花不少钱,我不但不用花钱,还有钱拿在手里,这不是很划算的事嘛!”

心声: “要一直干到不能动”

我们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的养路工以男性为主,且平均年龄近70岁以上。“尹秋芳是我们站上仅有的两位女养路工之一,也是我们所有养路工中最年轻的一位。”大泽山公路站的一位工作人员跟记者说,“因为养路工的工作周期长,待遇又不高,年轻人基本没人愿意干,这些养路工中年纪最大的一位都74岁了。”

听着工作人员的介绍,尹秋芳表示,人得有点事干,身体、精神才会更好。“别看我今年59岁了,身体好着呢。远了咱不敢说,干到70岁绝对没有问题。”尹秋芳开玩笑地说,“怎么能说年轻人不爱干这活呢?在我们这帮人中,我不就是年轻人吗?”尹秋芳表示,自己将会一直坚持公路养护,直到干不动为止。

第三篇:公路养护公司养路队长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公路养护公司养路队长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青春无悔献祖国

李康生同志,男,现年42岁,高中学历,1985年10月参加工作,2003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养路队工人、队长,现任江西**集团南康分公司东山养路队队长。凭着对公路事业的满腔热情和执着追求,李康生带领养路队队员奋力拼搏,取得出色的成绩,他所带领过的养路队多次获得赣州市、南康市公路部门“先

进单位”、“先进集体”、“先进工会小组”等称号,李康生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工会积极分子”。让我们从中选取几个片段,来了解一下这位甘当铺路石的养路工。

异地安家为养护

队长李康生个子不高,皮肤黝黑,双眼炯炯有神,给人一种沉稳、实干的感觉,其实,事实亦如此。公路养护是一项强度大的野外体力劳动,冬天寒风吹、夏天太阳晒,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工作环境十分艰苦,2001年初,公路养护改革进一步深化,市公路局在各县、市实行公路养护异地承包,李康生带着家人,离开南康,挑起了蟠龙养路队队长的重任,为完成各项任务,他带领队员常常加班加点,早出晚归,付出了异常的辛劳。沥青路面最怕的就是积水,有一次,正值春天雨水季节,赣丰线出蟠龙镇路口,由于连续十多天暴雨,将路面啃得坑坑洼洼,汽车行驶至该路段摇摇晃晃,道班上行人避而远之,严重影响了公路正常通行。在冒雨巡视后,李康生二话没说,毅然带领队员奋勇上前,疏导水沟、填写平坑槽,虽然大家手上磨出了血泡,肩膀压得红肿,暴雨浸透了内衣裤,但没有谁叫一声苦和累,他们硬是靠自己的力量奋战了近4个小时填平了道路,受到过往司机和群众的好评。由于工作成绩显著,蟠龙养路队200

1、2002年连续二年被南康公路分局评为“先进单位”,被市公路局评为“先进工会小组”。

交通干线显英姿

2003年2月,刚从异地养护蟠龙养路队调回南康的李康生,立即被组织上任命为浮石养路队队长。浮石队养护着323国道十多公里路程,2002年该线由于交通流量大,车辆超载超限严重,路面超役超负荷承载,加上雨水较多,导致坑槽遍地,路况急剧下降,交通处于半瘫痪状态,面对严峻的形势,南康公路分局调动所有养路队多次突击抢修,为使323国道路况稳定,在临危待命中,刚从外地调回的李康生被任命为队长,挑起了艰巨的重担。为了不辱使命,李康生带领其他队员团结协作,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面对“高标准、严要求”、保持交通畅通的任务,他们主动放弃休息日,顶着风雨,流血流汗不流泪,任劳任怨,李康生家住凤岗镇,按理说也不远,一个多小时就能到家,但二个月没回一趟家,坚持与大家一起每天清晨上路,一干就要摸黑才会回来。有一次,李康生和几名队员在浮石323国道旁清理边沟,由于这一带汽车修理店、饭店林立,两旁的水沟盖着盖板,俨然成了密闭的垃圾桶,为了疏通水沟,必须将重达一百多斤的石板掀开,他率先跳进臭气熏天的污水沟,一干就是几个小时,收工时头发、眉毛粘满了污泥,浑身散发着臭味,旁边的群众看见了都竖起大母指,称赞养路工确确实实为百姓做好事、做实事。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李康生正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三个代表”,在服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克己奉公。

