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复习资料-非常推荐
更新时间:2023-03-08 04:44:13 阅读量: 高中教育 文档下载
- 物理高考题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自己整理版)
学好物理要记住:最基本的知识、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学好物理重在理解(概念、规律的确切含义,能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表达,理解其适用条件) (最基础的概念、公式、定理、定律 最重要) 每一题弄清楚(对象、条件、状态、过程)是解题关健
力的种类:(13个性质力) 说明:凡矢量式中用“+”号都为合成符号 “受力分析的基础”
重力: G = mg 弹力:F= Kx
滑
滑动摩擦力:F
= ?N
静
静摩擦力: O? f
浮力: F压力:
浮
? fm
= ?gV排
F= PS = ?ghs
引
万有引力: F=G
m1m2q1q2u 电场力: F=q E =q 库仑力: F=K电
dr2r2(真空中、点电荷)
磁场力:(1)、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公式: F= BIL (B?I) 方向:左手定则
(2)、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 f=BqV (B?V) 方向:左手定则
分子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变化得快。
核力:只有相邻的核子之间才有核力,是一种短程强力。
运动分类:(各种运动产生的力学和运动学条件、及运动规律)重点难点
高考中常出现多种运动形式的组合 匀速直线运动 F
合
=0 V0≠0 静止
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为零,初速不为零,
匀变速直曲线运动(决于F合与V0的方向关系) 但 F合= 恒力
只受重力作用下的几种运动:自由落体,竖直下抛,竖直上抛,平抛,斜抛等 圆周运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最低点和最高点); 匀速圆周运动(是什么力提供作向心力)
简谐运动;单摆运动; 波动及共振;分子热运动; 类平抛运动;带电粒子在f洛作用下的匀速圆周运动
物理解题的依据:力的公式 各物理量的定义 各种运动规律的公式 物理中的定理定律及数学几何关系
共40页 第1页
F?F1?F2?2F1F2COS? ? F1-F2 ? ? F? ∣F1 +F2∣、三力平衡:F3=F1 +F2
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按比例可平移为一个封闭的矢量三角形 多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22匀变速直线运动:
基本规律: Vt = V0 + a t S = vo t +
2
2
a t2几个重要推论:
(1) 推论:Vt-V0= 2as (匀加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 匀减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 (2) A B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 (3) AB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Vt/ 2 =V=
==
SN?1?SN= VN ? Vs/2 =
2Ta t2) -[vo( t-1) +
)
(4) S第t秒 = St-S t-1= (vo t +
a (t-1)2]= V0 + a (t-
(5)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
①在1s末 、2s末、3s末??ns末的速度比为1:2:3??n; ②在1s 、2s、3s??ns内的位移之比为1:2:3??n2;
③在第1s 内、第 2s内、第3s内??第n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 ④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
:
??(
2
2
2
⑤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末速度比为1:
2:3??n
(6) 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可等效认为反方向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7) 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或照像法记录在底片上)来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
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中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这段的平均速度
⑴是判断物体是否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s = aT ⑵求的方法 VN=V=
2
=
SN?1?SNv?vtssn?1?sn?? vt/2?v平?02T2t2T2
2
2
⑶求a方法 ① ?s = aT ②SN?3一SN=3 aT ③ Sm一Sn=( m-n) aT (m.>n) ④画出图线根据各计数点的速度,图线的斜率等于a; 识图方法:一轴、二线、三斜率、四面积、五截距、六交点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
右图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选点迹清楚的一条,舍掉开始比较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
的地方取一个开始点O,然后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A、B、C、D ?。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s1、s2、s3 ? 利用打下的纸带可以: s1 ss2 3 ⑴求任一计数点对应的即时速度v:如vc?(其中T=5×0.02s=0.1s)
s2?s3 2TA B v/(ms) -1C D ????⑵利用“逐差法”求a:a?s4?s5?s6?2s1?s2?s3
9T共40页 第2页
0 T 2T 3T 4T 5T 6T t/s
⑶利用上图中任意相邻的两段位移求a:如a?s3?s2
T2⑷利用v-t图象求a:求出A、B、C、D、E、F各点的即时速度,画出v-t图线,图线的斜率就是加速度a。 注意:a纸带的记录方式,相邻记数间的距离还是各点距第一个记数点的距离。
b时间间隔与选计数点的方式有关(50Hz,打点周期0.02s,(常以打点的5个间隔作为一个记时单位) c注意单位,打点计时器打的点和人为选取的计数点的区别
竖直上抛运动:(速度和时间的对称)
上升过程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匀加速直线运动.全过程是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1)上升最大高度:H =
(2)上升的时间:t= (3)从抛出到落回原位置的时间:t =
(4)上升、下落经过同一位置时的加速度相同,而速度等值反向
(5)上升、下落经过同一段位移的时间相等。 (6) 适用全过程S = Vo t -
g t2 ; Vt = Vo-g t ; Vt2-Vo2 = -2gS (S、Vt的正、负号的理解)
几个典型的运动模型:追及和碰撞、平抛、竖直上抛、匀速圆周运动等及类似的运动
牛二:F
合
= m a 理解:(1)矢量性 (2)瞬时性 (3)独立性 (4)同体性 (5)同系性 (6)同单位制
F心=F万 (类似原子模型)
m4?2n2 R
万有引力及应用:与牛二及运动学公式
1思路:卫星或天体的运动看成匀速圆周运动,
Mmv2?m?2 R= m2方法:F引=G2= F心= ma心= m
rR地面附近:G
Mm2= mg GM=gR (黄金代换式) ?2RMmv2轨道上正常转:G2= m ? v?rRGM 【讨论(v或EK)与r关系,rr最小
时为地球半径,
v第一宇宙=7.9km/s (最大的运行速度、最小的发射速度);T最小=84.8min=1.4h】
MmG
r223
3?4?24?2r34?r
r=m?r = m ? M= ? T2= ???GT2T2GT2gR2
2
(M=?V球=?4?r3) s球面=4?r2 s=?r2 (光的垂直有效面接收,球体推进辐射) s3第一宇宙
球冠
=2?Rh
3理解近地卫星:来历、意义 万有引力≈重力=向心力、 r最小时为地球半径、 最大的运行速度=v
