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体系内审检查表excel

更新时间:2023-03-18 12:0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TS体系内审检查表

ISO/TS16949:2002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序号C1-营销 ●作业描述,职责矩阵,程 部门和部门内的职责、权限是否得到规定 序,说明性文件中规定的职责 C1.1 和沟通 ?是否规定负责本过程管理的职 和权限 责? (5.5.1) ●与员工交谈 问 题 寻找什么 评定人记录-实施证据

C1.2 是否识别过程输入的组成?

●营销计划 ●市场信息 ●

●顾客 是否识别过程输入来源于那些相关过程, 顾客访谈和服务 C1.3 相关过程和输入的关系是否清楚? ●顾客 过程输入所涉及的部门和输入之间的关系 ●顾客代表 C1.4 是否明确?接口是否清晰,配合是否顺 畅?

C1.5

是否基于数据分析制定营削计划并由相应 ●计划 人员实施?

C1.6 计划完成的情况是否进行跟踪和评审?

●会议记录

●顾客 过程涉及的部门之间的接口是否明确?接 ●销售 C1.7 口是否清晰,配合是否顺畅? ●技术

C1.8

●顾客访谈 是否了解所涉及的过程?否与质量管理体 ●业务计划 系其他过程的要求相一致? (7.1) ●数据分析 ●营销计划 投标意向 ●

C1.9 是否识别过程输出的组成?

C1.10

过程检测的目标、频次是否加以规定并遵 ●销售数量与收入 照执行?

C2-投标 ●作业描述,职责矩阵,程 部门和部门内的职责、权限是否得到规定 序,说明性文件中规定的职责 C2.1 和沟通 ?是否规定负责本过程管理的职 和权限 责? (5.5.1) ●与员工交谈

C2.2 是否识别过程输入的组成? C2.3

●营销计划 ●顾客意向

●顾客 是否识别过程输入来源于那些相关过程, ●顾客访谈和服务 相关过程和输入的关系是否清楚? ●营削计划

过程输入所涉及的部门和输入之间的关系 ●顾客 ●顾客代表 C2.4 是否明确?接口是否清晰,配合是否顺 畅?

TS体系内审检查表

C2.5 是否对顾客意向进行可行性分析? C2.6 是否进行成本分析提交报价单?提交给顾客的标书是否有授权的人员审 批?

●可行性分析

●报价单

C2.7

●报价单 ●标书 ●顾客 ●技术

C2.8

过程涉及的部门之间的接口是否明确?接 ●销售 口是否清晰,配合是否顺畅? ●财务

C2.9

是否了解所涉及的过程?否与质量管理体 ●合同评审 系其他过程的要求相一致? (7.1) ●报价单 ●标书

C2.10 是否识别过程输出的组成?

C2.11

过程检测的目标、频次是否加以规定并遵 ●市场份额 照执行? ●销售增长

C3-合同评审 ●作业描述,职责矩阵,程 部门和部门内的职责、权限是否得到规定 序,说明性文件中规定的职责 C3-1 和沟通 ?是否规定负责本过程管理的职 和权限 责? (5.5.1) ●与员工交谈 ●供货合同,订单,质保协议 C3-2 是否识别过程输入的组成? 、生产能力、

技术开发协议 ●与负责人交谈 是否识别过程输入来源于那些相关过程, ●顾客 C3-3 相关过程和输入的关系是否清楚? ●技术、生产、采购、质保、 过程输入所涉及的部门和输入之间的关系 财务、人力资源部门 C3-4 是否明确?接口是否清晰,配合是否顺 ●合同评审记录 畅? ●与负责人交谈 是否确定: ●政府、安全和环境法规符合 a) 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对交付及交付后 型过程 C3-5 活动的要求? ● 内部产品规范 b) 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 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 ●特殊特性的指定和控制 是否证明与顾客指定、文件化和控制的特 ●质量文件:控制计划、规范 C3-6 殊特性相一致? (7.2.1.1) 、图样,等等都必须报告指定 特殊特性 是否在 向顾客做出提供产品的承诺前评 ●可行性研究 C3-7 审与产品有关的要求? (7.2.2) ●顾客合同评审 是否确保: ●产品规范评审 a) 产品要求得到规定? C3-8 b) 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的要求 ●分辨差异 已予解决? ●可行性评定 C)组织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 若顾客提供的要求没有形成文件, 在接 ●标注设计确认和具有接收准 C3-9 收顾客要求前是否对顾客要求进行确认? 则的生产确认试验计划 (7.2.2)

TS体系内审检查表

在进行提议产品的合同评审时,是否调查 ●可行性研究 C3-10 、确认并文件化该产品的制造可行性,包 ●风险分析 括风险分析? (7.2.2) ●合同评审的记录 ●与负责人交谈 ●沟通中的通用语言 是否对以下有关方面确定并实施与顾客 ● 查订单转化生产计划单的时 沟通的有效安排: 间一至性 C3-12 a) 产品信息? ●产品规范评审 b) 问询、合同或订单的处理,包括对其的 ●合同评审的的记录 修改? ●顾客反馈信息处理的及时性C3-11 合同接受前是否经过授权人的批准?

●沟通中的通用语言 必须具有用顾客使用的语言、按顾客规 ●技术规范和重要文件的通用 定的格式传递必要的信息和资料的能力 C3-13 语言 (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据、电子数据 ●顾客/供方体系要求和供方的 交换等)? (7.2.3.1) 能力 ●合同,订单,销售预测,生 C3-14 是否识别过程输出的组成? 产计划,物料计划、产品建议 书 ●开发、技术、生产、财务部 过程涉及的部门之间的接口是否明确?接 C3-15 门 ● 口是否清晰,配合是否顺畅? 要货计划 ●产品过程开发 C3-16 是否了解所涉及的过程? ●生产 ●交付和支付 ●作业描述 过程管理人员是否能够获得相应的程序、 ●合同评审记录 C3-17 方法、指导书并遵照执行? ●合同更改记录 ●与员工交谈 ●交付监控 过程检测的目标、频次是否加以规定并遵 C3-

18 ●超额费用 照执行? ●与负责人交谈 ●交付监控 ●超额费用 过程检测结果的整理、分析、处理是否明 ●为100%交付及超额费用产生 C3-19 确? 的原因分析和相应纠正措施的 制定、实施、验证 对过程检测结果的分析是否引发相适应的 持续改进活动? 过程的检测结果和相应的持续改进活动是 C3-21 否提交管理评审?原因是否清楚? 是否保持评审结果及评审所引起的措施的 记录,记录的保存地点、方式是否适宜, C3-22 记录的分发范围是否加以规定并遵照执 行? (7.2.2)C3-20

