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学复习重点(考试备用)

更新时间:2024-02-29 10:0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工程经济学

工程经济学 总复习

第一章 绪论

技术和经济的关系:见P3 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P5 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内容:P5~6 工程经济学的特点: P6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则:P8

第2章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2.1投资的概念: 投资形成的资产:

企业投资形成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流动资产和其他资产。 P27~33 2.2 成本费用

2.2.1 总成本费用

企业总成本费用,是指投资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为生产和销售产品所花费的全部费用总和。

总成本费用由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两部分组成。

P39~40

2.2.2 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1.固定成本。凡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固定不变的,叫做固定成本。但就单位产品中的固定成本而言,则与业务量的增减成反比例变动。

2.变动成本。凡成本总额与业务量总数成正比例增减变动关系的,叫做变动成本。但就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而言,则是固定不变的。

2.3 销售收入、利润与税金

2.3.1 销售收入 2.3.2 利润

1.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包括销售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即: 利润总额=销售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其中:

销售利润=产品销售利润+其他销售利润

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收入-总成本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

其他销售利润=其他销售收入-其他销售成本-其他销售税金及附加 投资净收益,是指投资收益扣除投资损失后的余额。

1

工程经济学

企业的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支出。

2.利润率

利润率,是一定时期利润额与相关指标的比率,用来反映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综合水平。企业利润率主要包括四种,即: (l)产值利润率

每百元产值利润=利润总额(元)总产值(百元)

(2)销售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销售收入?100%

(3)成本利润率 成本利润率=销售利润销售成本?100%

(4)资本金利润率

资本金利润率=利润总额资本金总额?100%

2.3.3 税金

P36~39

税金是指工程项目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向国家缴纳的各种税款。

可以计入产品成本的税金有: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及进口原材料和备品备件的关税。

从销售收入中直接扣除的税金及附加有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城乡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增值税为价外税。

从销售利润中扣除的税金为所得税。

第03章 现金流量与资金时间价值

3.1 现金流量的概念与估计 3.1.1 现金流量的概念 P54

3.1.2 现金流量的表示方法

通常采用表格和图的形式表示现金流量。

1.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是用表格的形式描述不同时点上发生的各种现金流量的大小和方向。现金流量表由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和净现金流量构成。 2.现金流量图

现金流量图是一种反映项目资金运动状态的图式,即把项目的现金流量绘入一时间坐标图中,表示出各现金流入、流出与相应时间的对应关系。运用现金流量图,就可全面、形象、直观地表达项目的资金运动状态。

2

工程经济学

要正确绘制现金流量图,必须把握好现金流量的三要素:现金流量的大小(现金数额)、方向(现金流入或流出)和作用点(现金发生的时间点)。 3.1.3 正确估计现金流量

正确估计与投资方案相关的现金流量,需注意以下4个问题:P55~56 3.2 资金的时间价值 1.资金的时间价值概念 P56~57

2.名义利率和有效利率

掌握两者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3.3 资金等值计算

要求完全掌握7个利息公式和相应的计算系数。P69表3-6

第4章 工程项目评价的基本方法

4.2 静态方法

4.2.1 时间性静态评价指标及分析方法

1.静态投资回收期(Pt)P79

2.差额投资回收期(△Pt)

设两方案的年产出量相同,方案1、方案2的总投资分别为K1和K2,两方案的年经营成本分别为C1和C2,如果K2>K1、C1>C2,则差额投资回收期△Pt为:

?Pt??K?C?K2?K1C1?C2

若两方案的年产出量不同,即Q1≠Q2,则差额投资回收期为:

K2?Pt?Q2C1Q1??K1Q1C2Q2

式中,Q1、Q2为不同方案的年产出量,其他符号同上。

将求得的差额投资回收期△Pt与基准投资回收期Pc作比较。若△Pt<Pc,则说明投资增加部分的经济效果是好的,应当选择投资大的方案;反之,若△Pt >Pc,说明增加的投资不经济,应选择投资小的方案;若△Pt =Pc,则两方案等价。

4.2.2 价值性静态评价指标及分析方法

1.年计算费用(Za)

将总投资按基准投资回收期折算为年度费用,再加上年经营成本,即为年计算费用。

Za?KPc?C

式中,Za为年计算费用;K为总投资;Pc为基准投资回收期;C为年经营成本。

2.总计算费用(Z)

3

工程经济学

将年经营成本折算为基准投资回收期的总费用,再加上总投资,即为总计算费用。 Z=K+C×Pc

式中,Z为总计算费用;K为总投资;C为年经营成本;Pc为基准投资回收期。 比较各方案的Z值,值最小的方案即为所应选取的最优方案。

4.2.3比率性静态评价指标及分析方法 1.投资收益率(R) 投资收益率=年净收益项目全部投资

在进行工程经济分析时,根据分析目的的不同,投资收益率指标又分为总投资收益率、总投资利润率、总投资利税率、资本金利润率和资本金净利润率等。

(1)总投资收益率

总投资收益率=年利润+年贷款利息+年折旧费和摊销费总投资年利润+贷款利息总投资年利税总额总投资?100%

?100%

(2)总投资利润率=?100%

(3)总投资利税率= (4)资本金利润率=年利润资本金?100%

(5) 资本金净利润率=年税后利润资本金?100%

2.差额投资收益率(△R)

?R=C1?C2K2?K1?100%

式中,△R为差额投资收益率,其他符号同前。

将所求的△R与行业基准投资收益率Rc比较。若△R>Rc,说明投资的增加部分是经济的,应取投资大的方案;若△R<Rc,则应取投资小的方案;若△R=Rc,则两方案等价。

静态指标评价方法的主要优点是简明、直观、易算。三类静态评价指标分别表明评价对象的投资回收能力、项目风险大小和盈利能力。但这种评价方法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①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②多方案比较时,没有考虑各方案经济寿命的不同;③没有考虑各方案经济寿命期内费用收益情况的变化;④没有考虑方案经济寿命终了时的残值。因而静态评价指标方法不够精确,常用于可行性研究初始阶段的粗略分析和评价。在实际评价工作中,往往将静态和动态评价指标配合使用,相互补充。

4

工程经济学

4.3动态方法

4.3.1时间性动态评价指标及分析方法

时间性动态评价指标以动态投资回收期较为典型。见P80 4.3.2 价值性动态评价指标及分析方法

1.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简称NPV) P81 注意净现值法的优缺点。

基准贴现率的确定一般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资金成本和机会成本

基准贴现率应不低于单位资金成本和单位投资的机会成本,这样才能使资金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这一要求可用下式表达:

i0≥i1=max{单位资金成本,单位投资机会成本}

(2)投资风险

在确定基准收益率时,常以一个适当的风险贴补率i2来提高i0值。即以一个较高的收益水平补偿投资者所承担的风险,风险越大,贴补率越高。

(3)通货膨胀

在通货膨胀影响下,各种材料、设备、房屋、土地的价格以及人工费都会上升。在确定基准收益率时,应考虑这种影响,结合投入产出价格的选用决定对通货膨胀因素的处理。

综合以上分析,基准贴现率可确定如下:

若项目现金流量是按当年价格预测估算的,则应以年通货膨胀率i3修正i0值。即: i0=(1+i1)(1+i2)(1+i3)-1≈i1+i2+i3

若项目的现金流量是按基年不变价格预测估算的,预测结果已排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就不再重复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去修正i0值。即: i0=(1+i1)(1+i2)-1≈i1+i2 上述近似处理的条件是i1、i2、i3都为小数。 2.将来值(净终值)(NFV) 3.净年值(年度等值)(NAV)