=7.9km/s (最小的发射速度);T最小=84.8min=1.4h
4同步卫星几个一定:三颗可实现全球通讯(南北极有盲区)
轨道为赤道平面 T=24h=86400s 离地高h=3.56x104km(为地球半径的5.6倍) V=3.08km/s﹤V第一宇宙=7.9km/s ?=15/h(地理上时区) a=0.23m/s 5运行速度与发射速度的区别 6卫星的能量:
o
2
r增?v减小(EK减小 应该熟记常识:地球公转周期1年, 自转周期1天=24小时=86400s, 地球表面半径6.4x103km 共40页 第3页 表面重力加速度g=9.8 m/s2 月球公转周期30天 典型物理模型: 连接体是指运动中几个物体或叠放在一起、或并排挤放在一起、或用细绳、细杆联系在一起的物体组。 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整体法和隔离法。 整体法是指连接体内的物体间无相对运动时,可以把物体组作为整体考虑分受力情况,对整体用牛二定律列方程 隔离法是指在需要求连接体内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如求相互间的压力或相互间的摩擦力等)时,把某物体从连接体中隔离出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两木块的相互作用力N= m2F1?m1F2m1?m2 讨论:①F1≠0;F2=0 N= m2F (与运动方向和接触面是否光滑无关) m1?m2保持相对静止 ② F1≠0;F2=0 N= F= m2F1?m1F2m1?m2 m1(m2g)?m2(m1g) m1?m2F1>F2 m1>m2 N1 N5对6= mF(m为第6个以后的质量) 第12对13的作用力 N12M对13 = (n-12)mF nm水流星模型(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 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是典型的变速圆周运动研究物体通过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情况,并且经常出现临界状态。(圆周运动实例)①火车转弯 ②汽车过拱桥、凹桥3③飞机做俯冲运动时,飞行员对座位的压力。 ④物体在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汽车在水平公路转弯,水平转盘上的物体,绳拴着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绕绳的一端旋转)和物体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翻滚过山车、水流星、杂技节目中的飞车走壁等)。 ⑤万有引力——卫星的运动、库仑力——电子绕核旋转、洛仑兹力——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偏转、重力与弹力的合力——锥摆、(关健要搞清楚向心力怎样提供的) (1)火车转弯:设火车弯道处内外轨高度差为h,内外轨间距L,转弯半径R。由于外轨略高于内轨,使得火车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F合提供向心力。 由F合vh?mgtan??mgsin??mg?m0LRRghL2 得v0?(v0为转弯时规定速度)①当火车行驶速率V等于V0时,F合=F向,内外轨道对轮缘都没有侧压力 ②当火车行驶V大于V0时,F合 即当火车转弯时行驶速率不等于V0时,其向心力的变化可由内外轨道对轮缘侧压力自行调节,但调节程度 2 2 共40页 第4页 不宜过大,以免损坏轨道。 (2)无支承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过最高点情况: ①临界条件:由mg+T=mv/L知,小球速度越小,绳拉力或环压力T越小,但T的最小值只能为零,此时小球以重力为向心力,恰能通过最高点。即mg=mv临/R 结论:绳子和轨道对小球没有力的作用(可理解为恰好转过或恰好转不过的速度),只有重力作向心力,临界速度V临= 2 2 gR ②能过最高点条件:V≥V临(当V≥V临时,绳、轨道对球分别产生拉力、压力) ③不能过最高点条件:V 22 gR, V≥V临才能通过) 2 2 最低点状态: T2- mg = mv低/L 高到低过程机械能守恒: 1/2mv低= 1/2mv高+ mgh T2- T1=6mg(g可看为等效加速度) 半圆:mgR=1/2mv T-mg=mv/R ? T=3mg 2 2 (3)有支承的小球,在竖直平面作圆周运动过最高点情况: U2①临界条件:杆和环对小球有支持力的作用 (由mg?N?m知)R当V=0时,N=mg(可理解为小球恰好转过或恰好转不过最高点) ②当0?v?gR时,支持力N向上且随v增大而减小,且mg?N?0③当v?gR时,N?0④当v?gR时,N向下(即拉力)随v增大而增大,方向指向圆心。 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v?gR时,受到杆的作用力N(支持)但N?mg,(力的大小用有向线段长短表示)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v?gR时,杆对小球无作用力N?0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v>gR时,小球受到杆的拉力N作用恰好过最高点时,此时从高到低过程 mg2R=1/2mv 低点:T-mg=mv/R ? T=5mg 2 2 注意物理圆与几何圆的最高点、最低点的区别 (以上规律适用于物理圆,不过最高点,最低点, g都应看成等效的) 2.解决匀速圆周运动问题的一般方法 (1)明确研究对象,必要时将它从转动系统中隔离出来。 (2)找出物体圆周运动的轨道平面,从中找出圆心和半径。 (3)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千万别臆想出一个向心力来。 (4)建立直角坐标系(以指向圆心方向为x轴正方向)将力正交分解。 ?v22?2?m?2R?m()R??Fx?m(5)建立方程组? RT??F?0y?3.离心运动 在向心力公式Fn=mv/R中,Fn是物体所受合外力所能提供的向心力,mv/R是物体作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当提供的向心力等于所需要的向心力时,物体将作圆周运动;若提供的向心力消失或小于所需要的向心力时,物体将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即离心运动。其中提供的向心力消失时,物体将沿切线飞去,离圆心越来越远;提供的向心力小于所需要的向心力时,物体不会沿切线飞去,但沿切线和圆周之间的某 2 2 共40页 第5页 条曲线运动,逐渐远离圆心。 斜面模型 斜面固定:物体在斜面上情况由倾角和摩擦因素决定 ??=tg?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或静止 ?> tg?物体静止于斜面 < tg?物体沿斜面加速下滑a=g(sin?一?cos?) 搞清物体对斜面压力为零的临界条件 超重失重模型 系统的重心在竖直方向上有向上或向下的加速度(或此方向的分量ay) 向上超重(加速向上或减速向下);向下失重(加速向下或减速上升) 难点:一个物体的运动导致系统重心的运动 1到2到3过程中 绳剪断后台称示数 (13除外)超重状态 系统重心向下加速 斜面对地面的压力? 铁木球的运动 地面对斜面摩擦力? 用同体积的水去补充 导致系统重心如何运动 轻绳、杆模型 绳只能承受拉力,杆能承受沿杆方向的拉、压、横向及任意方向的力 杆对球的作用力由运动情况决定 只有?=arctg(a/g)时才沿杆方向 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 最低点时的速度?,杆的拉力? 换为绳时:先自由落体,在绳瞬间拉紧(沿绳方向的速度消失)有能量损失,再下摆机械能守恒 12 2gR ?mgR=mvB2R11'2'2整体下摆2mgR=mg+mvA?mvB 222假设单B下摆,最低点的速度VB= VB?2VA ? VA= ''' 36''=gR ; VB2gR> VB=2gR ?2VA55所以AB杆对B做正功,AB杆对A做负功 若 V0< gR ,运动情况为先平抛,绳拉直沿方向的速度消失 即是有能量损失,绳拉紧后沿圆周下落。不能够整个过程用机械能守恒。 求水平初速及最低点时绳的拉力? 共40页 第6页 动量守恒:内容、守恒条件、不同的表达式及含义: 列式形式:p?p';?p?0;?p1?-?p2 '实际中的应用:m1v1+m2v2=m1v1?m2v'2; 0=m1v1+m2v2 m1v1+m2v2=(m1+m2)v共 注意理解四性:系统性、矢量性、同时性、相对性 解题步骤:选对象,划过程;受力分析。所选对象和过程符合什么规律?用何种形式列方程;(有时先要规定正方向)求解并讨论结果。 碰撞模型:特点?和注意点: ①动量守恒; ②碰后的动能不可能比碰前大; ③对追及碰撞,碰后后面物体的速度不可能大于前面物体的速度。 'm1v1+m2v2=m1v1?m2v'2 (1) 2m1Ek1?2m2EK2?2m1E'K1?2m2E'K2 P12P22P1'2P2'2111122'2'2mv1?mv2?mv1?mv2 (2 ) = ??22222m12m22m12m2'=v12m2v2?