●缩短评审周期

●持续改进项目 ●管理评审提交资料 ●合同评审的记录 ●管理评审提交资料 ●管理评审提交资料 ●管理评审提交资料 ●顾客合同评审 是否确保:合同/订单的更改重新进行评审 C3-23 ●更改信息的传递 并将信息传递到所有相关部门? ● 沟通渠道和及时性 ●作业描述 从事过程管理的人员是否基于适当的教育 ●每一位职位的资格 C3-24 、培训、技能和经验加以安排并能够胜 ●培训计划 任? (6.2.1) ●培训记录 C4-项目策划--第一阶段:计划和确定项目 营销部门和部门内的职责、权限是否得到 ●作业描述,职责矩阵,程 职责? (5.5.1) 和权限

C4-1 规定和沟通 ?是否规定负责本过程管理的 序,说明性文件中规定的职责

TS体系内审检查表

是否了解策划过程的组成和要求? C4-2 (7.1)

C4-3 是否识别过程输入的组成?(7.1)

●质量策划过程 ●项目策划过程 ●新产品的质量策划 ●与负责人交谈 ●图纸(总装图、样件) ●产品标准(规范) ●新产品开发计划 ●与负责人交谈 ●营销计划

C4-4 C4-5

C4-6 C4-7 C4-8

C4-9C4-10 C4-11 C4-12 C4-13

C4-14

C4-15

C4-16 C4-17

是否识别过程输入来源于那些相关过程, ●营销 相关过程和输入的关系是否清楚? ●顾客满意 ●技术、生产、采购、质保、 过程输入所涉及的部门和输入之间的关系 财务、人力资源部门 是否明确?接口是否清晰,配合是否顺 ●合同评审记录 畅? ●与负责人交谈 ●质量计划 作为质量计划的一部分,产品实现的策划 ●顾客要求 必须包括顾客要求和对技术规范的参考? ●技术规范 (7.1.1) ●产品建议书 项目的计划和确定是否采用多方论证的方 ●技术可行性评审 法并进行了相应的可行性评价? ●成本分析 与产品要求有关的输入是否包括: ●设计输入记录和文件 a) 功能和性能要求? b) 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顾客规范 是否确定与产品要求有关的输入,并保持 ●法律和法规要求 记录? (7.3.2) ●以前/现存的产品设计信息 ●产品标杆 是否评审其与产品要求有关的输入,以确 ●顾客规范分析 保其充分性和适宜性

? (7.3.2) ●可行性合同评审记录 与产品要求有关的输入是否完整、清楚, ●顾客规范分析 并且不能自相矛盾? (7.3.2) ●可行性合同评审记录 ●多功能小组 是否成立多功能小组,明确小组成员和相 ●小组及小组成员职责 应职责并确定关键时间节点? ●新产品开发计划 是否确保顾客采购的产品,正在开发的计 ●信息访问安全 划和有关的信息的机密性? (7.1.3) ●产品开发安全 ●质量策划和设计记录,控制 计划,操作说明,产品批准记 在对产品实现进行策划时,是否确定以下 录,资源/设备及任何改善他们 方面的适当内容: 的策划 a) 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 ●在设计各个阶段进行设计合 b) 针对产品确定过程、文件和资源的需 理性评估 求? ●质量策划中过程更改和过程 更新的关系 ●产品责任书 ●建立特殊特性的过程 是否以多方论证的方法识别特殊特性, ●设计记录 和: ●评审顾客对特殊特性,定义 --在控制计划中包含所有特殊特性? 和符号的要求 --与顾客指定的定义和符号相一致? ●控制计划 是否将设计目标转化为设计要求并制定了 ●产品保证计划 产品保证计划? 是否将成本目标分解到相关阶段和部门? ●开发费用预算 成本目标中是否包括开发费用?

TS体系内审检查表

C4-18 是否识别过程输出的组成?

C4-19 是否对过程输出与过程输入进行验证?

小组是否进行阶段总结并通过最高管理者 批准? 产品实现策划的输出形式是否适于 运作 C4-21 方式? (7.1)C4-20 C4-22 C4-23

过程涉及的部门之间的接口是否明确?接 口是否清晰,配合是否顺畅? 是否了解所涉及的过程?否与质量管理体 系其他过程的要求相一致? (7.1)

●设计目标 ●可靠性和质量目标 ●初始材料清单 ●初始过程流程图 ●特殊产品和过程特性的初始 清单 ●产品保证计划 ●输出验证 ●管理者支持 ●过程输出验证 ●阶段总结 ●管理者支持 ●产品实现的输出的形势和内 容 ●产品设计部门 ●多功能小组 ●与负责人交谈 ●产品设计开发和验证

●作业描述 过程管理人员是否能够获得相应的程序、 ●合同评审记录 C4-24 方法、指导书并遵照执行? ●合同更改记录 ●与员工交谈 ●产品、过程开发进度 过程检测的目标、频次是否加以规定并遵 ●产品、过程开发费用 C4-25 照执行? ●产品、过程开发质量目标 ●与负责人交谈 ●产品建议书 ●新产品开发计划 过程检测结果的整理、分析、处理是否明 C4-26 ●APQP实施计划 确? ●输出验证结果 ●阶段总结 ●缩短开发周期 对过程检测结果的分析是否引发相适应的 C4-27 ●成本核算 持续改进活动? ●新技术采用 过程的检测结果

和相应的持续改进活动是 ●持续改进项目 C4-28 否提交管理评审?原因是否清楚? ●管理评审提交资料●可行性分析 ●项目评审 ●设计目标 ●可靠性和质量目标 ●初始材料清单 ●初始过程流程图 ●特殊产品和过程特性的初始清单 ●产品保证计划 ●输出验证 ●阶段总结和管理者支持

是否保持评审结果及评审所引起的措施的 记录,记录的保存地点、方式是否适宜, C4-29 记录的分发范围是否加以规定并遵照执 行? (7.2.2)

●作业描述 从事过程管理的人员是否基于适当的教育 ●每一位职位的资格 C4-30 、培训、技能和经验加以安排并能够胜 ●培训计划 任? (6.2.1) ●培训记录

C5-1:项目设计和开发--第二阶段:产品设计开发和验证 ●质量策划过程 ●项目策划过程 ●新产品的质量策划 ●与负责人交谈

C5.1-1

是否了解策划过程的组成和要求? (7.1)