4.3.3 比率性动态评价指标及分析方法 1.净现值率(NPVR)

2. 内部收益率(IRR) 注意其经济含义

3.再投资收益率

4.外部收益率(ERR)

计算外部收益率时假定项目寿命期内所获得的净收益全部可用于再投资,再投资的收益率等于基准收益率。

NNt0?F(1?it?0)N?t??Kt(1?ERR)t?0N?t

5

工程经济学

反映整个计算期的现金流入流出,考察项目盈利能力 反映投资者权益投资的获利能力 投资各方获利能力 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 资本金内部收益率 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 总投资 资本金财务现金流量表 项目资本金 投资者的出资额 有项目和无项目的增量 资本金增量 投资各方财务现金流量表 投资各方内部收益率 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 资本金增量内部收益率 项目增量财务现金流量表 资本金增量财务现金流量表 增量的获利能力 资本金增量的获利能力 2.损益表

3.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4. 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综合反映项目计算期内各年末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化及对应关系,以考察项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结构是否合理,用以计算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并进行清偿能力分析。 (1)流动比率

一般流动比率取值在2左右较合适。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能更好地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速动比率应不小于1.0~1.2。 (3)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在0.5左右比较合适。

5.借款偿还计划表(借款还本付息计算表)

根据借款偿还计划表,可计算出借款偿还期、利息备付率、偿债备付率等指标以此来评价项目借款偿还能力。

(1)借款偿还期

借款偿还期指标适用于那些不预先给定借款偿还期限,且按最大偿还能力计算还本付息的项目;它不适用于那些预先给定借款偿还期的项目。对于预先给定借款偿还期的项目,应采用利息备付率和偿债备付率指标分析项目的偿债能力。

(2)利息备付率

利息备付率从付息资金来源的充裕性角度反映项目偿付债务利息的能力,它表示使用项目税息前利润偿付利息的保证倍率。对于正常经营的项目,利息备付率应当大于2。否则,表示项目的付息能力保障程度不足。尤其是当利息备付率低于1时,表示项目没有足够资金支付利息,偿债风险很大。

(3)偿债备付率

偿债备付率表示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作为偿还借款本息保证的倍率。偿债备付率在正常情况应大于1。当指标小于1时,表示当年资金来源不足以偿付当期债务,需要通

16

工程经济学

过短期借款偿付已到期债务。

8.5 财务价格的选择与通货膨胀的影响 财务价格 P163

财务分析中对财务价格的选择:167~168

第9章 工程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及社会评价

9.1 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及社会评价的关系 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及社会评价的区别 P179

9.2 工程项目宏观评价的步骤: 了解即可。

9.3 费用和效益的识别与估算 9.3.1费用与效益的含义及分类

国民经济费用,是指国民经济为项目所付出的代价,包括国家、部门、企业为该项目建设和生产所付出的经济代价。对于工程项目来讲,其国民经济费用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直接费用

直接费用是指项目使用投入物所产生并在项目范围内计算的经济费用。一般可分为如下两种情况:

(1)若项目的投入物来自国内生产量的增加,其费用就是增加国内生产所消耗资源的经济价值。

(2)若项目投入物的国内生产量保持不变,则当项目投入物来自进口,其费用等于所花费外汇的经济价值;当项目投入物来自出口减少,其费用等于所减少外汇收入的经济价值;当项目投入物来自对其他项目供应量的减少,其费用为其他项目因此而减少的效益。

2.间接费用

间接费用是指国民经济为项目付出的代价,而项目本身并不实际支出的那部分费用。

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是指项目对国民经济所作的贡献,即由于项目的兴建和投产为国家提供的总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通常分为两大类: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

1.直接效益

直接效益是由项目产出物产生并在项目范围内计算的经济效益。直接效益的确定一般可分为如下两种情况:

(1)若项目产出物用以增加国内市场供给量,其效益就是这部分增加量所满足的国内需求的价值,等于这部分增加供给量的消费者支付意愿。

(2)若项目产出物未导致国内市场供给量的相应增加,则当项目产出物用于替代出口,其效益为所获得外汇的经济价值;当项目产出物用于替代进口,其效益等于所节约外汇的经济价值;当项目产出物用于替代国内原生产企业的部分或全部生产,其效益为

17

工程经济学

原生产企业减产或停产向社会所释放的资源,其价值等于对这部分资源的支付意愿。 2.间接效益

在项目为国民经济提供的总效益中,除由项目产出物所体现的直接效益外,还包括由项目产生的某些其他效益,即间接效益或外部效益。项目的间接效益是指项目对社会作出的贡献而项目本身未得到的那部分效益。

与项目相关的间接效益和间接费用统称为外部效果。

另外,在进行费用效益分析时,还应注意剔除“转移支付”。各种税金、补贴和国内银行利息,这些国内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支付称为“转移支付”。

9.4 影子价格 P194~203

9.6 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P203~205

要掌握这些指标的含义及计算。

第10章 工程项目评价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10.1 不确定性分析的概念

根据造成风险的范围大小划分,工程项目投资风险可分为宏观风险和微观风险。详见P212

通过分析方案各个技术经济变量(如投资、成本、产量、价格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变化对投资方案经济效益的影响(还应进一步研究外部条件变化如何影响这些变量),分析投资方案对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变化的承受能力,进一步确认项目在财务和经济上的可靠性,这个过程称为不确定性分析。

10.1.2 风险和不确定性产生的原因 1.主观原因

(1)信息的不完全性与不充分性。(2)人的有限理性。 2.客观原因

(1)市场供求变化的影响。(2)技术变化的影响。

(3)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4)社会、政治、文化、法律等方面的影响。 (5)自然条件和资源方面的影响。

工程经济分析中不确定性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一般来讲,盈亏平衡分析只用于财务效益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可同时用于财务效益分析和国民经济效益分析。

10.2 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平衡是指当年的销售收入等于其总成本费用,在这种情况下,项目的经营结果既无盈利又无亏损。

盈亏平衡点(BEP)是项目盈利与亏损的分界点,它标志着项目不盈不亏的生产经营临界水平,反映在一定的生产经营水平时工程项目的收益与成本的平衡关系。

18

工程经济学

盈亏平衡分析是在假设生产量等于销售量情况下,通过对产品产量、成本、利润相互关系的分析,判断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适应能力的一种不确定性分析方法,故亦称量本利分析。

由于项目的收益与成本都是产品产量的函数,一般又根据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将盈亏平衡分析分为两种,即线性盈亏平衡分析和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

1.线性盈亏平衡分析

所谓线性盈亏平衡分析是指项目的收益与成本都是产量的线性函数。

要进行线性盈亏平衡分析,首先必须把项目建成投产后的正常生产年份的总成本费用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线性盈亏平衡分析的假设条件:

在工程经济分析中,进行线性盈亏平衡分析需要有一些假设条件,这些假设条件是:

① 成本是生产量或销售量的函数; ② 生产量等于销售量;

③ 单位变动成本保持不变;

④ 在所分析的产量范围内,固定成本保持不变;

⑤ 某一产品或产品组合的销售价格,在任何销售水平上都是相同的,因此,销售收入是销售价格和销售数量的线性函数;

⑥ 所采用的数据均为正常年份(即达到设计能力生产期)的数据。

根据上述假设条件,同时考虑收入和利润,使成本、产销量和利润的关系统一于一个数学模型。这个数学模型的表达形式为:

B=pQ-CvQ-CF-T×Q (10-1)

式中:p为产品销售单价;Q为产品销售量;B为利润;CF为固定总成本;Cv为单位产品变动成本,T为单位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当投入产出都按不含税价格时,T不包括增值税)。