(m1-m2)v12m1v1?(m2-m1)v2 v'2= m1?m2m1?m21m2v2、(2)式 2=0 代入(1)2一动一静的弹性正碰:即m2v2=0 ; v1= '(m1-m2)v12m1v1'(主动球速度下限) v2=(被碰球速度上限) m1?m2m1?m2若m1=m2,则 ,交换速度。 m1>>m2,则 。 m1< 一动一静:若v2=0, m1=m2时, 。 m1>>m2时, 。 m1< 。 共40页 第7页 一动静的完全非弹性碰撞(子弹打击木块模型)重点 mv0+0=(m+M)v v= ''mv0(主动球速度上限,被碰球速度下限) m?M2mMv011112'22'2mv0=(m?M)v+E损 E损=mv0一(m?M)v= 22222(m?M)由上可讨论主动球、被碰球的速度取值范围 mv0mv0(m1-m2)v12m1v1 m?Mm?Mm1?m2m1?m2讨论:①E损 可用于克服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做功转化为内能 E损=fd相=?mg·d相 2mMv0112'2=mv0一(m?M)v=? d222(m?M)相 22mMv0mMv0== 2(m?M)f2?g(m?M)②也可转化为弹性势能; ③转化为电势能、电能发热等等 人船模型: 一个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的系统,在系统内发生相对运动的过程中,在此方向遵从动量守恒 mv=MV ms=MS s+S=d ?s= MMLmd ?m?MmLM机械振动、机械波: 基本的概念,简谐运动中的力学运动学条件及位移,回复力,振幅,周期,频率及在一次全 振动过程中各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单摆:等效摆长、等效的重力加速度 影响重力加速度有: ①纬度,离地面高度 ②在不同星球上不同,与万有引力圆周运动规律(或其它运动规律)结合考查 ③系统的状态(超、失重情况) ④所处的物理环境有关,有电磁场时的情况 ⑤静止于平衡位置时等于摆线张力与球质量的比值 注意等效单摆(即是受力环境与单摆的情况相同) T=2?4?2LL ?g= 应用:T1=2?2TgLOg T2=2?LO-?L4?2?L ?g?2 2gT1-T2沿光滑弦cda下滑时间t1=toa= 2RR?2gg 沿ced圆弧下滑t2或弧中点下滑t3: t2=t3= T2?=44R?=g2Rg 共40页 第8页 共振的现象、条件、防止和应用 机械波:基本概念,形成条件、 特点:传播的是振动形式和能量,介质的各质点只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迁移。 ①各质点都作受迫振动, ②起振方向与振源的起振方向相同, ③离源近的点先振动, ④没波传播方向上两点的起振时间差=波在这段距离内传播的时间 ⑤波源振几个周期波就向外传几个波长 波长的说法:①两个相邻的在振动过程中对平衡位置“位移”总相等的质点间的距离 ②一个周期内波传播的距离 ③两相邻的波峰(或谷)间的距离 ④过波上任意一个振动点作横轴平行线,该点与平行线和波的图象的第二个交点之间的距离为一个波长 波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频率不改变, 波速v=s/t=?/T=?f 波速与振动速度的区别 波动与振动的区别: 研究的对象:振动是一个点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波动是大量点在同一时刻的群体表现, 图象特点和意义 联系: 波的传播方向?质点的振动方向(同侧法、带动法、上下波法、平移法) 知波速和波形画经过(?t)后的波形(特殊点画法和去整留零法) 波的几种特有现象:叠加、干涉、衍射、多普勒效应,知现象及产生条件 热学 分子动理论: ①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直径数量级10-10m 埃A 10-9m纳米nm ,单分子油膜法 ②永不停息做无规则的热运动,扩散、布朗运动是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它能反映出液体分子的运动 ③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注意: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变化得快。分子力是指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热点:由r的变化讨论分子力、分子动能、分子势能的变化 物体的内能:决定于物质的量、t 、v 注意:对于理想气体,认为没有势能,其内能只与温度有关,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由微观分子动能和势能决定而机械能由宏观运动快慢和位置决定) 有惯性、固有频率、都能辐射红外线、都能对光发生衍射现象、对金属都具有极限频率、对任何运动物体都有波长与之对应(德布罗意波长) 内能的改变方式:做功(转化)外对其做功E增;热传递(转移)吸收热量E增;注意(符合法则) 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低到高也可以,但要引起其它变化(热的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ΔE=W+Q?能的转化守恒定律?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热学第二定律?第二类永动机不能制成 实质:涉及热现象(自然界中)的宏观过程都具方向性,是不可逆的 ①热传递方向表述: 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热传导具有方向性) ②机械能与内能转化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机械能与内能转化具有方向性)。知第一、第二类永动机是怎样的机器? 共40页 第9页 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 PV=恒量 (常与ΔE=W+Q结合考查) T动量、功和能 (重点是定理、定律的列式形式)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力的瞬时性F=ma、时间积累I=Ft、空间积累w=Fs 力学:p=mv= 2mEK 动量定理 I=F合t=F1t1+F2t2+---=?p=P末-P初=mv末-mv初 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条件和列式形式: p?p';?p?0;?p1?-?p2 1p22 EK=mv? 22m求功的方法: 力学:① W=Fscosα ② W= P·t (?p= wFS==Fv) tt③动能定理 W合=W1+ W2+ --- +Wn=ΔEK=E末-E初 (W可以不同的性质力做功) 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易忽视) 惯穿整个高中物理的主线 重力功(重力势能的变化) 电场力功 分子力功 合外力的功(动能的变化) 电学: WAB=qUAB=F电dE=qEdE ? 动能(导致电势能改变) W=QU=UIt=I2Rt=U2t/R Q=I2Rt E=I(R+r)=u外+u内=u外+Ir P电源=uIt= +E其它 P电源=IE=I U +I2Rt BLVB2L2VL?安培力功W=F安d=BILd ?内能(发热) ?B RR单个光子能量E=hf 一束光能量E总=Nhf(N为光子数目) 光电效应mVm2/2=hf-W0 跃迁规律:h? =E末-E初 辐射或吸收光子 ΔE=Δmc2 注意换算 单位:J ev=1.9×10 -19 J 度=kw/h=3.6×106J 1u=931.5Mev 与势能相关的力做功特点: 如重力,弹力,分子力,电场力它们 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置有关. 机械能守恒条件: (功角度)只有重力,弹力做功;(能角度)只发生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动能的相互转化 机械能守恒定律列式形式: E1=E2(先要确定零势面) P减(或增)=E增(或减) EA减(或增)=EB增(或减) 共40页 第10页 除重力和弹簧弹力做功外,其它力做功改变机械能 滑动摩擦力和空气阻力做功W=fd路程?E内能(发热) 特别要注意各种能量间的相互转化 物理的一般解题步骤: 1审题:明确己知和侍求,从语言文字中挖掘隐含条件(是最薄弱的环节) (如:光滑,匀速,恰好,缓慢,距离最大或最小,有共同速度,弹性势能最大或最小等等) 2选对象和划过程(整体还是隔离,全过程还是分过程) 3选坐标,规定正方向.依据(所选的对象在某种状态或划定的过程中) 的受力,运动,做功及能量转化的特点, 选择适当的物理规律,并确定用何种形式建立方程,有时可能要用到几何关系式. 5统一单位制,代入求解,并检验结果,必要时进行分析讨论,最后结果是矢量要说明其方向. 