TS体系内审检查表

C5.1-2

C5.1-3

C5.1-4

C5.1-5

C5.1-6 C5.1-7

C5.1-8

C5.1-9

C5.1-10

C5.1-11

C5.1-12

C5.1-13

C5.1-14

C5.1-15

C5.1-16

C5.1-17

●设计目标 ●可靠性和质量目标 ●初始材料清单 ●初始过程流程图 是否识别过程输入的组成?(7.1) ●特殊产品和过程特性的初始 清单 ●产品保证计划 ●输出验证 ●管理者支持 是否对产品设计输入要求进行识别、形成 ●顾客规范分析 文件并进行评审,包括: ●可行性合同评审记录 --顾客要求(合同评审)? --使用的信息: 必须有程序展开获得的 信息? 是否识别过程输入来源于那些相关过程, ●计划和确定项目 相关过程和输入的关系是否清楚? ●技术、生产、采购、质保、 财务、人力资源部门 过程输入所涉及的部门和输入之间的关系 ●多功能小组 是否明确?接口是否清晰,配合是否顺 ●输出验证 畅? ●阶段总结和管理者支持 ●与负责人交谈 产品的设计开始前是否采用多方论证的方 ●DFMEA 法进行了DFMEA? 是否对产品的可制造性和装配进行设计并 ●设计结果 进行设计检查? ●《设计信息检查清单》 为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 依据策划所作的设计验证 是否依据所策划的安排对设计和开发进行 --输出和设计要求之间的比较 验证? (7.3.5) --基于结果的纠正措施 是否保持验证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 ●设计验证报告 录? (7.3.5) ●负载试验 ●寿命试验 ●冲击试验 是否制定识别产品风险的试验计划? ●振动试验 ●高低温试验 ●必要时进行跑车试验 ●建立特殊特性的过程 是否以多方论证的方法重新根据设计结 ●设计记录 果重新识别并更新特殊特性,和: ●评审顾客对特殊特性,定义 --在控制计划中包含所有特殊特性? 和符号的要求 --与顾客指定的定

义和符号相一致? ●控制计划 是否识别法规、法规涉及的特性并加以控 ●限值物资明细 制? ●设计和过程控制中的预防性 必须注明产品的安全性和方法以最大程 活动 度降低对员工造成潜在的风险,特别是在 ●法律知识和应用 设计和开发过程和制造过程活动中? ●风险分析,如FMEA (6.4.1) ●内/外部审核的结果 当有顾客对安全特性标识的特殊符号时,我 ●特殊特性符号规定和标识现 公司技术文件及资料的标识符号是否沿用 状 顾客规定的符号? 是否根据样件制造要求明确对尺寸测量和 ●样件控制计划 材料与性能试验的控制并制定相应的控制 计划? ●标准件设备 当顾客要求时, 是否制订样件计划和控 ●标准件记录 制计划? (7.3.6.2) ●样件控制计划 在质量先期策划中必须确定每一个过程适 ●控制计划的评审 ●质量计划的评审 用的统计工具,并包括在控制计划中? (8.1.1) ●工厂参观

TS体系内审检查表

C5.1-18

C5.1-19 C5.1-20

C5.1-21

●设计/样件/生产工装 是否尽可能地使用与正式生产相同的供方 ●必须了解和控制样件实现及 、工装和制造过程? (7.3.6.2) 试验条件 是否监督所有的性能试验活动及时完成并 ●试验记录 符合要求? (7.3.6.2) 是否对外包服务负责,包括提供技术指 ●适当时的分承包方管理 导? (7.3.6.2) ●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的 是否确定、提供并维护为达到产品符合要 设施 ●过程设备 求所需的基础设施? (6.3) ●支持性服务 是否采用多方论证的方法制订工厂、设施 ●小组必须有跨部门的员工组 及设备的计划? (6.3.1) 成 ●新设备、工装、设施清单和 是否在开发基准评估的基准上确定新设备 需求计划 、工装、设施和检具/试验设备并明确时间 ●检具/试验设备清单和需求计 进度要求? 划 是否根据样件制造需要开展相应的人员培 ●培训计划 训? 是否在确认样件的检验和试验结果满足顾 ●检验和试验报告 客要求的前提下向顾客提交样件? ●样件批准报告 样件是否通过顾客的批准? 对是否能达到质量要求、是否足够的过程 ●小组可行性承诺 能力、是否能按预定计划完成、成本是否 适中作出小组可行性承诺,确保所提出的 设计能以顾客可接受的价格付诸于制造、 装配、试验、包装和足够数量的交货? ●开发费用预算 是否开发费用进行监控并满足计划要求? ●开发费用监控 ●DFMEA、工程图样、材料规范 ●可制造性和装配的设计 ●设计验证设计评审 ●样件制造-控制计划 ●新设备、工装和设施要求 是否识别过程输出的组成? ●特殊产品和过程特性 ●量具/试验装置的要求 ●小组可行性承诺 ●输出验证 ●管理者

支持 设计和开发的输出是否以能够针对设计和 ●设计输出记录符合设计输入 开发的输入 进行验证的方式提出,并在放 要求规定的接收准则 行前得到批准? (7.3.3) 设计和开发输出是否: ●DV试验报告 a) 满足设计和开发输入的要求? ●工程图样 b) 给出采购、生产和服务提供的适当信 息? 产品设计输出是否以能根据产品设计输入 ●设计输出记录符合设计输入 的要求进行验证和确认的方式来表示? (7.3.3.1) 产品设计输出是否包括: --设计FMEA,可靠性结果? --产品特殊特性、规范? 小组是否进行阶段总结并通过最高管理者 批准? 产品实现策划的输出形式是否适于 运作 方式? (7.1) 要求规定的接收准则 ●所有适用的产品设计输出文 件的存在

工艺、检验指导书的县挂器具有部分损坏

C5.1-22

C5.1-23

C5.1-24 C5.1-25 C5.1-26

C5.1-27

C5.1-28

C5.1-29

C5.1-30

C5.1-31

C5.1-32

C5.1-33

C5.1-34

C5.1-35

C5.1-36

C5.1-37

●阶段总结 ●管理者支持 ●产品实现的输出的形势和内 容 ●过程设计和开发部门 过程涉及的部门之间的接口是否明确?接 ●多功能小组 口是否清晰,配合是否顺畅? ●与负责人交谈 是否了解所涉及的过程?否与质量管理体 ●产品设计开发和验证 系其他过程的要求相一致? (7.1)

TS体系内审检查表

C5.1-38

C5.1-39

C5.1-40

C5.1-41

C5.1-42

C5.1-43

C5.1-44

C5.1-45

过程管理人员是否能够获得相应的程序、 ●作业描述 方法、指导书并遵照执行? ●与员工交谈 ●产品、过程开发进度 过程检测的目标、频次是否加以规定并遵 ●产品、过程开发费用 照执行? ●产品、过程开发质量目标 ●与负责人交谈 ●DFMEA、工程图样、材料规范 ●设计验证设计评审 过程检测结果的整理、分析、处理是否明 ●样件制造-控制计划 确? ●小组可行性承诺 ●输出验证 ●管理者支持 ●潜在实效的识别和预防 对过程检测结果的分析是否引发相适应的 ●成本核算 持续改进活动? ●特殊特性的识别 ●新技术采用 过程的检测结果和相应的持续改进活动是 ●持续改进项目 否提交管理评审?原因是否清楚? ●管理评审提交资料 ●DFMEA、工程图样、材料规范 是否保持评审结果及评审所引起的措施的 ●设计验证设计评审 记录,记录的保存地点、方式是否适宜, ●样件制造-控制计划 记录的分发范围是否加以规定并遵照执 ●小组可行性承诺 行? (7.2.2) ●输出验证 ●管理者支持 是否确保负有产品设计职责的人员有能 ●补充设计活动类型的培训记 力达到设计要求和熟练的掌握适用的工具 录 和技术? (6.2.2.1) ●员工记录 ●产品设计所需的工具清单 是否对适用的工具和技术进行识别? ●产品设