表示项目盈亏平衡点(BEP)的表达形式有多种。可以用绝对值表示,如以实物产销量、单位产品售价、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年固定总成本以及年销售收入等表示的盈亏平衡点;也可以用相对值表示,如以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其中以产销量表示的盈亏平衡点应用最为广泛。

(1)以产销量(工程量)表示盈亏平衡点

当企业在小于Q0的产销量下组织生产,则项目亏损;在大于Q0的产销量下组织生产,则项目盈利。显然产销量Q0是盈亏平衡点(BEP)的一个重要表达。由式10-1中利润B=0,即可导出以产销量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 (Q),其计算式如下:

BEP(Q)=BEP(Q)=CFp-CV-T

年固定总成本 (10-2)

单位产品售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单位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对建设项目运用盈亏平衡点分析时应注意:盈亏平衡点要按项目投产后的正常年份

19

工程经济学

计算,而不能按计算期内的平均值计算。

盈亏平衡点越低,达到此点的盈亏平衡产销量就越少,项目投产后的盈利的可能性越大,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越强,抗风险能力也越强。

(2)盈亏平衡点的其他表示方式

l)若项目的设计生产能力为Qd,则盈亏平衡点可用盈亏平衡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 BEP(R)?BEP(Q)Qd?100%?CFQd(p?Cv?T)?100%

当生产能力利用率达到BEP(R),时,项目即可达到盈亏平衡点。

2)如果按设计生产能力进行生产和销售,BEP还可用盈亏平衡销售价格来表示: BEP(p)?Cv?CFQd?T

3)如果按设计生产能力进行生产和销售,且销售价格已定,则BEP还可用盈亏平衡单位产品可变成本来表示:

BEP(Cv)?p?CFQd?T

有时,企业也希望知道为获取特定数额的利润所需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数量。若QT表示目标产量(Target Output),πT表示企业的目标利润,有:

CF??TQT?

P?CV?T2.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 3.优劣盈亏分析法

工程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主要是多方案的分析、比较和选择。若n个互斥方案的经

济效益都受某不确定因素x的影响,则可把这些方案的经济效益指标都看作x的函数,即:

E1=f1(x) E2=f2(x) ?? En=fn(x)

在两个方案的经济效益相等时,即:

fi(x)=fj(x) i,j=1,2,??,n且i≠j

解出使等式成立的x值,即为两方案的盈亏平衡点,可以以此决定方案的优劣,从而进行选择。

【例10-3】假设某工程项目的建设有三种备选方案:

第一方案,从国外引进,年固定成本为1000万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

20

工程经济学

第二方案,采用一般国产自动化装置,年固定成本为800万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4元;

第三方案,采用自动化程度较低的国产设备,年固定成本为600万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0元。

试比较不同生产规模下的方案。 解:各方案总成本函数为: TC1=CFl+Cv1×Q=1000+10Q TC2=CF2+Cv2×Q=800+14Q TC3=CF3+Cv3×Q=600+20Q 各方案的总成本曲线见图10-3。

从图10-3可以看出,三条曲线两两相交于i、k、j三个点。其中i、j两点将TC2曲线分为三段,Qi、Qj分别为优劣平衡点i、j下的产量。显然,

当Q<Qi,时,第三种方案总成本最低; 当Qi<Q<Qj时,第二种方案的总成本最低;

当Q>Qj时,第一种方案的总成本最低。 因此,i点即为第三种方案和第二种方案的优劣平衡点,j点为第二种方案和第一种方案的优劣平衡点。

平衡点计算如下: 对于i点,有TC2=TC3 即CF2+Cv2×Q=CF3+Cv3×Q 解得:Qi?CF2?CF3Cv3?Cv2?800?60020?14?33.3 (万件)

图10-3 某项目的优劣盈亏平衡分析图

同理,对于j点,可得Qj=50(万件)

4.盈亏平衡分析法的局限性

(1)首先要假定产量等于销售量,这实际上有些理想化;

(2)计算盈亏平衡点所采用的数据是所谓“正常年份”的数据,而现实经济环境是千变万化的;

(3)盈亏平衡分析法是一种短期的、静态的分析方法,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长期情形。因此,其计算结果和结论是比较粗略的。

(4)盈亏平衡分析仅仅是讨论价格、产量、成本等不确定因素的变化对工程项目盈利水平的影响,却不能从分析中判断项目本身盈利能力的大小。

(5)盈亏平衡分析可以度量项目风险的大小,但并不能揭示产生风险的根源。

10.3 敏感性分析

10.3.1敏感性分析的概念

投资项目评价中的敏感性分析,就是在确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分析、预

21

工程经济学

测项目主要不确定因素的变化对项目评价指标(如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等)的影响,从中找出敏感因素,确定评价指标对该因素的敏感程度和项目对其变化的承受能力。

敏感性分析可以使决策者在缺少资料的情况下,能够弥补和缩小对未来方案预测的误差,了解不确定因素对评价指标的影响幅度,明确各因素变化到什么程度时才会影响方案经济效果的最优性,从而提高决策的准确性。此外,敏感性分析还可以启发评价者对那些较为敏感的因素重新进行分析研究,以提高预测的可靠性。

敏感性分析有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两种。 10.3.2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的步骤

1.确定分析指标

分析指标的确定,一般是根据项目的特点、不同的研究阶段、实际需求情况和指标的重要程度来选择,与进行分析的目标和任务有关。

如果主要分析方案状态和参数变化对方案投资回收快慢的影响,则可选用投资回收期作为分析指标;如果主要分析产品价格波动对方案超额净收益的影响,则可选用净现值作为分析指标;如果主要分析投资大小对方案资金回收能力的影响,则可选用内部收益率指标等。

如果在机会研究阶段,主要是对项目的设想和鉴别,确定投资方向和投资机会。此时,各种经济数据不完整,可信程度低,深度要求不高,可选用静态的评价指标,常采用的指标是投资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如果在初步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则需选用动态的评价指标,常用净现值、内部收益率,也可以辅之以投资回收期。 一般而言,敏感性分析的指标应与确定性经济评价指标一致,不应超出确定性经济评价指标范围而另立新的分析指标。

2.选择需要分析的不确定性因素

对于一般投资项目来说,通常从以下几方面选择项目敏感性分析中的影响因素:项目投资;项目寿命年限;成本,特别是变动成本;产品价格;产销量;项目建设年限、投产期限和产出水平及达产期限;汇率,基准折现率。

3.分析每个不确定性因素的波动程度及其对分析指标可能带来的增减变化情况 首先,对所选定的不确定性因素,应根据实际情况设定这些因素的变动幅度,其他因素固定不变。因素的变化可以按照一定的变化幅度(如±5%、±10%、±20%等)改变它的数值。

其次,计算不确定性因素每次变动对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

对每一因素的每一变动,均重复以上计算,然后,把因素变动及相应指标变动结果用表或图的形式表示出来,以便于测定敏感因素。

4.确定敏感性因素

(1)敏感性系数,表示项目评价指标对不确定因素的敏感程度。计算公式为:

E??A?F

式中:E——敏感性系数;

22

工程经济学

△F——不确定因素F的变化率(%);

△A——不确定因素F发生△F变化率时,评价指标A的相应变化率(%)。

E值越大,表明评价指标A对于不确定因素F越敏感;反之,则越不敏感。

(2)临界点,是指项目允许不确定因素向不利方向变化的极限值。超过极限,项目的效益指标将不可行。临界点可用临界点百分比或者临界值分别表示某一变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百分比或者一定数值时,项目的效益指标将从可行转变为不可行。