静电场:概念、规律特别多,注意理解及各规律的适用条件;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 三个自由点电荷的平衡问题:“三点共线,两同夹异,两大夹小”: 中间电荷量较小且靠近两边中电量较小的; q1q2?q2q3?q1q3 QUF E?2 E? drq 只要有电荷存在周围就存在电场 力的特性:电场中某位置场强:E? 某点电势?描述电场能的特性:??WA?0q(相对零势点而言) 理解电场线概念、特点;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要求熟记, 特别是等量同种、异种电荷连线上及中垂线上的场强特点和规律 能判断:电场力的方向?电场力做功?电势能的变化(这些问题是基础) 两点间的电势差U、UAB:(有无下标的区别) 静电力做功U是(电能?其它形式的能) 电动势E是(其它形式的能?电能) UAB?WA?B??A-?B?Ed(与零势点选取无关) q电场力功W=qu=qEd=F电SE (与路径无关) 等势面(线)的特点,处于静电平衡导体是个等势体,其表面是个等势面,导体外表面附近的电场线 垂直于导体表面(距导体远近不同的等势面的特点?),导体内部合场强为零,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净电荷只分布于导体外表面;表面曲率大的地方等势面越密,E越大,称为尖端放电 静电感应,静电屏蔽 电容器的两种情况分析 始终与电源相连U不变;当d增?C减?Q=CU减?E=U/d减 仅变s时,E不变。 充电后断电源q不变:当d增?c减?u=q/c增?E=u/d= qq/c4?kq?不变( sd? s面电荷密度)仅变d时,E不变;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① 加速 W?qu加?qEd?共40页 第11页 1mv2 v?22qu加m ②偏转(类平抛)平行E方向:L=vot 2qU偏L2121qE21qU偏2U偏Lt?t??竖直:y?at?222m2md4dU加2mv0 tg?= ULV?at??偏V0V02dU加 速度:Vx=V0 Vy =at tg??vyvo?12gtvo (?为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 位移:Sx= V0 t Sy =③圆周运动 12at2 tg??gt2vot?gt2vo (?为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④在周期性变化电场作用下的运动 结论:①不论带电粒子的m、q如何,在同一电场中由静止加速后,再进入同一偏转电场,它们飞出时的侧移和偏转角是相同的(即它们的运动轨迹相同) ②出场速度的反向延长线跟入射速度相交于O点,粒子好象从中心点射出一样 (即b?yL?) tan?2gt证:tg???vovo vy gt2gttg???vot2vo12 tg??2tg?(??的含义?) 恒定电流: I= quuL(定义) I=nesv(微观) I= R=(定义) R=?(决定) tRISW=QU=UIt=I2Rt=U2t/R Q=I2Rt P=W/t =UI=U2/R=I2R E=I(R+r)=u外+u内=u外+Ir P电源=uIt= +E其它 P电源=IE=I U +I2Rt -196 单位:J ev=1.9×10J 度=kw/h=3.6×10J 1u=931.5Mev 电路中串并联的特点和规律应相当熟悉 路端电压随电流的变化图线中注意坐标原点是否都从零开始 电路动态变化分析(高考的热点)各灯表的变化情况 1程序法:局部变化?R?I?先讨论电路中不变部分(如:r)?最后讨论变化部分 总 总 局部变化Ri??R总2直观法: ??I总??U内??U露??再讨论其它 ①任一个R增必引起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减小,其两端电压UR增加.(本身电流、电压) ②任一个R增必引起与之并联支路电流I并增加; 与之串联支路电压U串减小(称串反并同法) ?I??Ii?局部 Ri????与之串、并联的电阻?并 ?ui??U串?当R=r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为Pmax=E2/4r而效率只有50%, 电学实验专题 测电动势和内阻 (1)直接法:外电路断开时,用电压表测得的电压U为电动势E U=E (2)通用方法:AV法测要考虑表本身的电阻,有内外接法; 共40页 第12页 ①单一组数据计算,误差较大 ②应该测出多组(u,I)值,最后算出平均值 ③作图法处理数据,(u,I)值列表,在u--I图中描点,最后由u--I图线求出较精确的E和r。 (3)特殊方法 (一)即计算法:画出各种电路图 E?I1(R1?r)E?I2(R2?r)E?u1?I1rE?u2?I2rE?u1? E?I1I2(R1-R2)I1R1-I2R2 r?I2-I1I2-I1I1u2-I2u1u2-u1 r?I1-I2I1-I2 (一个电流表和两个定值电阻) E?(一个电流表及一个电压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 u1ru1u2(R1-R2)(u1-u2)R1R2R1 E? r?uu2R1-u1R2u2R1-u1R2E?u2?2rR2(二)测电源电动势ε和内阻r有甲、乙两种接法,如图 甲法中所测得ε和r都比真实值小,ε乙法中,ε测=ε真,且r测= r+rA。 (一个电压表和两个定值电阻) /r测=ε测/r真; (三)电源电动势ε也可用两阻值不同的电压表A、B测定,单独使用A 表时,读数是UA,单独使用B表时,读数是UB,用A、B两表测量时,读数是U, 则ε=UAUB/(UA-U)。 电阻的测量 AV法测:要考虑表本身的电阻,有内外接法;多组(u,I)值,列表由u--I图线求。怎样用作图法处理数据 欧姆表测:测量原理 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o使电表指针满偏,得 Ig=E/(r+Rg+Ro) 接入被测电阻Rx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 Ix=E/(r+Rg+Ro+Rx)=E/(R中+Rx) 由于Ix与Rx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 使用方法:机械调零、选择量程(大到小)、欧姆调零、测量读数时注意挡位(即倍率)、拨off挡。 注意:测量电阻时,要与原电路断开,选择量程使指针在中央附近,每次换挡要重新短接欧姆调零。 电桥法测 RRRR1?3?R?23R2RXR1 半偏法测表电阻 断s,调R0使表满偏; 闭s,调R’使表半偏.则R表=R’ 共40页 第13页 一、测量电路( 内、外接法 ) 记忆决调 “内”字里面有一个“大”字 计算比较法 类型 电路图 R测与R真比较 条件 己知Rv、RA及Rx大致值时 R测=内 R测=Rx?Rv?RA UR?UA=RX+RA > RX I适于测大电阻 RxRvUR?RA?Rv 动端与a接时(I1;u1) ,I有较大变化(即u1-u2?I1-I2)说明v有较大电流通过,采用内接法 u1I1动端与c接时(I2;u2) ,u有较大变化(即u1-u2?I1-I2)说明A有较强的分压作用,采用内接法 u1I1测量电路( 内、外接法 )选择方法有(三) ①Rx与 Rv、RA粗略比较 ② 计算比较法 Rx 与RARv 比较 ③当Rv、RA及Rx末知时,采用实验判断法: V V A A a b 二、供电电路( 限流式、调压式 ) 电路图 电压变化范围 电流变化范围 优势 选择方法 限流 REE~ E~E Rx?R滑Rx?R滑RxE 0~ RxRx比较小、R滑 比较大, 电路简单 附加功耗小 电压变化范围大 要求电压 从0开始变化 R滑全>n倍的Rx 通电前调到最大 Rx比较大、R滑 比较小 R滑全>Rx/2 通电前调到最小 调压 0~E 以“供电电路”来控制“测量电路”:采用以小控大的原则 电路由测量电路和供电电路两部分组成,其组合以减小误差,调整处理数据两方便 三、选实验试材(仪表)和电路, 按题设实验要求组装电路,画出电路图,能把实物接成实验电路,精心按排操作步骤,过程中需要测?物理量,结果表达式中各符号的含义. 选量程的原则:测u I,指针超过1/2, 测电阻刻度应在中心附近. 共40页 第14页 方法: 先画电路图,各元件的连接方式(先串再并的连线顺序) 明确表的量程,画线连接各元件,铅笔先画,查实无误后,用钢笔填, 先画主电路,正极开始按顺序以单线连接方式将主电路元件依次串联,后把并联无件并上. 注意事项:表的量程选对,正负极不能接错;导线应接在接线柱上,且不能分叉;不能用铅笔画 用伏安法测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测量电路用外接法,供电电路用调压供电。 微安表改装成各种表:关健在于原理 首先要知:微安表的内阻、满偏电流、满偏电压。 采用半偏法先测出表的内阻;最后要对改装表进行较对。 (1)改为V表:串联电阻分压原理 ugRg?u-ugR?R?(u-ugug)R?(n-1)Rg (n为量程的扩大倍数) (2)改为A表:串联电阻分流原理 IgRg?(I-Ig)R?R?