计技能所需的员工培 (6.2.2.1) 训

C5-2:产品过程设计和开发--第三阶段:过程设计开发和验证 ●质量策划过程 ●项目策划过程 ●新产品的质量策划 ●与负责人交谈 ●DFMEA、工程图样、材料规范 ●可制造性和装配的设计 ●设计验证设计评审 ●样件制造-控制计划 ●新设备、工装和设施要求 ●特殊产品和过程特性 ●量具/试验装置的要求 ●小组可行性承诺 ●输出验证 ●管理者支持 ●第二阶段:产品设计开发和 验证 ●技术、生产、采购、质保、 财务、人力资源部门 ●多功能小组 ●输出验证 ●阶段总结和管理者支持 ●与负责人交谈 ●设计FMEA ●生产率、过程能力、成本目 标 ●顾客要求,如果有 ●产品/过程质量体系评审

C5.2-1

是否了解策划过程的组成和要求?

(7.1)

C5.2-2

是否识别过程输入的组成?(7.1)

C5.2-3

是否识别过程输入来源于那些相关过程, 相关过程和输入的关系是否清楚? 过程输入所涉及的部门和输入之间的关系 是否明确?接口是否清晰,配合是否顺 畅? 是否对过程设计输入要求进行识别、形 成文件并进行评审,并包括: --产品设计输出数据? --生产率、过程能力及成本目标? 是否以多方论证的方法对公司现有类似产 品的过程进行评审、进行差距分析并将解 决措施列入开发计划?

C5.2-4

C5.2-5

C5.2-6

TS体系内审检查表

C5.2-7

C5.2-8

C5.2-9

是否分析制造、装配过程自始至终的机器 、材料、方法和人力变化的原因进行过程 流程设计? 是否进行场地平面布置策划确定检测总数 、控制图位置、限度样品、返工区和缺馅 材料的储存区、原辅材料/成品的储存区、 半成品流动储存工具并与过程流程图和控 制计划相协调? 工厂的布局是否尽量减少材料的转移和搬 运,优化对场地空间的增值利用,是否便 于材料的同步流动? (6.3.1)

●过程流程

●过程流程 ●场地平面布置图

C5.2-10

●过程流程分析 ●工厂布局(现在的和计划 的) ●矩阵分析 是否采用采用多方论证的方法结合矩阵分 ●PFMEA 析并在结合过程流程图基础上进行PFMEA? ●PFMEA更新 是否针对PFMEA分析结果采用相应技术方法 进行效果验证以降低过程风险顺序度数? 是否借助样件制造过程获得的经验进行试 ●试生产控制计划 生产控制计划的编制并包括正式生产前要 实施的附加产品/过程控制? 在质量先期策划中必须确定每一个过程适 ●控制计划的评审 ●质量计划的评审 用的统计工具,并包括在控制计划中? (8.1.1) ●工厂参观 ●产品技术标准书 ●作业指导书 ●总成零件/子零件检验规格 是否根据控制计划项目要求编制过程控制 ●检验指导书 所需的作业指导性文件? ●检

具使用说明书 ●各工序工艺查检表 ●首件确认单 ●制程/最终检验记录表 是否根据顾客的包装标准进行包装规范 ●顾客包装标准 (包含分供方)的设计以保证产品性能和 ●包装规范 特性在包装、搬运和开包的过程中保持不 变?包装设计是应与所有的材料搬运装置 ●采购技术要求 ●供方技术能力评审 ●供方质量体系开发 是否根据采购技术要求并按照供方选择过 ●首件、首批认可 程要求进行供方的选择和开发? ●PPAP认可 ●质量保证协议 ●合格供方名单 ●根据过程流程图检查清单 ●过程FMEA检查清单 是否进行过程设计有效性的评审?是否对 ●控制计划检查清单 所存在不符合的项目立即制定纠正措施并 ●场地平面布置图检查清单 明确负责人和完成期限,纠正后重新进行 ●产品过程质量检查 评价? ●纠正措施及实施验证 ●纠正后的重新评价 为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 依据策划所作的设计验证 是否依据所策划的安排对设计和开发进行 --输出和设计要求之间的比较 验证? (7.3.5) --基于结果的纠正措施 是否保持验证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 ●设计验证报告 录? (7.3.5) ●检具图纸 是否进行检具设计、制造并通过顾客认 ●验收报告 可? ●顾客认可 ●新设施任务书 是否根据工装模具、设备规划和进度要求 ●APQP计划 对加工制造进度进行追踪? ●制造计划 是否进行OTS样件的制造来确认工装、模具 ●OTS检验和试验报告 的设计策划结果进行确认? ●工装、模具确认结果

C5.2-11

C5.2-12

C5.2-13

C5.2-14

C5.2-15

C5.2-16

C5.2-17

C5.2-18

C5.2-19

C5.2-20

C5.2-21

TS体系内审检查表

C5.2-22 C5.2-23

C5.2-24

C5.2-25

C5.2-26 C5.2-27

C5.2-28

C5.2-29

C5.2-30

C5.2-31

C5.2-32

C5.2-33 C5.2-34

C5.2-35

C5.2-36

C5.2-37

C5.2-38 C5.2-39

是否在确认OTS样件的检验和试验结果满足 ●OTS检验和试验报告 顾客要求的前提下向顾客提交OTS样件? ●OTS样件批准报告 OTS样件是否通过顾客的批准? ●标准件设备 当顾客要求时, 是否制订样件计划和控 ●标准件记录 制计划? (7.3.6.2) ●样件控制计划 ●设计/样件/生产工装 是否尽可能地使用与正式生产相同的供 ●必须了解和控制样件实现及 方、工装和制造过程? (7.3.6.2) 试验条件 是否监督所有的性能试验活动及时完成 ●试验记录 并符合要求? (7.3.6.2) 是否对外包服务负责,包括提供技术指 ●适当时的分承包方管理 导? (7.3.6.2) 是否根据产品特殊特性及控制计划要求制 ●新设施任务书 定测量系统分析计划、初始过程能力研究 ●APQP计划 计划、试生产计划? ●制造计划 ●包装标准和包装设计 ●产品/过程质量体系评审 ●过程流程图、场