如果进行敏感性分析的目的是对不同的投资项目或某一项目的不同方案进行选择,一般应选择敏感程度小、承受风险能力强、可靠性大的项目或方案。

10.3.3 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了解即可。

10.3.4 敏感性分析的局限性

它不能说明不确定因素发生变动的情况的可能性是大还是小,也就是没有考虑不确定因素在未来发生变动的概率,而这种概率是与项目的风险大小密切相关的。

10.4 概率分析

掌握期望值、标准偏差和差异系数的计算。累计概率的计算 10.5 决策树分析(Decision tree) 掌握决策树分析方法及其计算,要会画图。

第11章 设备更新项目的工程经济分析

11.1设备磨损及经济寿命的确定 11.1.1设备磨损的形式

设备磨损可分为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两种形式。

1.设备的有形磨损

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发生的实体的磨损称为有形磨损,亦称物质磨损。 有形磨损按其形成的原因分类可以分为两种。第Ⅰ种有形磨损是指机器设备在运转过程中受外力的作用,零部件发生磨擦、振动等使设备的实体发生磨损。第Ⅱ种有形磨损是设备在闲置过程中,由于自然力的作用而锈蚀,造成实体磨损。第I种有形磨损与使用时间和使用强度有关;而第Ⅱ种有形磨损与使用无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与使用程度成反比),而与闲置时间和保管条件有关。设备闲置时间长了,会自然丧失精度和工作能力,失去其使用价值。

这两种有形磨损都造成设备的技术性陈旧。换句话说,设备的有形磨损导致设备的性能、精度等的降低,使得设备的运行费用和维修费用增加,效率低下,反映了设备使用价值的降低。

有形磨损根据其磨损程度可以分为两种:磨损程度较低,通过修理可以消除的称为可消除性的有形磨损。磨损程度严重,不能通过修理消除的,称为不可消除性的有形磨损。

2.设备的无形磨损

设备除遭受有形磨损之外,还会遭受无形磨损,亦称经济磨损。所谓无形磨损,是

23

工程经济学

由于科技进步等原因造成原有设备贬值。

无形磨损按其形成原因也可分为两种。第I种无形磨损是由于设备制造工艺的改进或大规模生产等原因,生产同种机器设备的成本下降,市场价格降低使原有设备造成相应贬值:第Ⅱ种无形磨损是由于科学技术进步,社会上出现了性能更完善、生产效率更高的新型设备,使原有设备贬值。

第I种无形磨损的后果只是原有设备原始价值贬值,但设备本身技术特性和功能均未发生变化,即原有设备使用价值并未下降,故不影响原有设备的使用。

第Ⅱ种无形磨损的后果不仅使原设备在原始价值上贬值,而且使原设备在技术性能和功能上落后,使原设备局部或全部丧失其使用价值,如原有设备生产的产品质量不如新型设备;原材料、动力等消耗大于新设备;原设备不能生产市场需要的新产品等。这时就有可能产生用新设备取代原设备的可能性。这种取代需考虑其经济合理性,合理性取决于原设备贬值程度以及继续使用原设备的经济效果下降的幅度。

有形和无形两种磨损都引起机器设备原始价值的贬值,这一点两者是相同的。不同的是,遭受有形磨损的设备,特别是有形磨损严重的设备,在修理之前,常常不能工作;而遭受无形磨损的设备,即使无形磨损很严重,其固定资产物质内容却可能没有磨损,仍然可以使用,只不过继续使用它在经济上是否合算,需要分析研究。

11.1.2设备经济寿命的确定

设备的经济寿命是指设备从开始使用到其等值年成本最小(或年盈利最高)的使用年限。

2.设备经济寿命的估算

有些设备在一段时期内并不过时,但设备遭到严重有形磨损无法继续使用(大修理已不合算)时,就需要利用同类型、同性能的设备进行更换。这种原型的更换可称之为重置模式。重置更新最佳时间取决于经济寿命。确定经济寿命的方法可分为静态重置模式和动态重置模式两种。

(1)静态模式下设备经济寿命的确定方法

静态模式下设备经济寿命的确定方法,就是在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基础上计算设

24

图11-2 设备年度费用曲线

工程经济学

备年平均成本CN。使CN为最小的N0就是设备的经济寿命。其计算式为:

P?LNN1NNCN???Ct?1t (11-1)

式中:CN——N年内设备的年平均使用成本; P——设备目前实际价值;

Ct——第t年的设备运行成本; LN——第N年末的设备净残值。 在式(11-1)中,

P?LNN为设备的平均年度资产消耗成本,而

1NN?Ct?1t为设备的

平均年度运行成本。

由于设备使用时间越长,设备的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越加剧,从而导致设备的维护修理费用越增加,这种逐年递增的费用△Ct,称为设备的低劣化。用低劣化数值表示设备损耗的方法称为低劣化数值法。如果每年设备的劣化增量是均等的,即△Ct=λ,每年劣化呈线性增长。据此,可以简化经济寿命的计算,即:

N0?2(P?LN)? (11-2)

式中:N0——设备的经济寿命; λ——设备的低劣化值。

(2)动态模式下设备经济寿命的确定方法

动态模式下设备经济寿命的确定方法,就是在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的情况下计算设备的净年值NAV或年成本AC,通过比较年平均效益或年平均费用来确定设备的经济寿命N0。其计算式见式(11-3)和式(11-4),即:

?N?t?ic(1?ic)NAV(N)???(CI?CO)t(1?ic)? (11-3) N(1?ic)?1?t?0??N?t?ic(1?ic)或 AC(N)???COt(1?ic)? (11-4) N(1?ic)?1?t?0?NN 在上式中,如果使用年限N为变量,则当N0 (0<N0<N=为经济寿命时,应满足: NAV(N0)→最大(max);

AC(N0)→最小(min)。

如果设备目前实际价值为P,使用年限为N年,设备第N年的净残值为LN,第t年的运行成本为Ct,基准折现率为ic,其经济寿命为年成本AC最小时所对应的N0,即:

25

工程经济学

ACmin?(P?LN)ic(1?ic)(1?ic)N0NN0?N0??tic(1?ic)?LN0?ic???COt(1?ic)? (11-5) N0?1(1?ic)?1??t?00

由式(11-3)~式(11-5)可以看到,用净年值或年成本估算设备的经济寿命的过

程是:在已知设备现金流量和利率的情况下,逐年计算出从寿命1年到N年全部使用期的年等效值,从中找出平均年成本的最小值(项目考虑以支出为主时),或是平均年盈利的最大值(项目考虑以收入为主时)及其所对应的年限,从而确定设备的经济寿命。

11.2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 设备更新方案比选的基本原理和评价方法与互斥性投资方案比选相同。但在实际比选时,它还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通常,我们假定设备产生的收益相同,因而在进行方案比较时只对其费用进行比较。

第二,由于不同的设备方案的使用寿命不同,因此,通常都采用年度费用进行比较,即采用年费用比较法。

以经济寿命来决定设备是否需要更新,适用于长期生产同一类型产品的企业或进行周期性重复更换的设备。在比较方案时应注意经济寿命计算中的两种特殊情况:

(1)如果一台设备在整个使用期间,其年度使用费和残值固定不变。这时,其使用的年限越长,年度费用越低。也就是说,它的经济寿命等于它的服务寿命。 (2)如果一台设备目前的估计残值和未来的估计残值相等,而年度使用费逐年增加,最短的寿命(一般为1年)就是它的经济寿命。

【例】某企业在3年前投资20000元安装了一套设备,根据设计要求该设备还可使用5年,其年度使用费估计第一年度为14500元,以后逐年增加500元。现在又出现了一种新设备,原始费用为10000元,年度使用费第一年估计为9000元,以后每年增加1000元扩新设备的使用寿命估计为12年。由于这两套设备是专用设备,其任何时候的残值都等于零。假设ic=12%,该企业对现有设备是否应进行更新?

