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古县

更新时间:2024-05-02 11:2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山水古县 文化名邦 生态全椒 儒

林之乡

全椒县地处安徽省江淮丘陵东部,介于江淮分水岭和滁河之间。东西长约58.5公里,南北宽约44.2公里,总面积1568.58平方公里。 全椒县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广布全境,类型多样。县城西北主要是森林湖泊生态旅游资源;南部主要是历史文化遗址旅游资源;东部则侧重文化休闲旅游资源。全椒山青水秀,人文荟萃。境内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一座,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5 个,各类景区

景点20余个。其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个,AA级旅游景区2个;国内旅行社5家;三星级旅游饭店1家,二星级旅游饭店2家。 【吴敬梓纪念馆】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全椒县城西北隅。始建于1959年夏,原址在全椒县城荷花塘畔。1964年闭馆后改作它用。现馆为1984年10月重建,占地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 。建有东西展厅及古朴迴廊,1986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纪念馆大厅前立有吴敬梓一尊铜像,高4.5米,重500千克。馆内收藏有《儒林外史》

的各种版本以及吴敬梓的其他著作,如迄今发现最早的刻本《卧闲草堂本》、民国时期的《增补齐省堂本》以及《文木山房集》、《文木山房诗说》,还有其七言古诗手迹《奉题雅雨大公出塞图》的缩小件(原件大约长2米、宽1米,是我国一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等。东西展厅还陈列了中外专家学者对《儒林外史》的研究成果和其故居的部分文物、石刻以及国内著名书画家的作品。 【神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全椒县以西20公里处,总面积2200平方公里。属北

亚热带低山丘陵,最高峰海拔395米左右。山名由来无考,但唐建中年间,滁州刺史韦应物有《寄全椒山中道士》诗、山上所存神山寺,可证明1000多年前,佛道均在此争建庙宇道场,颇有“神仙气”。神山群山环抱,林深水秀,九座山围绕神山主峰,故称“九龙盘珠”。兼之涧壑幽深,石嶂奇竣,溪水绕山而过,甘泉破石而出,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融秀水、奇石、溶洞、古寺为一体,是一独特而幽雅的森林公园。其森林覆盖率达90%,植被多为天然阔叶林与人工长绿针叶混交林,各种树木有400种之多。

主要景点有白石泉、神山湖、览胜塔、御溪桥。仙人洞、团山洞、龙洞、青牛洞等,还有充满象形神山石的黑石芤和距今已存1200多年的神山寺。 【龙山寺风景区】(原名宝公庵)国家AA级旅游景区。位于全椒县西35公里,龙山西麓,管坝境内,沿合宁高速公路大墅道口两公里直达寺院。古寺山峦重叠,林郁景奇,苍松翠竹,黛色参天,岩山幽洞,瀑洒千峰,小桥流水,终年不息,冬暧夏凉气候宜人。殿宇亭榭,清磐悠钟,千古胜地。迎驾桥,积善桥,放生池,宝公亭,一线天,石林、塔林,撑腰

石、仙人洞,龙洞,龙井,夕阳照、母子檀、百子檀、龟驮姐妹树、连理枝,五龙宫、美人山等三十六景。遥相呼应,自然成趣,尤为主峰娘娘顶,远眺长江如带,美景庙宇,浑然一体,置身其间,如入仙境。古有诗云:林深无熟径,树老不知年。瀑洒千峰雪,岩开一线天。明.刘瑜诗云:爱此西山矗矗青,几来马首轧须停,从谁乞得愚公力,移得南窗作画屏。又有清.吴国缙诗:林深无熟径,树老不知年,瀑洒千峰雪,岩开一线天。 【三塔寺景区】国家AA级旅游景区,省级重点保护寺庙,江淮名刹。

在全椒县城西北18公里处六镇东北侧。创建于隋大业(605—618)年间。北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在寺前建塔三座,因名“三塔寺”。明洪武年间,因谒泗、凤两陵,取三塔之砖造毛坦桥,塔被毁。天启年间重修。抗日战争期间,寺门被日本侵略军毁坏,后又险被国民党军拆庙以建碉堡,经住持僧力保才得以幸免。解放前夕,该寺房产被利用兴办“全椒县农业职业初级中学”。文革中,寺庙建筑被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寺庙重修,佛像重塑,香火再振。现有殿宇五进,廊房迴曲,规模宏大,

是全椒规模最大、佛像最多的寺庙。寺内大悲楼下有千年黄杨一棵和绝世牡丹百余株。每年花开之时,有文人雅士来做“牡丹诗会”。明进士吴国龙《三塔寺》诗云:“偶过萧关息,悠悠爽到秋。鸟为松子下,我以树香留。冗底观松简,嚣余觉寺幽。更欣新再足,恰称小溪流。”清有白衣道人方定国居此,杭州知府薛时雨有《白衣道人行》行世,三塔寺遂更知名。

碧云湖,安徽省十大水库之一。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有岔湾数十处,湖心岛5处,名胜古迹7处,四

周覆盖着数万顷的亚热带阔叶、针叶混交林,四季郁郁葱葱,景色秀美,气候宜人,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南屏山省级森林公园位于县城南端,山上的“南岳晴霄”、“笔峰毓秀”景区是旧时全椒八大景中的两个。

全椒整个县城被襄河环绕,围绕襄河有7座历史悠久的古桥(涌金桥、宝林桥、红栏桥、白汪桥、太平桥、积玉桥),景观独特,年代久远,其中又以太平桥最负盛名,每年正月十六,周边几个县市有十几万人前来太平桥走一走,放烟花炮竹,祈求永