地平面布置 图 ●包装规范 ●检具的设计及顾客认定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是否识别过程输出的组成? ●试生产计划 ●初始过程能力研究计划 ●工装设计、工装制造 ●样件(OTS)制造 ●试生产控制计划 ●过程指导书 ●培训计划与实施 ●输出验证 ●过程说明和图样 过程设计输出是否以能根据过程设计输入 ●过程FMEAs 的要求进行验证和确认的方式来表示? ●作业指导书 (7.3.3.2) ●过程批准接收准则 ●质量、可靠性、可维护性数 过程设计输出是否包括: ●所有适用的过程设计输出文 --规范及图纸? 件的有效性 --制造过程流程图/场地平面布置图? 在适宜的阶段, 是否以居所策划的安排 ●设计评审策划和记录 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系统的评审,以便: ●设计评定涉及所有受其影响 a) 评价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满足要求的能 的功能 力? ●产品设计和开发状态的评审 b) 识别任何问题并提出必要的措施? ●纠正措施到状态评审的联系 (7.3.4) 设计和开发的系统评审的参加者是否识别 ●纠正措施到状态/设计评审的 任何问题并提出必要的措施? (7.3.4) 联系 是否以保持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 ●设计评审策划和记录保持 记录? (7.3.4) 小组是否进行阶段总结并通过最高管理者 ●阶段总结 ●管理者支持 批准? 产品实现策划的输出形式是否适于 运作 ●产品实现的输出的形势和内 方式? (7.1) 容 ●技术、生产、采购、营销部 过程涉及的部门之间的接口是否明确?接 门 ● 口是否清晰,配合是否顺畅? 多功能小组 是否了解所涉及的过程?否与质量管理体 ●生产过程 系其他过程的要求相一致? (7.1) ●供方选择过程 过程管理人员是否能够获得相应的程序、 ●作业描述 方法、指导书并遵照执行? ●与员工交谈

TS体系内审检查表

C5.2-40

C5.2-41

C5.2-42

C5.2-43

C5.2-44

C5.2-45

●产品、过程开发进度 过程检测的目标、频次是否加以规定并遵 ●产品、过程开发费用 照执行? ●产品、过程开发质量目标 ●与负责人交谈 ●产品/过程质量体系评审 ●PFEMA 过程检测结果的整理、分析、处理是否明 ●过程设计评审 确? ●输出验证 ●管理者支持 ●缩短开发周期 ●降低开发成本 对过程检测结果的分析是否引发相适应的 ●DFMEA的更新 持续改进活动? ●PFEMA ●防错技术采用 过程的检测结果和相应的持续改进活动是 ●持续改进项目 否提交管理评审?原因是否清楚? ●管理评审提交资料 ●产品/过程质量体系评审 是否保持评审结果及评审所引起的措施的 ●PFEMA 记录,记录的保存地点、方式是否适宜, ●过程设计评审 记录的分发范围是否加以规定并遵照执 ●输出验证

行? (7.2.2) ●管理者支持 ●作业描述 从事过程管理的人员是否基于适当的教育 ●每一位职位的资格 、培训、技能和经验加以安排并能够胜 ●培训计划 任? (6.2.1) ●培训记录

C6-1:项目确认--第四阶段:产品和过程确认 ●质量策划过程 ●项目策划过程 是否了解策划过程的组成和要求? (7.1) ●新产品的质量策划 ●与负责人交谈 ●包装标准和包装设计 ●产品/过程质量体系评审 ●过程流程图、场地平面布置 图 ●包装规范 ●检具的设计及顾客认定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是否识别过程输入的组成?(7.1) ●试生产计划 ●初始过程能力研究计划 ●工装设计、工装制造 ●样件(OTS)制造 ●试生产控制计划 ●过程指导书 ●培训计划与实施 ●输出验证 ●第三阶段:产品设计开发和 是否识别过程输入来源于那些相关过程, 验证 相关过程和输入的关系是否清楚? ●供方管理过程 ●技术、生产、采购、质保、 财务、人力资源部门 过程输入所涉及的部门和输入之间的关系 ●多功能小组 是否明确?接口是否清晰,配合是否顺 ●输出验证 畅? ●阶段总结和管理者支持 ●与负责人交谈 ●试生产计划 ●试生产质量记录 是否按照策划的时间和项目进行试生产? ●MSA分析 ●CMK分析 ●PPK分析

C6.1-1

C6.1-2

C6.1-3

C6.1-4

C6.1-5

TS体系内审检查表

C6.1-6

C6.1-7

C6.1-8

C6.1-9

C6.1-10

C6.1-11

C6.1-12

C6.1-13

C6.1-14

C6.1-15

C6.1-16

C6.1-17

C6.1-18

●检验和试验记录 是否对产品、工装、模具和包装采取适宜 ●工装模具验证结论 的形式进行有效性评价? ●包装评价 ●依据用户要求/需求所作的设 为确保设产品能够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 计确认 已知的预期用途的要求, 是否依据所策 ●顾客策划和内部开发策划之 划的安排(见ISO/TS16949 7.3.1)对设计 间的比较 和开发进行确认? (7.3.6) ●设计确认记录 ●文件化失效 只要可行, 确认是否在产品交付或实施前 ●在生产之前完成产品确认试 完成? (7.3.6) 验 ●产品确认试验报告 是否保持确认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 ●设计活动的纠正措施过程 录? (7.3.6) ●纠正措施记录 依据用户要求/需求所作的设计 确认 设计和开发确认是否与顾客要求一致,包 ●顾客策划和内部开发策划之 括项目时间? (7.3.6.1) 间的比较 ●设计确认记录 ●文件化失效 是否有对影响产品实现的更改(包括由 ●工程更改请求过程 任何供方引起的更改)进行控制和反应的 ●更改记录 过程? (7.1.4) ●影响研究,包括专利权设计 是否评定更改的影响? (7.1.4) ●更改管理过程 ●试验规范 是否定义验证和确认的活动,以确保与 ●具有明确的接收准则的产品

顾客要求相一致? (7.1.4) 确认试验计划 ●产品设计及为产品更改执行 更改在执行前必须被确认? (7.1.4) 的生产确认试验的证据 影响外形、装配和功能(包括性能、和/ ●影响研究,包括专利权设计 或耐久度)的,具有专利的设计是否由顾 ●更改管理过程 客评审,以适当地评价所有影响? 是否在顾客要求时,满足额外的验证/识 ●设计和生产确认试验报告 别要求,例如新产品介绍的要求? (7.1.4) 是否符合顾客认可的产品和过程的批准 ●符合顾客认可的产品批准过 程序? (7.3.6.3) 程的要求 ●PPAP认可报告 提交的PPAP是否符合要求并取得顾客书面 认可? 是否借助样件制造过程获得的经验进行试 ●试生产控制计划 生产控制计划的编制并包括正式生产前要 实施的附加产品/过程控制? 在质量先期策划中必须确定每一个过程适 ●控制计划的评审 ●质量计划的评审 用的统计工具,并包括在控制计划中? (8.1.1) ●工厂参观 ●控制计划 ●产品技术标准书 ●作业指导书 ●总成零件/子零件检验规格 是否更新并形成批量生产过程控制所需的 ●检验指导书 作业指导性文件? ●检具使用说明书 ●各工序工艺查检表 ●首件确认单 ●制程/最终检验记录表 ●试验说明 是否定义产品的接收准则,要求时,是 ●具有明确的接收准则的产品 否由顾客批准? (7.1.2) 确认试验计划 对于计数型数据抽样, 接收等级是否是零 ●试验策划和试验说明中的接 缺陷? (7.1.2) 收准则