解:依据题意,原设备的20000元投资是3年前发生的,是沉没成本,应不予考虑。 计算原设备和新设备的经济寿命。

由于原设备目前的残值和未来的残值相等,都等于零,因此没有资金恢复费用,其年度费用即等于年度使用费用,由于旧设备的年度使用费是逐年增加的,因而其年度费用也是逐年增加。因此,为了使年度费用最小,经济寿命应该取尽可能短的时间,即1年。

根据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新设备的经济寿命(见表11-3):

表11-3 新设备的年度费用计算表 单位:元

使用年限 1

资金恢复费用 11200 年度使用费 9000 年度费用 20200 26

工程经济学

2 3 4 5 6

5917 4164 3292 2774 2432 9470 9920 10360 10775 11170 15387 14084 13652 13569 13602 从表11-3中可以看出,第5年的年度费用最低,即新设备的经济寿命为5年。 旧设备经济寿命1年,新设备经济寿命为5年时的年度费用: AC旧.1=14500元/年

AC新.5=10000×(A/P,12%,5)+9000+1000×(A/G,12,5)=13549(元/年) 依据上述计算,该企业应对原有设备进行更新。

11.3设备租赁的经济分析

1.设备租赁的概念

设备租赁是资产租赁的一种形式。租赁是一种合同,在这种合同中,一方获得另一方所有的设备的使用权并付给其租金。出租者对设备拥有所有权,并同时把它租给另一方,租用者是被出租设备的使用者。常见的租赁方式有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两种。在融资租赁中,租赁双方承担确定时期的租让和付费义务,而不得任意中止和取消租约,贵重的设备(如车皮、重型机械设备等)宜采用这种方法;而在经营租赁中,租赁双方的任何一方可以随时以一定方式在通知对方后的规定期限内取消或中止租约,临时使用的设备(如车辆、仪器等)通常采用这种方式。

设备租赁的优点:

(l)租赁一般是企业财力不足时采用的方式,这使得承租者在使用资产时,并不需要有相当于资产价值的一笔资金,而只需要逐期支付租金就可以了,因此对于小企业特别方便,因为小企业一般无力举债,也不够条件发行债券。

(2)不必担心设备由于过快更新换代而造成的提前报废。当今市场竞争激烈,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更新换代速度加快,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在此情况下,机器设备的技术寿命大大缩短,极易因技术落后而淘汰,机器设备在没有完成其使用寿命时就提前报废了。因此,使用者采取租赁的方式,可以避免这种风险,比起购置使用来,主动灵活多了。

(3)购置资产往往需要长期保持一个维修力量,在企业维修任务少的情况下,效率就降低了。而采用由出租人负责维修的租赁方式,便可以降低维修费用的负担。

(4)通过借款或发行债券筹资购买资产,会增加企业的负债减少营运资本,降低流动比率,降低权益比率,这样会损坏企业的形象,而采用租赁方式,则不会影响企业的上述形象。

设备租赁的缺点:

(1)在租赁期间承租人对租用设备无所有权,只有使用权,故承租人无权随意对设备进行改造,不能处置设备,也不能用于担保、抵押贷款。

27

工程经济学

(2)比自己直接拥有的设备费用高。租金中包括有出租者的管理费和边际利润。 (3)不如其他可供选择的财务形式合算。比如利用银行透支或专项贷款等。

(4)不管公司的现金流量和经营状况如何,都要按时付租金。2.设备租赁与购买方案的分析方法

采用购买设备或是采用租赁设备应取决于这两种方案在经济上的比较,比较的原则和方法与一般的互斥投资方案比选的方法相同。

(1)设备租赁与购买方案分析的步骤

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和技术状况,提出设备更新的投资建议;

拟定若干设备投资、更新方案,包括购买(有一次性付款和分期付款购买)、租赁方案;

定性分析筛选方案,包括:分析企业财务能力,分析设备技术风险、使用、维修等特点;

定量分析并优选方案,结合其他因素,做出租赁还是购买的投资决策。 (2)设备经营租赁与购买方案的经济比选方法 1)设备经营租赁方案的净现金流量

采用设备经营租赁的方案,租赁费可以直接进入成本,其净现金流量为:

净现金流量=销售收入-经营成本-租赁费用-与销售相关的税金

-所得税率×(销售收入-经营成本-租赁费用-与销售相关的税金)

(11-6)

上式中租赁费用主要包括:租赁保证金;租金;担保费。 对于租金的计算主要有附加率法和年金法。

①附加率法。附加率法是在租赁资产的设备货价或概算成本上再加上一个特定的比

率来计算租金。每期租金R表达式为:

R?P?(1?N?i)N?P?r (11-7)

式中:P——租赁资产的价格;

N——还款期数,可按月、季、半年、年计; i——与还款期数相对应的折现率; r——附加率。

【例11-5】 租赁公司拟出租给某企业一台设备,设备的价格为68万元,租期为5年,每年年末支付租金,折现率为10%,附加率为4%,问每年租金为多少? 解:R?68?(1?5?10%)5?68?4%?23.12 (万元)

②年金法。年金法是将一项租赁资产价值按相同比率分摊到未来各租赁期间内的租金计算方法。年金法计算有期末支付和期初支付租金之分。

.期末支付方式是在每期期末等额支付租金。每期租金R的表达式为:

28

工程经济学

R?Pi(1?i)NN(1?i)?1 (11-8)

式中:P——租赁资产的价格;

N——还款期数,可按月、季、半年、年计; i——与还款期数相对应的折现率。

.期初支付方式是在每期期初等额支付租金,期初支付要比期末支付提前一期支付租金。每期租金R的表达式为:

R?Pi(1?i)NN?1(1?i)?1 (11-9)

2)购买设备方案的净现金流量

与租赁相同条件下的购买设备方案的净现金流量为:

净现金流量=销售收入-经营成本-设备购买费-贷款利息-与销售相关的税金 -所得税率×(销售收入-经营成本-折旧-贷款利息-与销售相关的税金)

(11-10)

3)设备租赁与购买方案的经济比选

设备租赁与购置的经济比选是互斥方案选优问题,一般寿命相同时可以采用净现值法,设备寿命不同时可以采用年值法。无论用净现值法,还是年值法,均以收益效果较大或成本较少的方案为宜。

在假设所得到设备的收入相同的条件下,最简单的方法是将租赁成本和购买成本进行比较。根据互斥方案比选的增量原则,只需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部分。从式(11-6)和式(11-10)两式可以看出,只需比较: 设备租赁:所得税率×租赁费-租赁费

设备购置:所得税率×(折旧+贷款利息)-设备购买费-贷款利息

第12章 价值工程

12.1 价值工程概述

12.1.1价值工程的起源 P252 12.1.2价值工程的基本概念

价值工程是以提高产品(或作业)价值和有效利用资源为目的,通过有组织的创造性工作,寻求用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使用者所需功能的一种管理技术。

定义中的“产品”泛指以实物形态存在的各种产品,如材料、制成品、设备、建筑工程等等;“作业”是指提供一定功能的工艺、工序、作业、活动等等。

价值工程中“工程”是指为实现提高价值的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分析研究的活动。 价值工程中所述的“价值”的含义比较接近人们日常口语中“价值”的概念。评价一种产品,要看它的功能和与获得该功能的成本之间的比值,这个比值称为价值。其表达式为:

29

工程经济学

V?FC (12-1)

式中:V—价值;