作为一名家长,又是丈夫和父亲,是家中妻女的依靠,然而,就在9月中旬的一天,整月未归的李康生抽空回了趟家,他是想看看刚开学不久的女儿读书的情况,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读小学的女儿放学回家时淋着了雨,发高烧正躺在医院打点滴,望着女儿清澈的双眼,他感觉欠她们好多好多,记得在一次电话里女儿说:“同学们的爸爸会经常来接放学,你也来接我放学好吗?”听到这话,他的眼泪禁不住夺眶而出,他心里明白,他爱这个家,更爱妻子和孩子,自己工作忙,回不了家,妻子又是当爹又是当娘,还要照顾年迈体弱的妈妈,更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女儿生病了,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工作,妻子没将情况告诉自己。看着丈夫日渐消瘦的脸庞,妻子心疼地对他说:“你还是早点回去上班,家里的事就让我顶着吧,只是你自己要注意身体,可别把身子给累垮了。”听到爱人这句话,李康生既感到内疚又深感欣慰,是啊,养路工没日没夜超负荷地在路上工作,最最需要的就是能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了。

诚信待人众心齐

当一个养路队长,不仅要以身作则,当好表率,更须创新思路提高管理水平,跟上形势发展需要,李康生从没有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工作之余,他总是潜心学习业务知识,摸索基层管理的方法和经验,几年来他为养路队捧回了一面面奖状,队员们都清楚,每个荣誉的背后都凝聚了李队长不少的心血。

工作中李康生是个排头兵,生活中他是队员们的好兄弟,平时李康生总是用一颗诚心去打动他们,处处为大伙着想。谁家有困难,他主动靠前;谁思想有疙瘩,他总是耐心地开导;每逢节假日为了让别人回去与家人团聚,他总是主动留下来值班。

李康生以诚待人,凝聚了人心。队员们团结一心,为了公路养护12全文查看

第四篇:公路养护员个人先进事迹

—记万全乡党员杨金求先进事迹在将乐县万全乡,有一位对公路痴心不改的老人,数十年如一日地奔波在万全的各条公路上,人们亲切地称他为“路痴”老杨。“养好公路,只要有车在我的路上走,就叫它舒舒服服的”,这是杨金求几十年不变的誓言。为了这句诺言,他付出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和时间。谈及今后打算,他毫不迟疑地说:“修路,把路修得更好”。道班换了一个又一个,无论原先的砂石路,还是后来的水泥路,老杨总是千方百计把他的路段养护得“舒舒服服”。在领导和同事眼里,老杨就是一块铺路石,没有华丽的外表。但是因为他的存在,大路才保持着畅通无阻、川流不息。现在,他每天骑着自行车上路下路,奔波在农村公路建设的第一线。历经31年养路的辛苦,如今老杨身体大不如以往,可是只要一上路,他就完全忘了自己已是近60岁的人了。路越修越好,老杨也越干越带劲。2004年以来,他按照乡党委、政府的部署,抓住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农村公路建设的有利契机,扎实抓好农村水泥路建设。他对每条路的建设都严格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结合实际制订实施方案,并经常徒步下村上路,帮助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加强质量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在他的努力下,全乡我乡农村公路建设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已完成了乡道水泥硬化30多公里,全乡已建和在建7条乡村公路上,每公里都凝聚着老杨的心血,每条公路都撒满了老杨的汗水。如今老杨还有一个愿望,他希望在他即将退休之年里,全面完成全乡水泥硬化建设任务,争取早日实现全乡9个行政村村村通水泥路。老杨不仅路养护的好,在数十年的工作积累,他掌握了一整套公路、桥梁、房屋等工程建筑方面的技术,是我乡公认的工程建筑建设方面“土专家”。多年来,除了目前在建的几条农村水路泥建设由上级交通部门规划设计外,其他乡村集体大小工程建设的项目,基本上都是老杨亲手规划设计,工程概算,评估验收的。多年来,他通过精密的工程概算,严格的工程评估验收,为乡村两级节省了大量的工程建设资金,如1999年新建乡敬老院时,当时三明设计院预算的工程造价520元/平方,老杨通过概算、招标,最后工程造价仅为370元/平方,4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为乡财政节省资金6万余元;2000年竹舟村也丰桥建设项目,三明设计院预算的工程造价13.3万元,通过老杨精密预算,最后工程仅用了7.5万元完成了建设;在去年的阳源至上华水泥路建设,在老杨概算核定下,8.4公里公路每公里节省了近6万元的造价。据不完全统计,这么多年来,经老杨预算核定的工程,乡村两级节省的建设资金不下100万元。老杨在公路建设规划设计上更有他的独到之处,今年8月份我乡上华村两条自然村柏油路建设,规划设计、工程概算都是老杨一手完成,在工程招投标时,当参加招标的泰宁交通局的余工程师看到老杨设计的图纸、工程概算方案及相配套的招标文件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我搞公路建设几十年,自然村公路还是第一次看到了这么规范设计方案,没想到小小的万全乡还有这样的人才”。2002年“6.16”灾害阴影仍然在,今年“6.21”洪灾,50多岁的杨金求再次投入抗灾抢险第一线,充分展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风采。大水袭来后,杨金求家一层进水,猪栏被冲毁,一家人辛苦种的蔬菜被冲走。水退后,他顾不上清理家里满地的淤泥,急急忙忙地拿上一顶草帽,走上他熟悉的每一条乡间小道,四处查看起了受灾路情:通往全乡9个行政村的公路,塌方随处可见,50米一小塌方,100米一大塌方,黄泥夹杂着的树立与杂草,面目狰狞地摸陈在山道上,垒起一座小山丘;原本坚实的路基,有的倒塌,有的被洪水淘空,只留下过道和百米深的大“峡谷”。望着这些,杨金求心痛地流泪了。他咬了咬牙,踏着膝深的泞泥,每到一塌方处,就在图纸上作上标记,然后目测土石方数量,经过7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3天内,他掌握了全线道路、塌方、基础、倒塌、桥梁、涵洞等损坏的第一手资料,塌方582处50.4公里66300立方米,石拱桥被冲毁7座,严重损坏桥7座,轻微损坏13座,冲毁涵洞16道。一道道翔实的数据,凝聚着老杨的汗水。