C6.1-19

C6.1-20

C6.1-21

C6.1-22

C6.1-23

TS体系内审检查表

C6.1-24

C6.1-25

C6.1-26 C6.1-27

C6.1-28

C6.1-29

C6.1-30

C6.1-31

C6.1-32

C6.1-33

C6.1-34

C6.1-35

C6.1-36

开发小组是否采用多方论证的方法对产品 ●产品质量策划总结认定报告 和过程设计进行评价和认定? ●试生产 ●测量系统评价 ●生产确认试验 ●初始过程能力研究 ●生产件批准(PPAP) 是否识别过程输出的组成? ●包装评价 ●生产技术文件 ●产品质量策划总结认定报告 ●输出验证 ●管理者支持 ●过程输出验证 是否对过程输出与过程输入进行验证? 小组是否进行阶段总结并通过最高管理者 ●阶段总结 ●管理者支持 批准? 产品实现策划的输出形式是否适于 运作 ●产品实现的输出的形势和内 方式? (7.1) 容 ●技术、生产、采购、营销部 过程涉及的部门之间的接口是否明确?接 门 ● 口是否清晰,配合是否顺畅? 多功能小组 ●生产过程 是否了解所涉及的过程?否与质量管理体 ●供方选择过程 系其他过程的要求相一致? (7.1) ●持续改进过程 过程管理人员是否能够获得相应的程序、 ●作业描述 方法、指导书并遵照执行? ●与员工交谈

●产品、过程开发进度 过程检测的目标、频次是否加以规定并遵 ●产品、过程开发费用 照执行? ●产品、过程开发质量目标 ●与负责人交谈 ●生产确认试验 ●测量系统评价 ●生产确认试验 ●初始过程能力研究 过程检测结果的整理、分析、处理是否明 ●生产件批准(PPAP) 确? ●包装评价 ●生产技术文件 ●产品质量策划总结认定报告 ●输出验证 ●管理者支持 ●缩短开发周期 ●降低开发成本 对过程检测结果的分析是否引发相适应的 ●DFMEA的更新 持续改进活动? ●PFEMA的更新 ●防错技术采用 ●循环时间的缩短 过程的检测结果和相应的持续改进活动是 ●持续改进项目 否提交管理评审?原因是否清楚? ●管理评审提交资料 ●生产确认试验 ●测量系统评价 ●生产确认试验 ●初始过程能力研究 ●生产件批准(PPAP) 是否保持评审结果及评审所引起的措施的 ●包装评价 记录,记录的保存地点、方式是否适宜, ●生产技术文件 记录的分发范围是否加以规定并遵照执 ●产品质量策划总结认定报告 行? (7.2.2) ●DFMEA的更新 ●PFEMA的更新 ●防错技术采用 ●循环时间的缩短 ●输出验证 ●管理者支持

TS体系内审检查表

C6.1-37

●作业描述 从事过程管理的人员是否基于适当的教育 ●每一位职位的资格 、培训、技能和经验加以安排并能够胜 ●培训计划 任? (6.2.1) ●培训记录

C6-2:产品过程设计和开发--第五阶段:反馈、评定和纠正措施 ●质量策划过程 ●项目策划过程 是否了解策划过程的组成和要求? (7.1) ●新产品的质量策划 ●与负责人交谈 ●试生产 ●测量系统评价 ●生产确认试验 ●初始过程能力研究 ●生产件批准(PPAP) 是否识别过程输入的组成?(7.1) ●包装评价 ●生产技术文件 ●产品质量策划总结认定报告 ●输出验证 ●管理者支持 ●生产过程 是否识别过程输入来源于那些相关过程, ●供方选择过程 相关过程和输入的关系是否清楚? ●持续改进过程 ●技术、生产、采购、质保、 财务、销售、财务、人力资源 过程输入所涉及的部门和输入之间的关系 部门 是否明确?接口是否清晰,配合是否顺 ●多功能小组 畅? ●产品质量策划总结认定报告 ●输出验证 ●阶段总结和管理者支持 是否采用适宜的方法并按照策划的时间 ●人机工程学、自动化、流水 和项目对现有操作和过程有效性进行评 线平衡、库存级别的衡量准则 价? (6.3.1) 是否通过应用控制图和其他统计技术来识 ●统计技术的采用 别过程变差并应用分析和纠正措施来减少 ●过程变差的减少 变差。? ●顾客满意度 是否以顾客满意为目标并不断提高顾客的 满意程度? ●交

付及时率 交付和服务是否不断改善和提高以满足顾 ●服务反映时间 客要求? 当与顾客达成服务协议时, 是否验证以 下项目的有效性: -- 任何一个服务中心? 是否有对影响产品实现的更改(包括由 任何供方引起的更改)进行控制和反应的 过程? (7.1.4) 是否评定更改的影响? (7.1.4) ●定期审核计划 ●报告和跟踪活动 ●工程更改请求过程 ●更改记录

C6.2-1

C6.2-2

C6.2-3

C6.2-4

C6.2-5

C6.2-6

C6.2-7

C6.2-8

C6.2-9

C6.2-10

C6.2-11

C6.2-12

C6.2-13

C6.2-14

●影响研究,包括专利权设计 ●更改管理过程 ●试验规范 是否定义验证和确认的活动,以确保与顾 ●具有明确的接收准则的产品 客要求相一致? (7.1.4) 确认试验计划 ●产品设计及为产品更改执行 更改在执行前必须被确认? (7.1.4) 的生产确认试验的证据 影响外形、装配和功能(包括性能、和/或 ●影响研究,包括专利权设计 耐久度)的,具有专利的设计是否由顾客 ●更改管理过程 评审,以适当地评价所有影响?

TS体系内审检查表

C6.2-15

C6.2-16

C6.2-17 C6.2-18

C6.2-19

C6.2-20

C6.2-21

C6.2-22

C6.2-23

C6.2-24

C6.2-25

C6.2-26

C6.2-27

是否在顾客要求时,满足额外的验证/识别 ●设计和生产确认试验报告 要求,例如新产品介绍的要求? (7.1.4) ●APQP有效性 ●减少变差 是否识别过程输出的组成? ●顾客满意 ●交付和服务 ●APQP有效性 是否对过程输出与过程输入进行验证? 产品实现策划的输出形式是否适于 运作 ●产品实现的输出的形势和内 方式? (7.1) 容 ●技术、生产、采购、质保、 过程涉及的部门之间的接口是否明确?接 财务、销售、财务、人力资源 口是否清晰,配合是否顺畅? 部门 ●生产过程 ●持续改进过程 是否了解所涉及的过程?否与质量管理体 ●顾客满意 系其他过程的要求相一致? (7.1) ●纠正和预防 ●人员培训 过程管理人员是否能够获得相应的程序、 ●作业描述 方法、指导书并遵照执行? ●与员工交谈 ●CPK 过程检测的目标、频次是否加以规定并遵 ●APQP开发有效性 照执行? ●顾客满意度 ●100%交付 ●CPK 过程检测结果的整理、分析、处理是否明 ●顾客满意度 确? ●交付状况 ●质量信息反馈 ●缩短开发周期 ●降低开发成本 ●DFMEA的更新 对过程检测结果的分析是否引发相适应的 ●PFEMA的更新 持续改进活动? ●防错技术采用 ●循环时间的缩短 ●顾客满意度的提高 ●CPK提高 过程的检测结果和相应的持续改进活动是 ●持续改进项目 否提交管理评审?原因是否清楚? ●管理评审提交资料 ●CPK 是否保持评审结果及评审所引起的措施的 ●顾客满意度 记录,记录的保存地点、方式是否适宜,