F—研究对象的功能,广义讲是指产品或劳务的功用和用途;

C—成本,即寿命周期成本。为实现物品功能耗费的成本,包括劳动占用和劳动消

耗。就顾客对产品而言,成本是指产品的寿命周期的全部费用。它等于购置、维修和使用产品所花费用的总和。就生产企业而言,是指为了生产产品所耗费的科研、设计、试验、试制、生产和维修的全部费用。

价值工程涉及到价值、功能和寿命周期成本等三个基本要素。它具有以下特点: (1)价值工程的目标,是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使产品具备它所必须具备的功能。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由生产成本和使用及维护成本组成。即通过降低成本来提高价值的活动应贯穿于生产和使用的全过程。

(2)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对产品进行功能分析。价值工程中的功能是指对象能够满足某种要求的一种属性,具体来说功能就是效用。企业生产的目的,也是通过生产获得用户所期望的功能,而结构、材质等是实现这些功能的手段,目的是主要的,手段可以广泛选择。

(3)价值工程将产品价值、功能和成本作为一个整体同时来考虑。 (4)价值工程强调不断改革和创新。

(5)价值工程要求将功能定量化。

(6)价值工程是以集体的智慧开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活动。

价值工程是采用系统的工作方法,分析功能与成本,效益与费用之间关系管理技术。它不仅广泛应用于产品设计和产品开发,而且应用于各种建设工程项目,甚至应用于组织机构的改革。价值工程在建设工程项目中主要应用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因为这两个阶段是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经济效果的关键环节。

12.1.2提高价值的途径 P252 12.1.3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

表12-1 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

价值工程的工作阶段 基本步骤 工作步骤 具体步骤 (1)选择对象 1.功能定义 一、分析问题 (2)搜集资料 (3)功能定义 (4)功能整理 2.功能评价 二、综合研究 3.制定创新方(5)功能分析及功能评价 (6)方案创造 对应问题 (1)价值工程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这是干什么用的? (3)它的成本是多少? (4)它的价值是多少? (5)有无其他方法实现同样功能? 30

工程经济学

案与评价 (7)概括评价 (8)指定具体方案 (9)实验研究 三、方案评价 (10)详细评价 (11)提案审批 (12)方案实施 (13)成果评价 (6)新方案的成本是多少? (7)新方案能满足要求吗? 12.2价值工程对象的选择与情报收集 12.2.1价值工程对象的选择

价值工程研究对象的选择要从市场需要出发,结合本企业实力系统考虑。一般说来,对象的选择有以下几个原则:

1.从设计方面看,对产品结构复杂、性能和技术指标差距大、体积大、重量大的产品进行价值工程活动,可使产品结构、性能、技术水平得到优化,从而提高产品价值。 2.从生产方面看,对量多面广、关键部件、工艺复杂、原材料消耗高和废品率高的产品或零部件,特别是对量多、产值比重大的产品,只要成本下降,所取得总的经济效果就大。

3.从市场销售方面看,选择用户意见多、系统配套差、维修能力低、竞争力差、利润率低的,生命周期较长的,市场上畅销但竞争激烈的,新产品、新工艺等进行价值工程活动,以赢得消费者的认同,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

4.从成本方面看,选择成本高于同类产品、成本比重大的,如材料费、管理费、人工费等,推行价值工程就是要降低成本,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必要功能。

12.2.2选择分析对象的方法

在选择对象阶段往往需要运用一些特定技术方法进行定量分析,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

1.寿命周期分析法

(1)投入期。选择成功可能性大的产品,使产品具有尽可能低的成本和较大的价值,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取得信誉和利润。

(2)成长期。应选择那些成本高,竞争激烈的产品作为价值分析的对象。 (3)成熟期。对于处于成熟期的产品,价值分析的对象应提高它的功能,降低其成本和售价,以保证企业的盈利能力。

(4)衰退期。对于销售量已经下降处于衰退期的产品,如果还有可能对购买力低的用户打开销路,也应选作价值分析的对象。

2. A、B、C分类法

A、B、C分类法是一种按照局部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的多少以及根据“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的思想来选择价值工程对象的方法。此方法即可用于选择价值工程对象,也可以用于价值工程改进对象的选择。

31

工程经济学

在价值工程中,A、B、C分类法又称为成本比重分析法。其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步,把产品零件按成本的大小,从大到小依次排列。

第二步,计算出各种产品的累计成本和累计成本比重。对产品进行A、B、C分类。选取产品种数10%~20%,成本比重为60%~70%的产品作为A类,产品种数占30%左右,成本比重占20%左右的为B类,其他的为C类。一般情况下,A类产品是VE对象,如果人力和时间允许可选B类产品作为一般对象,C类产品则不予考虑。

第三步,画出A、B、C分类曲线图(又称帕累托曲线)横轴表示产品种类,纵轴表示成本,根据A、B、C三类的累计成本比重和累计产品种数的数据确定相应的坐标点,从原点开始连接即可。

A、B、C分类法即可用于产品的选择,又可用于产品中零部件的选择。

3.百分比分析法

这是一种通过分析各对象对企业的某个技术经济指标影响程度的大小(百分比),选择价值工程对象的方法。百分比法适用于多品种企业,在分析目标明确、情报收集齐全的情况下,利用此法较为方便。

除了上面三种VE选择对象的方法外,还有因素分析法、强制确定法和价值系数法等几种方法

12.2.3 情报的收集 1.用户方面

(1)用户使用产品目的、使用条件、使用环境、维护保养条件等。

(2)用户对产品的性能及外观方面的要求。如电视机的清晰度、外观造型、色彩等。 (3)用户对产品价格、交货期限、配件供应、技术服务方面的要求。 (4)对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操作性及寿命的要求。 2.市场方面

(1)产品的产销情况、市场需求、市场容量、销售量与市场需求量的预测。 (2)产品竞争的情况。 3.技术方面

(1)现产品的研制设计历史和演变。

(2)国内外同类产品的设计方案、产品结构、加工工艺、设备、材料、标准、成品率。

(3)有关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标准化和三废处理方面的科技资料。 4.供应和生产方面

(1)产品加工方面的情报、生产能力、加工工艺、装配工艺、劳动定额及行业水平、检验方法、包装方法、废次品率、运输方式等。

(2)原材料、元器件的供应以及协作单位的布局、技术水平、生产经营情况等。 5.经济方面

(1)产品成本的构成、生产费用、销售费用、包装及运输贮存费用。 (2)零件的成本、外购件成本、加工装配成本及各种材料消耗定额。 6.本企业的基本情况

32

工程经济学

企业的经营方针、生产能力及限制条件、经营情况、技术经济指标等。 7.政府和社会方面

政府的有关法规、条例、政策、环境保护等方面情报。

12.3功能分析

功能分析,就是对选定的价值工程对象应该具有的功能进行具体的分类、描述、整理和排列成树形图的系统化过程,是价值工程的核心。

功能分析包括功能定义、功能分类、功能整理和功能评价四部分内容。通过功能分析,可以对价值工程应具备的功能加以确定,明确功能特性的要求,从而弄清楚产品各功能之间的关系,去掉不合理的功能,调整功能间的比重,使产品的功能结构更加合理。

12.3.1功能分类

1.按功能的重要程度分类,产品的功能一般可分为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

基本功能是要达到这种产品的目的所不可缺少的功能,是产品的主要功能,也是进行产品生产的依据。辅助功能是为了更有效的实现基本功能而添加的功能,是次要功能,是为了实现基本功能而附加的功能。辅助功能是相对于基本功能而言的,它起着帮助实现基本功能的作用,是辅助基本功能的功能。

