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整合概念股一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9-20 06:35:01 阅读量: 医药卫生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两类企业各有侧重 国企改革“路线图”日渐清晰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10日在2011(第十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指出,在国企改革深化和推进的过程中,对公益性国有企业要加强改革监管,防止企业利用垄断地位损害社会和公众的利益;对于竞争性国有企业要进行公众公司改革,推动国有企业整体上市工作,让企业完全按照资本市场的要求和规则运作。 邵宁指出,经过几十年艰难探索和推进,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实现了重大进展,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国有企业的体制机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中小企业领域,国有经济实现了大规模的主动退出,由此改变并优化了国有经济的布局结构。对由于经济转型,或者经营不善而造成的困难国有企业,疏通了破产退出的通道,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机制开始发挥作用。对正常经营的国有企业初步建立了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对经营者的经营管理和约束机制,从而激发了企业的内在活力。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不断深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路径日渐清晰,国有企业在向两个方向集中,并逐渐形成了两种类型不同的国有企业。第一类是具有公益性质的国有企业。这类企业在中央企业层面,包括石油、石化、电网、通信服务等领域的企业,在地方包括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公共交通、地铁等方面的企业。第二类是竞争领域的国有大企业,中央企业占多数,包括宝钢、中粮、一汽、中国建材等。

邵宁说,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仍然在推进和深化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在当前已经达到的改革程度上,进一步改革深化的前景已经清晰可见。 对于具有公益性质的国有企业,邵宁认为,改革涉及四个方面,一是以企业内部劳动用工、干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内部改革;二是建立有别于竞争企业,切合企业功能定位的竞争性管理制度;三是实施有效的行业监管,包括价格、服务标准、成本控制、收入分配、资源配臵和行业限制,提高透明度,防止企业利用垄断地位损害社会和公众的利益;四是形成规范合理和政府间政策安排,以兼顾企业为社会服务和企业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

对于竞争性国有大企业,邵宁指出,改革的方式是依托资本市场进行公众公司改革,具体讲就是国资委近几年一直在推动的国有企业整体上市。“我们判断竞争性国有大企业最终的体制模式很可能就是一个规范的公众公司,完全按照资本市场的要求和规则运作。做到这一点,国有企业就彻底变为混合所有制股份公司,与社会资本紧密结合在一起,国有资产就彻底资本化,这种状态就是为下一步改革和结构调整打基础。”

今年央企重大资产重组金额达1598亿元

10日,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员会委员杨志明在第十五届中国企业兼并重组研究中心年会上透露,截至12月9日,央企上市公司申请重大资产重组有56家,

目前已经审核通过的有52家,审核通过重大资产重组金额达1598亿元,目前央企数量已减少117家。

杨志明称,尽管央企总数已从国资委成立之初的196家,减少到目前的117家,其数量也同比减少40%,但仍距国资委此前所制定的“央企整合到80至100户”的目标有较大差距。

杨志明表示,通过兼并重组减少央企数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一直是我国国企改革的基本目标。目前央企超过80%的资产集中在石油石化、电力、国防和通信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及运输、矿业、冶金和机械等支柱行业。 据悉,央企下一步的改革思路是依托资本市场,把包括央企在内的国有大型企业改造成为干干净净的上市公司,继续推进央企的改制上市,支持符合条件的央企尽快实现主营业务整体上市或集团整体上市,而在其中资本市场将担负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兼并重组仍是主旋律 央企数量8年已减少40%

12月10日,第十五届中国企业兼并与重组研究中心年会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等出席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表示,今年物价上涨预计在5.4%左右,2012年我国GDP还有望保持8.5%—9%的增长;而通货膨胀率在2012年将会比今年有所回落。中国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员会委员杨志明表示,证监会一直倡导央企整体上市,央企的改革离不开国际资本市场。尽管央企数量已经从2003年的196家减少到现在的117家,数量上减少了40%,但国资委提的目标是到2020年底央企数量减少到83家,目标尚未完成。2010年国资委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促进国企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里面提到还是要积极促进企业的兼并重组和境外的投资合作,包括“十二五”规划当中也提到要积极推进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从交易目的上来讲,兼并重组一是完成行业整合,打通上下产业链,整合业务类型,提高效益和规模;二是提高产业规模,整合上市。杨志明透露,按照国资委的思路,15年之后所有央企都要彻底的成为上市公司。 央企21个项目落户福州 总投资额达2256亿元