●交付状况 记录的分发范围是否加以规定并遵照执 ●质量信息反馈 行? (7.2.2) ●有关存档责任文件存档,标 识、保管、存档期限 ●作业描述 从事过程管理的人员是否基于适当的教育 ●每一位职位的资格 、培训、技能和经验加以安排并能够胜 ●培训计划 任? (6.2.1) ●培训记录

C7:顾客提供财产 部门和部门内的职责、权限是否得到规定 和沟通 ?是否规定负责本过程管理的职 责? (5.5.1) 是否识别过程输入的组成? 是否识别过程输入来源于那些相关过程, 相关过程和输入的关系是否清楚? 过程输入所涉及的部门和输入之间的关系 是否明确?接口是否清晰,配合是否顺 畅? ●作业描述,职责矩阵,程 序,说明性文件中规定的职责 和权限 ●合同/订单 ●顾客相关过程 ●销售、质保、人力资源、设 备部门 ●与负责人交谈

C7-1 C7-2 C7-3 C7-4

TS体系内审检查表

●产品识别 ●存储环境 ●顾客以采购产品报告的损失 ●顾客所有的可回收包装怎么 样?如何说明它? ●顾客财产清单 ●顾客财产状况监控 C7-8 是否识别过程输出的组成? ●不合格品登记表 ●标识 ●质量检验 C7-9 是否对过程输出与过程输入进行验证? ●财产数量的一致性 ●技术、质保、销售、人力资 过程涉及的部门之间的接口是否明确?接 源部门 C7-10 口是否清晰,配合是否顺畅? ●交付和服务 ●持续改进过程 是否了解所涉及的过程?否与质量管理体 ●顾客满意 C7-11 系其他过程的要求相一致? (7.1) ●生产过程 ●人员培训 ●库房 ●作业描述 过程管理人员是否能够获得相应的程序、 C7-12 ●现场察看 方法、指导书并遵照执行? ●与员工交谈 过程检测的目标、频次是否加以规定并遵 C7-13 照执行? ●顾客财产的完好性 过程检测结果的整理、分析、处理是否明 C7-14 确? ●顾客财产的完好性 C8/C9:交付和支付 部门和部门内的职责、权限是否得到规定 ●作业描述,职责矩阵,程 序,说明性文件中规定的职责 责? (5.5.1) 和权限 ●订单 ●检验报告 是否识别过程输入的组成? ●发货单 ●发票 ●产品策划 是否识别过程输入来源于那些相关过程, ●生产过程 相关过程和输入的关系是否清楚? ●顾客相关过程 过程输入所涉及的部门和输入之间的关系 ●财务、质保、生产 是否明确?接口是否清晰,配合是否顺 ●与负责人交谈 必须制定应急计划(如供应中断、劳动 ●应急计划 力短缺、关键设备故障和使用中退货等) ●关键设备的标识 以在紧急情况下满足顾客要求? ●顾客满意 ●发货单 是否识别过程输出的组成? ●货运单 ●货款 ●顾客满意 ●发货单 是否对过程输出与过程输入

进行验证? ●货运单 ●货款 ●财务 过程涉及的部门之间的接口是否明确?接 ●销售 口是否清晰,配合是否顺畅? ●物流 是否了解所涉及的过程?是否与质量管理 ●服务 体系其他过程的要求相一致? (7.1) ●顾客满意

是否爱护在 控制下或 使用的顾客财 产? (7.5.4) 是否识别、验证、保护和维护供其使用 C7-6 或构成产品一部分的顾客财产? (7.5.4) 若顾客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 C7-7 的情况时, 是否报告顾客,并保持记录? (7.5.4)

C7-5

●顾客财产的处理程序

顾客财产清单没有

C8-1 和沟通 ?是否规定负责本过程管理的职

C8-2

C8-3 C8-4 C8-5

无应急计划

C8-6

C8-7

C8-8 C8-9

TS体系内审检查表

C8-10

C8-11

C8-12

C8-13

C8-14

C8-15

●作业描述 过程管理人员是否能够获得相应的程序、 ●现场察看 方法、指导书并遵照执行? ●与员工交谈 ●顾客满意 过程检测的目标、频次是否加以规定并遵 ●交付及时率 照执行? ●发运准确率 ●货款回收 ●顾客满意 过程检测结果的整理、分析、处理是否明 ●交付及时率 确? ●发运准确率 ●货款回收 ●顾客满意提高 对过程检测结果的分析是否引发相适应的 ●交付及时率100% 持续改进活动? ●发运准确率100% ●货款回收 过程的检测结果和相应的持续改进活动是 ●持续改进项目 否提交管理评审?原因是否清楚? ●管理评审提交资料 ●顾客满意 是否保持评审结果及评审所引起的措施的 ●交付及时率 记录,记录的保存地点、方式是否适宜, ●发运准确率 记录的分发范围是否加以规定并遵照执 ●货款回收 行? (7.2.2)

●作业描述 ●每一位职位的资格 从事过程管理的人员是否基于适当的教育 ●培训计划 C8-16 、培训、技能和经验加以安排并能够胜 ●培训记录 任? (6.2.1) ●员工顶岗计划C8-17

是否告知影响质量的工作人员不符合顾客 ●培训内容 质量标准的后果? (6.2.2.3)

C10:服务 ●作业描述,职责矩阵,程 部门和部门内的职责、权限是否得到规定 序,说明性文件中规定的职责 C10-1 和沟通 ?是否规定负责本过程管理的职 和权限 责? (5.5.1) ●与员工交谈C10-2 是否识别过程输入的组成?