2.按功能的性质分类,功能可划分为使用功能和美学功能。

使用功能是每个产品都具有的使命价值。它是从功能的内涵上反映其使用属性,通过产品的基本功能、辅助功能表现出来。美学功能也称为外观功能。是从产品外观反映功能的艺术属性。

3.按用户的需求分类,功能可分为必要功能和不必要功能。

必要功能是指用户所要求的功能以及与实现用户所需求功能有关的功能,使用功能、美学功能、基本功能、辅助功能等均为必要功能;不必要功能是不符合用户要求的功能,又包括三类:一是多余功能,二是重复功能,三是过剩功能。因此,价值工程的功能,一般是指必要功能。非必要功能应予以消除。

4.按功能的量化标准分类,产品的功能可分为过剩功能与不足功能。

过剩功能是指某些功能虽属必要,但满足需要有余,在数量上超过了用户要求或标准功能水平。不足功能是相对于过剩功能而言的,表现为产品整体功能或零部件功能水平在数量上低于标准功能水平,不能完全满足用户需要。不足功能和过剩功能应作为价值工程的对象,通过设计,进行改进和完善。

5.按总体与局部分类,产品的功能可划分为总体功能和局部功能。总体功能和局部功能之间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它以各局部功能为基础,又呈现出整体的新特征。

12.3.2功能定义

所谓功能定义就是描述价值工程对象及其组成部分的作用,使之与别的事物区别开来;也是指一种产品或一项作业所提供的用途和效果。功能定义的目的是:

①明确对象产品和组成产品各部件的功能,籍以弄清产品的特性;

②便于进行功能评价,因功能评价的对象是产品的功能,所以只有在给功能下定义后才能进行功能评价,通过评价弄清哪些是价值低的功能和有问题的功能,才有可能去实现价值工程的目的;

33

工程经济学

③便于构思方案,对功能下定义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为对象产品改进设计的构思过程。 功能定义是功能整理的先导性工作,也是后面进行功能评价的基本条件。 12.3.3 功能整理

功能定义结束后,需要对功能进行整理。功能整理是用系统的观点将已经定义了的功能加以系统化,找出各局部功能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并用图表形式表达,以明确产品的功能系统,从而为功能评价和方案构思提供依据。功能整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功能系统图。通过功能整理要求达到:

(1)明确功能范围:搞清楚几个基本功能,这些基本功能又是通过什么功能实现的。 (2)检查功能之间的准确程度,定义下得正确的就肯定下来,不正确的加以修改,遗漏的加以补充,不必要的就取消。

(3)明确功能之间上下位关系和并列关系。

一般地说来,在产品及其零件的功能之间,存在着上下位关系和并列关系。

功能的上下位关系是指一个功能系统中某些功能之间存在着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我们把目的功能称为上位功能,把手段功能称为下位功能。

并列关系是指在一个上位功能之后,有几个手段功能并列存在,它们是实现同一功能的手段,相互之间不存在从属关系,彼此独立,所以又称为独立关系。 我们按照目的与手段,上位与下位之间的功能关系,以及功能之间的并列关系去整理产品的功能,可整理成功能系统图,功能系统图按照上位功能的位置在左,下位功能的位置在右的顺序自左向右的排列。其一般形式如图12-5所示:

图12-5中,F0称为一级功能,F1、F2, F3是F0的下位功能,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都称为二级功能,F11、F12、F13?F33称为

图12-5 功能系统图一般形式

三级功能,F1和F11, F12, F13组成功能区Ⅰ,F2和F21, F22,F23组成功能区Ⅱ,F3和F31、F32、F33组成功能区Ⅲ。

12.3.4功能评价

功能评价的程序如图12-6所示,确定出评价对象的功能现实成本和功能评价值后,将两者比较,求出两者的比值(价值系数)和两者的差异值(改善期望值),然后选择功能价值低、改善期望值大的功能作为价值工程活动的重点对象。

评价对象

计算成本改善期望值△C 确定现实成本C 计算价值系数V 34

确定功能评价值F 图12-6 功能评价的程序

工程经济学

1.功能现实成本的计算

在计算功能现实成本时,就需要根据传统的成本核算资料,将产品或零部件的现实成本换算成功能的现实成本。具体地讲,当一个零部件只具有一个功能时,该零部件的成本就是它本身的功能成本;当一项功能要由多个零部件共同实现时,该功能的成本就等于这些零部件的功能成本之和。当一个零部件具有多项功能或同时与多项功能有关时,就需要将零部件成本分摊给各项有关功能。

2.功能评价值的表现形式 功能评价值有金额和评分两种表现形式。 (1)金额形式

V?FC

式中:V——功能价值;F——功能评价值(目标成本);C——功能现实成本。 如果功能目标成本小于功能现实成本,两者之差为功能降低幅度。它代表着功能的改善期待值,改善期待值越大,功能价值越小,意味着降低成本的潜力越大。这就是价值工程活动的重点改进对象。

如果功能现实成本小于功能目标成本,则应检查功能评价值是否确定得当或是否有功能不足的现象。 (2)评分形式

评分形式是以得分的形式表示功能。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评分。以得分的多少表示功能的高或低。

3.功能评价值的计算方法 (1)实际价值调查法

实际价值调查法是调查企业内外完成同样功能的产品的实际资料。广泛收集它们的现实功能数据及成本资料而从中选出功能实现程度相同但成本却是最低的产品。 (2)经验估算法

这种方法是由一些有经验的人对实现某项功能提出初步设想的几个方案,在提出方案的同时估算出各个方案的成本。根据每人所估算的值求平均数作为方案的成本。在各个方案中选取最低值就是功能的目标成本。

(3)功能评价值分配方法

功能评价值分配法是根据功能的重要性系数确定功能评价值的方法,是功能评价评分法中的一种。常用的功能评价值分配法主要有强制确定法、确定方案系数评定法和逻辑判断法等。

35

工程经济学

1)强制确定法(强制打分法)(Forced Decision Method)

强制确定法又称FD法,包括01法和04法两种方法。它是采用一定的评分规则,采用强制对比打分来评定评价对象的功能指数。强制确定法适用于被评价对象在功能重要顺序上的差异不太大,并且评价对象子功能数目不太多的情况。下面以01法为例来加以说明。

01评分法的做法是请5~15个对产品熟悉的人员各自参加功能的评价。评价某个功能的重要性时,用完成该功能的相应零部件去一一对比完成其他功能的相应零部件,功能重要者得1分;不重要者得0分。自己和自己相比不得分用“×”表示。两个零件比较时,不能认为都重要均得1分,也不能认为都不重要均得0分。一定要给予1与0的相对比较。例如,某一评价人员对某产品的5个零件进行功能重要性对比。其过程见表12-4。

表12-4 某人对某产品的功能重要性打分 零件名称 A B C D E A × 1 0 0 1 B 0 × 0 1 0 C 1 1 × 0 0 D 1 0 1 × 1 E 0 1 0 1 × 得分 2 3 1 2 2 如请10个评价人员进行评定,把10人的评价得分汇总,求出平均得分值和功能评价系数。见表12-8。

表12-8 10人对某产品的功能重要性打分统计表

平均得分值是将得分总数除以评价人数。例如,A零件的平均得分是29÷10=2.90 功能评价系数是将零件所得平均得分值除以平均得分值总和。如A零件的功能评价系数是2.9÷10=0.29

36

工程经济学

功能评价系数的大小,反映零件功能重要性的大小。功能评价系数大说明功能重要,反之功能不太重要。

为了避免0-1打分的绝对化,也可以采取0—4打分法。即在两个零部件相互比较打分时,不是简单地打0或1分,而是照顾到各零部件在整个产品中的重要程度,打0到4分。0-4打分的优越性在于可以更细致地分等,缺点是不易掌握,对参加打分的人员要求高。要克服这种缺点,需要组织较多的有经验的人员参加。 2)确定方案系数评定法