中广网福州12月11日消息(记者洪波 郭淼)福州市与中央企业项目合作洽谈暨签约仪式今天(1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进行。18家中央直属企业与福州市共签约21个大型项目,总投资额达2256亿元,其中超百亿项目有10个,华电集团公司能源项目以338亿元拔得头筹。

本次签约项目中,带动性强,支撑作用明显的产业大项目较多,不仅涉及装备制造、石化、能源、冶金等传统产业,还涵盖了电子信息、新材料、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以及基础设施、总部经济等福州市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八大产业。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副主任金阳,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省长苏树林等领导出席签约仪式。

中石油集团福建LNG接收站项目 总投资120亿元

中石油渤海石油装备公司油气输送钢管制造项目 总投资10亿元 中石化集团福建区域总部项目 总投资20亿元

宝钢集团不锈钢深加工产业园项目 总投资200亿元 神华集团煤电一体化项目 总投资200亿元 华电集团公司福州市能源项目 总投资338亿元 中航国际通用航空飞机制造等项目 总投资220亿元 中国联通东南区域云计算产业园基地项目 总投资50亿元 中国移动福建数据(云计算)中心项目 总投资50亿元 中国铝业公司铝深加工产业园项目 总投资150亿元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已内酰胺项目 总投资200亿元 中储粮总公司中央储备粮长乐直属库项目 总投资7亿元 中铁股份公司福建地铁2号线BT项目 总投资200亿元

中铁隧道装备公司盾构机和港口机械海洋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项目 总投资80亿元

天宇超高压电器智能变压器和智能开关设备制造项目 总投资25亿元 华润集团公司城市综合体项目 总投资80亿元

新兴际华集团装备制造及高新技术产业项目 总投资100亿元 中国黄金集团中金国际交易中心项目 总投资20亿元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公司马尾新城基础设施建设BT项目 总投资150亿元 中国普天公司新一代信息产业研发和生产基地 总投资30亿元 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锂电池隔膜新材料项目 总投资6亿元 央企“跑马圈地”忙 近七成抱团抢滩新兴产业

“政策一呼、央企百应”——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受“热捧”。

截至目前,在全国120家中央企业中,已有70多家涉足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并且在节能建材、核能建设等细分领域获得了一定突破,产业范围基本涵盖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12月8日,赛迪顾问发布了《大型国有企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战略研究》和《大型国有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战略研究(2011年)》,两份报告显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布局上,大型国有企业主要集中在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能源等领域,在生物、节能环保等领域则相对较少。 “这显示了大型国有企业在战略布局中对资源禀赋有较高的依赖性。”报告举例指出,在高端装备制造业方面,涉及此项业务板块的有航天科工、中石油、一汽集团、中国华电、南车集团、北车集团等众多央企;而在节能环保业务板块,仅显示有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大唐集团、宝钢集团等。

在赛迪管理顾问企业战略咨询中心研究总监吴维海看来,大型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柱,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先天优势。

“通过对50家中央企业及重点大中型国有企业的访谈调研发现,其中将发

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未来3-5年规划的企业超过95%。”吴维海认为,未来大型国有企业将进一步借助禀赋优势,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也警告称,央企在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的战略雷同和战略跟风,将会导致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一方面,造成产品积压,供过于求,价格下降,降低了投资收益;另一方面,大量资源用于重复建设造成了浪费,不利于资源的最优配臵。

国资委要求央企加快资源整合步伐

国务院国资委昨日下发通知,要求各中央企业自摸家底,加快对于处于闲臵或经营亏损状态的低效或无效资产的处臵与资源整合步伐。同时要求各央企加强境外资产监管,做好境外决算编制工作。