●信息反馈单 ●顾客满意度

C10-3

是否识别过程输入来源于那些相关过程, ●交付和支付 ●顾客相关过程 相关过程和输入的关系是否清楚? 过程输入所涉及的部门和输入之间的关系 ●财务、质保、生产、销售 ●与负责人交谈 畅? 必须制定应急计划(如供应中断、劳动 ●应急计划 力短缺、关键设备故障和使用中退货等) ●关键设备的标识 以在紧急情况下满足顾客要求? ●会议报告、跟踪活动和纠正 是否建立保

持服务考虑的信息与制造、 措施/职责/日期 工程和设计部门沟通过程? (7.5.1.7) ●产品服务资料 当与顾客达成服务协议时, 是否验证以 ●定期审核计划 下项目的有效性: ●报告和跟踪活动 -- 任何一个服务中心? 当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 ●过程确认/能力研究结果 的监测或测量加以验证时, 是否对任何 ●过程参数的监测和控制证据 这样的过程实施确认? (7.5.2) 对这些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是否 ●过程确认/能力研究结果 证实这些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 (7.5.2)

C10-4 是否明确?接口是否清晰,配合是否顺

C10-5

C10-6

C10-7

C10-8

C10-9

TS体系内审检查表

C10-10

C10-11 C10-12 C10-13

C10-14

C10-15

C10-16

C10-17

C10-18

C10-19

C10-20

C10-21

C10-22

对是否规定对这些过程的安排,使用时 ●操作、设备和人员要求说明 包括:: ●和资格有关的记录 a) 为过程的评审和批准所规定的准则? ●再确认的频率和条件 b) 设备的认可和人员资格的鉴定? ●顾客满意 是否识别过程输出的组成? ●质量问题解决报告 ●8D报告 ●顾客满意 是否对过程输出与过程输入进行验证? ●财务 过程涉及的部门之间的接口是否明确?接 ●销售 口是否清晰,配合是否顺畅? ●质保 ●纠正和预防 是否了解所涉及的过程?否与质量管理体 ●顾客满意 系其他过程的要求相一致? (7.1) ●持续改进 ●人员培训 ●作业描述 过程管理人员是否能够获得相应的程序、 ●现场察看 方法、指导书并遵照执行? ●与员工交谈 ●顾客满意度 过程检测的目标、频次是否加以规定并遵 ●信息反馈及时性 照执行? ●质量问题解决及时、准确性 ●顾客满意度 过程检测结果的整理、分析、处理是否明 ●信息反馈及时性 确? ●质量问题解决及时、准确性 ●顾客满意度 对过程检测结果的分析是否引发相适应的 ●信息反馈及时性 持续改进活动? ●质量问题解决及时、准确性 过程的检测结果和相应的持续改进活动是 ●持续改进项目 否提交管理评审?原因是否清楚? ●管理评审提交资料 是否保持评审结果及评审所引起的措施的 ●顾客满意度 记录,记录的保存地点、方式是否适宜, ●信息反馈及时性 记录的分发范围是否加以规定并遵照执 ●质量问题解决及时、准确性 行? (7.2.2) ●作业描述 从事过程管理的人员是否基于适当的教育 ●每一位职位的资格 、培训、技能和经验加以安排并能够胜 ●培训计划 任? (6.2.1) ●培训记录 ●员工顶岗计划 是否告知影响质量的工作人员不符合顾客 ●培训内容 质量标准的后果? (6.2.2.3)

C11:顾客满意度 部门和部门内的职责、权限是否得到规定

●作业描述,职责矩阵,程 序,说明性文件中规定的职责 责? (5.5.1) 和权限 ●客户满意度调查表 ●调查计划 是否识别过程输入的组成? ●质量信息反馈 ●市场调研 ●顾客相关过程 ●服务 是否识别过程输入来源于那些相关过程, ●交付和支付 相关过程和输入的关系是否清楚? ●产品策划 ●PPAP 过程输入所涉及的部门和输入之间的关系 ●多功能小组、财务、质保、 是否明确?接口是否清晰,配合是否顺 生产、销售 畅? ●与负责人交谈 作为对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测量, ●例行或按固定间隔评审和顾 是否对顾客有关 是否满足其要求的感受 客满意有关的信息 的信息进行监测? (8.2.1) ●顾客满意性能指标

C11-1 和沟通 ?是否规定负责本过程管理的职

C11-2

《客户意见征询卡》不全

C11-3

C11-4

C11-5

TS体系内审检查表

●内部顾客 信息监测范围是否包括内部顾客、外部顾 ●主机厂顾客(质量、技术、 C11-6 客和最终使用者? 装备、采购) ●最终使用者(维修站、司 是否确定获取和利用有关 是否满足其 ● 获取有关顾客对其是否满 要求的感受的信息的方法? 获得信息的方 足其要求的感受 C11-7 法是否能够保证其客观性 (8.2.1) ●调查方法 C11-8 获得信息的方法是否能够保证其客观性 (8.2.1) ●调查结果 顾客满意度是否通过对实现过程性能的持 ●过程实现性能的持续评定 C11-9 续评价加以监测? (8.2.1.1) 性能指标是否基于但不限于下列目标数 ●评审顾客满意的性能指标 C11-10 据: --已交付零件的表现? 是否监测制造过程性能的表现,以证明 ●制造过程的测量,以符合顾 C11-11 符合顾客对产品质量和过程效率的要求? 客要求 (8.2.1.1) 是否采取措施,以消除不合格的原因, ●范例 C11-12 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 (8.5.2) 纠正、预防措施是否与遇到不合格的影响 ●评审范例 C11-13 程度相适应? (8.5.2) 是否实施所采用的纠正措施及其实施的 ●和类似地产品和过程现有文 C11-14 控制,来消除在其它类似的过程和产品中 件的评审 存在的不合格原因? (8.5.2.3) C11-15 是否识别过程输出的组成? ●顾客满意度报告 C11-16 是否对过程输出与过程输入进行验证? ●顾客满意 ●财务 过程涉及的部门之间的接口是否明确?接 C11-17 ●销售 口是否清晰,配合是否顺畅? ●质保 ●纠正和预防 ●持续改进 是否了解所涉及的过程?否与质量管理体 C11-18 ●交付和支付 系其他过程的要求相一致? (7.1) ●生产 ●人员培训 ●作业描述 过程管理人员是否能够获得相应的程序、 C11-19 ●现场察看 方法、指导书并遵照执行? ●与员工交谈 过程检测的目标、频次是否加以规定并

遵 ●顾客满意 C11-20 照执行? 过程检测结果的整理、分析、处理是否明 ●顾客满意 C11-21 确? ●纠正和预防措施 对过程检测结果的分析是否引发相适应的 ●顾客满意 C11-22 持续改进活动? 过程的检测结果和相应的持续改进活动是 ●持续改进项目 C11-23 否提交管理评审?原因是否清楚? ●管理评审提交资料 是否保持评审结果及评审所引起的措施的 ●顾客满意度 记录,记录的保存地点、方式是否适宜, C11-24 记录的分发范围是否加以规定并遵照执 行? (7.2.2) ●作业描述 从事过程管理的人员是否基于适当的教育 ●每一位职位的资格 ●培训计划 C11-25 、培训、技能和经验加以安排并能够胜 ●培训记录 任? (6.2.1) ●员工顶岗计划C11-26

是否告知影响质量的工作人员不符合顾客 ●培训内容 质量标准的后果? (6.2.2.3)

S11:培训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dc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