第五篇:公路养护员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人到了暮年,就到了好好休息和享受生活的时候,退休的老人中,有的开始颐养天年;也有的专心致志研究和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小组的教师从三尺讲台退休下来后,却怎么也闲不住,当起了村里的义务养护员。

村是一个交通很不便利的村子。平时,村子的土路就只有拖拉机还勉强可以通行,但每当下雨,如果没有人给填填土,挖一挖的话,村民的出行

就只能靠步行了。村里的人一提起下雨天出门也感到头疼。1988年,59岁的从教师岗位退休下来后,看着自己住了半辈子的村子,想着村民出行的种种不方便,决定要把出村的3条人畜驿道修理好、维护好。

从那以后,村子里就多了这样一个整天挑着锄头,挑着箩筐、水桶,奔波于网村路上的身影。路的哪里需要垫一垫,哪里需要加宽一些,哪里需要铲平一点,心里都有谱,而且做得都非常认真。为了让村里的道路更加靓丽,他还出资购买了苗木进行绿化,现在大的树已长到2米多高了。在精心的维护和修理下,出村6公里的道路变得更平、更宽、更通畅了。一位村民说:“原来赶牲口都很困难的路,如今已经可以骑摩托车了。”

村民小组出村道路2公里处有一道石门坎,地势险要。长久以来,村民们过石门坎都是连摸带爬,大牲畜行走更是困难。为了改变道路的通行状况,一点点地打开石头,砸碎,搬走,足足花了3年的时间,硬是把石门坎变成了20来米宽的坦途,村民们十分感动,每当走在大道上,都不禁感叹:“杨老师真是现代愚公啊。”

在护路的同时,还心系村里孩子的安全。村子南面有一条小河,是村里孩子每天上学的必经之路,每逢天降大雨,山洪下泄,河水湍急,随时都会发生危险,家长只得放下手中的农活接送孩子。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一边争取小组的支持,动员村民备沙备石,一边向亲戚朋友筹款,你50,他100,不够的自己添上,终于凑足了多元钱,购买了钢筋、水泥和其他材料(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经过全体村民和的努力,小河上终于架起了“希望桥”,村民和孩子们都能放放心心地在上面过往了。

我们无法统计为村子义务修路和护路用了多少工时,抬了多少石头,挖了多少土,补了多少处险段。在这些无法统计的数字背后,也没有人知道和体会到被风湿、耳聋等多种疾病折磨的滋味。每当村民问及他为什么会这样坚持时,这位77岁的老人总是语重心长地说:“是共产党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我一直珍藏着一本雷锋日记,我是在向他学习。只要我不死,为村里修路的事我一定会坚持做。”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ds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