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路径选择

更新时间:2024-07-02 05:0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加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路径选择

加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路径选择

摘要:本文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问题进行了探究和分析,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及其有效性,又分析了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了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有效性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基于以上的分析,提出了加强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路径选择,以期为企业真正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企业 质量管理体系 有效性 一、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及其有效性

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QMS)是企业内部建立的、为保证产品质量或质量目标所必需的、系统的质量活动。它根据企业特点选用若干体系要素加以组合,加强从设计研制、生产、检验、销售、使用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活动,并予以制度化、标准化,成为企业内部质量工作的要求和活动程序。目前采用的质量管理体系一般都具有符合性、唯一性、系统性、全面有效性、预防性、动态性、应持续受控的特点;其涉及到的八项主要原则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随着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不断深入,越来越意识到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并深入到对其有效性的讨论。“有效性”是在ISO9000∶2005标准中定义的,即“完成策划的活动并达到策划结果的程度” 。根据其定义可以理解为,在某项活动前期先进行策划,也就是先行研究、打算、设想、规划和安排,任何策划总有目标和要求,是否达到了这一目标要求,是否取得了效果,其达到的程度如何,就是所说的是否具有“有效性”。然而,对企业来说如何做才能实现“有效性”呢?探究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问题,对提高我国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针对当前出现的问题,企业如何做才能实现“有效性”亟需一定的理论先导,从而为其提供一定的实践指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导。基于此,本文对此研究方向进行深入探讨。 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管理者的认证意识,员工的意识与参与

企业管理者应理解认证的意义及其标准,从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产品质量以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等方面来进行认证。倘若管理者单纯的以追求广告效益,或是迫于顾客或上级主管的压力,为了获取证书才申请认证,那么,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有效、合理也就不重要了。组织的本源是企业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他们若能积极参与,才能将自身的潜在能力激发出来,从而带给组织更大的收益。质量管理体系若是没有员工的参与和支持只能流于形式,内容是空洞的。可以说,企业员工的参与意识和质量意识决定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广度与深度,不仅影响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充分性和适宜性,还影响了质量管理工作的落实。

2.2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符合性和适宜性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依据为ISO9000系列标准,该系列标准同时也是适用于所有行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标准,考虑了企业管理及产品的特点,确保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符合性与适宜性,这是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合理、有效的基础与前提。若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是请相关机构代劳或是照搬照抄得来的,那么体系文件的符合性与适宜性也就无从谈起,降低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编制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时,应将各个部门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理解和认识的前提下,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编制出可操作、符合实际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2.3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有效实施

一般来说,影响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是企业是否能够落实并实施。另外,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贯彻落实应体现在对文件实行动态管理以及严格执行文件内容两个方面。企业应严格按照体系文件内容办事,确保所有相关的质量管理活动时刻处于受控状态当中,保证质量管理体系得以有效、合理运行,让员工能够自觉的执行质量管理体系规定。另外,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应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实行动态加以关注,令其不断深化、充实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历经一段时间的运行之后,应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观察企业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变化,随着标准的变化情况与对标准理解的深入不断进行换版与修订。

三、加强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路径选择 3.1加强各层管理者的领导作用与全员参与

企业管理层的领导与重视可谓是质量管理体系得以合理、有效运行的重要因素。管理者必须具备高尚的品质,一诺千金,积极参与企业开展的各项活动,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将企业所有员工的行动与认识统一到执行过程中,以此来增强企业的战斗力与凝聚力。企业并非是一个部门或一个人的,而是属于所有员工的,只有将工作人员的潜在能力调动起来,才能带给企业更大的收益,促进企业长足发展。另外,企业各级管理者应第一时间了解各个工作岗位存在的问题与实际业绩,为有关质量项目的所有活动及具体过程提供符合体系文件的评价准则,为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做出贡献。 3.2动态管理的过程方法

(1)质量体系文件记录的动态管理。可以说,质量记录是质量管理体系测量和监督的重要依据,也是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质量管理体系在实际运行中常常出现的问题有:保管、传递和填写的要求缺乏严肃性,实际工作落实不严格;保存管理不系统;缺乏实用性、记录设置的功能和目的均不明确。良好的记录管理应做到无重复性记录、使用适当的图表与表格,加强协调性和系统性,确保记录的规范性、清晰性、准确性、原始性和真实性。

(2)资源的动态管理。可调配的资源、合适的人员、合理的分工以及配套的岗位设置可谓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保障。只有合理配备资源、完善组织结构框架,并且通过反馈、监督、调配和策划等多种统筹机制,才能令信息流、人流和物流正常流通,确保资源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3.3正确对待内外审和管理评审的检测作用

持续开展内审和自审活动,内审员需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与专业知识,及时了解审核的新规定;其次,为了确保运行的有效性,可针对突出问题或潜在问题,针对历次外审、内审和自审中的一些常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见问题,开展专题活动,集思广益,探讨解决问题的具体方式。第三,企业管理层应端正内审态度,了解内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所有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杜绝一些因人情关而遮掩问题的情况。另外,企业还可聘用同行业的内审员或有关专家一起参加内审活动,进行交叉性审核,可以客观、真实的评价对方的质量管理体系。 3.4建立完善的计量系统,发挥统计和财务技术的积极作用 可利用财务和统计等方法来对各个渠道提供的信息进行收集,提高企业对市场内容变化的敏感程度,逐渐形成沟通与分析并行的网络体系。例如,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施工企业并未将财务部门列入其中,然而,通过合理的财务分析,监控采购与合同等一系列具体过程,运用特有的财务语言对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无效过程进行识别,为企业内部改进提供重要依据。另外,运用有效方式对企业业务部门进行考评,把经济效益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当作一项促进措施,将经济手段的约束作用和激励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四、总结与讨论

综上所述,只有准确地理解和运用ISO9000系列标准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建立“以顾客为中心,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推动全员参与、加强管理、建立完善的统计系统以及不断地改进,才能形成长期的运行机制,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使企业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赢得客户的信赖与忠诚,取得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孔安妹,郭伟. 提高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的探讨[J]. 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6,01:123-127.

[2]姜作涛. 谈“持续改进”如何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中有效运行[J]. 电子质量,2010,02:39-40.

[3]杨怀林. 浅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J]. 特钢技术,2005,01:33-35.

[4]丁正平,方实,董晓丽. 论标准化工作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作用[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91-93.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最新【精品】范文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cz.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