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优质教案

更新时间:2023-09-13 20:33:01 阅读量: 教学研究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课题 王戎不取道旁李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1. 认识本课“戎、诸、竞”3个生字,会写“戎、诸、竞、唯”4个字,理教学 目标 解“唯”“信然”“竞走”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划分文言文节奏。 4.了解故事情节,体会王戎善于观察分析,不盲从的优秀品质。 体会文中王戎的善于思考,通过阅读课文,学习王戎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的教学 重点 品质。 教学 难点 理解文言文中实词和虚词的意思。 第一课时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目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学会朗读文言文节奏,并能有感情地读课文并能背诵。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我说一句话你们来讲讲什么意思?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导入 ( )分钟 (课件出示2) 设计意图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充满兴趣来学习。这里由之前的知识文言文师:这两句话和现代人说的话有何区别?像这样的语引入,说说这两句文言言叫文言。我们以前也背过文言文,还记得吗?由文言组文是什么意思,明确今成的文章叫文言文。 天要学的也是文言文,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故事,让我们一目的是为激发学生学起来看一看。 师:谁来给大家说说你看到的这个? 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再引入简单小故事,引入(你看的很认真,能把这么长的故事情节都讲清楚了,真本课,导入自然,流畅。 不错!) 师:谁能用一两句话简单地说一说吗? (你真是个会思考,会表达的小朋友,用一句话就把故事内容说清楚了,真棒!)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文言文,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 二、初读小古文 1.读后释题 《王戎不取道旁李》课题中“取”的意思是什么?“道”的意思是什么? 连起来的意思是王戎不去摘道旁树上的李子。(课件出示3) 2.交流自学字词的情况。教师检查、指导。 (1)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读音,并组词语。 戎 诸 竞 学生学字,读准字音,理解实词和虚词,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 认读生字“戎”字 方法。 新课 这个字由两部分组成——“戈”指的是长柄兵器, 教学 ( )“十”是铠甲的“甲”,是上战场时所穿的盔甲,合起来表 分钟 示争斗、战争的意思。 字音难点:“戎”(róng)不能读成(yóng); “诸”(zhū)不能读成(zhǔ)。 (课件出示4) (2)书写“戎 尝 诸 竞 唯”。 字形难点:戎:左下部是“十”,不是“廾”; 诸:中间没有“亻”;“竞”下半部是“口”加“儿”不能写成“日”加“儿”。 (课件出示5) (3)理解实词和虚词。 【实词】实词是有实在意义且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语,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虚词】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 实词:〔王戎〕西晋琅琊(今属山东)人,自幼聪明过人,为“竹林七贤”之一,官至尚书令,司徒。 〔尝〕曾经。 〔李〕李子。 〔游〕玩耍。 〔子〕果实。 〔折枝〕压弯了树枝。 〔竞〕争先跑过去。竞:争逐。 〔走〕跑。 〔唯〕只有。 〔曰〕说 〔诸〕众,一些,这些,许多。 〔信〕的确。 虚词: 〔然〕如此。 〔之〕他(它)。 (课件出示6、7) 3.过渡:故事中的王戎从小就很聪明,他七岁就是一位小神童了!后来,他长大后还成了西晋的名士呢!被称为“竹林七贤”之一。竹林七贤,就是当时有七个文人常在竹林之下,饮宴游乐,创作文章,个个都是大学问家。而王戎是他们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小古文《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小古文讲的就是王戎小时候的故事。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这个有趣的故事。 对于古文的朗诵,和现代文的韵律是不太一样,因此,老师要有意识的加强学生古文朗读的熏陶,让学生多听正确的读法,注意模仿,才能达到效果。 合作朗读课文,既1.师示范读文。 锻炼了胆量,又能从别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人那儿学到朗读的技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巧。 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课件出示8) 2.合作朗读课文,要读准生字。 读完评价,找出不足之处,然后交流,纠正读错的地方。 哪一小组来汇报(2个小组)谁最好? 适当根据情况,再让学生读一读。 3.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课文,注意断句,理解大意。 随机点找学生朗读,男生读,女生读,男女生比赛朗 变换形式读,开火读等等多种形式,重在以点带面,通过典型个例,再次纠车,齐读,两两读,这正发音和语句读法。 (从字音、断句上帮助学生。) 4.合作学习生字。 (1)按照顺序挨个朗读,同时规定一人读时,其他人不允许插嘴,要注意倾听,读完可以提出建议,纠正错误。 (2)有的小组速度快,能读两到三遍。 朗读方法:范读、自由朗读、赛读等。 (3)开火车,齐读,两两读。 四、参与体验,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大家一定也想做一个像王戎这样的善于思考的有心人吧?可是现在有一个小朋友遇到了困难,同学们想不想帮帮他呀?看一个小故事: 这一环节一方面在于拓展同学们的课样学生既不感到枯燥,也为能力弱的孩子提供了帮助。 外知识,了解一些古代课堂小结一个小孩掉到缸里去了,缸又很大,里面盛满了水,的传奇故事,同时也加及拓展延小孩不会游泳,眼看就快淹死了,孩子们没有力气将他拉伸( )强孩子们对于勤思考分钟 上来,叫大人来又怕来不及,这时该怎么办呢?(课件出的进一步认识。 示9) 老师会继续追问,如果在当时的情况下,没有能够砸缸的工具又该如何? 师小结:距今900年以前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早已是 家喻户晓,而司马光也最终成为北宋一代名相,还写有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由此可见,从小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对于将来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啊!(课件出示12)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注音。 戎( ) 诸( ) 竞( ) 二、比一比,组词语。 戎( ) 诸( ) 竞( ) 唯( ) 戒( ) 储( ) 竟( ) 维( ) 三、选一选。 1.诸儿竞走取之——“之”是指( ) A.它,指李子。 B.知道。 C.他,指王戎。 2.人问之——“之”是指( ) A.它,指李子。 B.起来。 C.他,指王戎。 3.取之信然——“之”是指( ) A.之间 B.它,指李子。 C.的。 四、课文这个小故事,主要写王戎是个 的人。 【答案】 一、rónɡ zhū jìnɡ 二、戎装 戒备 诸侯 储蓄 竞赛 竟然 唯一 维护 三、1.A 2.C 3.B 四、善于观察分析,不盲从 第二课时 1.理解重点句子“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意思。体会王戎善于观察教学 目标 分析,不盲从的优秀品质; 2.结合理解句子,积累本文重要实词,理解虚词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3.学习作者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来表现人物特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cd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