(3)改为欧姆表的原理 IgI-IgRg?1Rg (n为量程的扩大倍数) n-1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o使电表指针满偏,得 Ig=E/(r+Rg+Ro) 接入被测电阻Rx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 Ix=E/(r+Rg+Ro+Rx)=E/(R中+Rx) 由于Ix与Rx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 磁场 基本特性,来源, 方向(小磁针静止时极的指向,磁感线的切线方向,外部(N?S)内部(S?N)组成闭合曲线 要熟悉五种典型磁场的磁感线空间分布(正确分析解答问题的关健) 脑中要有各种磁源产生的磁感线的立体空间分布观念 能够将磁感线分布的立体、空间图转化成不同方向的平面图(正视、符视、侧视、剖视图) 会从不同的角度看、画、识 各种磁感线分布图 安培右手定则:电产生磁 安培分子电流假说,磁产生的实质(磁现象电本质)奥斯特和罗兰实验 安培左手定则(与力有关) 磁通量概念一定要指明“是哪一个面积的、方向如何”且是双向标量 F安=B I L 推导 ?f洛=q B v 建立电流的微观图景(物理模型) 典型的比值定义 (E= QF E=k2rq) (B= FI L B=k2 ) (u= Irwa?bW?A?A?0qq) ( R= uI R=?LS) (C= ? sQ C=) 4? k du磁感强度B:由这些公式写出B单位,单位?公式 共40页 第15页 B= FI L ; B= ?EI ; E=BLv ? B= ; B=k2SLvr(直导体) ;B=?NI(螺线管) qBv = m vmvmv ? R = ? B = ; qBv = qE RqBqR电 2uuE? B==d= vvdv 电学中的三个力:F =q E =q F安=B I L f洛= q B v ud注意:①、B⊥L时,f洛最大,f洛= q B v ②、B || v时,f洛=0 (f B v三者方向两两垂直且力f方向时刻与速度v垂直)?导致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 (带电粒子沿一般方向射入磁场), ?做匀速直线运动。③、B与v成夹角时, 可把v分解为(垂直B分量v⊥,此方向匀速圆周运动;平行B分量v|| ,此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合运动为等距螺旋线运动。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圆周运动(关健是画出运动轨迹图,画图应规范)。 规律:qBv?mv?R?mv (不能直接用) RqB2T?2?R2?m ?vqB1、找圆心:①(圆心的确定)因f洛一定指向圆心,f洛⊥v任意两个f洛方向的指向交点为圆心; ②任意一弦的中垂线一定过圆心; ③两速度方向夹角的角平分线一定过圆心。 2、求半径(两个方面):①物理规律qBv?mv?R?mv RqB②由轨迹图得出几何关系方程 ( 解题时应突出这两条方程 2) 几何关系:速度的偏向角?=偏转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回旋角)?=2倍的弦切角? 相对的弦切角相等,相邻弦切角互补 由轨迹画及几何关系式列出:关于半径的几何关系式去求。 3、求粒子的运动时间:偏向角(圆心角、回旋角)?=2倍的弦切角?,即?=2? t?圆心角(回旋角)2?(或360)0×T 4、圆周运动有关的对称规律:特别注意在文字中隐含着的临界条件 a、从同一边界射入的粒子,又从同一边界射出时,速度与边界的夹角相等。 b、在圆形磁场区域内,沿径向射入的粒子,一定沿径向射出。 注意:均匀辐射状的匀强磁场,圆形磁场,及周期性变化的磁场。 电磁感应:.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这就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计算公式] 1) E=BLV (垂直平动切割) 2) E=nΔΦ/Δt=nΔBS/Δt= n BΔS/Δt(普适公式)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3) E= nBSωsin(ωt+Φ);Em=nBSω (线圈转动切割) 4)E=BL2ω/2 (直导体绕一端转动切割) 5)*自感E自=nΔΦ/Δt=LΔI/Δt ( 自感 )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变 共40页 第16页 化,这就是楞次定律。 B感和I感的方向判定:楞次定律(右手) 深刻理解“阻碍”两字的含义(I感的B是阻碍产生I感的原因) B原方向?;B原?变化(原方向是增还是减);I感方向?才能阻碍变化;再由I感方向确定B感方向。 能量守恒表述:I感效果总要反抗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 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动态分析,就是分析导体的受力和运动情况之间的动态关系。 一般可归纳为: 导体组成的闭合电路中磁通量发生变化?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导体受安培力作用? 导体所受合力随之变化?导体的加速度变化?其速度随之变化?感应电流也随之变化 周而复始地循环,最后加速度小致零(速度将达到最大)导体将以此最大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功能关系:电磁感应现象的实质是不同形式能量的转化过程。因此从功和能的观点入手, 分析清楚电磁感应过程中能量转化关系,往往是解决电磁感应问题的关健,也是处理此类题目的捷径之一。 光学:反射定律(物像关于镜面对称); siniCsin90o?空折射定律n? ???sin?v介sinC?介色散中从红到紫光, 由偏折情况判断各色光的:n、v、f、λ、C临E光子大小、能否发生光电效应等, 全反射的条件:光密到光疏;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 全反射现象:让一束光沿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射到直边上,可以看到一部分光线从玻璃直边上折射到空气 中,一部分光线反射回玻璃砖内.逐渐增大光的入射角,将会看到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且越来越弱.反射光越来越强,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C临时,折射角达到900,即是折射光线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回玻璃中的光线.这种现象叫全反射现象.折射角变为900时的入射角叫临界角 应用:光纤通信(玻璃sio2) 内窥镜 海市蜃楼 沙膜蜃景 炎热夏天柏油路面上的蜃景 水中或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很亮. 理解:同种材料对不同色光折射率不同;同一色光在不同介质中折射率不同。 几个结论:1紧靠点光源向对面墙平抛的物体,在对面墙上的影子的运动是匀速运动。 2、两相互正交的平面镜构成反射器,任何方向射入某一镜面的光线经两次反射后一定与原入射方向平行反向。 3、光线由真空射入折射率为n的介质时,如果入射角θ满足tgθ=n,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一定垂直。 4、由水面上看水下光源时,视深d'?d/n;若由水面下看水上物体时,视高d'?nd。 5、光线以入射角i斜射入一块两面平行的折射率为n、厚度为h的玻璃砖后,出射光线仍与入射光线平行,但存在侧移量△x?dsini(1?cosin?sini22) 两反射光间距?x'?dsin2in-sini22 双缝干涉: 条件f相同,相位差恒定(即是两光的振动步调完全一致) 当其反相时又如何? 亮条纹位置: ΔS=nλ; 暗条纹位置: ?S?(2n?1)?(n=0,1,2,3,、、、); 2共40页 第17页 Lad?xda ??????dn-1LL(n-1)条纹间距 :?X?(ΔS :路程差(光程差);d两条狭缝间的距离;L:挡板与屏间的距离) 测出n条亮条纹间的距离a 薄膜干涉:由膜的前后两表面反射的两列光叠加, 实例:肥皂膜、空气膜、油膜、牛顿环、光器件增透膜 (厚度是绿光在薄膜中波长的1/4,即增透膜厚度d=λ/4) 衍射:现象,条件 单缝 圆孔 柏松亮斑(来历) 任何物体都能使光发生衍射致使轮廓模糊 三种圆环区别 单孔衍射 中间明而亮,周围对称排列亮度减弱,条纹宽变窄的条纹 空气膜干涉环 间隔间距等亮度的干涉条纹 牛顿环 内疏外密的干涉条纹 干涉、衍射、多普勒效应(太阳光谱红移?宇宙在膨胀)、偏振都是波的特有现象,证明光具 有波动性, 衍射表明了光的直线传播只有一种近似规律;说明任何物理规律都受一定的条件限制的. 光五种学说:原始微粒说(牛顿),波动学说(惠更斯),电磁学说(麦克斯韦), 光子说(爱因斯坦),波粒两相性学说(德布罗意波)概率波 各种电磁波产生的机理,特性和应用,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波是横波,也证明光的波动性. 