远太平。多年来,“走太平”已演铎成全椒一大民俗。襄河北岸的国光楼,旧时为明清仕人读书讲学之所,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椒之旅,美不胜收。身临其境,妙不可言。

基本县情

来源:信息中心 发表日期:2010-11-17

作者: 已有人1340浏览

地理位置

北纬31°51′——32°15′,东经117°49′——118°25′。东依南京48

公里,距上海360公里,北邻滁州18公里,西接合肥98公里,南距马鞍山70公里。 面 积

总面积1568平方公里,东西长58公里,南北长44公里。耕地面积4万公顷。 人 口

全县总人口48万人,县城(襄河镇)人口12万人。 气 候

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

气温15.40C,年平均降水量800-1000mm,全年无霜期大于210天。空气质量常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水文地质

总蓄水量:3.3亿方,水库87座,可养水面19.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08万亩。地质构造处于滁河断褶带。土壤有85个土种,水稻土70万亩,占52%。

土壤养分:缺磷,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偏低,速效钾含量偏上,PH值为中性。矿产有金、银、铜、铁、重晶石、大理石、绢云母、石灰岩

等。 历史文化

全椒建制于西汉,历史文化深厚,境内古迹众多,民风淳朴。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大师和开讽刺小说之先河《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都出生在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 主要资源

1、自然资源丰富。全椒境内多为丘陵地区,有水稻土、黄棕壤、潮土、紫色土、石灰岩(土)等5个土类,其中水稻土占土壤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全县水域28万亩,养

殖水面16.4万亩。境内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达900毫米以上。全县耕地面积117万亩,林地面积43万亩,多为人工林,森林覆盖率超过30%;矿产资源品味高,境内有20多种矿产资源,其中大理石、花岗岩、重晶石、海泡石、绢云母储量多、品味高,已探明大理石储量为6万吨、铜矿储量32万多吨、石灰岩矿的储量5000万吨。 2、产业基础厚实。机械制造业已初具规模,产业态势已基本形成,拥有机械制造业熟练工人近3万人;服装玩具业是传统产业,乡乡

有厂,户户适应,有熟练工人3万多人。

3、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神山国家森林公园、吴敬梓纪念馆、岱山湖旅游度假区、碧云湖、三塔寺、龙山寺、大王庙等景点。距国家AAAA级风景区琅琊山风景区仅20公里。

4、农业资源丰富。全椒是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绿化先进县、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县、油料生产百强县和棉花大县,全国十大绿色农业示范县试点县之一,还是南京无公害农产品配送基地。已创出“高

龙”牌大米、“同兴”牌面粉、“小康”牌系列烹调油、“百年”辣酱等12个国家绿色食品品牌和“襄水”鳜鱼等四个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 全椒县委、县政府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被安徽省政府和安徽浙江商会评为“2007年浙商投资最佳服务县”,2008年,被中国浙江商会评为“中国浙商最佳投资城市”,引进了一批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的一二三产项目,如一产的广东温氏集团;二产的中国海螺集团、路杰机械、双友集团、

金帅电器和宏运集团等;三产的广东碧桂园集团、中国奥康集团、仪帮集团、意大利商贸城等。这些企业的进驻提升了全椒的品味,带动了全椒的发展。

建置沿革

来源:信息中心 发表日期:2010-11-17

作者: 已有人821浏览

全椒县初建于西汉,县名由古国演变而来。相传古代高阳氏在椒陵山(又名覆釜山,在今城内)建立古椒国。春秋时为楚椒邑,后为全氏居住,汉在故椒邑置县设治,故名“全椒县”。

西汉 始置全椒县初属淮南国。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复设九江郡,全椒改属九江郡,辖于扬州刺史部。

东汉 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全椒为侯国,属九江郡。建初四年(公元79年),全椒侯国改属下邳国。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国除,复为全椒县。 三国时期 全椒先属吴,后属魏,辖于淮南郡。

西晋 复置全椒、阜陵县,属淮南郡。

东晋 王导行“侨寄法”,侨置南

谯州。废全椒县,侨置山桑县,属南谯州。

南北朝 宋仍置南谯郡。永初年间(公元420—422年)全椒为山桑、酂县所在地,属南豫州。元嘉八年(公元431年)酂县划属历阳郡,后废帝元徽元年(公元473年),酂县又划属新昌郡。南齐,酂县改属临江郡。梁改南谯郡为北谯郡。 隋 开皇(公元 581—600年)初,废北谯郡,置滁州。大业(公元605—618年)初,州废,复为全椒县,属江都郡。

唐 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复

置滁州,全椒县属之。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滁州为永阳郡,辖全椒县。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改属滁州。

宋 全椒属滁州,隶属淮南路,后属淮南东路。

元 全椒属滁州,初隶滁州路,后隶扬州路。

明 初,废全椒县入滁州。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以滁州隶凤阳府;十四年(公元1381年),复为全椒县,属滁州,仍隶凤阳府;十九年(公元1386年),升滁州为直隶州,全椒县属之。

清 初,全椒县属江南行省。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设安徽省,全椒县属之。后分属安庐滁和道。 民国 元年(公元1912年)4月,全椒县直属安徽省。三年至十七年,属淮泗道。十七年至二十一年,属安徽省。二十一年以后,属安徽省第五专区。

1949年元月25日,全椒县解放。4月21日改属皖北行署滁县专区。1952年4月12日改属安徽省滁县专区。1956年元月12日改属安徽省蚌埠专区。1961年4月13日蚌埠专区仍划分为滁县、宿县两

专区,全椒县属滁县专区。1971年3月29日,滁县专区改名为滁县地区,全椒县隶属不变。1993年元月5日,撤销滁县地区,设立滁州市(地级),全椒县属其管辖。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c1g.html

Top