表12-9 重要性系数计算表

确定方案系数评价法(Decision Alternative Ratio Evaluation System),简称DARE法,也有人称其为环比评分法。它本来是一种方案评价的方法,在这里用于功能评价。这种方法是先从上至下依次比较相邻两个功能的重要程度,给出功能重要性比值,然后令最后一个被比较的功能的重要性值为1(作为基数),依次修正重要性比值。修正的方法用排列在下面的功能修正重要性比值乘以与其相邻的上一个功能的重要性比值,就得出上一个功能的修正重要性比值,求出所有功能的修正重要性比值后,用其去除以总和数,得出功能重要性系数,即技术价值系数。具体过程参见表12-9。

表中功能F1、F2、F3、F4、F5为评价项目。暂定重要性系数一栏是功能两两相比后所得的比值。例如评价F1的重要性为F2的2倍,F2为F3的2倍,F3为F4的3倍,F4为F5的2.5倍等。它们修正的方法是将最下面的功能F5定为1,再自下而上地逐个相乘,得修正后重要性系数:

F4=2.5×1=2.5 F3=3.0×2.5=7.5 F2=2.0×7.5=15.0 F1=2.0×15.0=30.0

将Fl、F2、F3、F4、F5加和得合计数56.0。以合计数为分母,各功能修正后重要性系数为分子相除后即得各功能的功能重要性系数。

37

工程经济学

DARE法适用于各个评价对象之间具有明显的可比关系,能直接对比,并能准确地评定功能重要性比值的情况。

3)逻辑判断法

逻辑判断法是—种相对评分法。其步骤如下:

①统计方法与强制确定法相同。用0-1两两对比的方法,对所要评价的功能的重要程度作出评价。从功能高到功能低的顺序进行排列,高的在上,低的在下。

②自下而上找出功能间的相互关系。

③令最低功能的分值为1,按功能间的相互关系自下而上地计算出每个功能的得分。例见表。

4.价值系数V的计算

(1)功能成本法

功能成本法(又称为绝对值法)是通过一定的测算方法,测定实现应有功能所必须消耗的最低成本(即:功能评价值),同时计算为实现应有功能所耗费的现实成本,经过分析、对比,求得对象的价值系数和成本降低期望值,确定价值工程的改进对象。其表达式如下:

Vi?FiCi

式中:Vi——第i个评价对象的价值系数; Fi——第i个评价对象的功能评价值;

Ci——第i个评价对象的现实成本。

根据上述计算公式,功能的价值系数不外乎以下几种结果:

Vi=1。表示功能评价值等于功能现实成本。这表明评价对象的功能现实成本与实现功能所必需的最低成本大致相当,说明评价对象的价值为最佳,一般无需改进。 Vi<1。此时功能现实成本大于功能评价值。表明评价对象的现实成本偏高,而功能要求不高,这时一种可能是由于存在着过剩的功能,另一种可能是功能虽无过剩,但实现功能的条件或方法不佳,以致使实现功能的成本大于功能的实际需要。

Vi>1。说明该部件功能比较重要,但分配的成本较少,即功能现实成本低于功能评价值。应具体分析,可能有不必要的功能,或者应该提高成本。

(2)功能指数法(功能系数法)

功能指数法(又称相对值法)是通过评定各对象功能的重要程度,用功能指数Fj来表示其功能程度的大小,然后将评价对象的功能指数Fj与相对应的成本指数Cj进行比较,得出该评价对象的价值指数Vj,从而确定改进对象,并求出该对象的成本改进期望值。其表达式如下:

38

工程经济学

Vj?FjCj

式中:Vj——第j个评价对象的价值系数;

Fj——第j个评价对象的功能评价指数(功能重要性系数);可按我们前面介绍的强制确定法或DARE法来确定评价对象的功能重要性系数。

Cj——第j个评价对象的成本指数(成本系数)。成本指数是指评价对象的现实成

本在全部成本中所占的比率。计算公式如下:

Cj?第j个评价对象(零件)的现实成本产品整体实际成本

根据计算结果又分三种情况:

Vj=1。此时评价对象的功能比重与成本比重大致平衡,合理匹配,可以认为功能的现实成本是比较合理的。

Vj<1。此时评价对象的成本比重大于其功能比重,表明相对于系统内的其他对象而言,目前所占的成本偏高,从而会导致该对象的功能过剩。

Vj>1。此时评价对象的成本比重小于其功能比重。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有三个。第一个原因是由于现实成本偏低,不能满足评价对象实现其应具有的功能的要求,致使对象功能偏低;第二个原因是对象目前具有的功能已经超过了其应该具有的水平,也即存在过剩功能;最后一个原因是对象在技术、经济等方面具有某些特征,在客观上存在着功能很重要而需要消耗的成本却很少的情况。

5.确定VE对象的改进范围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产品部件进行价值分析,就是使每个部件的价值系数尽可能趋近于1。为此,确定改进对象的原则如下:

①F/C值低的功能区域,即目标成本与现实成本的比值小于1,属于低功能领域,基本上都应作为提高功能对象,通过改进设计使V达到1。

②△C=(C-F)值大的功能区域,因为(C-F)的值反映了成本应降低的绝对值,该值愈大,说明成本降低的幅度也愈大。如果有几个功能对象的V都很低时,则应选中(C-F)值大的作为优先功能对象。

③复杂的功能区域,即是指要实现该功能需要许多部件,且组织或结构复杂,这些复杂的功能领域也应列为研究的重点。

12.4价值工程方案的评价与选择 12.4.1创造改进方案的方法 1.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 Method),简称BS法,是国外在提出方案阶段使用较多的方法。这种方法是邀请5~15个熟悉产品的人员参加,由主持人主持会议,主持人头脑清醒,思维敏捷,作风民主,善于启发引导。会议有4个原则: ①不评论好坏。

②鼓励自由开放地提出想法。

39

工程经济学

③要求提出大量方案。

④相互启发,要求结合别人意见提出设想。

会议应有记录人员,会后参加提案整理。经验证明,采用这种方法提方案比同样的人数单独提方案的方案数量要大65%~90%,因而应用得很多。

2.哥顿法

哥顿(Gordon)法是美国人哥顿提出的。这种方法与BS法的相同处在于都是以会议的形式进行,由熟悉业务并有经验的人员参加。与BS法的区别则在于会议只解决一个问题,由主持人提出一个抽象的功能概要,要解决的问题只有主持人知道,不告诉大家,以免思路受限制。

3.专家检查法

这种方法是由产品主管设计工程师提出完成产品设计功能所需材料、工艺、设计、生产方案等全部资料以及设计图纸等,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审查。由于这些专家不是原设计者,因此,思想偏见少,可以根据用户对产品功能的要求客观、自由、公正地提出改进意见。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由于审查者需要探入细致的研究后,才能提出较为可靠的审查意见,所以解决问题的时间较长。

12.4.2方案的评价和选择

方案评价的内容包括技术性评价、经济性评价、社会评价和综合评价。

在对方案进行评价时,无论是概略评价还是详细评价,都应包括技术性评价、经济性评价、社会评价和综合评价四个方面的内容。二者的差异在于,详细评价从内容和方法上来讲都较概略评价复杂。无论是概略评价还是详细评价,一般可先做技术评价,再分别做经济评价和社会评价,最后做综合评价。其过程如图12-9所示。

图12-9 方案评价步骤示意图

4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dm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