激光的产生特点应用(单色性,方向性好,亮度高,相干性好)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mVm2/2=hf-W0 光电效应实验装置,现象,所得出的规律(四)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学说的背景 一个光子的能量E=hf (决定了能否发生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规律:实验装置、现象、总结出四个规律 ①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低于这个极限频率的光不能产生光电效应。 ②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③入射光照到金属上时,光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s ④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光电流强度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康普顿效应(石墨中的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现象)这两个实验都证明光具粒子性 光波粒二象性: ?情况体现波动性(大量光子,转播时,λ大),?粒子性 光波是概率波(物质波) 任何运动物体都有λ与之对应 原子和原子核 汤姆生发现电子从而打开原子的大门,枣糕式原子模型, 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现象,从而总结出核式结构学说 而核式结构又与经典的电磁理论发生矛盾①原子是否稳定,②其发出的光谱是否连续 玻尔补充三条假设 定态----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称为定态),电子虽然绕核运转,但不会向外辐射能量. 跃迁----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要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 (其能量由两定态的能量差决定) 能量和轨道量子化----定态不连续,能量和轨道也不连续;(即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沿不同的圆形轨道 绕核运动相对应,原子的定态是不连续的,因此电子的可能轨道分布也是不连续的) 光子的发射与吸收(特别注意跃迁条件):原子发生定态跃迁时,要辐射(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hf=E初-E末 氢原子的激发态和基态的能量(最小)与核外电子轨道半径间的关系是:En=E1/n其中E1=-13.6eV, r1=5.3×10 -10 2 ,rn=n2r1, m, 共40页 第18页 (大量)处于n激发态原子跃迁到基态时的所有辐射方式共有nC=n (n-1)/2种 E51=13.06 E41=12.75 E31=12.09 E21=10.2; (有规律可依) E52=2.86 E42=2.55 E32=1.89; E53=0.97 E43=0.66; E54=0.31 氢原子在n能级的动能、势能,总能量的关系是:EP=-2EK,E=EK+EP=-EK。 由高能级到低能级时,动能增加,势能降低,且势能的降低量是动能增加量的2倍,故总能量(负值)降低。(类似于卫星模型) 2核变化从贝克勒耳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开始衰变(用电磁场研究): 23442342340 23892U?90Th?2He90Th?91Pa??1eα衰变形成外切(同方向旋),β衰变形成内切(相反方向旋), 且大圆为α、β粒子径迹。αβ衰变的实质 β衰变是核内的中子转变成了质子和中子 半衰期(由核决定,与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 同位素等重要概念 放射性标志 质子的发现(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并预言中子的存在. 42171He?14N?O?781H 中子的发现(查德威克)钋产生的α射线轰击铍 42121H?94Be?6C?0n 27134301Al?2He?15P?0n;3015300P?14Si?1e正电子的发现(约里奥居里和伊丽芙居里夫妇)α粒子轰击铝箔 四种核反应变化(衰变,人工核转变,重核裂变,轻核骤变) 做平抛运动物体,任意时刻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此时刻速度的反向延长线沿抛出方向水平总 移的中点。 2、带电粒子做类平抛运动中,所有带电粒子射出电场的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交于极板中点。 3、两通电直导线通过磁场相互作用: 不平行:有转动到平行且电流同向趋势,再吸引。 平行时:同向电流吸引,反向电流排斥。 交流电:正弦式交流电的产生,规律e=NBSωsinωt (各量的含义、计时起点、图线特征、且与线圈形状和 轴的位置无关,明确四值:瞬时值,最大值,有效值(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定义)、平均值(波形与时间轴面积跟时间的比值) 正弦波:.U效= um2 e=311sinωt=311sin314t 2I1?I22不对称方波:I?2 不对称的正弦波 I?2I2m1?Im22 电容:隔直通(交) 线圈:通低频,阻高(交)频 变压器:原理电磁感应 理想 P入=P出 , u1n1I2??u2n2I1 注意多组副线圈的情况 共40页 第19页 远距离输电 电压关系u升= u线+u降= IR线+U降 P出=P线+P降(或Iu升+Iu降) 变压器输入功率随(负载电阻和副线圈匝数)的变化而变化的两种情况 电磁波,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理解:?变化的电场?怎样变化的磁场 LC振荡电路,各物理量对应关系,变化规律,充放电过程中物理量的变化情况 T=2?素:越粗,越长,匝数密,有铁芯,L大 C因素:介质 s d LC L 因 高考要求的学生实验(19个)按广东高考考点编制 113长度的测量 会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掌握它测量长度的原理和方法. 114.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右图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选点迹清楚的一条,舍掉开始比较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地方取一个开始点O,然后(每隔5个间隔点)取一个计数点A、B、C、D ?。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s1、s2、s3 ? 利用打下的纸带可以: s1 ss2 3 s?s3⑴求任一计数点对应的即时速度v:如vc?2 2T(其中T=5×0.02s=0.1s) ⑵利用“逐差法”求a:a??s4?s5?s6??2?s1?s2?s3? 9T⑶利用上图中任意相邻的两段位移求a:如a?s3?s2 T2A B C D v/(ms-1) ⑷利用v-t图象求a:求出A、B、C、D、E、F各点的即时速 0 T 2T 3T 4T 5T 6T t/s 度,画出如右的v-t图线,图线的斜率就是加速度a。 注意事项 1、每隔5个时间间隔取一个计数点,是为求加速度时便于计算。 2、所取的计数点要能保证至少有两位有效数字 115.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胡克定律)探究性实验 利用右图装置,改变钩码个数,测出弹簧总长度和所受拉力(钩码总重量)的多组对应值,填入表中。算出对应的弹簧的伸长量。在坐标系中描点,根据点的分布作出弹力F随伸长量x而变的图象,从而发确定F-x间的函数关系。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及其单位。 该实验要注意区分弹簧总长度和弹簧伸长量。对探索性实验,要根据描出的点的走向,尝试判定函数关系。(这一点和验证性实验不同。) 116.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目的:实验研究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从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器材:方木板、白纸、图钉、橡皮条、弹簧秤(2个)、直尺和三角板、细线 共40页 第20页 9.电路的串/并联 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 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 电阻关系(串同并反) R串=R1+R2+R3+ 1/R并=1/R1+1/R2+1/R3+ 电流关系 I总=I1=I2=I3 I并=I1+I2+I3+ 电压关系 U总=U1+U2+U3+ U总=U1=U2=U3 功率分配 P总=P1+P2+P3+ P总=P1+P2+P3+ 10.