此份名为《关于做好2011年度中央企业财务决算管理及报表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中央企业全面开展户数清理,对所属各级子企业(包括各类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事业单位、金融企业、境外企业和基建项目)户数、管理级次、股东结构、经营状况等情况进行清理核实,合理界定合并范围;认真做好资产负债清查,足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于处于闲臵或经营亏损状态的低效或无效资产,要加快资产处臵与资源整合步伐,努力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国资委再次提到境外资产监管。在此之前,国资委于6月份发布了《中央企业境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央企业境外国有产权管理暂行办法》,以进一步建立健全境外国有资产监管制度规范,切实加强中央企业境外国有资产和产权监管,维护境外国有资产权益。

此次国资委公布的《通知》要求各中央企业全面清理境外子企业户数、管理级次、股权结构、经营及财务状况,理清产权关系,界定管理责任,认真梳理外派人员、员工薪酬、资金管理、银行账户等基本情况,夯实境外决算管理基础;将境外子企业全部纳入决算报表填报范围,并按照境内会计准则、会计年度和集团母公司会计政策进行调整,规范编制决算报表;加强境外子企业财务决算的审计管理,原则上所有境外子企业财务决算均应实施中介机构审计,特殊情况由内审机构审计的,须经国资委备案同意;规范建立境外子企业财务决算数据库,准确分离纯境外数据库,确保全面、完整、真实、准确反映境外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情况。各中央企业要以财务决算管理为契机,利用财务决算成果,加强境外子企业财务监督。

根据《通知》,国资委还决定自2011年度开始,全面推行财务决算全级次报送工作。所有中央企业应将集团所属各级子企业全部纳入财务决算报送范围,除BVI、壳公司等特殊子企业外,均应分户编报财务决算报表;少数中央企业因投资链条长、股权结构复杂、地域分布广、信息化基础薄弱,全级次编报整套报

表存在困难的,经备案同意后,三级以下非重要子企业可报送主要指标简表。 《通知》还提出,各中央企业要以全级次编报财务决算为契机,全面摸清基层企业经营情况和股东结构,梳理财务资产管理流程和权限,加强基层企业财务状况监测分析,定期组织开展基层企业财务检查,加大对资金、投融资、担保、利润分配、对外捐赠等重大事项的管控力度,抓好有关问题的整改落实,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国资委官员称央企市场化并购大势所趋

国资委改革局副局长刘文炳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几年,央企进行市场化并购重组是大趋势,要坚持市场化专业化运作,创新并购重组方式。 此前9月份,国资委下发《关于中央企业国有产权臵换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对央企国有产权臵换行为作出规范。

该《通知》首次规范了央企之间以及央企与地方国企之间国有产权臵换的操作原则和方式,让不同企业能够通过所持产权、资产进行交换,各取所需、做强主业。

国资委称,《通知》的出台,弥补了产权监管的制度空白,补充和完善了现行产权流转制度体系,对于推动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健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数据统计显示,通过并购重组,央企数量已由国资委成立之初的196家减少到目前的117家。在规模上,2003年底185家中央企业的资产总额仅为8.3万亿元左右,2010年底122家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4.3万亿元,超过80%的资产集中在石油石化、电力、国防和通信等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和行业。

然而,央企的并购重组并未“一俊遮百丑”。刘文炳认为,央企重组并购后确实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例如,一些央企发展战略不清晰,盲目扩张,带来诸多风险,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

刘文炳表示,未来央企重组,政府管理部门应通过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消除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进一步破除市场分割和地区限制,清理各种不利于并购重组和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

虽然并购重组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当前央企本身还存在一定问题,例如国有经济分布面过宽、资源分散,以及主业不突出、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与此同时,央企和国际化企业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对此,刘文炳认为,央企不能只满足于做“全运会冠军”,还要争做“奥运会冠军”,海外并购是中央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的必然要求,是成长为世界一流公司的必由之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dg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