欧姆表测电阻 (1)电路组成 内电路和外电路 (2)测量原理 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o使电表指针满偏,得 Ig=E/(r+Rg+Ro) 接入被测电阻Rx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 Ix=E/(r+Rg+Ro+Rx)=E/(R中+Rx) 由于Ix与Rx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 (3)使用方法:机械调零、选择量程、欧姆调零、测量读数{注意挡位(倍率)}、拨off挡。 (4)注意:测量电阻时,要与原电路断开,选择量程使指针在中央附近,每次换挡要重新短接欧姆调零。 11.伏安法测电阻 电流表内接法: 电流表外接法: 电压表示数:U=UR+UA 电流表示数:I=IR+IV Rx的测量值=U/I=(UA+UR)/IR Rx的测量值=U/I=UR/(IR+IV) =RA+Rx>R真 =RVRx/(RV+R) 选用电路条件Rx?RA [或Rx>(RARV) 1/2 ] 选用电路条件Rx?RV [或Rx<(RARV)1/2] 12.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限流接法与分压接法 限流接法 调压供电 电压调节范围小,电路简单,功耗小 电压调节范围大,电路复杂,功耗较大 便于调节电压的选择条件Rp>Rx 便于调节电压的选择条件Rp 注:①单位换算:1A=103mA=106μA;1kV=103V=106mA;1MΩ=103kΩ=106Ω ②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③串联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并联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 ④当电源有内阻时,外电路电阻增大时,总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 ⑤当外电路电阻等于电源电阻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此时的输出功率为E/(2r); ⑥其它相关内容: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半导体及其应用超导及其应用〔见课本〕。 2 十二、磁场 1.磁感应强度是用来表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单位:(T),1T=1N/A?m 2.安培力F=BIL; (注:L⊥B) {B:磁感应强度(T),F:安培力(F),I:电流强度(A),L:导线长度(m)} 3.洛仑兹力f=qVB (注V⊥B);质谱仪〔见课本〕 {f:洛仑兹力(N),q:带电粒子电量(C),V:带电粒子速度(m/s) 4.在重力忽略不计(不考虑重力)的情况下,带电粒子进入磁场的运动情况(掌握两种): (1)带电粒子沿平行磁场方向进入磁场:不受洛仑兹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V=V0 (2)带电粒子沿垂直磁场方向进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规律如下: (a) F向=f洛=mV 2 /r=mω2r=m (2π/T)2r=qVB; r=mV/qB; T=2πm/qB; (b) 运动周期与圆周运动的半径和线速度无关,洛仑兹力对带电粒子不做功(任何情况下); (c) 解题关键:画轨迹、找圆心、定半径、圆心角(=二倍弦切角)。 共40页 第36页 注:1安培力和洛仑兹力的方向均可由左手定则判定,只是洛仑兹力要注意带电粒子的正负; 2磁感线的特点及其常见磁场的磁感线分布要掌握〔见课本〕; (d)其它相关内容:地磁场、磁电式电表原理、回旋加速器、磁性材料(见课本) 十三、电磁感应 1.[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计算公式] 1) E=nΔΦ/Δt=nΔBS/Δt= n BΔS/Δt(普适公式)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E:感应电动势(V),n:感应线圈匝数,ΔΦ/Δt:磁通量的变化率,ΔB/Δt磁感强度变化快慢} 2) E=BLV (垂直切割磁感线运动) {L:有效长度(m)} 3) E= nBSωsin(ωt+Φ);Em=nBSω (交流发电机最大的感应电动势,Em:感应电动势峰值) 4)E=BL2ω/2 (导体一端固定以ω旋转切割) {ω:角速度(rad/s),V:速度(m/s)} 5)*自感电动势E自=nΔΦ/Δt=LΔI/Δt {L:自感系数(H)(线圈L有铁芯比无铁芯时要大), ΔI:变化电流,?t:所用时间,ΔI/Δt:自感电流变化率(变化的快慢)} 2.磁通量Φ=BS {Φ:磁通量(Wb),B: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T),S:正对面积(m2)} 3.感应电动势的正负极可利用感应电流方向判定(注意) {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由负极流向正极} 注:①感应电流的方向可用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判定,楞次定律应用要点〔见课本〕; ②自感电流总是阻碍引起自感电动势的电流的变化; ③单位换算:1H=10mH=10μH。 ④其它相关内容:自感、日光灯〔见课本〕。 3 6 十四、交变电流(正弦式交变电流) 1.电压瞬时值e=Emsinωt 电流瞬时值i=Imsinωt;(ω=2πf) 2.电动势峰值Em=nBSω=2BLv 电流峰值(纯电阻电路中)Im=Em/R总 3.正(余)弦式交变电流有效值:E=Em/(2)1/2;U=Um/(2)1/2 ;I=Im/(2)1/2 4.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压与电流及功率关系 U1/U2=n1/n2; I1/I2=n2/n2; P入=P出 5.在远距离输电中,采用高压输送电能可以减少电能在输电线上的损失:P损′=I2R =(P/U)2R; P损′: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P:输送电能的总功率,U:输送电压,R:输电线电阻)〔见课本〕; 6.公式1、2、3、4中物理量及单位: ω:角频率(rad/s);t:时间(s);n:线圈匝数;B:磁感强度(T); S:线圈的面积(m2);U:(输出)电压(V);I:电流强度(A);P:功率(W)。 注:①交变电流的变化频率与发电机中线圈的转动的频率相同即:ω电=ω线,f电=f线; ②发电机中,线圈在中性面位置磁通量最大,感应电动势为零,过中性面电流方向就改变; ③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热效应定义的,没有特别说明的交流数值都指有效值; ④理想变压器的匝数比一定时,输出电压由输入电压决定,输入电流由输出电流决定,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当负载的消耗的功率增大时输入功率也增大,即P出决定P入; ⑤其它相关内容:正弦交流电图象、电阻、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见课本〕。 十五、电磁振荡和电磁波 1.LC振荡电路T=2π(LC)1/2;f=1/T {f:频率(Hz),T:周期(s),L:电感量(H),C:电容量(F)} 2.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c=3×108m/s c=λ/ T=λf,λ=c/f {λ:电磁波的波长(m),f:电磁波频率} 注:(1)在LC振荡过程中,电容器电量最大时,振荡电流为零;电容器电量零时,振荡电流最大; (2)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磁)场产生磁(电)场; (3)其它相关内容:电磁场、电磁波、无线电波的发射与接收、电视雷达〔见课本〕。 十六、光的反射和折射(几何光学) 1.反射定律α=i {α;反射角,i:入射角} 2.绝对折射率(光从真空中到介质) n=c/v=sin入 /sin 折, 共40页 第37页 {n:折射率,c:真空中的光速,v:介质中光速, 入射角, 折射角;光的色散说明可见光中红光折射率小,} 3.全反射:1)光从介质中进入真空或空气中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C:sinC=1/n 2)全反射的条件: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 注:①平面镜反射成像规律:成等大正立的虚像,像与物沿平面镜对称; ②三棱镜折射成像规律:成虚像,出射光线向底边偏折,像的位置向顶角偏移; ③光导纤维是光的全反射的实际应用,放大镜是凸透镜,近视眼镜是凹透镜; ④熟记各种光学仪器的成像规律,利用反射(折射)规律、光路的可逆等作出光路图是解题关键; ⑤白光通过三棱镜发色散规律:紫光靠近底边出射见〔光学应多看课本〕。 十七、光的本性(光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 1.两种学说:微粒说(牛顿)、波动说(惠更斯)〔见第三册P23〕 2.双缝干涉:中间为亮条纹; 亮条纹位置: ΔS=nλ; 暗条纹位置: ΔS=(2n+1)λ/2(n=0,1,2,3,、、、); 条纹间距 :Δx= Lλ/d λ= dΔx/L=da/ L(n-1) {ΔS :路程差(光程差);λ:光的波长;λ/2:光的半波长;d两条狭缝间的距离;L:挡板与屏间的距离} 3.光的颜色由光的频率决定,光的频率由光源决定,与介质无关,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光颜色按频率 从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红、橙、黄、绿、蓝、靛、紫(助记:紫光的频率大,波长小) 4.薄膜干涉:增透膜的厚度是绿光在薄膜中波长的1/4,即增透膜厚度d=λ/4〔见第三册〕 5.光的衍射:光在没有障碍物的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障碍物的尺寸比光的波长大得多的情况 下,光的衍射现象不明显可认为沿直线传播,反之,不能认为光沿直线传播〔第三册〕 6.光的偏振: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见第三册〕 7.光的电磁说:光本质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谱(按波长从大到小排列):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 外线、伦琴射线、γ射线。红外线、紫外、线伦琴射线的发现和特性、产生机理、实际应用〔见第三册〕 8.光子说,一个光子的能量E=hf {h:普朗克常量=6.63×10-34J.s,f:光的频率} 9.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mVm2/2=hf-W0 {mVm/2:光电子初动能,hf:单个光子能量,W0:金属的逸出功} 注:①要会区分光的干涉和衍射产生原理、条件、图样及应用,如双缝干涉、薄膜干涉、单缝衍射、圆孔衍射、圆屏衍射等;②其它相关内容:光的本性学说发展史、泊松亮斑、发射光谱、吸收光谱、光谱分析、原子特征谱线、光电效应的规律光子说、光电管及其应用、光的波粒二象性、激光、物质波〔见课本〕。 2 十八、原子和原子核 1.α粒子散射试验结果: (a) 大多数的α粒子不发生偏转; (b) 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 (c) 极少数α粒子出现大角度的偏转(甚至反弹回来) 2.原子核的大小: 核半径约10-15~10-14m, 原子的半径约10-10m (原子的核式结构) 3.光子的发射与吸收:原子发生定态跃迁时,要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hf=E初-E末{能级跃迁} 4.原子核的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核子), {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Z=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见第三册〕} 5.天然放射现象:α射线(α粒子是氦原子核)、β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流)、γ射线(波长极短的电磁波)、 α衰变与β衰变、半衰期(有半数以上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所用的时间)。γ射线是伴随α射线和β射线产生的 6.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 {E:能量(J),m:质量(Kg),c: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7.核能的计算ΔE=Δmc2 {当Δm的单位用kg时,ΔE的单位为J;当Δm用原子质量单位u时, 算出的ΔE单位为uc;1uc=931.5MeV}〔见第三册〕。 注:①常见的核反应方程(重核裂变、轻核聚变等核反应方程)要求掌握,②熟记常见粒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 ③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依据实验事实,是正确书写核反应方程的关键; ④其它相关内容:氢原子的能级结构、氢原子的电子云、放射性同位数及其应用、放射性污染和防护、重核裂变、链式反应、链式反应的条件、核反应堆、轻核聚变、可控热核反应、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 2 2 共40页 第38页 总之原子物理学概念多,以多了解课本为根本.(完) 图不完整 。 共40页 第39页 共40页 第40页
正在阅读: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非常推荐03-08
理财规划综合案例 - 图文01-14
国际著名设计竞赛03-22
Excel图表类型及使用11-27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 图文06-09
剑八 Test2--Task1 作文范文11-05
河南省许昌市2022版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C卷04-12
学堂在线-生活英语听说答案Unit609-01
变桨变速与定桨定速区别11-19
- 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东风日产车型与VIN代号对照表
- 第2章服装原型及原型制作
- 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经济户口管理办法及四项制度
- 纪检监察业务知识试题2
- 传感器综合题答案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翻硕招生人数及学费
- 初三新编英语教材下册
- 公司庆中秋、迎国庆联欢会客串词
- 向区委常委会汇报安全生产工作材料
- 2006年GCT英语模拟试题(三)及答案解析
- 经济法概念的早期使用
- 我爱做家务课堂教学设计
- 学校安全工作月报表、消防安全排查表、消防隐患排查台账
- 成本会计毕业论文
- 班级文化建设论文
- 2018年天津市高考文科试题与答案汇总(Word版) - 图文
- 铁路论文
- 2017年嵌入式系统设计师考试时间及地点
- 1.111--灾害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 起爆点主图 注意买入 拉升 逃顶源码指标通达信指标公式源码
- 复习资料
- 物理
- 非常
- 高考
- 推荐
- 2018年高考名校化学冲刺资料汇编
- 2017届高考冲刺阶段语文系统复习资料(全国卷模式)
- (新课标)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阶段能力提升练(二)资料
- 2017年高考历史通史复习资料(完整版)
- 高考语文作文最新社会热点素材及运用
- 高考备考必备资料高中数学“必修五”公式大集合,必须收藏!
- 高考回归课本资料——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课
- 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辅导与训练第三部分基础回扣篇专题二
- 高中地理资料整理
- (课标通用)2017高考英语一轮复习专题19篇章结构题教学案资料
- 云南成人高考2016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内部资料)
- 高中政治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导学案讲义
- 2013年广州二模作文评讲资料(数据是科学的度量)
- 高考文学常识复习资料
- 高中历史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2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素材
- 高中生物高考总复习资料
- 2018年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资料(必修一~必修三第一单元)
- 高考思想政治复习资料
- 高中物理必修2 一轮复习详细资料第5章 高考热点探究
- 2017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资料:(押题专练)专题19+无机化工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